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17篇)
1.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一
目前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有机磷农药。
该农药是广谱杀虫剂,应用广泛,主要有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60余种。有机磷不稳定,挥发性强,在自然环境容易分解,进入生物体内易被酶分解,故不污染环境,在食物中残留时间也短,因此慢性中毒少,急性中毒多。有机磷是神经毒物,人们吃了施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或茶叶、薯类、谷物等,可能发生肌肉震颤、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二是有机氯农药。
该农药是高残毒农药,其中六六
六、DDT等我国早已禁用,但至今仍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尤其林丹、七O五
四、毒杀芬、氯丹等仍继续使用。有机氯脂溶性强,不易水解和降解,非常稳定,聚集于人体脂肪,在自然和食物中能长期残留,停用后自然环境要经25~110年才能复原。
食物受有机氯污染常是从水体中经浮游生物吸食开始,鱼虾吃浮游生物,最终进入水鸟、人体,其富集可提高到800万倍。果蔬及粮、谷、薯、茶、烟草都可残留有机氯,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污染率高于植物性食物,而且不会因其贮藏、加工、烹调而减少,很容易进入人体积蓄。
有机氯农药可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引发中毒者中枢神经症状。因其积蓄在人体脂肪,故急性中毒性低、症状轻,一般为乏力、恶心、眩晕、失眠;慢性中毒可造成人的肝、肾和神经系统损伤,DDT还有致癌性。
三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类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剂,如抗蚜威、克百威、西维因、残杀威、杀螟丹等,其毒性跟有机磷相似,但毒性较轻,恢复也快。食用了残留这类农药较多的果蔬及谷、薯、茶等,中毒者会产生和有机磷中毒大致相同的症状,但因其毒性较轻,一般几小时就能自行恢复。
四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氯氰菊脂(灭百可)、溴氰菊脂(敌杀死)、杀灭菌脂(速灭杀丁)等,对人类低毒,但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1、水果、蔬菜粗纤维的测定方法GB/T10469-19892、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GB/T5009.86-2003,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GB/T6195-863、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4、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14553-20035、出口水果和蔬菜中22种有机磷农药多残留量检验方法SN 0334-1995
2.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二
在绿色、生态等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种植蔬菜药物残留的问题,备受民众关注和关心。为保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任丘市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配置速测仪、气相色谱仪等检测设施,多种方式加大农药、化肥使用知识的宣传,多环节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防止农民购买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人民吃上放心菜,确保群众“菜篮子”安全。以此为出发点,文章就蔬菜农药残留的污染情况、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治理等相关知识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蔬菜农药残留的污染情况
微量的农药或农药的代谢产物在蔬菜中的残留就是蔬菜农药残留抑制率是作为农药残留的衡量指标,当蔬菜的农药残留抑制率超过70的时候就视为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将不能够进入市场流通与我国台湾蔬菜市场的规定:蔬菜抑制率超过35%,不能够进进入市场并需要销毁的规定相比较,内地的农药残留指标相当低,即便是这样仍然有很多蔬菜农药残留留不合格,情势很不乐观。
