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四年级

2025-04-3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四年级(共11篇)

1.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四年级 篇一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1

寒假,我看了一部令我难以忘怀的书《宝葫芦的秘密》。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王葆钓到了一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可以让王葆要什么有什么,然而,就是这个宝葫芦,王葆为了不让其他人发现宝葫芦的秘密,对自己最亲的爸爸撒了谎,最后把宝葫芦给扔了的故事。

其实 学习生活 中的我也有和王葆一样的经历。我希望自己有一个三头六臂的机器人,帮我写作业,帮我穿衣服,帮我收拾书包,这样多舒服啊!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以前我不会系鞋带,总是妈妈帮我系。有一次上体育课,我的鞋带开了,不知道该怎么系,就随便系了个麻团,结果一会儿就又开了,一跑就摔倒了。最后我终于忍不住回到家里和妈妈学习系鞋带。学会了系鞋带后,对我 帮助 可不小,开了还能再系上,也不会摔倒了。这下系鞋带就难不倒我了。

有时候,我的题做错了,想偷懒就不管错在哪里,直接问妈妈: ” 哪里错了? “ 妈妈总是回答我: ” 自己好好看看。“ 我就不得不自己 认真 地检查演算,最后总能查出错在哪里,这样一来到锻炼了我的检查能力。学会了检查可是个好事情,每次考试都能查出错误来,这样考试就有好成绩啦。

看了《宝葫芦的秘密》,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只有一点一滴地不懈努力,才能收获最美最甜的果实。正如李老师所说的”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

我也想做一个梦,能和宝葫芦坐着飞机在天空翱翔,能坐着飞船游向太空,那是多么畅快的事啊!不过,还是得自己努力。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2

假期中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这个故事是讲述小学生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或在课余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时候,就幻想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来帮他轻松地实现目标。一天,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他想要什么宝葫芦都能信手拈来。宝葫芦帮王葆钓到鱼、做成高级的模型、完成回家作业,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宝葫芦又能变成各种形状,想坐飞机的话,它就能立刻变成葫芦飞机带着王葆翱翔天际。王葆大喜过望,有了这个宝葫芦后,他在学校的表现是突飞猛进,让同学们大为惊诧。宝葫芦更帮助他在泳池中大显神威,轻易获得了参加校队的机会。生活仿佛变得那么完美……可是,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因此屡令王葆哭笑不得。后来,王葆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的,王葆气急败坏,把宝葫芦扔了。告别了宝葫芦,王葆依靠自己的勤奋练习,终于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劳动来取得,珍惜劳动成果,这样才有意义。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所争取的。比如那些伟人,他们成功的背后,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正是因为他们付出的汗水和艰辛要比我们多,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的伟大,被人们称赞的。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3

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收获颇多。

故事讲的是主人公王葆钓鱼时意外钓到了一只万能的宝葫芦。王葆有了宝葫 芦以后对宝葫芦渐渐有了依赖性,从此高枕无忧,让宝葫芦代他学习、写作业、做模型、考试……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王葆每天都美滋滋的。宝葫芦不但没 有帮助王葆,反而让他学会了偷懒、说谎。终于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宝葫芦害了 他的主人,让王葆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因为宝葫芦的胡作非 为王葆还失去了朋友,最后王葆扔掉了宝葫芦,他变得刻苦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成了校内数一数二的好学生,还重新找到了朋友,拥有了快 乐。

这本书反映了现代社会不少青少年不劳而获的想法。虽然宝葫芦有无穷无尽 的魔法,但它没有自己的想法,别人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根本不会判断事情 的`对与错,不理解做每件事的意义与目的。其实人身上也有”魔法“,那就是潜 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挖掘它而已。文中有两句话使我受益匪浅。王葆老师常说”天 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靠自己“;王葆爸爸常说”不要把小心眼放在做坏事上,要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

