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语常见类型(精选7篇)
1.初中成语常见类型 篇一
1.误解词义,望文生义。如“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容易被误解为“某人在课堂上说话很多,善于表达”。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如“鼎足而立”,指像鼎的三足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不能用于双方。
3.不合语境,不辨词义。如“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不适合用在没有“受到损失”的语句中。
4.感情错位,褒贬不分。如“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用于演讲比赛中表现出色的选手,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5.不合语法,逻辑不通。有的成语不能带宾语,如“信手拈来”“不期而遇”“出奇制胜”“当仁不让”“侃侃而谈”“指手画脚”等;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如“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闲视之”“望其项背”“青红皂白”等。
6.语意重复,自相矛盾。如“津津乐道”易被和“谈论着”连用。
7.谦敬错位,用法失当。如“姑妄言之”,指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造成谦敬失当。
从高考的考情来看,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不合语境、褒贬不分四种将是2019年高考成语题设置错误选项的重中之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都知道,雾霾天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改....变能源结构、绿色出行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B.曼德拉以为人类公平、正义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和无所不为的勇气使曾是世界上种族冲突最为激烈、....血腥、持久的南非获得了和平与平等。
C.2017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但是,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并不是别无长物,而是所学难以与所....
D.百多号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彼此尽管不十分了解,但只要有音乐老师的统一指挥,大家就能唱出行云流水般美妙的歌声。....【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考生需在熟知常见成语误用类型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和词义运用排除法作答。A项,“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一般用于相互之间有利害关系的人、集团、国家等,不能用于无利害关系的一般事物。此处用错对象。B项,“无所不为”,贬义词,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褒贬误用。C项,“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不能用来指没有才能和本领。此处望文生义。D项,“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这里形容歌声,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老师是我们市的数学拔尖人才,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马齿徒增,他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完....成了几部专著。
B.某些画家画的国画在当地可能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如果拿到大地方,与大家之作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C.科学地认识历史很重要,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自大。认清楚自己,认清楚历史过往,对于....现在和未来,才有真正的借鉴意义。
D.因接连造成多起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国内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康泰生物所有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被紧急叫停,大快人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只能用于自身,而不能用于他人。此处谦敬失当。B项,“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与前面的“显得”语意重复。C项,“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符合语境。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不合语境。
误区警示
1.望文生义。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因此,考生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如第1题中C项的“别无长物”应用来形容穷困或俭朴,这里易误解为“没有长处”“没有本领”。2.张冠李戴。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偷梁换柱,弄错了使用对象,就会张冠李戴。如第1题中A项“休戚相关”应用于相互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的人、集团、国家等,这里使用对象有误。
3.感情色彩不当。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考生在做题时要分清褒贬。如第1题中B项的“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指什么坏事都干。语境中,却用于为南非人民作出贡献的曼德拉,贬义词误用。
4.不合语境。不合语境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有时从意义上初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角度考虑则可能事理不通。
5.不合语法。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可能会不同。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的错误。
6.语意重复,自相矛盾。有时不理解成语的含义,使成语中包含的意义与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重复,造成语意重复。如第2题中B项的“相形见绌”,本身已经含有了“显得”的意思,语境中再次出现了“显得”,这样就造成了意义上重复的现象。
7.谦敬错位。有些成语属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属敬辞,只能称别人。如果谦敬错位,就会造成错误。如第2题中A项的“马齿徒增”是一个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语境中却用于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的张老师,造成了谦敬失当的现象。
备考锦囊
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案头工作:在案头做的工作,特指导演、演员等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字工作。2.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4.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6.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7.风雨如晦: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8.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
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1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1.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12.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13.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14.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15.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二、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2.豆蔻年华: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
3.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5.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6.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7.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8.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辞。
9.青梅竹马: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10.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11.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12.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三、常见的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一)褒义词
1.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2.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3.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6.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7.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二)贬义词
1.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2.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4.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5.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7.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89.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10.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13.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14.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后多指吹捧的话。
15.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四、常见的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一)谦辞
1.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2.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5.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6.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7.一得之愚: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二)敬辞
1.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2.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3.鼎力相助:大力相助,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时。4.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7.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8.虚左以待:空出左位等待所敬重之人。
五、常见的易出现语意重复的成语
1.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2.恍然大悟:顿时醒悟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3.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来。形容来的人或事连绵不断。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4.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谈论着”。
5.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本身已包含“笑”的意思,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7.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一位)莘莘学子”。8.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9.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10.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被)人贻笑大方”。
11.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确保整个实践活动的善始善终,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一挥而就抓好各项收尾工作。....B.贵州省委常委会制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要求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钉钉子般盯紧每个问题,杜绝敷衍了事。....C.在软流层活跃的情况下,雾霾、地震、干旱等灾害性现象可能不绝如缕,相关部门应做好应对准备。....D.家庭装修,人们常常喜欢使用壁纸。许多商场销售人员经常向购买者说“使用花色壁纸可以使你的居室蓬荜生辉”,以此来忽悠顾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地的人,凭着数年的观察,以机敏的目光精于取舍,终于独具匠心地把万春园变作一处供人休闲....的福地。
B.在他国的土地上,珠圆玉润的青花瓷,仿佛是带着神秘使命的使者,带着虚幻的让人迷乱的气息,....向人们传递着古老东方难以言传的文明。
C.同学们都很欣赏有“书卷气”的文章,觉得它厚重、大气,描摹事物洗练传神,抒发情感蕴藉深沉,发表议论穿云裂石,显示出大家的风范。....D.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各国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是,谣言就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造谣者的手段和方式更是无出其右。....
