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饮食安全问题

2025-01-0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儿童饮食安全问题(精选20篇)

1.儿童饮食安全问题 篇一

看不见的杀手-饮食安全问题

姓名:王红乐 学号:1043112016 学院: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制浆造纸工程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当今,食品产业已经是在许多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尤其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餐桌上的食物花样也越来越多。但是科技发展在促进和改善食品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于食品而言,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再到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大头娃娃、三聚氰胺以及最近的毒薯条和牛肉膏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根据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有850条河流、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130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 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度严重。会在农、水产品中富集,畜、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 110害。2000 年,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重金属超标的占23.5%。(2.)种植与养殖造成的源头污染 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化肥,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全国每年氮肥的 使用量高达2 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2倍。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

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3、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辐射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同时,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宣传方面同样使人寒心。

1、宣传力度不够。当前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一方面消费者要求安全,另一方面又对安全食品的公认度很低。据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4市l863名消费者的调查,50%的人表示,在选择日常食品时不会特别关注安全食品,70%以上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安全食品的辨别知识。在目前全社会缺乏诚信、拜金主义泛滥的大环境下,超范围、超期使用、假冒安全食品标识的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不对称。这里面有执法不严的问题,但与宣传不够也有关系。加强宣传,就是为整个安全食品树立形象。

2、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市场上的各类食品名目繁多,难以辨别,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管理权限不统一,不便管理,有的甚至出现了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排斥的现象。消费者对安全食品和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分辨到底何类食品为优,何类为差,有时业内人员也很难解释清楚。从安全食品认证的机构来看,有机食品认证归口环保部门,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归口农业部门。

3、对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缺乏系统的研究。我国对各类安全食品的生产技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比如动植物种植、饲养技术、加工技术、贮存技术等。无论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的集成,还是产品质量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此外,在检测技术方面,无论是检测的手段,还是检测点的分布都还显得不足。

4、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就产地环境质量而言,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10—2001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准GB/T18407.1—2001都对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作了规定,但要求程度却不甚一致,如对环境空气标准值而言,国家标准规定了对大气中铅的浓度限值,而行业标准却未规定此项。另外,在空气样点的采集周期与频率上也有明显不一。对土壤环境而言,行业标准规定铅含量限值为:pH值<6.5时为250 mg/kg,pH值在6.5~7.5时为300 mg/kg,pH值>7.5时为350 mg/kg;而国家标准则分别为100,150,150 mg/kg,相差较大,此类问题在两标准中多处出现,在实际评价中很难遵循。

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对参与国际农业乃至食品产品的贸易竞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食品安全战略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以严格的监控管理系统为手段,以安全食品生产技术为基础,而这些都需要由国家级部门统一管理实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安全食品战略体系的建立,我认为应考虑如下几方面:

1、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

国家应从宏观上调控,由专门食品安全部门负责,实行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级;在政策上扶持安全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与市场价格体系。

2、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

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多方协调,离不开投入部门、产出部门、管理部门、技术监测部门及各社会团体的大力配合与支持。所以应加强宣传和领导,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3、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学科较多,如环境科学、土壤科学、生物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属于交叉领域,仅凭一门学科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在科研领域要加强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我国科学的安全食品战略体系。“培育健康的土地,生产健康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安全的食物”需要对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筛选、组装。建立不同类型的生产开发示范基地以及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国安全食品生产能否扩大规模、提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三元乳制品业在最近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中没有检出三聚氰胺,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建立了上万头良种奶牛示范基地。

4、建立市场准入制

在我国,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已建立了一批面向全国的大型安全食品批发市场,所有商品需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销售,并实行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对不符合绿色安全要求的食品限制进入市场。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已试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并将在全省大中城市全面推行,所有上市的食品必须领有合法的“身份证”才能上市销售。

2.儿童饮食安全问题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调查对象分为3组。孤独症组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参与训练的49名患儿, 平均年龄 ( 4. 58±1. 19) 岁, 其中男童44名 ( 89.80%) , 女童5名 ( 10.20%) 。脑瘫组来源于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佳木斯小儿脑瘫疗育中心的62名, 患儿平均年龄 ( 4. 49±0. 82) 岁, 其中男童32名 ( 51.61%) , 女童30名 ( 48. 39%) 。在哈尔滨市幼儿园随机抽取年龄相差不超过6个月正常组儿童136名, 平均年龄 ( 4. 53±0. 92) 岁, 其中男童76名 ( 55.88% ) , 女童60名 ( 44. 12% ) 。孤独症、脑瘫均由2名以上具有执业资格的专科医生进行诊断。

1. 2调查方法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 由家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填写, 在调查前均与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自拟的儿童饮食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人口学资料、饮食行为状况及家长喂养行为3个方面。问卷在同一人群中测量两次, 来评价两次调查的相关性, 两次调查复测信度系数一般在0.65 ~0.95, 本问卷重测信度为0.85。儿童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户口类型、父母学历、职业、家庭收入情况等。儿童饮食行为情况涉及28个问题, 分为胃口差、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害怕 ( 恐惧) 进食、进食时的特殊行为、其他饮食爱好6个维度。家长喂养行为共11个问题, 包括不良喂养行为、良好喂养行为、过度关心儿童饮食。上述所有问题均设置5个选项, 分别为从不 ~ 总是, 赋值为1 ~5分, 量表采用李克特评分法[4], 以 >3分为存在饮食行为问题, 每个维度包含的问题中有任意1题为阳性, 则认为儿童 ( 或家长) 具有此维度的问题。

1. 3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 3. 02软件录入数据, SPSS 19. 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和正常儿童间的饮食行为问题及其差异; 在进行3组间的两两比较时, 采用校正检验水准α =0. 05/3 =0. 0167。

2 结果

2. 1 3组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孤独症组49名患儿中, 无饮食问题的5名 ( 10.20%) , 至少有1种饮食行为问题的44名 ( 89.80%) ; 脑瘫组62名患儿中, 无饮食问题的12名 ( 19. 35%) , 至少有1种的50名 ( 80.65%) ; 正常组136名儿童中, 无饮食问题的70名 ( 51.47%) , 至少有1种问题的66名 ( 48.53%) 。2. 2不同组间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孤独症组6个维度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从高至低依次为: 其他饮食爱好, 对某食物的偏好, 不良进食习惯, 胃口差, 进食时的特殊行为, 害怕 ( 恐惧) 进食; 脑瘫组依次为:其他饮食爱好, 对某食物的偏好, 胃口差, 不良进食习惯, 进食时的特殊行为, 害怕 ( 恐惧) 进食; 正常组依次为: 其他饮食爱好, 进食时的特殊行为, 不良进食习惯, 对某食物的偏好, 胃口差, 害怕 ( 恐惧) 进食。

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在孤独症组、脑瘫组和正常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36. 02, P < 0. 05) 。不同组间在胃口差、对某食物的偏好、不良进食习惯、进食时的特殊行为、其他饮食爱好5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其中胃口差、对某食物的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其他饮食爱好问题检出率, 孤独症组均高于正常组 ( P值均 <0.01) , 脑瘫组均高于正常组 ( P值均 <0.01) , 而孤独症组与脑瘫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进食时的特殊行为问题检出率, 在孤独症组与脑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1) 。见表1。

