杨庄小学2014年(精选8篇)
1.杨庄小学2014年 篇一
2012年杨庄煤矿物资管理办法
为加强物资管理工作,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维护矿方利益,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物资计划的申报:(一)归口物资计划申报:
1、机电科:负责申报采掘单位使用的6KV及以下电缆、电泵、风泵和本单位生产维护所需的物资计划。
2、运输区:负责申报采掘单位使用的轨道附件(不含轨道)、道岔(风动搬道器)、安全设施及本单位生产维护所需的物资计划。
3、保运二区:负责申报工作面、掘进头安装所使用的皮带机、刮板机中间部分及本单位生产维护所需的物资计划。
4、通风区负责2寸及以上的钢管,瓦斯抽放管、风筒、火工品和本单位生产维护所需的物资计划。
5、机修区:负责申报综采、综掘设备配件、普采设备配件及本单位生产维护所需物资计划。
6、物管科:负责上述内容以外物资计划的编制。各单位计划应有分管领导签字(大型材料经矿主要领导签字),经管科审核后由物管科上报。
(二)所有配件计划由经管科结合库存情况汇总,经机电副总(或机电矿长)审核后,报矿长批准。
(三)胶带、矿车、轨道、矿灯、自救器、综采综掘专用电缆、铰接顶梁、铁鞋、工字钢、“U”型棚、主副井钢丝绳等价值高的重要物资计划由分管副总牵头组织技术、安监、经管、机电等部门进行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后,由分管副总持论证报告报经营矿长、矿长审批。
(四)各单位要根据材料费用计划指标限额,分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进料。所提交的材料计划,由主管技术人员或区长从网上申报(无物资编码的,及时与物管科联系)。材料计划要写清物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计量单位、计划数量、单价和金额,填报项目不全的计划,物管科不予受理,影响生产自负。各单位在每月的22日前把本单位下月材料计划、7日前把本月补充计划报经管科,经管科分别于25日前、10日前将计划审核完毕后通知物管科汇总,报供应站进行采购。严格控制零星计划,凡发生零星计划的单位,每次罚单位正职和材料员各200元,否则,不予申报;急用材料计划由使用单位申请,报分管矿长、矿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后,物管科方可办理。
一般性材料计划按计划时间申报;材料性设备计划须提前一个月申报;国产配件计划须提前一个半月时间申报,进口配件计划须提前三个月申报。
(五)所报计划具有合同性质,因规格型号不对、名称不符等情况造成经济损失的,一律由上报单位承担,并对单位正职和材料员各罚款500元。造成二次积压价值在5万元之上的,追究单位正职责任,材料员到工资科待岗。
(六)为提高物资需用计划的准确率,减少物资采购成本,降低储备资金。计划准确率低于90%的罚单位主要领导及主管技术人员各400元,物管科负责统计,于每月5日前交经管科。物资到库后,保管员应在两日内以联系单形式通知领用单位,否则罚保管员100元/次,领用单位必须在当月内领取(专用油脂,大中型钢材及特殊钢材,7分及以上钢丝绳,有色金属,化工、橡胶产品,电缆及配件,各种轴承、专用工具,专用电器、设备及其配件,通防、通讯器材,四大件配件),否则,每推迟一天,罚单位正职、材料员各100元。
(七)根据内部市场化要求,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实行计算机管理,必须在网上进行申报,物管科从网上收到经管科审核后计划的同时,通知机电科、机修区、保运一区、保运二区、通风区、运输区预付计划资金的50%作为及时领用保证金,否则予申报。
(八)物管科应根据用料计划,在充分利库的基础上编制采购计划。每月15日前督促到货,如遇特殊情况或集团公司总仓库缺货要在20日前向用料单位说明情况,但安全生产的必需物资,物管科要写专题报告催促供应站尽快解决,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二、物资验收:
(一)一般性物资由物管科组织不少于3人(保管员、主管、分管科领导)的物资验收小组进行共同验收,现场签字,严禁一人验收。
(二)技术含量高、专业性较强的设备配件,由分管副总牵头组织相关单位验收,否则,出现质量问题,责任自负。
(三)土产材料、支护材料及钢材等物资,必须称重验收(经管、工资、财务派人参加),否则每次罚责任人200元;矿车、胶带、自救器、综采、综掘专用电缆等物资须由经管科、财务科、安监处、物管科等单位共同验收。自制加工件的验收按上述规定执行。
(四)必须依据计划严格验收,杜绝验收计划外物资,否则每次罚责任人500元。
(五)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使用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供应站,由供应站按相关规定处理。
三、物资领取:
(一)仓库实行超市化管理,所有物资刷卡出售。
(二)综采、综掘设备配件,普采设备配件由机修区统一领取并发放,并对价格高的配件实行跟踪管理;各种电缆及电泵、风泵由机电科统一领取并发放;土产材料、支护材料(塘材、笆片、金属网、水泥、黄沙等)必须称重发放,否则每次罚责任人200元。
(三)领取物资时,除一次性消耗的物资外,其他物资必须交旧领新,对价格高的交旧配件进行损毁,以防流出。具体按杨煤经管《2012年杨庄矿物资回收交旧管理办法》执行。
四、储备资金管理:
为加强物资储备资金的管理,加快物资周转,减少超储积压物资,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计划准确率,降低采购成本,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储备定额分解承包内容:
今年集团公司核定下达我矿的储备资金定额550万元(含电厂50万元)。矿物资储备定额由物管科集中管理,对储备定额实行纵横分解,层层落实到库、场、个人,对超储积压部分写出书面报告并分析原因,视其情节追究处理。
(二)储备定额节超奖罚办法及标准:
每月底由物管科根据储备定额完成情况做明细表,报经管科审核,实行月度考核、季度兑现,奖罚标准按集团公司供应分公司规定(节超额的3%)对物管科承包人员进行奖罚。
五、废旧物资处置。
1、矿成立废旧物资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孟德军 邱 丹 副组长:马立锋 束春鹏
成 员:经管科 财务科 纪审科 物管科 机电科 武保科等有关人员组成
2、明确责任
矿废旧物资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矿废旧物资处置工作的领导、监督、协调与仲裁;并负责矿废旧物资处置的日常工作。
3、废旧物资范围的界定
废旧物资是指无利用价值的材料性设备残体和不能修复利用的各种废旧低值易耗品。如废金属材料(废钢铁、铜、铅、铝等),各种电缆、轴承、运输带、钢丝绳、矿灯等。
4、废旧物资的处置原则
废旧物资出售价格以市场为导向,就近处理,按照“集体决策、分工负责、公开透明、竞价销售、体现效益”的原则。
5、废旧物资的处置程序
设备残体由机电科负责组织有关单位鉴定后,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中心处置;材料性废旧物资由矿按集团公司规定处置。(1)废旧物资原则上集中处置,分类估价后,竞价出售,组织不少于三家单位进行竞购;废旧物资一律从物管科拉取。
(2)废旧物资处理价格不得低于集团公司供应处定期发布的废旧物资出售最低限价。
五、本办法自二0一二年元月一日执行。
2.杨庄小学2014年 篇二
1/1写在2014岁首年艳娜
2/1改革创新使人类的"智慧之树"常青王晓波
3/1让教育走向更加公平徐靖程
4/1寻找教育创新的生命力卢秋红
5 1物联网会给基础教肓带来什么年艳娜
6/1信息技术能否打破学校教育的壁垒卢秋红
7-8/1智能终端开启未来教育王晓波
9/1携手同行教育信息化的明天会更好——写在第30个教师节卢秋红
10/1可汗学院的成功基因年艳娜
11 1从梯子网陨落说起卢秋红
12/1释放教育改革的内驱力王晓波
封面人物
1/2用信息化助力山区教育现代化王晓波
2 2让每一片叶子都蓬勃生长——竹行小学朱军校长的办学之路徐靖程
3/2传承中展现人文自主二附创新中建设数字文化校园陈志强
4'2李玉顺:一位扎根实践的研究型学者田朋|
5/2温文儒雅一书生睿智创新名校长路进彩
6/2迎着朝阳起步智慧校园更精彩一记一位校长和他的"智慧校园"梦徐靖程
7-8, 2以爱育人.家园鋳进心里生命写诗, 梦想点亮人生 -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校长杨刚张苗
9 2一路艰辛一路成长一路快乐——夏长胜和他的博雅助教服务团队博雅助教服务团队
10/2追求创新与时俱进——记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二小学校长陈素琴孙薇
11 2让学校生活成为一场"可带走的盛宴" ——记曹仲帅校长和他的"教育信息化"梦想高春蕾
12 2芳草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孩子郭富章
资讯
1/5我国电子课本标准提案已获ISO国际标准立项等九篇
2/5我国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十篇
3/5《2013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正式发布等九篇
4.'5中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推出两种模式高考等十篇
5/5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等九篇
6/5 2014年落实"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等九篇
7—8/5《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正式发布等八篇
9/5《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3) 》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等八篇
10/5新学期北京初中生走进"云课堂"名师在线答疑启动等八篇
11/5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九篇
12/5北京市教委印发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等八篇
本期策划
1/9来自实践的报告1——寻找"北京经验" ——走进北京市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年艳娜
1/10站在"暴风口”如何借势而为——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思考赵丽英周文杰
1/12区域数字校园建设的"大兴模式”——北京市大兴区数字校园基础架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李勇
1/15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数字校园孕育智慧课堂和智慧文化朱庆婕
1/16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建设数字校园中的"立交桥" 李玉山
1/17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数字互动课堂常态化实现教与学的变革阮国杰罗明勇
1/18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精品课程和作业系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龚涛
1/19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打造"协同教育"特色的数字校园狄春香
1/20从机会均等到质量提升——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展望李奕
2/9来自实践的报告2中小学.慕课来了——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探索与实践王晓波
2/10慕课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启示焦建利
2/13借助慕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田爱丽
2/16构建双师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王军
2/18转型开放融合——北京数字学校未来发展的主题詹伟华
2/22从创新人才培养反思中小学慕课的发展孙众
2/24再谈"可汗学院" 何世忠张渝江
2/27慕课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创新与发展王晓波牟艳娜
3/9来自实践的报告3——探索课程改革之道徐靖程
3/10继往开来漫话课程整合郭善渡
3 14 ESP:大数据时代科学教育整合的一种解决方案项华
3/17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以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为例陶春毛澄洁 项华
3/19好玩的数字科学家校本选修课程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为例梁婷项华 杨双伟
3/21边缘革命:STEM教育的破局之路吴俊杰
3 23 "博贝"领你游淄博—STEM理念下的信息技术地方特色校本课程教学案例于方军陈华
3/24基于Arduino的高中通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的课程实践——STEM教育视角下综合课程教学案例陈杰陈华
4 9来自实践的报告4——创客教育与教育创新卢秋红
4 10让教育滋养创客让创客丰富教育我的创客教育之路吴俊杰
4/13创客们的教育梦和教育者的创客梦谱作如
4 16创客运动:点亮创新教育之灯——创客运动的教育启示卢秋红牟艳娜
4/18从被动应用者到主动创造者——关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深度思考刘向永
5/9来自实践的报告5走向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课程再出发牟艳娜
5/10从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看信息技术课程变革的方向与路径牟艳娜刘向永
5 14国际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刘向永
517超越信息素养——"技术一文化"一体视域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向探讨吴向东王继华
5/22 "智造机器人"小学S4A个性化课程实验龙丽婦
5/24 "Programmer家族"的教育生态陆平
5/27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的唯一目标已不再适宜王振强
5/27立足科学放眼应用吴建锋
5/28我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改革和有效实施高国军
5 29深化课程改革浙江省在行动魏雄鹰
6/9来自实践的报告6——家校合力构筑健康网络生态培养未来数字公民卢秋红
6/10一个"特长生”的出走杨伟
6/11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面面观本刊编辑部
6/12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解题神器" 本刊编辑部
6/14话题:如何构筑健康的网络学习生态年艳娜卢秋红
6/17教会孩子上网不上瘾孙宏艳
6/20网络时代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王丹迪
7-8/9来自实践的报告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小学网络德育生态王晓波
7-8/10利用网络资源挖掘德育功能王笑梅李雪玲
7-8/12教育博客:网络德育的有效载体胡兴松
7-8/14校园微视频德育新平台陈步君
7-8/15网络联合"作战"践行核心价值观——网络环境下构建德育发展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顾忠良
