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杭州)研讨会(精选4篇)
1.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杭州)研讨会 篇一
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电机博览会暨发展论坛
时间:2011年4月12日―14日
地点: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漕宝路88号)承办单位:上海冠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大会网址:
展览--时间
报到布展:2011年4月10—11日开幕式: 2011年4月12日 9:30
展示交易:2011年4月12—14日撤展: 2011年4月14日16:00
前言:
2010年6月11日-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电机博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展览会由上海电机行业协会等多家专委会及协会发起主办,上海冠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承办,五十多家专业媒体全程推广,召集了行业多个知名品牌(例如:雷勃电气,联合电机,皖南电机,兰州电机,大中电机,远东电机,上海电机集团,重庆赛力盟电机,ABB,大连电机,大同电机,韩国海坚电机,哈尔滨轴承等)42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专业观众三万多人次,是电机行业一次成功圆满的聚会,展会期间举办多场研讨会均取得圆满成功,出席开幕式的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长孙昌基,对本届展会给予充分的肯定。
2011我们再次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电机博览会暨发展论坛,在此我们将以“突出品牌、开拓创新、注重实效,强化服务”的办展宗旨,凭借独特的创意,科学合理的整合传播和卓越的服务,以全新的理念为广大参展企业提供“高水准,高品位,高质量”的展示交流舞台,打造电机行业最具规模,最有价值和最具权威的盛会。
展出范围
■电机:
大、中、小型电机、分马力电机、微特电机、步进电机、直流电机、防爆电机、特种电机、振动电机、永磁电机、牵引电机、减速电机、同步电机伺服电机、串励电机、汽车电机、家用电器电机等;
■电机控制系统及装置类:
电机控制系统及伺服系统、驱动器、调速器、数控装置、变频器、开关设备、转换器、专用设备、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等;
■磁性材料类:
各种永磁材料和软磁性材料、磁性材料生产和检测设备、电碳制品和电工合金等;■制造设备类:
绕线机、电焊机、冲制设备、绝缘涂覆设备、塑压机、专用加工设备、充磁机、工模具、生产线等;
■测试仪器及设备类:
电枢检测仪、电机综合性性能测试仪、动平衡机、电量测试仪、测功机、绝缘性能测试仪、磁测量仪器、在线检测仪、CAT、机械检验设备等;
■配套产品类:
轴承、整流子、电刷、换向器、模具、风机、铁芯、转轴、冲片、端盖、热保护器、导线、绝缘材料、工程塑料、接线盒、接插件;
2.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杭州)研讨会 篇二
10月30日, 简短的开幕式后首先举办了201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科技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 共18人获奖, 其中杰出贡献奖8人, 贡献奖10人。由于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正值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前夕, 因而主题报告会并未见到总局司局级领导出席并做主旨报告, 较往届少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声音。做主旨发言的十余位国内外专家厂商代表分别总结了在承载网架设、云平台构建、标准技术应用在内的实践经验并提出对新机遇下广电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来自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克里斯托弗·拉莫斯在题为《走向全IP网络》的演讲中指出, 全IP能使云更加简单的同时, 机顶盒也更加简单。全IP不仅能改变运营商与客户的关系, 而且能增加联系。更高的宽带效率, 信号会更强, 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对于运营商来说, 能降低成本。对于客户来说, 可以综合连接设备, 让多屏内容更方便地相互传递, 并提供整合的服务。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励怡青在演讲中指出, 有线运营商正面临新的行业时代的重新规划和布局, 竞争对手很强大, 从来自电信运营商的智能管道竞争和全业务竞争的压力都非常大, 电视用户的有所流失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她列举了整个广电行业发展四大方向:从网络为王、内容为王、用户为王向数据为王演进;有线网络产业向宽带化、双向化、有线无线一体化、全业务化演进;新媒体产业向跨网络、多屏幕、全媒体、云服务方向演进;智慧化应用向云计算、泛在网、大数据方向演进。Comcast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乔治·塞林格 (Jorge Salinger) 做了题为《EPo C计划系统架构规范》的报告, 介绍了Comcast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与思考。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明则在报告中提出广电运营商需转换思维, 进行企业化运作, 行业应选好一个龙头企业, 有了广电龙头企业才可能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如果没有龙头企业, 广电自己做标准是不现实的, 要考虑标准最后的落地。