看了这本书王葆明白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爱学习、不偷懒、不说谎的好孩子。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丰收的果实!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4

昨晚,我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梦,梦到我有一个“宝葫芦“,每天都有我想要的食物、玩具、生活用品等出现在我的屋里,当知道“宝葫芦”给我的礼物都是别人的东西时,我大吃一惊,那我不就莫名其妙得变成“小偷”了?想到这儿,吓得我跳了起来,我睁开眼睛向四周看了又看,这才松了一口气:“呼,原来是一场梦。”这时,我想到了昨天看的一本书《宝葫芦的秘密》。

书中的主人公叫王葆,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小时候奶奶常常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有一天他到小河边钓鱼,钓到了一个“宝葫芦”,“宝葫芦”帮助他实现所有的愿望,他向“宝葫芦”保证不会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情,王葆发现“宝葫芦”给他的礼物都是别人的东西。他开始想丢弃宝葫芦,可是,不管怎么丢弃、破坏宝葫芦,它总能完好无损得出现在王葆面前。最后,王葆跑到学校里,把宝葫芦的事情告诉了同学们,这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原来,这只是一个梦。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王葆知道宝葫芦给他的都是别人东西时,要丢弃宝葫芦呢?”起初我认为王葆不想当小偷,后来我才知道,王葆当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要通过别的途径去得到,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

“宝葫芦”能带来财富,但还不来真正的幸福,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幸福。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5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宝葫芦的秘密》的书,令我的思绪仍然无法平静。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王葆在睡梦中梦见自己在钓鱼时偶然钓到了一个神奇的宝葫芦,能帮他实现一切愿望,起初他很高兴,但他很快发现,宝葫芦只会盲目服从,而且并没有使自己感到快乐,反而造成许多麻烦,最终扔掉宝葫芦,并坦承了一切。

书中的王葆虽然拥有了宝葫芦,但是他却并没有完全依赖于宝葫芦,仍然有自己的理智,不听信宝葫芦怂恿他不再去上学,不再理会自己的教师和同学,不再与自己所有的熟人相见,并远离他们的话语,仍意志坚定,并最后向大家坦白了一切,他的坚定和勇气令我折服。

王葆的勇气和坚定让我记忆犹新,但同时也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胆怯。

那是一个周六,妈妈让我做大扫除我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接下来,我就开始了,我听着音乐,擦了窗户擦茶几,擦了餐桌擦窗台,然后又拖地扫地,我干得十分起劲,干完后,我躺在沙发上无聊,便走到阳台,看到角落里的一个鱼缸,里面落满了灰尘,我走过去,拿起它可上面灰太大,手不小心一松,”啪“的一声,鱼缸摔了个粉碎。

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被妈妈知道了又该挨训了。因为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我把碎片全扫进角落里,拿花瓶挡住,试图瞒天过海,可不久,妈妈扫地时发现了它们,把我揪过来,因为犯了错而没勇气承担而训了我。

看完这本书后,我为我当时的胆怯而后悔,书中的王葆不仅教会我人不能不劳而获,还让我明白做错了事,就要有勇气去承担它。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1.小学《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作文

2.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300字

3.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

4.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

5.课文《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

6.《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

7.《宝葫芦的秘密》700字读后感

8.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700字

9.《宝葫芦的秘密》的小学读后感

2.宝葫芦的秘密 篇二

据说将宝葫芦戴在颈子上就能避邪、祛病消灾。这种福器在当地很是抢手,物以稀为贵,毕竟做葫芦的人已为数不多了……

是“遗产”也是“一产”

农历三月初三,陕西华山西岳庙春祈大典如期开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当地群众纷纷赶来祈福,以期共享安康。活动现场的一个角落里,一架古老的车床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当摊主用车床做出一个精巧玲珑的宝葫芦时,现场更是一片惊叹声。

