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10篇)
1.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 篇一
云南大学信息检索重点
第一章
一、检索策略
定义:在处理信息需求提问实质的基础上确定检索途径、检索词语并明确各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查找步骤、系统输出顺序等方面的科学安排,与检索效果密切相关。
二、检全率与检准率
1.检全率及其影响:检全率=(检出的相关信息数/信息库中相关信息总数)x100% 2.检准率及其影响:检准率=(检出的相关信息数/检出的信息总数)x100% 影响检出文献的检索效果的质量。
三、检索模型
1.布尔检索模型
(1)定义:布尔检索模型采用布尔代数和集合论的方法,用布尔表达式表达用户提问,通过对文献表示与提问式的逻辑运算来检索文献。
(2)优点:简单、易理解、易实现、能处理结构化提问
(3)缺点:A.布尔检索式的非友善性,即构建一个好的检索式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对复杂的检索课题,不易套用布尔检索模型。B.易造成零输出或过量输出。检索输出完全依赖布尔提问式与系统倒排挡中的文献匹配情况,输出量较难控制。
C.无差别的组配元,不能区分各组配元的重要程度。
D.匹配标准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匹配标准是有或无,因此,对于文献中表因此的数量没有评判,都一视同仁。
E.检索结果不能按照重要性排序输出。2.向量检索模型
(1)定义:向量检索是以向量的方式确定检索内容的方法,系统中的每一篇文献和每个提问均用等长的向量表示。
(2)优点:A.采用自动标引技术维文献提供标引词
B.改变了布尔检索非“1”即“0”的简单判断,标引词和文献的相关程度可在【0,1】闭区间中取值,使标引和检索者都可比较灵活地定义组配元(标引词)与文献的关系深度,改变了布尔检索模型僵化的特点。
C.由于以其相似的程度作为检索的标准,可从量的角度判断文献命中与否,从而使检索更趋于合理。
D.检索结果可按提问的相关度排序输出便于用户通过相关反馈技术修正提问,控制检索量。E.布尔模型的逻辑关系依然可以使用,保留了直观性和方便性。
(3)缺点:A.如检索过程转化为向量的计算方法,不能反映出文献之间的复杂关系
B.由于对任何一个提问都需要计算全部文献库中的每一篇文献,因此,计算量大、算法复杂度高。
C.由于标引加权和检索加权是分离的,因此,随意性较大,难以保证质量。3.概率检索模型
4.扩展布尔逻辑检索模型 5.相关反馈模型
四、信息检索的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查找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 3.制定检索策略、途径和方法 4.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五.信息检索的方法
1.布尔检索
与(AND *):A*B,表明一篇文献中A和B同时存在
或(OR +):A+B,表明一篇文献中A或B必须存在,也包含同时存在 非(NOT-):A-B,表明一篇文献中包含A但不包含B 2.截词检索(1)类型
A.按截断位置:后截断、前截断、中截断; B.截断的字符数量:有限截断、无限截断。(2)实施
A.后截断:将截词符号放在字符串右方,保持词的前方一致。computer*computerise/computers B.前截断:将截词放在字符串左方,保持词的后方一致。*computermicrocomputer/minicomputer
C.前后同时截断:*computer* D.中截断:又称通用字符法,将截词放在检索词的中间,主要解决一个词的英、美不同拼法及有些词的单复数问题。
organi?ationorganisation/organization 3.限制检索
4.全文位置检索 5.加权检索 6.多媒体检索
第二章
一.基本概念
1.书目数据库
(1)定义: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某个领域的三次文献(如文摘、题录、目录等)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属于参考性数据库中的一种。(2)类型
A.文摘、索引数据库:与书本式文摘、索引相同,提供确定的文献来源信息 B.图书馆目录库(3)特点
A.历史悠久,是机读数据库发展的先驱;
B.文献数据量大,连续性累积性强;文献类型齐全,语种多 C.使用上没有限制,开放性好 D.记录结构简单固定;
E.更新周期长,生产费用低;
F.数据及主题词规范性好,索引系统完备。
2.全文数据库:其记录不仅包括原始文献的目录,而且收录了原始文献的全文。
3.一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为原始文献。它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创作而成的文献。包括阅读性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学术论文、实验记录、日记、备忘录、内部报告、技术档案、信件等公开或不公开发表的文献。译文一般也归入一次文献。
4.二次文献:指文献工作者对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浓缩之后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的文献。一般包括:目录、题名、文摘、索引。
5.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评述、综述、进展报告、百科辞典、名录、指南、手册。
6.核心期刊:在某一学科中,少数期刊覆盖了该学科的大部分最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而多数期刊仅包含该学科的少量最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这少数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7.灰色文献:非正式出版物又叫零次文献、灰色文献,是指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只是为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如手稿、私人笔记,信件等。
二.特种文献
1.定义
特种文献是一种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的似书非书、似刊非刊的文献类型,通常在出版发行方面或获取途径方面比较特殊,因此称为特种文献。它包括了除图书、期刊之外的所有其他类型的文献,如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产品样本和产品目录以及档案等。2.类型
(1)会议文献
检索系统:OCLC-Papers-First、OCLC-Proceeding(2)学位论文 A.定义: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学生为获得某红学位二撰写的科学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B.检索系统:ProQuest Digital Diseertations;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3)专利文献
A.检索系统:专利局;中国专利信息检索系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站专利数据库 B.专利分类法 a.原则:行业分类原则:根据发明的用途或应用领域分类;功能分类原则:根据发明的“直接功能、效用或产品”分类,即以装置、物质或工艺的本质效用作为分类依据。b.IPC:InternationalClassfica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国际专利分类表》 原则:功能分类与行业分类相结合,功能分类优先为原则 分类:IPC按照五个等级分类,部(Section)、大类(Class)、小类(Subclass)、主组(Main Group)、分组(Group),其中部是分类表中最高等级的分类层,按照领域不同,分为八个大部,用一位的英文字母标记,分别是A-H,分部不设类号。因此,一个完整的IPC分类号由代表部、大类、小类、大组或小组的符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IPC分类号:F04D29/30 F(部)04(类)D(小类)29(主组)/30(分组)(4)标准文献
A.定义:指按规定程序制定,经公认权威机构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
B.检索系统:ISO;中国标准咨询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的标准库;NSSN(5)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报道研究工作和开发调查工作的额成果或进展情况的一种文献类型。美国四大报告(AD报告、PB报告、NASA报告和DOE报告)是世界上出版量最大、影响最广的科技报告。第三章
一.百科全书
定义:是荟萃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类完整知识,概要加以叙述并有序编排的工具书。
二.类书
1.定义:是摘录、汇集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类目或按韵部编排而成的工具书。2.举例:《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