1.B 【解析】B项,敷衍了事:做事马虎应付,草草了结。符合语境。A项,一挥而就:指写字、写文章、绘画,很敏捷地完成。此处用错对象。C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望文生义。D项,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此处谦敬失当。2.A 【解析】A项,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符合语境。B项,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此处形容“青花瓷”,属于用错对象。C项,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此处用错对象。D项,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过他(古代以右为尊)。褒义词。此处属于褒贬误用。
2.初中成语常见类型 篇二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
初中化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并且是科学教育方法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选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化学创新能力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进行了分析。
(1) 横比法。所谓横比法即是将两个或几个同类及相同发展阶段的事物加以并列比较。横比法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化学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在进行氧化物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 可以通过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 对这四种碱性氧化物进行横比法, 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又如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进行学习时, 可以通过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易使管道变形、引起锅炉爆炸等内容进行横比法, 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得到切实的理解。
(2) 纵比法。所谓纵比法即是对单一事物从时间上或从历史过程上揭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盐酸和硫酸的用途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 可以对盐酸和硫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途进行纵比, 从而可以使学生对盐酸和硫酸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又如在进行防止水污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 化学教师可以对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等内容进行纵比, 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更加深刻的理解。
(3) 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对比要素较多的一种比较方法。例如在对硝酸进行学习时,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对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这一特点进行综合叙述,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硝酸的了解。又如在加强水质监测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 通过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等知识进行综合比较, 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清晰理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方法教育的不断运用, 比较法的应用对初中化学课堂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实验材料的比较。初中化学教学的比较法在实验材料的应用中比较广泛, 并可以对实验材料从定义、应用范围、接触方式都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而有效地防止混淆概念现象的发生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比较清晰的理解。例如在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比较中, 通过对两种试验材料的硬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耐热性、耐火性进行比较, 从而更好地对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了解。
(2) 实验现象的比较。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 也是得出化学实验结论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可以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获取并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中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
(3) 实验装置的比较。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中实验装置通常是固定的。因此, 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促进实验设备各种功能的实现。例如在氢气的制取及性质这一实验中, 学生通过对不同组实验设备的比较, 可以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4) 实验条件的比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 通常可以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因此, 在进行实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比较提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 随着我国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比较法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对于化学基础概念的阐述、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浦文娟.试析比较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2013 (3) .
3.初中成语常见类型 篇三
【关键词】错题;错题类型;错题管理;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学习行为,其目的不仅仅是找到问题的答案,更是培养找寻答案过程的各种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以及对苏州市吴江区WP学校2013届初三142名学生的化学错题调查、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学生常见的错题类型以及管理策略。
一、错题的类型及其原因的分析
首先本人把学生的错题分为知识缺陷型错题和技能欠缺性错题两大类,前者又分概念理解模糊片面,简单机械应用,思维定势三类错误,后者又分书写不规范,表达不到位,审题不清三类错误。
1.知识缺陷型错题
为了追求“分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结论,而忽略了知识的理解、探索过程,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是不利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常见三类的知识缺陷型错误:
1.1概念理解模糊片面
在化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是模糊和片面的,不能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得错误发生。
【例题一】已知3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15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15g蔗糖恰好能形成饱和溶液。
B.30℃时,100g蔗糖饱和溶液中恰好含有15g蔗糖。
C.30℃时,100g水最多溶解15g蔗糖。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15:100:115。
【错误答案】A、B、D
【错因分析】这题考察的是“溶解度”这一概念。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能记住溶解度的定义,但很多同学不能理解,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定量表示,所以在表示物质溶解度时,只有规定好“一定温度”,“饱和状态”,“100g溶剂”,“单位:g”这四个条件,得到的溶解度才是有效的。对照分析,A和D选项都没有提到温度,故错。B选项中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溶液质量应为136克,故错。因此,学生在解题时,如能吃透概念,抓住这四个关键词,就能轻松解题了,反正,容易出错。
【正确答案】C
1.2简单机械应用
知识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将知识进行理解、深加工,所以在解题时不能正确灵活运用。
【例题二】已知反应A+5B=3C+4D,物质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若有11g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了33gC,则参加反应的A与B质量之比为( )
A、11:40 B、22:65 C、3:2 D、11:8
【错误答案】B、C、D
【错因分析】这题考察的是“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的运用。不少做错的同学表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是记住了,可是这里完全用不起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概念把问题解决,只是需要巧妙地“转一转弯”。根据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以及方程式,可以算出反应中C、D的质量比为3×22:4×9=66:36,因此当有33gC生成时,也就有18gD生成,反应后的质量总和为51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之和也为51g,根据题意“有11gA”,算出有40gB,于是参加反应的A、B质量之比为11:40。可见,如果学生在解题时理解相关概念并建立正确联系,难题也就不难了。从错题入手,从“思维漏洞”开始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正确答案】A
1.3思维定式
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2]思维定势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方面的影响也成为了解题方面的一大“杀手”。