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
3.1 农药管理问题
现阶段,市场农药管理不善,是导致蔬菜药物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较而言,国内蔬菜种植使用农药的量较世界其他国家相对较大。而且,在所有农药中,剧毒、高毒农药普遍存在。在我国使用的农药产品中,杀虫剂所占比例为70%,而在杀虫剂中有机磷杀虫剂占70%,高毒品种的有机磷杀虫剂在整个有机磷杀虫剂中所占的比例也为70%。在我国的蔬菜产业中,高、剧毒农药使用率较大。
再者,农药管理机制不健全。国内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限制使用规定》、《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等等,都很好地对农药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进行了规范。但是,这些规范的出台在控制农药使用方面,多数为检验性的条款,而没有实质性管理效应,难以对违规行进行有效的惩戒。
3.2 农药使用问题
这些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而又不注重轮作,导致病虫害肆虐。在防治方面又固定的使用一种或几种农药,再加上超量的使用,使得抗药性产生,形成了恶性循环菜农大都素质较低,不懂得蔬菜病虫害的最佳防御时期和安全间隔期等问题,盲目、随意的使用农药。
4 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
4.1 速测卡检测
此种检测的运用,依据生物化学的方法。最大的优点体现在:操作简单,应用方便,有很大可行性。缺点体现在:不能定量检测,仅适用于定性检测。
方法:取待检叶子,放置脱洗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待菜叶上的农药残留及代谢产物充分溶解后,取脱洗液滴速测卡的白色药片上。3min后,白色药片与红色药片对折充分接触,10min的反应时间,留意白色药片的变化情况。如果白色药片上出现蓝色,则证明无农药残留。
4.2 速测仪检测
取样器取样,如果为叶菜,需不同植株采摘8~10片;如果为果菜,果皮与1~1.5cm的果肉处取样品,经切碎后,取样品—叶菜类2g;果菜类4g,放入提炼瓶中。加入20ml的缓冲液进行1~2min的震荡之后,将提取瓶上层的清液到处静置3~5min分别将酶、提取液、显色剂加入小试管中,在温度为38℃的环境下进行30min的静置,再将小试管中的液体与底物一同倒入比色杯中,用仪器测定并直接打出抑制率。
4.3 气相色谱仪检测
此种检测方法,操作便捷、时间较短、分离效果好,使用范围广,用于定量或定性效果均要好。而且,此种检测得出的结论,可作为结论性数据使用,有70%的农药检测使用此法。
5 蔬菜农药残留的治理
5.1 加强农药管理
源头上,研制低毒高效生物农药,重视此药种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改善农药结构,自源头上对剧毒农药管理,控制农药残留的量。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等,都要经严格的管理,确保管理有法可依,加大惩处力度,改善农药管理现状。
5.2 产前提早预防
减低蔬菜农药残留,应自产前即可预防。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应远离污染源,改善种植产地的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质量,不断优化蔬菜种植的生产环境。根据种植地域特点,遴选抗旱、抗病的好品种。同时,播种前,严格土壤消毒,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安全无公害。
5.3 产中加强控制
种植蔬菜,定时定点,检测农药残留,留意地方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有效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研发推广高效农药,逐步推广农药喷施机械化。改变传统的药防理念,推广药防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用药水平。
5.4 产后及时清除
生活中,用清水或盐水浸泡、开水烫、去皮等等,都能很好清除蔬菜中的药物残留。但是,针对不同的菜种,同样应采取相应的去除方法。比如:经淘米水浸泡后冲洗,能很好的降低农药残留;借助阳光的多光谱反应,通过阳光照射同样降低蔬菜中药物残留。
参考文献
[1]邱建伟,徐德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甜菜糖业,2007,(3):47-51.
[2]佚名.福建获得我国农药残留检测制备领域首个专利授权[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2,(1):19.