三.政书
1.定义:是记述历代或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的沿革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等方面史料的工具书。2.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志》 3.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文献通考》《清朝文献续通考》
四.类书和百科全书的区别
1.编撰方式的不同
类书是原始资料的汇集,百科全书是对已有知识的加工、整理和浓缩。2.编排方式不同
类书是根据原始资料分类或音韵进行编排,百科全书则是以条目的字顺进行编排。3.内容有别
类书一般侧重于文史资料,而百科全书以反应人类全部知识力为己任,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视。4.后期工作不同
类书很少补充或者修订,百科全书有连续修订制度。5.检索体系有无
百科全书有完备的索引体系,部分条目有参考书目,指引读者进一步阅读等,类书不具备。
五.工具书的类型、各自的特点、编排及功能
1.书目
(1)定义:书目是揭示与记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2)编排
书目的正文;有的书目还有文献的提要或注释书目记录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另多种编排方式;书目正文后一般附有辅助索引。(3)功能
是进行出版物等级、统计报告、指导阅读和科学管理图书的工具。也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鉴别图书真伪异同的重要工具。2.索引
(1)定义:又名“引得Index”,原有面检、备检、韵编之称。索引是将书、刊或其他文献中重要的或有意义的信息摘录下俩,按一定方式顺次编排,并注明出处的检索工具。
(2)编排:索引正文的结构是款目的有序编排;款目由标目、说明语和出处构成;款目依字顺、分类等方式编排;独立式索引多附有辅助索引。
(3)功能:提供文摘索引;指引篇名、文句、语词与专题论述的出处;增加检索途径;比书目能进一步细致地揭示图书报刊的内容;可分析某一文献的主题内容以及关于某一学科或课题的最新观点和发展趋势。从词句索引可研究作者写作分割,寻找特定语句出处,还可供寻章揽句、采撷辞藻。3.文摘(1)定义:文摘是将文献的主要内容简要确切地加以描述,并注明出处,以一定的方法编排的检索工具。(2)编排
每一款目分两部分,一部是对文献的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的描述,另一部分是关于文献内容的概括。款目一般按分类编排;有些文摘还附有辅助索引。(3)功能
通报最新的科学文献;深入揭示文献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原文;节约阅读时间;确定原文与检索需要的相关程度,决定取舍;帮助读者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六.常用排检法
1.字顺法:形序法部首、笔画字顺法
号码法四角号码、中国字庋撷、起笔笔形法 音序法汉语拼音、注音字母法、韵部排列法 2.分类法学科系统排列法(中图法等)
事物性质排列法、四部分类法、自编分类体系 3.主题法索引
4.时序法年表、历表
5.地序法地方志、地图、地名录
七.图情专业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建设、图书与情报、情报学报
八.图情常用资源
1.文摘数据库
LISA: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s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文摘 LISAT: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s 2.全文数据库
Library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ull text ACM digital library ASIST digital Library’ Emerald E线图情
国道特色数据库 3.网络资源
书社会: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沙龙 ODLIS(图情在线辞典)4.常用图情机构网站 IFLA UNESCO Libraries Portal ALA PLA 中国图书馆学会
第五章
一.文摘索引型检索工具/数据库
1.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引文索引》 2.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社会科学方面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3.EI:Engineering Index 工程技术信息的《工程索引》 4.BP:BIOSIS Preview 生物科学方面的《生物学文摘》 5.MEDLINE 医学信息
6.CA:Chemical Abstracts《化学文摘》 6.中文社会科学:《全国报刊索引》、《报刊资料索引》
二.电子期刊
1.英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2.中文电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
三.电子图书和报纸
1.免费:Project Gutenberg古腾堡计划;e书时空
2.收费: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中国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第六章
一.JSR指数
期刊引文分析报告是综合了解学术期刊的评价性工具,利用JSR了解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二.H指数
1.定义:一个人在其所有学术文章中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他的H指数就是N。2.确定某人的H指数
(1)将其发表的所有SCI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
(2)从前往后查找排序后的列表,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论文被引次数。所得序号减一即为H指数。
三.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学科为理工农医,可查询各学科领域最重要的核心文献,共645种来源期刊。可通过论文产出量和被引量的统计分析,进行科学评价。四.WOK构成
1.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2.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3.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
四.影响因子
1.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 = 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2.查阅途径(1)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of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 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2)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CNKI的跨库检索页面点击“文献来源列表”即可看到权威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列表 3.作用及意义
(1)是评价科技期刊的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
(2)影响因子的高低较客观地反映了期刊和编辑吸引较好论文的能力
第十一章 一.OA:Open Access。文献的开放存取意味着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作品,或者实现对作品全文的链接、为作品建立索引和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的软件,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处于合法目的的使用。
二.EndNote:EndNote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个人文献信息管理软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护书目文献数据库;从其他数据库中下载书目文献;为写作产生合适的书目文献格式;帮助用户完成科技论文写作。
三.NoteExpress:NoteExpress一款专业级别的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其核心功能涵盖“知识采集,管理,应用,挖掘”的知识管理的所有环节,是学术研究,知识管理的必备工具,发表论文的好帮手。四.书目管理软件
选择课题并形成检索策略?