7-8/17网络平台为心灵的沟通幵了一扇门徐美琴
7-8/19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网络德育环境金锐
7-8/22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表征危机及重构途径齐立旺
7-8/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网络德育——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徐靖程王晓波
7—8/27国外中小学公民道德价值观培养研究综述吴秉健
9/9来自实践的报告8——教与学方式重构进行时徐靖程
9/10中小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设计桑新民
9/12教与学意义下的教学方式重构——从微课程教学法说起黎加厚
9/14微课程及微课程教学马九克
9/17整体推进翻转课堂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张福涛
9/19珠海四中混合学习的实施策略赵卫东
9/21探究智慧校园建设支撑高中学生自主而有个性学习的策略罗明勇阮国杰
9/24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余胜泉
10/9来自实践的报告9——翻转课堂真的"落地难”吗年艳娜
10/10三问微课:影响微课质量的关键因素龙丽嫦
10/13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胡铁生
10/16学习目标定位:翻转课堂的关键韩建光
10/18翻转课堂的前世今生汪晓东
10/20聚焦翻转课堂本土化的问题与困惑牟艳娜卢秋红
10/23一位老师与她的翻转课堂实践牟艳娜
11/9来自实践的报告10——在线教育:学校"围墙"内外的突围卢秋红
11/10 "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追求及实践路径——华师慕课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探索于天贞田愛丽
11/14 101天空教室:让学习无边界——湖南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的网络教学实践周蟲
11/16行业观察:展开中的在线教育图景马永纪
11/20访谈: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只有一"墙"之隔卢秋红
12/9年终盘点与分析:站在教育改革的新起点上王晓波
12/10信息技术驱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祁崎一
12/12变革与坚持变革——写给在路上的人们卢秋红
12/15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创新徐靖程
12/17于思想交汇处见教育改革的真谛年艳娜
12/20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之路王晓波
特别关注
7 - 8/31《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 (摘编) 本刊编辑部整理
7-8/39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促进教育新变革——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英特尔?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媒体专访徐靖程
新思维
1/24初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冯利星崔玲玲李新宇
1/26 "愤怒的小鸟"击中"拋体运动"复习专题韩静波
2/31教育信息化: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周英文
2/35全国中小学学籍统一管理的利与弊吴昊
2/37探寻网络游戏中的美安福杰
3/25数字教材: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兼谈中小学数字教材的研发宋杰青
3/27革新教育理念探寻"智慧校园"之路江蜀江
3/29从《爱探险的朵拉》谈教育游戏任务设计安福杰
4/21让技术带来的是优质教育——赵勇教授谈全球化时代下的基础教育孙众骆力明
4/26 "翻转课堂"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严萍
4/30大数据教育应用且行且思李艳
4/33基于游戏幵发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斌华
5/30从"督者"到"学者" ——基础教育翻转课堂背景下家长角色重新定位及其路径于天贞
5/33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游戏化学习研究肖海明尚悛杰
5/37电子书包的产生对教育现状的影响王爽庄天宝
6/27电子书包应用的误区与发展方向李勇
6/31慕课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融合的优势及模式分析严萍
6/35为翻转课堂教学效益保驾护航秦k斌
6/38闽台小学阶段教育游戏教学对比的思考高岚氚
7-8/41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林建祥
7—8/44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之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基于儿童的视角陈宇峰
9/26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大趋势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
9/29未来教室的特征分析与构建江丰光孙铭泽
10/25教育信息化领域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
10/28为什么标准化考试成绩不能衡量教育质量唐劲松编译
11/24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困境与出路董德宝
11/27从课例研究走向"微课例"的研究诸金岭
12/22游戏和读写能力发展岳醒
12/2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重新思考马涛
教与学
1/30基于高阶思维的信息技术学习许憬
1/35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汪晓东
1/38 DIKW视野下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教学朱彩兰
1/41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教育可行吗钟柏昌
1/42智能机器人教育应走进中小学课堂陈前永
1 /43智能机器人进课堂的困惑与出路洪亮
1 46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张伟超
1/48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张慧慈
1/49一次艰辛的蜕变——记我的数字化课堂教学宋琳
1/51抓住机遇幵拓创新对南京市开展移动学习实验项目研究的思考马睿
1/53关注幼儿个性拓展学习新思路钱晓洁
1/55捕捉意外演绎精彩郑英
1/5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吴华罚、丽梅
2/40让信息技术构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吴正宪
2/44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郑艳敏
2/48概念操作化:信息技术学习新方式张利波
2^0信息技术教师幵展动漫教学的策略分析张立新
2/53 Scratch在初中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中的应用和实践刘金鹏
2/57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感触骆红军
2/58科学利用网络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张枫
2/60乱花渐欲迷人眼把握本质莫走偏——明确学科本质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张骏
2/62基于互动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李西刚
2/66浅谈电教媒体在英语课堂导入中的作用李锦丽
2/67处"境“才生"景" ——基于观摩课对小班化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阮梅芬
3/31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有学生立场朱安平
3/36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赖艳侯咏姻赵妓妓
3/40信息科技课程应该怎样体现科技史张汶
3/43 VB&让信息技术课程的技术思想与方法可见陆平
3/47让人文素养之花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绽放杨燕燕
3/49高中信息技术易错操作题题型的归纳与分析张志兵
3/50磨"脚本设计"之刀砍"作品创作"之柴陈小艳
3/53借助考试系统有效检测历史教学效果于英卓
3/55一场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基于i Pad的小学英语课堂现象观察与思考刘妍吴敏华孙众沈海娇宋伟
3/5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谈分层教学的最高境界陈丽
3/60 "一重视、三加强"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探究林忠
3 6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Pascal语言辅导中的德育渗透姬秋芳
4/36从教育的视角看技术刘雅林
4 40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为例赖艳
4 43足球机器人对于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实现策略谢晓石
4 45迈向"无围墙"校园——依托e Class网络平台打造基础教育高效课堂郑跃云
4/47高中生信息需求的分析与引领宋建刚
4, 49从创意设计"先起步"的优势中看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吕国庆
4'50互动反馈优化教与学的方式王辉
4/5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振林
5 40人生因追求而美丽郑贤
5 45 "四研两思考"的微课研究模式探析解育红
5 47用微课辅导数学尖子生的尝试先海文
5, 49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与实施策略练玉娟
5/52 STEM教育视野下小学低年级智能机器人教学模式研究杜娟减晶晶
5 55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形式的思考徐菲菲
5/57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简约历史课堂——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教学为例周晓慧
5 59中美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比较——以浙教版与GAC信息技术教材为例王体隆
6, 41步教改之途且行且思冯璐
6 46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的常态化试验方莹
6 4 9回归生活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舒春平
6 51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李炯
6 53互动+反馈让小学美术课堂活起来狄春香
6/55信息技术与听说训练张彦文
6 57追求实效演绎精彩 -Scratch "声控灯"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景花
6/59基于群学网校际协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以微课程"校园植物大搜索"为例黄利锋陈沛珊王林华
7-8 48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李斌
7-8/53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马体豪
7-8/56影响翻转课堂实施的因素及对策吕红军
7-8/58 "音频识字法"幵启儿童自能阅读的前奏冯璐
7-8/61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边楚女
7-8/64 "劣构问题"有风景——在"知识论坛"中知识建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李双君
7-8/66利用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创想意识和协作能力金琦
7-8/68让教学有"力"让课程有"度" 曹恒来钟柏昌
7-8/72《巧用计算器》教学的思考与设计王敏军
7-8/74学生信息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胡建
7-8/76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潘丽玉
7-8/77计算机与网络为教学打幵了一扇窗于伯涛
7-8/79历史课多媒体"〗对1 "教学模式探究徐姗玲
7-8/81打造幵放的信息技术课堂周晓明
9/41信息技术是校本课程开发、运用的助推器喻玲玲
9/45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尹佩飞
9/48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类型——基于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实践研究郑刚李玉顺 辛雪园
9/51对英语口语学习进行有效评价与反馈的实践研究徐素娟王振岳王波
9/53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王建梁一凡
9/54在项目网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超玲玲
9/56公共契约精神、自律意识与科学认同感的基准权衡——未来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价值观培养王爱胜
9/58例谈课堂教学中亮点的寻找与设计陶军毅
9/61信息技术:深度整合促教学梅勇
10/31追寻语文教学的诗意茹清平
10/35课堂翻转后教师如何"教" ——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丨几的应用题》谈起解育红于泳
10/37需求引领下的电脑绘画教学新思路——从一堂精彩的电脑绘画课说起胡向荣
10/40信息技术支持的"三三六"学习模式改进研究王宁陈威
10/43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展现灵动之美李海霞
10/45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改进策略杭晓峰
10/47扬长避短天地宽——信息技术与老区高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之管见陈重浪察雪荣
