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选19篇)
1.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一
小学操场塑胶跑道人造草坪基础工程施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29
整体施工方案.................................30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4
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39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47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57
质量保证措施.................................62
第八章
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岗位职责、分工.............79
第九章
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93
第十章
工程质保期及建后服务.........................95
第十一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的布置..96
第十二章 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的建议和措施....97
第十三章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应用..........99
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103
附表二
拟配备本工程和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04
附表三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105
附图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图网络图..........106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07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108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酒泉市北苑学校运动场层面工程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3、招标文件明确的有关技术条款和设计图纸、资料等。
4、现行国家及省市各种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及有关规定;
5、通过施工现场勘察获得的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及交通运输情况等资料;
6、现有施工技术、装备条件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7、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中国田径协会译审
8、中国有关体育运动协会审定的: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手球竞赛规则
9、全国体育场地工培训教材《体育场地管理》
10、国家技术监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胶跑道》
11、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T.11-2005 羽毛球天然橡胶运动地板
12、国家标准足球场地天然草面层GB/T.1-2005
13、国家标准体育用人造草GB/T-2006
14、国家标准足球场人造草面层GB/T.3-2006
15、国家标准体育馆用木质地板GB/T-2006
16、国家标准综合体育馆用木质地板GB/T-2006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工程合同要求工期和本合同中承诺的工程施工期限,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与顺序,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不必
要的重复工作,加快施工进程。
2、用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以保证施工连续性、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3、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农忙季节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4、贯彻“节材、节能、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充分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工程成本。
5、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各种临时设施的投入。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做到文明施工。
6、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对分部分项工程设定目标,做好各个环节的检查控制,以每个分项设定目标的逐项实现来保证整个工程目标的落实。
三、工程概况
1、项目概述
1.1、工程名称:酒泉市北苑小学运动场面层工程采购项目。
1.2、建设地点:酒泉市内院学校
1.3、施工范围:运动场人造草坪及塑胶跑道
工程质量要求:合格
四、主要分部工程
本项目主要划分为二个分部:塑胶跑道及人造草坪面层工程
4.1、塑胶及人造草坪基础工程
基层清理及面层铺筑
4.2、构筑物工程
基层清理及面层铺筑及分割线
第二章
整体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总体设想及方案针对性
1、指导思想
1.1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施工指导思想,严格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科技领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抓重点难点,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工期,令业主满意,让政府放心。精心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制订进度计划,在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上做充分准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全面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2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工程施工,本公司将抽调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施工经验丰富,能够打硬仗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
1.3本公司以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
1.4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并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运作的施工程序。
1.5以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
1.6进一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格监控,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2、方案针对性
2.1我公司郑重承诺,若业主选中我公司承担该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将抽调精兵强将精心组织施工,以招标文件为标准,严格遵循文件中的各项条款。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
2.2开工前,公司技术科,工程部和项目部要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的取得联系。
2.3根据现场收集的情况,核实的工程量,按工期要求,施工的难易
度和人员、设备、材料的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修建生活和工程用房,解决运输、电力和水供应,修建供工程使用的临时通道,设定必要的安全标志。
2.4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我单位施工优势,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标段的施工,确保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2.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
2.6坚持高效、重诚、守信、完成业主要求的工期和质量目标。
二、施工阶段划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好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为此,我公司在优秀组建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外,还特意招集了公司下属其他项目部的优秀技术人员对本工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力争使本项目管理人员能做到时时“成竹在胸”。具体施工设想如下:
1、施工准备阶段
1.1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结合我公司的实力,我们已选定施工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项目部进场施工,目前已做好新的准备,一旦中标,立即进场施工。
1.2施工队伍进场后,充分检查“三通一平”工作,搭设好各种临时设施,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用电线路。
1.3施工所需的机械及各种仪器设备在正式使用前进行校验和试用,以便工程中标后能及时进场。
1.4做好施工所需原材料的采购进场和测试工作,所有进场材料先送
2.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二
在工程施工中, 桩基础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由于对建筑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桩基础施工工艺向低公害法桩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因筒式柴油锤冲击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存在着施工噪音高、振动大和油污飞溅 (三者统称为一次公害) 等缺点, 而静压桩具有无噪音、无震动、工期短、施工数字化控制、质量容易保证且节约投资等优点, 静压式桩施工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2、静压桩基础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静压桩宜用于中间型桩 (摩擦、端承型) , 可穿越较厚的软塑、可塑、硬塑甚至坚硬的粘性土层, 桩端可入强风化层数米。桩端持力层可为硬塑-坚硬粘性土层、中密-密实碎石土、
砂土、粉土层、全风化岩层及强风化岩层。预应力管桩Φ300的承载力设计值约为1000kN, Φ400的承载力设计值约为1500kN, Φ500的承载力设计值约为2400kN。
静压桩的特点:
(1) 可用柴油机作为动力, 克服了某些地区缺电或供电不足的不利条件;
(2) 可适应某些特殊地质条件 (如岩溶地区、上软下硬或软硬突变的地层等) 下的施工;
(3) 因压桩无噪音, 适合市区, 尤其是居民区、学校、医院及精密工厂扩建工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的施工;。
(4) 压桩工艺可以避免使桩头及桩身受到损坏并调施工质量;
(5) 静压空心桩混凝土标号可以从锤击法桩混凝土标号的C30~C35降到C20~C25, 混凝土节约16.4%, 配筋可以节约47%, 运输费用降低。
(6) 在压桩过程中可以预估单桩承载力;
(7) 施工时具有操作方便、避免高空作业、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优点。
下列场地不宜采用或须慎用静压桩:
(1) 现场地表土层松软且未经处理因而容易出现陷机的场地;
(2) 土层中含有较难清除的孤石或其他障碍物的场地;
(3) 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密实砂土且其上覆土层几乎全是稍密-中密砂土的场地;
(4) 上层中含有不适宜作桩端持力层且又难贯穿的硬夹层场地;
(5) 溶岩地区基岩上面无适合作桩端持力层的场地;
(6) 覆盖层土体松软, 而静压桩难贯入的岩面埋藏较浅且岩面倾斜较大的场地。
3、静压桩基础设计
静压桩基础设计时, 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
(1) 当用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 传至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 当计算地基变形时, 传至承台底面上的荷载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3) 在计算承台内力、确定承台高度、配筋和验算桩身强度时, 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 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采用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相应的抗力应采用承载力设计值。
4、静压桩施工
静压桩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将桩压入土中的沉桩工艺, 以下是对静压桩施工的要求:
(1) 静力压桩与在饱和软粘土地区压桩与打桩一样, 都可能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压桩期间, 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已有建筑物和管线进行跟踪动态监测。
(2) 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 以保证在沉桩过程中场地无积水, 施工用水, 用电已接入到施工现场规定之处。
(3) 检查打桩机械设备、起重机具、压力表等。
(4) 压桩机安装必须按设备说明书和有关规定程序进行。
(5) 启动门架支撑油缸, 使门架微倾15度, 以便插预制桩。
(6) 当桩尖插入桩位后, 微微启动压桩机油缸, 待桩入土至50cm时, 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 然后再启动压桩机油缸, 把桩徐徐压下;施工速度一般控制在2m/min以内即可。
(7) 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达到持力层时, 应随时进行稳压。