“别人说我这都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说我这叫‘一产’,就是一个人的产业。”说起“扯葫芦”手艺,52岁的张西牛笑呵呵地说,他18岁时下决心学习这门传统技艺,师傅正是他的大伯。

制作葫芦的车床是用一把大木凳改造的,已经用了30多年。几把简单的片刀就是打造宝葫芦的工具,通常情况是使用两把,另外两把以防万一备用。整个流程从选料、泡料到上车床制作全都由他一人包揽。一架自制的车床加上两只手,张西牛说这就是他的“一产”。

桃木在民间有避邪的说法,张西牛所做的宝葫芦用的是老桃木。为防止木材干裂,制作前期还要用白灰水等将老桃木浸泡。张西牛的宝葫芦大多卖给了来华山旅游的游客,较为固定的地点就是在华山脚下,有时赶上庙会或其他人多的场合他才会到别处开张,生意好时一天能卖三五百元,这是他养家糊口的手艺。

工匠情结

别人眼中不起眼的一根桃木棍,被张西牛卡在车床的中间,将拉杆上的绳子拴在桃木棍上,右手来回扯拉,左手则用刀片在桃木棍上塑型……难怪这门技艺叫“扯葫芦”,果然名副其实。

以前会“扯葫芦”的人也不少,后来好多人嫌制作麻烦便选择了当木匠做大件的木材活儿,而张西牛却依旧坚守着他的“一产”。有时做坏一两个宝葫芦,他都会想尽办法加工修复好,既不愿浪费材料,也不愿看到近乎成功的作品失败。把每一个宝葫芦都做好,这或许就是他的“工匠情结”。

“扯葫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两只手的协调十分重要,一手做扯拉,一手则要用刀片刻制葫芦,俨然《神雕侠侣》中的独门秘籍“左右互博”。曾经有300多位木匠师傅不服气,在他的车床试着做都没做成;一位东北的游客守在他车床跟前要买20个宝葫芦,称看张西牛制作宝葫芦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好多老外看完他的手艺都翘起了大拇指……

张西牛没干过别的工作,他的职业就是这门手艺。他说,其他的工作或许挣钱比这多,但制作出一个精巧宝葫芦时,别人给他肯定的赞叹让他充满成就感,这就是他能够坚守这份“一产”的动力。

爱听秦腔、会拉胡琴,张西牛闲时的最大爱好就是听戏,有时还会帮别人拉拉胡琴。谈起西安市著名的戏曲剧院“易俗社”,他兴致盎然,对于各位名家名角更是如数家珍。说话间,他从怀里拿出了随身的播放器,开关打开便是震天吼的陕西秦腔。

现在出门,张西牛都有徒弟跟着,闲的时候还能聊会天,以前一个人出摊,休息时陪他解闷也就只有这秦腔一声吼。

有人学我就教

同其他传统技艺面临的问题一样,技艺的传承也是张西牛的担忧。年轻人不爱学——这就是现今所面临的问题。“扯葫芦”这门手艺是劳累活儿,考验的就是耐性,从初学到能够独立制作出来最少也得一年,技巧熟练点就得兩年或三年,靠的就是个巧劲儿,而且还要看个人悟性。

“我以前教的一个徒弟现在已经能够靠这手艺谋生了,在当地有名气得很。”张西牛已经教了好几个徒弟,年轻的20多岁,年龄大的有40来岁,很多人都是被这门独特技艺吸引才要求学的,但是大多数年轻人都嫌苦守不住,自己的孩子虽然也会做,但就是不愿意干这行。“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给他。”说话间,张师傅抬起自己满是老茧的手。

