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作文450字(精选10篇)
1.5.12汶川大地震作文450字 篇一
5月12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从20起变得不再普通,这个沉重的代价就是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截止年9月25日12时),从此,5・12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痛。
让我们把时光倒退一年。公元2008年5月12日14:28分,突如其来、震天辟地、惨绝人寰的8.0级大地震从天降到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天府之国的四川顷刻间变得满目疮痍。一场强震撼动了中国,震动了大半个亚细亚,震惊了世界,数万生命顷刻陨落。汶川,一个以前连中国人都很少听说过的地名立刻变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一个星期后的5月19日的4时57分40秒,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礼格外庄严,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播放三遍后才达到旗杆顶,然而又默默地降下一半。自公元前2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2229年以来,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成为民主共和国59年以来,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
举国同悼、天地含悲、草木失色、山河呜咽,从北国草原、到南方边陲,从一座座城市、到一个个乡村,从一个个车间,到震区的废墟……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为黎民百姓而降。这一刻,悲伤是中国的表情,这一刻,沉默是神州的声音。
真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就这么快过去了......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阻断河流,但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
“只要有1的可能,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
“别哭,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地活下去!”
“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我是温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总理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总理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他把电话摔了
一年过去了,主席、总理的声音依然荡气回肠,震震在耳,这样坚定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个人,蜀道再难,也无法阻止救援的推进。
温总理在灾区学校的黑板上也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这些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单是安慰和鼓劲的话语,也确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的真理,并将在未来的中国发展中继续得到印证。
从来没有哪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灾难中失去的和得到的,都会烙在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通过认真的学习而凝结成智慧和信心,并成为其勇往直前的动力。一年来,顽强的四川人民不分心昼夜的奋战有感天动力、气壮山河。所有的人只有一个信念“不放弃,不抛弃,我们永远在一起”,经过一年的努力,已有593所新建小学,2900个儿童学习场所完工,约170个医疗机构先后被派驻并且后续还有360个。88%被地震损毁的路面预计年底前整修完成,97%的企业恢复生产……
又是一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以此来祭奠数万遇难同胞的亡灵的冤魂
我们坚信,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美好的明天在等待着你们!
2.5.12汶川大地震观后感 篇二
那一震,震彻中国的大地上,上演了多少炽热美丽的情怀;
那一震,荡平中国高楼建筑,幻灭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勇气与泪。
那一刻,四川震撼了全中国,大地制造了那荒无人烟的凄惨。
谁曾想,那片荒凉的土地上,曾经辉煌过的霓虹灯;
谁曾想,那片灰尘缭绕的地方,曾经有儿时的梦想;
谁曾想,那些美丽如花儿的生命,永远的流逝在我们身旁。
当第一滴泪落下的时候,我听见了那绝望的声音,那灾难面前莫大的恐惧与对生命的向往。
那一粒粒石子下面,掩埋了多少醉人的泪花;
那一颗颗尘沙下面,虚掩了多少心痛的方向。
3.5.12汶川大地震作文450字 篇三
两年来,在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全世界海处侨胞和各国人民友好的帮助下,四川灾区人民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
新家园,书写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精彩篇章。目前,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97%,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援建项目3136个、援建资金751亿元,已到位援建资金502亿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信心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
如今,灾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了震前水平,进入到加快发展的轨道;投资发展环境恢复到了震前水平,国内外资本进入较快增长;干部群众的信心士气恢复到了震前水平,意气风发地创造新的生活。浴火重生的新家园,正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
一、灾区规划建设全面提升
灾后重建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浩大工程。灾区重建效果,关键取决于科学规划、科学重建。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坚持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震后第七天,我们就着手灾后重建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开放合作、改善宏观环境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重建之路。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科学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灾后重建始终科学有序,高水平高质量推进。
科学规划引导灾区全新布局,催生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规划做到了全域全程,覆盖了灾区城乡,涵盖了重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规划坚持了开门开放,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规划体现了前瞻超前,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规划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初现现代化羌族文化城雏形,震中映秀变身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小镇,原地异址重建的汉旺镇一派现代色彩,新民居、新村落、新城镇勾勒出灾区发展振兴的美好画卷。
二、灾区民生事业长足进步
