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主题演讲

2025-04-2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脱贫攻坚主题演讲(精选4篇)

1.脱贫攻坚主题演讲 篇一

夏显群是五亩村党总支书记,也是虎头镇第六届人大代表,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积极主动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在上级帮扶单位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她的带领下,五亩村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突出成效。

五亩村基本情况

五亩村地处泸州市合江县虎头镇政府东南面,距县城22公里,东临本县榕右乡,西连河坝村,南接赤水市长沙镇。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1129户3853人。全村有耕地2876 亩,林地3679 亩,主要支柱产业为荔枝、真龙柚。20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06人,在今年底精准贫困户脱贫11户47人,计划在底贫困村摘帽。

“聚民心”,为精准扶贫吹响集结号

作为镇人大代表,五亩村支部书记,夏显群知道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先得到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他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特殊优势,认真组织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市县扶贫攻坚政策和精神,明确人大代表助力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切实增强了人大代表参与扶贫攻坚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每月1次的扶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联席会议,对前期工作和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人大代表联系贫困群众工作台帐,在摸清精准扶贫对象的基础上,全村6名人大代表分别联系2-5户贫困户,代表深入到困难群众家中,帮助其分析贫困致困原因,制定脱贫措施。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大力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增强了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引导党员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狠抓项目落地见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三大扶贫工程改善五亩村基础设施。在交通扶贫上,硬化村社道路8.5公里,维修碎石公路4.9公里,形成了村社公路通畅通达,贫困户入户路便捷的交通网络。在水利扶贫上,收回10万m3的小二型水库,新建渠道4.2公里,整治渠道2公里,整治山坪塘16座,新建蓄水池15口,高效节水灌溉500亩,目前五亩村有效灌溉面积达2600亩。在安居扶贫上,五亩村全村实施了农网改造,五亩片区聚居点实现水气入户,39户(123人)贫困户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实施后搬进新家。同时,投资1000余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现已挂网招标,预计9月份实施。

因户施策合力攻坚,落实帮扶到户

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政策,通过八比对、回头看等工作,严格按程序,公正公开确定贫困户为64户206人。从年以来,在帮扶单位泸州市纪委的真帮实扶下,通过联系泸州老窖集团、市农业银行、四川医科大学等企事业单位捐助资金、结对帮扶等方式,大力改善五亩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在住房保障上,泸州老窖集团定向捐助五亩村63万元用于贫困户危房改造和产业发展扶持,现已完成8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作,14户易地扶贫搬迁已全面动工。在医疗救助上,争取合江县全民预防保健工作在五亩村率先试点,四川医科大学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提供免费诊疗,开辟绿色诊疗通道,保障贫困户能及时就医治病。在就业扶持上,开展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了五亩村荔枝、真龙柚技术培训学校,累计培训人次达600余人,送技术上门服务500人次,劳务输出700人,向每户贫困户发放土鸡苗并回收土鸡1220只,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输造并举精准发力,大力发展产业

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在持续增收上,以培育脱贫优势产业为主,免费向贫困户发放荔枝苗4200株,嫁接改良荔枝品种678株共1万余刀。引进业主采取黄谷保底流转土地打造350亩荔枝科技示范园,带动周边群众20余户新发展荔枝50余亩,今年就近转移劳动力800人次;现已完成种植荔枝1500亩,真龙柚1000亩,科学管护荔枝780亩。在短期见效上,以壮大传统农业为主,通过与温氏集团合作,打造年产1000头的生猪养殖场一个,通过“村集体+养殖大户”的模式设立村集体和贫困户股份,每年均能获得稳定分红收益3万余元;通过党员、人大代表精准扶贫示范等项目,发展黑山羊、土鸡、土鸭、土猪等产业,新建年产生猪头养猪场、年产80000只养鸭场等养殖业,通过胜牛农机专合社示范引领发展优质水稻1800亩,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通过近两年来的艰苦努力,五亩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真正致富的路还很长,夏显群将带领全村人大代表和党员群众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巧干,让全村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再立新功,如期摘掉五亩村贫困的帽子。

2.脱贫攻坚主题征文材料精选 篇二

四川省筠连县委政法委 雷邦铁

“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步入田间察看黄花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亲切交谈。

深入基层,下沉一线,脱贫工作重在“实”。总书记关心脱贫攻坚、亲自指导产业扶贫,总书记心系群众、深入一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脱贫攻坚战需要用“实干”打头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到田间地头认真调查和研究,要做到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措施和对策,要在源头上给予群众有益的帮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员干部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对不对,取得的效果好不好,都需要实践来检验。为了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党员干部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真实、可靠和细致地了解群众之急、之想和之忧,及时地对标施策、对症下药,快速有效地解决群众的困难,给予群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找准方向,立足现实,脱贫攻坚战需产业扶贫持续推进。总书记和村民交谈时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黄花菜火了!总书记这是亲自为农民“带货”啊!随着脱贫攻坚战向纵深不断推进,我们将面临“遭遇战”和“肉搏战”,因为脱贫道路上剩下的“硬骨头”“钉子户”都要在这个阶段稳妥解决。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尖兵”,必须要牢牢发挥其“攻城拔寨”的作用。面对脱贫攻坚最艰苦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更好地优化产业结构,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实时调整对策,确保产业扶贫跟得上、跟得紧、不脱节。创新工作方法,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如今,扶贫第一书记扮演“主播”的角色,大力推销农产品,着实化解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主播县长”为打造本地特色产业不拘“身段”,为“地方特色”“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产业不懈推广,不遗余力地扮演好“主播”的角色。