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 篇三

在《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讲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如何找到宝葫芦,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王葆也想有一个宝葫芦,一个什么都可以变出的宝葫芦,王宝参加了科学小组,他们要做一个电磁起重机,王葆在做最重要的部分,苏鸣凤在一个劲儿的提意见,王葆生气离开了科学小组,回到家不知道干什么,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在喊王葆;“王葆,一起去钓鱼”,王葆出了城没见到同学,就一个人在那钓,太阳都快下山了,可还是没钓到一条,他很不甘心。突然,水面上皱起波纹,一圈比一圈大,他钓上来个宝葫芦,在王葆的要求下宝葫芦给他变得东西吃不完,也用不完。自从有了宝葫芦王葆变的很懒惰,做事不认真得意洋洋的,比如,王葆下象棋时想吃对方的“马”,打牌时,想让失去的牌再回来,一次数学考试的时候,王葆想考100分,让宝葫芦把题都写上,结果交卷的时候才知道是拿别人的卷子充当自己的,王葆最后才知道所有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的,一气之下王葆就把宝葫芦扔了,扔完了宝葫芦自己又回来了,王葆又是用刀砍,又是用火烧,没有一点用,它不怕火烧,不怕刀砍,王葆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王葆,王葆起来吃饭了,他睁开迷糊的眼睛看了四周,原来是一场梦。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通过劳动换来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像王葆一样异想天开,只要努力,我们就是最好的宝葫芦。

4.《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500字 篇四

影片中的小主人——王葆,也是带着这样一个美梦,来到了池塘边钓鱼,他说:“这个世界上,我不想费力做好每一件事。”说完,就在池边睡起大觉来……“咕噜咕噜”,鱼钩自己“扑通”跃入了大池塘里,钓上了一个大葫芦。这个葫芦可真怪,有头发,有眼睛,有嘴巴,还有细手细脚,原来,它就是宝葫芦呀。

宝葫芦问王葆;“主人,您需要什么?”王葆楞了一下,马上意识到幸运降临了,指指池塘里的鱼。于是,金鱼、鲤鱼……都游到了空中,由王葆随意挑。不一会儿,王葆“钓”到了很多鱼。多有意思啊!当王葆把鱼提到同学们面前炫耀时,却遭到了大家的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有趣的还有:一次,王葆和同学下棋,他要吃对方的“马”,宝葫芦误解了,以为王葆肚子饿,就把马塞入王葆的嘴里,搞得他呕吐不止,哭笑不得。……

终于,王葆受够了,他不要宝葫芦了,他靠自己的努力,靠同学的帮助,赢得了小学生游泳锦标赛的一等奖。

5.三年级《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五

最近,我又迷上了一本新书,名叫《宝葫芦的秘密》,主人公叫王葆。王葆的奶奶在他小时候讲了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宝葫芦可以满足主人所有的心愿,王葆也希望可以获得这样一个宝葫芦。没想到有一天他钓鱼时真的钓到了这样一个他日思夜想的宝葫芦。

可是,宝葫芦不但没有给王葆带来幸福和快乐,反而带来各种麻烦和苦恼。比如说,王葆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马,宝葫芦却误以为他要用嘴巴吃掉马,结果马飞到了他的嘴巴里;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事,为班级里做了一个起重机模型。可是当大家让他讲解一下起重机模型的制作原理时,他却哑口无言,当众出丑。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事情都是不能不劳而获的。所以我决定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6.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四年级 篇六

小作者介绍

在一条路上,有一所开满紫薇花的小学,这所小学有一个格外好听的名字――“紫薇小学”.这所小学里的人个个喜欢运动,也非常喜欢书籍。我就是紫薇小学三(7)班的一员,我叫张洛嘉,是一个性格活泼,喜爱乐高,爱看书的小男孩。

作品内容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叫《宝葫芦的秘密》的书。这本书是讲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觉得有了宝葫芦他就万事无忧。没想到王葆美梦成真,从河里钓起一个宝葫芦。

得到宝葫芦的王葆高兴得在地上打滚、翻筋头。刚开始,宝葫芦让王葆快乐无比,它仿佛就是王葆肚子里的蛔虫知道王葆要什么,紧接着就给他变出什么。鱼、电磁起重机、名贵花草等等。

