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整万数》说课稿(精选6篇)
1.《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篇一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认识整万数》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认识整万数》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86页至87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的认识。同时这一节的内容为学生继续学习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以及亿以上数的认识作了铺垫。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三、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整万数相对较大,不便以具体形象的实物进行操作,加上学生已经较多的认数经验,所以我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借助于直观教具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并且结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这样的大数目,让学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在课前我打算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让学生对大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新课导入时,用课件出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的有关数据,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有意义的数据,既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在学生感受了这些大数后,通过这样的提问:“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和一千一百四十二万是多少呢?怎么写呢?”
学起于思,通过这样设疑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便来引入第二环节的教学“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对于相邻数位间的进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师生互动用计数器分别拨出3、30、300、3000这些数,和学生一起回忆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
为了让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我设计了猜数这样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给你四个提示,一个一个地出示,如果只出示一个提示你就能猜出答案,说明你的联想能力很强。通过这样的激励性语言“同学们想不想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联想力啊?”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游戏的兴趣。接着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它不是一位数;
提示二
比100要大;
提示三
它是由好几个一千组成的数;
提示四
它是由10个一千组成的数。
由此来引出10个一千是一万,强化“满十进一”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数,从一万数到十万,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从十万数到一百万,理解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理解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讨,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一个逐步形成过程,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继续加深对数的顺序和数的实际意义的了解,这时通过拨珠和数数的活动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读数。
在拨数的基础上,我再趁胜追击,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例题中的三个数,并让学生充分地说说你能很快拨出这些数的方法是什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多少万就是多少个万,因此需要在万级上拨出多少。再让学生拨好后对照计数器写一写,读一读,并交流读、写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写数时只要在万级上写上多少,而个级上全部是用0补足。
接着再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通过计数器上的数与所写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巩固写法、读法。
3、认识数位顺序表
学生已经有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经验,可以让学生直接结合计数器,自己探索写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老师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我们习惯采用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让学生说说: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此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请学生说一说)这样的目的能及时地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再开展一个重新排数位顺序表的活动:先自己动手把纸条上计数单位填上“万”字,使计数单位成为数位,再把这些纸条顺序打乱,重新按照数位顺序表排列。这个活动可以让同桌两人共同合作完成。最后让学生观察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为理解“读万级上的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做准备。
此时再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请学生读一读,然后将每组中的两个数进行比较,感悟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类似,只要在万级数的后面读出“万”字。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本着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交流和探讨中,去学习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数学教学要善于走出“书本数学”,回归“生活数学”之中。
整万数究竟有多大,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也较难理解,通过读写生活中的大数目,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数的读法和写法,也初步体会到了整万数究竟有多大。
在“想想做做”第4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熟悉的教室或校园的占地面积,从而去感受天安门广场和颐和园实际占地面积的大小。第5题可适当地结合社会和科学知识去加以介绍,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练习纸上写数,然后请学生说说写数时是怎样思考的。
最后让学生再次出示课前收集有关大数目的信息,请学生来读一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交流情况作出及时评价。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整万数,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的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
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说说你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中的自我评价更能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对于学生课前搜集的一些更大的数应该怎样读呢?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这节课的知识去探索它们的读法和写法,下节课大家一起来交流。
新课的结束,不代表着学习的终结。新课标指出,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可以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进行大胆的尝试,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篇二
出示幻灯片1:本校概况。
师:请一位同学读题, 我请第一组同学拨第一个数, 第二组同学拨第二个数, 第三组同学拨第三个数。
老师检查并巡视一周。
师:同学们拨的都很正确, 说明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学得比较扎实,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 也想请同学们用计数器拨出来。
出示幻灯片2: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用你手中计数器能拨出来吗?不能了吧, 因为这三个数都太大, 后面都带有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认识整万数。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用计数器把这些数字表达出来呢?