(8) 压桩施工时, 应派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 做好沉桩施工记录。
(9) 沉桩施工前, 应先试桩。试桩数量不少于两根, 以确定贯入度及桩长并校验压桩设备和沉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5、静压桩质量控制方法与处理
(1) 静压桩沉桩时, 压桩的压力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 通过对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和标准贯入试验N值评估沉桩的可能性, 选择好压桩机械设备。压桩过程中不能随意中止, 严禁中途停压。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及布桩密集程度等因素, 按定额总重量配制压重, 压机的重量 (不含静压桩机大履和小履重量) 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
(2) 桩端进入坚硬、硬塑粘性土, 中密以上粉土、砂土土层时, 静压桩的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 桩端标高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 可作为辅助控制指标。静压桩桩端进入持力层达到综合确定的压桩力要求, 但未达到设计标高时, 宜保持稳压1~2min, 稳压下沉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按设计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3) 静压桩施工过程中, 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 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静压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不得停止沉桩施工。压桩过程中, 应检查压力、桩的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压桩施工结束后, 应做桩身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和小应变检查桩身质量。
(4) 沉桩质量控制, 沉桩前, 应清除周边和地下障碍物, 平整场地, 桩机移动范围内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桩机运行和机架垂直度的要求。沉桩顺序一般采用先深后浅, 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及时进行跟踪监测, 巷道的每处基础数据力求做到贴近实际。
结语
3.深水基础钢栈桥设计与施工 篇三
关键词钢栈桥;设计;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1-0156-03
1工程概述
石武客运专线新许特大桥全长41.209km,其中401#墩~405#墩位于双洎河水中,水位从6.27m至9.71m不等。该桥下部结构设计为钻孔桩基础、矩形承台、圆端型桥墩。本桥横跨双洎河,水中墩主要地质为:淤泥质粉质黏土、粉土、粉质黏土、中密粉土、细砂、粉质黏土、石英质粗圆砾土;桥址区第四系地层覆盖厚达80m以上,地质构造不发育。
2总体方案
401#~405#水中墩施工采用搭设钢栈桥作为运输通道,并在相应墩位处搭设作业平台进行钻孔桩作业和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封底后再进行承台及墩身施工的施工方法。本文重点讲述钢栈桥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3钢栈桥设计
钢栈桥采用上承式结构,全长为141m,桥面宽度为5m,跨径为1-3.0+9-15.0+1-3.0m。考虑到本桥不通航,根据历年洪水水位,设定桥面标高为97.0m。
栈桥采用钢管桩(Φ500mm,壁厚8mm)基础,入土深度为13.2m,每个墩位管桩露出水面部分横向采用型钢剪刀撑连为一体。桩顶采用双排6m长I45a工字钢作为横梁将上部荷载传至桩身,为防止失稳,在支撑点处与管桩连接部位横桥向设置牛腿加固。梁部主桁架采用6片贝雷拼装而成,钢栈桥桥面板横梁采用Ⅰ10a工字钢通过U型卡固定在贝雷片弦杆的节点处,桥面板纵梁采用[10a槽钢与横梁焊接,桥面板采用10mm厚防滑钢板。活荷载上桥时限制行车速度在10km/h以内。栈桥检算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结构模型
以自重为62.6t履带旋挖钻机行驶至跨度为15m钢栈桥跨中和桩顶时作为计算模型,分别验算钢栈桥面板、钢栈桥面板[10槽钢纵肋、钢栈桥面板I10工字钢横肋、钢栈桥贝雷桁架、钢栈桥I45a工字钢横梁及钢栈桥钢管桩(φ500mm,壁厚8mm空心钢柱)的受力情况。
3.1钢栈桥面板(10mm厚钢板)验算
桥面板自重=0.785KN/m。
履带旋挖钻机履带长度4m,宽度0.8m,计算面板时取1.2的冲击系数。
单侧匀布荷载q=626/(0.8×4×2)*1.2=117kPa,经迈达斯软件分析计算,最大组合应力σ=202.1MPa<[σ]= 205MPa,满足要求。其最大支点反力为69.6kN。
3.2钢栈桥面板[10槽钢纵肋验算
按五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支座间距0.5m,查《建筑施工手册》弯矩为:
M=0.105*69.6*0.5*102=1.827kN.m,弯曲应力:
σ= M/W=1.827*103/39.7*10-6=46.02MPa<[σ]=205MPa,满足规范要求。
最大剪力:Q=0.606*69.6*0.5=21.1kN,剪应力为:
τ= Q*S/(b*I) =21.1*103*23.5*10-6/(5.3*10-3*198.3*10-8)=47.2MPa<[τ]=125MPa,满足规范要求。
3.3钢栈桥面板I10工字钢横肋验算
按跨度0.9m的简支梁中间布置间距为0.5m的两个集中荷载进行计算
(偏于安全),弯矩为9.85kN.m,弯曲应力:σ=M/W=9.85*103/49*10-6
=201.0MPa<[σ]=205MPa,满足规范要求。
支座最大反力:Rb=1.132*69.6*0.5=39.4kN,即剪力最大为
Q= Rb=39.4kN,剪应力:
τ=Q*S/(b*I)= 39.4*103*28.2*10-6/(4.5*10-3*245*10-8)= 100.8MPa<[τ]= 125MPa,满足规范要求。
3.4钢栈桥贝雷桁架验算
贝雷桁架由n=6片贝雷组成,每片国产贝雷片重量(3.0m长)(支撑架和销钉等零件)300kg,单片桁片惯性矩Ix=250500cm4、桁片截面模量WX=3570cm3、桁片允许弯矩[M]=788.2kN.m、允许剪力[Q]=245kN,不均匀折减系数η为0.9。
一辆履带旋挖钻机行驶至栈桥跨中时的弯矩为:
M1=1/4*626*1.4*15=3286.5kN.m
由“贝雷桁架自重+I10工字钢自重+[10槽钢自重+桥面板自重”产生的跨中彎矩为:M2=1/8*7*152*1.2=236kN.m,其中q=(3*6/3)+0.11+0.1+0.785=7kN/m。
最大弯矩为:Mmax= M1+ M2=3522kN.m<[M]=0.9*788.2*6=4256.28kN.m,满足要求。
挠度f=PL3/(48ηnE I)+5qL4/(384ηnEI)=626*103*153/(48*0.9*6*2.06*1011*250500*10-8)+5*7*103*154/(384*0.9*6*2.06*1011*
250500*10-8)=0.0174m。
挠跨比为:f/L=0.0174/15=1/862<[f/L]=1/400,满足要求。
最大剪力Q=(626*1.4+7*1.2)/2=442.4kN<ηn [Q]= 0.9*6*245=1323kN,满足要求。
3.5栈桥I45a工字钢横梁验算
履带旋挖钻机行驶至桩顶位置时2I45a工字钢横梁承受的荷载最大。履带旋挖钻机重量由4片贝雷片共同承担,N=626*1.4/4=219.1kN,贝雷桁架等的自重1.1*7*15*1.2/4=34.65KN。
经计算组合应力177MPa,剪应力56MPa,均小于允许值,满足要求。
3.6栈桥钢管桩验算
按单根钢管桩(φ500mm、壁厚8mm空心钢柱)验算。
采用公路—Ⅰ级车辆荷载移动分析时,最不利位置如图2所示。
此时车辆荷载移动反力最大值为498.9kN,如图3所示。
采用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移动分析时,均布荷载标准值qK=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PK按照计算跨径为15m直线内插求得PK=220kN,最不利位置如图4所示。
此时车道荷载的反力最大值为433.7kN,如图5所示。
可见支座反力均小于一台履带钻机的自重,故单墩受力按履带钻机自重的组合荷载N=626*1.4+1.1*7*15*1.2=1015kN(贝雷梁等的自重)进行计算安全可靠,单根钢管桩最大受力N=1015/2=507.5kN。
1)单根空心钢柱应力计算。由于空心钢管桩(直径500mm、壁厚8mm)埋入的软塑状粉质黏土、粉土、饱和稍密细砂、硬塑粉质黏土、粉土饱和中密层的横向约束较小,为安全起见,钢管桩的计算长度按照露出河床的长度为11.2m与预计埋入河床的长度13.0m之和来考虑。即L=11.2+13.0=24.2m
I=πD4/64-πd4/64 =π*0.54/64-π*0.4844/64=0.000374248m4
A=πD2/4-πd2/4 =π*0.52/4-π*0.4842/4=0.012365308 m2
i=SQR(I/A)=0.174
λ=L/i=24.2/0.174=139.1,查表ψ=0.353
σ=N/(ψA)= 507.5*103/(0.353*0.01854)=77.5MPa<[σ]=205MPa,满足要求。
2)计算桩的入土深度。以404#墩地质情况进行计算,自地面向下分别为软塑状粉质黏土0.594m,q=36kPa,粉土1.292m,q=22kPa,饱和稍密细砂1.962m,q=30kPa,硬塑粉质黏土5.664m,q=82kPa,粉土饱和中密3.683m,q=42kPa,粉土饱和密实15.625m,q=53kPa。
钢管桩的周长U=πd=π*0.5=1.571m
根据公式 [N]=0.5*U*Σ(q*L),按入土13.0m计算则
[N]=0.5*1.571*(36*0.594+22*1.292+30*1.962+82*5.664+42*3.488)=565.3kN>N=507.5kN,说明打入钢管桩入土深度大于13.0m,即桩尖位于饱和中密粉土时,钢管桩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4栈桥施工
4.1测量定位
工作桩施工前根据桩位图计算每根桩中心的平面坐标,确定桩中心位置及沉桩顺序,防止先施打的桩妨碍后续桩的施工。根据桥台确定的控制点对水中栈桥管桩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用测量仪器结合定位架定位管桩。定位架采用贝雷架辅助定位,桩位测定后进行打桩作业,钢管桩在施打过程中全站仪或经纬仪要全方位检测桩位进尺和偏移情况,根据入土深度要求及栈桥、平台标高确定钢管桩长度,设计桩长满足要求时说明承载力达到要求。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最终沉入量。
4.2打桩控制
1)设备选用。打桩设备主要包括履带吊机和振动打桩锤,根据计算桩长及现场地质条件,选用DZ-60型可调偏心力矩振动錘和QUY50履带式起重机配套振动打桩。①QUY50履带式起重机。QUY50选用进口发动机及液压全套系统;采用液压驱动、电液比例控制,可无级调速,微动性能好;起升、变幅及回转机构均采用多级行程减速,结构紧凑、工作平稳可靠;采用德国先进的全自动力矩限制器,确保作业安全;配有主臂、副臂、变幅三套独立卷扬系统。②DZ-60型可调偏心力矩振动锤。DZ-60型振动锤的机构最大特点是利用液压控制偏心力矩变换装置,使振动锤在起动、停机及运行过程中从0至设计最大值的无级调节偏心力矩。
2)导向架施工。为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水中沉桩时应设置导向架。导向架采取型钢加工制作成空间桁架,上下两层,间距为3.0m。测量定位后,将导向架吊装至设计位置,在周边插打4φ273mm的定位桩固定导向架。通过丝杠调节系统,精确调整桩位后,即可进行打桩作业。钢管桩施工完成后,定位桩采用振动沉拨桩锤拔出,利用履带起重机吊开导向架。
3)施工控制方法。①为验证钢管桩的承载力和确定钢管桩的合理入土深度,确保栈桥施工安全,应在河滩上进行试桩加载试验。②打桩前,钢管桩顶部以下20cm范围内对称在管桩内侧加厚1cm钢板圈,避免施打过程中桩顶变形。管桩在岸边或栈桥上根据水深及入土尺寸确定的长度下料后采用吊车起吊至定位架中心对中并固定。之后吊车松开管桩,将桩锤起吊至管桩上,并校准桩锤、桩顶与桩身三者之轴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③确定桩的位置与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开动振动锤振动下沉,每次振动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0~15min,振动过长则振动锤易受到破坏,太短则难以下沉。④打桩时,每根桩的下沉应一气呵成,不可中途停顿或较长时间的间隙,以免因土壤与桩身密接而造成打设困难。所有桩必须沉入规定的深度。
4)打桩注意事项。①在流速较小时沉入钢管桩。②沉桩顺序:按照先上游后下游的施工顺序进行沉桩。③钢管桩平面位置及垂直度调整完成后,开始压锤,依靠钢管桩及打桩锤的重量将其压入土层,复测桩位和倾斜度,偏差满足要求后,开始锤击。④钢管桩的桩尖标高由入土深度控制,以达到钢管桩的入土深度满足设计要求为准。
4.3桩顶处理
1)根据桩顶标高确定是否需要接桩。焊接接桩时,应保证焊接部分与原桩身轴线重合,同时确保焊接缝饱满,必要时采用帮条焊,加强接桩部分的整体性。
2)桩顶沿横桥向轴线切割成35*25cm凹槽,成型后大面平整,以保证横梁平稳放置。
3)桩顶横梁采用2根I45a工字钢,单根长度为6m,放置于桩顶时应确保卡在桩的中心位置,工字钢与管桩接触面满焊,另外在横桥向焊接牛腿,将工字钢与管桩连接成一体。
4)河床处于低水位时,在管桩之间设置型钢剪刀撑焊接,增强桩身稳定性。
4.4贝雷桁架安装
1)以桥梁设计图要求的跨径进行单跨桥上组拼,用25t汽车吊吊装至设计位置就位。
2)贝雷桁架拼装时,应注意单片的正反方向,要求有限位装置的作为下承弦杆,同时穿入铆钉,并将铆钉上卡口,防止铆钉脱落。
3)每一平联杆件应安在贝雷片的节点处,连接螺钉必须上紧。
4)拼装完成一跨后应仔细检查各部位的连接情况,同时矫正纵向的弯曲部位。
5)安装完第一跨后,移动汽车吊装下一跨就位销接。
4.5桥面系施工
1)桥面系主要受力杆件为横挑于贝雷片纵梁上的I10a工字钢(横梁),间距50cm,该工字钢单根长度为6m。
2)工字钢与贝雷片下旋杆(顶面)接触面需特殊处理:工字钢底部烧孔套住贝雷片下弦杆上顶面的限位铆钉。
3)工字钢端部需与贝雷片纵梁用“U”形卡固定,通车时防止工字钢横梁产生上跳、移位现象。
4)[10a槽钢纵梁要求立放,点焊于I10a工字钢上,上盖δ=10mm厚防滑钢板,并将钢板与[10a槽钢纵梁点焊连接。
栈桥安装结束后,经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结束语
该栈桥自2009年4月底投入使用以来,始终坚持按照设计荷载和行车限速要求,指派专人在桥头进行交通疏导、监督,经过半年多的运转,栈桥的桥面平整度、钢管桩沉降、主桁架挠度等相关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同行在今后设计栈桥时,钢桥面的横梁建议安放在贝雷的节点处,并据此检算钢桥面的纵、横梁及面板受力,主要是因为贝雷的上下弦杆在非节点处受力后容易发生弯曲变形,这将影响贝雷桁架的安全使用和减少周转使用次数。
参考文献
[1]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吴晓勇.丙洲大桥临时钢栈桥的设计与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
[5]王穗平.桥梁构造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简介
4.浅谈桩基施工技术设计与施工控制 篇四
浅谈桩基施工技术设计与施工控制
桩基础是人类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的`一种创造,是最古老、最基本的基础类型.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作为高层的基础部分往往在整个建筑物投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文章介绍了桩基设计施工的方法及控制措施.