2.技能欠缺型错题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学生常会认为是自己粗心犯的错,不加以重视,实际上技能也是认知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下一步的学习。
2.1书写不规范
化学有自己专门的符号和用语,看似简单但在考试中失分也很严重。比如在考试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会将“KMnO4”写成“KmnO4”,或者“坩埚钳”写成“坩锅钳”等等。这些错误如能平时发现之后及时纠正,在考试中完全可以避免。
2.2表达不到位
化学是一门科学,因此语言应该是科学严谨的。很多同学在解题时出现错误的表达,看似有的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不能用科学严谨的语言来表达。例如:盐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出现“盐酸变红”这样的错误答案,其实如果理解了“指示剂遇酸变色”就不会犯上述错误了。
2.3审题不清
考试中,有一些题目学生会在教师评讲之后“恍然大悟”,感慨自己怎么就“没看到呢”“没看清呢?”“没想到呢?”其实这些看似疏忽大意的错误,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加强训练,学生是无法完善这方面技能的。
二、错题管理策略
重视错误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犯错。针对上述两大类错误类型,本人给出以下四点建议:
1.针对错题,勤于分析,完善知识结构
错题的解决要有错因分析。错题的背后是概念理解片面、模糊,知识结构的缺失。
2.整理错题,使用“错题本”,提高解题技能
技能的形成与先天遗传无关,是通过后天练习获得的。学生因技能缺失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错误,必然将通过练习提高技能。
3.加强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错题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错题的发现、分析与归类、再学习以及总结几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自我监控的参与。
总之,在教学教师和学生若能将“错题”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学效率,而且在错题解决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优秀品质。重视错题,让错题“错”出一片精彩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143
[2]倪花.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7次印刷:80,105
[3]王星乔,王祖浩.高中生化学错题管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42-44
[4]郑敏.知识缺陷型错题管理探析[J].教育心理,2008(3):48-50
4.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见成语 篇四
【白驹过隙】bái jū guî xì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ân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不能自已】bù nãng zì yǐ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ân jiě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俯拾即是】fǔ shí jí shì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皆是。
【俯首贴耳】fǔ shǒu tiē ěr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贴”也作“帖”。
【骇人听闻】hài rãn tīng wãn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呼朋引类】hū pãng yǐn lâi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
【呼朋引伴】hū pãng yǐn bàn 招呼朋友引来伙伴。【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画蛇添足】huà shã tiān zú蛇本来没有脚,画蛇添上脚。(见于《战国策·齐策》)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诲人不倦】huì rãn bù juàn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
【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进退维谷】jìn tuì wãi gǔ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两难。
【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îng dì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一声巨响。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的伟业。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开天辟地】kāi tiān pìdì古代神话说盘古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可望而不可即】kě wàng ãr bù kě 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即”也作“及”。
【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ãn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面目全非】miàn mù quán fēi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面如土色】miàn rú tǔ sâ脸色跟土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吓得~。
【面无人色】miàn wú rãn sâ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莫名其妙】mî míng qí miào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也作“明”。
【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îng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扑朔迷离】pū shuî mí lí《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
辨我是雄雌。”雄兔脚乱动,雌兔眼半闭着,但是跑起来的时候就很难辨别哪是雄的,哪是雌的。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黔驴技穷】qián lǘ jì qiïng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
【晴天霹雳】qíng tiān pì lì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也说青天霹雳。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忍不住笑。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的攻势。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边塞上一个老头儿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后来这匹马竞带着一匹好马回来了。(见于《淮南子·人间训》)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少见多怪】shǎo jiàn duō guài由于见闻少,遇见平常的事情也感到奇怪。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见于《韩非子·五蠹》)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死不瞑目】sǐ bù míng mù指人死时因心里还有牵挂,死了没有闭上眼睛。多用来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随声附和】suí shēng fù hâ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叹为观止】tàn wãi guān zhǐ为:以为。观止:看到此处完全足够,不必再看下去了。赞叹所见的事物已经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蔚然成风】wâi rán chãng fēng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漠不关心】mî bù guān xīn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目不识丁】mù bù shí dīng《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ã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无济于事】wú jì yú shì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相濡以沫】xiāng rú yǐ mî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用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鸦雀无声】yā quâ wú shēng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也没有。①形容极其寂静,没有一点声音。②也用来形容默不作声。
【雅俗共赏】yǎ sú gîng shǎng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眼花缭乱】yǎn huā iiáo luàn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î(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有条不紊】yǒu tiáo bù wěn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
【与日俱增】yǔ rì jù zēng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瞻前顾后】zhān qián gù hîu①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②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振振有词】zhěn zhěn yǒu cí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词”也作“辞”。
【震耳欲聋】zhân ěr yù lïng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安然:平安地。无恙:没有疾病或灾祸,没受损害。平平安安地没受损伤,没有发生意外。
【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不毛:不生长草木五谷。不生长草木五谷的地方。形容土地极端贫瘠、荒凉。
