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课文原文和注释

2024-12-0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宋史》课文原文和注释(6篇)

1.《宋史》课文原文和注释 篇一

归去来兮辞课文原文及注释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幼稚:指孩童。〕,瓶无储粟〔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生生所资〔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未见其术〔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亲故多劝余为长吏〔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脱然有怀〔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有所思念。〕,求之靡途〔靡途:没有门路。〕。会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指他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情。〕,诸侯以惠爱为德〔诸侯:指州郡长官。〕,家叔以余贫苦〔家叔:指陶夔,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遂见用于小邑。于时**未静〔**:指军阀混战。〕,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何则?质性自然〔质性:本性。〕,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尝从人事〔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皆口腹自役〔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当敛裳宵逝〔敛裳:收拾行装。〕。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情在骏奔〔骏奔:急着前去奔丧。〕,自免去职。仲秋至冬〔仲秋:农历八月。〕,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正文

归去来兮(1)!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意思是说,为了免于饥寒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形,形体,指身体。〕,奚惆怅(2)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止,挽救。来者:指未来的事情。追:来得及弥补。〕。实(3)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遥遥:漂荡。飏(yáng):飘扬。形容船驶行轻快。〕,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4)以(5)前路,恨晨光之熹微(6)。

乃瞻衡宇〔瞻:望见。衡宇:犹衡门。衡,通“横”。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载欣载奔〔载(zài):语助词,有“且”、“又”的意思。〕。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7)壶觞以(8)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miǎn):斜视。柯:树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园日涉(9)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扶老:手杖。流:周游。〕,时矫首而遐观〔矫首:抬头。遐(xiá)观:远望。〕。云无心以出岫〔岫(xiù):山洞。〕,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景(yǐng):日光。翳(yì)翳:阴暗的样子。〕,抚孤松而盘桓(10)。

归去来兮,请息交(11)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言:语助词。焉求:何求。〕?悦亲戚之情话(12),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13)于西畴〔畴(chóu):田地。〕。或命巾车〔巾车:有布篷的小车。〕,或棹(14)孤舟。既窈窕以寻壑〔窈窕(yǎo tiǎo):水路深远曲折。〕,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羡慕。〕,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将要结束。指死亡。〕。

已矣乎〔已矣乎:犹言算了吧。〕!寓形宇内复几时〔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曷不委心任去留〔曷(hé)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huáng)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插在地上。耘(yún):田地里除草。耔(zǐ):在苗根培土。〕。登东皋以舒啸〔皋(gāo):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临清流而赋诗。聊(15)乘化以归尽〔乘化:随顺著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归向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

补充注释

(1)来兮:助词无义。

(2)惆怅:失意的样子。

(3)实:确实。

(4)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

(5)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

(6)熹微:微亮,天未大亮。

(7)引:拿来。

(8)以:为了。

(9)涉:走。

(10)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11)息交:断绝交游。

(12)情话:知心话。

(13)有事:指耕种之事。

(14)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

(15)聊:姑且

2.童趣原文和翻译注释 篇二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注释】

1余:我。

2忆:回忆,回想。

3稚:幼小,形容年龄小。

4张目:张大眼睛。

5对:面向,对着,朝。

6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指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非常纤细的羽毛。后来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之物:微小的东西。

8细:仔细。

9纹理:花纹和条理。

10故:所以。

11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2成:像。

13私拟:我(把蚊子)比作。拟,比。私,私自

14于:在。

15则:那么,就。

16或:有的。

17果:果真。

18项为之强(jiāng):脖颈为此而变得僵硬了。项,颈,脖颈。为,为此。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9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20徐喷以烟:慢慢地用烟喷。徐,慢慢地。以,用。

21使:让。

22而:承接关系,这里可解释为“便”“就”。

23作:当做。

24观:景观。

25唳(lì):鸟鸣。

26为之:因此。

27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28以……为……:把……当作……。

29林:森林。

30砾:土块。

31壑(hè):山沟。

32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又满足的样子。

33兴:兴致。

34庞然大物:体积庞大的东西,极大地东西。

35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36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37为:介词,被。

38方出神:正在出神。方,正。

39鞭:名词作动词,鞭打。

40数十:几十。

41驱:驱赶。

42之:代词,它指癞蛤蟆。

【翻译】

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鉴赏】

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所不能看到的妙处,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

3.怀古诗词的原文和注释 篇三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4.《红毛毡》原文和翻译以及注释 篇四