2. 3家长喂养行为见表2。

注:a 与正常组比较, P <0.01; b 与脑瘫组对比, P <0.01;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a 与正常组比较, P <0.01;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在家长不良喂养行为、良好喂养行为、过度关心儿童饮食3个维度, 孤独症、脑瘫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 01) 。其中家长不良喂养行为检出率孤独症组和脑瘫组高于正常组; 家长良好喂养行为检出率正常组高于孤独症组和脑瘫组; 过度关心儿童饮食行为检出率, 孤独症组和脑瘫组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1) 。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 正常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8. 53% , 与国内调查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 20% ~60% ) 基本一致[5,6,7], 但孤独症、脑瘫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80%以上。正常儿童中存在饮食问题的多数为1或2种, 而孤独症、脑瘫儿童中, 3种以上饮食行为问题共存的约占有饮食行为问题儿童的50% 。根据本研究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分析发现, 在孤独症和脑瘫组儿童中, 其他饮食爱好检出率最高, 本次调查其他饮食爱好指儿童是否喜爱“脆类” ( 零食、饼干等) , “淀粉类” ( 面食、土豆等) , 甜食, 奶制品, 或是以特殊方式烹调的食品 ( 油炸、生食) , 说明孤独症、脑瘫患儿对以上食物有特别爱好; 其次是对某食物的偏好, 儿童偏好某种外观、口味的食物, 只吃几类甚至几种食物, 并且拒绝接受尝试其他食物。孤独症儿童第3位是不良进食习惯, 进食时看电视、玩玩具, 进食地点不固定, 进食时间往往超过30 min, 饭菜含在嘴里不下咽, 需要特定的餐具或小道具让孩子完成吃饭; 脑瘫儿童第3位是胃口差, 儿童缺乏对食物的兴趣或少有饥饿的表现。

正常儿童在以上4个维度方面的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均低于孤独症和脑瘫儿童, 但进食时特殊行为检出率却高于孤独症儿童, 且脑瘫组也明显高于孤独症组, 有别于实际情况。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孤独症儿童可能会有攻击、自伤、破坏行为, 本次调查并没有发现, 可能是由于进入本次研究的孤独症儿童是参与行为中心训练的孩子, 这些行为已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是进食时的特殊行为中包括“吃饭时必须使用固定的餐具”, “孩子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吃饭”, 可能是因为调查样本脑瘫和正常儿童多来源于康复中心和正规幼儿园, 他们都是根据机构安排的固定餐具、固定时间进食; 而孤独症儿童由于个性化的课程安排训练中心并不统一组织进食, 餐具的选择与吃饭时间都是依各自家长的安排, 因此, 尚未表现出更多的此种行为。

Beighley等[9]的研究表明, 孤独症儿童有不同程度的饮食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孤独症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泛化表现, 加上约50%孤独症儿童伴有胃肠道不适症状, 如腹痛、腹胀、便秘、慢性腹泻和胃痉挛等[10], 也可能是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异常敏感所导致的不适感而引发的。脑瘫儿童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孤独症儿童相似的临床症状, 如智力低下伴社会功能低下、胃肠系统发育障碍、听或言语功能异常、感知觉障碍、注意缺陷障碍[11]等, 因此本研究并未发现孤独症与脑瘫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存在明显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 孤独症组、脑瘫组儿童家长存在较多不良喂养和过度关心儿童饮食的行为, 而具有良好喂养行为的家长占少数; 相反, 正常组儿童家长良好喂养行为检出率显著高于孤独症组与脑瘫组, 不良喂养行为、过度关心儿童饮食的检出率均较低。家长的喂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12], 孤独症组、脑瘫组儿童较高的饮食行为问题可能正是由于家长的喂养方式存在问题。故应加强对家长的科学指导, 转变不良喂养行为, 进而达到矫正儿童行为的目的。

综上所述, 由于孤独症、脑瘫儿童发育及行为的特殊性, 其饮食护理应予以更多关注, 应根据每个患儿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加强宣教力度, 正确指导家长喂养行为, 有针对性地安排合理的饮食调理与训练, 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由于针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 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化问卷, 大都基于自拟的家长问卷或是家长对儿童的饮食记录, 且评估标准也不尽相同;二是本研究对象孤独症患儿来源于训练机构, 而脑瘫和正常组为来自康复机构或幼儿园的集居儿童, 并未包括散居儿童, 因此, 样本的代表性不强, 以上问题在今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研究中应予以改善。

参考文献

[1]刘湘玉, 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4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11.

[2]何星瑶, 容国安, 廖明珍.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研究近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14 (4) :75-76.

[3]SHARP WG, BERRY RC, MCCRACKEN C, et al.Feeding problems and nutrient intake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 meta-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Autism Dev Disord, 2013, 43 (9) :2159-2173.

[4]冈笑天.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5]刘丽, 李佳, 吴晶, 等.哈尔滨市0~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20 (1) :13-16.

[6]姚芳颖, 陈清, 鲍启萌, 等.学前儿童120例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 (10) :796-798.

[7]王硕, 黄小娜, 王惠珊, 等.全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20 (2) :109-111.

[8]金星明, 施榕, 金志娟.上海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 17 (4) :387-389.

[9]BEIGHLEY JS, MATSON JL, RIESKE RD, et al.Food sele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Investigation of diagnosis and age[J].Res Dev Disabil, 2013, 34 (10) :3497-3503.

[10]WANG LW, TANCREDI DJ, THOMAS DW.The preval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from families with multiple affected members[J].J Dev Behav Pediatr, 2011, 32 (5) :351-360.

[11]BJORGAAS HM, ELGEN I, BOE T, et al.Mental health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Does screening capture the complexity?[J].Scient World J, 2013, 3:468402.

3.儿童饮食八不宜 篇三

一、爆米花,它是儿童很爱吃的零食。但爆米花中含铅量很高,据有关部门取样化验,发现它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的二十倍。爆米花之所以含铅量高,是因为爆米机的铁罐内有一层铅或铅锡合金。当铁罐加热时,一部分铅即以铅蒸气形态直接进入爆米花。铅被人体吸收后,主要累及神经,造血和消化系统。儿童对铅的吸收比成人高几倍,可导致儿童抵抗力降低,生长发育迟缓。中毒时表现出烦躁不安或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二、喝茶,尤其浓茶。儿童经常喝茶会出现不良反应,因为茶叶所含的某些物质对儿童是有害的。如茶叶中的单宁能与食品中的铁相结合,形成一种不溶住的复合物而影响铁的吸收。特别是我国儿童食品大多以谷类、蔬菜、水果,牛奶和鸡蛋为主,这些食品都是含吸收率低的非血红素铁,更宜受植酸、草酸、鞣酸和单宁的影响,使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下降。小孩生长发育较快,需铁量相对地说,也较多,所以很容易缺铁,造成贫血。茶中某些物质还会使儿童兴奋过度,烦躁不安,影响儿童正常睡眠,并增快心跳,有损心脏,还会刺激胃酸分泌而引起腹胀,减慢肠的蠕动,引起便秘。

三、街头小贩自制的食品。如,糖葫芦、棉花糖、手工制作的艺术糖、糖人等等。这些食品肉眼看上去好象不脏,颜色也很好看,其实都是掺了一些没有严格卫生要求的色素和糖精,况且,这些小贩制作的食品,大多不符合卫生要求,吃了对孩子的身体有害。

四、有根茎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苋菜等。儿童一般不象成人那样对食物咀嚼的很细,有时形象咀嚼,其实是圆圈吞食,容易造成儿童饮食消化不良,增强嫩胃和肠的蠕动,也会发生腹泻。

五、不宜过多食用豆类食物。因豆类中古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可促使甲状腺素排除体外,结果体内甲状腺素缺乏,机体为适应这一需要,使甲状腺体积增大(为增加甲状腺的分泌),因而脖子也就变粗了。又由于过多分泌甲状腺素,还会导致碘的缺乏,因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暂时停吃豆类,多吃些含碘的海带,病就会好的。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主张儿童不要过多食用豆类,而不是不吃豆类,这一点请家长注意。

六、小孩不宜吃过咸食物。有些家长口味重,喜欢吃过成食物。因此,小孩也被迫跟着吃过成食物,这样下去,可能会引起儿童高血上压。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更不宜让孩子吃过成饭菜。为了防止高血压病或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生,从小孩起就应该养成少吃盐的习惯。