10/57抓好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三环节秦瑾若
10/58从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看微课的应用范佳午樊方园
11/29学生因你而不同吴建锋
11/34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美国《枪击事件生存指南》微课为例胡铁生黄明燕
11/37例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意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郑明达
11/40基于电子书包的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实践与思考吴继缘
11/42《化学反应速率及比较方法》微课教学实录张弛
11/45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与学许传国
11/47把握文体特征实现个性学习戴晓燕
11/57 "前五分钟综合症"现象及其解决策略分析王从爽
11/58网络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创新应用孙芳
12/28几十年只做一件事——物理教学陶昌宏
12/32翻转课堂:一朵带刺的玫瑰节微课的多重叙事李月霞江晓东
12/36从微课到翻转课堂的构建设想魏小山
12/40立足学生操作实践探究"动画产生原理”李秀梅
12/43重构走班文化促进选修课教学吴建锋
12/45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张小勇
t2/47浅谈"班班通"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王万忠宋海英
数字校园
9/33传承成就继往开来——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项目回顾与展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0/49府学知识管理策略:整合技术、课程和管理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
10 52构建绿色生态数字课程系统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
10/55构建面向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服务平台
10 56敏客移动办公将信息随身携带
11/49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成果与未来思路宋洁赵华
11 51探索创新农村中心校的"1+X"特色数字校园北京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11/54追求和合精神促进学校全面.特色发展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
12/49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建构和谐的"数字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12/53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突出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特色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技术应用
1/61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模式探索王同聚张嘉志
1/65图文并茂:PPT课件的优化策略文继奎
1/67班主任的好帮手——邮件合并的应用实例王富才
1/69 Q&A案例集锦《一) 冯慷王华辉
2/69中文语音识别系统研究与探寻陈佳硕付兴建
2/72巧用Excel制作拼音田字格郝青永赵晓秀
2/74 Q&A案例集锦《二) 季茂生车英子
3/64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赵姝淳孙曙辉
3/67基于混合VPN技术的中学校园网建设模式吴慧玲韩志耕陈耿郁金华
3/70 ?&A案例集锦 (三) 崔智勇张祖玮
4/55移动版"数字布鲁姆"的构建及应用孙众宋洁石长地
4/58 Q&A案例集锦 (四) 廖轶吕航
5/62基于Action Sc?ipt3.?的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实现王玉龙黄敏仪
5/66教师如何构建个人资源库吴仁昌王继林
5 69应用导向技术支撑政企合作——例谈太仓市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途径黄艳
5/71 Q&A案例集锦 (五) 崔智勇
6/63教学微视频制作的困境探析刘冬梅
6/67利用App Irwentor制作中小学安卓平台英语学习资源实例分析张宝陈颖
6/70 Q&A案例集锦 (六) 鲁郑车英子
7-8/83初中生物学习中的SMART Response VE的设计与运用郭荣辉
7-8 87在Scratch2中使用矢量图绘画张立新
7-8/90 Q&A案例集锦 (七/八) 季茂生
7-8/94融合创新变革——第二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深度) 融合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高峰研讨会线上、线下活动即将启动樊莎莎
7-8/95联通"班班通":缩小鸿沟为教育信息化铺路搭桥中国联通
9/62微课资源定制与英语翻转学习应用研究吴秉健
9/66中小型县域性教育数字应用平台的实践与研究叶森
9/68 Q&A案例集锦 (九) 张祖讳崔智勇
9/70联通人人通:个性化学习好帮手中国联通
10 61基于mi_的浦东教育城域网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周伟
10/64区域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蒙广平
10/67四种新技术、新材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苗壮
10/69 Q&A案例集锦 (+ > 王华辉车英子
10/71联通"班班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国共享中国联通
11/60设计网络阅卷技术应用的深入之道王志忠
11/63有效利用视角下课程管理软件实施策略研究赵桐唐烨伟 钟永江
11/67浅析交互式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应用李波周航
11/69 Q&A案例集锦 (十_} 崔智勇车英子
11/71联通"班班通":领航教育信息化中国联通
12757 Slideldea软件支持的移动交互教学应用研究朱弘扬邹琴
12/61 Q&A案例集锦 (十二) 张祖玮王华辉
12/63联通"班班通”:实现家校共育中国联通
大视野
1/70教育信息化的"过度"与"不足" 王竹立
1/71眼镜和温度计塊宁
1/72翻转课堂:中美教育环境差异下的困扰郭际
1/77 "云时代"的”门城"教育变革——专访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王晓波
1/80基于信息技术的未来教室三大特征丁书林
2/76信息技术课也可以这样上王竹立
2/77新卢德主义者与新技术魏宁
2/78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注重培训技巧卫才友
2/80新的培训.我们要有所期待刘為
2/81建立促进应用的双轨机制胡永跃
2/82教室历史变迁与影响未来教室发展的因素何智
3/72网络时代的知识长啥样王竹立
3/73 DARPA的"创新密码" 魏宁
3/74移动学习及其特点——移动学习和教学革命 (上) 郭际
3/78他山之石:北爱尔兰探索建立移动教室吴继光邢颖
3/81从三代"班班通"探寻未来教室建设宋东茂
3/82智能终端泛在化情形下的教学模式李玉顺杨莹夏长胜盂延豹
4/61教育有时要忽略"短板" 王竹立
4/62科幻电影与信息技术魏宁
4/63教学革命:移动学习的力量及其在国内发展的瓶颈——移动学习与教学革命 (下) 郭际
4/67李西刚:以自己特长.打造学校特色卢秋红
4/69未来教室建设——以化学学科未来教室为例黄京文杨宏
4/72构建智慧型的未来教室宋东茂
4/73平板电脑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发展的现状李玉顺杨抵涛史鹏越焦辰菲
5/73在线教育能否复制"淘宝式"成功王竹立
5/74神秘的"制器尚象”魏宁
5/75中小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一些误区王树斌
5 76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ISJ兴福
5/78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探讨何智
5/81领先科技.打造全新未来教室张石钢
6/73学会在信息海洋中搏击风浪的本领王竹立
6/74你被技术改变了吗魏宁
6/75加快教育信息化推进步伐为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姜振华
6/76让3D打印技术走进未来教室王玉清
6/79未来教室的选择一平板电脑杨冬英
6/80挖掘"校园大数据"的价值高祥旭
7-8/96慕秀:慕课的下一站? 王竹立
7-8/99真假难辨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魏宁
7-8/100甘肃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周海军
7-8/102多屏显示技术在未来教室中的应用前景——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例康静
7-8/105未来教室:在手持技术数学实验室里"做"数学李雷
7-8/108多屏显示技术在未来教室中的具体应用杨冬英
7-8/109智慧教育让教育服务随处可行李长文刘青
9/71李康之感王竹立
9/72快与慢的"较量”魏宁
9/73构建未来理想教室:创新课堂培育创新人才陈鹰萍曹伟勋
9/76开启实验课教学空气净化的新纪元姜成
9/77基于智慧课堂的区域资源云平台建设盂延豹
10/72网络时代学习的三种主要形式王竹立
10/73 3D打印, 莫要热情过头魏宁
10/74 3D打印向基础教育走来——访南京市秦淮区校园3D研究社团黄敏
10/76 i Pad在语文常态教学中的作用曹静李玉顺马;心奸
10/80基于STEM教育的中小学未来教室展望杨琳玲郑立新
10/83为每个孩子"私人定制"的课桌椅姜成
10/84信息技术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陈莉
11/72应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选考科目王竹立
11/73教育技术界的一桩历史公案魏宁
11/74美国教师自主学习的网络支持探究孙欢吴伟
11/78未来教室:把图书馆”搬"进教室王玉清
11/81未来的数学探究实验室:让信息技术与学科高度融合张石钢
11/82基于平板电脑的跨学科整合案例研究——以《音乐中的数学》一课为例王健伟李玉顺焦辰菲史鹏越
12/64为创新而教王竹立
12/65庄子的境界魏宁
12/66构建未来教室:装备技术应用的探讨丁书林
12/69电子书包.让学习更具个性化—陈玉勋何煥珊卢丹
职业与技术教育
1/82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硬件教学一体化改革研究谭建伟王彩玲
1/85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原则及方法傅翁稀
2/86企业实例在《终端安装与测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沈天瑢
2/88浅谈视频在网络布线与测试课程中的应用关減
3/85技能、素养并重打造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刍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特点朱志勇
3/88坚持实训教学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职业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材开发的几个要点李福利朱志勇
4/79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之微课程季茹
4/81基于职业能力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寇义锋
5/82网络环境下教学纪实片制作若干问题的探讨熊明廖科
5/84中职学校开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任建敏
6/81架设中职计算机专业师生沟通的桥梁赵翔
6/83信息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点.线, 面“式进阶培养吴丰马海洲
7-8/110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未小燕田志扬王超
7-8/113人教版《公共艺术》教材配套数学化资源建设实践穆颖
7-8/116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完成新课程实施的三个"突破" 赵卉
9/79传统学科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浅析职业教育?Auto CAD机制图》教材特点周琳
9/81物理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张希芝
10/85信息技术与中职物理教学融合初探李福利
10/87多媒体在护理教学应用中的误区分析朱小萍
11/85数字化校园建设下的高效英语听说课教学李玉芳
11/87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祁挪
12/70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误区及应遵循的原则孔聪
12/72基于手机阅读的职中语文自主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于晶
聚焦海淀
1/88实践为基育人为本——记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信息化建设徐靖程
1/91开拓创新扬帆远航——人大附中信息化建设发展越海涛
2/91 "电脑制作活动”与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张建彬
2/93《中国行政区划》互动式课堂设计与实践陈其龙
2/94浅谈平板电脑及互动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范东慧
2 96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张海燕
3 91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万红
3 94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品质的创新实践策略研究任辉
4/85区校互动协同创新 -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自主发展模式研究李芒吴颖惠亓效军
5 86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自主发展模式整体现代化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马涛肖明杨咏
5/89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薛丽芳李翔米娜王莉莉
5/90中关村第三小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研究杨刚贾远朝逯行