【层出不穷】cãng chū bù qiïng层:重复,接连不断。穷:尽,完。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大惊失色】dà jīng shī sâ色:指脸色。大为吃惊,脸色都变了。形容极度惊恐。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当:承当,承受。之:代词,此指某种称号或荣誉。愧:惭愧。承受某种称号或荣誉十分合适,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得天独厚】dã tiān dú hîu天:天然。厚:优厚,优越。独具特色优越的天然条件。多指身体、智力等方面的素质特别优异或所处的环境、自然条件特别好。
【反复无常】fǎn fù wú cháng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一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变化不定。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í lù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也比喻其他事物的尖利部分或人的锐气、才干。毕:完全。露:显露。比喻人的锐气、才干全部显露了出来。也用来形容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的才干。
【付之一炬】fù zhī yī jù付:交给。之:它。炬:火把。把它交给一把火。一把火烧光。
【付诸东流】fù zhū dōng liú诸:“之于”的合音。东流:向东流去的水。泛指江河。把东西投进东流的水里冲走,再也回不来了。比喻希望落空或前功尽弃。
【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
【海枯石烂】hǎi kū shí 1àn海枯:海水干涸。石烂:石头风化后粉碎。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也用于誓言中,反衬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赫赫有名】hâ hâ
yǒu míng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显赫。
【挥洒自如】huī sǎ zì rú挥洒:挥笔洒墨。自如:活动不受阻碍,没有拘束。指写字、作画时笔墨的运用毫不拘束,酣畅自然。也指写文章流畅洒脱。
【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喻:明白,了解。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
【交头接耳】jiāo tïu jiē ěr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彼此凑近低声交谈。
【截然不同】jiã rán bù tïng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jū gōng jìn cuì,sǐ ãr hîu yǐ鞠躬:小心谨慎的样子。尽瘁:尽心竭力而劳累到极点。已:停止。小心谨慎,不辞辛劳地贡献出全部力量,直到死为止。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歌:歌颂。泣:小声哭.此指因感动而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多指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十分感动。
【劳而无功】劳:劳累,花费力气。功:成效。费了力气,却没有什么成效或好处。
【马革裹尸】mǎ gã guǒ shī革:皮。用战马的皮把阵亡者的尸体包起来。形容军人英勇作战,死在战场上。
【灭顶之灾】miâ dǐng zhī zāi灭:淹没。灭顶:水没过头顶,指淹死。指被水淹死的灾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全神贯注】quán shãn guàn zhù神:精神。贯注:集中在一点上。全副精神集中在一点上,毫不分散。
【如出一辙】rú chū yī zhã辙:车轮压出的痕迹。就像出白同一个车辙。比喻言论或行动完全一样。也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谈虎色变】tán hǔ sâ biàn指被虎伤过的人谈到虎就脸色大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心情就紧张起来。
【天经地义】tiān jīng dì yì经:道理,原则。义:正理。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也指理当如此。
【天衣无缝】天仙做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毛病。
【天有不测风云】tiān yǒu bù câ fēng yún不测:无法预料。天的风云变化难以预测。比喻事情的变化很难预料,或比喻人有难以预料的灾祸。
【惟妙惟肖】wãi miào wãi xiào惟: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妙:好。肖:相似,相像。形容描绘或模仿得非常好,极其逼真。
【息息相关】息: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呼吸互相关连。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销: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不出声,不露行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也指某种事物消失了,不再出现。
【杳无音信】yǎo wú yī xìn杳:远得无影无踪。音信:消息。形容毫无消息。
【一五一十】yī wǔ yī shí一只手有五个手指,两只手有十个手指,所以习惯于用五和十分为清点数目的单位。原指清点数目。引伸为形容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叙述,无所遗漏。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肤浅。
【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因:根据,依照。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适宜的措施。
【迎刃而解】yíng rân ãr jjě刃:刀锋,刀口。解:分开。劈开竹子上部,整段竹子都会顺着刀势裂开。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忧心忡忡】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忧虑不安,难以平静。
【雨后春笋】春天的雨后迅速生长的竹笋。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执迷不悟】zhí mí bù wù执:坚持。迷:迷误。悟:觉悟。形容十分固执,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珠光宝气】zhū guāng bǎo qì珠:珍珠。宝:宝石。气:气息。珍珠、宝石闪着光彩。形容穿戴打扮华贵富丽。
【蛛丝马迹】zhū sī mǎ jì蜘蛛丝,马蹄迹。比喻事物所留下的不很明显的线索或痕迹。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孜孜:勤勉的样子。形容勤奋努力,永不厌倦。
【不言而喻】bù yán ãr yù喻:明白。不用说就能明白。
【惨绝人寰】cǎn juã rãn huán惨:残酷,狠毒。人寰:人世,世界。绝:极,最。人世上最残酷的事。形容残酷到了极点(一般指大屠杀)。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取得,得到。指深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觥筹交错】gōng chïng jiāo cuî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酒筹,古时行酒令用的筹码。交错:互相夹杂。酒器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的热闹情景。
【汗流浃背】hàn liú jiā bâi浃:湿透。流出的汗湿透了脊背。形容天气炎热。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的样子。
【匠心独运】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艺术构思。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形容艺术构思的独创性。
【嗟来之食】jiē lái zhī shí嗟:粗鲁的招呼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嗳”或“喂”。后来用以表示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揆情度理】kuí qíng duï lǐ揆、度:推想揣度。根据情理来推想揣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qián shì bù wàng,hîu shì zhī shī师:师表,榜样。记取先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做事的借鉴。
【适逢其会】适:恰好。逢:碰到。会:机会,时机。恰好碰到了那个机会。
【索然无味】suǒ rán wú wâi索然:空洞地。味:趣味。毫无趣味。
【同舟共济】tōng zhōu gîng jì舟:船。济:过河。同乘一条船一块儿过河。比喻大家有共同的利害,遇到困难时,要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战胜困难。
【投机取巧】tïu jī qǔ qiǎo投机:乘时机,钻空子。取巧:耍狡猾的手段占便宜。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付出劳动,而凭借骗人或耍小聪明的手法来取得成功。
【望文生义】wàng wãn shēng yì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按照字面作出牵强附会的解释。指不深入探究文字的确切涵义,【相形见绌】xiāng xíng jiàn chù相形:相互比较对照。绌:不足,不够。两者对比,就显出高低差别。
【心旷神怡】xīn kuàng shãn yì旷:旷达,开朗。怡:舒畅愉快。心胸旷达开朗,神色舒畅愉快。形容自然景色给人以神清气爽的精神享受。
【信口雌黄】xìn kǒu cí huáng信口:随便开口。雌黄:矿物名,即鸡冠石。黄褐色,可作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后把胡乱窜改叫做“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便乱说。
【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袖手:把手放在袖子里。揣起手来,在一旁冷眼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协助。
【张冠李戴】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
【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中流:河流中间。砥柱:山名,今河南省三门峡东。挺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任凭河水冲击,屹然不动。比喻人英勇坚强,能在任何险恶的环境中,以坚毅的精神和勇气起到支柱作用。误用率较高的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2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3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32明日黄花: 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33 评头品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34 休戚与共: 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36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37 弹冠相庆 :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38 期期艾艾: 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无可厚非 :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40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41 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43 耿耿于怀: 形容心存怨恨。