学生讨论, 老师引导。
师:有同学想到了, 把两个计数器合并起来。
出示幻灯片3:两个合并在一起的计数器。
师:很显然, 合并起来的计数器, 计数单位肯定要发生变化了, 怎样变了?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1.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因为我们国家计数单位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 从右向左, 个、十、百、千, 第五个应该是万, 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那10个一万就应该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动画分步显示计数变化过程。
师:在原来的计数单位上又新增了计数单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对照计数器并一起朗读。
师:新增了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我们用人民币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4:人民币的数量逐步增大, 从100到1000万。
师:计数单位增加了, 新增的计数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数位, 那么以前的数位顺序表是不是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呢?
出示幻灯片5:数位顺序表。 (幻灯片略)
教师板书:2.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表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规则, 从右边起每4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为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为万级, 这就是数级。
板书:3.学习读写整万数。
师:有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我们就可以去认识更大的数了, 现在可以用你手中的计数器把刚才例题中大数拨出来吗?
用计数器拨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请同学们对着计数器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并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老师引导, 并进行评价。
师:如果不用计数器, 你会很快的读出整万数吗?
学生小组交流, 得出读写数的方法:分级, 每4位为一级, 画虚线, 左边万级右边个级, 先读万级, 万级是多少, 就读多少万。写数:先写万级上的数后面加4个0。
师:现在我们做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幻灯片6:巩固练习。 (幻灯片略)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其实整万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请同学们来阅读并悬赏几组图片。
出示幻灯片7~9:盐城本地的地方资料: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生产。 (幻灯片略)
师:很好, 透过这些数据, 同学们不仅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而且了解到了我们盐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同学们有没有作为盐城人的自豪感?
学生回答。
师:美丽的盐城期待着同学们去建设、去奋斗,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多读书, 为把盐城建设的更加美好做出我们的努力。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3.《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篇三
一、搜寻鲜活的素材,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认识整万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书上所用的例子是2003年我国茶叶、甘蔗和油菜子的总产量,这个例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寻思:到底用什么素材,学生才会感兴趣?一开始,我想到了当时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想用一些人口数据来替换,找了一部分,但总觉得不太理想。后来,我想到刚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大多数学生都去过,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收集上海世博会中出现的一些整万数并将其进行整合,以世博会为主线将整个堂课贯穿,为学生打开了一个让人遐想的数学世界,引领学生去认识万级的计数单位,去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去正确地读写整万数,从中体会、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
二、关注学生的起点,感知数学的妙趣
世界成长于数学之上,又无不寓于数学之中。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工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特别是与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和那些学生已经具有的、但未经训练或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体验相关联,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认识整万数”一课中,我把大多数学生都亲身经历的上海世博会引进了课堂。世博会的图片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和谐的、有效的。
三、引导学生去探究,体验数学的魅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不经历困惑怎么能长真知。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所以,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当学生在解答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了当灵感来到后的全力以赴。如我在复习以前学过的四个数位的基础上,问学生“千位前面会是什么位”,从而引出“万位”。然后,我给每位学生分发了一张印有4个数位的简易计数器图纸,通过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200,加深学生对个、十、百、千等记数单位的进一步理解,随即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要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000,该怎么办?”学生在仅有4位数的计数器的限制下,产生了强烈的“产生万位”的需求。有学生想到问同桌借一个千位,并把它改作“万位”;有学生想到将两个计数器并在一起,并将一个计数器上的个位改成“万位”。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充分比较,并且细化到学生擦写的细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后面一种方法的优越性,还可以表示出更大的数。由此,教师对产生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的引领水到渠成。
四、放飞学生的思维,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