作 者:吴盛有 作者单位: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310013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年,卷(期):2009“”(7)分类号:U443关键词:桩基础施工 桩基础设计 预制桩 灌注桩
5.09制药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计划书 篇五
《制药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进行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制药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或工厂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掌握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时间及工作安排
设计时间:为2-4周。
工作安排:
1.查阅资料、确定生产工艺、绘制工艺流程图,结合工程实际收集所需资料及检索相关规范标准,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方面确定设计思路。物料衡算、能量计算、设备选型。
2.进行车间工艺平面设计、绘制平面布置图、制药单体设备安装设计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分方法
课程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指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车间布置是否合理,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
2.成绩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设计主要成果包括:
①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项目概述、产品概述、工艺概述、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等;②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主要制药(如单体)设备安装设计图(1:
50)、带控制点工艺管道流程图等;
③要求学生采用AutoCAD制图;绘图10张左右。
④图中所有图例、管道标号均采用国标,并在图中标出。
四、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一(制药1班):年处理X吨药材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和要求:
1、按水提醇沉工艺进行设计,考虑提取的前处理;
2、确定并绘制中药提取工艺管道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
3、详细叙述一个主要中药提取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4、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5、年处理X吨药材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包括精烘包区域);
6、醇沉罐的安装图(剖示图1:50);
7、紧扣GMP规范要求;
8、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主要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3、醇沉罐的安装图(剖示图1:50);
4、带控制点工艺管道流程图。
具体分工名单:
1~10号,计算年产量值为:100t+20
11~20号,计算年产量值为:10t+100
21~47号,计算年产量值为:15t+80
(学号末位两个数值用符号t表示)
设计题目二(制药2班):制药用水站的设计(纯化水Xt/h,注射用水1t/h)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工艺管道流程;
2、详细叙述一个制水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设备选型(纯化水按Xt/h,注射用水按1t/h);
4、按规范要求设计制药用水站工艺平面图,并注明其技术要求;
5、总结和论述制药用水站的设计。
设计主要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等。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3、纯水生产工艺管道流程图。
具体分工名单:
1~10号,计算产量值为:0.8t+1
11~20号,计算产量值为:0.08t+1
21~44号,计算产量值为:0.01t+1
(学号末位两个数值用符号t表示)
设计题目三(制药3班):片剂车间GMP设计(颗粒剂X万袋/年)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详细叙述一个固体制剂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物料衡算、设备选型(颗粒剂按2g/袋计);
4、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5、制粒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
6、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主要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等。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3、制粒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
4、工艺管道流程图。
具体分工名单:
1~10号,按干法制粒方式X=100t+100
11~20号,按湿法制粒方式X=70t+100
21~45号,按一步制粒方式X=50t+100
(学号末位两个数值用符号t表示)
主要设备选型参考:可查阅
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1986年);
3、《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
4、《药剂学》;
5、《GMP规范》;
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
8、设备选型可查阅9、中国制药机械网;中国制药技术联盟网;GMP认证网等。
撰写成文格式如下:
制药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
(封面页所填内容均为三号宋体,其中英文与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参数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目录(小三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1概述
1.1****简介
1.2设计方案简介
1.3工艺流程说明及草图
1.4符号说明********工艺计算
2.1****************
2.2****************
3 ********
3.1****************
3.2 ********
3.3****************
****************
********
设计评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四仿宋,数字和字母为times nwe roman体,1.5倍行距)
课程设计页码从正文概述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封面、任务书、目录不编入论文页码。概述(作为正文第1级标题,4号黑体)
1.1 ****简介(作为正文2级标题,4号黑体)
□□××××××××
(正文四号仿宋体,数字和字母为times new roman体,单倍行距)
1.2 设计方案简介(作为正文2级标题,4号黑体)
□□××××××××
1.3 确定设计方案(作为正文2级标题,4号黑体)
1.3.1 工艺流程(作为正文3级标题,4号黑体)
□□××××××××
(图表中图序图名为四号仿宋体,图表中文字为五号仿宋体)
1.3.2 选型
□□××××××××
1.4 符号说明
□□Wh热液体质量流量D1接管内径
□□Wc冷流体质量流量Ft结垢校正系数
(一级标题间空一行)
2□××××××(作为正文第1级标题,4号黑体)
□××××××××××(4号仿宋体)×××
□××××××××××(4号仿宋体)×××
(正文后空一行)
参考文献(4号黑体居中)
[1]□××××××××(小4号仿宋体,1.5倍行距)
[2]□××××××××××××××××××××××××××××××××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
(1)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如:
[1]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2001,29(12A):1923-1927.
(2)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
[2]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附录(另起一页,4号黑体,顶格)
附录1:工艺流程图(4号仿宋体,顶格)
6.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六
小榄特大桥基础承台钢板桩围堰设计及施工
介绍了小榄特大桥基础承台钢板桩围堰的.设计及施工技术,对钢板桩围堰施工进行了监测,提出了承台施工的控制措施,通过小榄特大桥工程说明了采用钢板桩围堰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
作 者:于天生 YU Tian-sheng 作者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刊 名:山西建筑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年,卷(期):35(14)分类号:U445.556关键词:承台 钢围堰 监测 施工技术
7.岩石山坡地区基础工程设计 篇七
本工程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县城,为8层~12层住宅楼,上部结构采用异型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拟建场地地形总体西南部高,东部逐渐变低,北侧为陡坎,总体标高介于631.97 m~616.60m,高差约15.37 m。场地土类型为岩石~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类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甲方提供的勘察报告,场地土层情况如表1所示。由于场地高差较大,土层分布不均,各层土厚度在场地内分布差异较大,除8号、9号楼外,其余楼座基础持力层均不位于同一土层,基底一部分已经位于第(5)层石英砂岩层,而另一部分距离砂岩层仍有十几米到二十米的高度。基础持力层存在很大差异,故在本工程设计中解决基础选型问题至关重要,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采用了部分独立基础加部分桩基的基础设计方案。桩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
2 基础设计介绍
经过多种方案比较,最终选择了如下的混合基础形式的基础方案:1)基础持力层为石英砂岩层的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剪力墙下为带梁条基或者筏板)。2)基础底标高距离石英砂岩层小于3 m时采用附加短柱的独立基础。3)基础底标高距离石英砂岩层大于3 m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7号楼(1)轴~(10)轴为柱下独立基础,11轴~15轴为附加短柱的独立基础,16轴~27轴为桩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采用PKPM系列JCCAD软件进行设计;对于附加短柱的独立基础,设计中参考构造手册中工业厂房高杯口基础的要求进行设计,上部框架柱边距离短柱柱边不小于250 mm,通过附加短柱比上部框架柱有较大的截面惯性矩来保证框架柱在短柱顶部的嵌固,以此保证不增加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短柱按照构造配筋,基底面积按照短柱基础的实际埋深分别进行地基承载力修正后进行计算。短柱基础构造见图1。
桩基础分别采用800 mm,1 000 mm,1 200 mm三种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长根据现场确定,实际桩长3 m~20 m不等,要求桩进入岩层不小于0.5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二级钢直径14,螺旋箍圆8间距200,桩体通长配筋。对桩进行扩底,扩底尺寸为:直径800 mm的桩扩为1 600 mm;直径1 000 mm的桩扩为1 800 mm;直径1 200 mm的桩扩为2 000 mm。扩底构造如图2所示。
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直径800 mm为3 400 kN,直径1 000 mm为5 000 kN,直径1 200 mm为6 000 kN。所有工程桩均进行了低应变检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单桩静载试验。静载试验表明桩基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3 桩基础稳定性问题
由于本场地为坡地,土层、岩层均为倾斜分布,部分桩位于岩层的陡峻部位须考虑其稳定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1)如果此桩的上坡方向有距离比较近的桩,且这根桩位于比较平缓的岩层,则将此桩与上坡方向的桩承台连为整体。2)如果上坡方向桩离此桩较远则加大与此桩相连的基础梁截面及配筋,加强基础的整体性,来保证陡峻部位桩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
4 基底空洞的处理
根据物探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范围内存在空洞,由于本工程采用一柱一桩的桩基础,如果桩底出现空洞没有及时发现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在每个桩孔开挖后都对桩底进行了钻探,钻探范围为桩端以下5 m~7 m。发现空洞处全部进行了注浆处理。
5 结语
本工程由于场地条件复杂,场地高差较大,岩层分布陡峭,所以给基础的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度,经过分析比较,最终采用了独立基础加桩基础的基础设计方案,本基础设计方案于2008年5月5日通过了专家论证会的论证,专家一致认为此方案设计安全、合理。目前本工程的11栋楼已全部封顶,经沉降观测,变形很小,沉降稳定,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在岩石坡地进行基础工程设计须注意以下事项:1)建筑场地必须是稳定的,不得将基础支撑于边坡潜在的滑动体上。2)桩基必须支承于稳定岩层以下足够深度,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3)桩端岩层为斜面时,应对此桩基承台与其他较稳定基础采取有效拉结措施。4)桩基成孔过程不应产生挤土效应,应采用人工挖孔桩等成孔方式
摘要:以某坡地建筑基础工程设计为例,阐述了在岩石山坡场地进行基础工程设计时碰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了在岩石坡地建筑基础设计中采用的独立基础加桩基础的混合基础设计方案,并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岩石坡地,基础工程,桩基础,桩基稳定
参考文献
[1]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JGJ 94-94,建筑桩基设计规范[S].