灾后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是民生。重建的进度和质量,群众认可是最硬的标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现在,走进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灾后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各级党委、政府安排重建任务,民生项目是重中之重;调整重建进度,“加快”的主要是民生项目。震后10天,完成1500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完成1200万人过渡性住房安置攻坚;震后一年内,350多万户因灾受损住房修复加固工作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多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农村受灾群众在新房中欢度虎年春节;震后两年,25万多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3002所学校今年9月将基本建成;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已开工94.2%,群众受损的家园加快恢复。
灾后重建中,民生设施提升显著。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我们着力建设百年工程、精品工程,使重建项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房建设无标准、不设防的历史,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场所。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灾区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这些灾区以往的“短板”,在重建中实现了“跨越”。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扩大就业、安全温暖过冬、特困户帮扶、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三孤”人员、伤残人员治疗康复、再生育服务、完善社保体系,一项项举措聚焦民生,一件件实事雪中送炭。去年,51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震前水平。
三、灾区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地震灾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本身就比较薄弱,地震又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破坏。抓住机遇推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一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整个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干线已完工43条、在建45条,恢复修建农村公路2.5万多公里。震后开工的第一个重大交通重建项目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已建成运营,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至兰州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四川铁路正与东部地区同步迈入高速时代。从“大动脉”到“毛细血管”,日益完备通畅的交通网络为灾区重建和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灾区骨干电网和农村电网重建加快,震损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灾后的抢险救援能力在“4·14”青海玉树地震救援行动
中得到检验和体现。
灾区基础设施的加快重建和提升发展,既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四川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下了基础。
四、灾区产业快速恢复振兴
灾后重建,既是一场“强筋健骨”的重生历程,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发展洗礼。东汽汉旺老厂的时钟,永远定格在那悲情一瞬,而灾区发展振兴的脚步一刻也没有驻留。灾区经济没有垮,迅速走出地震的阴影,步入了更好更快发展的轨道。
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我们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因灾受损企业全面恢复生产,阿坝铝厂产能倍增,东汽产能和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去年6个重灾市州工业得到恢复性增长。受援县市都与对口支援省市建起了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了一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飞地工业园区、产业合作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新的园区定位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区位更具优势。灾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一批落后产能及时淘汰,一批现代产业扎根兴起,产业“小、散、乱”的状况极大改变,灾区正在成为生态农业、绿色经济的聚集区、示范区。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发展。
产业领跑,发展起跳。灾区产业发展正在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生之路。
五、灾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所到之处新城拔地而起,村庄焕发生机,道路四通八达。新农村、新城镇揭开了发展新篇章,开启了灾区新希望。
不仅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而且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我们在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实用,既特色又现代,村庄布局、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城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不仅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跨越,群众生活方式也发生历史性变迁。通过重建,灾区的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民生设施全面配套。这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灾区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灾区群众住上新房,也用上了现代生活设施,告别传统落后,享受和融入现代文明。
不仅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而且群众精神状态实现深刻转变。在重建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脏乱差的现象在灾区大为改观,洁齐美的面貌在灾区全面展现。更为宝贵的是,灾区从物到人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群众走出地震灾难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升华,展示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开放意识、创业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
经过震后两年的艰苦努力,灾区重建进展快、变化大、效果好,成为城乡环境治理的样板,成为改善保障民生的示范,成为干部锻炼成长的课堂,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四川灾区人民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永远感恩全国人民的无疆大爱!
