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教案(11篇)
1.七年级教案 篇一
《三峡》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三峡(郦道元)
教学目标:1、了解古三峡的壮丽风光。
2、学习几个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方法:讲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这是诗人笔下的三峡;“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日》),这是散文家笔下的`三峡。在地理学家笔下,三峡又该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来阅读郦道元的《三峡》。
二、阅读主场
(一)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作者情况,疏通字词。
(二)安排两个同学朗读课文,检查读音和停顿掌握情况。
(三)合作学习:
1、将学习小组分成四个部分按课文层次分别学习理解,完成后每个层次抽一个同学尝试讲解。(其他同学对所讲提出异议或进行订正)
第一层(开头--“不见曦月”)(两岸连山)
第二层(“至于夏水襄陵”--“不以疾也”)(夏水状貌)
第三层(“春冬之时”--“良多趣味”)(春冬景色)
第四层(“每至晴初霜旦”--文末)(秋天景象)
2、老师提出下列应重点掌握的词语,分别请几个学生作讲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略无阙处(通“缺”)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虽乘奔御风(即使)
不以疾也(不如/快)绝t多生怪柏(极高)
良多趣味(的确,实在)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空谷传响(回声)哀转久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唱)
3、问题讨论:(小组交流后在班上发言)
写三峡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文章百余字,要穷三峡风光,尽四时景物,确非易事。先写七百里山势,接写夏水迅猛,继写春冬美景,末写寒秋肃杀,自有其匠心。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不按秋、冬、春的顺序来写,而是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四)学生自由诵读。
三、阅读尾声
(一)引导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向家长朗诵课文,抄写并解释“二(三)2”中应重点掌握的字词,再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
周智
2.七年级教案 篇二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 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 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
3.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4.能够使用目的 (如旅游) 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举例说明1~2种现代高科技地图 (例如, 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 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把答案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为小组汇报展示过程。
第一课时:整合这部分教材内容, 打乱前后顺序, 提出问题:
1.教材22页图1.31和图1.32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量算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 你能说出你的办法吗?
3.请完成22页活动1题。
4.利用17页图1.24说出温哥华在渥太华的什么方向?16页图1.22说出台东在高雄的什么方向?你能总结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吗?
5.18 页图 1.25 说的是一些常用图例, 你能记住它们并解释什么是图例吗?
6.除了刚刚我们利用的这些地图, 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你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吗?你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吗?你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现代高科技地图你了解吗?有哪些?知道它们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吗?结合实例说出一两种它的应用。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请完成 18 页的活动题。
9.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给其他组的学生出几道题。满分20 分。
这里的第1~5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判读经纬度, 量算距离;第6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查找所需要地理信息, 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第7题则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会列举电子地图, 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第8题是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对整课内容加以总结和复习;第9题则是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完成复习考查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时有接触, 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把这部分内容学会。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帮忙的人, 学生在研究、合作交流中体会着成功的快乐。把问题放手给学生,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让我们共同做一个快乐的“牧者”。
参考文献
3.七年级(下)单句纠错 篇三
1. I don’t like eating potatoes chips.
[答案与解析] potatoes→potato 名词potato在此作定语,修饰名词chips。注意:名词作定语时通常用其单数形式,man与woman除外。
2. He doesn’t like bread and cakes.
[答案与解析] and→or 在否定句中,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成分常用or。
3. We know her very much.
[答案与解析] much→wellvery much通常修饰like, love, want等表示情感的动词;而know不属于情感动词,不可用very much来修饰。表达“很了解某人”时,应用know sb. very well。
4. My uncle works in the farm.
[答案与解析] in→on 表示“在农场(工作)”时,一般用on the farm。
5. Our teachers are very friendly for us.
[答案与解析] for→to 表示“对某人友好”常用be friendly to sb.,此时的friendly可以用nice, good, kind等词替代。
6. She is looking for a work.
[答案与解析] work→jobwork和job都可以用作名词,表示“工作”,但work是不可数名词,不能与不定冠词a连用;而job是可数名词,可以与不定冠词a连用,表示“一份工作”。
7. At weekdays,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have breakfast?
[答案与解析] At→On表示“在平时, 在工作日”,一般用介词on;而表示“在周末”,则可用介词at,即at weekends。
8. Sandy sometimes is late for school.
[答案与解析] sometimes is→is sometimes或将sometimes置于句首或句末 sometimes, often, usually等频率副词在句中常位于be动词、情态动词及助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 sometimes有时可置于句首或句末。
9. Mike gets to home at about 4:50 in the afternoon.
[答案与解析] gets to home→gets homeget to后接表地点的名词,如:get to Beijing(到北京); 若其后要接地点副词时,则不用介词to。
10. I have a news to tell you.
[答案与解析] a news→a piece of newsnews作“新闻;消息”讲时,虽然其形式是复数,但它是不可数名词。要表示“一条新闻”时,应借助a piece of。
11. Not fly the kite like that.
[答案与解析] Not→Don’t 祈使句的否定结构通常是在动词原形前加don’t。
12. I’m not good at pass the ball.
[答案与解析] pass→passingbe good at为固定词组,介词at后应接v-ing形式,不可接动词原形。
13. Lin Tao can’t play the chess.
4.七年级音乐教案 篇四
《身边的音乐》
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 谭平
课题:身边的音乐
教学目标:
1、找出身边的音乐,了解这些音乐的作用;
2、识别音乐的情绪,发挥创造想象力为生活中的不同场景配置背景音乐。
设计思路:
学生发掘自己身边的音乐,对生活中、社会中音乐的功能进行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伴随我成长”的道理,并能为生活中的不同场景配置音乐。
教学重点:
在音乐听赏中了解音乐的情绪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为场景配置音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音乐为《欢迎进行曲》,由几名学生列队进入,并挥手向其他学生致意。)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感受与探索
1、教师提问:刚才播放的这首音乐大家都很熟悉吧,曲名是什么?那几位同学随音乐进入教室时是什么样的神态呀?谁来模仿一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神态呢?