七、不宜多吃动物脂肪。因为动物性脂肪(动物油)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倘若小儿大量食用饱和脂肪酸(动物油),可影响钙质的吸收,导致身体缺钙,对健康不利,另一方面,吃动物油较多,也可造成血脂和血中胆固醇增高,较早地发生心血管疾病。所以,小儿(尤为婴幼儿)宜吃植物油而不宜吃动物油。

八、半岁前的小儿不宜吃鸡蛋清。这是因为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而鸡蛋清的蛋白分子很小,可透过肠壁直接进入血中,导致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湿疹等病。所以,不足半岁的小儿不宜吃鸡蛋清。

4.儿童居家安全问题 篇四

生活中的许多厨房用品,都锋利尖锐,家长们也知道不能让孩子们去碰这些。可是除了这些厨房用品外,许多我们常见的客厅家具,其实也会对孩子的生命带来潜在的威胁。比如桌子椅子柜子等,这些家具的尖角,常常也是容易磕伤人的,对孩子脆弱的皮肤来讲,伤害更是巨大,所以家里有孩子后,这些家具的尖角,都应该去磨平或者是用胶带等包起来,消除潜在威胁。

02许多高的柜子上放的重物

孩子喜欢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一些放在高柜上的重物,很容易在孩子的摸摸撞撞中碰下来,砸伤孩子。比如有些家长喜欢在高柜上面放一些盆子,养一些金鱼或者小乌龟,孩子看到那里有水,就会想着去弄,存在很大的砸伤风险。

03容易倒塌的小矮柜

家里的一些低矮的柜子,很容易引来孩子的攀爬,比如客厅的储物柜和床头柜等,孩子爬在上面,没站稳或者是柜子侧翻把他压在下面,都很危险。因此家里有孩子后,购置柜子还是要仔细来选购,同时柜子也要固定起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04可能导致卷入的电风扇

在夏天,电风扇是我们的必备家具,每家每户都会使用到它。不过,小孩单独在家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孩子们自己接触电风扇,因为现在的电风扇虽然都有一个保护罩,可是小孩子手指头比较小,又不懂事,还是很容易伸进去的。而且他们的头发、衣服等,如果卷进去了,也很容易带来触电的风险。

05一些安全隐患比较大的门

有些人家里的大铁门,又大又厚实,如果遇上吹大风的情况,铁门自己开合无常,而这时如果小孩的手被夹上一下,基本上是致命的伤害。所以家里有小孩后,在发现门可能有安全隐患时,应该及时的修理,可以在后面装上固定装置,也可以用毛巾衣服等将前后两个门把手绑起来,防止门自己关紧。

06没有围栏的窗台

根据一份儿童坠落的调查报告显示,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幼儿是在自己家中的窗台跌落的。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孩子挂在窗台上,岌岌可危。 小孩在家时,家长的看护很重要,同时,提前做好这些防范措施也至关重要。选择装防护网时,必须选择空隙合格的防护网,不能使孩子处于危险之中。

07会导致窒息的拉绳窗帘

有些家长为了好看,家里的窗帘装的是拉绳式的,殊不知这样的窗帘,一旦让小孩子卷上去,窒息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对孩子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而美国安全委员会,早就呼吁家中有小孩的家长,如果窗帘是这种拉绳式的,应尽快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08家具之间不合格的间隙

一些常用的家具之间的空隙,可能会使孩子把手或者头伸进去,危害他们生命安全。所以根据国际标准,儿童家具之间的孔或者间隙,要么就小到孩子的手根本就伸不进去,要么就大到孩子的手能够自由进出,避免威胁到他们。不得不提的是,婴儿床是最常见的危险家具,在选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看好婴儿床的栅栏之间的空隙,最大间距也不可超过6厘米,防止婴儿把头卡进去。

09能够躲猫猫的柜子

小孩子在家中做游戏时,会选择一些藏身的柜子躲藏。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个小孩和朋友玩躲猫猫,藏进了一个衣柜里,结果衣柜盖子自己掉下来,板扣扣上,小孩子没办法出去,最终在里面窒息而死。根据国家《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当产品有不透气密闭空间(封闭连续空间大于0.03立方米,内部尺寸均大于等于15厘米)时,必须设置符合条件的通风开口,并且盖/门不能设置自动锁定,以便从里面可以推开。

10危险的跑步机

有些家长酷爱健身,在家里也装了不少的运动器材,这些器材对成人来说,只是用来帮助自己锻炼的工具,没有任何危险性。可是对小孩来说,这些器材,可是堪比厨房家具的危险品。

许多的器材都是铁做的,又重又沉,砸到孩子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一些像跑步机这样的器材,通电才能使用,危险程度极高。

5.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 篇五

儿童用药安全已经是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在前不久召开的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曾呼吁,家长要提高安全用药意识,配合医生尽可能降低孩子因治疗用药而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家长要求医生为孩子开具治疗常见病的药物拿回家备用,这无疑给不良反应的发生埋下隐患。以下3个“雷区”最为常见,应该避免:

1、用药不准。比如在感冒初期,没有出现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有的孩子已经发生肺部感染,家长却光给孩子吃感冒药。

2、剂量不对。如果家长给3—4岁的儿童,按照婴儿期的剂量服用,就无法发挥疗效。而用到了七八岁儿童的剂量,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3、重复用药。几种作用相似的药物叠加使用,如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会引起多汗、腹泻等症状,有的会引起肝肾功能异常。

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家长在用药前首先要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频繁呕吐、频繁腹泻、尿量减少、神志改变、食欲下降、面色改变、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手足冰凉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其次,无论是病情较轻自行用药,还是去医院就诊,都要注意记录孩子的药物过敏情况,凡是曾经过敏的药物一律不能使用,而且就诊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自行给孩子服药时,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综合情况,再参考药品说明书选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要注意,婴幼儿、学龄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尚不完备,一些成人的药物不适合使用;而12岁以上儿童,肝肾功能逐渐完备,体重接近成年人的患儿,有些药物可按成人剂量服用。

孩子的药量怎么算?

计算儿童用药剂量主要有4个依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和药品说明书。

按年龄计算时,1岁儿童用药剂量为成人的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2—14岁为2/3,18岁时即与成人用药剂量相同。

6.树花炖土鸡-儿童美味饮食 篇六

树花炖土鸡-儿童美味饮食

1.先将洗净的本鸡在开水锅中焯一下水,然后放入砂锅,加清水、黄酒、生姜块、葱结、火腿片,用旺火烧开,然后用小火炖2个小时。

2.炖熟后加入鸡精、味精、盐和水发灰树花,再炖15分钟。

3.最后加入胡椒粉即可。

生嗜鸡块-美味精品

1、鸡肉斩栗子块大,放盆中加入调料抓匀,腌制10分钟。

2、铁沙锅置火上,加入花生油,蒜肉,煸至蒜肉微黄,加入葱姜,圆葱出香味,放入鸡块翻炒片刻,加盖焖2分钟,浇入白酒、青红辣椒片,焖至鸡肉熟烂,撒入香菜即成。

【进补功效】

鸡肉性温味甘,入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治虚痨赢瘦,胃呆食少。此菜在鸡肉固有的营养价值上进行多种复合调味,独具风味,颇有特色。