新技术报告会融合了广电网技术演进、新媒体发展趋势下广电业务发展、广电运营商资源管理、网络监测、家庭网络中心云服务、OTT和多屏服务等各方面话题, 各位演讲嘉宾纷纷推介了其相关观点、实施经验和解决方案。
无线专题论坛的报告主要以单频网为焦点, 探讨了单频网组网技术、编码标准、设备实现、组网实践等方面内容。演讲嘉宾纷纷展示了自己在单频网方面的发展成果, 以及最新的设备和应用测试效果, 从而使与会听众可以深入了解无线网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推进方向。
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推进近几年一直是ICTC讨论的热点, 今年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论坛演讲内容将C-DOCIS、EPo C、Hi No C悉数包含在内, 在演讲结束后进行的互动论坛上, 来自总局管理部门、国内外运营商、设备厂家的代表共同就有线电视接入网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讨论, 并与台下听众进行了交流, 气氛热烈, 效果良好。
OTT是今年广电比较火的词汇, 很多会议都在谈论, 今年的ICTC也有一整天的会议内容与之相关, 即由ICTC组委会、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钱塘论道——2012中国数字电视及OTT产业高峰论坛”。会上, 来自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产业链厂家400多位同仁共聚一堂, 共同围绕数字电视、IPTV以及OTT的政策走向、商业模式、业务应用、技术趋势展开深入的探讨。在由华数传媒副总裁乔小燕主持的圆桌讨论会上, CNTV未来电视的林震、湖南有线的邓秋林、四川省网的李黎、华数传媒的李学东、蓝联科技的申屠美良等多位嘉宾一起就OTT的发展对于行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如何开放融合发展OTT进行了深刻讨论。
研讨会同期, 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ICTC展会, 来自广电总局、华数集团、同洲电子、浙广科技、博通、意法半导体等多家单位参展, 展示了有线网络接入、NGB业务、云计算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展台上, 重点展示了C-DOCSIS、C-Home Plug AV和Hi NOC三大宽带网络接入技术。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率队参展, 对台湾网络整合等成果进行了展示。对于今年热议的OTT, 运营商、芯片和方案提供商也纷纷有精彩呈现。
3.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杭州)研讨会 篇三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以“剧场建设与运营安全”为主题,特邀国内外六位嘉宾,围绕专业剧场建设情况、国内外相关标准、舞台机械设计、剧场应急预案和演出管理中的安全防控等多个方面演讲,深入探讨了剧场建设与运营各层面的安全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为使业界更好地了解本届论坛情况,本刊特编发主办方的领导致辞及演讲嘉宾的报告,以飨读者。演讲报告采用中英文双语体例,文章按照演讲顺序排列。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来自海内外剧场建设、剧场应用与管理者,以及舞台演出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剧场建设与运营安全”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探讨,为中国剧场建设发展与安全运营出谋划策。在此,我谨代表文化部财务司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剧场是提供观赏舞台艺术的文化场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全国各地的剧场建设如火如荼。“剧场建设热”客观上带动了演艺文化市场的繁荣,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剧场在选址、规模、设计、建设和使用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剧场在建设中追求高档奢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一些剧场在设计时忽视日后的运营与管理,建成后问题多多。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剧场建设的功能定位,如何将舞台技术与剧场建筑完美结合,保证剧场的安全运营,保障演职人员和观众的生命安全,保证演艺作品的完美呈现,既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剧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支持论坛的召开,也希望通过大家对中国剧场建设、运营、管理、使用等方面的深入研讨,为中国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开展中国当代剧场间的合作、服务与经营活动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我国文化艺术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4.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杭州)研讨会 篇四
(2013年8月13—16日,中国 北碚)
暂定议程
2013.8.13 星期二
9:00 中-加三峡库区水域科学中心挂牌仪式
中国西南大学领导致辞
加拿大温莎大学领导致辞
中国重庆科学研究院和科委领导致辞
加拿大驻重庆领馆总领事致辞