(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情绪与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
2、我们再欣赏几段音乐,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说说听到这些音乐时的感受,然后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找出身边的音乐)
3、教师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听赏。
(《运动员进行曲》、《摇篮曲》、《国歌》等)
4、学生自己探索,寻找音乐。
教师提示:除了刚才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乐曲以外,还有哪些在你身边的音乐,请大家开动脑筋,找一找,比如你在电视中听到的,在书店听到的,在超市等很多地方都有音乐,你能唱一唱,哼一哼都可以。
5、对找出来的音乐进行简单的情绪情感分析。
6、试对已经分析的音乐设置场景,学生合作表现。
(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表现音乐,在熟悉的音乐中创设场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
三、创作与表现
1、试配场景
刚才我们自己找出了许多身边的音乐,也为找出来的音乐配置了一些场景,下面我们来为场景试着配一配音乐。
2、将学生分组,各小组自行确定要表现的场景,并为场景构思配置什么样的音乐。
(学生讨论,教师下去指导)
3、教师提供音乐片段,学生自由选择音乐。
4、分组展示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只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不作结论性的评价,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但都要充分给予肯定)
四、教师小结,下课。湘版教案
第七单元 音乐在我身边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教学,学生能够:
1、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对身边的音乐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3、掌握探索、发现音乐的基本途径与技巧;
4、将自己对音乐的发现大胆、自信地展示出来。教学内容
1、音乐在那里?探索和发现我们身边的音乐。
2、为场景选配音乐。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我们身边的音乐
教学用具
磁带 录音机 CAI课件 多媒体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a、学生听《欢迎进行曲》,有节奏的进入教室。b、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引导学生站立、庄严行队礼。
2、提问:刚才播放的是什么音乐?一般在什么场合使用?
3、引导讨论,小结:重大的仪式、活动、会议时使用。
4、问: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音乐?
三、讨论激趣,学习知识
1、提问:什么叫做音乐?(教师课件出示:是人们用有组织、有规律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抒发意志的艺术。)
2、生活中的音乐一般分为哪几种?请举例说说。
3、小结并引导归纳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音乐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实用音乐”和“背景音乐”。
A:实用音乐:用音乐来烘托气氛,配合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称作“实用音乐”,如仪式音乐、治疗音乐等
指导讨论例举:哪些属于实用音乐?
1)、播放《摇篮曲》,和《欢迎进行曲》比较,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前者音乐情绪热烈、激昂;后者安静、祥和。)
2)、放《婚礼进行曲》,学生说出音乐的情绪,教师小结
3)、小结:上面三首乐曲都属于“实用音乐”,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再一次强调“实用音乐”的实用性。
B、背景音乐:又称“环境音乐”,是一种为办公室、休息室、超级市场、饭店等不同环境而使用的陪衬音乐。在商业和旅游上,“背景音乐”起到了一定的经济作用。
1)、课件打出一个商厦,播放一段配音:在商业上,背景音乐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研究显示若在超级市场播放徐缓优美的音乐,可以使顾客不知不觉的放慢脚步,同播放快速音乐相比,销售量增加38%。
四、为下列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 略,见教材P40
课堂小结:
音乐可以使人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
布置作业:
1、请学生从生活中找出3首“实用音乐”、“背景音乐”的例子
2、请同学为学校食堂配两首“背景音乐”
结 束:
播放《加州旅馆》,与学生话别,让同学踏着音乐离开教室。
湘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案
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 作者:(请回贴告知)
课题:唱出心中的歌
教学目标:
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
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演唱。
设计思路: 同学们带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态跨进中学校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尽情歌唱。教学重点:
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感受与探索
1、故事引入:《高山流水》
古时候,有一个音乐家叫俞伯牙,一次他在山中弹琴,有一个樵夫叫钟子期,从他旁边经过,听到他的琴声,就说:一会儿象雄伟的高山,一会儿象浩荡的江河。伯牙就以他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就摔琴断弦,说自己失去了知音,再也不弹琴了。
2、巩固歌曲:
教师放录音,学生欣赏。
师:在这五首歌曲中,大家会唱几首呀,来,一起唱一唱。
(一)《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
A、听我唱: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跟着划拍,感受歌曲情绪
B、大家唱:学生随教师钢琴演唱,要求声音不能太大
C、表演唱:教师请一个唱的较好的同学上台演唱
D、O K唱:全体学生随伴奏唱,教师指挥。
(二)《快乐老家》这是近几年来深受青年朋友喜爱的优秀通俗歌曲之一,由浮克作词作曲,旋律平缓易上口,歌词通俗易懂,亲切自然。
A、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优美的唱
B、教师简要讲解歌曲中应注意的地方,如休止和切分等几个特殊节奏。
C、学生完整随音乐唱歌曲。
3、学习新歌《新世纪的新一代》
歌曲分析:李幼容词、刘磬声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全曲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热烈的呼吁感,旋律明快奔放,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决心与信念。
A、播放范唱,学生在情绪中感受歌曲的表现意义
B、学习旋律,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先轻声哼唱
C、学生唱谱,教师伴奏
D、学习歌词,以听唱为主
E、学生随音乐再一起唱。
三、小结与下课
教师布置下一节课的任务:请同学们下去以后,每人准备一到两首歌,我将在班上组织一次小型的演唱会,主题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唱出心中的歌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新世纪的新一代》;
2、学唱《啊,朋友再见》和《雪绒花》。教学重点:
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感受与探索
1、巩固歌曲:
教师放录音,学生欣赏。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上节课学习的歌曲。
(一)《新世纪的新一代》
A、听我唱: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跟着划拍,感受歌曲情绪
B、大家唱:学生随教师钢琴演唱,要求声音不能太大
C、跟我学:教师教唱歌曲,先学旋律,然后学习歌词。
D、O K唱:全体学生随伴奏唱,教师指挥。
2、学习新歌:
《啊,朋友再见》意大利民歌,也是南斯拉夫影片《桥》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一段体,小调色彩。表现了游击队员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眷念和热爱。体现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牺牲的精神。
A、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的唱一遍;
B、教师简要讲解歌曲中应注意的地方,如前半拍休止和倚音等几个的地方。
C、学生完整随教师钢琴伴奏唱歌曲。
3、学习新歌《雪绒花》
歌曲分析: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深情悠长的歌调以四三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影片介绍略)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学习旋律,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轻声随琴哼唱
3、学生唱谱,教师伴奏
4、自学歌词,以听唱为主
5、学生齐唱歌曲,教师指挥
三、小结与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零点乐队》 作者:(请回贴告知)
课 题: 零 点 乐 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奏一种简单的乐器(如口琴、竖笛、各种打击乐器或其他乐器),并能参与器乐合奏;
2、能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参与伴奏,从中体验与他人合奏的愉悦感;
3、了解器乐演奏中“加花”的含义,能在演奏中作“即兴创作”。设计思路:
本课以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为载体,旨在建立一支起点为零的乐队,因为合奏曲《一只鸟仔》短小精悍,音域较窄,节奏简单,句逗清楚,采用C调,便于各种乐器演奏,所以学生在合奏过程中也不会感到困难。教材力图通过“试奏体验”加花添彩、登场演练等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器乐演奏的全过程,感受器乐演奏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激发,以及器乐合奏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器乐演奏中的合作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一段器乐曲,以民族乐器为主,给学生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2、教师提问:刚才听到的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你听了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二、感受与探索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乐器演奏,很多同学肯定要说,我们没有乐器怎么办呢?没关系!“拉起你的二胡,弹起我的琵琶,摇响嚓嚓的沙锤,拨动叮咚的吉他。如果你不会演奏乐器,那也没有啥,在课桌上敲起鼓点,用嘴呜呜地模仿喇叭,愉快的合作能把最美的旋律表达”。
2、试奏体验:几种不同的发声体就可以组成一支乐队,让我们一起来试奏一首乐曲。
3、学生随琴视唱旋律,教师指导
4、教师弹琴,学生齐唱
5、用手中的乐器试奏,教师个别辅导
6、齐奏《一只鸟仔》
三、创作与表现——加花添彩
1、大家试奏同一旋律之后,动动脑筋,利用现成的乐器,为乐曲加花添彩。
2、打击乐设计:
碰 铃 叮 — 叮 —
双响筒 各 的 各 的或各x的cx的x各cx的x各cx的3、自制打击乐器(可以课后完成)
4、为主旋律加花:根据乐器的特点,将全曲的主旋律进行恰当的分配,并填空加花,这就是最简单的编配。如:
5、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为乐曲配加花,然后一起演奏。
四、教师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合奏《一只鸟仔》,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师小结:我听了大家的演奏,觉得真不错啊,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达到这 种效果,看来下去以后大家还是练习了,我希望以后能保持下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乐曲《雪绒花》。
二、感受与探索
1、教师出示《雪绒花》旋律谱,学生集体视奏。
2、试奏体验:教师安排声部,学生分组自由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弹琴,分声部试奏
5、试合奏,教师再指出其中应注意的地方,学生再练习
6、齐奏《雪绒花》
三、创作与表现——加花添彩
1、大家试奏同一旋律之后,动动脑筋,利用现成的乐器,为乐曲加花添彩。
2、打击乐设计:
碰 铃 叮 — 叮 —
双响筒 各 的 各 的 或 各x的cx的’x各cx的x各cx的’
3、自制打击乐器(可以课后完成)
4、为主旋律加花:根据乐器的特点,将全曲的主旋律进行恰当的分配,并填空加花,这就是最简单的编配。如:
5、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为乐曲配加花,然后一起演奏。
四、教师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 作者:(请回贴告知)
教学目标
1、对聆听和探索人声具有愿望,在听赏声乐作品的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小组教学探讨,说出人声分类的基本原则,以及童声、男低音、女高音的音色特点;
2、能独立辨别独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在欣赏声乐曲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运用各种形式(如面部表情、手势、动、等)能对所听音乐作出反 应,并从中体验到欣赏声乐作品的愉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回声》、《闲聊波尔卡》、《春雨》、《跳蚤之歌》等声乐曲,感受不同体裁与形式的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意境,品味人声之美妙,进而激发学生探索人声的分类和常见声乐演唱形式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言:一段优美的旋律能打动亿万听众的心,也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遐想、使人久久不能忘怀!你听完这段音乐你能告诉我什么?
(一)、播放音乐《回声》片断
1、提问:这段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什么?作品采用什么演唱形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歌曲命名吗? 答案:a、仿佛置身与山谷中,听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对话
b、童声无伴奏合c、〈〈回声〉〉
作品简介、全曲欣赏〈〈回声〉〉
2、听完了这首作品,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艺术都有那些表现手法? 提示语: ①、用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我们称为____舞蹈.②、直接用画笔勾画的我们称它为______美术.③、用语言文字直接描述出来的我们称之为____文学.那么,音乐又是借助什么特殊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就是这种形式中其中的一种(用人声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_____声乐作品)
(二)、请欣赏《闲聊波尔卡》
作品简介:原作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的同名器乐曲,由我国音乐教育家杨鸿年填词而成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与上一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作品风格反映了什么?你能用动作形象的表现一下这歌中所反映的情景吗?
(三)、下面请欣赏歌曲《跳蚤之歌》
1、作品简介:《跳蚤之歌》原为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诗句《浮士得》第一 部第五场中魔鬼梅菲斯托和一群快活的朋友在小酒店里饮酒时唱的歌,其意是借黄帝蓄养跳蚤来讽刺当时德国诸侯豢养的宠臣。
2、欣赏全曲
3、提问: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答案:带嘲讽的口吻、男低音独唱、(四)、请欣赏歌曲《游击队歌》
作曲家简介:贺绿汀
1、歌曲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2、歌中表现抗日游击战士一种怎样的精神风貌?