6 86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自主发展模式二——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研究別、立会金文侯兰
6/89育英学校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程莉张艳霞何建设蒋晓欣
6/90中关村二小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侯福龙李想李敏察旻君
7-8/119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自主发展模式三一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侯兰钟建业逯行
7-8/122立足实际应用为先逐步发展——北京101中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和运作模式郭涵赵海峰平亚茹察亮
7-8/123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高淑英王勇苏长勇周英杰
7-8/125注重实用丰富资源追求本真花园村第二小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和运作模式张金玉刘铁马南靖
上地实验小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7-8/126倪百明吕锐史宝良梁庆龙
9/84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自主发展模式四——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察旻君侯兰杨咏
9/87十九中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余晓灵张建华郝莉逯行
9 89艺师附小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介忠智王瑞兰孙立会
10 89海淀因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自主发展模式五——满足基础需求.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李长乐史忠祥if) 靖
10/92北京市第一O五中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高宇栋
10 93田村中心小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马桂祥丁保龙侯兰
11/90虚拟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信息技术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反思朱军
11/9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技术促进写作教学的创新察彤矣
12/75信息技术条件下区域教育科研网络管理的实践和创新侯兰
12/79把握课堂节奏追求高效课堂丁静
探访朝阳
1/94 "实证分析".高效提升教学质量——"以校为本-的学业能力诊断与评价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冯秀联
4/91数据时代学生成绩分析的数据思维——以教学?质量管理"带动年级”班级管理"的案例张景鲜梅晓璇
5 92微课.为新课标"雪中送炭”庞博高机
6 92技术培训中的"云课程胡秋萍
7-8/128大数据时代下的教科研信息化管理刘洁张鹏
7-8/1X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方式中的应用王戈
9/91服务学校特色发展践行新型育人模式——北京市朝阳管庄学区社会大课堂项目管理经验张丽荣杨秀娟
10/95整体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思考孙雪梅杜志李全增
以《腰旗橄榄球》一课为例11/95平板电脑专业软件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肖楠胡凌燕
12/81让学生与数学在"白板"上交互共舞王戈王建国何平
12/84精彩课堂:”微课"教育探索的靓丽风景线王颖
12/86教学整合技术打造探究式学习的精品课程吴阳
12/87平板电脑在地理“互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起贵江
2014’征文选登
4/94 LMS支持的“翻转课堂"构建朱国顺
5/94 "m"中也有"戏”——通过问题预设创建信息技术的可汗学院悅悛杰
6/94构建幵放型课堂培养中学生高阶能力林玉敏
7-6/134 Scratch分享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初探等十一篇
扫描
9/93数字校园助力??扬长教育"三级课程让学生多元发展——访北京市石景山实验小学叶艳校长卢秋红
9/95快马加鞭奔驰在教育信息化的前沿 -访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厲学校彭雪花校长
总目录
3.杨庄小学2014年 篇三
典藏扉页 荟萃中外精品。
老师的纯真年代 名师谈语文学习。
小说列车 引人入胜的中长篇小说。
童话森林 推荐国内外优秀的童话作品。
开心读吧 趣味横生的名家名作。
聪明寓言屋 有哲理的寓言故事。
经典回放 回顾过去,再现经典。
作家课堂 大手牵小手。
快乐作文岛
校园文化月报 全面展示校园文化风貌。
童心飞扬 学生成长的故事。
美丽星空 展示小朋友才华的平台。
名校风景线 展示名校风采。
小鬼当家 小学生当编辑,点评习作。
片段也精彩 刊发习作中的精彩片段。
同题作文 同题异构,各展风采。
能力加油站
阅读金钥匙 介绍阅读小技巧。
微特写 名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阵地。
智慧过山车 刊发益智娱乐的精品图文。
课文中的小问号 解答课文中的困惑。
双语沙龙 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趣味语文吧 益智小测验、迷你小游戏。
口语交际厅 锻炼交际能力。
轻松月月考 提供自我检验的平台。
调皮的拼音 介绍易读错的字词。
百科大转盘
科学博览 探索自然奥秘。
幽默超市 欣赏漫画,品味人生哲理。
卡通部落 介绍经典卡通故事。
缤纷影像盒 介绍经典的影视作品。
乐乐聊天室 读者和编辑互动的平台。
科幻空间站 刊发最新的科幻故事。
校园广角镜 捕捉校园生活场景。
温馨提示:
《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以文摘与自组稿件相结合的方式精中选优,引导小学生步入魅力无穷的大语文世界,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大家在快乐中学好语文的好伙伴!欢迎广大读者来电咨询、订阅本刊!
邮发代号:《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82-730;定价:5.00元(月刊);全年定价:60.00元(免邮寄费)
编辑部热线电话:010-65245658;发行部热线电话:010-65284279(兼传真)
电子邮箱:yuwenshijie@163.com
网址:www.ywsj.com
4.杨庄中心小学教师考勤制度 篇四
为严肃劳动纪律,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创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教师法》和《劳动法》等法规关于对教职工请病事假、旷工等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镇教委考勤制度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请假制度
1、每位教职工要自觉执行学校考勤制度,因病因事不能坚持工作,半天以下要持请假条向值班领导请假(值班领导签字);半天以上(含半天)要持请假条向校长请假,经校长签字后,把假条交给值班领导方可生效;教师请假3天(含3天)以上,要持校长签字的请假条到教育办公室办理请假手续。事假要提前请,急病来不及请假的,一定要及时电话通知,事后补办请假手续。假满返校要及时履行销假手续。计算考勤时以假条为准。
2、病假。病假要有医生诊断书。需续假时,再次履行请假手续。
3、事假。确实有事者可请事假,但必须安排好课程,课程安排情况需在办理请假手续同时报教导处备案。特殊情况按有关规定执行: ①婚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②丧假(直系)7天;
③产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孕妇按规定做产前检查,须提供产前检查证明;
4、旷工。凡不履行请假手续、无故不到者,视为旷工。
二、教师签到制度
1、教师每天要按时到规定地点签到,上午签到截止时间是7:30,下午签到截止时间是1:20(有午休时2:20)。
2、没有特殊情况不签到者视为旷工,由别人代签者经查实按旷工处理且加倍扣分。
三、管理制度
1、教师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坚持坐班制。每位教职员工应坚守工作岗位,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闲聊,不窜岗,不干私活,不玩电脑游戏。按时参加学校政治理论学习,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护校值班、校例会、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和镇(含镇)以上教研活动、开会等。因特殊情况迟到或早退者,须及时向有关领导请假。
2、学校成立检查组每天不定时对上课、办公、护校值班情况进行检查。
3、教职工出勤情况由当天值日领导认真负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凡弄虚作假证据确凿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4、教师接送小孩上学、赶集(只限学校驻地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四、奖惩制度
1、教师上下班或参加学校、教办组织的集体活动,迟到或早退者,当月内累计2次算半天事假。
2、学期内病假累计超过1个月或事假累计超过15天,教师考核一律为七等。
3、学期内迟到或早退累计超过10次(含10次),教师考核一律为七等。
4、学期内旷工(旷课、旷会、不参加护校值班)累计超过3次(含3次),教师考核一律为七等。
5、学校因工作需要安排加班工作,学校视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可充事假或病假。
6、学期内教职工全勤者期末给予满勤奖励,在考核中可适当加分。
7、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按《山东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有关规定执行。
8、特殊情况提交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处理办法。
为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完善学校目标管理,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全体教职工考勤由各组室的考勤人员和门卫分工负责,教导主任总负责。考勤人员不在期间,考勤一般由教研组长负责。本制度不包括之情况,由行政会议决定。
考勤人员负责督促本组室成员办理各种请假手续,填写月统计表。门卫负责迟到记载,收取各类出门单,核对返校时间。总负责按月将考勤情况在校内公布。
二、考勤计有公假、事假、病假、就诊、调休、迟到、早退、旷缺等情况。
1、凡开会、进修、读书、社会工作、计划生育为公假,子女家长会或亲子活动每学期最多享受一次二小时。公假一般以请柬和通知等证明单为准,由教导主任签单离校。没有书面通知的,由教导主任视情况而定,公假离校时需交出公假单。公假一般不影响工作,由本人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如有影响,一天以内由教导主任定,一天以上由校长决定。
2、事假需事先或及时向教导主任请假,一般应不影响工作。事假以小时计(不足1小时计作1小时),一天及以上的事假由校长签名。
3、病假需及时或在病愈上班的当天,主动向考勤人员提供病假单,病假单无法及时提供的,需立即通知教导主任,以便工作安排。
从教职工的健康考虑,学校鼓励教职工量力而行,不提倡带病工作(无论是否持有病假单)。如教职工患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等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和传染病,则应及时看病或遵医嘱休息。教职工病假期间如来校上班,病假随即终止,遵守学校上下班制度。
4、教职工就诊一般不超过2小时,并需在离校时交出就诊单,若就诊后不回校,一般应在下午二点半后前往;上午看病应到校后再去;必须清晨做的检查,应提前一天办理请假手续;清晨急诊,则应及时通知学校并回来补办手续。
5、根据目前每学期调休情况,2007学始每月每人发两小时调休单,每学期结算。1小时调休单按人民币5元结算。调休须事先向有关人员请假,不得影响工作,不得抵冲迟到。
6、每月除一次5分钟之内的迟到外,每迟到一次(15分钟之内)扣除当月奖金10元。超过15分钟的作半天事假。
7、早退如经查实以一天事假论。
8、各种假在月终公布时尚未办理请假手续的;需经批准的假而未经批准或超过批准期限的;各种假(包括公假、病假、就诊)凡名不副实的,以旷缺论。
三、影响学校工作的各种假,除上课由教导主任安排外,其他工作(如护导、分饭、晚托管理等)由自己安排,一般可请本教研组或年级组老师负责代其工作。如由请假者引起的工作没有安排或安排不妥,均视作失责,学校视情况处理。若由此引发不良后果,请假者除承担责任外,学校还将另作严肃处理。
影响到课的各种假,请假者应尽快交出备课、教材、教参等,供代课教师参考。教职工病事假在假期首尾之间有非工作日的,一并计算在内。若病假跨越寒暑假前后的,亦一并计算在内。长病假、长产假超过6个月后来校上班,岗位视学校工作需要而定,但必须在学期结束前上足1个月班,方能享受寒暑假待遇。
四、各种假凡影响到课(包括计划生育),需扣除相应的课时工资;半天以上的,扣除相应的伙食津贴及车贴等;班主任或教研组长请假满半天的,扣除当天班主任津贴及教研组长津贴。
月奖金每人每月40元,病假一天扣除20元,事假一天扣除40元,旷缺一天扣当月奖金100元,从结构工资内扣除,不设上限。期末与考勤奖挂钩。
五、护导上岗时间为7:40、12:40以及每节课间,准时上岗,护导时不闲聊、不批改作业,认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急事需亲自处理,必须托咐同事代职,不按时上岗护导,学生发生事故,护导老师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教师参加由有关部门组织的赴外地的开会、考察活动,学校需视情况而定,原则上每年不多于一次。
七、教工的考勤情况视作学校岗位任用、工作安排、职称评定、推优等的参考依据。
教师一天的工作入岗要按时,在岗要做事,离岗要请假。为了加强教师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教师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考勤
1、签到应由本人亲自填写,凡由他人代签者,一律无效。
2、签到时间一过,准时收好考勤表,并注明未签人员的原因。
3、教师要按时上下班。按规定时间未到的均以迟到处理,每迟到两次按请假一节处
理。
4、教师在工作时间内公出,要向教导处说明并在值班记录中如实登记。私自外出,按
旷工计。
5、教师因私事提早离校的时间超过半节课以上,按请假一节处理。
6、教师请假一律事先填写请假条,如有特殊情况则要在返校后第一时间把请假条补上。(1)事假:教师本人请假1天由教导处批准,2--3天的由校长批准,批准后由教导处