原文: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边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仅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其人置毡岸上”中省略了介词 于

译文:

英国过去是被允许与中国进行相互贸易的。守边主帅看见他们来的.人太多,便禁止他们上岸。红毛人坚持要求只要给他们一块毡毯大的地方就够了。主帅想,一块毛毡毯大的地方容不下几个人,便答应了。红毛人把毡毯放在口岸边,上面只站得下两个人,他们拉了拉毡毯,就可以让四五个人站在上面了;一边拉一边就不断有人登上岸来,一会儿时间,毡毯就扩大到一亩地左右,上面已站着几百号人了。这些上了岸的红毛人忽然同时把短刀抽出来,趁主帅不注意发动了进攻,抢掠了方圆好几里地。

注释:

① 红毛人: 旧时一些人对英国人以及荷兰人的简称

② 固: 坚持

③ 请: 请求

④ 无几: 没多少

⑤ 并: 同时

⑥ 且……且……: 一边……一边……

5.《戏为六绝句》原文注释和赏析 篇五

戏为六绝句(其一) 杜甫 唐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注释】:

①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章:泛言文学。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②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意纵横: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③嗤点:讥笑、指责。

④前贤指庾信。后生,指“嗤点”庾信的人。畏后生:即孔子说的“后生可畏”。但这里是讽刺话,意谓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生可畏”了。

【赏析】:

这组诗大约写于宝应元年(762〕。在我国文学史上,用绝句这种体裁论诗,这是首创。杜甫在这组诗中评点作家,批评当时文人相轻的风气,谈自己的学习和创作体会。由于他见识精确,因而不仅他的`观点深为后人认可,而且这种以诗论诗的形式也常为后人效仿。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意图,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云:“此诗非为庾信、王、杨、卢、骆而作,乃子美自谓也。方子美在时,虽名满天下,人犹有议论其诗者,故有‘嗤点’、‘哂未休’之句”。《杜诗镜铨》引蒋云:“公每以庾信自比,殆亦兼遭时言之”。

6.梁园吟的原文和注释 篇六

《梁园吟》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6卷。《梁园吟》是唐代伟大诗人诗仙李白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大致可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前半偏重叙事,后半偏重抒情。前半追述了诗人离开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向东来到梁园(今河南商丘)做客,和朋友在梁园饮酒抒怀的过程;后半主要是面对荒凉颓圮的梁园,抒发了今昔变迁的沧桑感,间接抒发出诗人对唐王朝衰落的隐忧。

《梁园吟》原文

梁园吟

作者:唐·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梁园吟》注释

1、京阙:本指皇宫,这里借指京城。

2、挂席:即扬帆行船。

3、平台:梁孝王所筑。《汉书》颜师古注:如淳曰:“平台在大梁东北,离宫所在也。”师古曰:“今其城东二十里所有故台基,其处宽博,故俗云平台也。按,平台在这里借指梁园。

4、却忆二句:谓想起阮籍当年在此写的《咏怀诗》,内心哀伤,一片迷茫。阮籍《咏怀诗》: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渌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马横驰,飞鸟相随翔。是时鹑火(星宿名)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蓬池,古泽薮名,在大梁。故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4、旧国:指西汉诸侯国大梁城。

5、人生句:言能看透命运,哪有时间去发愁。达命:犹知命。

6、平头奴子:不戴冠巾的奴仆。

7、玉盘句:意谓以玉盘盛杨梅,这是人家给你(我)准备的。把“我”说成“君”(你),是站在主人的立场上说的。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就是这种用法。

8、吴盐:吴地所产之盐,以洁白著称,为四方所食。

9、莫学句:谓不必向伯夷和叔齐效仿高洁。事,从事。

10、昔日句:言昔日信陵君曾经豪雄富贵一时。据《史记·信陵君列传》:魏公子无忌,封信陵君,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交之,致食客三千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后窃兵符,夺晋鄙兵,击秦救赵。又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震天下。

11、古木句:字面意思是大梁城为云雾所笼罩而看不清楚。言外之意是说,大梁的历史人物不仅一一死去,就连他们的遗迹(包括坟墓、城池、宫阙)也看不到。《艺文类聚》:《归藏》曰: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