(五)、讨论与探究:以上欣赏到的内容你认为人声是怎样进行分类?每类人声有那些特点?你还知道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六)、总结:
(七)、感受与判断:(巩固以学知识)
1、根据聆听的感受,用线条将童声、男声低音、女高音与有关描述声音特点的词汇连接起来。
①、童声的特点是 柔美、抒情 ②、女高音的特点是 深沉、浑厚
③、男低音的特点是 清脆、明亮
2、听录音,说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
①、祖国,慈祥的母亲()②、当兵的人()
③、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④、游击队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流动的音符
作者:(请回贴告知)
课题:流动的音符
课时:1课时
课型:创作课
教学内容:“七个小矮人”的游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材料和曲调生成的方式。
(2)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作8小节的短曲。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2)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价值观: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和创作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4、重、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如何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团结、协作。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引导、启发法,指导法,游戏法
2、学法引导:创作练习法,参与体验法,讨论法,评价法
3、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做多元化评价(自评、他评、师评)
4、教具运用: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音乐《DO RE MI》,学生在音乐中走入教室。
2、师生问好。
[计意图:创设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是什么吗?有人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因为他神秘,它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说音乐是魔方,它旋转着,组合着;我们说音乐是童话中的七个小矮人,它们性格、长相各不相同,却十分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小矮人的森林里去玩玩,先让小矮人们做个自我介绍:
1、DO 叫万事通,它性格稳重,做事踏实,是个小博士,见多识广。
2、RE 是个糊涂蛋,活泼可爱,但一不小心就会犯糊涂了。
3、MI 是个小能手,勤劳善良,在这个家中它是个得力的助手。
4、FA 叫做捣蛋鬼,性格古怪,爱惹事生非,爱打架。
5、SOL 叫开心果,持家有道,关心他人,能给全家带来欢乐。LA 叫做害羞鬼,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一讲话就脸红,比较小家子气。
7、SI 是个瞌睡虫,爱看新鲜,但体弱多病,所以爱偷懒,离不开万事通DO。
这七个小矮人性格各不相同却能十分和谐的共同生活在一起,其中DO MI SOL三个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性格最好的,在音乐中,这三个音为骨干音,就像我们班中的班干部一样,由于有了班干部,才建成了我们这个活泼、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设计意图:赋予七个音符以活生生的生命,带领学生进入童话的意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三、玩一玩、学一学
1、玩一玩,唱一唱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七个小矮人,现在小矮人也想认识你们这些白雪公主、白马王子们,想一想怎样用歌声来介绍你自己。
生思考,师唱:5 6 5 4| 34 5| 你叫 什么 名 字?
(生唱,或各小组派一名同学或以同桌为单位一问一答)
[设计意图:即兴创作,激发学生初步的创作热情。]
2、唱一唱,找一找
师:白雪公主、白马王子们与七个小矮人互相认识了,下面我们就来和七个小矮人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排一排,我最棒。在正式做游戏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看几条乐谱:
[出示歌谱1]
《玛依拉》新疆民歌
1=G 3/4 1 7 1| 7 1 2 7 1 | 7 6 7 2 | 1-||
① 学生学唱歌曲旋律;
②找出两个乐句之间的特点。(音符和节奏都是一样,每一小节旋律音高、节奏都相似。)
[出示歌谱2]
《信天游》陕北民歌
1=F 2/4 6 6 | 2 12 3 | 6 6 5 6 | 56 3· | 6 6 6 | 2 12 3 | 532 1321| 6-|| ① 学生学唱歌曲旋律;
②找出两个乐句之间的特点。
③请同学们给这首民歌的创作手法取“名字”(同头换尾)。
3、排一排,我最棒
游戏规则:根据给出的节奏型,并且按照我们刚才从民歌中间所发现的创作规律来进行音符的组合。比一比,谁把小矮人排得最好,唱起来最顺口,哪组同学最棒。小组讨论,每组创作出一条旋律,七分钟完成。
[出示节奏型] 1=C2/4
XX XX| XX X| XX XX|X —| XX XX| XX X| XX XX|X —||
[设计意图:在规定的节奏型中进行音符的组合,简单,降低了创作的难度,能引起学生创作的热情。]
4、玩一玩、比一比
学生成果展示,每组将旋律写在黑板上,请出一名记分员,其他同学当评委,对评委的要求:
1、要有公正、公平的心态,对所选作品负责。
2、本组同学不参与本组创作作品的表决。
师在钢琴上演奏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举手表决。
[设计意图: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结果并不重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1、请学生对本节课作出评价。
2、师作总结发言:今天我们在童话世界里与七个小矮人一起玩游戏,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歌坛上有你们的歌声,有你们的身影。
五、板书设计:流 动 的 音 符
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小矮人的图片)
1=C2/4
XX XX| XX X| XX XX|X —| XX XX| XX X| XX XX|X —|| 学生作品展示: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作者:(请回贴告知)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创适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当众演唱所学歌曲;
3、能在演唱活动中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情导入
1、引入演唱组合欣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充满现代气息的动感组合,请同学们欣
2、播放组合演唱片断,自由欣赏
学生可随意讲出所熟悉演咱组合的名称,也可跟唱所熟悉的歌曲。师生共同营造热烈、民主的学习气氛。
3、指名答问,组织交流
①形式自由,可集体回答,也可单独发言,由教师补充、完善
②要求回答的内容。(演唱组合有动力火车、美少女、神秘男孩、风组合;组合演唱的特点是几个人一组演唱,一般采用边唱边舞的形式,应充满青春活力)。③简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充满青春活力的演唱形式,也很了解它的演唱特点,班上有没有同学采用这种形式演唱过,想不想试一试呢?
④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保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今天就让同学们过一把“歌星瘾”我们也采用组合演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大家有没有勇气上台来表演?(生答)好,有你们自信的回答,我就放心了。同学们都知道.组合演唱的第一大特点是几个人用时上台演唱,那我们首先得准备能共同演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节奏强、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歌曲《青春舞曲》。
三、学唱歌曲
(一)介绍歌曲及作者
1、教师范唱歌曲,整体感受。
2、由歌曲引出作者介绍。
3、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二)随乐学唱
1、听赏全曲,按照自己的创意拍击节奏。
2、边拍击节奏边唱歌曲。
(三)随乐舞蹈
1、尝试背诵歌词:
2、激发学生设计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组合演唱的第二大特点是边唱边舞,充满活力。平常同学们都很活泼好动,还有些同学会跳现代舞,现在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起来。要求人人都动,动作多样,气氛热烈融洽)
四、复习歌曲
1、推荐适合演唱的歌曲
2、分男女生复习歌曲
五、范例组合
1、介绍几种有特色的演唱组合形式
2、播放范例,供学生听赏、模仿(如千斤、八只眼、黑鸭子等
3、教师小结师生欣赏J
六、尝试组合
1、提出组合演唱的要求
2、学生尝试组合演唱
七、组合演唱会
1、推选主持人
2、分组合上台演唱(老师当音响师,播放音响或用钢琴伴奏
八、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七彩的管弦 作者:(请回贴告知)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一些常见西洋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辨别他们的音色。
2、能够记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日出》的主题音乐。
3、在欣赏《日出》的活动中,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听后联想到的景色,让大家分享。
教学内容:
1、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
2、《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3、《日出》
教学重点:听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教学难点:同类乐器音色特点对比认识。
教具准备:VCD、录音机、磁带、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行音乐课礼式。
二、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为了提高素质,学习掌握了一门乐器演奏技术。下面请同学上来为大家演奏。(直观性原则)A、小提琴B、单簧管C、小号
师: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生:
师:它们属于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
生:
师: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属于西洋管弦乐器?