4.5.12汶川大地震作文450字 篇四
四川地震已经过去了近170小时,首先,我必须再次默哀一分钟,以表示对地震中罹难同胞的悼念,然后我才有资格去阐述以下想表达的任一观点。
2008年,我们的奥运之年,本该充满欢乐祥和的年份,却被一次次天灾人祸破坏得千疮百孔。百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分裂分子的**活动,西方势力破坏圣火传递,还有这次强烈地震灾害!
面对各种严峻的考验,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正在共渡难关。每当看到温总理奔波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身影,每当看到人民子弟兵舍身忘死冲锋在前,我都会更加坚定必胜的信念。
特大冰雪灾害,我们挺过来了;分子的分裂活动,没有得逞;势力破坏圣火传递,更加激发了海内外华人的爱国热情;而这次强烈地震灾害,更让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长达三十年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努力的宝贵成果。这一切让我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凝聚民心,把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中国政府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有能力应对一切挑战!我们能够奉献给全世界最完美的一届奥运会!我们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月,亡我之心不死的少数帝国主义分子,指使分子搞恐怖袭击,企图破坏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运动会的举办,国人同仇敌忾。最近的火炬传递,奥运的圣火终于来到了国内,我看到了久违的热情。在党和政府组织、号召下,参与其中的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绽放的笑容是对政府和奥运由衷的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并取得胜利的事实,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党和政府完全有决心、有能力采取有力措施,排除一切干扰,使国内安定团结,和谐、和顺,让奥运火炬顺利传递下去,让北京奥运如期并顺利举办!此时此刻,我要听党的话,用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理智地表达我的爱国热情。
5.12大地震再次证明了共产党是中国的脊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7.8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后,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动员和迅速组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伤员的救治工作。我们政府的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确确实实震撼了世界。这就是真正的中国的力量!事实再次证明,伟大、务实的党和政府是值得信赖和跟随的!
4月25至27日,我以校报记者的身份,跟随轻型产业学院参加走访贫困生家庭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是轻型产业学院学生支部“创新党日”的一项重要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支部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与实践相紧密联系。这次种亲历农村、亲见贫穷的行走,提高了我人生的价值。同时,又与这么多思想进步、积极进取的优秀学生沟通、交流,也使我更加自立、自强地生活、学习。
在与贫困生家长的交谈中,我大略了解了 “三农”问题。通过大兴镇中小学校的丁书记讲述的农村三农和教育发展问题,我知道了使农民深深受益的国家政策以及其给农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我亲见了三农在农村的小小缩影,这更加增进了与农村和农民的感情,引发出了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性地思考了怎样建设社会,激发了我努力学习、发奋读书、为将来走向社会多做贡献的决心。
在随后单调繁复又辛苦的耕种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从此“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谙在我的心中。“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学生党员,能为身边的人和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一种先进性的小小体现。”在接受教育后,身为党外积极分子的我更加增强身上的责任意识。
回来后,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悄然地发生了改变。我带着更坚定的理想与目标回来了,今后会更勤奋更刻苦学习,增强专业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服务于社会,今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5.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作文600字 篇五
5.12特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发生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那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却永久地留在了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林浩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少年,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身为班长的他鼓励同学们唱校歌,安慰因绝望而哭泣的女同学,终于,小林浩经过两小时的垂死挣扎,身材矮小的他爬出了废墟,但他并没有离开,而是再一次的钻进了那一片废墟,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两个同学,自豪的说出了一句话:“我是班长!”
是啊,多么一个让人感动的班长!在震中,像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感动,谭千秋、宋雪,以及所有参加抗震救灾的全体官兵们,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千古悲歌,令人赫然泪下。
收藏这些感动吧!它会让你更加努力,他将会成为你一笔宝贵的财富。当一个以捡破烂为生的人颤抖着捐出一百元时,当一个乞丐发出“我也是炎黄子孙”呐喊的时候,我的心被一次次撞击着,我虽远在山东,但心却时时刻刻牵动着灾区的少年儿童,我也尽了自己微薄的一点力量,但我相信,千千万万个微不足道就会汇成海洋!我们要做一个坚强意志高的中国人,勇敢的面对现实,迎接美好的明天!