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查找要求 1.明确检索目的
2.检索内容所涉及的学科主题淋雨
3.明确所需信息的数量、语种、年代范围、文献类型等。二.选择检索工具(资源参考)1.按检索内容的类型
一、图书/专著书目(一)中文
(1)本校的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2)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3)中国国家书目(纸本)(4)卓越亚马逊的图书搜索(二)西文
(1)美国国会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2)WorldCat---OCLC世界图书馆书目(3)CALIS联合书目数据库
二、图书/专著电子版(查全文数据库)(一)中文
(1)超星读秀(2)北大方正(3)书生之家
(4)CNKI工具书在线(查定义)(5)辞海(纸本)
(6)中国大百科全书(纸本或电子本)
(二)西文
(1)Google book(2)Project Gutenberg(3)Wikipedia
三、期刊论文
(一)中文
(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2)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4)全国报刊索引(社科版)印刷本或网络版
(5)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总汇数据库(6)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7)内部资料索引(纸本)
(二)西文
(1)Academic Source Premier---EBSCOhost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2)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UMI学术期刊图书馆数据库(3)CALIS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4)OCLC FirstSearch数据库系统(5)Elsevier电子期刊(6)Kluwer(7)ERIC(8)Google学术搜索
三、学位论文
(一)中文
(1)中国知网学位论文数据库(2)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
(二)西文
(1)PQDT---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NDLTD
四、其他
(一)开放资源
(二)网络资源导航
(三)整合平台
2.按数据库类型(常用)(1)书目数据库
A.本馆馆藏目录数据库 B.Calis联合书目数据库
C.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馆藏查询 D.超星数字图书馆; E.worldcat(2)全文数据库
中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系统的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
英文: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期刊数据库;(3)事实型数据库 万方数据;
(4)数值型数据库(5)多媒体数据库
三.制定检索策略、途径和方法 1.检索表达式
2.检索表达式的调整(1)扩检
A.使用截词技术
B.用OR链接同义词、近义词
C.位置算符采用精度较低的方式:从(w)到(n)到(s)D.选择上位词、相关词、降低专指度 C.删去不重要的词,调节网罗度。(2)缩检
限制检索词出现的字段
四.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2.历史纲要课期末复习提纲 篇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与鸦片战争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3、4、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及失败原因
5、西学东渐
6、太平天国农民运动7、8、戊戌变法
9、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10、三民主义11、12、13、工人阶级及
14、十月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5、16、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的对共政策
18、武装起义失败的历史经验
19、五次反围剿及长征精神20、21、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文章
22、整风运动
23、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2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5、西安事变
26、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及战后政策
27、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28、重庆谈判
29、第二条战线
3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31、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32、第一个五年计划
33、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34、十一届三中全会
35、中日建交
36、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37、德育教研室
3.大学写作课回顾与总结 期末复习 篇三
第一讲
绪论:关于写作
一、什么是写作:就其过程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记写活动来制作文字产品;从形式上看,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从本质上说,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现代写作特性
一:个体创造性(创新意识)是贯穿写作始终的特性,写作中的创造性,一方面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见人之未见”,另一方面,表现为感知、运思、行文中的主体心理元素的差异和心理图式的独特。
二:实践操作性(实践训练)实践是指社会实践。写作的实践操作性具体体现在“写”上;还体现在劳动性质上。
三:动态综合性(综合素质:修养与能力)现代写作意义: 公共价值:(1)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
(2)现代管理借助的必要手段;
(3)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
个体价值:是适应跨世纪人才需要的必备能力、是展示一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竞争条件之
一、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学写作独有的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完成审美表达)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一、生活对写作的作用(1)生活是写作基础(2)生活是创作源泉
(3)正确处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4)生活素养的升华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阅读对写作的作用:
(1)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具体的写作技巧。(2)阅读能够补充生活经验的不足。(3)阅读能够触发你的写作灵感。(4)阅读能提高人的鉴赏力。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优秀的人格品位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人格品味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人格品味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
只有一种作品永垂不朽,那就是富于艺术性的作品——契柯夫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审美价值的创造:按美的规律创造美、美的创造需要激情、除了激情诱发和情感体验,学写作的人还应该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
一、写作客体的构成
1、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自然现象与写作对象(写作内容)人的思维概念,开始于认识活动。自然物景与写作触发(刺激灵感)写作源于感知,感知源于外物刺激
自然物象与表达媒介(修辞手段)在艺术创作中,物象的媒介作用不可缺少
2、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本源上讲,文章无不来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文学的社会功能。为群体,为社会就成了写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个体的人生状态;作为高级生命存在形态的人,一方面具有社会化的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个体化的属性
个性化的表达追求。人的个体特征有着生理基础,即不同的气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的后天因素 写作的个性化特征
4、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精神文化与精神产品;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风貌,精神文化是指人所创造出来的用于精神消费的产品,凡是精神产品,都是外化的。
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之上,需要物质文化的支持和滋养。精神文化的生产特性;精神文化有自身的特殊性。精神文化的生产是智力化的生产,他为人们的精神消费和心理需要而生产。
精神文化与精神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消费在整体文化结构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二、主客体的关系
1、对照关系;“认识——反应”活动在文字信息传播中体现、作者的双重角色(既是写作主体又是写作客体)、由于文体不同,写作主体“反映”写作客体的意图也不同。其实心物之间最神奇的对应,就在于审美层次的连接。