教师所追求的是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不仅仅是在课堂中简单地理解和识记的知识,而是希望这些被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发挥长期的效果,即能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如在设计巩固练习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先通过对世博会话题的进一步引入让学生拨、写、读37万。考虑到学生对大数目的体验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安排了两次活动,一是结合全校人数体会37万人是怎样的数目;二是从1万元人民币开始,体会古巴馆的造价200万元的多少,比体验37万时提高了一步,体现了层次性。由于人数和钱数都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这样就给学生对大数目的感悟比较深刻。最后的一段录音里面涉及的5个数也是精心挑选的,即“在世博园内有休息座凳11万个”“1854个直饮龙头”“世博期间发放了8000万份园区导游图”“园区共接待参观者问询108万次”“高温天气时,向游客发放清凉扇1800万把”,涵盖了今天所涉及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数和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使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在学生不断的思考过程中得以建构与生成。
(责编 蓝 天)
4.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篇四
崔 俭
“认识整万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写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是本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我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纸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十千,学生自然而然说成一万,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通过学生边添珠子,边数数,让学生有序的填出各个数位名称,初步感知新出现“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个计数单位,在数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明确“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我国四位分级的记数习惯,个级、万级的概念,这点只是介绍了一下,学生感受不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
整万数的写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数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理解并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对照计数器写整万的数是比较直观的,但关键是没有很好引导学生理解在写数时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一个数也没有要写“0”占位。
对学生来说,读数是本课的难点,因为读数首先要将整万数进行分级,所以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但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万级上的数在读的时候,要按照个级上的读法一样读,在最后加上一个“万”字。
感受整万数的大小,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练习中,让学生说学校的占地面积,读天安门广场的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这些整万数,通过学生能感受到的学校的占地面积与天安门广场的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的比较;结合写世博会参观人数,并与班级人数的比较;感受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造价„„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读、写数的练习,增加了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也让学生体会较大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数感。
5.四年级数学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篇五
2、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认数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起点。
3、在写数中感受,在读数中应用。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
在认数这个单元里,对数的读、写、改写、判断近似数、求近似数,学习起来都不算难,在课堂中,我利用还利用了许多机会,退老师在二线,让学生们上一线来集体诊断错误,找出一些好的治疗方法。同学们帮助一些学习习惯和能力较弱的同学,找到了一些好方法。比如说在写数时,对照数位顺序表写;还可以在草稿纸上画两条竖的虚线,中间的代表万级的数,左边的代表亿级的数,右边的代表个级的数。在读数时:一定要先分好级,方便读数,还方便检查。在看数的组成时,一定先要分一分,这样就不容易错。还编了一首儿歌:读、写、看数,每级四数,分一分。近似数四舍五入,找数位。有的同学还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帮助同学们如何既快又准的记住数位顺序表。
6.《整万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篇六
刚刚接触数学教学不到一周,就要被听课,心里是很紧张的。我对自己说: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件事。加油!
一节课下来,感觉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课后,张姐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并且给了几点建议,很是受用。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
1、读数写数先分级。第一单元主要是大数的认识。读数写数是关键,而要想准确读数写数一定要先分好数级,这也是我需要注意的地方。
2、课堂让学生占主导地位,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总结,探索数学的奥秘。在课堂上我的话语过多,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3、课堂环节设置要流畅些,注意知识的衔接。导入部分可以用习题来复习。
发现问题:
1、班中中下等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从上学期的成绩来看,总体不容乐观。但是如果能较好的抓住一部分中下等生,对提高总体成绩会有很大帮助。
2、学生作业书写潦草,不规范。还是要抓好课堂常规,但不能急于求成。
3、中年级学生的心理。开学初,学生们的状态有些散漫。加上更换老师,还有进入四年级也是中年级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会有些思想上的变化,没有低年级的幼稚也没有高年级的成熟,所以要慢慢引导,耐心对待。
【《认识整万数》说课稿】推荐阅读:
《认识整万数》说课稿概况08-21
四年级数学整万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12-21
《认识梯形》说课稿10-08
《圆的认识》说课稿08-03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0-11
《认识图形》的说课稿10-19
《秒的认识》说课稿12-06
小班《认识数字》说课稿01-04
《厘米的认识》说课稿02-14
小班社会《认识五官》说课稿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