龙井鲍鱼-饮食精品

1.将鲍鱼去花边片成薄片,用原汤泡上。

2.玻璃杯内放入龙井茶叶,用开水冲泡后弃去头道茶水,再冲入开水至茶杯2/3处,将玻璃杯倒置于玻璃盏中央。

3.锅上火,注入清汤,加入鲍鱼片、盐、胡椒粉、料酒、味精烧开,撒入豆苗,然后沿玻璃杯周围缓慢倒入玻璃盏内。

4.食用时,用手轻轻推动玻璃杯,使茶水从杯底缓缓溢出(注意茶叶仍留在玻璃杯内)。

7.儿童和老年人,如何应对饮食? 篇七

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属于1型糖尿病, 常须用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 且血糖波动较大。另一方面, 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 在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 饮食控制很可能成为一种形式。还有, 儿童好动, 如不注意及时调整饮食-运动-胰岛素之间的关系, 可能出现病情变化多端, 极易发生一些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既要控制好糖尿病又要保证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活动所需。

饮食治疗不宜控制过严, 配合药物治疗使尿糖为 (+) 就算良好。下面是一些具体措施: (1) 病儿应每天定时定量地进餐, 不能随意进食。这样才能配合好有计划的药物治疗, 特别是胰岛素治疗。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一些年龄偏小、甚至年龄较大的患儿很难做到不随意进食, 这除了对家长进行饮食营养知识教育、监督执行饮食治疗外, 对患儿进行必要的饮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准确估算患儿所需热量。糖尿病儿童的饮食, 虽然不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过于严格, 但其热能也不是无限制地供给。其热能供给量可参考下述公式计算:全日总热量 (kcal) =1000+年龄× (100~70) 即1~3岁儿童为100, 3~6岁为90, 7~10岁为80, 大于10岁者为70。在临床实际应用中, 还应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当患儿病情未得到很好控制时, 如果过分地强调满足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而给足够的热能, 反而会使患儿代谢负担加重, 病情得不到很好地控制, 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因为此时控制、稳定患儿病情是治疗的主要矛盾, 只有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才会有较好的生长与发育。下面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实际病例, 也许能更好地说明病情控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某男孩, 9岁, 诊断为1型糖尿病10个月, 入院时明显消瘦, 体重16kg, 血糖300mg (16.7mmol/L) , 尿糖+++~++++, 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治疗, 饮食治疗给予总热量1900kcal/日。半月仍控制不好, 血糖波动较大, 尿糖+~+++。考虑到患儿实际体重只有16kg, 重新调整饮食方案时先只给予总量的70%即1350kcal, 很快患儿病情稳定, 血糖、尿糖明显下降, 有饥饿感, 后逐步增加热量, 每次150 kcal, 每5天调整一次, 5周后出院, 体重由16kg增加至20kg, 血糖稳步下降, 且较稳定, 尿糖±~+, 且胰岛素用量减少。 (3) 热能来源比例应合理。一般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 脂肪25%~30%, 碳水化物50%~55%。若肠道吸收缓慢, 餐后血糖高峰不高可将脂肪减少一些, 碳水化合物增加一些, 脂肪减少可避免血管病变。动物脂肪少用, 不超过总脂肪量的1/3。 (4) 主食量在三餐的比例可按早餐1/5, 午餐2/5, 晚餐2/5分配。为了使血糖波动更小, 每餐可留出1/4~1/5左右作为两餐之间的点心。这既可防止患儿嘴馋乱吃, 又可预防低血糖发生。 (5) 维生素应充足。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匀需要维生素参与, 而饮食控制又可能使维生素摄入量减少, 故可适量给服多种维生素丸或复合维生素B片。 (6) 无机盐的供给宜达到RNIs的要求。其中尤应强调的是钙元素。因而应尽量增加乳类食物的摄入来提高钙的供给。必要时应适当补充钙制剂。

老年人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特点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老年人物质代谢明显减慢, 但对营养的需求并不减少;加之老年人咀嚼、味觉、消化等能力下降及难以克服的不良饮食习惯, 病人常有营养缺乏和易发生低血糖等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等急、慢性并发症。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与一般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不同。

1.保证蛋白质的供给:随着机体老化, 体内分解代谢加强, 氮的负平衡难以避免, 如果摄入蛋白质的质和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就会加速组织器官的衰老进程。因此首先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通常应占总热量的15~20%, 且优质蛋白质的比例应达到1/2比较合理, 食物选择以豆制品为最佳。

2.脂肪摄入应控制占总热量的20~30%, 每天应在50g之内。尽量少用含脂肪丰富的食物如肥肉、花生、芝麻等。烹调用油应控制在25g以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不超过300mg, 因此尽量少吃含胆固醇食物。

3.保证食物钙、钾、铁的摄入, 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钙的摄入应达1000mg, 不足时可适当补充钙制剂。钾对改善合成代谢和预防高血、心脑血管病有益, 主要存在蔬菜、水果等食物中。老年人易容发生缺铁性贫血, 故应注意食物补充。限制钠盐的摄入既有利血糖控制又可以减少高血压等并发症。

4.保证足量饮水:老年人对失水和脱水的反应比较迟钝, 应该有规律地主动饮水, 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30ml的水, 例如, 一个体重60kg的老人, 一天要喝1800ml的水。

5.少食多餐:老年糖尿病患者对高血糖及低血糖的耐受都比较差。相对而言, 低血糖对其危害更大。老年人可以每天进食6~7餐, 这对稳定血糖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都有益。值得提醒的是老年血糖病控制良好的标准与一般病人不同即餐前血糖小于8.0mmol/L、餐后2小时小于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

6.烹饪方法要求:对牙齿不健全的老年人, 要选择细嫩的蔬菜切碎、煮烂;肉类食物可采用炖、煨的烹饪方法。

老年糖尿病食谱举例: (热量1600kcal)

早餐:鲜玉米棒 (350克) 、蒸豆腐 (南豆腐160克) 、牛奶 (250克) 、凉拌黄瓜 (200克)

早点:燕麦片 (25克)

中餐:绿豆 (50克) 米 (大米25克) 饭、芹菜 (100克) 香干 (60克) 炒瘦肉 (25克) 、凉拌海带 (150克) 、炒莴笋叶 (200克)

午点:小馒头 (面粉13克)

晚餐:荞麦饼 (荞麦面50克、面粉25克) 、西红柿 (150克) 炒鸡蛋 (50克) 、水煮冬苋菜 (150克)

睡前加餐:苏打饼干 (20克)

全天用油15克。

8.肥胖儿童的饮食误区 篇八

儿童肥胖主要是由于吃得太多、运动太少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归根到底,是一种营养过剩。肥胖儿童有以下四大饮食特点:

进食量多、速度快

如每餐吃得过多,吃得过饱,进食速度快、吃饭狼吞虎咽、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睡觉前进食等都容易导致肥胖。不少肥胖孩子每到吃饭时就像饿虎下山,几分钟功夫吃下好几碗,然后揉着肚皮直说“撑得难受”。有些孩子在学习完后喜欢吃宵夜,由于吃完就睡,没有消耗的机会,吃下的食物就会转变成脂肪蓄积在体内,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肥胖。

每顿吃得七、八成饱即可,吃得过饱和撑了均容易导致肥胖。平常要少吃零食,宜改用小碗吃饭、吃饭时细嚼慢咽、吃饭时和家人交谈等都是避免过量进食的办法。晚餐最好吃得少而简单。晚饭后尽早刷牙,可以避免晚上过量进食。

食物的选择不平衡

肥胖儿童往往喜欢吃高糖、高脂肪、高淀粉类食物,像西式快餐、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甜食、巧克力等,而不喜欢吃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还有不少胖孩子爱喝甜饮料,一年到头汽水、可乐、果汁不断。有些孩子从出生以来就没喝过白开水,喝的都是甜的。上述这些食品的热卡含量一般都很高,吃多了很容易肥胖。

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尽量均衡,平常应吃一些粗粮,注重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摄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少吃油炸食品、甜饮料等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