12、枚、马句:谓梁孝王的门客枚乘、司马相如等人也早早离去,暗指他们早早死去。

13、汴水:古水名。《汉书·地理志》作卞水。《后汉书》始作汴渠。隋开通济渠,所经荥阳至开封的一段,原为古汴水,故称汴河。

14、连呼句:谓自己十分投入地玩博戏。五白,古代博戏的采名,五木制,上黑下白,掷得五子皆黑,叫卢,最贵;其次五子皆白。六博,即六簙,古代一种掷采(博具呈现的花色)下棋的游戏。

15、分曹句:谓分班比赛喝酒,以这种方式打发光阴。分曹,分班。酣,饮酒尽兴。驰晖,亦作驰辉,飞驰的光阴。散文句式应是“分曹赌酒,酣于驰晖”。

16、歌且谣,意方远:谓在歌唱中,产生了高远的志向。《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曰: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即配曲而歌谓歌,清唱谓谣。歌、谣,这里都泛指歌唱。

17、东山二句:诗人自谓欲效仿晋朝谢安,东山再起,报效国家和人民,还为时不晚。《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桓温)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饯行)。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曰:‘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君何?”谢笑而不答。苍生,即百姓。

《梁园吟》翻译

我乘船由黄河离开京城,一路上黄涛汹涌,雪浪如山,帆船如叶。

航程长,水遥阔,使人生厌,终于到达宋州(今河南商丘)的平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

在平台作客依然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它首《梁园歌》。

回忆起阮籍的哀吟:“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渌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

路途遥远,风沙迷茫,何时才能西归京城。

人各有命,天命难违,必须豁达,不必忧愁,且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再让歌女唱我的小曲。

还有剪着小平头的小奴摇扇子,炎热的五月就如同十月金秋,一点不热。

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白雪的吴盐。

沾白盐饮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尽欢,别学周朝的夷齐品行高洁,不食周粟,我拿着皇上的金子买酒喝。

以前这附近有个潇洒豪勇的主人名叫信陵君,如今他的坟地却被人耕种,可见权力风流是空。

你看现在这梁园,月光虚照,院墙颓败,青山暮暮,只有古木参天,飘挂流云。

当时豪奢的梁园宫阙早已不复存在,当时风流倜傥的枚乘、司马相如那去了?

当时的舞影歌声那去了?均付池中绿水,只剩下汴水日夜东流到海不复回。

想起那些窝囊事就泪流满面,现在有了钱,可是没有颜面回家见亲人。

有钱咱就赌,边赌边喝多痛快,及时行乐,看太阳走得快,还是我的钱输得快。

唱起那伤心的歌谣,寄托我深远的心绪,归去东山高卧,也许还会时来运转,到时候还有机会挽救天下百姓。

《梁园吟》题解

梁园,也称梁苑,一名兔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园囿,供游赏驰猎、接待宾客。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文士在这里皆为座上客。也称东苑。《汉书·三王传》:孝王,(窦)太后少子,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扩大)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

《梁园吟》赏析

这首诗一名《梁苑醉酒歌》,写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梁园,一句梁苑,汉代梁孝王所建;平台,春秋时宋平公所建。这两个遗迹,在唐时宋州(今河南商丘)。李白是离长安后来到这一带的。三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结果不仅抱负落空,立脚也很艰难,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新唐书》本传)。由希望转成失望,这在一个感情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涛,是可以想见的。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这一转折中产生的激越而复杂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动形象地抒发出来。读者好像被带入天宝年代,亲耳聆听诗人的倾诉。

从开头到“路远”句为第一段,抒发作者离开长安后抑郁悲苦的情怀。离开长安,意味着政治理想的挫折,不能不使李白感到极度的苦闷和茫然。然而这种低沉迷惘的情绪,诗人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而是融情于景,巧妙地结合登程景物的描绘,自然地流露出来。“挂席欲进波连山”,滔滔巨浪如群峰绵亘起伏,多么使人厌憎的艰难行程,然而这也正是作者脚下坎坷不平的人生途程。“天长水阔厌远涉”,万里长河直伸向缥缈无际的天边,多么遥远的前路,然而诗人的希望和追求也正像这前路一样遥远和渺茫。在这里,情即是景,景即是情,情景相生,传达出来的情绪含蓄而又强烈,一股失意厌倦的情绪扑人,读者几乎可以感觉到诗人沉重、疲惫的步履。这样的笔墨,使本属平铺直叙的开头,不仅不显得平淡,而且造成一种浓郁的气氛,笼罩全诗,奠定了基调,可谓起得有势。

