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精选7篇)
1.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 篇一
scratch教学第25课
(2011-05-02 18:59:28)转载▼ 标签: 分类: scratch教学设计
杂谈
开学以来,计划设计动画、游戏、音乐、画笔四个单元的SCRATCH学习目标。下面做一个阶段小结。
第一单元动画设计了“过大年”、“春来了”和“高山滑雪”三课,本单元教学还是沿袭上学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范例都是老师自己改编的,教学课时为两课时,学生完成的情况较为满意。
第二单元游戏设计“打鲨鱼”“射气球”、“敲鼹鼠”三课,本单元教学的方法有所改变,没有给学生范例,设计了一节“打鲨鱼”一课,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学课时延长为三课时,进行了教学尝试,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一是面对全班的教学要照顾中下等的学生,他们搭建脚本还存在困难,所以没有范例,课上完成作品的成功率低,成就感减少,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创作时间拖长后,学生容易遗忘;三是小组合作形式,发现有的学生课上自己不去做等小组的同学完成后,用QQ发给他。四是搭建脚本的能力还是有限。五是课堂教学没有太多时间让学生反复调试和修改;第二节射鲨鱼还是沿袭上学期的教学模式,能在当堂课完成一个作品的设计较适合课堂教学。学生完成情况要好的多。教学设计随后上传。
第三单元音乐第一节课是“两只老虎”,从简单开始体验。教学设计如下:
第25课 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1、对照简谱或五线谱理,用曲。
模块搭建脚本弹奏一首歌
2、能用模块,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演奏歌曲。
3、能用模块,设定音乐的节奏。
4、网上下载音乐的简谱或五线谱,了解并掌握1-2种下载图片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帮助学生理解 模块设计音乐的原理。
2、难点:发挥想象,设计给音乐添加舞台气氛。【教学准备】
范例设计、两只老虎的简谱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听过,下面请同学欣赏老师用SCRATCH弹奏这首歌,播发。音乐不错吧!下面请同学自己也来选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用SCRATCH来弹奏。
二、范例研习
1、打开D盘中的“两只老虎”自己听一听,看一看老师是如何在设计的。
2、研习范例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在网上搜索下载一张歌曲的简谱或五线谱的图片?
2)探究 模块中,如何用数字表达音乐的音符和节拍?
3)尝试改变 模块中的数字,听一听弹奏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4)发挥想象,能给音乐添加什么舞台效果?
三、技术支持,请同学尝试以下方法下载图片。
1、如图所示, 第一种方法是在网上搜索到图片后,选择“图片另存为”;
2、如图所示,第二种方法是利用QQ中截图工具,在网上搜索到图片后,在键盘上同时按下CTRL+Alt+A,选择另存为。
3、第三种方法是利用键盘上的屏幕截图键PrtSc,按一下它,然后粘贴到画图工具中处理后另存为。
你还想到哪些好方法?
四、自由创作
1、将自己下载的图片作为舞台导入
2、新增一个角色,弹奏歌曲,如何设计角色的表演效果?
五、分享交流
1、演示学生的作品
2、小结:今天同学发现了SCRATCH有神奇的音乐功能,发挥想象,在我们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想自己来一段配乐,就可以自己来设计了。学生作品分享
2.第15课口袋游戏教学设计 篇二
学情分析:
我讲的是长春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学期第15课 口袋游戏,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为小学年龄中年段,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要敢于放手,指导自学,学会研究,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小成人的内需。体验学习的快感和成功。喜欢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节课就是让学生玩,在玩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寓教于乐!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针法,使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沙包。
2、对手工缝制具有浓厚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3、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学生通过缝口袋的练习,掌握最基本的一些针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形状的棉布,找到合适的手针针法,并提高针法技巧。
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为主,讲授为辅;学生自主实践为主,模仿为辅。教具与学具准备:
课件、针线、剪刀、布块、玉米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能告诉教师你们下课都喜欢玩些什么吗? 学生:我喜欢跳绳。学生:我喜欢踢毽子。学生:我喜欢玩口袋包。教师:看看这些同学,他们在做什么?(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做各种游戏)
教师:他们玩得开心吗? 学生:开心。
2、教师:是啊,课间游戏既开心有趣,又有益于我们身体的健康。大家想亲手做个口袋课间用口袋玩游戏吗? 学生:想。
3.教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亲身体验一下自己缝制口袋的过程。4.板书:口袋游戏 学习针法,掌握技巧。
各位同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一下吧。
(1).做口袋需要的材料和工具?(2).缝口袋有哪些步骤?(3)、每个步骤有哪些注意点?