2、同型关系;“心物同型”与“天人感应”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不仅生理节律与自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心理情绪也同样有着同构、对应关系;“主客交融”与“物我融合”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往往在想象中实现自己,力图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使主、客体浑然一体,合二而一。
3、双向建构;双向建构关系(瑞士 皮亚杰 提出)按照双向建构理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个主、客体结构中进行。
4、联系中介。构成双重建构的接触点,有三种形式:感觉、表象、语言。
一、观察的含义
观察是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的认知过程。
二、观察在写作的作用
认识客观事物和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进行比较分析和获得深刻见识的必由之路。
三、观察的方法:
定位观察(由宏观到具体,由浅入深,由外到里),移位观察(由远及近,由静态到动态),比较观察(有比较有鉴别,差异就是特点)。
具体操作性建议: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部形态,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及精神状态。细致的观察可以给写作提供大量的细节,可以使作品丰满动人。准确把握观察能够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变化。
观察能力的构成要素:注意力、鉴别力、联想力
一、感受的含义
1、概念:
感受是指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呈现出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
2、感受和感觉及思考之间的区别
感觉和感受都是以周密的观察为前提。但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外部器官,所获得的一种单纯的外部反映或简单的心理反映。作为同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感受和思考也有区别: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方式一般有两种,作用于人的心灵,引起人的情感变化的是感受;作用于人的头脑,引发人的理性认识的叫思考。
二、感受的种类
1、视觉感受力;
2、听觉感受力;
3、嗅觉感受力;
4、肤觉感受力;
5、味觉感受力。
三、感受的特点
1、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的特点决定了写作者不同的创作追求和不同的写作价值。
2、富有变化性
变化性这个特点的存在,为写作者提供了培养感受能力和提升自己写作价值的可能。
四、感受能力的意义
1、调动人们情感参与,培育人类的美好情操
2、增加作品艺术感染力,实现作品美学价值
3、它独特的艺术能力奠定了文学作品永远不能为其他艺术形式所代替的基础
五、感受能力的培养
1、加强人文情怀培养,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2、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有意识地训练自身的敏感性。
3、掌握表达感受能力的几种修辞方法(拟人、通感等)。
一、想象的含义与作用
1、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1)诱发灵感,产生创作冲动。(2)再造生活,构思故事。
(3)借助合情合理的想象,推动情节进展。
(4)丰富的想象能为作品提供丰满的细节。
(5)修辞手段。
二、想象的类型及特点
1、想象的类型
(1)组合记忆,再造想象。
(2)依据生活,创造想象。(3)幻想。
2、想象的特点
(1)想象以生活为依据。
(2)想象具有超越性和强化力。
(3)想象能够引发艺术欣赏中的互动性。
三、想象能力的培养
1、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
2、以强烈的激情为动力。
3、以高度的理性为指导。
一、语言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1、语言是作家的名片,是成功作品的标志。
2、语言是写作者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构成作家风格的最主要因素
3、语言是评判文章的重要标准,也是理解作品的重要途径
二、写作语言的特点
1、语言具有变化性(变化诱因是时代、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2、语言是写作者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
3、在文学写作中,语言规范让位表达需要。
三、语言能力的培养
1、写作语言的构成 词; 句式; 语气;
语调(声音); 标点符号;
(1)准确明白(三要素:语境,语言对象,词性。)(2)朴素自然。(有力能动人)(3)形象生动。(语言要美)
3、学习语言的两个途径(1)向书本学习;(2)向生活学习。
一、小说的构成
1、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塑造为中心,综合地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情节的叙述、环境的描写等艺术手法,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因此人物、情节、环境描写构成小说文体的“三要素”。
2、小说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1)神话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3)唐传奇与宋话本(4)明清小说
(5)五四新文学后的现代小说(6)当代文学时期
二、小说的分类与审美特征
1、小说的分类(1)长篇小说
篇幅容量:10万字以上。2)中篇小说
中篇小说容量:3万字——10万字。
艺术特点:介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3)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容量:3千字——3万字。艺术特点:
截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或描写某一事件,情节比较单纯,故事线索简单明白,结构也不复杂,虽以写人物为主,但人物关系比较简单集中,篇幅较短小。(4)微型小说
篇幅容量:3000字以内; 艺术特点:
主题单纯明白,简明扼要。情节集中单一。
人物关系简单,出场人物少。
结构精巧,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小说的审美特征
(1)人物形象是小说形象的核心。
(2)完整多变的情节铺叙和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3)精彩而富有意蕴的环境描写是众多小说作品的审美构成。(4)丰富的叙事方式构成小说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一、散文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散文发展历史过程中三次概念内涵的变化 :(1)与韵文相对称——笔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2)对骈体文对称——古文
古文(散文)与骈文并行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晚清。
(3)现代文体——与小说、戏剧、诗歌等并列 广义: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狭义: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4)今日散文概念: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是指那些题材内容广泛多样,形式灵活自由的记人、记事、咏物、抒情的短小文章。”
二、散文的分类与特点
1、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以抒情为目的的散文。它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直抒胸臆来表达作者对具体的人、事、景、物的一种强烈的感情。结合人或事来抒情的是叙事抒情散文;结合景或物来抒发的叫借景抒情散文。
(2)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是以记叙人事为主的散文。它同抒情散文的区别在于:虽然两者都要记人叙事,但抒情散文重在情感的抒发,而记叙散文则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表达方式上更注重叙述、描写。常见的记叙散文有回忆录、传记、游记等。
(3)议论散文
议论散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用文学语言发表作者对生活的见解。它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在于:它要求形象的描绘和议论,侧重情感感染的说理;而一般议论文要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进行侧重于理智说服的说理。
随笔:
短小的形式,博杂的内容,浓郁的个性,诚实的风格,理性的思考。
2、散文的审美特征
(1)选材的生活化和广泛性;(2)情境的个性化与主观性;(3)表达的自由化和灵活性。
一、诗歌的概念与分类
1、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一种凝炼集中地表现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抒情性、精炼的文体形式是它的艺术特质,富于韵律、节奏和美感的语言是它的形式特征。
2、诗歌的分类
(1)以诗歌描写对象或者说表现内容为标准划分: 抒情诗
以作者的口吻抒发主观情绪、情感的诗体。叙事诗
叙述者口吻来刻画人物、叙述事件的诗体; 哲理诗
通过形象的比拟发掘生活中的道理与规律,重在哲理层面的揭示。
(2)从诗歌的体制形式分类: 格律诗
依据固定的格式和严格的韵律要求进行创作的诗体。自由诗
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一般是根据作者内在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节奏旋律。民歌
民间产生的口口相传的诗歌。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经常使用比兴的夸张创造诗歌意象,有着简洁明快,易记易唱的诗歌风格。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
1、高度凝炼集中地反映生活,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2、浓郁的抒情色彩、大胆神奇的想象是诗歌文体的审美特质;
3、分行排列的形式和富有韵律的语言是诗歌文体表现形式。汇总
1、什么是现代写作特性?