生:
三、新课
1、根据发音原理和制做材料不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
(启发性原则)老师出示幻灯片(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
2、出示课件
(直观性原则)让学生了解乐器形状,同时了解主要乐器的音色。
师:下面请大家在乐曲中进一步的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各种乐器擅长表现的情绪,抒发的感情。
四、《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老师主导)师:下面请大家听赏一首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学生主体)作者:英国 本杰明.布里顿
乐曲为了使青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曲作。
老师放VCD《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
1、学生回答:1)演奏中乐器的先后顺序。
2)学生谈谈在欣赏不同类乐器演奏的不同片断的感想。
例 : 小提琴 :优美、抒情
单簧管: 圆润、流畅
大管: 低沉、恢谐
(注重学生感受,教师只作补充性引导。)
2、放录音片段
(巩固性原则)师:听录音后请同学回答由哪些乐器演奏?
生:
五、《日出》
1、初听全曲
师:下面我们将要听赏的这支曲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选自美国作曲家格罗非的《大峡谷组曲》第一乐章。题目是《日出》,请大家静静地听赏,细细地品味,充分体验音乐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情境,说出每种情景有特色的乐器。(听全曲一遍)
(学生自主)师:1)描绘一下你从乐曲中感受到的情境,或体验到的情绪。
(学习原则)2)主要情景中的主要演奏乐器。
生:……
2、复听片段,主题音乐视唱。
出示幻灯片《日出》的主题音乐,老师伴奏,学生视唱主题音乐。
师:大家唱的好,请记住这个主题,并想一想这段乐曲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
3、复听全曲。
六、小结
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西洋乐器,通过听赏我们了解了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经典乐曲片段,你们说交响乐美不美?
生:
师:可是有许多同学却只欣赏流行音乐,这种做法好吗?
生:
师:大家在学习和了解交响乐之后,要更多地听赏它才能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音乐在我身边 作者:(请回贴告知)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教学,学生能够:
1、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对身边的音乐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3、掌握探索、发现音乐的基本途径与技巧;
4、将自己对音乐的发现大胆、自信地展示出来。
教学内容
1、音乐在那里?探索和发现我们身边的音乐。
2、为场景选配音乐。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我们身边的音乐
教学用具: 磁带 录音机 CAI课件 多媒体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a、学生听《欢迎进行曲》,有节奏的进入教室。
b、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引导学生站立、庄严行队礼。
2、提问:刚才播放的是什么音乐?一般在什么场合使用?
3、引导讨论,小结:重大的仪式、活动、会议时使用。
4、问: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音乐?
三、讨论激趣,学习知识
1、提问:什么叫做音乐?(教师课件出示:是人们用有组织、有规律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抒发意志的艺术。)
2、生活中的音乐一般分为哪几种?请举例说说。
3、小结并引导归纳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音乐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实用音乐”和“背景音乐”。
A:实用音乐:用音乐来烘托气氛,配合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称作“实用音乐”,如仪式音乐、治疗音乐等 指导讨论例举:哪些属于实用音乐?
1)、播放《摇篮曲》,和《欢迎进行曲》比较,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前者音乐情绪热烈、激昂;后者安静、祥和。)
2)、放《婚礼进行曲》,学生说出音乐的情绪,教师小结
3)、小结:上面三首乐曲都属于“实用音乐”,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再一次强调“实用音乐”的实用性。
B、背景音乐:又称“环境音乐”,是一种为办公室、休息室、超级市场、饭店等不同环境而使用的陪衬音乐。在商业和旅游上,“背景音乐”起到了一定的经济作用。
1)、课件打出一个商厦,播放一段配音:在商业上,背景音乐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研究显示若在超级市场播放徐缓优美的音乐,可以使顾客不知不觉的放慢脚步,同播放快速音乐相比,销售量增加38%。
四、为下列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
略,见教材P40
五、课堂小结:
音乐可以使人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
六、布置作业:
1、请学生从生活中找出3首“实用音乐”、“背景音乐”的例子
2、请同学为学校食堂配两首“背景音乐”
七、结 束:
播放《加州旅馆》,与学生话别,让同学踏着音乐离开教室。
5.七年级《论语》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大意,体验人物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
3、当堂背诵,积累成语警句
过程和方法:朗读法、合作讨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你们了解他吗?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十则。
二、读出气韵
这是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第几次接触文言文?你们知道要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吗?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我们可以读出气韵,读懂人物,读出智慧。下面就请同学们摇头晃脑地,不受约束地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派一个代表吧。(指名朗读,正音)(要读出韵味,除了读准字音,还要咱们进一步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
全班齐读。
三、读出智慧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又快又多。
2.指名背诵,追问:
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则?精妙的语言,总能流传千古,这七则中哪些作为成语被保留了下来?