可是渐渐地,王葆发现宝葫芦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宝葫芦乱插名贵花草名称标签,让爸爸批评了;不能讲解电磁起重机的制作方法;变出的自行车让他成了撒谎的孩子;自己想动手做手工都不行;甚至还让杨栓儿怀疑自己是小偷……后来王葆知道宝葫芦变出的东西其实都是别人那里拿来的,他无法忍受随意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等行为,把宝葫芦抛弃了。最后,王葆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他非常庆幸自己只是在做梦,他明白不劳而获,不动脑筋,凡是依靠别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他决心要做一个好学生。

“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想想我自己,面对困难时,我也总是时不时的想:要是有个人或者宝葫芦来帮我完成该多好啊!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丰收的果实。

04

读《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紫薇小学   三(6)班   周士祺

小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紫薇小学三(6)班的周士祺。我爱好广泛,如打乒乓球、骑自行车、游泳、创编故事……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阅读,并且以它为乐,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喜欢在书海中畅游,汲取书中无尽的知识。

作品内容

“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这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少先队员――王葆,在听了无数次《宝葫芦的故事》后得出的结论。于是,他天天盼望着自己也能得到一个这样神奇的宝葫芦……他真的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吗?如果他真的拥有了这样一个宝葫芦,()他会做些什么事呢?这些问题让我忍不住继续往下翻看这本《宝葫芦的秘密》。

没想到,王葆竟然真的在城外的河里钓到了一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不仅会说话,还会瞬间转移,更让我惊讶的是它还会“读心术”――王葆心里一想到某样东西,它就会“变”出那样东西来。从此,王葆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了:以前一条鱼也钓不上的他,一下子就能拥有一大桶鱼;想吃什么,美食就会立即出现在眼前;考题做不出来,一张写满答案的考卷就出现在桌上……总而言之,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而还出现了不少的麻烦:他没办法解释为什么他在河里能钓上金鱼;家里总会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导致奶奶和爸爸一直追着他问这些东西的来历;他想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这样的小快乐,也被宝葫芦剥夺了……最后,王葆再也受不了特殊的自己让大家对他产生了猜疑,于是他公布了“宝葫芦的秘密”.幸好这一切只是一个梦。

看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老想着不劳而获。只有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丰收的果实!

7.宝葫芦的秘密六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七

影片的主人公叫王葆,他十分懒散,学习不刻苦,经常招来同学的嘲笑。有一次,他去钓鱼,意外地得到了奶奶经常讲到的能上天入地的宝葫芦,欣喜苦狂。宝葫芦果然十分神奇,只要脑子里想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让他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扬眉吐气,可是后来,他才发现这个宝葫芦并不是什么宝贝,它害得他成了偷书贼,考试得0分,连同学和老师都不相信他了,最后他才知道宝葫芦是个没脑子的家伙。

王葆离开了宝葫芦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刻苦练习,在全区的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团体冠军。他一下子明白了:“靠自己的努力赢得的胜利,才是最光荣的。”

8.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八

姓名:谢蔚欣 班别:四(2)班

我看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角是王葆。他非常想要一个宝葫芦。有一次,他要去钓鱼,后来碰上了宝葫芦。宝葫芦和他经过一番对话后,成为了王葆的宝贝。不过,王葆只要帮它做一件小事情--保密。宝葫芦就给他变许许多多的东西。宝葫芦帮助他弄到了一群鱼,还变出许多好吃的零食、不用钱买就能到手的花、自行车、模型飞机……王葆很是快乐。但由于一次数学考试,王葆想宝葫芦替他写,就叫宝葫芦帮他写满答案,宝葫芦把他的卷子和苏鸣凤(坐在他前面)的卷子调换,让老师觉得他在作弊。王葆很烦恼,到了学校外。他掏出宝葫芦,气得把它丢出草坪上,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宝葫芦很简单告诉他什么东西都是用双手做出来的,比如数学作业,要双手做出来,才能做完,不可能不劳而获。王葆气得决心把它给消灭掉。把它扔到水里,但又游了上来,用刀劈下去,可惜它是没脑袋的,还活着,用火烧,烧不掉。王葆和它离开了,告诉了大家宝葫芦的秘密。他醒来了,原来讲了那么老半天,这是个梦呀!