1.提问:你知道做口袋需要哪些材料吗? 针线、剪刀、布块、玉米粒等
提问:那你知道怎样用针线把布缝合起来吗?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并在视频展示台上演示。
3.谢谢这几位同学。其实,手缝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种基本技法。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看后组织交流: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得都非常认真。
下面谁来说说我一共介绍了哪几种针法,(攻针法、回针法、斜针法)分别是怎样缝的?分别指名说说
4. 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手缝的三种基本方法。我们用这三种针法进行缝合的话,斜针是最结实的,其次是回针,最后才是平针。三.自行设计、制作口袋。
1.同学们,下面我们就运用这几种针法来缝制一个口袋,好吗? 思考:缝制口袋需要哪几个步骤呢?
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裁剪、对折、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
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其实,要想缝制好一个口袋,只记住这些步骤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意许多细节。老师也做了一个口袋,请同学们仔细看,我是怎么做的,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看后学生回答:
裁剪:大小适中 对折:正面朝里 缝合(留口):紧密、匀称 翻面:完全 装沙:适量
封口:不留毛边
3、其实,口袋不仅仅是方形的。待会儿大家也要动动脑筋,发挥想象,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做一个口袋。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得最美观。组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我们还要评选最佳口袋呢。特别提醒,大家一定注意针脚要紧密,针距要匀称哦。好了,就请大家动手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
展示评议、总结交流。1.小组评议。
我看有很多同学已经做好口袋。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你们小组里面做得最美观的作品,拿上来比一比,展示展示。学生评出小组里的最佳作品。2.全班展示交流。
(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交流缝口袋的经验。每个小组一一展示。)3. 那你们心目中的最佳口袋是哪一个呢?谁来说说。学生提议,评选。
刚才,同学们主要是从花样和形状上来评价的,那到底缝得怎么样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做小评委,仔细看看。(小评委们开始仔细观察,热烈讨论,最后宣布结果)
老师:好,这几个口袋就被评为今天的最佳口袋,他们的主人获得缝口袋小能手称号。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五.游戏活动,体验快乐。
同学们,想不想用亲手做的口袋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学生:想。
老师:是啊,口袋不仅要美观,还要结实。那好,下面我们来玩口袋,看看谁的最结实好用。学生自由玩口袋游戏。六.总结、拓展。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手缝的三种基本方法,亲手制作了口袋,还用自己缝制的口袋玩了有趣的游戏。课后,大家还可以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技能继续制作口袋,也可以缝制其他一些东西,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到室外去,用自制的口袋开展游戏活动。
3.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 篇三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争吵》是一篇阅读课文,文中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采取课题质疑的办法,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以下问题: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怎样争吵?
4.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 篇四
【课程标准】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
(3)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设计意图】
本文语言浅显,但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学生:读熟课文,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名字的含义。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PPT出示词语:吩咐、尝尝、便宜、石榴,请四个同学读,注意读准轻声。
2.PPT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居然”,并造句。
三、重点感悟
1.抓重点。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用了寥寥几笔就交代了种花生和收花生两件事。(板书:种、收。)下面看看除了这两件事,课文还写了哪几件事儿?(尝花生,板书:尝。)课文中那里是写尝花生的?(课文最后一句话)还写了哪件事?(议花生,板书:议。)种、收、尝都是几句话,而议花生用了10多个自然段,用了那么多笔墨,这是为什么?(议花生是课文重点)看来,我们今后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怎么样?(把重点内容写得详细,不是重点的内容写得简略,板书:详写、略写)
2.学重点。
(1)朗读课文。从第4自然段起,分角色朗读课文,大家边读边思考,有什么疑问。
(2)读后质疑。次要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并引导学生提出重点问题: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引导学生靠自己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PPT友情提示:
问题——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a.围绕问题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的想法简要批注在旁边。
b.写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
(4)反馈学习情况:
a.谁来说说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b.学生读父亲说的话。
c.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拿桃子、石榴、苹果截然不同的生长特点跟花生对比。
d.学生带着对这种品质和精神的钦佩读这段话。
e.指导朗读,反复读,并告诉学生课后把这段话抄写下来,背一背。
(5)深化主题。
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默默无闻„„,课文读到这儿,孩子们,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那是在说什么?(做人的道理)父亲的哪句话是明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生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既然是做人的道理,那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老师引导。)作者也是这么理解的?(或少年时的许地山是怎么理解的?)他说:(出示PPT齐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里边有个词语“体面”,能说说什么是“体面”吗?