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45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46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48 咬文嚼字: 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49 处心积虑 :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51 忍俊不禁: 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52 责无旁贷: 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54 绘声绘色 :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55 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56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57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58 不可向迩: 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60 一发而不可收 :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61 一发不可收拾 :更加无法整顿。62 如丧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汗牛充栋: 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叹为观止 :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65 赏心悦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66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67 不亦乐乎 :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68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 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70 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71 休戚相关 :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72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相濡以沫 :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74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76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78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平铺直叙 :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80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见仁见智: 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83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投桃报李: 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85 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87 意味深长 :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若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90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91 循序渐进 :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92 耳闻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光怪陆离 :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94 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95 奇文共赏 :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96 不以为然 :不赞同。97 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
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99 左右逢源: 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100 情不自禁 :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101 振振有词: 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102 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104 相敬如宾: 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105 信笔涂鸦 :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106 心有余悸 :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107 上行下效 :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意气用事: 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109 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110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万巷皆空”意。
111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112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褒义。113粉墨登场: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114饮鸩止渴:贬义。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11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116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多,难以说完。多指罪恶很多。
5.成语误用五类型有哪些 篇五
利用报刊素材,突破成语难关成语浩如烟海,其实,生活处处是语文,无错不成报的现象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训练素材。考生阅读报刊时如果能用心辨析,举一反三,并养成生活语文化的良好习惯,就定能突破成语难关。
一、对象用错
1.体育馆门前的黄牛们依然忙活着,但与前几个赛季的东北虎比赛门票的洛阳纸贵相比,如今的黄牛和东北虎队一样遭遇了经典大片《后天》中再现的寒流。(《体坛周报》2月25日)
2.但崔哲瀚116、118手的不知所云使得常昊再次掌握了局面的主动权,研究室里众高手认为常昊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新浪体育》203月5日)
3.呼之欲出的人造血液(《资料卡片杂志》年第3期43页)
4.我喜欢的一句话:语言如蜻蜓点水,行动才入木三分。(《高考天地》2005年第7期12页)
5.但是,内心深处那一丝不绝如缕的功名之念,又使他不断而执著地演绎着离别的故事。(2005年第5期《文史知识》35页)
[辨析]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高考对琳琅满目、脱颖而出、汗牛充栋等成语的测试就是从适用对象这个角度设计题目的。洛阳纸贵比喻文学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不知所云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呼之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深刻。不绝如缕比喻形势危急,也形容声音尖细微弱。
二、褒贬失当
6.火箭队的攻击一发不可收拾,麦蒂两投两中,率火箭队打出9比0,火箭队在比赛还有5分37秒时将比分改写为80比59。(《新浪体育》2005年3月7日)
7.通过多做题,尤其是要自己先做,此后再与答案对比,以此发现自己答题的缺陷所在。长此以往,现代文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高考天地》2005年第3期35页)
8.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也是翻云覆雨的,他已经从自身经历中深谙此道,或许要不了多久,这些大吃大喝阿特金斯食品的人就会抛弃他。(《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124页)
9.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郁好景致。连才华横溢的苏轼,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文史知识》2005年第5期35页)
10.只不过在胡屠户这个胸无城府的浅薄人物身上,丑陋表现得更为浅露直率罢了。(《文史知识》2005年第6期94页)
[辨析]
有些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中性。从感情色彩方面设计错误项也是高考命题者常用的伎俩之一。一发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而言;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耿耿于怀常用于对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忘怀。它们都是贬义成语。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是褒义词。
三、重复累赘
11.从文山会海中脱身,转入到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中去,我觉得是您目前的当务之急。(《体坛周报》2005年2月21日)
12.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科学之谜》2005年第5期16页)
[辨析]
重复累赘是指成语的意义和句中某个词的意义重复或部分重复。
当务之急和目前重复。相形见绌和与相比重复。
四、词义误解
13.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时事纵横》2005年第5期32页)
14.罗玮这种向陌生人捐献活体肝脏的行为,不仅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是首例。(《中国妇女报》2005年3月31日)
15.各种史书、各部影视莫不沿用此说,将珍妃塑造成深明大义星光灿灿的侠烈嫔妃。然而,历史真相却非如此,或曰南辕北辙相去甚远。(《资料卡片杂志》2005年第4期34页)
16.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时间,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晨钟暮鼓,从沙漏、日晷到挂钟、手表。(《读者》2005年第9期41页)