9.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九

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王葆,他的奶奶经常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一天王葆在钓鱼时遇见了传说中能实现各种愿望的宝葫芦,他想要什么宝葫芦都能信手沾来。他的表现更是让他的朋友大为诧异,从此他的生活仿佛变得那么完美……可盲目服从的宝葫芦最后让王葆哭笑不得,以至于数学测试铸成大错。

书中“比如你要做一件事,可是挺不容易,你得自己想办法去克服困难,你得自己去斗争——这么着就做成了,那样才有兴趣。”这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人虽有懒惰的时候,也会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但其实不劳而获只能带来痛苦和烦恼,投机取巧而不付出努力是不会成功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成功!只有自己创造和付出,才会有所收获,才会形成一种乐趣。

这本书所讲的道理让我联想到以前经历过的一件事。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去上绘画课,老师为我挑了一幅图让我画出来。这幅图虽然色彩丰富,别具一格,自己很是喜欢,但结构太复杂,非常要求精细程度,况且旁边画完的成品实在是“无法欣赏”,我犹豫不决,最后决定让老师帮我定好位,起好草稿,把最难的部分帮我画出来。可老师并没有答应,只是对我说:“不劳而获是没有用的,这幅图每个细节和结构都要尝试一下,否则怎么会有收获呢,我相信你不用帮助也能画好。”老师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我决心一试身手。我把整幅图的整体结构大概的定完之后,便开始打起十二分精神的画着,开始向困难“进军”。我放弃了中途下课休息的时间来画,直到放学也是最后走的。几节课之后,我成功把它“拿下”。

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0.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十

假如我有一个宝葫芦,我会变许多许多污水处理厂,让湛江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不再流入田野、河流、大海,统一汇集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合格后循环利用或浇灌田野或流入大海,当你到田野、公园、海边散步走时,再也没有臭味,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假如我有一个宝葫芦,我会变很多很多垃圾处理机器。把湛江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集中处理,不到处堆放,还可以变废为宝,用垃圾来发电、做肥料或做建筑材料。城市街道干净整洁了,乡下村庄干净整洁了,工厂园区也干净整洁了!无论你走到哪里,看到的不再是“脏、乱、差”,而是天蓝、海碧、地绿,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多么的幸福安康呀!

假如我有一个宝葫芦,我会把讲环境卫生、文明出行、保护环境的理念让大家认可,使湛江所有人的卫生意识和素质不断提高。经过这几年湛江市民不懈努力,20xx年湛江市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希望有更多市民参与到创卫活动中,不断巩固成果,使湛江变成美丽文明的海滨城市。

现在湛江的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生活的也越来越好,但我们不能忘记生活在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甚至没有钱吃饭、穿衣、上学。假如我有一个宝葫芦,我会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去学校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去结交更多的朋友;让他们能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做出一番事业;让他们的童年和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变得更加幸福快乐!

假如我有一个宝葫芦,我会……

11.《宝葫芦的秘密》的四年级读后感 篇十一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名叫王葆,奶奶经常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他得到了朝思暮想的宝葫芦。

于是,王葆真的要什么有什么:香喷喷的卤蛋、甜滋滋的冰糖葫芦,真是让王葆大饱口福。有了宝葫芦,王葆在学校的表现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可是有一次,宝葫芦却给王葆帮了倒忙: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宝葫芦把同学苏鸣凤的答案原封不动地转移给了王葆,结果让数学老师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郭沫若诗歌_心灯下一篇:鼎湖山听泉教学反思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