看PPT再读这句话,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那么孩子们,什么是有用的人呢?哪些人是有用的人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老师也想举个例子,出示关于许地山事迹的PPT。
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确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手法叫:借物喻人(板书)。
(6)拓展提升。
孩子们,课就要结束了,和大家一起学习感觉真好。老师这里有两个事想拜托大家。大家从中选择一件帮帮老师。(出示PPT)
【板书设计】
(略写)
落花生议:默默无闻 „„(详写)
5.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化衫的特点与设计方法。
2、教会学生用印、画、贴的方法,在文化衫上进行设计制作。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如何运用印、画、贴等方法,在文化衫上进行主题设计与制作。
2、难点:学生如何设计出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文化衫图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来源:学+科+网Z+X+X+K]
师:(出示两件T恤)这两件T恤有什么不同?一个有图案,一个没有图案——刺绣,刺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像这样有图案,代表一定意义的T恤我们又叫它文化衫。因为我喜欢刺绣,所以给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件文化衫,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件独特又好看的文化衫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设计文化衫。板书课题。
二、欣赏交流,总结方法
1、欣赏明确主题
师:请欣赏一段视频:思考:文化衫的主题是什么?绘制了什么图案?有什么意义?文化衫是一种很特别的T恤,是有主题的,老师还带了其它主题的文化衫,各组抢答,(出示课件)老师分别点评示范作品。[来源:学科网]
小结:设计文化衫必须要主题,主题可以是(奥运会、和平、纪念、旅游、环保……)板书
2、图案的表现形式
师:文化衫有了主题还要有图案,文化衫的图案设计要与主题相符,(出示课件)图案可以分为图形为主、文字为主、图文结合三类,其风格可以写实也可以夸张。(板书)另外图案的位置可以是胸前、后背,前后图案的风格可以一样,但是大小不可以一样,不然看起来就有些呆板了,除次之外还可以把图案画在(袖口)[来源:学科网ZXXK]
3、制作方法
师:看了这么多文化衫,你想设计什么主题的文化衫?这些图案可以通过那些方式落实到文化衫上呢?(画、贴)
(1)师出示画好的文化衫,介绍画的方法:先在文化衫上画出纹样,直接用颜料进行彩绘。
(2)老师给大家示范剪贴的制作方法(小兔子)。
师:这样贴行吗?师拿一件黑色的T恤上贴一个蓝色的图案可以吗?设计文化衫还要注意什么问题?色彩的搭配,色彩要鲜艳,对比要强烈
三、尝试制作,抒发内心情感
通过学习,我相信同学们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拥有一件既独特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衫了。那么就请大家动起手来,把自己的创意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把吧!
出示作业要求:1、以十二生肖、环保、卡通等题材,也可自己定主题设计一件富有个性的文化衫。2、两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一件富有个性的文化衫设计,并交流自己的构思。
生创作,师辅导
四、小小服装秀
1、请同学带上本组的作品,谈创作思路,1-2件解说评价[来源:Zxxk.Com]
2、配乐以模特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自己的衣服,裤子、手套和装饰,从小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板书:
15设计文化衫
主题:纪念、节日、环保……
图案:表现形式(文字、纯图、图文并茂)
分格:可以写实,可以夸张[来源:学科网]
色彩:强烈、鲜明
6.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 篇六
执教:陈烈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课文。(学生)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师展示学生丢弃的橡皮,铅笔,直尺等文具,引发思考:这些文具都是同学们捡到放在老师这儿的,这些小伙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他们多伤心啊,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找个家吧。
2、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重点指导.“具”里面是三横。八笔写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习课文之前,检查学生对生字预习,掌握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拼读生字。2)摘苹果游戏。教师指名请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给足时间,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课件出示读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课文写了贝贝乱丢文具,在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三)课文详解。
1、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文第一幅插图,回答问题:贝贝经常丢的是什么文具?(铅笔和橡皮)
2、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回答:贝贝的文具丢了,她回家怎么做的?
4、学生读贝贝和妈妈的对话。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句子: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练习说话。师生交流,贝贝的文具究竟去哪儿了?贝贝把文具借同学了?扔了?还是不小心弄丢了?
6、师生看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感悟妈妈说的话,理解妈妈说得话。“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7、师生交流:妈妈让贝贝想办法,为文具们找一个家。贝贝为文具找到了吗?