个体的创造性,即是创新意识。这是由写作的个体化和主观性决定的,并具有贯穿写作始终的特性。
实践的操作性,即是实践训练。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写”上,还体现在劳动的性质上。动态的综合性,即是综合素质,修养与能力。写作是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的动态综合体现,写作还与作者的思维、心理、审美活动、交际传播活动等密切相关,其动态综合的特色更加突出。
2、写作主体的素质由哪几方面构成?
3、生活对于写作的意义有哪些?
4、阅读在写作中有哪些作用?
5、写作客体由哪些方面构成?
6、写作主客体之间存在哪几种关系?
7、什么是观察?观察有哪些类型?
8、观察在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9、观察的方法有哪些?
10、什么是感受?
11、如何区别感受和感觉和思考的关系?
12、感受的种类有哪些?
13、什么是想象?
14、想象分为哪几种类型?
15、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6、写作语言由哪些方面构成?
17、什么是小说?小说”三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18、简述小说的历史演变过程。
19、小说的审美特征有哪些?什么是小说的情节和细节? 20、以篇幅容量而论,小说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21、散文的概念内涵发生了几次变化?
22、散文的基本分类形式有哪三种?
23、散文的审美特征有哪些?
4.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 篇四
1、有效提高复习的前提是优化的设计和组织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步”进行。
首先是“遍”步,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步,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
其次是“反刍”步,即让学生读书。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
第三是“消化”步,即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最后,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2、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延伸性强。
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
2.2 启发性强。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脱离《课标》的错误。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3 比较性好。
“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2.4 系统性强。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绘制树状结构图。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确实是很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2.5 趣味性足。
目前,有些老师的复习方法是从第一册开始,逐课地“炒原饭”,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再教一遍。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恹恹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性可言,也难怪复习的效果不佳了。运用图示法进行复习却不同。它借助文字、符号、线条、图画和语言等多种手段,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带有极强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让学生产生好奇感(平时不注重板书图示教学,复习阶段使用效果更佳)。更何况这种复习方法使学生站在新的角度看旧知识,熔复习方法、思维训练、思想内容、语文知识于一炉,学生因此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情感意向,其复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初中语文复习方法
一、趣味复习法
它是一种带有娱乐性的复习方法。它把单调枯燥的复习变为生动有趣的活动,因而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常用的趣味复习法有如下几种:1.游戏法。具体的游戏法是很多的,如猜谜语、对对联、联成语、解趣题、做趣味实验等。2.节目法。这里是指和学习有关的文娱节目,比如诗歌朗诵,根据课文改编的话剧和绘制的幻灯片,以及语文短剧和语文歌曲等。
二、竞赛法
竞赛法是具有比赛性质的复习方法。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短时强烈动机,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竞赛的类型通常有学科知识竞赛;综合性知识竞赛;操作技能竞赛等。
三、互助复习法
互助复习法是指几个同学在一个学习小组里互相用助,共同提高的复习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主讲法。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个同学在某一学科有专长,或对某个问题理解较深透,就可以采取主讲法,由他来主讲,以使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还有一种方法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主讲的机会来复述识记材料,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根据讲述的情况,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反馈,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纠正错误。
2.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针对某些重点、难点,大家集思广益,从而加深理解或解除疑难的方法。讨论应在每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讨论才能深入,才能集中每个人的独到见解而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
3.相互问答法。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而在互相提问时涉及面广,有许多问题可能是自己所忽略的,也可能是理解肤浅的,这样在相互问答中就可以得到补充和提高,在回答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四、课后复习法
在初中阶段,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作业多时,自习课纪律就好;作业少时,自习课纪律就不好。当老师批评学生不抓紧时间学习时,有的学生还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作业做完了。这现象说明;有相当一批学生认为,做作业是课后唯一的学习任务。实际上,按照学习的正常程序,放学后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虽然做作业也具有复习的意义,但是最好还是在做作业前,认真地进行课后复习。课后复习可以考虑做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就是不看书,独立地把老师讲的内容回想一遍的过程。这是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的方法。有人把这叫“过电影”,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每一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有人把这比喻为“反刍”,就象老黄牛那样,在休息时使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
2.看教科书。尝试回忆后,应该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去看书。因为看的是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绝对不能马虎。
5.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 篇五
1、试卷题型(A、B卷):
10道单选、5道多选、2道论述、1道制作简历(课下完成,考试当天跟试卷一起回收)
2、复习范围:
1、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期有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结束期五个时期。
2、马斯洛提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3、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特点:由“精英”走向“大众”; 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向第三产业倾斜;毕业初期失业率较高
4、技能分为三种: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可迁移技能(通用技能)
5、获取择业信息的渠道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针对毕业生召开的招聘会;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家庭及社会关系;公共传媒。
6、国家主要基层就业项目:中央各有关部门主要组织实施了4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包括: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门从2003年起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组部、原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教育部等四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组部、教育部等四部门从2008年起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7、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8、“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是住房公积金。