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水库司周维副司长致辞 教育部三峡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波教授致辞
中-加三峡库区水域科学中心揭幕式
集体合影 10:30 咖啡时间
10:50 对“中加三峡水域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展望和中国-加拿大安大略课题“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的先进检测与模拟”进展(谢德体和Haffner博士)11:30 研讨会内容和任务(西南大学 张磊博士)12:00 午餐
1:30-3:45 Session 1库区总体及干流研究报告 主持人:Bill Taylor教授 13:30
1.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
周维研究员 三峡建设委员会水库司副司长
14:40
2.三峡库区干、支流水质监测
刘辉博士 长江流域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
15:20
3.以三峡水库为例论述建立大型水库营养和水质模型的必要性和步骤
Philippe Van Cappellen 加拿大卓越首席科学家 滑铁卢大学 15:45 咖啡时间
4:15-18:00 Session 2 三峡库区支流和面源污染报告 主持人:陈求稳研究员 16:15
4.三峡库区支流富营养化基质研究
王雨春研究员、副所长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16:45
5.澎溪河长期监测情况
黄道春 重庆市云阳县环保局副局长
17:15
6.作物生产对水体污染的大型农业水文动力学集成模型研究
张科峰教授 浙江大学宁波学院,英国University of Warwick
17:45
7.第一天讨论总结、休会
Doug Haffner博士,加拿大温莎大学大湖环境研究中心
8.14 星期三
9:00-12:00 中加国际科技合作课题“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的先进监测与模拟”进展 Session 3课题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主持人 张科峰教授 9:00
8.课题研究计划
张磊博士、副教授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15
9.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谢德体(或倪九派)博士,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45
10.涪陵区龙王沟流域农田面源研究进展
张铁全博士和Chin Sheng Tan 博士 加拿大农业部温室和作物管理所
10:15 11.4DAgro农田营养迁移模型在三峡库区的应用
Robin Johnston, Bryan McConchie, 加拿大 Ritchie Feed & Seed.Ltd
10:40 咖啡时间
Session 4库区水质监测研究进展 主持人 Jim McGeer 博士
11:05 12.基于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科考船考察数据,研究库区藻类组成和丰度
夏志强 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张磊研究室
11:30 13.澎溪河高阳平湖营养和水华爆发机理研究
蔚建军、付莉 硕士研究生
西南大学张磊实验室负责实施
11:55 14.2013中国-加拿大安大略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课题2013年申报
刘文军教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12:20 午餐
13:30 Session 5中加国际合作课题第二年(2013.9-2014.9)研究计划和时间表讨论
组一 库区面源污染监测和减排研究 主持人 张铁全和倪九派博士
组二 库区陆地-水体一体化研究 主持人 Ken Drouillard和王雨春博士
组三 库区面源污染和水质监测模型研究 主持人Philippe Van Cappellen和张科峰博士
15:45 咖啡时间
16:10 Session 6 Plan and design of CCTW(with the same group)组一 库区面源污染监测和减排研究 主持人 Chin Sheng Tan和倪九派博士 组二 库区陆地-水体一体化研究 主持人 Ken Drouillard和雷晓玲博士
组三 库区面源污染和水质监测模型研究 主持人Philippe Van Cappellen和张科峰博士
17:10
Session 7 2013.9-2014.9研究计划及CCTW的设想分组总结
主持人 Douglas Haffner博士
17:50 休会
8.15 星期四
上午出发去涪陵龙王沟、王家沟监测点考察,中午在涪陵吃饭;下午赶往奉节,参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基地;晚上住天坑地缝宾馆。
8.16 星期五
上午参观天坑地缝,中午在奉节吃饭,饭后回到重庆北碚,住海宇酒店。
8.17 星期六
【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杭州)研讨会】推荐阅读:
第二十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07-03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展览策划展会搭建展览会08-06
第十六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开幕典礼暨文艺晚会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11-01
协会新闻稿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京举行05-30
中国现阶段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读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体会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