(贝贝想起来了这些文具的 家是文具盒。)
8、贝贝为文具找到家后,贝贝怎么做的?(贝贝把文具都仔细检查装进文具盒)你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1)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句子“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句中“小伙伴”是指---------“回家了”是指------这句话表达了-----------
(四)总结讨论
师生交流讨论:贝贝以后还会丢东西吗?为什么?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五)拓展延伸
7.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 篇七
设计思想
《喂——出来》是著名作家星新一所著的一篇微型小说被安放于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与其他四篇“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教师教学用书》语)的文章为伍。方案A即基于此充分重视此文与本单其他文章的联系拟从文章内容上探究以“环保”立意选择客体“洞”为突破口侧重自然反噬人类带来的警示。
此文意蕴丰富其主题非“环保”二字所能涵括为弥补教参定位执其一端之不足方案B拟从行文笔法上切入大量提作者同类科幻作品以为比照参读品“人性世态”聚焦于主体“人”侧重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以及对科幻小说特色的把握。
教学目标
1.感知小说情节领会文章主旨多角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
2.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作品风格了解科幻小说特色。
3.激发想象力增强环保意识进行多层面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方案A
一、准备
1.要求学生上查阅《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并统计自己已经在做的有多少件。
2.要求学生回顾本单《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旅鼠之谜》三文。
二、导入
先来统计一下《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中大家已经在做的有多少件。
这些事情虽小但是终需我们时时留心日日坚持。要想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呢?在课文中人们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三、解读
1.天赐良洞其洞如何?
这是一个——来历神秘深不可测包容所有收纳一切任劳任怨毫无怨尤……的洞。
2.得洞如此人复何求?
人对洞的态度和做法:由最初的疑惑、畏惧、议论、探索到后来的丧心病狂以之牟利肆无忌惮地倾泻垃圾……
3.洞若有知作何感言?
有了这个洞人们确乎有了美好的环境和生活。在神奇的洞口边人类喧嚣熙攘纷繁忙乱上演着一出出闹剧。而“洞”冷眼旁观不置一词。有没有人想过“洞”怎么想?请你以“洞”的口吻对人类说点什么。(或警戒或嘲讽或悲悯或戏谑换位体验成理合情即可)
4.洞既无言以何回赠?
设想一下故事继续发展下去会出现怎样的情形?试以文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视角口头续文。(故事后续发展的情形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必然是一场浩劫但是村民、工人、商人、记者、学者等人关注点和叙述口吻应迥异提醒学生注意根据人物的身份特征及其在文中的表现加以想象)
作者是如何收束的?作者为什么不像同学们这么写?(结尾戛然而止简洁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四、深究
1.作者为什么幻想出这样一个洞?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这个洞正是人们幻想的集中和极具讽刺性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将废气废水废物排向天空、海洋和大地正是以之为“洞”依赖于它们的广袤和深邃。这种行为反映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苟且心理。
2.这个关于洞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本单《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旅鼠之谜》三文谈一谈。
启示非止一种学生尽可畅所欲言但需注意:启示要从文本中来由其中一点辐射开去;发言应基于文本深究文意鼓励引用文句仿用文词。
——洞照单全收(“这个洞却来者不拒把所有的声音都一股脑儿地吞了下去”“看上去这个洞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如数返还它并没有变本加厉地报复人类只是效仿金庸笔下的武学世家慕容氏以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手法将人类给它的一切倒将出来而已。可见造成这一切的都是人正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所述人是这一切生态劫难的起因而最终必得承当一切后果。“人的介入”已经成了一种可怕的力量一个可怕的预警自然界是否早已“谈人色变”?
——洞始终静默不语静观其变但是表面的宁静背后物质和行动都在积聚渺小幼稚的人类对那个饱和的临界点懵然无知对自然的伟力毫无敬畏。诚如《敬畏自然》一文所言“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根本没有资格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人与自然本来一体破坏自然环境无异于自戕。
——旅鼠尚且知道本能地进行种群发展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以求在自然中维持相对平衡保证物种的生存;人作为高等智慧生物若不自省自知自控自觉(“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不是太可悲了吗?