接着诗笔层折而下。诗人访古以遣愁绪,而访古徒增忧思;作歌以抒积郁,心头却又浮现阮籍的哀吟:“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渌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咏怀诗》)今人古人,后先相望,遭遇何其相似!这更加触动诗人的心事,不禁由阮诗的蓬池洪波又转向浩荡的黄河,由浩荡的黄河又引向迷茫不可见的长安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一声慨叹含着对理想破灭的无限惋惜,道出了忧思纠结的根源。短短六句诗,感情回环往复,百结千缠,表现出深沉的忧怀,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从“人生”句到“分曹”句为第二段。由感情方面说,诗人更加激昂,苦闷之极转而为狂放。由诗的径路方面说,改从排解忧怀角度着笔,由低徊掩抑一变而为旷放豪纵,境界一新,是大开大阖的章法。诗人以“达命”者自居,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采取藐视态度,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高视一切。奴子摇扇,暑热成秋,环境宜人;玉盘鲜梅,吴盐似雪,饮馔精美。对此自可开怀,而不必象伯夷、叔齐那样苦苦拘执于“高洁”。夷齐以薇代粮,不食周粟,持志高洁,士大夫们常引以为同调。这里“莫学”两字,正可看出诗人理想破灭后极度悲愤的心情,他痛苦地否定了以往的追求,这就为下文火山爆发一般的愤激之情拉开了序幕。

“昔人”以下进入了情感上剧烈的矛盾冲突中。李白痛苦的主观根源来自对功业的执着追求,这里的诗意便象汹涌的波涛一般激愤地向功业思想冲刷过去。诗人即目抒怀,就梁园史事落墨。看一看吧,豪贵一时的魏国公子无忌,今日已经丘墓不保;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也已早作古人,不见踪影。一切都不耐时间的冲刷,烟消云散,功业又何足系恋!“荒城”二句极善造境,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凉做了很好的烘托。“舞影”二句以蓬池、汴水较为永恒的事物,同舞影歌声人世易于消歇的事物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点染得十分浓足。如果说开始还只是开怀畅饮,那么,随着感情的激越,到这里便已近于纵酒颠狂。呼五纵六,分曹赌酒,简单几笔便勾画出酣饮豪博的形象。“酣驰晖”三字写出一似在同时间赛跑,更使汲汲如不及的狂饮情态跃然纸上。

否定了人生积极的事物,自不免消极颓唐。但这是有激而然。狂放由苦闷而生,否定由执着而来,狂放和否定都是变态,而非本志。因此,愈写出狂放,愈显出痛苦之深;愈表现否定,愈见出系恋之挚。刘熙载说得好:“太白诗言侠、言仙、言女、言酒,特借用乐府形体耳。读者或认作真身,岂非皮相。”(《艺概》卷二)正因为如此,诗人感情的旋律并没有就此终结,而是继续旋转升腾,导出末段四句的高潮:总有一天会象高卧东山的谢安一样,被请出山实现济世的宏愿。多么强烈的期望,多么坚定的信心!李白的诗常夹杂一些消极成分,但总体上并不使人消沉,就在于他心中永远燃烧着一团火,始终没有丢弃追求和信心,这是十分可贵的。

这首诗,善于形象地抒写感情。诗人利用各种表情手段,从客观景物到历史遗事以至一些生活场景,把它如触如见地勾画出来,使人感到一股强烈的感情激流。读者好像亲眼看到一个正直灵魂的苦闷挣扎,冲击抗争,从而感受到社会对他的无情摧残和压抑。

清人潘德舆说:“长篇波澜贵层叠,尤贵陡变;贵陡变,尤贵自在。”(《养一斋诗话》卷二)这首长篇歌行体诗可说是一个典范。它随着诗人感情的自然奔泻,诗境不停地转换,一似夭矫的游龙飞腾云雾之中,不可捉摸。从抑郁忧思变而为纵酒狂放,从纵酒狂放又转而为充满信心的期望。波澜起伏,陡转奇兀,愈激愈高,好像登泰山,通过十八盘,跃出南天门,踏上最高峰头,高唱入云。

《梁园吟》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梁园吟》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66梁園吟李白

我浮黃雲去京阙,挂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台間。平台爲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渌水揚洪波。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玉盤楊梅爲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雲。梁王宮阙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馀汴水東流海。沈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2017观看《榜样》学习心得下一篇:第五周教学小结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