3.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三
关键词:食品检测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0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食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消费者对农残问题的日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急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对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途径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途径主要有L施用农药后对作物或食品的直接污染;空气、水、土壤的污染造成动植物体内含有农药残留,而间接污染食品;来自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如:水中农药→浮游生物→水产动物→高浓度农药残留食品;运输及贮存中由于和农药混放而造成食品污染。
2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1)有机氯农药的危害:随食物摄入人体内的有机氯农药,经过肠道吸收,主要在脂肪含量较高的组织和脏器中蓄积。对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当人体摄入量达到10mg/kg体重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对人体的损害主要在肝、肾和神经中枢,它不仅引起肝脏和神经细胞的变性,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增多等病变。人若长期接触可出现体重下降、恶心、头痛、易疲劳等症状。
(2)有机磷农药的危害:有机磷农药经皮肤、呼吸和胃肠中毒,特别是脂溶性溶液经皮肤吸收更快,对人、畜毒性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碱酯酶受抑,活力下降,使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丧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中毒表现,如出汗、肌肉颤动、心跳加快、瞳孔缩小等,严重的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长期摄入有机磷农药可表现出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肝功能下降、血糖升高、白细胞吞噬功能减退等,并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3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农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和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免疫分析、亲和色谱技术、电化学分析、酶抑制法及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等方法。
(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是一种新型仪器方法,其是在柱层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色谱发展中堪称最为成熟的技术手段。主要特点是操作简便、速度快、分离效能及灵敏度较高,应用范围也广。很多早期不能检测出的微量农药及其代谢物、降解物都能成功检出,提高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水平。
(2)高效液相色谱法:众所周知,目前农药都为有机化合物,其特点主要有挥发性低及分子量大、热不稳定和极性较强。而气相色谱分析法对于受热易分解或活性缺失的物质检测效能较低,明显不适用,液相色谱法因此应运而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作用机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在分配系数上的差异实现分离,其主要特点与气相色谱法相似,但更具通用性。
此方法几乎可以分析所有化合物,尤其对气相色谱法的缺陷起到了良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不过灵敏度不高检测种类不多不如前者,目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
(3)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容量及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以抗体作为检测器对有机化合物、酶等物质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超微量测定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来,免疫分析法在检测农药的残留分析上得到迅速发展,并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认可和推广。与色谱法相比它不需要贵重的仪器,能有效简化操作过程,非常适用于现场分析,已经成为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较有发展潜力的分析技术之一。当然,免疫分析法提供的信息量不大,在多残留分析方面应用有所不足,同时其开发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4)免疫亲和色谱技术的发展:由于免疫分析方法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重要是信息量偏小),因此,一种将免疫分析与色谱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就受到广大技术人员的重视,免疫亲和色谱法就是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它基于免疫分析的原理利用色谱分析的差速迁移理论实现分离样品的一种净化方法。高度的选择性是其重要特点。液相色谱技术与免疫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其主要优势是可使整个分析方法简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效率。与此同时,两种方法的联用还可以减少结构相似的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交叉反应,从而使假阳性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5)电化学分析方法:顾名思义,电化学分析方法能进行快速有效、灵敏准确的微量和痕量分析。其理论基础是利用在电化学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将被测定物质的浓度转化为一种电学参量来加以测量和分析。其大大提高了分析的范围,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越性。
(6)酶抑制法:酶抑制法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化合物的农药残留,从其杀虫机理上实现检测目的。由于这两类农药属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当样品提取液中酶活性受到抑制就说明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可以起到定性并快速检测的目的。
4 结语