6.5.12大地震作文 篇六
大家又还曾记得,那群废墟中顽强的孩子?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工作时,一阵隐隐约约的国歌歌声穿来,虽然很微弱,但却透露出了无法言语的坚定!在他们被救出废墟时,他们的手连在一起竟然没有分开!几个活着的孩子,都还紧紧牵住了已经死去的孩子的手,没有放开过…。这些情况,可能处处可见,也正是因为这个!才能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可怕地震那不可抗拒的破坏性啊!
地震灾区中,总可以看见交警、救援人员、消防员、白衣天使她们高尚的背影!紧张的救援工作不停歇的进行着,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长陆续救出,去往了通往医院的路上…。。那些幸存的受伤者的家属,都在表达对救援人员深切的感谢,不得不催人泪下…
又有一些默默无闻,甚至还不知道名字的英雄为了营救更多人的生命,付出了很多很多,有些,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这些人,他们没有求回报,也没有求给他们怎样怎样的名誉…他们只想,只想献出自己一点小小的力量来挽救更多!这种精神,这种情感,流淌在那些英雄们的血液里!是啊,中国人民,血脉相连,又有什么,不可以为之付出的呢?
5。12大地震,是中国人无法躲避、无法抗拒的天灾!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爱国情深的一次考验!
5。12大地震,灌溉大地的,是鲜血!落下的,是汗水!长久不变的,是我们中国人心心相连,骨肉血脉的深情!
7.汶川大地震作文 篇七
记忆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展开:一栋栋房屋倒下,一面面墙壁垮塌。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生命在一点一滴的消亡。“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名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双膝跪下,嘶声哭着对拖着他的人哀求着,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如此惊心动魄的情景,如此悲壮的场面,在震中地区,在救援现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重复发生着。战士们的舍己救人、英勇无畏的精神令我敬佩。但同样让我感动、难忘的是谭千秋老师用他那雄鹰般翅膀的双臂,紧紧护着讲台下的四个孩子,将身躯化作一座压不垮的雕像;当美丽的袁文婷老师,一趟一趟从摇摇欲坠的教室里抱出自己的学生,直至倒在血泊中,将亮丽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6岁……
一时间,苍生泣血,泪眼横陈,山河变色,草木同悲。为了悼念那些在大地震中遇难的人们,全国降半旗致哀,默哀三分钟。当时,我想了许多许多。我想变成一座房子,为那些难民们挡风遮雨;我想变成一只百灵鸟,愿那清脆、悠扬的歌声驱散他们的忧伤;我想变成一滴甘露,滋润他们因失去亲人而哭哑的咽喉;我想……
地震只能震垮房屋建筑,却震不垮坚强的中国人民的意志。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抗震救灾。四川人民也很快的进入了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一个不屈的民族,必将在不久的将来,还世界一个崭新的“天府之国”!