17.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63页)
[辨析]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习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结构,对其意义的理解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切忌望文生义。高考对鲜为人知、谈笑自若、高山仰止、屡试不爽等成语的测试就是利用考生学习成语时不求甚解而望文生义来设题的。一饭千金指受恩厚报。绝无仅有强调极其少有,而句中错误地把它理解为绝对没有。南辕北辙喻行动和目的完全相反。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作画、写字、写文章等下笔迅速,没有停顿。
五、不合语法
18.如果人们继续一意孤行和我行我素,依然熟视无睹单一耕作的弊端的话,那么可怕的粮食危机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新华文摘》第17期138页)
19.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资料卡片杂志》20第9期22页)
20.这些肖像体裁丰富,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有的是笔墨线条都清晰可见的素描。(《读写月报》2005年第12期15页)
[辨析]
6.初中成语常见类型 篇六
错误类型:望文生义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细大不捐: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都兼收并蓄。
不足为训:训:法则,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榜样
不赞一词:1.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2.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对簿公堂:对簿:受审问;在法庭上受审问。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久假不归: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城下之盟:被迫签订的屈服的条约
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真乃~之声,引商刻羽之奏。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身无长物:除此之外空无所有,贫困。大方之家: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笑话。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良莠不齐:yǒu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马革裹尸: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善刀而藏: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韬光养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奇文共赏: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薪尽火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洛阳纸贵:著作有价值,流传广。文章风行一时
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十室九空: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令行禁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尘埃落定:多用来表示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果 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狗尾续貂: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贬义词。
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贬义。一枝独秀:其他花没有开放,只有这一枝在开着 连篇累牍:过多篇幅描述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 呼之欲出:人像画得逼真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具体而微:形体齐备而规模太小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语。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不是语言简洁!吉光片羽:残存的古代的文物,不是话!望尘莫及:落后
耿耿于怀:牵挂的不愉快的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 形影相吊:孤独
铩羽而归:比喻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方法 乐不思蜀:乐而忘返 焚琴煮鹤:破坏美好事物
言为心声:言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
错误类型:对象不当
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 南腔北调: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春秋鼎盛:比喻人正当壮年
汗牛充栋: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崭露头角: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擢发难数:贬义:zhuï;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青梅竹马: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耳鬓厮磨: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凤毛麟角:褒义: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摇旗呐喊:为别人摇旗呐喊
居高不下:(往届学生常错,请自己查词典,印象会更深刻)鬼斧神工:(往届学生常错,请自己查词典,印象会更深刻)不知所云:说话内容很混乱
赤地千里: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不指放火 寸草不留:天灾人祸后破坏得非常严重的景象 不绝如缕:声音不绝如缕;一形容局势危急
头头是道:说话和做事都可以,觉得头头是道也可以
春风化雨:(往届学生常错,请自己查词典,印象会更深刻)甚嚣尘上: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美轮美奂:房屋高大华丽 黄钟大吕:音乐、言辞高妙和谐 浩如烟海:文献浩如烟海
栉风沐雨:指人在外面奔波不蔽风雨很艰辛 以一当十: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宵衣旰食:gàn 勤于政务 娓娓动听:谈论、说话动听
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而不是指两人观点不同,观点不同用大相径庭(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难分伯仲:事物不分上下(什么事物都可以)
火中取栗: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代价得不到好处 水乳交融:感情很融合 脱颖而出: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卓尔不群:人卓尔不群
错误类型:褒贬不当
附庸风雅:贬义: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死得其所:褒义:指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一团和气:贬义: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趋之若鹜:贬义: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处心积虑:贬义: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方兴未艾:褒义:多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这个事物必须在此人说话的时候也在蓬勃发展)
雨后春笋:褒义: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凤毛麟角:褒义: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师心自用:贬义: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危言危行:褒义: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推波助澜:贬义: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无独有偶:贬义: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坏的现象发生了
倾巢而动:(往届学生常错,请自己查词典,印象会更深刻)
弹冠相庆:贬义:tán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评头品足:贬义: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目无全牛:褒义: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翻云覆雨:贬义;1)反复无常2)惯于耍手段 胸无城府:褒义: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首屈一指:褒义:第一位、最好的 首当其冲:最先遭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旷日持久:贬义: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亦步亦趋:贬义: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巧言令色:贬义
苦心孤诣:褒义:刻苦钻研达到高度 大放厥词:贬义:大发议论 蹉跎岁月:贬义:虚度光阴
付之一笑:贬义:不值得理会,瞧不起的意味儿
寻章摘句:贬义:只摘录漂亮语句,不深入研究;写作只堆砌词句,没有创造性
坐而论道:贬义: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文不加点:褒义: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特立独行:褒义:不随波逐流,有操守
错误类型:谦敬误用
姑妄言之:谦辞: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
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
一孔之见:谦辞: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自谦)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当之无愧:敬辞: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雕虫小技:谦辞: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绵薄之力:谦辞(往届学生常错,请自己查词典,印象会更深刻)
门墙桃李:敬辞: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天下文章同轨辙,~半公卿
敬谢不敏:谦辞: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不情之请:谦辞: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错误类型:语意矛盾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灾害有没有发生? 曾几何时将大展鸿图: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
