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提纲(精选4篇)
1.会计论文提纲 篇一
撰写论文;
修改论文;
论文定稿.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字数不少于15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十,说明
1,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2,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十一,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2,良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3,及格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不及格
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十二,学时分配
全脱产学习的学生毕业论文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
2.会计论文提纲格式 篇二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财政绩效
一、狭义财政与广义财政
二、财政绩效与政府绩效
第二节 主张“重塑政府”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节 资产负债管理相关理论
一、资本结构理论
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第四节 体现政府与纳税人关系的委托代理理论
第五节 理论应用
第二章 财政绩效:从传统流量观到资产负债存量观
第一节 传统的流量视角
一、财政体制是形成流量观的根本
二、流量观下的财政绩效:财政支出绩效
三、财政绩效传统流量观的角度单一化
第二节 从资产负债存量进行财政绩效评价的客观要求
一、资产负债存量管理是财政管理的内在要求
二、财政风险预警要求存量信息
三、各国政府对财政存量信息的重视与改革
第三节 从资产负债角度进行财政绩效评价的机理
一、驱动目标设定
二、过程机制:投入产出思想为导向,效率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第三章 财政绩效评价基础:基于流动性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构建
第一节 政府资产
一、资产与资本、资金与财产
二、我国政府资产范畴
三、我国政府资产构成要素
四、我国政府资产规模评估的方法
第二节 政府负债及净资产
一、政府融资
二、中央政府债务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
四、政府净资产
第三节 基于流动性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构建
一、构建依据:基于流动性的考虑
二、构建框架
第四章 政府财政绩效的效果评价:资产负债表法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方法
一、企业的财务分析
二、资产负债表法在政府财政中的运用
第二节 中央政府财政绩效效果评价
一、基于流动性的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
二、— 年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绩效效果评价
一、基于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第五章 政府财政绩效的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法
第一节 投入产出经济学发展演变
一、重农学派:魁奈与《经济表》
二、洛桑学派: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三、瓦尔拉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思想
第二节 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一、DEA 数据包络法
二、B2C 模型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绩效效率评
一、指标选取
二、实证分析
三、投影原理下对 DEA 无效的分析
第六章 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
第一节 流量观与存量观下对政府财政绩效的不同应用
3.会计毕业论文提纲参考 篇三
1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课题研究方法……………………………………………………………
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和发展………………………………………………….2.1 公允价值的概念……………………………………………………………
2.2公允价值概念的变迁………………………………………………………
1.2.1 公允价值在美国的应用历史和现状………………………………
1.2.2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历史和现状……………………………… 3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具体体现……………………………………………………
3.1 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3.2 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3.3 在债务重组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3.4在其他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4 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我国经济环境不成熟导致信息的可靠性无法保证……………………….4.2 公允价值的实施成本的限制…………………………………………….4.3 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的影响…………………………………………….4.4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的磨合问题………………………….5 公允价值合理运用的建议………………………………………………………
5.1 改善经济环境 建立公平自愿的活跃市场………………………………
5.2 谨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合理确定公允价值………………………
5.3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4.3.1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4.3.2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4.3.3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4
5.4 健全公允价值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公允价值披露和审计制度…………15
4.4.1健全公允价值相关法律法规……………………………………….15
4.会计硕士毕业论文提纲 篇四
ABSTRACT 6-7
1 绪论 10-18
1.1 选题背景 10-11
1.1.1 理论意义 10
1.1.2 现实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6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1-13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16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6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8
2 我国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18-30
2.1 新三板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8-20
2.1.1 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概念 18-19
2.1.2 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 19-20
2.2 我国新三板市场概述 20-28
2.2.1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新三板市场 20-22
2.2.2 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2-25
2.2.3 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基本特点 25-27
2.2.4 新三板会计信息披露特点 27-28
2.3 我国新三板市场分层设计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28-30
2.3.1 我国新三板市场分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8-29
2.3.2 分层设计对我国新三板会计信息披露革新的要求 29-30
3 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现状、问题及分析 30-44
3.1 我国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现行规则及问题 30-36
3.1.1 对申请挂牌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30-31
3.1.2 对挂牌后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31-33
3.1.3 新三板市场信息披露平台和监管要求 33
3.1.4 新三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33-36
3.2 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实务层面现状及问题 36-41
3.2.1 新三板市场运行及信息披露现状 36-38
3.2.2 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8-41
3.3 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41-44
3.3.1 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存在缺陷 41
3.3.2 挂牌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 41-42
3.3.3 外部监管存在不足 42-44
4 国外场外市场企业信息披露考察 44-54
4.1 国外场外市场企业信息披露考察 44-51
4.1.1 美国OTCBB市场信息披露 44-48
4.1.2 日本加斯达克市场信息披露 48-49
4.1.3 台湾兴柜市场信息披露 49-51
4.2 国外场外市场信息披露的启示 51-54
4.2.1 建立分层的场外市场信息披露标准 51-52
4.2.2 加强对做市商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 52
4.2.3 强制性信息披露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相结合 52-54
5 完善我国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54-60
5.1 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原则 54-55
5.1.1 分层设计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标准 54-55
5.1.2 坚持强制性信息披露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相结合 55
5.2 市场主体各司其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55-60
5.2.1 挂牌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6
5.2.2 主办券商严格履行持续督导责任 56-57
5.2.3 监管机构完善信息披露规则、适度监管 57-60
参考文献 60-64
【会计论文提纲】推荐阅读:
所得税会计论文提纲12-31
本科会计论文提纲怎样写02-16
会计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提纲12-12
银行会计期末考试提纲07-30
论文提纲论文写作要求03-19
体育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论文02-28
工程论文提纲08-11
法律本科论文提纲07-29
论文提纲乡村振兴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