家庭的烹调和进餐习惯不合理

有些家庭喜欢把食物切成大块炖着吃、口味偏咸、做菜时油水重、饭后喝汤、经常吃馅类食品等。有人曾做过实验,把肉切成大块炖和切成片或丝炒,在体内的消化吸收程度是不同的,前者的吸收多于后者。而饭后喝汤,尤其是喝油腻的汤,则容易增加胃容量,使食物的摄入量增多。

在烹调方法上应尽量简单,多用清蒸、凉拌,少用煎、炸等方法。勾芡会使食物淀粉含量增加,应避免。喝浓汤时先除去上层浮油再喝。同时将食物做成小块、饭前喝汤都能一定程度减少进食量。

培养饮食习惯的方法不当

有些家长喜欢用甜食来诱导孩子吃较有营养的食物,喜欢用食物奖励孩子或把不给孩子食物作为惩罚,强迫孩子把碗里盛的饭菜吃光。这样的方法容易培养孩子对甜食、油炸食品的偏好,对营养性的食物更不喜欢,也易导致过度进食。

家长应允许孩子剩饭,不强迫孩子把碗里盛的饭菜吃光;家长不要用食物奖励孩子或把不给孩子食物作为惩罚,也不要为了让孩子吃蔬菜而将甜食作为奖励。

总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能很好地预防肥胖,也能减少将来发生慢性病的危险。

9.柠汁土豆-儿童饮食营养 篇九

柠汁土豆-儿童饮食营养

原料:

土豆50克、白豆50克、青刀豆50克、鸡毛菜少许、柠檬半只、调味品少许。

做法:

①土豆、白豆入锅煮,开锅后再煮30分钟,直到酥烂为止,取出沥干备用。

②青刀豆去筋、切段、焯水、捞出沥干。

③将鸡毛菜用焯刀豆的水烫一下即可。

④待以上4种原料冷却、淋上柠檬汁,加糖盐和一点儿鸡精,略拌一下,再加上少许冰块,就可以端上桌了。

特别留意:

①烫刀豆的水要放盐,这样烫出来的`刀豆色青,否则会泛黄。

②此菜渍半小时,味道更好。

营养备案:

每100克土豆含64毫克的磷、青刀豆含0-89毫克的胡萝卜素、白豆含有丰富的钙质,营养学更认为,炎炎夏日,幼儿应多吃新鲜蔬菜。

10.豆腐油菜心-儿童营养饮食 篇十

豆腐油菜心-儿童营养饮食

油菜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消毒解毒、行滞活血之功效。此菜对痛肿丹毒、血痢、吐血、蛔虫梗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原料]:

小油菜心400克,豆腐100克,冬菇25克,冬笋25克,香葱20克,料酒10克,淀粉10克,精盐、姜末各适量,食油25克,黄豆芽汤100克,香油5克,味精少许。

[制作]:

1、将葱切成葱段;冬菇、冬笋洗净,去皮切成丝;油菜心洗净去叶,从根部去4厘米长,去掉叶取中间嫩心备用。

2、豆腐用刀背压成泥,放入冬菇、冬笋、盐、味精、料酒、香油拌匀,上笼蒸10分钟取出,放入盘中,周围摆好菜心,中间放葱花。

11.饮食营养与儿童智力 篇十一

先天遗传和脑的成熟为智力发展提供7自然条件。后天环境,包括围产期因素、营养、感染、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都对智力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日本营养学专家饭野节夫认为:在培育具有良好的脑功能过程中,饮食起着80%的作用。

智力发育是受脑控制的。人脑的结构在胎儿和婴幼儿期就已形成,胎儿在3个月时形成大脑皮层,6个月时大脑皮层沟、回逐渐增多,沟、回多而深的人,多数比较聪明。小儿2岁时完成脑细胞的增殖;3岁时脑重量可达成人脑重的90%。在这一阶段,注意营养将大大地有利于脑的发育,并为孩子的智力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研究表明,1~12岁营养不良儿童的智商平均值为61.22,没有超过90者;智力低下占57%。当然,单纯营养不良不致产生永久性智力缺陷,如果伴有其他不利条件,则有可能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目前我国患有严重营养不良的小儿正在减少;相反,由于摄入热量过多而引起单纯性肥胖症的儿童,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肥胖儿体形臃肿,肺活量减少,肺换气不足,使二氧化碳在体内潴留,易使孩子嗜睡、疲乏,学龄儿童上课时常打瞌睡,不能注意听课,自久成绩减退,严重者也会影响智力。

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智力能得到良好发育,四处求购“智力食品”。如增智乳晶、增智糖、健脑灵……这些食品的效果尚难肯定,因为没有一种健脑食品或增智食品能以偏概全,达到提高智力的目的。为了促进智力发育,比较可靠的方法是通过饮食来调整。我国传统医学早就主张“食养”,是指以饮食养身,也就是当代的营养卫生。其中,营养不良、营养过剩、营养质量等问题,已成为关系到下一代健康的首要问题。

那么,从什么年龄开始食用有健脑作用的食品呢?

一般来说,儿童上小学了,家长便关心起健脑食品来,其实,孩子到了学龄期,家长才考虑到“健脑”问题,为时已经稍晚了些。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抓早。

人脑生长的关键期是妊娠中期(怀孕13~28周)至生后2年或4年。国外动物实验证实,若在关键期限制饮食,严重营养缺乏者可致儿童脑发育缺陷,产生永久性的智力不足。人是不是也这样,尚无肯定性结论。但是,怀孕的母亲膳食中营养食物的摄入,将会有利于胎儿脑细胞的迅速生长。婴儿出生后要以母乳喂养,特别是初乳,其中含锌量高,又易手吸收,是良好的健脑食品。如果哺乳期仅以谷类为主食或食品质量低劣,缺乏锌营养,可影响儿童脑的发育,尤其是小脑和海马回(它是管听觉和记忆的)发育。

随着月龄的增长,可增加辅食和选用以下几种健脑食品:

一、含锌丰富的食物。人脑中锌含量占全身锌总量的7.8%。如果食物中缺少锌的供给,大脑中酶的活性就会降低,这会直接影响脑神经激素,使记忆力。理解力下降。

含锌辛富的食物,有人奶、瘦肉、肝、蛋、牡蛎、青鱼、芝麻、花生、核桃等干果以及胡萝卜、土豆等。一般来说,动物性食品中含锌量较多,且容易吸收和利用。

二、优质蛋白质食物。由于大脑细胞中35%是蛋白质构成的,脑神经激素是一种多肽结构的蛋白质分子,是兴奋和抑制的机构,正是依靠这种兴奋和抑制,才能发挥记忆、思考、语言等活动的能力。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奶类、蛋、大豆,鱼虾等。

三、含有卵磷脂的食物。由于神经的冲动和传导,需要灵敏的反应,这就要靠乙酰胆碱在脑细胞中起“忠实使者”的作用,而乙酰胆碱又需要卵磷脂为能源。含卵磷脂的食物有动物的脑、蛋黄、大豆,肝、鱼等;其中,服用大豆磷脂的人不仅精力充沛,而且磷脂吸收后可直接为大脑所利用,生成乙酰胆碱,改善人的记忆。

四、脂肪。脑细胞中有60%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所以,这种脂肪叫“结构脂肪”,它能保持脑细胞的活动经久不衰。例如,芝麻油、红花油、玉米芽油,核桃、玉米、小米、花生,瓜子仁、松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他如动物脑,肺、心等动物内脏以及瘦肉中也含有这种“结构脂肪”。

五、能量的供给。大脑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占全身需要量的五分之一,其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它由主食米、面等经过体内一系列生化作用最后转化而成。

其他健脑食品中,还需要一定量的钙质、维生素C、A、E以及B族维生素等。总之,儿童每天需要摄入多种食品。我国传统医学就曾要求人们“食饮有节、五味调和”,就是说,饮食要有节制,不要过量,各种食物都要吃,不要偏嗜任何一种。因为营养素之间有协调和互补作用。