9、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押金、保证金、服装费等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的决定条件。
10、到“三资企业”工作是高校毕业生择业途径之一。“三资企业”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11、毕业生择业心理误区有期望过高、盲目攀比、缺乏自信。
12、着装礼仪:
职业装:先考虑严肃的着装,色彩搭配合适,裙装长度应该在膝盖附近适当的化淡妆:符合大学生的形象;不要过于妖艳
饰品:不宜过多,简单大方
袜子:裙装一定要有袜子,肉色丝袜为宜,裙装必须盖过袜口,丝袜缝拉直、拉正,不能是白袜子,网袜
13、大学生在择业时,获取信息渠道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针对毕业生召开的招聘会、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家庭及社会关系、公共传媒等
14、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5、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资源、创业知识储备、慎重的思考
16、创业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强烈的欲望
6.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 篇六
《数形结合在二次函数中的应用》课后反思
一方面由于参加了教研中心组织的初三教师解题能力测试,另外参加了李梁老师关于初高中内容衔接的讲座,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一些初高中衔接的内容对培养学生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我做了天津市07—09年中考题,尤其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我发现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会比用纯代数的方法容易很多。再者我认为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形结合意识会对目前解决综合题提供较大帮助。因此我着手设计本节课。其实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个有难度的内容对自己的确没有信心,其实学生在下面做对了,但害怕说错了。另外,由于有听课老师,学生表现出来的课堂气氛没有平常活跃。致使最后一道题没有彻底解决,从而给本节课留下了一个悬念。另外,就课上两个学生的疑问,还是说明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感到有难度。我在课后会带着学生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本质,争取让班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对本节课有进一步的理解。
在本节课设计的过程中,的确得到了很多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从本节课设计伊始,雷老师就全程给予我们关心和指导。我们专家听课组的于老师也的确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从选题到讲法都给予了我很多细致如微的指导。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7.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 篇七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姓名:分数:
1.将下列图书归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一级类目,均用类目标识号码表示。
答:共产党宣言A122 临床药物手册R97-62 蒋介石传K827-73 教育的艺术G4-51
2.利用2005年和2006年的《全国报刊索引》,查阅有关“公立学校转制”与“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的文献各1条。
答:郑涛 张民.无线网络技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1,(3):55-58.朱卫国 关于公办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 [期刊论文]-教育发展研究2005(4)
3.若要查找国外各种学术会议的信息,可利用哪些检索工具? 答:检索工具:中国知识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文摘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因特网会议预告;欧洲研究会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会议预告;医学会议查询;
4.国际专利分类法所采用的分类原则是什么?它的标记形式采用哪种编号方法?
答:分类原则:功能分类与应用分类相结合,以功能分类优先的原则。既考虑发明的功能,又兼顾发明的实际应用,而以发明的功能为主。标记的编号方法:统一按照技术主题设立类目,把整个技术领域分为5个不同等级:部、大类、小类、大组、小组,将与发明专利有关的全部技术领域划分为8个部,并分别用A-H中的一个大写字母进行标记: A部:生活必需(农、轻、医)B部:作业、运输 C部:化学、冶金 D部:纺织、造纸 E部:固定建筑物
F部:机械工程、照明、采暖、武器、爆破 G部:物理 H部:电技术
在每个部内还有由情报性标题构成的分部。分部只起到将某一大部的内容再进一步细分,以方便用户检索的作用,而不作为分类中的一个等级,也没有任何分类标记。
5.利用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查找“北京大学”的教师、科研 人员在2000年发表文献被该检索工具收录的情况,若想进一步了解某作者发表 文献的题录信息并阅读原始文献,该如何进一步查找?请分别写出检索步骤。答:了解某作者发表文献的题录信息检索步骤:
点击页面上方的“作者检索”按钮,即进入作者检索页面。
1.在检索输入框键入完整作者名或作者名片段,点“查找”按钮,系统显示包含检索词的作者列表。选择作者名,检索出该作者的所有文献。2.第一著者检索:点击某作者对应的第一作者图标,则检索出该作者作为第一著者发表的文献。
3.补充说明:在“基本检索”页面选择“作者”检索入口,也可查找某作者的文献,详见“ 基本检索步骤 ”
阅读原始文献的信息检索步骤: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4.具体查找文献线索;5.索取原始文献。步骤一:明确检索课题的主题是信息检索,并确定检索词“信息检索”或者“文献检索” 步骤二:我们选择读秀学术搜索,并确定检索方法为常规法。
步骤三:确定检索途径为主题途径,并选择文献类型为图书,检索标识为“信息检索”。步骤四:查找文献 步骤五:获取文献
6.请从中国商标大全网站http://,答:查询服装类世界著名品牌(自定)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有多少件,复制其中一件的内容,说明它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如果有优先权项,说明其优先权项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专利检索结果显示:日本株式会社三宅设计事务所的第92105056.9号申请公开了一种服装打褶的方法,第92109172.9号申请公开了一种给半成品服装打褶的方法。日本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的第01822195.5号申请公开了服装虚拟试穿方法。专利三件。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装臵,该发明能生成和显示穿着不同服装产品的顾客图像,而顾客不必真正试穿它。属于职务发明。国际优先权,又称“外国优先权”,其内容是:专利申请人就同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就同一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的,中国应当以其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为申请日,该申请日即为优先权日。
10.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谈谈你对《信息检索》的体会和认识
答:体会: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才知道,我们图书馆原来有这么多的电子资源,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不仅学会利用网络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有用的知识,而且掌握这种技能使我在未来的就业中增添了一项优势。知道了什么是检索,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息搜索,生活学习中也不止只有一个百度。这门课程真的很实用,建议作为必修课让更多的同学掌握检索技能,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帮助。课程的内容丰富,它教会了我们学生身处社会的必要的能力,不过时间太短了一点。短暂的学习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懂得了如何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对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我深深感受到这是门很实用很值得学习的课程,检索是一门很大的学问。CNKI、万方、超星以及各种搜索引擎的应用,便利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对我们的择业、就业也有很大用处。尤其是各种检索技巧的应用,使我们的搜索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老师讲的已经很好了,各方面知识得到了详细的讲解,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检索比赛。在课堂上学会了多种多样的搜索引擎,每个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实际应用时应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放宽眼界,擎掌握了各种检索方法,认识了CNKI等数据库,使我脑中网络的概念和功能放大了N倍!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从中学习到对学术论文,电子书,期刊等各方面的知识,我们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最想要的资源。了解了许多以前都不曾利用的网络资源。以前我只会利用百度的网页搜索,迅雷的使用,现在对许多网站都可以灵活的应用,特别是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的应用。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会了检索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提高技巧的同时还丰富了专业知识。