[3]刘惠珊.地基基础工程283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八
【关键词】 改扩建工程;桩基;承载力
1 工程概况
靖江二期改扩建工程位于江苏省靖江市长江下游北岸六助港处,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工程拟在已建泊位上游侧扩建5万吨级通用泊位一个,码头水工结构按5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水工建筑物包括码头平台、引桥、堆场轨道基础等。码头平台长165 m,宽36 m,平台通过一座引桥与岸连接,引桥长度为85.473 m,宽度为12 m。码头平台和引桥采用高桩梁板结构。
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阶段分别采用2个设计方案:
(1)方案1:基桩采用直径为1 000 mm的PHC管桩,每榀排架布置2对叉桩及5根直桩,共9根PHC管桩,选择⑥土层-粉细砂作为桩尖持力层,排架间距8 m;码头平台前沿竖向间隔布置SUC1000H标准反力型橡胶护弦(两鼓一板)及DA-A400H1000L标准反力型橡胶护弦;前边梁上水平布置DA-A400H1000L标准反力型橡胶护弦。前沿系缆设施采用 kN系船柱和550 kN系船柱间隔布置。
(2)方案2:与方案1的不同之处在于,基桩采用直径800 mm的PHC管桩,每榀排架布置3对叉桩及4根直桩,共10根PHC管桩,选择④土层-粉细砂作为桩尖持力层,排架间距6.8 m。
2 工程荷载资料及自然条件
2.1 荷载资料
扩建码头前沿配备起重量40 t、悬臂长35 m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2台,需行走至相邻二期工程范围内。远期预留岸桥2台(总起重量45 t,外伸距33 m),需行走至相邻二期工程范围内。码头面堆货荷载按3 t/m2考虑。流动机械荷载考虑25 t平板车和60 t集装箱拖挂车。
2.2 地质情况
根据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编制的《泰州港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公用码头二期改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阶段)区域地质资料及钻探揭示,勘区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粉细砂、粉质黏土及黏土、中粗砾。
勘区地层为第四纪全新统河流冲积相地层: ①单元人工填土、②单元淤泥质粉质黏土、②-1单元粉质黏土、②-2单元粉土,埋藏浅,分布零星或不连续,层厚不稳定,强度较低; ③-1单元粉细砂、 ③-1粉土土质差,埋深不大,强度不高,均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④单元粉细砂一般为中密状态,但埋深有限,可作为一般陆地小型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⑤单元粉质黏土及黏土、⑤-1单元淤泥质粉质黏土、⑤-2粉土、⑤-3粉细砂土质差,强度不高,一般不推荐作为基础持力层; ⑥-1单元粉细砂、⑥-2单元粉土强度一般,且埋深较大,厚度小,分布不均,不宜作为码头桩基的基础持力层; ⑥单元粉细砂分布较广泛,层厚较大,强度较高,为水工结构桩基良好持力层。各单元土体岩土设计参数推荐值见表1。
3 设计方案
3.1 方案选择
本工程方案1采用直径 mm的PHC管桩,选择⑥土层作为桩尖持力层,该土层层厚较大,强度较高,为水工结构桩基良好持力层,桩基承载力计算结果较好。方案2选用直径800 mm的PHC管桩,鉴于二期码头选用的该型号管桩在施工过程中抗击打能力较弱,桩头打裂现象时有发生,方案2选择⑥土层存在困难;加之⑤土层强度不高,桩端阻力仅 kPa,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阶段地质勘查报告不推荐其作为桩尖持力层。经研究,设计最终确定采用方案2,选择④土层作为桩尖持力层。该土层为中密状态,但埋深有限。
码头空间模型计算采用希迪软件。计算结果(见图1)显示,码头最大计算桩力达到 kN,计算桩基承载力为 kN,靠江侧两排桩基桩力较大,其余桩基的桩力计算结果均能满足桩基承载力要求。桩尖标高距⑤土层顶高程为3.5 m,已达到规范规定的满足冲剪破坏的最小间距,增加桩长已无可能。方案2排架长度36 m,设计3对叉桩和4根直桩共10根管桩,桩基设计已相当密集,增加桩数可能性亦不大。经研究,本工程方案2最终选择将前两排桩基变更为两对双桩的方案(见图2)。
3.2 计算结果和分析
桩号由每榀排架从江侧到岸侧依次为1号~10号桩。由最大桩力计算结果(表2)可以看出,当前两排桩基变更为双桩后,由于计算模型中其计算刚度增加为2倍,承担的桩力变大,分别增加了12.5%和20.2%;第三排桩基由于前两排桩基为其分担了桩力,其桩力有大幅度减小,本方案3号桩减小幅度为 29.10%;后几排桩基的桩力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增减,但其幅度均不大,基本与原桩力持平。变更方案后的桩基桩力计算结果满足桩基承载力的要求。
4 结 语
9.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九
开课单位:汽车学院 开课学期:第3学年秋季学期 学 分:1学分 学 时:16学时(1周)适用专业:工业工程(0408)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设计是配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等相关实践技能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工作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明确基础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研究及应用情况,能结合生产系统及其管理问题的实际,初步形成现代工业工程的理念及其系统思想。
3、具备分析、发现现有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的工作能力。
4、通过训练使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现场调研实践;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数据调查分析:(1)企业总体运作情况:包括产品调查、生产过程调查及生产方法的调查;(2)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主要了解明确企业生产效率的衡量方法、企业常用的质量测评方法、企业成本管理现状;(3)明确企业减速器产品拆装生产流程并用秒表测时收集数据,便于进行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及动作分析等。
2、企业调研:(1)产品调查时应分析课程设计产品构成,列出该产品的主要零、部件明细表;(2)生产过程调查中应针对课程设计研究的产品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程序等;(3)生产方法调查时应针对减速器产品加工或装配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操作过程和动作组成等;(4)明确企业生产效率的衡量方法,并了解企业通过应用基础工业工程在生产率方面取得的效果;(5)了解企业常用的质量测评方法,质量目标以及企业通过工业工程应用在质量方面取得的效果;(6)调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特别是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物料周转率的衡量方法和数据;(7)了解如何通过应用基础工业工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3、方法研究结果汇总:总的要求是通过观看录像资料,明确企业减速器产品某部分生产流程,从而运用程序分析中的三种分析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改善方案,并与原方案进行比较,说明采用新方案取得的效益。
对企业的管理事务流程进行分析,需要通过与企业某一部门主管人员进行交流,并通过工作抽样,明确企业的管理事务流程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此项要求为附加,可以任意选择。
具体的要求是进行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最终目的是要取得最有经济、最有效率、最低成本、最轻松的工作方法。因此在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完成以下内容:
(1)以组为单位,选择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过程进行程序分析(包括工艺流程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
(2)选择某一加工或装配工序进行操作分析,调查作业过程、进行双手操作分析。(3)选择某一加工或装配工序进行动作分析,并结合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
4、作业测定结果汇总:秒表测时的要求是选择某一生产过程用秒表测时进行作业测定。首先要明确秒表测时的步骤、方法。在具体应用中,说明所用的测时方法,并用表格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某一作业过程的正常作业时间;其次,制定标准工时。考虑工作评比和宽放时间,制定此作业过程的标准工时。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是整个设计工作的总结,包括现场调研报告以及专业课程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应包含各阶段工作数据表格、各种分析简图及文字说明,字数不少于5000字。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教师在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
2、学生在1周时间内,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课程设计期间,教师安排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中或单独辅导。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从产品入手对企业总体运作情况及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收集工作研究的基础数据资料。
2、正确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相关专业知识,对调研资料进行理论分析。
3、结合企业实际,运用程序分析中的分析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4、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改善方案,并与原方案进行比较,说明采用新方案取得的效益。
5、按照规范格式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设计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表现、设计报告和答辩综合评定。
3、有下列情况之一,成绩为不及格。(1)没有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工作态度马虎、设计质量不好,不能达到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3)提交的技术资料有严重错误。
10.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十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
4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
5科学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号党组织的本质特征。
6具有世界眼光。这是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具有的战略高度和宽广胸怀。
7善于把握规律,是学习型党组织应有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9富有创新精神,是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具有的时代品格。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员领导干部要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2总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真学是基础,真懂是根本,真信是关键,真用是目的。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4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
15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7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18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9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要注重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增强“五种意识”,即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20政治鉴别力,就是分辨正误、是非、美丑的能力。
2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2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和提高生命活力的保证。
23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也是人民群众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4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尊守的行为准则。25国家法律是全国人民意志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1.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学习领域;教学改革;课程开发‘学习情境;项目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165—02
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司,于2006年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推进教学改革的思想。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动服务社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突破传统本科压缩饼干教学模式,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全局,服务于区域经济。黄冈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建筑之乡”,黄冈市是建筑业大市,近几年来。黄冈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黄冈市地理位置特殊,土质情况软弱,沿江一带多为淤泥和淤泥质土质,一般多用地基处理技术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等。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的开发和整合变得更有意义。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要解决所有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问题,我们开发该学习领域思路就是开发学习情境、项目和任务,设计教学,改变学生传统学习理念和模式,符合高职高专学生本身的基础情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篇论文从学习领域开发的历史过程、学习领域开发设计、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来探讨。
1 我院《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的历史过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是学科体系下《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高层结构施工》三门课程整合而成,在课程整和过程中紧紧围绕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技能性、应用性、实践性,精心构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融合了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思想、新观念。
1985年-2003年,早期的本课程是采用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按学科建立的,有关地基基础方面的知识教授《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中的章节《土方施工》知识结构松散,学生学的东西不能马上用于实践,感觉太抽象。