12.儿童饮食安全问题 篇十二

关键词:儿童患者,安全问题,护理对策

由于儿童患者年龄幼小,身体娇嫩处于无知、能力低下的状态中,对患病表达能力、自我控制和分辨能力较差,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沟通难度大,护士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不但要照顾其生活,还要启发他们的思维、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取得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是儿童学习的对象之一,因此必须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修养,要随时加强对儿童患者的观察,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1 儿童常见的安全问题

儿童患者由于年龄段的特点,随着感知能力、自我意识、自主性、独立性的不断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模仿,容易发生坠床、烫伤、误吸、误吞等造成意外伤害。由于小儿好动不合作,输液器管路、针头经常被拉出,家长医学知识缺乏,将污染的针头直接插回输液瓶,造成无菌物品被污染,致使患儿感染。由于医院的环境因素导致患儿遭到皮肤感染、脐部感染、口腔感染、肺部感染等,感染后常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由于医护人员的因素,医护人员疏忽大意,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工作的督促检查不到位,对新护士及科室业务技能培训考核抓的不紧。若护士对家长的抱怨和迁怒不理解;情绪不稳定,则影响自身的技术发挥,如静脉穿刺不成功、危重患儿抢救不及时、错误用药等,给患儿带来不安全的结果或不安全感。用药的失误,如对注射器、药物剂量选择不合适、不精准,就会对儿童患者造成伤害。

2 护理对策

现代的儿科护理,不仅要挽救患儿的生命,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疾病的过程对患儿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促进其身心痊愈。

要有丰富知识与技能,擅长运用小游戏、儿歌、寓言、童话故事、卡通人物与患儿交流和沟通;熟悉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及身心需要而给予全面的护理;掌握各年龄段患儿对疾病的心理及情绪的不同反应,注意身心两方面客观征象及主观症状;具备健康教育的知识及能力;能深刻了解儿科常用药物的剂量、作用及用法等;熟练掌握护理相关的技术,从而取得最佳的护患沟通效果。

要加强对家长护理知识的正确指导和告知,提醒家长对儿童患者要随时进行查看和巡视,不可随意调节输液的速度,一旦发生针头脱落,及时的通知护理人员,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护患沟通,根据不同疾病及家长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层次,选择针对性的沟通方式,要及时的向家长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做好药物、饮食和各种护理操作程序的指导,随时耐心的听取患儿家长提出的意见,并及时做出回应。

要提高护理的质量,护理部成立专项督查组,由科室安全管理小组每周自查,每月系统查,护理部每月综合查。把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若有差错事故发生,按其性质与情节组织本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事发原因,责成相关人员认真总结、吸取教训,使护理人员的纠纷意识和安全意识常备不怠。

要加强对药物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建立药物说明专用本,掌握各类药物的药效和剂量以及半衰期,尤其是对于易过敏的患儿要进行皮试结果,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技能。尽量降低医院的感染源,室内器械、空气要及时进行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对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加强护理。对新生患儿,鼓励母乳喂养,提倡合理喂养,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做好病房内的设备管理,并对病房内的相关硬件及时的维修和定期的检查,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在22~24℃,患儿在洗澡时要随时检测空调和热水器,以防止儿童烫伤或着凉,地面要保持干燥,不可以有杂物。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护理行为,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觉性,从而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态度,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要热情、耐心的解答问题,保持微笑和良好的情绪,在工作中不能马虎,在使用比较昂贵的药品、材料时,应及时的告知其费用,做到随时随地与家长沟通。要加强专业技能、护理水平、超前抢救意识的训练,以此来减轻患儿的痛苦。

3 结语

随着护理人员对儿童安全问题的不断深入,及时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营造了一个安全和体现人文关怀的住院环境,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减少医患的纠纷,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优秀的品质以及敏锐的观察力,端正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专科技能,优质的服务质量,因此,加强对患儿安全护理措施是每位医护人员必须做到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兵.儿科护士慎独教育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1) :43.

[2]崔焱.儿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78-79.

[3]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6-52.

13.春季儿童饮食要点与注意事项 篇十三

1、清晨一杯白开水

督促孩子清晨起床喝杯白开水,有助于唤醒睡眠中的消化系统,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强食欲,还能补充身体在夜里消耗的水分。

2、保证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年龄,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在生发的季节更好的成长。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蛋类、鱼虾类、各种瘦肉、奶及豆制品。

3、蔬菜水果不能少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可以补充过节时大鱼大肉造成身体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不足。

4、食物多样是根本

14.学龄前儿童饮食营养要均衡 篇十四

妈妈们要懂得运用食疗,对食物进行选择,并进行膳食搭配,食疗的一个原则是全面膳食、均衡营养,可以保证学龄前宝宝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一方面增强宝宝体质,强健宝宝身体,有效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另一方面,宝宝即使不幸患病,运用食疗法辅助治疗,能起到缓解疾病的作用,加快康复的速度。

一、优质蛋白要补充

俗话说“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就是说在主食之外,加些肉食有益于身体。对于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来说,肉类可提供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蛋白质参与制造肌肉、血液和各种身体器官,构成酶、激素、抗体等体内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经常适量吃点肉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除了适量吃肉之外,妈妈们还可通过牛奶、豆浆、豆类制品等提供蛋白质,为孩子提供快乐成长的健康基础,

资料

二、矿物质与维生素不能少

矿物质与维生素体积微小,对于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孩子帮助可不小:矿物质参与构成人体组织结构,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因此妈妈们可多为孩子准备一些富含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谷类、动物肝脏、动物血、黑木耳、大枣、花生、玉米、鸡蛋、海带、新鲜的蔬果等。

三、营养要均衡

为了让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对某些有益身体的食物,很多妈妈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以为吃的越多,身体吸收就越多。其实吃得多并不等于吃的健康,营养虽好,但吃的太多也容易给孩子稚嫩的肠胃造成负担,将不同营养合理地分配在孩子的.每一餐也是妈妈们的必修课。

15.儿童饮食安全问题 篇十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初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24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5例;年龄7~18岁,平均14岁。

1.2 诊断

1.2.1 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

以体重指数(BMI)为指标,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超重、肥胖筛查界值点为诊断标准[4],BMI大于同年龄、同性别2个标准差诊断肥胖症。进一步通过病史查体等排除继发性肥胖。BMI=体重/身高2(kg/m2)。

1.2.2 高血压界定

参照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研制协作组2010年标准[5],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大于同年龄、同性别2个标准差确定为高血压。

1.3 方法

1.3.1 身高和体重测量方法

使用金属立柱式身高计测量身高,精确到0.1 cm。体重:采用RGZ-120型体重秤测量空腹去衣体重,精确到0.1 kg。测量时要求调查对象只穿一层轻薄的短衫、短裤和脱鞋。

1.3.2 血压测量方法

在安静状态下,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间隔2 min,连续测2次取其均值。记录结果包括收缩压(SBP)以及以变调音确定舒张压(DSP-4)。

1.3.3 问卷调查和赋值

自编有关儿童饮食和运动状况的调查表,由研究人员现场询问家长完成问卷填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食欲、是否挑食、进餐速度、睡前是否吃东西、主食类、家庭外就餐次数、肉类食物、油炸食物、西式快餐、甜点、甜饮料、膨化食品、零食、体育活动、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运动态度、晚上睡觉时间、午休时间、课间运动共20项,赋值表如表1。通过既往体检资料确定肥胖发生的时间,至本次调查确诊作为肥胖存在时间,以初诊确定高血压为终止事件,尚未发生高血压者作为截尾数据。以下20个因素作为回归分析的协变量,赋值表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2.0先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单纯性肥胖儿童124例中,血压增高者68例,发生率为54.85%。