8.汶川大地震演讲稿小学600字 篇八
灾难竟猝不及防轰然而至
房屋倒塌山体滑坡
交通中断通讯瘫痪
7.8级,一个听来恐怖的术语
曾是我们铭刻于心的记忆
汶川,一个并不乍眼的名
瞬间牵动了炎黄子孙的心
旋即,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迅疾启动
“三通一供”的抗震救灾指令从中南海发出
“早进灾区1秒就可能救活1人”的信念从心底升腾
救救救
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向灾区集结
援援援
各种物资从天南海北向灾区急运
阻阻阻
道道艰难横亘成危峰险壑
闯闯闯
重重职责垒积为登天云梯
蜀道就是那战天斗地的疆场
能前进一尺决不只向前一寸
有一线希望就决不轻言放弃
哭声泪水
那是亲情在倾诉
搀扶抬抱
那是人性在闪光
赈灾自救
那是血脉在交融
问候祈福
那是真情在燃烧
危难正在洗礼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挑战正在考验着我们的英雄本色
面对风雨,我们相信阳光
面对挫折,我们勇于担当
面对重压,我们众志成城
9.5.12汶川大地震作文450字 篇九
山上药品匮乏,但上下山的道路此时早已被巨石和大树阻断。如不迅速开辟一条通道运送伤员下山,镇医院里的60多名伤员会如何?两难之际,徐锐在街边一家倒掉的卤菜铺子边捡起一把菜刀,大踏步往山下跑去。
那时已是当晚7点。地震之后的龙门山镇上空黑云密布,阴冷的山风扬起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隐隐生疼。在白水河大桥前2公里处,徐锐和4名民警挥动菜刀,斩劈横梗在泥路中间的大树。在山上生长了数十年的树木粗大坚韧,徐锐第一刀劈下去用力太猛,菜刀竟然深深陷进树身、拔不出来;他用力猛抽,菜刀弹起,重重地砸在胸口,痛得险些闭气。
于是第二刀用力稍轻,然后是第三刀、第四刀……当粗大的树干从中断开时,漆黑的雨夜中突然传来闷雷似的巨响,路边的山体再次崩塌,沙石树木竟然直冲到徐锐的脚边!几个急性子的民警手中动作丝毫不停。渐渐地泥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在镇上维持秩序的民警又被抽调了3人来此,帮忙抬树、抬石头;在地震中轻微擦伤的一位居民也从家中操起了菜刀,一阵狂舞乱劈。
漆黑中不知劈斩搬抬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原本被阻断了半里多的道路一无障碍,与通往山下的道路连接在一起。13日上午,镇上的所有重伤员都沿着这条“菜刀路”被送下了山。望着伤员撤走的背影,徐锐才意识到红肿的双手锥心的疼痛!
徐锐说,他知道有两位战友已经永别了,但在全所民警绝口不提“死”字的情况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仍然坚称“我们所上有12名民警”。
★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 汶川大地震观后感精选
★ 汶川大地震作文
★ 汶川大地震英文演讲稿
★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作文600字
10.汶川大地震震源500字作文 篇十
你知道汶川大地震震源在哪儿吗?答案是:映秀。
车刚开进映秀时,我看见这山清水秀,房子都透着浓浓的藏族气息,让人觉得这里完全没发生过地震,就连作为遗址留下来的漩口中学,也早已爬满绿色的`植物。
一进入漩口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头大钟。钟用裂痕表示发生地震的时间,表示了地震对汶川人民的伤害。下面写着发生地震的日期,这个钟时刻提醒着映秀人民不要忘记那次地震。
再往右走,便可看见一座没有房子样子的房子,它的砖瓦已经分裂,呈旋转型,就像一个小型砖瓦龙卷风,就只是被绿色植物定了型。据讲解员讲解,这座房子是在地震中被旋转成这样,可是,当时没有一个人在里面,所以,这座房子没有造成伤亡。
再往左转,有一座立得好好地房子。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这座房子之所以立得这样牢,是因为地震时,整栋楼陷下去了一层,给地基加固了。一般发生地震要往下跑,而在这栋楼里,不能往下跑,一个哥哥就在发生地震时,往下跑,刚跑到一楼时,一楼就开始“沦陷”了,那个哥哥也永远沉睡在地底下了。讲解员阿姨说到这里时,一边指着山坡上的四方房子,一边说:“那个是那次地震去世的人的公墓。
【5.12汶川大地震作文450字】推荐阅读:
纪念汶川5.12大地震两周年演讲01-10
2019年5.12汶川大地震入党思想汇报02-09
地理汶川大地震09-19
08汶川大地震有感12-13
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朗诵06-20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感想08-31
汶川大地震的演讲稿202009-04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汇报材料汇总09-15
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座谈会上讲话02-01
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