2003年-2006年,随着现在建筑工程地上地下发展档势,加入《高层结构施工》课程,涉及到地基基础的章节有《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地基处理技术》。
2006年-2009年,我们系在全国土建指导委员会多次探讨研究,建工专业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已不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将《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和《高层结构施工》中地基基础相关章节按照工作过程整合成《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研究,2006年,我们最初开始教学改革,《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只讲施下方面的知识,学生对土力学一点也不知道,到工作岗位后,简单的工程问题都不会分析,造成很大的盲区;2007年,我们重新整合了课程,加入基础平法图纸识读、基础钢筋下料单的计算、土力学和基础设计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我们又结合实际施工工作过程引入塔吊基础设计;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目前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
2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设计
2.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设计与开发过程
以面向建筑企业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施工员岗位为出发点,从职业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人手。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调研和分析。确定典型:厂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并以施工过程为导向,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构建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然后针对每一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编制教学做资料。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学习情境设计应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每个学习情境都应是完整的工作过程。
新的课程体系应以新的教學组织方式实现其培养目标。“行动导向”教学通过完整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使得学生掌握职业能力,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针对工作任务具备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和独立地评价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使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相互结合,各职业学院可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措施,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应重点体现三方面的内容:①以典型的实际施工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的原则;②整个行动过程从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到评估。均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③整个行动过程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
2.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和设计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施工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增加的土力学知识、基础设计知识、基础平法识图知识和基础钢筋下料知识)、地基基础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质量标准和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具备正确选择地基基础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编制施下方案,并能在保证环境和安全(特别是用电安全)的条件下组织施工,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编制施下技术文件并进行归档的能力。整个学习领域开发了9个学习情境,包括土工试验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土方工程施工、深基坑工程施工、软弱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砖砌大放脚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工程施工、筏板基础工程施工、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预制桩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和教学坚持“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按照“行动导向”六步法开发情境、项目、任务和执行教学任务。与一般院校开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创新之处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情境一土工试验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开发六个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②土的可塑性指标的测定;③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④土的压缩性指标测定;⑤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阅读及应用。
这样的学习情境和项目设计符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的基本程序,符合工程建设程序,与实际施工更接近,符合事物认知基本规律;而且,将土力学中土的压缩性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整合到课程中。
(2)学习情境三深基坑工程施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开发具体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项目,增加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的内容,将土力学中郎肯土压力、库仑土压力理论和规范法计算土压力整合到课程中来了。
(3)学习情境五砖砌大放脚基础工程施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开发刚性基础设计项目,增加了基础设计计算,基础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内容。
(4)学习情境六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工程施工和学习情境七筏板基础工程施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开发扩展基础设计项目,增加了基础设计计算,基础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内容。同时,补充开发项目,基础平法表示图纸识读。
(5)学习情境八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和学习情境九预制桩基础工程施工。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在桩基础中补充项目塔吊基础施工和设计。
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教学资源丰富
3.1视频动画、工程图片及照片资料
为了更形象展现项目教学内容,将一些施工工艺制成Flsh动画,或工地现场录像、拍照,甚至网上下载典型施下图片、照片做成项目完成辅助资料。
3.2工程图纸
根据开发项目,准备施工图纸,完成识图,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测、控制工作。
3.3 国家、地方标准规范
为了配合学生项目完成,提供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施工手册、建筑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4 国家和地方标准图集
提供地基基础相关平法图集,04G1 01—3筏基平法闯集,06G101—6条基、独基及桩基承台平法图集,0913901—3基础钢筋排布与构造详图。
4 结束语
12.土木工程桩基设计与应用分析 篇十二
1 土木工程桩基的设计
1.1 桩基、桩长的设计
影响桩基设计结果的因素有很多, 在这些因素中, 桩基和桩长是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为了保障建筑工程中桩基设计的质量,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桩基的桩型和桩长。大多数情况下, 在桩基设计的过程中, 选择预应力管桩都要以已有的施工设计方案作为选择标准。而在选择桩基的桩长时, 首先要做的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勘测, 并进一步确定桩基的承载能力, 最后将上述信息综合起来计算桩基成本。在整个工程建筑建设过程中, 桩基的造价占总造价的比重较大, 所以, 可以通过调整桩基的桩型和桩长来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
1.2 静载荷试验
为了确保桩基设计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需要进行静载荷试验。由于影响桩基设计工作的因素较多, 在施工过程中, 往往就会出现直接运用估算数值进行施工的现象, 使静载荷试验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但确保静载荷试验的有效进行是确保建筑工程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 因此在工程建筑桩基设计之前, 务必要进行静载荷试验, 以确保桩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桩基设计往往还会受到时间的制约, 所以计算桩基承载力时还要考虑到多重因素。
桩基的设计不仅要以设计标准为基础, 在此之前, 进行桩基的静载荷试验也是必要的, 这是桩基设计的质量保障, 也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所以桩基设计的设计人员要充分重视静载荷试验, 以确保桩基设计过程中所应用设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保证桩基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避免因桩基设计不合格而导致拖延工期现象的发生, 使建筑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 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土木工程桩基的应用
当下,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对桩基的应用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这样, 不仅可以保证桩基的合理运用, 还可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设计标准。当工程建设地的地质情况较为恶劣时, 桩基施工的质量往往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这时就很有可能发生较大的沉降, 严重影响桩基施工的施工质量。因此, 这些地区就不适宜建设高层建筑, 也不允许建设高层建筑。此外,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要求桩基具有更高的荷载力, 这样桩基发生局部均匀沉降的概率也较大。而桩基沉降现象出现后, 就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荷载, 严重时, 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和倒塌, 建筑物的安全也就得不到保障, 因此, 在桩基设计中, 要对工程地质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在桩基施工时, 针对现实情况中存在的外部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手段来避免影响。当工程建设的施工场地土质比较松软时, 对于桩基的稳固性和抗震性要求也就会很高, 桩基设计也就需要更多去考虑这两点, 最终使桩基的质量达到建设标准。
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桩基技术的注意事项有:1桩基的基本施工流程为场地平整→垫层施工→放线、定位→挖上部桩孔土方→砌砖护壁→投测标高与十字轴线→提升机具安装→挖余下桩孔土方→孔径、垂直度检验→持力层检查后进行扩底虚土清理→孔径、垂直度检验→验槽→吊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混凝土养护。2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在桩基施工之前做好。首先要整理好施工资料, 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方便地共同会审施工图纸;然后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再就是为了保证施工方案的节能、合理可行, 要对桩基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理和审批;最后要审核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的资质, 确保其具有施工作业的资质。3测量放线。在清理和平整施工场地后, 要以桩基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数据为标准, 进一步寻找和确定桩基的位置,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忽视防线的测量工作。4人工成孔。桩基在经过科学的定位后, 要以桩心为圆心, 开挖桩孔。桩孔挖到1.5 m时, 要校正一次桩心, 同时对孔壁进行修复。桩孔开挖和护壁修复工作一般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5钢筋在制作完成后, 要按照不同的规格和等级来分别进行存放。在吊装钢筋笼之前, 要清洁钢筋, 确保钢筋表面的洁净, 并确保钢筋笼的各项制作措施符合相关的规定与标准。在安装质量较大的钢筋笼时, 使用塔吊吊装就位后, 要用汽车吊辅助起吊, 防止钢筋笼出现触地变形的情况。
3 结束语
桩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 所以必须保证工程建设中桩基设计的合理、科学,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有效节约工程成本。同时, 在桩基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和对桩基施工的有效监控。当今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也是工程建设大发展的时代, 对于类似桩基这样工程建设的关键, 必须得到人们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摘要:桩基设计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 在整个工程设计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桩基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只有桩基十分稳定并达到标准, 才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其对于工程造价和建筑施工安全都有较大的影响, 因而, 必须充分重视工程桩基的设计和应用, 严把质量关, 确保工程桩基的质量和整个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标准。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设计,桩长
参考文献
[1]刘毅.港口工程桩基的设计及施工特点[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29) :94-95.