……
3.这个单学完了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提炼整个单的核心主题?(“环保”)这五篇文章中哪一篇对你的触动最大它用怎样的方式触动
了你?和其他几篇文章相比《喂——出来》一文在风格上有什么独特之处?(以上两个问题任选其一随意谈谈体会即可教师应引导学生侧重体会本文的独特之处)
——《敬畏自然》通篇议论但是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对比鲜明让人不得不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须对自然秉持敬畏之心。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史料、调研和考察将罗布泊今昔呈现在人们面前使我们也感染了作者的沉痛心情想和作者一起大声疾呼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旅鼠之谜》在记叙和对话中讲述旅鼠之谜卒章显志警示人类用自然生动的方式介绍科学知识让人容易接受。
——《大雁归来》简直是一篇爱鸟的抒情诗当人沉醉于大雁之美时对人类给大雁造成的灾难愈发难以忍受。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借助“想象”的翅膀披上“小说”的外衣传达“科学”的警示故事生动有趣情节跌宕起伏使人不知不觉中深受震撼获得启示。
小结:本单为我们呈现了科学文艺作品几种样式——散文、报告文学、科幻小说它们围绕共同的主题用不同的方式吸引读者令人倍添兴味。特别是《喂——出来》一文看似轻松有趣却丝毫不减其警戒之意。可见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须逆耳普及科学知识也不应板起面孔大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要深味作者传播知识的方式和匠心。
五、拓展
阅读《有所敬畏》(周国平)并批注感悟。
方案B
一、准备
教师选取星新一微型小说《F博士的枕头》《妖精》《保修》《幸福铃》和《请等一等》放入班级群内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建议以小组为单位打印一份以备上课使用。
二、激趣
在上课之前我们围绕一位作家进行了专题阅读。要知道这位作家在享有“极短小说之神”的美誉被奉为“微型小说的鼻祖”以发表作品逾一千篇创下世界纪录!星新一的小说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呢?就让我们在今天的星新一专题阅读课上开始一场文学探险之旅。
三、初探
1.如果用一个字点明故事的核心该是哪个字?(“洞”)如果用一组两个字的词语连缀成一条故事的情节链会是怎样的一组词语?(例如:洞现-探洞-填洞-洞满)如果用一句简洁的话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怎样表达最好?(略)
2.在这样一个奇妙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纷纷登场?(村民商人学者记者姑娘警察犯罪分子官员工人等)各色人等分别有怎样的表演?他们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文句予以评说。方式:某某啊你……(活用原文)真是一个……的人(给出评价)。
例如:
村民啊你一听说商人会附带增加一个广场有利可图就立刻答应把洞送给商人你们真是一群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人。
学者啊你明明对洞一无所知还要装出一副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人们你真是一个不懂装懂死要面子缺乏探究精神的人。
商人啊你反反复复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并立刻着手抢占它你真是一个贪婪愚昧、唯利是图的人。
……
在同学们的火眼金睛注视下原来只言片语的表情、动作、语言竟透露出人性中那愚昧无知怯懦自私虚伪做作急功近利轻率贪婪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种种低俗与阴暗!看来文章处处紧扣洞笔笔在写人。此洞也非凡有烛照世人之能。它犹如一面晶光闪烁的“世态镜”分明照出的是人性的空洞、道德的缺口和现代社会精神家园的贫瘠失衡。
在星新一的小说中充满着对人性的体察和对人类自身的反思。用白描手法对人物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让人物在语言神态和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示性格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但是现代 科幻小说作家星新一在文学史上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肯定不仅凭这一张王牌。他的作品还有哪些特点?
四、综评
专题阅读——请结合课前老师提的星新一科幻小说参读文选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深入挖掘文本进行比较阅读研讨星新一小说的妙处。
可以选取的点很多如:题目别致新颖情节设置匪夷所思想象源于生活而又大胆新奇对人性剖析深刻、讽刺辛辣用词准确传神结局出人意料而韵味悠长等等。
阐述时应举出不同文章中的具体文段为例。
五、返观
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星新一作品写法精妙意蕴丰富。以他的作品为例我们也体会到科幻小说的魅力所在——想象丰富大胆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等。今天星新一科幻小说专题阅读也启迪我们要充分开放感官尽情驰骋想象用多种方式去诠释这篇课文。
请试着为课文的关键情节配几幅漫画或几段音乐然后用语言为大家描述这些画面或音乐。
——可以配三幅漫画(详见《教师教学用书》134页教学建议一)
——可以配几段音乐:起初是异军突起之声骤然引人生疑继而是纷乱的急弦繁管之后呈现一派平和喜悦最后在表面的平静下隐隐透出警示之音。
【scratch教学设计 第15课 神秘花园】推荐阅读:
SCRATCH教学计划07-15
scratch编程教材06-21
《初识Scratch》教案01-26
人教精通英语第15课教学设计11-21
scratch20打鸟教案04-09
第15课 制作宣传海报 教学设计10-25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15课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