(教师在此基础上,明确这七则分别是讲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为人品行的)
3.读着你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读出了一种个性呢?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你的启迪,也可以联想曾有的经历。
四、总结
今天在这堂课上,我们是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真是不亦乐乎。这堂课要结束了,老师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作为临别的礼物吧:“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五、作业:
1、背诵五则
2、课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6.七年级新教案 篇六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重点探讨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的角度予以介绍。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的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任务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艺术传统和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创造目标:通过欣赏、学习先贤的绘画佳作,希望能继承、发扬光大、并古为今用,勇于创新。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你们看图片上的人物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
3、老师总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4、老师讲解
欣赏感悟:《洛神赋图》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先醒来后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看、(画面内容)析、(绘画特色)将绘画特色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
发展探究:走出曹植的梦境,让我们走进南唐韩熙载的家中,欣赏正在他家举行的“夜宴”。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为什么韩熙载郁郁寡欢?”深入发展:课件播放‘学生看他们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不同,比较《泼墨仙人图》与其他的不同。用自己的画说一说。
六:总结
7.浅谈七年级班级管理 篇七
一、经常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思想的熏陶和濡染, 迫使其提升人生境界
不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 对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是永远不变的, 这股无形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个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对于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虽然在小学里已经接受了基本的德育教育, 但还不完善、不深入、不具体。作为班主任, 要主动承担起德育重任, 不能间断道德教育。在班级中及时发现道德高尚者并确立模范, 宣传先进, 推广典型, 使班级时时彰显榜样的力量, 处处闪耀道德的火花, 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榜样就在身边, 时刻注意向他们看齐, 时刻反省自己与这些同学之间的差距, 不断剔除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经过多次的认识和反思, 再加以班主任及时正确的引导, 才能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使他们的道德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明确细化职责分工, 让班干部充分行使管理职能
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 也是获取班级信息的主要力量, 班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班级管理的效率。因此, 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 耐心考察他们的人品, 同时在班上进行民主投票选举, 尽量把道德品质高、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班级威望高的学生选拔出来, 委以班级管理的重任。然后, 给他们划分明确而细致的职责, 使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该干什么以及怎样干, 让他们在各自的权限内行使班级管理职能。为了防止发生矛盾冲突, 在划分班干部职责时, 应尽量详细而具体, 便于操作, 避免权力的交叉和职责不明确。这样, 当班里发生事情时, 就有相对应的班干部出面调解并及时化解, 必要时上报班主任。
三、加强班委会建设, 大力推行班干部问责制度, 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和动力, 使其认识到班级管理是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世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有些班干部认为管理班级是得罪人的事, 与其得罪别人, 不如管好自己, 挂着班干部的头衔做起“老好人”, 对于班内事务敷衍了事甚至坐视不管, 严重影响了班级声誉。面对这种情况, 作为班主任, 首先要向全班学生说清楚, 班干部行使管理职能是经班主任授权同意, 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大家公选出来为全班学生服务的, 任何人不得随意阻拦或干扰, 解除班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 在发生班级事务无人问津时, 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强有力的问责。按照“谁的权限内发生事情谁负责”的原则, 对相应责任人进行问责甚至进行必要的惩罚, 以此强化班干部的责任意识。
四、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时刻关爱学生, 关注班级弱势群体, 争取最大化地缩小学生之间的综合素质差距
作为班主任, 对班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 把全部的爱均匀地挥洒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不能有丝毫的偏见和不公, 这样才能彰显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 才能提高班主任的威望。与此同时, 班主任要特别关注班内的弱势群体, 如单亲家庭子女、内向自卑型学生、留守儿童、身心缺陷者、学困生、贫困生等, 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在身心各方面或多或少地有着脆弱的一面, 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 经常表现为寡言少语、焦虑多困、讨厌学习等, 有的甚至残暴自私、打架斗殴、顶撞教师, 但他们更渴望被理解、被认同, 他们往往有着比别人更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这些弱势群体直接决定着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 因此, 班主任一定要时刻关心这些学生, 时不时地和他们谈心沟通, 深层次挖掘他们的潜力,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提高他们迎击困难的能力, 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 尽最大努力缩小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差距, 促进班级和谐健康地发展。
五、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用制度约束人, 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长效机制
常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常规管理可以促进班级健康发展, 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种常规制度要具有前瞻性、原则性、长效性、连续性和强制性, 奖惩体系一定要完备, 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警示和鞭策作用。长效机制一经建立, 就要在具体的落实环节上下工夫, 以彰显制度的巨大的威力, 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起来, 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认识, 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不需要强迫执行, 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而且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 七年级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具体的浩繁工程,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现状自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有一条是永远不变的, 那就是:制定班级制度一定要符合本班实际, 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经过班主任的宏观指导和广大学生的密切配合, 班级管理一定能够收到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金聚, 《班级生活自主化学生前景最优化——班级生活自主化管理浅谈》[J], 《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10.3
[2].王金霞、焦美霞, 《让自主化管理成为和谐班级的一条红丝线》,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5
8.七年级(下)期末巩固练习 篇八
A. B. C. D.
2.如图1,直线a∥b,射线DC与直线a相交于点C,过点D作DE⊥b于点E,已知∠1=25°,则∠2的度数为( ).
A.115°
B.125°
C.155°
D.165° 图1
3.若x3+x2+x+1=0,则x27+x26+…+x+1+x+…+ x26+x27的值是( ).
A.1 B.0 C.-1 D.2
4.如图2,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 ).
A.(-a,-b)
B.(-a,-b-1)
C.(-a,-b+1)
D.(-a,-b+2) 图2
7.已知方程组ax-by=4ax+by=0的解为x=2y=1,则2a-3b的值为_______.
8.如果点P(m+3,m-2)在x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为 .
9.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m3时,按其原本价格收费;超过6m3时,超过的部分要加价收费.该市某户居民今年4、5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则用水收费的两种价格为不超过6立方米时每m3收 元,超过6m3时,超过的部分每m3收 _____元.
表格如下:
10.如图3,已知:AB∥CD,∠BAE=∠DCF,AC、EF相交于点M,有AM=CM.
(1)求证:AE∥CF;
(2)若AM平分 ∠FAE,求证:FE垂直平分AC. 图3
11.入夏以来,由于持续暴雨,某市遭受了严重的水涝灾害.市民政局为解决灾民的困难,紧急组织了一批救灾帐篷和食品准备送往灾区.已知这批物资中,帐篷和食品共680件,且帐篷比食品多200件.问:
(1)帐篷和食品各有多少件?
(2)现计划租用A、B两种货车共16辆,一次性将这批物资送到群众手中,已知A种货车可装帐篷40件和食品10件,B种货车可装帐篷20件和食品20件,试通过计算帮助市民政局设计几种运输方案.
9.七年级散步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
1、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来散步,却并不多见。你和全家人一起吃过饭、看过电视、聊过天、散过步么?是什么感觉?