13.桩基础工程施工小结 篇十三
施工单位:日
期:
竣 工 小 结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1月15日
三机位机库项目桩基工程
桩基础子分部工程小结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三机位机库项目桩基工程 工程地点: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基地内
建设单位: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鲁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深圳市岩土综合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深航维修机库,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桩基础(钻(冲)孔桩)和软基处理施工。桩基础施工主要为办公主楼区域,冲孔灌注桩共计357根;软基处理施工主要在机库大厅地坪区域,处理为面积11800㎡素混凝土桩共计4074根。
本工程桩基础部分设计采用钻(冲)孔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桩径0.6m,桩长约为28m(有效桩长>27m),桩身混凝土强度C30,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软基处理区域采用素混凝土桩,设计桩径0.3m,桩长12m,桩身混凝土强度C20,间距1.2m×1.2m满堂布桩。
一、工程施工情况
本工程于2011年10月30日开工,至2012年7月10日完工。在甲方、监理公司、设计院、勘察单位、质监站等有关单位的共同配合下,我司在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等三方面齐抓共管,按质、按量完成了桩基础工程。
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我司在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施工。首先将已复核的轴线控制网投测到施工区段,测放出桩轴线,定出桩位。在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
(二)桩基检测情况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设计要求,经建设、设计、监理、勘察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确定,本工程的基桩检测采取低应变、单桩
竖向抗压静载、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水平承载力等方法进行检测,软基处理检测采用复合地基平板荷载实验,检测单位为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
桩基础部分:
①、基桩低应变检测共检测151条。②、水平承载力检测共检测3条。③、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共检测4条。④、抗拔承载力检测共检测3条。软基处理部分:
①符合地基平板荷载实验共检测6个实验点。
桩基础施工、软基处理施工经检测全部符合质量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
二、施工过程控制情况 桩基础施工部分如下:
①本工程冲孔桩数量较多,安排12台桩机24小时施工,拟每台桩机每2日历天完成1根;
②施工前根据预先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每根桩进行编号,并对场地进行工作面划分、制定每台机的施工流向;
③根据设计图纸及场地勘察报告,确定每一根桩的长度,并制定相应进度计划,对各种不利或有利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利用网络计划随时检查工程进度进展情况,掌握关键线路改变情况,及时地调整、优化、指导施工计划;
④提前联系混凝土厂家,以保证商品砼按时供应。
⑤钢筋原材进场立即现场抽样送检。
⑥桩身混凝土现场取样做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每条桩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一天一组,抗渗试块一天一组。软基处理部分如下:
①本工程采用满堂布桩,安排2台设备分区域施工。
②施工前根据预先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每根桩进行编号,并对场地进行工作面划分、制定每台机的施工流向;
③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桩间距,制作相应桩长的钻杆,并制定相应进度计划,对各种不利或有利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
④为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提前联系混凝土厂家,以保证商品砼及时供应。⑤桩身混凝土现场取样做试块,使用100m³混凝土制作一组。
四、文明施工情况
在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方面,我司严格执行已编制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文明施工方案》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文明施工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资料控制情况
根据桩基础施工进度,及时收集、整理技术资料。本工程桩基础各分项工程资料齐全有效,桩基础各分项工程经自检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资料及安全功能检验(检测)报告齐全有效,验收手续符合要求。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六、结束语
本桩基础工程在施工期间,在甲方、监理公司、设计院、质监站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及指导下,我司在满足设计规定和施工规范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无出现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14.静压桩基础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篇十四
发包单位:(简称发包方)承包单位:(简称承包方)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名称:
第二条:工程地点:
第三条:承包范围和内容:静压桩基础的施工(含设备进出场、定位放线、压桩、资料整理及提交等。)
第四条:工程价款: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工程量按照设计规定和国家有关定额计算,每米单价,本工程总造价据实际施工工程量计算,如发生工程变更等费用按实际工程量计算。(承包单位承诺每米价格若高于发包单位与其他承包单位签订合同的价格时,执行发包单位与其他承包单位签订合同的价格)
第五条:承包方式:本合同按方式进行承包施工:
第六条:施工期限:本工程自开工之日,施工有效工期为天,即年月日开工至年月日竣工。施工期间如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或发包方设计变更影响工期时,经双方签证,工期顺延。
第七条:技术要求:
1、按设计图纸要求: 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
2、桩位、垂直度及允许偏差质量标准,按国家施工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双方的主要责任:
一、发包方:
1、开工前施工场地应达到平整,不下陷,并负责清除上空及地上障碍物,能通行40吨拖车,接通施工现场水源、电源。如果现场异常(需垫板作业、清理障碍物以及降水等)发生时,凭签证按现行定额规定和现行有关政策另行结算。
2、发包方在开工前向承包方提供本工程的地质报告、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规定等有关资料。
3、确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定位标准,水准点和坐标控制点。
4、组织有关单位对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进行审定。按合同规定在开工前五天内将设计图纸 壹 份及有关技术资料和设备准备齐全。
5、按双方协定的分工范围和要求,及时供应材料。
6、负责桩基工程的测试工作,承担因其发生的测试费和人工费用。
7、派驻为工地代表,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测隐蔽工程,办理中间交工工程验收手续,负责签证,解决应由发包方解决的问题。
8、施工用电由发包单位提供并承担费用。
9、工程完工后,发包方负责组织测试验收,测试合格后配合承包方技术资料的签章手续。
二、承包方:
1、按双方商定的分工范围,准备施工设备、材料,做好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向发包方提供施工计划、进度和工程质量报告,经发包方、监理认可后,方可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内容和桩基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按合同规定的时间竣工和交付。
3、按照有关规定完善桩基分项工程资料,参加桩基测试,办理工程结算。
4、承包方严格按国家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如因工程施工质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承包方承担。
5、工程完工待桩基测试报告出来后,七日内向发包方提交全部施工资料,一式叁 份。
第九条:材料供应:
1、工程所需的管桩 由发包单位负责供应,发包单位负责主要材料(管桩)的采购、运输,运至施工场地,所供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并附有原材料材质出厂合格证或化验单原件,否则,进行材质试化验费由材料供应方负担。
2、材料供应要做到及时,承包方负责进场材料的保管。
第十条:工程价款的支付与结算:
1、工程竣工结算按下列方式结算。
工程造价=设计桩长×每米单价(二次搬运费应包含在单价内)
2、工程款支付方式
完成工程量50%,支付总价款的20%,完成工程量100%,支付到总价款的60%,验收全部合格后,支付到总价款的80%,余款在工程竣工后,承包方将全部技术资料和工程结算交发包方,发包方在10天内审理完毕,一月内付清工程款。
第十一条:工期顺延:
对以下原因造成竣工日期推迟,应凭现场签证顺延工期:
1、非承包方原因造成的工程量变化或设计变更;
2、非承包方原因停水、停电,造成停工;
3、场地不平整、道路不通畅造成的窝工;
4、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
5、双方约定顺延日期。
第十二条:工程质量和验收标准:
1、承包方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组织施工,本工程按国家规范验收,质量达到 合格 标准。若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由承包方返工补救,并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工程竣工后,由发包方负责桩基工程的测试,双方签订验收记录,工程移交给发包方。
2、承办方应将工程施工情况填写好原始记录,交监理公司、发包方代表签字认可,做好隐蔽工程验收,随时检测施工过程,保证每颗桩的成桩质量。
3、承包方委派全权负责现场的技术工作,在施工期间发包方及监理公司有权进行抽检,如发生不合格者有权责令停工,损失由承包方负责。承包方应随时接受发包方代表的检查、验收,为检查验收提供便利条件。
4、接受当地质量监督站、监理公司的检查监督。
5、承包方在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应承担相应责任,并及时报告发包方代表。事故的处理方案,应经设计单位、勘探单位、质量监督站、发包方、监理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定出方案后实施。
6、本工程管桩由发包单位负责供应,桩基测试大小应变出现问题由发包人负责,桩位、桩顶标高误差超过规范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负责。
7、工程施工过程中,压桩力达到桩身极限承载能力(由监理公司确认),即停止压桩,按原设计桩长计算,出现截桩时,双方另行协商。
第十三条:违约责任:
一、发包方
1、如连续延误施工不超出3天,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关系,免于赔偿责任。但如连续延误施工超出3天,则每日赔偿承包方工程总造价万分之3的停工损失;
2、工程未经验收,发包方提前使用或擅自动用,由此而发生的质量或其他问题,由发包方承担责任;
3、超过合同规定的日期验收,按每日工程总造价万分之3的比例偿付逾期违约金;
二、承包方
1、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 合格 规定的,负责无偿修理或返工,或承担发包方由此增加的工程费用;严格按国家、省有关施工工艺规程操作,超出规范要求,给发包方造成的损失,由承包方负责赔偿。
2、工程拖期交工,每日向发包方偿付工程总造价万分之3的违约金。
三、本合同发生单方面毁约时,按工程总造价3%向对方支付违约金。第十四条:争议的解决方式
如双方就本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不成时,用下了方式中的方法二解决。
一、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五条:本合同及补充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工程价款结清后自动失效。
第十六条:本合同副本四份,发包方执三分,承包方执一份。
发包方:(盖章)承包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15.电力线路工程基础设计方案分析 篇十五
云南小湾送出线路工程包含多条500kV线路, 这些线路中有紧凑型线路, 有常规型线路, 有单回有双回, 有不同导线, 铁塔根开大、基础作用力范围大, 设计复杂。线路路径所处的滇西地区地质条件变化多样, 给工程基础选择带来困难。
线路所经区域构造线多以短轴背、向斜为主。南部长期处于隆起状态, 断裂活动频繁而强烈, 该大断裂走向近南北向略呈波状弯曲, 为二级构造单元界线。
区域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的可塑-坚硬状态的粉质粘土、粘土及含碎石粉质粘土, 山间洼地中局部有软塑-可塑的冲洪积粉质粘土及粘土[2]。沿线地形以高原型低山、丘陵地貌为主, 间夹少量山间盆地。在灰岩分布区, 不良地质现象表现为溶蚀现象。
地表水的渗入引起表层土体滑动, 是导致土体失稳的重要原因。塔基基础施工会较大程度地改变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条件及植被生长环境, 进而破坏山体原有稳定平衡状态, 对塔基稳定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2 基础选型
在计算分析比较各类基础型式特性后, 不同地质条件对应的优化基础型式见表1:
根据以上分析, 本工程按下列原则选用基础:
1) 山地岩石地基选用岩石嵌固基础。
2) 山区粘土地基, 包括含碎石土粘土地基和含粘土碎石层地基的实际承载力条件适合选用插入基础和掏挖基础。
3) 位于山间盆地的塔位, 地基条件为有地下水的软塑粘土地基选用大板基础;盆地个别塔位的流塑粘土覆盖层厚度达6.0~10.0米以上时, 可选用灌注桩基础。
在明确地基基础基本型式后, 具体塔位基础的技术方案要根据铁塔所处的位置、铁塔型式、地基承载力特性并技术经济比较后按最优原则确定。同时, 根据地质报告和具体塔基条件, 采用必要的护坡、保坎和排水沟等方案, 保护塔基稳定和自然环境。
3 基础选型比较
本工程线路路径以山区地貌为主, 山地岩石地基条件和山区粘土地基条件约占98%。粘土地基中工程上较为成熟的是斜柱插入式大板基础和全掏挖基础。这两种基础型式各有特点, 本工程大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都可采用。山地基础的合理选型对工程基础材料指标和工程造价影响较大, 因此, 有必要对插入式大板基础和全掏挖基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1 技术方案比较
插入基础抗拔计算采用的是土重法。依靠基础底板以上的土体重量和基础自重抵抗上拔力 (见图1、图2) 。
其特点是基础主柱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 铁塔主材内力可沿主柱轴线直接传递至基础底板, 大大减小了对基础主柱和底板的偏心弯矩, 与大板基础相应也减少了主柱和底板的配筋。在线路基础中已广泛使用。
掏挖基础基础抗拔计算采用的是类似岩石基础的“剪切法”, 依靠土体重量、基础自重和土体凝聚力, 原状土的力学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 (见图3、图4) 。
原状土基础开挖基坑时不扰动原状土, 避免大开挖后再填土, 无需混凝土模板, 对自然环境影响小。 采用掏挖基础的优点如下:
1)
可充分发挥地基土的原始力学特性, 与插入基础相比, 其基础砼和钢材用量基本相当。
2) 插入基础由于采用大开挖施工方式, 基坑土方开挖量是掏挖基础开挖量的2~3倍。
插入基础相采用大开挖方法施工, 作业面大、坑土堆放量大, 对原始坡体破坏面大, 基础完成后有时需要采用挡土墙、护坡等辅助保护措施来保证基础的稳定。
3) 掏挖基础可采用加高 (深埋) 型式结合铁塔全方位高低腿的使用, 能够充分适应原始地形, 减小基础的保护范围。
相应地减少降基值和基面开挖量。由于掏挖基础充分利用了深层完整土体的力学性能, 对原始坡体破坏小。掏挖基础施工对原始地表的破坏小, 基面开挖、施工弃土量低, 有利于保护原始地表的水土和植被。掏挖基础节约辅助保护工程的材料量, 可降低基础工程的整体造价。
4) 从施工便利性分析, 插入基础和掏挖基础都有十分成熟的施工工艺, 各有特点。
插入基础主要工序:基坑开挖、支模 (插入角钢定位) 、砼浇制、拆模、回填等施工工序。
掏挖基础主要工序:基坑掏挖、地螺定位、砼浇制。
两者相比, 插入基础主要增加了模板和回填工序, 插入角钢定位 (特别是高低腿的插入角钢) 对施工技术要求稍高。掏挖基础基坑掏挖对最大深度有一定要求。
本工程的掏挖基础的掏挖深度为直线塔4.6米~5.5米, 转角塔5.0~6.5米, 施工企业完全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目前掏挖基础, 如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 最大深度掏挖深度也已达10~12米。
5)
掏挖基础的地脚螺栓连接方式利于减小地震的影响和震后的快速恢复。
3.2 经济分析
插入基础和掏挖基础在技术上均满足要求, 施工方法、施工工程量和材料量略有不同。在计及施工费用和材料价格后两者工程投资相当, 掏挖基础略低。
4 结语语
综上所述, 本工程山区粘土的地基承载力在240~280区间, 是选用掏挖基础的最佳地质条件。结合沿线地形条件、施工条件和出于保护滇西良好自然环境, 本工程优先采用掏挖基础, 既体现了经济效益又最大化地取得了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地质图说明书1:500000.[R].