8.上海海事大学信息检索 期末论文 篇八
班级 物流管理132
学号 201310612055
姓名 杨中
日期 2014.6.21
课题:船体构造发展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1.课题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船的建造与维护渐渐向环保、低碳方面发展。运输船的结构一般由船体(含上层建筑)和动力装置两部分组成。船体构造不仅影响发动机的推重比,而且还影响船侧板的磨损,合理的搭配往往能更好的节约成本。又因为近些年,运输船在海上事故频发,多数原因是由于大风浪导致的船体倾斜,严重的甚至引起甲板断裂。这给船东和货主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设计和研究更坚固、平稳的船体具有解决问题,降低成本的实际意义。此课题可以对多数航运业管理者起到提示的作用。
2.选择数据库:
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Engineering Village 3.检索途径:
(1)检索条件: 发表时间 between(1979-06-01,2014-06-20 and 全文=船体设计 and 全文=运输成本 and 主题=环保 or 主题=高效)(模糊匹配)(2)检索表达式:“船舶设计” * 运营成本 ^ “船只相撞” * Date:-2014(3)Search results: TITLE(design of ship)and TITLE-ABSTR-KEY(operational costs(4)Quick Search: 22 articles found in Compendex for 1969-2015:((((development of ship)WN KY)AND((design of ship)WN TI))AND((operating costs)WN KY))4.检索内容:
(1)中国知网:
SrcDatabase-来源库: CJFD2007
Title-题名: 能源储运船及其节能技术
Author-作者: 陈少春;
Organ-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襄樊输油处湖北襄樊441002
Source-文献来源: 经济师
Keyword-关键词: 能源储运;;船;;节能技术;;LNG
Summary-摘要: 能源储运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海上船舶运输是其中的一种,并且发展迅速,日益受到注目。文章描述了能源海上储运船只的种类及其基本情况,并着重阐述了船舶运输的节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目前能源运输船只的节能技术主要集中在减小船体阻力、提升推进性能和提高推进设备的效率这三个方面。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应当采用能减小粘性阻力的船体设计方案;开发并使用附加翼片等来改善船舶的推进性能;采用再液化装置或者气体涡轮机和电力推进等组合方案等。此外,还对能源输送的新型船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PubTime-发表时间: 2007-10-05
Year-年: 2007
Period-期: 10
PageCount-页码: 260-261
SrcDatabase-来源库: CMFD2008
Title-题名: 船体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方法研究
Author-作者: 杜庆喜
Source-文献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Keyword-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全船;;舱段;;强度
Summary-摘要: 船体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分为两种,舱段模型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全船模型有限元分析方法。舱段模型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全船模型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评估船体结构强度方面,针对不同的问题各有其优点及不足之处。全船有限元分析法建模工作量大,但是各种载况和波浪条件下的载荷以及边界条件模拟的更加真实,所以结果较为真实,舱段有限元法建模工作量小很多,但是边界条件很难做到很好的模拟,因此结果相对来说不够精确,如何选择模型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便达到安全可靠并且高效的目的。本文以一艘98.0 m(8000 t级)江海直达驳船为例来研究全船模型和舱段模型在评估局部结构强度的异同,并找到一个较...PubTime-发表时间: 2007-10-01
Year-年: 2007
Period-期: 06
PageCount-页码: 116
(2)万方数据库
船用汽化器汽化量自动调节系统及自动调节方法(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CN 103452706 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8(21)申请号201310389228.X(22)申请日2013.08.30(71)申请人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430021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民权路特
一号长江大厦3楼
(72)发明人江武玖林远明刘明辉蔡金萍
熊利祥
(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42104
代理人涂洁潘杰(51)Int.CI.F02M 21/06(2006.01)6050 7/06(2006.01)(54)发明名称
船用汽化器汽化量自动调节系统及自动调节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汽化器汽化量自动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解决了现有汽化器的汽化量无法调节导致能耗增加、污染环境的问题。系统包括汽化器,汽化器的壳体上设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汽化器的LNG加热管与缓冲罐连接,所述缓冲罐与发动机连接的管道上装有调压阀,所述缓冲罐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热水进口的管道上设有三通电控阀,所述三通电控阀设有循环进水口、外循环出水口和与汽化器热水进口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控器的输出端与三通电控阀连接。本发明根据缓冲罐的压力自动调节热水流量,从而控制汽化量,大大的减少由于压力过高导致的外排,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热水的热能损耗,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
船用一站式压缩空气供气单元(21)申请号200920317254.0(22)申请日2009.12.14(73)专利权人陈海清
地址214500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工业园区(72)发明人陈江清陈炳清
(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佰}l}腾飞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32231
代理人金辉(51)I nt.C I.F170 1/0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
船用一站式压缩空气供气单元(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一站式压缩空气供气单元,包括集装空气瓶,集装空气瓶固定在支架上,集装空气瓶通过管线和进气阀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并设置有空气安全阀、压力表和压力开关,在集装空气瓶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出气阀,每个出气阀上连接有出气管路,在其中一出气管路上连接有减压阀和压力表,每根出气管路的末端设置有启动阀。由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供气给集装空气瓶贮存,然后分配至全船各使用场所,减少了空气压缩机、各类阀件和仪表等重复设置,为船舶设计和施工节省空间和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造船进度,同时降低了船舶的自重,减少了造船成本,使船舶载重能力得到提高,降低了船舶 的运营成本。
(3)Science Direct Chapter 9 Concurrent engineering Design Flammability testing Modernization Research Systems engineering
Uncontrolled terms: Anti-shipping weapons Life cycle support Operation of mission Total ship survivability
Classification Code: 671.1 Ship Design 911.2 Industrial Economics 913.5 MaintenanceProceedings of IMAM 2013,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ssocia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v 1, p 477-489, 2014, Developments in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Sea ResourcesOctober 17, 2013;Publisher: Taylor & Francis Containers Genetic algorithms Ship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ices(EEDI)Geometric modeling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Parametric models