登记并安排有关课程。(2)病假:请病假要上交请假条,写明请假理由。请假1天由教导处批准,2--3天的由校长批准,批准后由教导处登记并安排有关课程。无故缺勤者按旷工论处。超过两天需持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对无病呻吟,出具假证明者,除批评教育外,其休假旷工处理。(3)婚假:教职工本人结婚,可给3天婚假,女23周岁,男25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可适当延长婚假。由当事人提出延长婚假的要求,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给予延
长婚假数天(12天以内)。(4)产假:女教职工本人生育,产假期限顺产一般是三个月,剖腹产是四个月。如果是晚婚晚育则再加半个月(产假主要是为了保障妇女生理健康而非福利性质,因此一般不与
法定假期累加)。(5)丧假:教职工的直系亲属(祖父母、父母、配偶、子女及岳父母、公、婆死亡)给予3天丧假,赴外市料理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可酌情另给路程假,婚丧假期间工资照
发,路程费自理。
7、公假:凡教职工在星期天、节假日因公出差、学习、开会等占用的时间,按上班对待,可冲销本月事假。个人学习进修、考学、计生检查,不属公假,也不算事假,但事后要补上所耽误课程。弄虚作假者按旷工处理。
8、病事假每学期超过三天者,每天交代课金30元。旷工1天,扣除当月绩效工资。请连续假(包括节假日、双休日)超过10天者,须有教育局的准假手续,每天教代课金25元。教职工在婚、产、丧假期间,国家规定的工资照发。学校内部的考核奖、全勤奖、值日费、加班费等概不享受,超过法定时间的,按事假处理。
8、请假未批准而不上班,按旷工计;假满未上班而又未续假,按旷工计。教师如提前结束假期,应及时销假,对请假时间予以更正。
9、假日值班或返校等同于上班,不得迟到、早退。有事要事先请假。
10、若教师迟到而学校已经安排教师代课,无论迟到教师上课与否,均计入代课教师的工作量。
2009年元月修订,本规定从教代会通过之日起执行。
一、事假
1、凡三天以内事假由学校批准,三天以上的事假由县或办事处批准。
2、半天以上(含半天)事假,必须具备请假条;半天以下可不具备请假条,但须经学校领导批准,累计六课时为一天事假。
3、凡事假须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否则按旷工论处。
4、因情况特殊不能事前请假者,事后必须说明原因并补写请假条,经查证属实则承认有效,否则按旷工论处。
二、病假
1、一天以上(含一天)的病假具备请假条并附医院证明。
2、不足一天的病假可不写请假条和医院证明,但须经学校领导同意,累计六课时为一天。
3、因急病不能事前请假者,事后须补假条和医院证明,经查证属实则承认请假有效,否则按旷工论处。
三、迟到、早退、旷工
1、所有教职工必须按时到岗,做到不迟到、早退和旷工。
2、所有教职员工按规定时间到岗、离岗。30分钟内未到岗或提前离岗的记作迟到或早退,超出30分钟的按实际时间记作事假或旷工。
3、每位教师必须在规定的岗位上工作,工作期间不得做私事,应上课而未经允许不到教室上课或提前离开教室者,按实际时间记作旷工。
4、无故迟到、早退、缺席,请假手续不齐全、事后不办理请假手续说明原因者,一律按旷工处理。
四、婚假、产假、丧假
1、婚假:
法定婚假五天,晚婚七天。(如果国家实施新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2、产假
正常产假九十天,难产一百零五天,晚育产假一百一十天,一胎多育每胎增加十五天,人流假十四天,人流如安环十六天,人流同时结扎三十天,产后结扎除正常假外增加十四天,怀孕不足四月流产产假十五天至三十天,怀孕四月以上流产四十二天,(含法定假在内)。
3、丧假:直系亲属丧假五天。
婚假、产假、丧假应假前办理好一切手续,未办理手续和超出规定时间的按事假或旷工处理。
五、考勤与经济挂钩的办法:
1、事假与一般病假:事假每天扣发工资25元,一般病假每学期三天内不扣工资,超出三天每天扣工资20元。
2、重病住院的病假,在住院期间不扣工资。出院后因病确实不能工作的按上级文件计发工资。
3、迟到、早退每月累计5次者,记为一天旷工;不足5次或超出记了旷工的部分,按每次扣现金10元计算。
4、旷工半天(含半天)以上者,除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外,另按实际旷工时间扣发本人基本工资3倍。
5、工伤、婚、产、丧假,按上级有关规定处理,如提前上班的,奖励代课费。如超出规定时间而延续为事、病假或旷工,则按上述事、病假和旷工处理。
6、由学校安排为缺课教师顶课,每一节课由学校发给现金5元。
7、中心校和各村校必须作好缺勤记载,每月底按时交学校行政会议核实定案,如缺勤人手续周到该记而未记的,经查证属实,则按应扣的金额扣发主任教师的奖金;如缺勤人不按请假手续办事而又未作记载的,按应扣的金额扣发记载人员的奖金,缺勤人则按应扣发金额的二倍扣发奖金。
8、缺勤记载各村小由主任教师负责,中心校由值周教师和教导主任分别记载。三天(含三天)以内的各种假,由教导主任批准,以便安排教学工作。
9、每月对缺勤记载统计一次,应扣发的金额每月领工资时一次兑现。
一、假期的种类及待遇
(一)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以政府部门的通知为准。三八妇女节女职工放假半天,五四青年节28周岁及以下的教职工放假半天。
(二)国内探亲假和年休假
1.教职工因已按规定享受寒暑假,故不再享受探亲假期和年休假,但对探亲产生的车旅费用由学校核报。教职工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因故乘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教职工负担。
2.探亲对象
探配偶,工作满一年,每年一次。探父母,工作满一年,未婚教职工一年一次,已婚教职工每四年一次。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但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三)产假、哺乳假 1.产假假期:
(1)正常分娩者,给予产假3个月,难产、剖腹产或者双生以上的,增加产假15天,晚育者再各增加一个月。产前要求安排适当天数休息的,休息天数计算在产假天之内。产假期间正值寒、暑假的,假期顺延。
(2)妊娠3个月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产假20~30天;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产假50天,7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3)妊娠7个月以上的女教职工,若体力不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以请假休息,工资按80%的标准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4)对计划生育外分娩和妊娠的,按《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办理。2.哺乳假假期:
女教职工符合计划生育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确实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以请哺乳假。
(1)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独生子女证的,哺乳假6个月。
(2)按《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请哺乳假3个月。3.工资待遇:
产假期间职务工资、薪级工资、10%教师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农村教师津贴照发,奖励性绩效津贴按单位平均数计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请3个月、6个月哺乳假的工资,均按本人职务工资、薪级工资、10%教师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的80%发给,停发奖励性绩效津和农村教师津贴,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4.男女双方均属晚婚晚育,男方可享受5—7天护理假。5.大中专毕业生在见习期休产假的其见习期要相应延长。
(四)病假 1.病假期间待遇:
根据安徽省人事厅皖人发〔1997〕83号《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生活待遇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县教职工病事假待遇如下: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职务工资、薪级工资、10%教师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农村教师津贴照发;奖励性绩效津贴停发。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从第三个月起,职务工资、薪级工资、10%教师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农村教师津按90%的比例计发,奖励性绩效津贴停发。
(3)病假超过六个月,从第七个月起,职务工资、薪级工资、10%教师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按70%的比例计发;奖励性绩效津贴、农村教师津停发。
(4)获得由人事部与国务院工作部门联合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和获得国家、省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省级劳模,仍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工资全额发放。
(5)病假期间从事有偿收入活动的,停发其病假期间的全部工资。2.享受病假待遇的有关问题
教职工请病假需要相应医疗机构证明(须注明建议休息时间),城区学校教师请病假须要县级及以上人民医院证明,乡镇学校教师请病假在7天以内的由乡镇及以上医院出具证明,超过7天的,由县级及以上人民医院出具证明。
病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
当年病假超过6个月的,不计算工龄,不参加考核。大中专毕业生在见习期间休病假的见习期要相应延长。
(五)事假
1.当年事假累计超过7天不满30天的,每天扣发本人日基本工资的50%,[日基本工资=(职务工资+薪级工资+10%教师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21。下同]。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从第31天起停发本人工资。
2.事假期间如遇国家规定的周休息日和节假日不予扣发。3.当年事假累计超过2个月的,不参加考核。
(六)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的(女23周岁男25周岁)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假)。3.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4.婚假期间工资照发。
(七)丧假
教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可请丧假料理丧事。根据情况由领导批准,酌情给予3—7天假,路途远的可以适应延长。丧假期工资照发,津贴、奖金酌情扣发。
(八)因私出境、出国事假
1.去港澳的,不得超过3个月,且必须按期返回。
2.因私出国事假一般不超过半年,如因故确需续假的,须在准假期内办理好续假手续,续假期限不超过一个月。
3.因私出国事假不超过1个月(含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分别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60%、50%发给。超过3个月的,从第4月起,停发本人工资。
二、请假的审批权限与手续
(一)学校领导离岗的审批
学校主要领导出差、离开岗位,不论什么原因及时间长短均需履行报批手续。报批时请写明离职原因、出差地点、起讫时间、联系电话等。经教体局人事科核准报教育局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岗。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除作旷工处理外,一切费用自理,情节严重的,给予政纪处分。
(二)病事假的审批权
1.县直学校校长、教管委副主任、乡镇中小学校长事假3天以上(不含3天)或病假在5天以内的,由教体局人事科审核后,报局分管领导审批,超过5天的由教体局主要领导审批。
2.县直学校副校长、中层干部、乡镇中小学副校长事假在7天以内或病假在15天以内的,由学校校长审批,事假超过7天或病假超过15天的,经教体局人事科审核后,报局分管领导审批。
3.一般教职工请假,事假在7天以内的或病假在15天以内的,由校长审批;事假超过7天或病假超过15天的,报教体局审批。
(三)教职工因私出国请假、离职手续
1.教职工申请办理护照时应先向教体局人事科登记,经人事科长同意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否则不予办理请假离职手续。
2.教职工因私出国、出境的,需本人书面申请,学校签署意见后,报教体局人事科审查登记(登记时要交验本人护照和出国签证原件)。再按审批手续报送相关部门审批备案。是党员的,由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查登记后再按干部管理权限报送相关部门。
(四)教职工请产假、哺乳假、婚假、丧假手续
1.教职工请产假由所在学校审批,报教体局人事科备案。请哺乳假经学校同意后,签署意见并注明请假起讫时间后报教体局人事科备案。
2.婚假、丧假由学校按有关规定审批。
(五)请销假程序
教职工请假须经本人书面申请,按管理权限逐级审批。
凡请病假的除本人申请外,还要附医院证明(须注明建议休息时间)。在城区工作的,提供县级医院证明。在农村工作的,7天之内出具乡镇医院及以上医院证明,超过7天的,出具县级医院及以上医院证明。
请假期满后,请假人应向批准单位销假。因特殊情况超假的,应办理续假手续,对于既无正当理由,又未办理续假手续的,作旷工处理。旷工者按实际旷工天数扣发其日平均总收入(旷工天数含双休日,日平均总收入=月工资/31),连续旷工超过15天的,由学校报教体局予以辞退。
三、关于几个问题的说明
1.教职工除享受上述规定的假日外,同时享受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寒假、暑假,但寒假暑假期间的有关人员的会议、学习等,仍属工作时间,应按有关规定按时参加。
2.出差、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和奖金照发。
3.凡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无正当理由,又没办理正当的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由别人顶替上班的)的,作旷工处理,旷工者按实际旷工天数扣发其日平均总收入,连续旷工超过15天的,视为自动离职,由学校报教体局予以辞退。
4.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教职工的考勤登记工作,按月统计公布,严格执行请销假和有关待遇等规定。
5.各单位要加强对教职工考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考勤细则。
胜利小学教师考勤制度
为进一步严明组织纪律,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规范学校考勤管理,根据《罗田县教育局关于教育系统教职工请假暂行规定》的规定及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一、请假手续
1、凡请假者必须填写书面请假报告,连同有关证件,经过批准办好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开学校。
2、因紧急事故或疾病来不及事先请假,应委托他人代替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有效。
3、因病因事需续假应在原请假期限满前向学校申请,请假手续相同。
4、请假期满,必须及时回校销假。
5、个人请假或因公出差一律由当事人调课、调工(含值日),并将调课表送教务处备查存档。个人请假代课费由当事人支付。