[2]云南小湾500kV送出线路工程《岩土工程勘测报告.》[R].
[3]DL/T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
16.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十六
关键词:溶洞群地区桥梁桩基 设计与施工 问题
中图分类号:U44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099-01
牛郎关互通立交桥位于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采用了436根直径1.8 m的桥桩,总长71465 m。其中有162根钻孔桩,最浅的7 m,最深的62 m;274根挖孔桩,最浅的9 m,最深的27 m。在该桥处于溶洞群地区,岩溶非常发育,岩溶分布非常广不规律,并且被埋藏很浅,溶腔内有复杂的填充物并且多样[1]。虽然进行了专业的钻探研究,但仍对诸多方面存在不可预知性。
1 桥所处地区的地质情况
牛郎关互通立交桥位于贵州的牛郎关。该地区属于构造溶蚀型地貌,地质结构方面以上覆残坡积层亚粘土为的露地层,下伏白云岩,层间夹杂着钙质泥岩和泥线。白云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一些地段的岩溶非常发育,溶洞多样且多数含有黄色黏土,灰岩、白云岩碎块以及角砾等填充物,溶洞涌水量大,深度不规律。
2 桥桩设计
2.1 桥桩位地质钻探
(1)钻孔数量。按照相关地质勘查规范的要求,在桩直径为20 m时钻探中可以一桩一孔。但是由于溶洞群地区的地质复杂性在实际施工中,在溶洞发育区的桩基中心和桩位周边的1~1.5 m处等地质复杂的区域进行三角补钻。
(2)钻孔深度。根据地质勘查规范的规定,在溶洞地区进行钻孔时,柱底应在整体岩层的深度不少于5 m。从实际钻探情况分析,此地区的溶洞发育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柱底应该在整体岩层的深度不小于8 m。
(3)钻探工期计划。在此项目的钻探中,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设计仓促并且缺少有效地设计审查工作[2]。
2.2 桥桩嵌岩深度和持力层厚度
现行的桩基嵌入完整基岩的深度的计算模式有两种。第一种,只对完整基岩端的阻力进行计算,并按照构造要求对嵌岩深度进行确定。但是需要满足深度大于0.5 m,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均为岩体面,柱底以下3倍于桩直径的范围内不存在洞隙、断裂带、软弱夹层情况。另一种则考虑侧阻力和嵌岩段端阻力。持力层应该大于5 m,应有效利用桩侧嵌固力。
3 桥桩基的成孔工艺的选择
牛郎关互通立交桥随处溶洞地区。结合其复杂的地质情况,笔者认为桥桩基的成孔工艺最好采用回旋钻孔工艺。如果人工挖孔条件成立,则优于机械钻孔工艺。而该项目的施工则正是采用了人工挖孔和机械冲孔两种工艺。针对于桩基深度在20 m以内的并且岩层完整,溶洞涌水量小没有填充物则用人工挖孔,能有效的节省电力、缩短工期,尤其是能够对桥桩底部的溶洞情況进行清晰地掌握,有效确保桥基的安全性[3]。对回旋钻机来说岩层分布非常不均匀是一个致命的弱点。针对于该项目所处地质存在大量不规则分布的溶洞情况,则采用了机械冲孔工艺。但是这种工艺存在冲击的孔径较大,耗费混凝土资源的弱点。鉴于这一点,在施工是通常会采用的冲击钻头的外径要比设计时的桥桩直径小5~10 cm,其具体值,应施工中岩层的强度和施工者的施工经验结合来定。
4 桥桩底部沉渣的清除
根据相关的规范,嵌岩桩孔底沉渣厚度应该在5 m范围内,对于孔底沉渣厚度来说直接受到冲击成孔工艺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清孔阶段置换泥浆应该由浓到稀。当清孔完毕并验孔合格后,应该马上下钢筋笼进行混凝土灌注,其冲击力能冲起一些沉渣,一部分沉渣会被上升的水位带出孔外。
采用灌注成桩的桩基,不能确保每一根桩底沉渣的厚度都进行取芯检查。往往都用事先埋好的3根超声波检查器对桥桩底部的沉渣厚度进行检测[4]。如果沉渣厚度大,则用钻机取芯冲孔,注入高压水,对沉渣进行冲洗,当冲洗干净时,再注入泥浆。这种方法在实际施工中简单可行,成本低。此外,对于桩基处有暗河穿过并且桩孔较深的情况,应该加大泥浆浓度,增加一台换浆机并放在暗河位置稍下方处与桥柱底部的换浆机同时进行沉渣清理。此种方法经济适用,效果好。
5 施工中采用的处理方法
在施工中为防止溶洞顶在钻孔时被击穿而出现塌孔的情况,应该事先对空溶洞进行补水。在处理卡钻、斜孔以及溶洞等问题时,对其反复的回填片石、黏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针对溶洞孔内漏浆漏水严重的情况,应投入袋装的粘土和水泥并反复冲击以使两者拌和均匀,等胶体凝固后,在进行冲击施工。地表突然下陷在项目建设中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于孔口表塌陷的情况,唯一的预防措施是根据现场的地质钻探报告对岩层强度和溶洞顶厚度进行仔细的分析,在施工时采用较小的冲击锥把溶洞顶板破穿并反复充填黏土、片石挤密溶洞或者放慢钻进的速度。针对于孔口地表可做回填片石混凝土待凝固后在冲孔的处理,
如有必要可把钢护筒相应的加长[5]。针对于刚发现或者未发现桩底部的溶洞或者孔壁突然崩塌等危机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应马上撤出施工人员,待情况稳定后,可安排有应验的人员对孔进行清理,如果顺利,可继续施工,否则需要重新对孔口回填,并冲孔。在桥桩基关注混凝土时,应事先结合具体的地质钻探情况对溶洞孔壁牢固度进行判断,混凝土导管的埋藏深度以4~6 m为佳,灌注速度应缓慢适当。
6 结语
在溶洞群地区进行桥梁桩基设计和施工时,应该把给地区的地质情况和设计施工相结合。桩基嵌入完整岩石的深度应以2.5~3 d为佳,充分利用桩侧嵌固力。在本项目的施工中采用人工挖空和机械冲孔的工艺,在具备人工挖孔的相关条件下,人工挖孔工艺经济,项目安全质量高。当桩基位置处有暗河或者溶洞时,应该在暗河附近增加一台换浆机,与桩底部的另一台同时进行沉渣清除,能有效提高清理效果。此外,阐述了在桩基施工中处理溶洞情况的一些方法。在工程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克常.桩基穿越溶洞群施工技术探讨—— 以管团大桥群桩基础施工为例[J].交通标准化,2013(17):62-64.
[2]刘永贵.桥梁桩基特殊溶洞处理方法的探讨与应用[J].公路工程,2012,37(2):50-52,78.
[3]柏国胜.论溶洞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7).