Classification Code: 921 Mathematics 723 Computer Software, Data Handling and Applications 691 Bulk Handling and Unit Loads 674 Small Craft and Other Marine Craft 671 Naval Architecture 434.1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General-673.1 Shipbuilding
9.文献检索练习题 篇九
1.熟悉我们实习时所练习数据库检索界面,简单检索得不到结果的用高级检索查找
2.检索时仔细看清检索条件,重要限定条件不能错过
3.有些题目的答案在简单结果界面得不到,需要进入摘要(详细)结果界面得到
4.特别练习美国专利高级检索界面的检索式编写
二、练习题
1.利用荷兰SDOS数据库查找“AASRI Procedia”期刊上2013年5卷中2-8页上的文章,记录第二作者姓名
2.利用荷兰SDOS数据库“高级检索”界面的“图像(Images)”功能检索,查找有关“纳米粒子”方面的图片(在“图像(Images)”字段限定检索词“nano-particles”),而且要求图像是2010年发表在期刊《Studies in Interface Science 》上,记录检索结果数量
3.在《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查找1987年8月主办单位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主办的会议,记录“学科领域”中“哲学与人文科学”类目下与“中国语言文字”类相关的论文篇数
4.在《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年鉴年份为2012年,条目类型选择为“标准”,并且题名中包含“保密”的年鉴,记录年鉴中文名为
5.在《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年鉴年份为2001年,年鉴名称为“中国涂料工业年鉴”并且条目类型选择为“大事记”,题名中包含“《涂料工业》编委会”,在该大事记“正文”中对新一届编委人选作了说明,请指出新一届编委
6.EI数据库,请找出文章篇名为 “Inductance calculation of thick-metal inductors”所发表的出版物类型,全部作者涉及几个机构,文章语种是什么,涉及几个国家和地区
7.EI数据库,请找出2003年以“土耳其”发表的文章数量
8.检索2000年至2010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有关“computer”方面的专利(限制在文摘字段)。记下检索到的专利的条数,记录第一个专利共有几个同族专利以及该专利的优先日期
10.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 篇十
1.《白鹭》
《白鹭》将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通过描写它的适宜的形体和几幅优美的画面,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2.《落花生》
《落花生》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桂花雨》
《桂花雨》中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这里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事实上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4.《珍珠鸟》
《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我们从中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第二单元
5.《搭石》
《搭石》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6.《将相和》
《将相和》一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一些事物的(速度),让我们了解了(“速度”)这个概念。
第三单元
8.《猎人海力布》
《猎人海力布》讲述的是猎人海力布为救乡亲们甘愿变成石头的故事,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9.《牛郎织女(一)》
《牛郎织女(一)》讲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10.《牛郎织女(二)》
《牛郎织女(二)》记叙了牛郎织女婚后生活美满和遭遇王母娘娘无情的阻挠,两人仍坚定地追求幸福的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第四单元
11.《古诗三首》
《示儿》写了作者临终时对儿子的嘱托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和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题临安邸》通过写权贵们听歌看舞的荒淫生活,揭露了(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纸醉金迷),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己亥杂诗》中诗人大声疾呼,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奋发有为,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表达了一种(渴望社会变革)的急切心情。
12.《少年中国说(节选)》
《少年中国说(节选)》讴歌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景),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的希望,鼓励他们(愤然而起,投入到改造旧中国的战斗中去)。
13.《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4.《小岛》
《小岛》以将军的行踪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文章着重描写了将军在小岛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读者借助将军的双眼看到了海岛上的战士们的(艰苦生活),也让读者从将军的言行和心理活动中感受到战士们(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五单元
15.《太阳》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6.《松鼠》
《松鼠》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六单元
17.《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文中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伟大)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18.《父爱之舟》
《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发生在父亲和自己之间的几件事,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激)。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作者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到儿时十分幸运是因为:(1)“我”有一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2)“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父母两方面的不同评价,所以儿时的“我”是多么的幸运。)
第七单元
20.《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通过写山中的景物,写出了山中的自然美、人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希望远离尘俗、继续归隐的愿望)。
《枫桥夜泊》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愁)的情怀。
《长相思》描写了将士们在边塞军旅途中,因风雪声大而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体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21.《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每个季节最美的时间和景物,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那种(闲散、宁静的心志)。
22.《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3.《月迹》
《月迹》记叙了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一派美丽醉人的月色,赞扬了(孩子们美好纯洁的童心),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并由此启发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可以向往美、拥有美)。
第八单元
24.《古人谈读书》
《古人谈读书》告诉了我们古人读书的一些方法,其中《论语》中有(“不耻下问”“默而识之”),朱熹有(“三到”),曾国藩有(“有志”“有识”“有恒”),这些对我们都很有启发。
25.《忆读书》
《忆读书》按(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一生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6.《我的“长生果”》
《我的“长生果”》中作者为什么说“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文献检索课期末复习题】推荐阅读:
文献检索期末复习材料02-07
化学文献检索期末复习整理09-20
信息检索期末考试复习10-24
信息检索期末复习材料06-27
科技文献检索期末作业08-04
机械专业期末考核(科技文献检索)11-30
文献资源检索课教案07-08
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05-14
文献检索课的心理学方法应用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