6、因病请假一天以上,须持医院病休证明方可请假,经批准后方可休假。凡教职工因病请假超过一个星期的须持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开出的病历材料和医院的休假证明。病休期间的待遇按《罗田县教师管理有关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7、教师请假一天以上三天以内,须经分管校长批准,三天以上七天以内由校长批准。七天以上报中心校,申请教育局批准。
8、学校中层领导请假一周内由校长批准,一周以上由本人提出书面请假报告,逐级审核后报教育局批准。
9、上班期间有事请假在一小时内写出书面请假条由所在办公室负责人批准。
10、教师请假短假的期限以学校校委会批准的时间为准,长假除履行相关的手续外,还必须与学校签订协议。
二、考勤登记
1、学校对正常工作时间的上班(上课、坐班、自习辅导)、集会和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均予以考勤登记。
2、学校指定专人进行考勤登记,相关领导负责督察落实,每月审核后公布一次,学期末公示后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3、考勤登记人员每天早、午、晚分别对各处、室进行上班情况检查,上班时间依据学校相关规定为准,教师坐班时间为上午1、2、3节,下午5、6节。值日领导每天不定期抽查一节课的出勤情况。
4、检查登记:早自习按1分计算(其中含值日、课前辅导)、午睡(午自习)按1分计算、一天正课6节按每节课1分计算、路队护送每次按1分计算,以全天10分为标准计入个人考勤登记。
5、教职工在上课、自习辅导、集会(含早操)、坐班,迟到或早退,按2分计算;超过10分钟按请假或旷工3分计算。旷一节按3分计算。
6、教师在考试监考等重要教育教学活动中,缺勤在3分钟内视为迟到或早退,按2分计算,超过3分钟以上,每次按旷工3分计算。缺一次监考按旷工1天计算。
7、例会、教研活动、年级组会请假或缺勤一次,按请假或旷工5分计算。
8、凡未履行书面请假手续或虽履行但未经批准休假者,一律按旷工处理。
9、教职工正常的婚假、产假、丧假、病假等,公布考勤,但不计入总假。
三、考勤奖惩
1、每学期事假累计超过7天者,从第8天起按本人日工资标准扣款。
2、一年内,事假超过10天者(含10)天,当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3、教职工一学期累计旷工10天以内,按日扣发本人工资,累计旷工十至十五天者,当年不能参加职称评定、聘任、调资,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旷工十天以上按《罗田县教师管理有关暂行规定》作出处罚。
4、除按以上执行待遇外,另外按照迟到(早退)一次扣3元、学校会议旷会一次扣30元、年级组教研组会旷会一次扣10元、集体办公缺一次扣5元、早自习缺一次扣2元、旷课一节扣30元的标准对缺勤进行处罚。
5、对出全勤的教职工学校依据《绩效工资方案》的相关规定给予奖励。以上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本《制度》解释权在胜利小学校委会。
为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校风,树立纪律严明的教风,带动规范的学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根据《莒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望全体教师严格遵照执行。
一、考勤管理规定
教师考勤纳入教师量化管理成绩,以奖扣分为主。
(一)会议、集体学习、活动考勤:
凡是中心校统一组织的会议、学习、活动,实行按时点名,到点开始。有事要提前到中心校请假,迟到、早退者每次扣个人量化成绩0.2分(实分,下同),旷会者每次扣0.5分、罚款30元,并按要求补会。此项考勤由会议组织者实施。
(二)正常工作时间考勤:
1、实行学校负责制。由各学校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有事请假,事后销假,杜绝旷工、空堂现象。无论何种情况的请假一律使用中心校统一印制的请假条。
2、实行签到制。由教师本人按学校统一规定的作息时间,在每天上午、下午两次预备铃前自觉签到,严禁代签。发现填写不真实或代签者每次扣1分、罚款30元,按旷工1天计算。
3、实行中心校抽查制。中心校对各校考勤情况不定期抽查,发现考勤记录不实,每次扣负责人0.3分;不按中心校统一作息时间的每次扣负责人0.5分;属个别行为的,同时扣当事人0.5分。
4、实行社会监督制。对干部、群众、家长、学生映的教师缺勤、空堂、学校随意停课等现象而学校没有记录的,一经查实,将加倍扣分,每次按旷工1天计算,学校负责人、当事人及所在单位当不得参加评优树先。
5、实行考勤公示制。各学校将每周考勤情况在校内公示,并由教师签名确认。
6、实行考勤上报制。各校考勤应由专人负责,每月将教师考勤情况汇总,于次月第一周内上报中心校,如有弄虚作假、到期不报的,每次扣负责人0.5分。
7、缺勤量化
(1)迟到、早退:上课预备铃响前未到校的视为迟到,下课铃响前离校的视为早退);每次分别扣0.2分;累计满1分计事假1天。
(2)旷工:正常工作时间内无故不到校或私自离校的视为旷工;2小时内扣0.5分,半天扣0.8分,全天扣2分、罚款30元;中途私自离校按旷工处理。累计满1分计旷工1天.(3)空堂:每次扣0.5分。累计满1分计旷工1天。
(4)请假:事假两小时之内扣0.1分,半天扣0.2分,全天扣0.3分,累计满0.3分计事假1天。
(5)工作时间带孩子、会客等按事假处理;打牌、下棋、手工针织、上网聊天或登录与教育教学无关网站的按旷工处理,每发现一次扣0.5分。累计满1分,计旷工1天。
二、请假有关规定
(一)请假一律使用请假条,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办理请假手续,否则不予审批;凡不使用请假条或不履行请假手续的一律按旷工处理。假期期满,要及时返校工作并销假,如有特殊情况须办理续假手续。对无正当理由未办理续假手续的,学校应督促本人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如本人坚持不回工作岗位的,从超假之日起按旷工处理。捎假视为无效,因特殊原因,个人无法到中心校请假,需由学校校长到中心校代其办理请假手续并作好记录,否则一律按旷工处理。
(二)请假的类别及期限
1、事假:原则上不同意教师请事假,教职工有私事应尽量安排在公休日,若确有急事请假应事先提出。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一个月内教师的事假应控制在2天以内。超出时间将根据事假量化办法计入教师量化。
2、病假:教职工因病无法坚持正常上班,可以请病假。教师确因身体原因需住院的,必须具备入院证、病情证明等复印件,学校按相关政策办理;非住院病假应具备复式处方或医药发票等手续,否则按事假处理。
3、公假:教职工经中心校同意指派外出参加有关会议、培训、学习等公务活动,可凭文件或通知请公假;教职工参加学历教育需集中面授、论文答辩考试或各类教育考试等可凭文件或通知请公假,但报考时必须经学校同意,否则按事假处理。公假期间按出勤对待。
4、产假:女教职工分娩,可请产假。女教职工产假3个月,其中产前假15天,难产的产假可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一婴增假15天。晚婚晚育(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假可延长到6个月(含节假日)。独生子女证需在孩子出生三个月内办妥,并复印交学校存档备查,否则不得享受延长产假。产假正值寒暑假,可顺延其休假时间。夫妻双职工的,分娩时可给男方7天照顾假。
5、婚假:教职工结婚凭结婚证提出请婚假,达到法定婚龄结婚,婚假3天;夫妻双方晚婚者(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婚假可延长到17日(含法定节假日),路程假除外。
6、探亲假:教职工需要探亲者,原则上安排在寒暑假进行。若非寒暑假探亲,一律按事假处理。
7、丧假:教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请3天丧假。若在外地需路程假者,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假期。
(三)原则上有课不准请假,确需请假事先要自行安排好课程。如因病请假两天以上,出示相关证明后,由学校统一安排代课,不准出现空堂现象,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教师请假先由所在学校校长审批,请假半天以内,由所在学校校长批准,学校作好考勤记录;请假半天以上、一天以内的先由所在学校校长同意签字后,再经中心校分管校长签字同意,作好记录后方为有效;请假一天以上的及中层干部请假的,须经中心校校长批准后方为有效;请假一年累计两周以上的,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报县教育局批准。请假条一律交回本人所在学校,学校以手续完备的请假条作为记录依据,汇总时一并上交中心校,三、附加条款
1、教职工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包括请假未被批准的),自离岗之日起停发工资;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5天的(含5天)考核定为不合格;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经教育无效的应予以辞退。
2、教职工弄虚作假,伪造证明、证件请假的,或以请假名义搞第二职业的,一经发现均按旷工处理,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消极怠工的按旷工处理。
3、各校校长对教职工的请假考勤工作应严格把关,若有弄虚作假或隐瞒不报的,将追究校长责任.4、除国家规定的假期外,一个聘任周期(3年)内因病假累计超过三个月(按照国家规定应享受产假的妇女和因工伤住院、治疗的人员除外)、因事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暂缓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请事假一年累计超过3个月,请病假一年累计6个月以上的,自行解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不计算量化成绩;请事假一年累计超过30天(含30天),请病假一年累计超过60天(含60天)的,两年内不准推荐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请事、病假一年累计超过15天以上(含15天)的,本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累计超过半年的不进行考核。
5、病假待遇:国务院国发[1981]52号文件规定,病假时间采取“累计”的办法计算,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如下规定执行:
⑴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⑵病假超过两个月、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病假超过两个月、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从第三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⑶病假超过六个月、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从第七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工作年限满十年和十年以上的,从第七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6、由县教育局、镇党委、政府批准提前离岗的领导干部,按有关政策执行。
7、因公负伤、突发性意外伤害、大自然灾害及重症住院治疗的,由中心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住院期间可免除捐款。
8、经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证明,县劳动仲裁委员会鉴定,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教师,将有关证明、鉴定材料上报中心校,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审核批准后,可办理病退病休手续。
9、对不符合上述6—8款条件的,又不到岗工作的教师,按旷工处理。
10、设全勤奖:当周全勤奖量化积分0.1分,当月(按4周计)全勤奖0.6分,全学期全勤奖3分(不累计加分)。
5.杨庄小学近期及目标长远发展规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和三年奋斗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整体水平和师资的整体素质。在三年内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扎扎实实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育人,力求在三年内使学校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上有一定发展和影响,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
二、学校干部、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已形成重学习、善管理、严自律、搞团结、讲民主,具有决策和指挥能力的领导集体。
(2)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学校每年都有优秀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校教师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注重不断提高。但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还不能较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还有欠缺。
(3)在教学方面,在青年教师中有一批有一定教学水平的干教师,有一定的教研能力,已逐渐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数量尚不足、层次不高。
三、学校重点改革方面:
(1)抓好新课程的培训及科研工作。科研促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抓课堂教学的监控,不断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进行了“以反思为切入口”课题的研究。
(2)进一步落实《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义务教育法》和《德育纲要》,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发挥社、校、家三维力量,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层次教学之中。
(3)办学条件方面。在县局领导及各个方面的关心下,学校建设得到一定加强,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得到保证。
面对着教育改革的形式的发展及教育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a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需要提高,率先垂范、业务领先有待提高。b学校的整体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深入和提高。
c 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的所需还有一定的距离。
d 学校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提高。
e各项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学校重点工作和具体目标:
(一)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用规章制度约束干部的言行,自觉执行廉洁制度,培养有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科研型的干部队伍。
2、进一步加强班子的服务意识、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完成三年规划。
3、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学校党支部和教代会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落实校长负责制,实现校长对学校的统一领导,全面负责;
实现以党支部为政治核心,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思想保障作用;把全体教师民主管理、评议监督的工作落到实处。
4、努力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坚持每学年一次教职工对干部工作绩效的考评制度,优化干部队伍。认真落实干部、党员廉政制度,做好每年的民主评议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强化为人师表,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有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1、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1)要求教师具有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
(2)要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不断提高新形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努力达到教有特色,为教师们学习创造一切机会、提供条件。
(3)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4)具有适应时代要求,具备教师资格聘任条件的较高的文化水平,支持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
(5)具有一定的教研的知识和能力。
(6)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
2、加强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每年评“先”评“优”,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
3、在教师中加强计算机知识和和能力的培训和业践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的整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干部的管理方式。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坚持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路子。培养一部分带动一大批。
5、依靠工会,切实加强教师的体育锻炼,提高身心素质,培养一支素质较高、业务较强、关系和谐的队伍。
四、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面育人,发展个性,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落实整体化纲要,以“五爱”教育、“八个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强化、宣传、落实学生一日常规、“文明学生(班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为特色,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
2、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德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团队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主动性、针对性。
3、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健全德育管理,强化全员参与意识。要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认识,努力创建具有特色的教育格局。
4、深化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
5、实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明确各学科功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一步探索,总结推广经验;以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外小组、学生社团、训练队的活动质量。
(2)论证、调整、确立具有范小特色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3)确立德育为首的理念,挖掘学校各项工作的德育价值。各学科在“课堂教学是德育主渠道”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德育体系,充分挖掘其德育功能;办好校园广播站。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及文化活动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具有系统性、实效性、长效性的“校园节日活动”、“主题教育”、“特色小组(队)活动”。
(4)学生体育、卫生、美育等方面工作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康水平。在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锻炼效果;提倡平衡膳食,建立传染病防控机制;普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5)加强教师五认真的检查和评比。抓好评优课、研究课和家长开放课。
6、开展专家指导、专业引领、注重校本研究的教科研工作。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健全科研制度,加强对科研的指导。认真落实科研计划,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选题。抓好课题研究。
(1)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县教研室、教研员专家和学校科研骨干指导下的教科研为重要途径,指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使教师在学习、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科研途径、方法等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
(2)鼓励教师参与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校本研究,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作用,提倡教师开展实践研究,通过教育教学反思、课题研究,以撰写教育教学工作论文、教学
课例、教育教学案例、随笔、教学日记等形式,积累工作经验,教师间分享研究成果。
五、逐步完善教师管理、考核、奖励制度:
继续深化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探索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增强改革力度,提高学校学科管理水平。学校根据教职工分工的区别,逐步完善有关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
六、改善办学条件:
1、继续绿化、美化校园。
2、改善办学条件。
3、配备各类专用教室,学校教室逐步安装大屏幕投影。三年内建设好一个能基本满足学校需要的多功能教室,提高学校电教水平。
4、继续充实图书资料,保证师生阅读量,规范出借手续,完善出借制度,创建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不断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三年规划实施说明:
1、三年规划实施时间:2012年—2015年。
2、每学年的工作计划应是规划的分计划,二者应力求保持一致。
3、对规划的各项任务,做到有专人落实、措施落实、完成时间落实。
6.龙山小学2014年 篇六
尊敬的家长:
您们好!2014年“元旦”放假时间为:2014年1月1日(星期三)放假;1月2日(星期四)照常上课,1月3日(星期五)照常上课。为了使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文明愉快的假期,学校特作如下温馨提示:
1、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小心来往车辆;严禁在马路上追逐、玩耍;不乘坐无牌无证的机动车等无安全保障的车;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严禁骑自行车上路。不燃放烟花爆竹。
2、注意卫生。在放假期间,您要教育孩子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品,少吃油炸食品,谨防病从口入。近期天气变化无常,易诱发各种疾病,注意防流感,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3、遵守社会公德,不进入游戏机室和网吧。
4、认真学习。教育孩子养成刻苦学习的好习惯,回家后自觉、认真、有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主动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报刊。
祝家长、孩子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龙山小学2014年“元旦”假期注意事项通知回执。
以上事项我已认真阅读,并会认真执行以配合学校工作。
年级班学生:家长签字:注:此告家长书由班主任在班级中教育后,由学生家长签名后交 回学校存档。龙山小学
7.小杨庄木版年画之工艺研究 篇七
一、小杨庄木版年画概况分析
小杨庄地处新乡市获嘉县,乃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该村距离新乡市约为20公里,距离焦作40多公里,而距郑州50多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具有悠久的木版年画制作历史。在1963年之前,该村当中约有80%的人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工作,每家都有雕版用于印刷。而到了“文革”时期,由于政治与思想架构的影响,小杨庄大部分用于制作木版年画的古雕版,都在所推行的“破四旧”当中被无情的烧毁,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家将些许的雕版保存了下来。而到了现在,小杨庄能够制作年画的仅剩下十余人,但手握整套手艺的仅剩一人,他就是老艺人张同瑞,在其家族当中,其为第六代传人,且已入古稀。伴随现代社会印刷技术的日益创新,诸如电脑技术等,较大程度冲击着小杨庄的传统地域风情,小杨庄保留下来的木版年画,多为神轴印制,但现今在市场上已开始萎缩,且濒临失传。在2010年,新乡市政府与相关文物部门,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将小杨庄木版年画划定为重点保护对象。从小杨庄现在所保留的残缺古版雕当中,还可发现清代制作的木版。在印刷上,主要为单色,完成印刷后,画工再上色,基于此点,便可知晓其相比于杨柳青年画等样式存有较大差异,具有别样的历史内涵及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二、小杨庄木版年画的工艺特色及体现
(一)题材内容
小杨庄木版年画多为神轴,现今所留存作品主要有张仙射狗、送子观音、七十二全神及文武财神等,依据用料不同及尺寸的大小,其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也有所差别。从作品当中,能够将当地人对于期盼美好生活及祈福禳灾的真实写照及对先贤的崇拜,十分清晰地反映出来。在人们内心当中,小杨庄木版年画除了具有祭祀供奉之外,还具有纳祥求福、驱邪避灾等作用。小杨庄木版年画基于当地内在文化所形成的观念,将每幅年画赋予了浓郁且不失风雅的文化底蕴,小杨庄木版年画所呈现给世人的文化体系,均以本土框架内具有浓郁指向性的道家文化为基础,外界文化未曾对此形成较大程度的洗礼与冲击,由此便可真实地反映出,当地世代相传且具用浓厚地域文化的民间信仰。另外,小杨庄木版年画不仅描绘出了农耕时代人们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更多的是对其情感世界的清晰描绘,展示了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的社会百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艺术底蕴,至此,这对研究当地的民风及民俗的参考价值颇丰,对于文化传承与衔接具有十分明显的研究与参考价值。
(二)人物造型工艺
在人物造型方面,多为体态丰盈的人物形象。人物造型不仅互不遮掩、求整求全,而且还写意传神,以意象写实为基调,且将艺术当中的真实表现与感受,作为小杨庄木版年画的永恒追求目标。在手法上,从小杨庄木版年画画风及线条勾勒上,可让人联想到国粹——国画,即线条洒脱、松紧有度且刚劲有利。在身与头比例上,与人体正常比例接近。年画中的眉毛多为较为简单的弧线,脸形与写实的椭圆形相近,嘴唇以胭脂染色,眼睛近似长圆形。
(三)构图工艺
小杨庄木版年画的整体布局,多为层次分明、对称与饱满,此种布局形式切合于我国传统的审美观。此种审美观被广泛地应用在传统的园林及建筑领域。小杨庄木版年画在色彩处理方面,黑白为其主色调,且运用简单的单色予以着色。从小杨庄木版年画的整体结构布局方面来看,其较多选用点线有序过度,且利用巧妙方法将点、线、面相结合,给人一种清爽而又愉悦的视觉感受。比如在上下人物的层次过度方面,小杨庄木版年画较多采用的画法是中国画的曲线形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四)制作工艺
小杨庄木版年画在制作工艺方面,与朱仙镇等地区的年画存有较大差异性,制作工艺有印制后添色加工及套印等,其中,当完成印制后,着色再加工的工艺制作手法,乃是小杨庄木版年画较为常用且比较成熟的工艺形式,通过对此种工艺题材进行观察,从中可感受到与新乡本地相符的工艺特色。用料考究,梨木板居多,对于此种木质而言,其容易雕刻,且具有较为细密的纹理,另外,还异常坚韧,当采用特殊工艺对其进行加工后,雕成的刻板不仅十分耐用,而且在线条方面也比较清晰细致,花纹虽然较为繁杂,但毫无乱象之感。小杨庄木版年画黑白为主色,其他颜色则起到的是点到为止的作用,通过用各种颜色突出关键部位,进而在整体画面上能够呈现出别样的立体效果。比如所刻画人物的脸颊等部位,虽然在处理上较简单化,但却给人一种充满别样气息且浑然天成的视觉感受,整个画面效果,通俗与高雅相容、细腻与粗犷相衬,夸张与简单并存。
结语
小杨庄木版年画乃是中国民间艺术体系当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化艺术传承的长河中,其延续至今,这不仅是小杨庄世代人的习俗与信仰,而且还是文化的缩影与精华展现,在现代化的长河中,在工业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小杨庄木版年画显得单薄而可危,我们不仅要将这一工艺推向舞台,还要加倍努力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挥其应有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卜进峰.对河北省迁安市小杨庄铁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3(2).