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错误类型:语意重复
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 无数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 全身遍体鳞伤 难言之隐的苦衷 忍俊不禁地笑 值得可歌可泣:……真是可歌可泣啊 替他为虎作伥
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相见已经有交换意见的意思了 背地里阳奉阴违
错误类型:语法功能不当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的谈论,不能搭配宾语 A我们司空见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错 B我们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司空见惯。对 A统治者漠不关心百姓的疾苦。错 B统治者对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对
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不是我能望其项背的:赶得上 同日而语
善罢甘休 无时无刻
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相提并论
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形近易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1)指没有不到的地方。2)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以为意: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侧目而视 刮目相看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谈笑自若: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无可争议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翼而飞:1)比喻物品忽然丢失。2)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令人心酸,不忍读完
不能相提并论:根本不同的两个事物,不强调时间差别 不能同日而语:同一个事物不同的时间 临危受命:接受任命 临危授命:献出生命
弄懂下列成语中的关键词
稗官野史bài 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暴殄天物tiǎn 殄:灭绝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冯虚御风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暴戾恣睢suī 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不落窠臼bù luî kē jiù 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背本趋末
鞭辟入里 pì 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并行不悖 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
椎心泣血chuí 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待价而沽 gū 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箪食壶浆dān sì hú jiāng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对簿公堂
飞扬跋扈 分道扬镳 凤毛麟角 繁冗拖沓 事情繁琐庞杂做事拖拉
骨鲠在喉 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改弦易辙 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改弦更张 张:给乐器上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沆瀣一气hàng xiâ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好高骛远落霞与孤鹜齐飞 浑浑噩噩
黄粱一梦 黄粱:小米 洪福齐天 神龙教教主洪安通 侯门如海 侯门:旧指显贵人家
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 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祸起萧墙
坚壁清野 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佶屈聱牙jí qū áo yá 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计日程功 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坚如磐石 罄竹难书 鸠占鹊巢
口蜜腹剑 mi
苦心孤诣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开门揖盗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宽宏大量
洪福齐天 老态龙钟
励精图治 再接再厉 雷厉风行 秣马厉兵 披肝沥胆 铺张扬厉 略见一斑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 伶牙俐齿 绿草如茵
没精打采 兴高采烈 神采飞扬(精神)光彩夺目(颜色)墨守成规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用粮食)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使厉害 米珠薪桂珠:珍珠。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
明火执仗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貌合神离
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别人压到你了要用手推开 美轮美奂 变幻莫测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明枪暗箭 口蜜腹剑 唇枪舌剑
骈拇枝指 骈拇: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披肝沥胆 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蓬荜生辉 破釜沉舟
铺张扬厉 过分讲究排场 铺张得太厉害了 穷奢极侈 chǐ 穷极奢侈 奇光异彩流光溢彩
穷兵黩武 dú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战争。形容极其好战含贬义 罄竹难书
融会贯通 聚精会神 人才辈出江山辈有人才出 人情世故
如蚁附膻 shān 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沆瀣一气
拾人牙慧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贬义
事必躬亲 躬耕于陇亩 首屈一指 食不果腹
时乖运蹇 jiǎn 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
韬光养晦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隐晦
投机倒把 bǎ 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
推襟送抱 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推诚相见、开诚布公含褒义 披肝沥胆 铤而走险 谈笑风生 囤积居奇
坦荡如砥 中流砥柱 推心置腹毋庸置疑 投鼠忌器 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无裨于事bì 裨的意思是益处,无裨,没有益处,好处。大有裨益 万事亨通
无耻谰言 谰言:诬蔑的话,毫无根据的话
尾大不掉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毋庸置疑推心置腹
先意承志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瑕瑜互见xiàn比喻优点、缺点都有
席不暇暖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 空暇 闲情逸致 兴高采烈 行将没落
鸦雀无声声名鹊起 鸠占鹊巢 要言不烦 不烦琐 删繁就简 复杂 以逸待劳
一张一弛 松弛 奔驰
一筹莫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余勇可贾 gǔ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饮鸩止渴zhân 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鸠占鹊巢 鱼贯而入一贯钱
振聋发聩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真知灼见远见卓识 崭露头角 作壁上观
纵横捭阖bǎi 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稗官野史bài 无裨于事bì
易误成语汇总
嗷嗷待哺: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也指新生事物亟待支持、援助。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不一而足:类似的事物很多,不能一一列举。如,1、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再如,2、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马晨明《藏戏》
7.聚焦概率问题的常见类型 篇七
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
(1) 它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⑵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注:若一次实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个, 某个事件A包含了m个等可能基本事件, 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A) =
例1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中, 三个面上标以数1, 两个面上标以数2, 一个面上标以数3, 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 求:
(1) 向上的数之和为3的概率;
(2) 向上的数之积为4的概率.
解: (1) 记“向上的数之和为3”为事件A, 则由表1得
(2) 记“向上的数之积为4”这事件B, 则由表2得
二、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相同点是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 不同点是基本事件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区别.
例2在纸上有一边长为6cm的正方形框, 现用直径为2cm的硬币投向此框, 硬币完全落在正方形外的不计, 求硬币完全落入正方形内的概率.
解:记“硬币完全落入正方形内”为事件G, 如图1, 设正方形ABCD为边长6cm的正方形框, AF=1cm, 而正中间的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 由题意知, 当硬币的圆心落入正方形A′B′C′D′内时, 硬币才完全落入正方形ABCD框内, 又不计硬币完全落入正方形ABCD外的情况,
故硬币完全落入正方形内的概率
三、互斥概型
当事件A、B不能同时发生时, 我们称两事件A、B互斥.