[4]高川川.探讨桥梁桩基的设计与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17.桩基础工程劳务施工合同 篇十七
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法规,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施工事宜协商一致,定立本合同。第一条 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余干碧桂园
(二)工程地点:余干县玉亭北大道
(三)工程内容:锤击PHC-500AB(125)型预制管桩共约
根约
米桩施工。
(四)承包方式:乙方作为一个专业队伍,以清包的方式承包该工程。工作内容包括:施工人力机械费、提供现场原始施工记录录资料。不含检测、税票、截桩、锯桩、水电费、桩尖场地平整及运输道路、地下障碍物及管线处理费用等。第二条 工程造价
(一)清包价:锤击PHC-500AB(125),施工单价为23元/米,实际施工桩长按照自然地面到桩底长度累计之和。
(二)如果因场地及周边环境原因,或设计变更造成乙方无法施工,则甲方另补贴乙方30000元出场费。
(三)工程量:按现场甲方代表及监理签字为准。第三条 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以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通知书,图纸会审纪要,国家颁发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标准为依据。通过质监部门的质量验收,费用由甲方负担。第四条 甲乙双方责任
1、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规程组织施工。安全生产责任由甲乙双方责任。
2、必须作到文明施工,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3、服从甲方代表和监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相互配合,不得野蛮施工,如出现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发包方派驻的工程师有权要求其及时整改。
(二)甲方责任
1、开工前完成“三通一平”,场地应满足设备地面耐力要求,道路满足70吨以上大型车辆正常行驶,做好现场排水措施,雨季施工时场地及时处理,确保大雨停后及时恢复施工,小雨不间断施工。提供正规施工用水接头和施工电源接点,电源额定功率在80千瓦以上。
2、甲方向乙方提供施工图壹份,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资料壹份,指定相关函件签收人及通讯方式。组织有关部门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确定每栋建筑物的桩位点。
3、甲方委派工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管理。
4、出现质量事故时甲方负责向设计部门申请常规经济合理的设计处理方案。第五条
工程款支付和结算1、2、桩机进场后7天内支付预付款30000元整。
人工费支付:按每月结算,结算每月施工总量的75%。工程完工后支付工程问题的15%。
3、剩下10%人工费余款,在桩基工程验收合格后15天内付清,全部工程桩施工完后甲方应在壹个月内进行静载,动测检验,否则视甲方认可该桩基工程合同。第五条
违约责任
(一)由于乙方原因拖延工期超过7天,每天处1000元罚款。由于甲方原因如场地未及时处理,技术资料未送达、设计方案变理,拖延付款、等待检测等造成乙方停工累计超过7天(从正式开工之日起计算),打完试桩后,超过7天甲方每天补生活费、停机费1000元,甲方应该给生活费补助或同意乙方撤出桩机。
(二)乙方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及其他 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乙方需按图规范施工,确保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双方涉及经济活动均以忆面文字往来,双方代表签字认可。
(三)因地下障碍物(如老基础、防空洞、漂石、不明地下管网等)、地质变化复杂(如溶洞、空穴、流沙等)及场地陷机等引起的断桩、偏桩时,需要补桩或加固处理等所发生的费用由甲方负责。如遇异常情况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人员,甲、乙双方对本工程进行中所发生的问题,应先就本合同有关条文寻求解决,协商无效时,可向工程所在地有关部门申请仲裁。第八条 其他
本合同一式贰份,甲、就双方各持壹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至工程骏工验收并结清款项后失效。
甲方:
乙方:
18.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十八
1.机械设计基础部分
机械零件结构强度基础: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的理论基础
常用传动机构设计基础:包括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带传动与链传动,以及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等。
通用机械零件设计基础:包括螺纹联接与键联接设计、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联轴器与离合器等。
2.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部分
常用材料基础:常用工程材料的组成、性能、制备、应用和发展趋势,材料的强化和改性,产品设计与选材的关系等。
工程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各类毛坯的成形方法,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等。
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部分
金属切削加工及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机械加工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基础知识
二、参考书目
1. 李继庆、陈作模,《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齐乐华,《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篇十九
所选取的案例是来自某学校的科技活动中心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施工过程。该科技活动中心的总体建筑面积4万m2, 地上22层, 地下2层。其中, 地下二层是为了存放相应的各种设备, 地下一层是为了人防建设。该建筑物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上的所有楼层都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该建筑物的室外地坪为1.2m, 基底标高为-11.35m。该建筑物建设在校园内部, 东、南、北三面都环绕有学校的校内道路, 与周边最近的建筑物距离大约在600m。该建筑物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采用的是土钉喷锚与桩锚联合支护的设计方式, 通过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 可以发挥有效的施工建设效果。
2 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案研究之前, 首先按照基坑的力矩Dmin进行总力矩的衡算:
主动区力矩=1.55DMIN3+25.83DMIN2+143.35DMIN+265.2, 被动区力矩=6.46DMIN3+14.28DMIN2, 再用力平衡式算出Dmin的数值。
2.1 总体设计方案
鉴于所选取的工程案例的特殊性, 如果不能够有效地综合考虑到周边的实际施工环境, 防止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的设计结构以及结构的位移影响到学校内部的道路交通以及学校的其他功能性建筑的正常使用, 这就会对周边环境的其他设施的正常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 甚至带来经济损失, 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的总体结构选择设计的过程之中, 要选择土钉喷锚与桩锚联合支护方式。与此同时,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的过程之中, 可以将基坑西侧边坡采用上部砖混结构与桩锚联合支护的支护方式, 以便于有效地保证在后续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之中不会影响到西侧功能性建筑的正常使用。该学校的深基坑的整体施工图如图1所示。
与此同时, 为了保证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的结构稳定性,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总体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方案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支护结构上部砖混结构部分, 二是钢筋混凝土梁帽部分, 三是支护结构下部的支护桩部分, 四是土层预应力锚杆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方法, 可以有效地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优点:
首先, 该设计结构之中的支护结构上部砖混结构部分, 所消耗的施工成本要远远低于传统施工方式之中的桩的造价, 与此同时, 通过使用上部砖混结构, 还可以有效地将原本没有暴露出来的管线和线路以及阻碍物暴露出来, 防止施工过程中, 没有及时发现相应的障碍物阻碍施工的继续进行, 以及施工对地下设施可能造成的破坏, 尽可能地降低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的不必要损失。
其次, 该设计结构之中将土层锚杆设置在桩顶钢筋混凝土梁帽内部, 后续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就会有着更多的操作空间, 降低周边设施对于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施工的束缚, 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 并缩短施工年限。与此同时, 采用这样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结构, 就可以将外土层锚杆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帽有效地将力传输给支护桩, 这比传统的设计模式更能够有效地将力均匀地进行分配。
最后, 该设计结构之中的支护桩选择的是钻孔压浆桩工艺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工作, 可以有效地将施工的细砂材料和鹅卵石、砾石等原材料顺利地加工成为支护桩体, 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施工方式之中的利用泥浆护壁成为桩体的施工步骤过程之中产生大量的泥浆排放污染的问题。与此同时, 采用钻孔压浆桩工艺还可以有效地将所生成的高压浆体融合进入土体内部, 提升施工土体的施工强度和土体的力学性能指标, 进而有效地保证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的施工稳定性和安全程度。为了保证对东、南、北三面的道路的保护, 需要在建筑物的东、南、北三面采用土钉墙锚喷支护的支护设计方法。
2.2 西侧桩锚设计方案
为了避免对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工程西侧的功能性建筑产生影响, 在西侧桩锚设计过程之中, 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首先,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上部砖混结构的设计过程之中, 要设计好上部砖混结构的的主体结构, 给出一个大体的框架, 然后在设计相应的砖墙的具体构成, 并对压顶梁的构成进行设计。
其次,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桩锚支护下部结构的设计过程之中, 要求能够满足相应的建筑物底部的基础的强度要求。本文建筑物的支护桩的设计直径为620mm, 采用的原材料是C25无砂混凝土, 高度设计为13.5m, 相应的桩顶标高-3.2m, 嵌固进入土地的深度为5.2m, 深基础基坑边坡桩之间的间距大约在1m, 一共铺设50根左右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桩以便于发挥支护作用。至于土层锚杆的设计规划, 其所采取的土层锚杆的直径为150mm, 采取的角度为水平仰角15b, 总体的长度为18.3m, 相应的标高为3.3m, 间距为2m左右, 土层锚杆的组数的数值为23。
最后,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梁帽的设计过程之中, 其梁顶标高为-3.2m, 钢筋混凝土梁帽的断面为700mm@400mm, 所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是C25混凝土。与此同时, 还需要设置相应的钢板网, 并间隔钢筋混凝土桩体大约1.2m放置相应的钢板网钢筋设置, 并在钢板上喷射30~60mm厚的混凝土。
2.3 东、北两面土钉墙锚喷设计方案
在进行东、北两面土钉墙锚喷设计的过程中, 要选取恰当的放坡比例, 并在自然地面到槽底根据相应的施工情况设计好应该铺设几层土钉, 并明确好土钉的距离。一般情况下, 所设计的第一层土钉距地面的距离大约为1m, 并根据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强度性能的要求进行对钢筋的选择以及对土钉长度的需求, 同时还要选择好相应的混凝土类型。
2.4 南面土钉墙锚喷设计方案
在进行南面土钉墙锚喷设计的过程之中, 要求首先调查好主楼与裙房基底的距离, 同时为了有效地保证边坡安全, 并有效地保证裙房地基不被深基础基坑边坡桩锚支护工程施工所影响, 就需要使用土钉墙锚喷支护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南面土钉墙锚喷的边坡使用的是垂直坡面设计, 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土钉类型和所铺设的层数的选择。
3 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3.1 锚固桩的施工方案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的过程之中, 要根据施工地点周边环境的具体特点, 进行相应的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工作,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工作:
首先, 针对该建筑物的西邻功能性建筑, 其他周边有相应的校园道路的情况, 为了有效地降低对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 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之中, 尽可能地降低施工可能产生的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问题。
其次, 针对深基础基坑深入地下较深的特点, 就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对施工地点的水文条件进行检查, 以便于保证在进行支柱桩的施工过程之中, 有效地完成成孔操作等步骤, 高效地完成施工工作。与此同时, 在采用钻孔注浆的过程之中, 要使用相应的螺旋钻杆钻到一定的部位之后, 再通过相应的螺旋钻杆的芯管自孔底由下向上向之前打好的孔内进行浆液的排放, 并将已经制备好的水泥浆注入到孔口的位置以上, 再向打好的孔内放置相应的钢筋笼和骨料。待以上工序完成之后, 在自孔底向上多次高压补浆, 以便于保证相应的施工效果, 其钻孔剖面图如图2所示。
最后, 要求在钻机就位及成孔的过程之中, 严格地控制好相应的垂直度 (一般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 , 并在进行水泥浆制备的过程之中, 选择规定型号的水泥原材料和相应的石料。
3.2 土钉墙喷锚支护的施工方案
针对上文中东、北两面土钉墙锚喷以及南面土钉墙锚喷设计方案的叙述, 就需要在进行土钉墙喷锚支护的施工的过程之中, 使用土层锚杆要穿过细砂层, 使之有效地和支护桩通过成孔工艺结合在一起, 并有效地保证向孔内注浆能顺利成孔, 同时要持续地进行注浆操作。具体的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首先, 要求设计好锚杆倾角误差;其次, 要求在土钉锚喷的过程之中, 分层分段进行施工;最后, 要求设计好相应的施工方案, 以便于帮助土钉顺利进入土中 (使用的方式是在土钉上每隔2m处焊接对中支架, 以便于有效地形成锥形滑撬, 帮助土钉顺利进入土中) 。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确定过程之中, 一定要充分地观察好施工工程周边的环境, 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 在施工的过程之中, 也要根据施工的环境 (例如所使用的原材料的具体属性、施工的土体环境、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 , 有针对性地对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恰当的修改和完善, 促进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性能的提升, 进而有效地帮助建筑物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摘要:在进行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 务必要保证施工环境周边的设施的安全, 还要充分地满足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运输需求以及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强度需求。至于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的施工方案, 则要严格地按照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施工, 并充分保证施工过程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具体地结合实际的施工案例, 对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凤丽.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J].河北煤炭, 2014 (2) :34-38.
[2]张峰.浅谈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J].山东建筑, 2013 (9) :45-48.
【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推荐阅读:
桩基础楼施工组织设计07-06
桩基础施工工艺06-21
桩基础的施工要点06-23
桩基础教学楼施工方案12-13
工程桩基04-22
桩基工程总结06-17
建筑中桩基础工程施工论文参考文献06-20
地基与基础工程桩基础质量通病预防05-30
桩基冬季施工方案06-09
桩基工程检测合同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