总之,农药残留的检测是一项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的活动,不同的检测手段只能起到有限的检测目的,只有多种手段结合同时大力发展农药残留检测的新技术,力争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真正实现农药残留的全方位无死角检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树兵.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J].食品科学,2004,25(12).
[2]杨慧.我国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05).
[3]符展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08).
收稿日期:2015-03-12
4.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四
一、为保障广大消费者食用安全,确保进入菜市场销售的蔬菜安全卫生,按照卫生部《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全区菜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管理制度。
二、全区实行菜市场食品安全卫生主办单位先行负责制度,全区各菜市场对应设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配备统一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专兼职检测人员。
三、检测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检测前清洗双手,着装整洁;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检测技术要求规范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四、菜市场实行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制度,每天随机抽取进入菜市场销售的蔬菜样品(具体抽取数量各菜市场依据实际自行确定),对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每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建立档案。存档记录原则上应保存1个月以上。
五、样品检测时如发现农残超标,应立即重新复检二次。如全部不合格则判定为该样品速检不合格。市场主办单位按有关规定对不合格蔬菜制止其出售或转移,并及时报告工商和卫生部门进行处理。
六、菜市场实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公示制度,各菜市场应选取明显位置设置公示牌,每天将抽检结果予以公布。
5.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五
便携式农药残留速测仪是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199 — 2003)速测卡法(纸片法)而专门设计的仪器。主要用于果、蔬、茶、粮食、水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特别适用于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的快速检测,果蔬生产基地和专业户采摘前田间地头检测,农贸批发销售市场现场检测,酒楼、食堂、家庭果蔬茶加工前安全检测。检测原理:
仪器的检测原理是利用速测卡中的胆碱酯酶(卡②)可催化靛酚乙酸酯(卡①)水解为乙酸和靛酚,由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根据显色的不同,即可判断样品中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①②使用方法:
(1)开机按住面板上的“开 / 关”键约2秒钟,仪器开机(开机后再次按次键可关机):按[模式]键切换至“温度”,当温达到40℃时,仪器发出一声提示音,预热完成,可以开始测试。
(2)装片将速测卡撕去上盖膜对折后再展开,插入压纸条下的各通道加热板上(注意卡①一端在上方,卡②一端在下方),检查速测卡放置位置是否正确,速测卡中间的虚线应与压条对齐,不要歪斜。
(3)取样选择有代表性的蔬菜或瓜果皮,擦去表面泥土,剪成一平方厘米左右碎片,取5克放入带盖瓶中,加入10毫升纯净水或缓冲溶液震荡50次(有条件拥护可配备超声波清洗器搅拌),静置2分钟以上,每批最好做9个检样,同时做一个纯净水或缓冲液的空白对照,每剪完一个样品,尖刀要洗净后方可处.理另一个样品,以免交驻污染。用移液抢取80微升样品液加到白色药片上。如果检测是在采样现场或条件简陋的情况下进行,可直接在待检蔬菜叶尖部位滴2-3滴洗脱液,用另一片菜叶尖部在滴液处轻轻摩擦,使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充分溶入洗液中。然后滴一滴在(卡②)上。
6.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六
1.1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
1.2 分类
农药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为: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因为其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10种之多,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和选择性强等特点。
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该类农药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
有机氯: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化合物,亦称氯代烃农药。大多数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固体,不溶或非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易吸附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极强。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表明,DDT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以来,又相继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
六、氯丹和杀虫酚等多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是杀虫剂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在我国过去所使用的农药中,60%的农药属于有机氯类农药。
1.3 利与弊
利: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
弊: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
农药残留
2.1 定义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
2.2 分类
农残表示单位:mg/kg食品或农作物
按农残的特性和在环境中的半衰期可将其分为高残留农药、中等残留农药和低残留农药
农残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一次服用或接触药剂而表现出的毒性,以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表示