两互斥事件A、B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P=P (A+B) =P (A) +P (B) .
推广:两两互斥的事件A1、A2、A3, …, An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P=P (A1+A2+A3+…+An) =P (A1) +P (A2) +P (A3) +…+P (An) .
例3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 这些球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 求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
解:记“至少摸到2个黑球”为事件A, “摸到2个黑球1个白球”为事件B, “摸到3个黑球”为事件C, 则事件B与C为互斥事件.B与C恰有一个发生, 则事件A发生,
故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为
四、独立概型
若事件A (或B) 是否发生对事件B (或A) 发生的概率大小没有影响, 则称事件A与B相互独立.
相互独立的两个事件A与B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P (A·B) =P (A) ·P (B) .
推广:两两相互独立的事件A1、A2、A3, …, An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P (A1·A2·A3·…·An) =P (A1) P (A2) P (A3) …P (An) .
例4甲、乙两班组建新的班委, 甲班现从5名男生, 4名女生中选出5人组成新的班委, 乙班从3名男生, 2名女生中选出3名组成新班委.求甲班班长由男生担任, 乙班班长由女生担任的概率.
解:记“甲班班长由男生担任, 乙班班长由女生担任”为事件A, “甲班班长由男生担任”为事件B, “乙班班长由女生担任”为事件C, 则事件B与C相互独立.B、C同时发生时, 事件A发生, 故甲班班长由男生担任, 乙班班长由女生担任的概率为P (A) =P (B·C) =P (B) P (C) =
注: (1) 在实际解题时, 一定要搞清概型, 不能乱用公式.
例如:某县足球一队与足球二队参加全市足球冠军赛, 一队、二队夺冠的概率分别为0.6, 0.25, 求该县得冠军的概率.
错解:记“该县得冠军”为事件A, “一队得冠军”为事件B, “二队得冠军”为事件C,
则P (A) =P (B·C+B·C) =P (B·C) +P (B·C) =P (B) ·P (C) +P (B) ·P (C) =0.4×0.25+0.6×0.75=0.55.
剖析:此题中事件B与C是互斥事件, 而不是独立事件, 故事件B与C、B与C不是独立事件, 故P (B·C) ≠P (B) ·P (C) , P (B·C) ≠P (B) ·P (C) , 所以上述解法错误.
正解:记“该县得冠军”为事件A, “一队得冠军”为事件B, “二队得冠军”为事件C, 则该县得冠军的概率为P (A) =P (B+C) =P (B) +P (C) =0.6+0.25=0.85.
(2) 互斥与独立混合型
例如:猎人在距离100米射击一野兔, 其命中概率为0.6, 如果第一次没有命中, 则猎人进行第二次射击, 但距离变为150米, 其命中的概率为0.4, 如果又没有命中, 则还可进行第三次射击, 但距离变为200米, 其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2, 求命中野兔的概率.
解:记“命中野兔”为事件A, “第一次命中野兔”为事件B, “第一次没有命中, 第二次才命中”为事件C, “第一、二次没有命中, 第三次才命中”为事件D, 则事件B、C、D为彼此互斥的三个事件.
其中“第一次没有命中”与“第二次命中”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第一次没有命中”, “第二次没有命中”与“第三次命中”是彼此相互独立的三个事件.
事件B、C、D恰有一个发生时, 事件A发生, 故命中野兔的概率为
P (A) =P (B+C+D) =P (B) +P (C) +P (D) =0.6+0.4×0.4+0.4×0.6×0.2=0.808.
五、贝努里概型 (即n次独立重复试验)
若一个随机试验满足下述两个条件:
(1) 在一组固定不变的条件下重复地 (n次) 做一种试验, 每次试验的结果只有两个:即事件A发生或不发生;
(2) n次试验是独立的, 那么这种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 即贝努里概型.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某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公式为Pn (k) =Cnkpk (1-p) n-k.
注:贝努里概型其实属于独立与互斥混合型.
例5某射手射击一次, 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5, 反复射击, 数列{an}定义如下:
Sn是此数列前n项和, 求S8=2的概率.
解:记“S8=2”为事件A.当S8=2时, 在8次重复射击中, 有5次击中目标, 3次未能击中目标, 可视为贝努里概型.
注:此题也可视为古典概型, 因在8次射击中, 基本事件总数为28, 事件A“S8=2”中所含基本事件个数为C 38, 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
六、条件概型
一般地, 在事件A已经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B发生的概率就叫条件概率, 记为P (B A) .读作“在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一般地,
特殊地, 当A与B互斥时, P (B A) =P (A B) =0;当A与B相互独立时, P (B A)
例6 (1) 在100件产品中有10件次品, 随机不放回取两次, 每次取一件, 求在第一次取得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得正品的概率.
(2) 掷一枚硬币5次, 在已知至少出现了2次正面的情况下, 求正面数恰好是3次的概率.
解: (1) 记“第一次取得正品”为事件A, “第二次取得正品”为事件B,
(2) 记“至少出现2次正面”为事件A, “正数恰好为次为事件
所求概率为
【初中成语常见类型】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常见成语整理03-11
常见八种类型成语误用03-31
初中成语病句专题01-31
表示心情成语初中04-18
初中常用成语及解释03-18
初中语文成语练习题09-03
经典励志成语故事初中10-29
初中教材中出现的成语12-05
成语来源及类型07-09
初中生字词及成语解释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