老师明确:是啊,和家人一起去散步能给我们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莫怀戚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散步》。(板书课题)
散
步
二、新课教学
1、强调读准字音。
分歧(qí)霎时(shà)拆散(sàn)水波粼粼(lín)
2、出示问题: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请学生回答问题。答案:课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整体感知
⑴ 世间万物皆有情,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亲情。⑵ 在充满浓浓亲情的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请圈点勾画文中语句并具体谈谈。
[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点拨。)母亲:年迈、顺从、谦让。“我”:孝顺、有责任感。妻子:贤良、温顺。儿子:顽皮、有灵性、懂事。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大家彼此谦让、互敬互爱。
⑶ 文章在表现“亲情”的同时,还有作者理性的思考,在文中找出(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提示]:生命与责任。(探究并朗读感悟。生命:重点探究第四段;责任:第六段、第八段,重点探究第八段。)① 关于第四段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提示]:“这一切”包含的意象:田野、新绿、嫩芽、冬水。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生命律动。② 关于第六段、第八段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示]: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出于对各自背上的亲人的关爱,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护;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补充: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莫怀戚《<散步>的写作契机》
③ 教师归结:美好的情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更需要我们用行动去珍爱。(4)“以小见大”手法
1、教师导入:普通的一次散步,折射出了美丽的亲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以小见大”。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守候的身影……都包含浓浓的亲情,请同学们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亲情,按照要求完成仿写练习。
2、仿写句式
要求:按照句式,围绕主题完成仿写练习。注意“小事情”中见“大情感”。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亲情是。
五、小结作业
(一)结束语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美丽。高尔基说过:在岁月的长河里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亲情,最难以割舍的还是亲情。我想,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地诉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无偿给予,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真诚的回报。学会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同学们,但愿这节课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富。
(二)作业 课外小练笔:写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尽量用上“以小(事情)见大(情感)”的写作手法。
10.七年级体育教案 篇十
发展体能(速度、耐力和灵敏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身体健康目标学习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体能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种类较多,其中各种跑的练习是最常用的方法。跑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是所有运动的基础,也是初中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碍跑、接力跑、协作跑等形式。本课针对水平四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以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七年级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基础不同,在技能水平上差异也非常大;在村完小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都是其它科目的老师兼上体育课,所以在体育教学上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专业的训练。使学生对快速跑的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何实施体育教育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练习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并掌握利用跑发展各项身体能力的锻炼方法。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树立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获得成功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从而养成长期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1.七年级(上)句型专练 篇十一
【点拨】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时,有两种情况:若句中的谓语动词是be动词或含情态动词,则直接在be动词、情态动词后加not; 若句中的谓语动词是实义动词,则要在动词原形前加don’t(doesn’t)。当句中含有some 时,通常要把some 改为any。
注意:and 转换为or的情况。
【实练】将下列句子改为否定句,每空一词(含缩写)。
1. I am in Class Two.
I ____ ____ in Class Two.
2. His brother’s name’s Tim.
His ____ ____ ____ Tim.
3. These are black bags.
These ____ black bags.
4. I can speak English well.
I ____ ____ English well.
5. Bill can sing and dance well.
Bill ____ sing ____ dance well.
6. My sister has a new backpack.
My sister ____ ____ a new backpack.
7. They have a big house.
They ____ ____ a big house.
8. Amy has lunch at home.
Amy ____ ____ lunch at home.
9. Mary likes playing baseball.
Mary ____ ____ playing baseball.
10. We want to go to a movie on Sunday.
We ____ ____ to go to a movie on Sunday.
11. That sounds great.
That ____ ____ great.
12. He thinks English is an interesting subject.
He ____ ____ English ____ an interesting subject.
13. They go to school by bus.
They ____ ____ to school by bus.
14. Lily does her homework after dinner.
Lily ____ ____ her homework after dinner.
15. My father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
My father ____ ____ TV in the evening.
二、一般疑问句
【点拨】把陈述句改为一般疑问句时,应仔细分析句中谓语动词的特点,若谓语动词是be动词或含情态动词,只需将它们移至句首,首字母大写;若谓语动词为实义动词,要在句首加助动词do(does), 且实义动词变为其原形,句末要用问号。
注意:①句中如有some, 通常要将其改为any; ②人称应作相应变化。
【实练】将下列句子改为一般疑问句,每空一词。
1. I’m eleven this year.
____ ____ eleven this year?
2. That’s an English car.
____ ____ an English car?
3. Linda is an American girl.
____ ____ an American girl?
4. These are your books.
____ ____ your books?
5. The little boy can swim.
____ the little boy ____?
6. Dave has a nice tennis racket.
____ Dave ____ a nice tennis racket?
7. I have a basketball.
____ ____ ____ a basketball?
8. They have hamburgers every morning.
____ they ____ hamburgers every morning?
9. Mike plays computer games on weekends.
____ Mike ____ computer games on weekends?
10. Kate often goes swimming with her brother.
____ Kate ____ ____ swimming with her brother?
11. Tina needs a new bike.
____ Tina ____ a new bike?
12. Mary and her sister like thrillers.
____ Mary and her sister ____ thrillers?
13. Joe likes math best.
____ Joe ____ math best?
14. The first class starts at 7:30 every morning.
____ the first class ____ at 7:30 every morning?
15. The two students want to be teachers.
____ the two students ____ to be teachers?
三、对划线部分提问
【点拨】对划线部分提问是指针对陈述句的某一部分进行提问。选择适当的特殊疑问词是完成这类题的关键:
①划线部分是姓名、时刻、颜色、事物等时,常用what或what引导的疑问词组进行提问。
②划线部分表示年龄时,常用how old提问。
③划线部分是表地点或方位的词语时,常用where提问。
④划线部分是表数量(价格)时,常用how many(how much)提问。
⑤划线部分表示时间时,常用when或what time提问。
⑥划线部分是表示人的词语时,常用who 提问。
⑦划线部分是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时,常用whose提问。
⑧划线部分表示原因或理由时,常用why提问。
【实练】对下列各句划线部分进行提问,每空一词(含缩写)。
1. Her sweater is yellow.
____ ____ is her sweater?
2. I ge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____ ____ do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
3. I have five good friends.
____ ____ good friends do you have?
4. My pencils are in my bag.
____ are your pencils?
5. Tom isn’t here today.
____ isn’t here today?
6. The boy is under the tree.
____ is the boy?
7. My sister is thirteen.
____ ____ is your sister?
8. That’s his pen.
____ ____ is that?
9. My sister’s name is Emma.
____ is your sister’s name?
10. These are Lucy’s white shoes.
____ white shoes are these?
11. My mother’s birthday is May 3rd.
____ is ____ mother’s birthday?
12. Her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
____ her favorite subject?
13. My dictionary is 3 dollars.
____ ____ is your dictionary?
14. She likes music because it’s fun.
____ ____ she ____ music?
15. We have bread and milk for breakfast.
____ ____ you ____ for breakfast?
四、选择疑问句
【点拨】选择疑问句由“一般疑问句+or+并列成分”构成。对此类问句回答时,不用yes或no。
【实练】将下列句子改为选择疑问句。
1. They are cars. (用bus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My pants are red. (用blue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His bike is new. (用old 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Tony has a big family. (用small 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Is your father a teacher? (用doctor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同义句
同义句转换是选用适当的词、词组或句式对原句进行改写,使两句的意思基本保持一致。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能与原句互换的词、词组或句式。
【实练】对下列句子进行同义句转换,每空一词(含缩写)。
1. Let us look at your new blouse.
Let us ____ ____ ____ ____ your new blouse.