共研讨,真诚相待,脱贫攻坚战需“军民同心”。总书记同村民一家人沟通交流,共话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古语有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们对待老百姓就应该用真诚的心相待,让他们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为幸福的明天努力拼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身上蕴藏着无比强大的力量,我们要和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在脱贫攻坚战冲锋时刻,一起呐喊前进。

3.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主题作文 篇三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随意拔高标准,而是在现有标准下狠抓工作落细落实,稳扎稳打赢得最终胜利。细读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全区两百多个农村幸福大院的建设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切实满足农村困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同时也注重提升农村幸福大院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务求把幸福大院建成农村困难老人满意的养老栖居之所,这种设身处地为困难老人考量,情理兼顾抓细节的工作作风正是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所需要的。

“贫困堡垒”的问题往往是一环扣一环,脱贫攻坚工作就得一步接一步抽丝剥茧解难题。关于农村幸福大院的重点服务保障对象,“生活自理有困难的留守独居空巢老年人”“子女外出务工、身边无人照料的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这两项表述引起了笔者关注,“留守”“外出务工”这一组相对应的词语也反映了一个现实矛盾。笔者在南疆结亲入户走访时曾遇到过一个小伙子,虽然很想外出务工,但是担心母亲一人在家无人照顾,在村干部来动员登记时还是拒绝了,这个选择反映了不少年轻人的无奈。而农村幸福大院的落实,必将为更多为人子女者消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能够放心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每个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热望,而高质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正为每个人筑牢幸福的基础。

4.脱贫攻坚主题先进事迹征文 篇四

率先把探索城乡联合新路径作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着力点来抓,为“果蔬党建”创出品牌竭尽全力。他结合__实际,抓党建促脱贫,特别是把打造农村党建“一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与彻底解决辖区农户卖菜难、效益差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进一步推广“问题墙+回音壁”经验的基础上,打破村组属地界限,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成立“丰富川产业联合党支部”,把过去分散种植、分散经营、分散销售的产业村及农户联合起来,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在城区设立__果蔬直营店,与嘉陵社区、北关街社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打造城乡党建结对样板,协调城管执法、蔬菜、__山街道、凤凰山街道等部门单位帮助推荐放心果蔬,既解决了农民进城卖菜难和城市居民想买放心菜的供需矛盾,又为有序管理商贩探索了新路径,还带动了菜农持续增收。目前,“__果蔬”品牌在市区全面打响叫亮,成功闯出了一条支部领路、党员示范、群众获利的脱贫致富路。

始终把产业作为百姓脱贫致富的根本点来抓,为产业扶贫开花结果尽心尽力。他常说:脱贫没有捷径可走,产业脱贫才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尤其是对于产业空白村,他绞尽脑汁、费心费力,积极协调扶贫项目资金,在李庄村新建日光温室大棚35座,丁庄村新建大弓棚50座,杜坪村新建日光温室大棚40座,实现贫困村产业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户均1座日光温室大棚或2座大弓棚,也着重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低保户、边缘户的增收问题,贫困户以大棚入股村合作社,保证了年年有收入,脱贫不反弹。同时,苹果产业上提出“以精立本、以巧取胜”,打造精品园、示范园,鼓励引导贫困户到川口乡选果线选果卖果;畜牧产业把扶持大户发展与贫困户家庭养殖相结合,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

坚持把推行乡村旅游村企联合新模式作为百姓脱贫致富的切入点来抓,为就业扶贫落地生根倾心倾力。他牵头制定了“两点一线”(知青旧居、团旧址和高速公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成立了康坪村级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引进驻村企业延安德耀旅游开发公司,按照“村集体旅游公司为主导、驻乡企业帮扶”的思路,在保留乡村原貌、不搞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将农户分散的土地和房窑统一征迁、统一规划,精心打造成12处特色鲜明的民宿小院,让游客体验陕北农家生活,吃农家饭、观农村景、住农家院、睡热炕头,“知青院”“民俗院”“书画院”等院落为游客提供了文化追忆、农耕体验、自助烧烤、篝火晚会、写生采风等,从而再现知青记忆、体验陕北民俗、回归初心本真。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万元,特别是吸纳有劳动能力的5户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年增收1.2万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增加了村民收入。同时,他还主动协调人社部门,解决特设公益性岗位10人,每人每年增收1.2万元;就地就近安排11人为村级保洁员和河道巡查员,每人每年增收4800元。还对易地移民搬迁的6户贫困户,在白坪农贸市场提供摊位做小生意,有效解决了搬迁后的稳定脱贫问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森林公安局民警思想工作总结下一篇:简单逻辑学读后感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