2.2 单因素分析

将17个调查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欲,是否喜欢肉类、西式快餐、甜点、甜饮料、膨化食品,是否挑食,看电视时间,运动态度,午休时间、晚上睡觉时间和学习时间12个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喜欢吃肉类、甜点、西式快餐和食欲旺盛在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658,3.579,2.291和0.528,学习时间过长的相对危险度为0.830。见表3。

3 讨论

在过去的50年里,随着社会压力及饮食模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美国健康营养调查显示,1999—2000年儿童平均SBP/DBP约比10年前上升1.4/3.3 mm Hg;我国1991—2004年健康营养调查发现相似结果,6~17岁儿童青少年SBP/DBP年增长为0.36/0.31 mm Hg[6]。儿童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表现为轻、中度血压升高,患儿通常没有自我感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除非定期体检,否则不易被发现[7]。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除了受遗传和环境影响外,肥胖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一项5 235名儿童的研究报道,9~12岁女童BMI增加一个标准差是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增高(130 mm Hg)的相对危险度是1.23,男童收缩压增高的相对危险度是1.24[8]。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与不良饮食行为和运动方式有关。为了探究肥胖相关的不良生活因素中,哪些因素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本文选择日常生活中的20项饮食和运动因素,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肥胖儿童血压的危险因素。在与饮食相关的13项中,单因素分析显示食欲、喜欢吃肉、西式快餐、甜点、膨化食物和是否挑食6项进入方程;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喜欢吃肉类、甜点、西式快餐和食欲旺盛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658、3.579、2.291和0.528。结果表明,肥胖儿童喜欢吃肉类、甜点、西式快餐和食欲旺盛时,其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升高6.658、3.579、2.291和0.528倍。有资料显示,热能、糖、脂肪、胆固醇、维生素E及钠盐的摄入与儿童高血压均呈正相关[9]。高糖、高脂饮食习惯不但引起脂肪聚集,体重增加,还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脂类食物味道香甜、可口,容易刺激儿童的食欲,增加进食量。西式快餐均是高脂、高热量的食品,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儿童过多过快地食用这些食物会使营养代谢失衡,容易导致肥胖[10]。本研究进一步提示,过多的吃肉类、甜点、西式快餐,过多进食使肥胖儿童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因此,对已经超重和肥胖的儿童,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建立健康平衡膳食习惯,不但有助于控制体重,还有利于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16.儿童饮食也要讲平衡 篇十六

对铺天盖地的营养品广 告,很多父母往往会跟着广告走,恨不得把带“聪”、“智”、“高营养”等字的儿童营养品统统买回家,让孩子吃出健康来,偶尔又不免心存疑惑: 这些营养品真有宣传的那么神吗?

事实上,只要婴儿期采取母乳或人工喂养,幼儿期及时添加主食及鱼肉、畜肉、奶类、禽肉、蛋、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以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儿童就能健康成长。目前,还没有一种天然食品或者营养品能提供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要保证儿童健康,必须做到平衡膳食。一般2~3岁儿童每天膳食中应包括以下几类食物:①谷类200克(一半为小麦,一半为大米);②蔬菜、水果250克(每天两种以上);③液体奶及奶制品350克;④豆类25克;⑤瘦肉或五花肉50克;⑥蛋类25 克;⑦烹调用植物油30克。三餐热量分配比例以早餐占20%、午餐占35%、点心占 15%、晚餐占30%为宜。同时,为增加儿童的食欲,在调配食物时应荤素、粗细、米面等合理搭配。

当然,完全参照上述要求安排膳食并不容易,有时不合理的食物加工方法也可能导致部分营养素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营养保健品。例如,雅培儿童维他灵多种维生素及赖氨酸糖浆含有多种维生素、赖氨酸等,不但可提供儿童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而且所含赖氨酸可改善儿童食欲,增加抵抗力。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食用,可使儿童获得全面营养,更健康地成长,这不正是为父母者的最大心愿吗?

17.儿童饮食安全问题 篇十七

糕点,是一种以食糖、油脂、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蛋、牛奶、果仁、豆沙、枣泥等辅料,经烘烤、油炸或蒸制等方法,制成的美味食品。由于花色繁多,且具有香、甜、酥、脆等特点,

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我国传统糕点的制作,是以油、糖、面为主料,糖在糕点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的.食品,经常食用这种糕点是不符合营养学要求的,特别是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是如此。

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常把糕点当做营养食品给孩子吃。殊不知,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不仅使正餐食量减少,还易养成偏食的习惯。使生长期儿童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得不到及时补充,

而易造成营养不良。

18.为儿童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 篇十八

目前,无论小儿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因经济困难导致的极少,多因家长营养知识缺乏所致。

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适于儿童呢?

首先,食物品种要多样化:粮食类(包括粗粮、细粮)、豆类、肉蛋类、鱼类、蔬菜 、水果、油、糖等各种食物都要吃。

第二,应根据儿童年龄大致确定每日三大供能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量。

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年龄越小,食物中脂肪的比例应越高。如因害怕孩子肥胖,有意控制小儿进食脂肪,就会导致孩子缺乏某些必需的脂肪酸。

蛋白质的`摄入也不是越多越好。摄入过多会导致小儿便秘、食欲差、口臭、体内有害物质如靛甙上升、肝肾负担加重等。

少吃主食、多吃肉的观点也不正确。摄入主食少易造成儿童低血糖,直接损害脑细胞,严重时还可造成酮症酸中毒。

第三,小儿每顿饭的量要合适,早餐、午餐、午点、晚餐之间的比例以25%、35%、10%、30%为宜。

第四,小儿每日蔬菜量与主食量相当,进食适量水果,饮用白开水。

在食物品种的选择上,应考虑小儿血型、代谢特点、营养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食物中都含有一种叫做外源凝集素的物质,不同的食物中,外源凝集素不同。当外源凝集素与人体的血型物质不吻合时,会造成血细胞凝集和蛋白质凝集,时间长了就会危害健康。

对于存在代谢和营养问题的儿童,更应注意正确选择食物。如高血糖和肥胖的儿童,应适当摄入高纤维食品,如粗粮、魔芋、黑面包等,这些食物具有低能量、低GI(升血糖指数)、高体积的特点,可有效控制能量,并不易产生饥饿感。

19.夏季科学饮食与安全防控 篇十九

1.1 少吃烂鱼虾

在夏季,很多人喜欢吃一些海鲜,而各种鲜货的水产品往往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很快死亡,尤其是一些易腐种类,一旦误食之后,很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应该尽可能避免去吃一些烂鱼烂虾,尤其是不能吃过夜的海鲜。

1.2 少食剩菜剩饭用

在炎热的夏天,由于气温过高,食物很容易就变质腐烂,虽然冰箱储存能够延缓食物变质时间,但细菌滋生同样在发生,所以,夏季饮食的关键就是尽量不要去吃一些剩菜剩饭。做饭时候要控制量,尽量要做到不吃剩菜剩饭。另外,冰箱也要经常消毒和清洁,降低冰箱中细菌滋生的概率。

1.3 路边烧烤少靠近

人们更愿意在夏季吃烧烤,喝啤酒,路边烧烤也就成为人们消暑的一个主要选择,然而,很多的路边烧烤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审批,无论是食品的质量还是烧烤过程中,都会存在诸多的卫生隐患,经常食用就会引起肠胃等的不适。所以,夏天饮食要尽量少吃路边烧烤。

2 夏季饮食安全预防之“三多”

2.1 多喝开水身体棒

夏季,室外温度高,人体的水分消耗快,流失严重,所以,及时的补水是最好的办法。很多人往往会选择冷饮等来解渴,这种办法对于身体并不是非常有利,尤其是对人体肠胃的伤害非常大。所以,在夏季,可以选择多喝白开水来解渴,从而在保证身体水分的同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做到饮食安全。