2. Is your brother in?
Is your brother ____ ____?
3. My uncle is young.
My uncle isn’t ____.
4. It’s seven-thirty.
It’s ____ ____ seven.
5. Our classroom isn’t small, and it’s new.
Our classroom is ____ ____ ____.
6. We aren’t in the same class.
We ____ in ____ ____.
7. I am Jim Green.
____ ____ is Jim Green.
8. Those are red apples.
____ ____ are ____.
9. Li Ming and Danny are playing football.
Li Ming ____ playing football ____Danny.
10. It’s time for breakfast.
It’s time ____ ____ breakfast.
11. What’s English for this?
What’s ____ ____ English?
12. What time is it now?
____ the ____ now?
六、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要求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完成句子。要掌握英语句子的语序和句型,防止汉式英语。注意一词多义和一句多译,比较、区别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
【实练】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含缩写)
1. 王老师, 下午好!
____ ____, Miss Wang!
2. “那是他的背包吗?” “不,是的。”
——____ ____ his backpack?
——No, ____ ____.
3. 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____ this ____ English?
4. 你是怎样拼写“钢笔”这个词的?
____ ____ you ____ pen?
5. “他是你的弟弟吗?” “是的。”
——____ he your ____?
——Yes, ____ ____.
6. “你的鞋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的。”
——____ ____ ____ your shoes?
——____ white.
7. 你妈妈好吗?
____ ____ your mother?
8. “我的钥匙在哪儿?” “在沙发上。”
——____ ____ my keys?
——____ ____ the sofa.
9. 你的棒球在椅子下面。
Your baseball ____ ____ the chair.
10. 请把这本数学书拿给你弟弟。
Please ____ the ____ book ____ your brother.
11. 你能把你的词典拿到学校来吗?
Can you ____ your dictionary ____ school?
12. “你的尺子在哪儿?” “我不知道。”
——____ ____ your ruler?
——I ____ ____.
13. “你喜欢香蕉吗?” “不喜欢。”
——____ you ____ bananas?
——No, I ____.
14. 她不喜欢冰淇淋。
She ____ ____ ice cream.
15. “他喜欢沙拉吗?” “是的, 他喜欢。”
——____ he ____ salad?
——Yes, he ____.
16. 汤姆吃很多健康食物。
Tom eats ____ ____ ____ food.
17. 我们晚饭喜欢吃米饭。
We like rice ____ ____.
18. “这些袜子多少钱。” “两美元。”
——____ ____ ____ these socks?
——____ $2.
19. 这件T恤衫8美元。
This T-shirt ____ 8 ____.
20. 你想要什么颜色的裙子?
____ ____ skirt ____ you want?
21. “你爸爸有只网球拍吗?” “是的,他有。”
——____ your father ____ a tennis racket?
——Yes, he ____.
22. “我们下棋吧。” “那听起来有趣。”
——Let’s ____ ____.
——That ____ ____.
23. 她不喜欢西红柿和胡萝卜。
She doesn’t like ____ ____ carrots.
24. 他喜欢踢足球, 但不喜欢打篮球。
He ____ soccer, ____ ____ ____ basketball.
25. “很感谢你的帮忙。” “不用客气。”
——Thank you ____ your help.
——You’re ____.
26. 这些短裤以10美元的价格出售。
These shorts are ____ ____ for $10.
27. “你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二月十五日。”
——____ ____ your ____ birthday?
——____ February 15th.
28. “他们有艺术节吗?” “不, 没有。”
——____ they ____ an Art Festival?
——No, ____ ____.
29. 杰夫的生日是九月五日。
____ birthday is ____ 5th.
30. “我的闹钟在抽屉里吗?” “不, 不在。”
——____ my alarm clock ____ the drawer?
——No, ____ ____.
31. “你想去看电影吗?” “是的,我想看部喜剧片。”
——Do you want ____ ____ ____ ____?
——Yes. I want ____ ____ a comedy.
32. 他喜欢哪种类型的电影?
____ ____ ____ ____ does he like?
33. 辛蒂不喜欢动作片, 但她喜欢记录片。
Cindy ____ ____ action movies, ____ she ____ documentaries.
34. 她认为他不会画画。
She ____ he ____ paint.
35. 周末你爸爸经常做什么?
____ ____ your father ____ ____ on weekends?
36. “你会游泳吗?” “不, 我不会。”
——____ you swim?
——No, I ____.
37. 维克多想参加什么俱乐部?
____ ____ does Victor want ____ ____?
38. 你能帮我学英语吗?
Can you ____ ____ ____ my English?
39. 比尔会弹吉他, 但不会唱歌。
Bill can ____ ____ ____, ____ he ____ sing.
40. 我们有红的、绿的和黄的这几种颜色的包, 20元一个。
We have bags ____ red, green, and yellow for ¥20 ____.
41. 他妈妈通常七点钟到家。
His mother usually ____ ____ ____ 7:00.
42. 请尽快给我写信。
Please ____ ____ ____.
43. 谢谢你能给我写信。
____ ____your letter.
44. 她每天在家吃早饭。
She ____ ____ at home every day.
45. 我们星期三有体育课。
We ____ P.E. ____ ____.
46. 保罗早上大约七点到学校。
Paul ____ ____ school ____ ____ 7:00 am.
47. 他喜欢美术是因为它有趣。
He ____ art ____ ____ fun.
48. 比尔放学后打两个小时的排球。
Bill ____ volleyball ____ two hours ________.
49. 我喜欢和我的小狗玩。
I like ____ ____ ____ my dog.
50. 我们的英语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
Our English teacher ____ very ____ with us.
【七年级教案】推荐阅读:
《繁星》教案(七年级教案设计)09-06
七年级国歌教案10-10
七年级安全教案12-13
七年级狼教案02-05
新版七年级音乐教案06-16
七年级下册《短文》教案06-28
七年级语文《风筝》教案07-15
七年级口语课教案08-17
七年级数学讲课教案08-24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