慢性毒性:农药在人畜体内的慢性累积性毒性和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aximum residue limit,MRL:按照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GAP),直接或间接使用农药后,允许在食品和饲料中残留的农药的最大浓度
2.3 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 1.药性农药的药性决定其残留的程度
如有机砷、汞等农药,由于其代谢产物砷、汞等,最终无法降解而残存于环境和植物体中,造成对人体、植物、环境的长期污染。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稳定,在农作物及环境中缓慢消解,同时容易在人和动物体的脂肪中积累。因而虽然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毒性并不高,但是它们的残留问题也是长期的。
2.农药存储不当
温度、光照等因素会影响农药的挥发、残留,不同的农药对存储条件有不同要求,但基本上都是要避光阴凉存储。在农村,农民缺乏农药正确存储的意识,乱存乱放,有的甚至找不到标签,导致误用滥用,加剧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因此,农药的存储必须得当。
3.使用不当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4700万t和130多万t,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利用率仅为30%。任何一个农药品种都有其适合的防治对象、防治作物,有其合理的施药时间、使用次数、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安全间隔时间)。农民追求农作物产量和“无虫蔬菜”,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存在使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使用时机不当,抓不住最佳防治期,不见病虫不喷药,防治效果非常不理想,如农药的残留期为15d,还有几天就收获了,继续使用农药,造成残留;
(2)滥用农药,肆意加大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
(3)喷药质量差,药液不到位,农民在给受害农作物施药时基本上是“从头淋到脚”。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农药,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残留,还污染了环境甚至杀死害虫的天敌。
4.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为了持续保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农药使用者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毒性强度,却没有认识到农药残留对人体、环境、生态平衡以及农产品出口的危害;同时,由于使用者的素质和整体意识欠缺,造成农药的使用率非常低,残留极为严重。
2.4 农残标准 3.2.2 农残标准
根据我国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的规定,具体列出我国对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限量值(单位为:mg/kg)的规定:
甲胺磷:禁止在蔬菜中使用
对硫磷:不得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
甲基对硫磷:不得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
呋喃丹:不得检出
马拉硫磷:不得检出
甲拌磷:不得检出 乙酰甲胺磷:蔬菜: 1 双甲脒:果菜类蔬菜: 0.5
敌菌灵:番茄: 10 甲萘威:蔬菜:2 多菌灵:番茄:0.5
芦笋:0.1
辣椒:0.1
百菌清
叶菜类蔬菜:5
毒死蜱
叶菜类蔬菜:0.1
番茄:0.5
茎类蔬菜:0.05
韭菜:0.1
氯氟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0.2 果菜类蔬菜:0.2
氯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2
果菜类蔬菜:0.5
黄瓜:0.2
豆类蔬菜:0.5
滴滴涕
豆类:0.05
蔬菜:0.05
溴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0.5
果菜类蔬菜:0.2 敌敌畏
蔬菜:0.2
除虫脲
叶菜类蔬菜:1
乐果
叶菜类蔬菜:1 果菜类蔬菜:0.5
豆类蔬菜:0.5 茎类蔬菜:0.5 块根类蔬菜:0.5
顺式氰戊菊酯
叶菜类蔬菜:1
梨果类水果:1 杀螟硫磷
蔬菜:0.5 甲氰菊酯
叶菜类蔬菜:0.5 倍硫磷
蔬菜:0.05
氰戊菊酯
叶菜类蔬菜:0.5
果菜类蔬菜:0.2 瓜菜类蔬菜:0.2
块根类蔬菜:0.05
氟氰戊菊酯
果菜类蔬菜:0.2 块根类蔬菜:0.05
六六六
蔬菜:0.05
马拉硫磷
叶菜类蔬菜:8
果菜类蔬菜:0.5 豆类蔬菜:2 芹菜:1 块根类蔬菜:0.5 百草枯
蔬菜:0.05 二甲戊灵
叶菜类蔬菜:0.1 氯菊酯
蔬菜:1 伏杀硫磷
叶菜类蔬菜:1 辛硫磷
蔬菜:0.05 咪酰胺
蘑菇:2
腐霉利
果菜类蔬菜:5
黄瓜:2
韭菜:0.2 克螨特
叶菜类蔬菜:2 三唑酮:
豌豆:0.05 敌百虫
蔬菜:0.1
另:
全面禁止使用的农药(23种)
六六六(BHC),滴滴涕(DDT),毒杀芬(strobane),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rop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草醚(nitrofen),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汞制剂(mercury compounds),砷(arsenide)、铅(plumbum compounds)类,敌枯双,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甘氟(gliftor),毒鼠强(tetramine),氟乙酸钠(sodium fluoroacetate),毒鼠硅(silatrane)以上农药根据农业部第199号公告全面禁止使用;
根据农业部第274号公告甲胺磷(methamidophos)、甲基
对硫磷(parathion-methyl)、对硫磷(parathion)、久效磷(monocrotophos)和磷胺(phosphamidon)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禁止使用。
限制使用的农药(19种)
根据农业部第199号公告禁止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农药有:甲拌磷(phorate),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特丁硫磷(terbufos),甲基硫环磷(phosfolan-methyl),治螟磷(sulfotep),内吸磷(demeton),克百威(carbofuran),涕灭威(aldicarb),灭线磷(ethoprophos),硫环磷(phosfolan),蝇毒磷(coumaphos),地虫硫磷(fonofos),氯唑磷(isazofos),苯线磷(fenamiphos)
2.5 如何控制农药残留
农药喷洒到作物或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淋、高温挥发、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谢等作用,绝大部分已消失,但还会有微量的农药残留。残留农药对病虫和杂草无效,但对人畜和有益生物会造成危害。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残留呢?