2.2 包装食品用时多观察

在夏季,选择一些灌装或者真空包装食品也是人们的首要选择,尤其是一些真空包装的奶制品、肉制品等,具有非常便捷和方便的特点,能够开袋即食,减少了做饭的繁琐。但是,包装食品如果一旦出现破损,食品往往会很快变质,所以,在选择包装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多观察,尤其是食品的生产和保质日期包装袋是否出现破损等等,都需要查看仔细,从而更好的保证自己身体的安全和健康饮食。

2.3 选购食品多仔细

要索取、保管好购物发票,要看清食品的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内容。不要购买有异味、包装粗糙破损、感官异常、快到失效期的食品;不要购买颜色过白或是太艳的食品,食品太白有的是添加了吊白块,有的是用含硫化工品进行了漂白,色彩鲜艳有的则是加了不该加的有害物质等。购买的散装熟食回家后尽量加热后食用。保管好购物发票,一旦食品发生质量问题,可以及时维权。

3 夏季肠胃保护注意事项

3.1 多补充盐分和维生素

在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内水分的流失就会变得更加迅速,盐分的消耗也会增加,所以,在适当的补充水分的时候,也应该增加盐分的摄入,每天可以保证喝一点加盐的开水,从而保持身体内部酸碱度的平衡。

另外,在高温季节,人们也应该加大对维生素的摄入量,尤其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摄入,以此来减少体内糖分和一些组织蛋白的消耗,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

3.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很多人认为在炎热的夏天,并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误区。人体在夏天高温的环境下,同样需要排汗,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加速自己机体内毒素的排出,也能够促使人体机体循坏平衡,所以,在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人体是有利的。

3.3 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炎热的夏季,饮食应该要以清单、健脾和祛暑化湿的基本原则为根本。首先,在饮食清淡方面,应该选择莪一些具有滋阴功效的食物,例如吓,鲫鱼,薏米等等,另外,一些豆制品。另外,人体应该控制蛋白质食物摄入的含量,不宜太高,每天的摄入量应该维持在120克左右,应该保证鱼、鸡肉、精肉和奶制品等食物的平衡。宗旨,整个饮食的选择要以人体的实际需求为主。

摘要:夏季的饮食安全和饮食控制是养生的重要环节和方面,也是减少因为饮食不当造成身体损害的关键所在。本文着重对夏季食品安全和如何更加科学的饮食以及养生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针对容易在夏季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论述和分析,引导和指导人们在夏季能够更加科学的饮食和养生。

关键词:夏季,科学科学饮食,安全防控

参考文献

[1]梁月.老人食养四字箴言[J].养生大世界,2005,(07).

[2]张依秋.秀发如云靠食养[J].解放军健康,1997,(05).

[3]崔嵘.食养可使体增香[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5,(04).

20.浅谈儿童饮食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篇二十

关键词:儿童饮食行为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2-02

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儿童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如果儿童膳食中的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比例失衡,均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儿童期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劳动效率。

1儿童饮食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饮食行为问题在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儿童可伴随着正常的体格发育,但也存在着体重不理想等问题。研究发现不同的饮食行为对儿童营养状况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使儿童营养过剩,发生超重甚至肥胖,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生体重过轻、生长迟缓或消瘦。饮食行为的过程是通过进食完成的,进食行为直接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健康。以下是对儿童进食行为的调查和相应的营养状况。

1.1进食方式。调查发现半数幼儿存在“被喂着吃”的现象,其中,6.9%是完全喂着吃,44.4%是自己吃一部分喂着吃一部分,进餐一般自己吃的幼儿只有48.75%,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吃的幼儿增多,小班的幼儿只有17.9%的幼儿自己吃,大班的幼儿达到77.9%,但大班仍有20.5%的幼儿自己吃一部分喂着吃一部分,1.6%的完全喂着吃。儿童通常在2岁就可以学会自己吃饭,如果父母总是不放心,担心不好好吃饭而喂儿童,那么儿童就很难学会自己吃饭。

当儿童不进餐或者不想吃某种食物时,父母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30.5%的父母顺其自然,59.3%的父母反复告诉儿童这种食物的好处,57.5%的父母会耐心哄着孩子吃,30.2%的父母给予奖励,18.5%的和其他儿童比较,9.1%的强迫吃,3.4%的吓唬,餐桌上的饮食教育往往很难起到促进儿童食欲的效果。

无论是反复强调食物的好处,还是引诱、收买、强迫、威胁其吃饭,都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结果会适得其反,引起儿童吃饭或对某种食物的反感,使其就此产生惊、怨、忧、伤等不良情绪,久之,导致中枢神经对内脏的调节失调,使胃酸分泌减少,食欲减退,和引起营养不良等疾病。

1.2进食情绪。部分儿童吃饭少而且慢,拒绝吃某些食物,强烈偏爱某些质地、某些味道或类型的食物,儿童因为偏爱某些质地,尤其质地较软的食物,长此以往形成咀嚼运动功能问题,表现为流涎,食物在口中不咀嚼或者含在口中不吞咽,对硬的固体食物乃恶心、呕吐等,当儿童感觉器官厌恶某些食物(例如蔬菜)时,因为纤维素的缺乏,导致便秘的发生,甚至还出现各种营养素的缺乏。

不愿咀嚼固体食物发生频率越高的儿童,消瘦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拒食发生频率越高的儿童贫血的可能性越大。

2正确评估饮食行为问题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2.1通过矫正饮食行为改善营养状况。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进行研究,报告最多的是挑食、偏食,或进餐时间过长等问题,至今国际上对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通常以儿童吃得少、经常吃得慢,经常或非常挑剔食物和通常对食物不感兴趣,这四种饮食行为定义为挑食,进餐时间超过25-30分钟即为进餐时间过长,金星明等报告近40%的儿童挑食,进餐在25分钟以上,魏梅等报告50%以上的2-6岁的儿童有挑食、偏食等现象。可见,不同学者报告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但是,大家一致认为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可对儿童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2饮食行为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同饮食行为对儿童健康状况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使儿童营养过剩,发生超重甚至肥胖,另一方面也可能致使儿童营养不良,发生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或消瘦。有专家研究表明,挑食的儿童在4岁半时,体重过轻的可能性是正常饮食儿童的两倍;过度饮食的儿童在4岁半时,体重超重的可能性是正常饮食儿童的6倍,某些饮食行为分别是肥胖、体重底下、生长迟缓、消瘦,以及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每顿饭所花时间越长,吃饭时看电视、听音乐、玩玩具、不愿咀嚼、饭前吃零食、外出就餐次数多的儿童,肥胖发生的可能性大,而边走边玩边吃、含饭、挑食、偏食、拒食的儿童肥胖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单纯性肥胖症是身体脂肪过度堆积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通常是过度营养、活动过少和行为偏差为主要表现,其中饮食行为偏差,导致的过度进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饭前吃零食增加总能量的摄入,导致体重增加。

研究显示,当儿童有拒食、吃饭时间不固定、含饭、不愿咀嚼固體食物和外出就餐次数少的儿童,急性或慢性营养不良(生长迟缓或消瘦)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拒食发生频率越高的儿童,贫血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挑食、偏食和进餐无规律等不良饮食行为,均可以造成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引起儿童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可能性增大。

综上所述,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普遍存在,明显影响儿童营养状况,从而影响儿童健康生长,因此,家长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和氛围,增加食物种类,注意烹调方式,尽量避免和预防以上危险影响因素的发生,可大大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黄永玲,李迎春,胡传来等.4-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7-59

[2]金星明,施榕,金志娟.上海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387-389

[3]魏梅,袁丽娟.2-6岁儿童生活习惯、饮食行为问卷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58-376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乐游三清山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普通话考试资料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