8.杨庄小学2014年 篇八
关键词:塌陷水域;沉积物;氮;磷;垂向分布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321-03
收稿日期:2014-05-1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C10B02);淮南矿业集团科技计划[编号:HNKY-生态环境研究室-(2013)]。
作者简介:周庆红(1989—),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E-mail:zqh890902@163.com。
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造成了大面积地下采空区,形成大面积的地表塌陷水域,改变了土壤成分,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地质环境。随着矿区煤炭资源持续开采,未来还将形成更多的塌陷水体。预计到2015年,安徽省淮南市在产矿区累计塌陷面积将达29 734 hm2,其中积水面积约16 534 hm2,最大积水深度可达10 m。因此,塌陷水体的综合治理已成为矿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尽快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本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潘一矿杨庄采煤塌陷水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沉积物中氮、磷形态分布,对矿区水体的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加强采煤塌陷区的水域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6]。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杨庄采煤塌陷水域面积约4 km2,与淮河支流的泥河相连,泥河从该水域西南方流入、东南方流出,塌陷水域的西北方向堆放着大量煤矸石,现今已堆积成矸石山,塌陷水域周边遍布村庄、农田,整个塌陷水域被失地农民用于渔业养殖,每年都投放鱼苗,但不饲喂饵料,属自然散养型[7-10],因此选此塌陷水域具有典型性。
1.2 采样与分析方法
2012年8月,用柱状采样器采集0~10 cm的样品,布置了10个采样点(图1),以每层2 cm现场分割成5层,共得50個样品,密封保存。
沉积物样品自然风干后,用锤子压散,研钵研磨后过100目筛,贮存备用。测定方法:总氮(TN)采用凯氏消煮法,铵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采用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总磷(TP)用酸溶-钼锑抗分光光度法,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c-P)、钙结合态磷(Ca-P)
采用化学分级提取法。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样,含量用平均值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沉积物中氮形态垂直分布特征
深度为0~2、2~4、4~6、6~8、8~10 cm的沉积物中T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 273.91、1 051.48、997.15、836.54、74169 mg/kg,呈现出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各采样点的TN含量都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图2)。各层沉积物中铵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6.48、90.31、79.96、68.14、54.77 mg/kg,呈现出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各采样点的铵态氮含量都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图3)。由于沉积物表层与水体直接接触,微生物的种类较多、活性较强,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氮经硝化作用转化为铵态氮的量较深层的多,因而,沉积物中的铵态氮可以呈现出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各层沉积物中亚硝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6、0.22、0.18、0.37、0.46 mg/kg,各点垂向分布含量略有不同,但没有明显的层次性,没有明显的规律(图4)。各层沉积物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3、4.24、397、3.73、4.09 mg/kg,各点垂向分布含量随沉积深度有升有降,没有明显的规律(图5)。各层沉积物中有机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 162.96、956.71、913.03、764.30、682.36 mg/kg,呈现出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各采样点的有机氮含量也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图6)。
2.2 沉积物中磷形态垂直分布特征
深度为0~2、2~4、4~6、6~8、8~10 cm的沉积物中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5.54、302.63、264.06、234.76、
225.86 mg/kg,呈现出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在各采样点TP的垂向分布特征为由表层向深层逐渐递减(图7)。各层沉积物中Al-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3.43、58.16、4445、37.44、32.35 mg/kg,呈现出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除了个别采样点(P2、P3和P7),Al-P在沉积物中的垂向分布大体上呈现出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图8)。因为沉积物中Al-P活性较高,释放强度在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下,其在接近上覆水的沉积物表层,沉积环境相对好氧的状态下,Al-P 的“形成—释放—扩散”作用较显著,在沉积物表层与上覆水体的不断交换中,造成了沉积物表层中Al-P的含量较高。各层沉积物中Fe-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722、4876、34.86、28.17、25.15 mg/kg,各采样点垂向分布含量有增有减,规律不明显(图9)。各层沉积物中Ca-P的 平均含量分别为98.09、84.67、82.48、78.97、70.99 mg/kg,呈现出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各点垂向分布含量有升有降,变化不大,无明显规律(图10)。各层沉积物中Oc-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91、24.11、20.08、22.33、21.10 mg/kg,各点垂向分布含量有增有减,规律不显著(图11);因为Oc-P的含量与钙的沉积相关,在非强烈的还原条件下很难释放,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nlc202309051144
2.3 氮磷比
Redfield比值“N ∶ P=16 ∶ 1”经常被应用于评价水体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当Redfield比值>16时即为磷限制,当Redfield比值<16时即为氮限制[11]。本研究运用“N ∶ P=16 ∶ 1”
作为界限,来判断杨庄采煤塌陷水域沉积物各采样点的限制因子。由采样点沉积物中氮磷的物质的量之比(表1)可以看出,各采样点和采样深度的氮磷比均小于16 ∶ 1,因此杨庄采煤塌陷区水域各采样点的限制因子均为氮。
表1 采样点沉积物中氮磷的物质的量之比
沉积物
深度(cm)
各采样点沉积物中氮磷的物质的量之比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平均值
0~2 2.88 5.07 6.91 10.56 7.35 10.25 7.37 12.64 11.89 6.64 8.16
2~4 2.42 4.83 7.19 9.43 9.13 7.42 8.04 9.54 12.61 6.69 7.73
4~6 2.41 4.92 8.49 10.82 10.60 8.55 9.78 9.05 13.47 7.26 8.53
6~8 2.07 4.80 8.15 10.39 8.90 7.41 8.34 8.64 11.46 6.45 7.66
8~10 2.36 4.17 8.45 10.85 7.21 5.52 8.09 5.74 13.57 7.15 7.31
平均值 2.43 4.76 7.84 10.41 8.64 7.83 8.32 9.12 12.60 6.84
3 结论
在0~10 cm的沉积深度内,杨庄采煤塌陷水域沉积物中总氮、铵态氮、有机氮的垂向分布特征呈现出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减少的趋势;而沉積物中亚硝态氮与硝态氮的垂向分布无明显规律性。
在0~10 cm的沉积深度内,杨庄采煤塌陷水域沉积物中TP、Al-P的垂向分布特征呈现出由表层向深层递减的趋势;而沉积物中Fe-P、Ca-P、0c-P的垂向分布无明显规律性。
在0~10 cm的沉积深度内,各采样点的氮磷比都小于Redfield比值,因而氮是杨庄采煤塌陷水域沉积物最主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
参考文献:
[1]李如忠,李 峰,周爱佳,等. 巢湖十五里河沉积物氮磷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J]. 环境科学,2012,33(5):1503-1510.
[2]王 佩,卢少勇,王殿武,等. 太湖湖滨带底泥氮、磷、有机质分布与污染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4):703-709.
[3]陈永川,汤 利. 沉积物-水体界面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4):527-533.
[4]方文惠,桂和荣. 矿区塌陷塘营养状况及相关分析[J]. 能源环境保护,2005,19(5):60-64.
[5]岳维忠,黄小平,孙翠慈.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海洋与湖沼,2007,38(2):111-117.
[6]陈 军,徐 俊,陈永红,等. 淮河淮南段底泥氮磷垂直分布研究[J]. 人民长江,2008,39(2):73-75.
[7]卓利玲,高良敏,陈晓晴. 煤矿塌陷水域底泥中氮磷分布及其与上覆水体的相关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4):72-75.
[8]Glid R N,Gundersen J K. Effect s of the benthic diffusive boundary layer imposed by microelectrodes[J].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994,39(2):462-467.
[9]谭 镇. 广东城市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垂直变化特征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2006.
[10]冯娜娜. 淮南潘谢塌陷区底泥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2.
[11]Jensen H S,Kristensen P,Jeppesen E,et al. Irone phosphorus ratio in surface sediment as an indicator of phosphate release from aerobic sediments in shallow lakes[J]. Hydrobiologia,1992,235:731-743.
【杨庄小学2014年】推荐阅读:
杨庄镇防汛工作八步曲06-30
杨庄集镇初级中学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实施方案11-02
沙沟中心小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01-02
南河中心小学2014年寒假工作总结06-29
上杭小学2014年春季德育工作计划01-04
丁庄小学 2014年教学督导工作计划01-15
南园小学2014年教育均衡实施方案03-06
中心小学2014年春季创安工作总结03-08
民办蓝天小学2014年校长述职报告03-11
大桥小学2014年秋季学校工作计划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