1、合理使用农药
应根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辨证地施用农药,力争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在合理用药方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症用药,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选用最有效的农药产品。
(2)抓住病虫草害发生最关键时期和薄弱环节适时使用农药。(3)严格掌握用药量,按照农药标签所规定的用量喷药,要求把药剂均匀周到的喷施于作物上,避免重喷和漏喷。
(4)改进农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药液的展着性能。(5)合理混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必须合理的轮换交替用药,正确混配、混用,防止单一长期使用一种农药。
2、安全使用农药
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果树、蔬菜、中药材、烟草等作物上使用。施用时一定要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
3、采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农药污染较严重的地块,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虫作物新品种,减少农药的施用。
4、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实行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和倒茬。
5、掌握收获期
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和利用栽培作物,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该作物离最后喷药的时间越长越好。
6、进行去污处理
对残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农药可作去污处理,如通过暴晒、清洗等方法,也可减少或去除农药残留污染。
7、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由于农民对农药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农药毒性科学知识的缺乏,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发放有关资料,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培养其责任感,营造一个控制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的氛围。
8、加大农药监督管理
控制农产品残留,必须加强农药市场管理,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产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毒农药和农药复配制剂中掺杂高毒农药成份的违法行为。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手段,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要严格控制销售,从而达到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目的。
绿色食品
3.1 绿色食品 3.1.1 定义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发展的需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是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限制,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
3.1.2 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及作用 绿色农产品需要符合的五个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绿色农产品产品标准;绿色农产品包装标准;绿色农产品储藏运输标准。
作用: 是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是开展绿色农产品生产活动的技术、行为规范。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水平的指导性文件。是维护绿色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律依据。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 农产品在国际生产的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创汇的技术目标依据。
3.1.3分类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指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为A级和AA级。A级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
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IFOAM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标准,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A级绿色农产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农产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农产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农产品标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农产品的基本要求。
7.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分析 篇七
食品中农药残留现状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杂草等的影响, 因此农民在管理农作物的过程中会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防病虫害、杂草的治理, 农药就是农民用于防治病虫害、杂草最重要的“武器”, 对促进农业增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农民在使用农药时缺乏科学的指导, 常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导致农药污染问题,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也十分普遍,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必须严格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 防止超标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 国内外对食品安全都高度重视。在食品安全指标中, 农药残留已成为重要的检测项目。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提升直接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 其分析技术的提高备受广大民众的关注。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
农药残留分析中, 样品前处理时要尽可能完全地提取待测组分、除去与目标物同时存在的杂质, 以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避免污染检测仪器。样品前处理是农药残留分析中重要步骤之一, 是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现性的重要因素。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索氏提取、振荡提取、液-液分配、柱层析和离心等, 为实现快速、有效、简单和自动化地完成分析样品的制备, 又出现固相萃取、微波提取技术、凝胶层析、加速溶剂提取、超临界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等新的前处理方法, 在保证分析质量的同时, 使样品处理简单化、快速化、装置小型化。农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酶抑制法、色谱法、免疫分析法、活体检测和生物传感器等。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操作简单、方便, 且检测效率高, 不需要贵重的仪器设备, 适合大批量的食品筛选和现场检测, 是目前我国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酶抑制根据酶的活性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抑制而降低的原理, 其过程为将乙酰胆碱、酯酶与蔬菜、水果或农产品提取液混合, 以碘化乙酰硫代胆碱 (ATCHI) 为底物, 二硫双硝基苯甲酸 (DTNB) 为显色剂,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比色。如果提取液中不含农药或残留量极低, 酶的活性不会被抑制, 基质被水解, 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产生颜色反应。反之, 加入的显色剂不显颜色或颜色变化小。利用这一原理生产出各种速测卡、速测仪, 由于其高度的专一性、灵敏性和准确性, 在果蔬生产基地和监督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色谱法
色谱法是检测食品中是否有农药残留的主要手段, 可对农药的多残留进行分析, 色谱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分离、分析检测技术, 经多年的实践、改进、完善,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农药残留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果好, 检测速度快, 应用于多种农药残留检测。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主要用于检测高沸点且不挥发的试样, 分离效率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更高, 主要应用于提取和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 是目前我国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发展趋势最好的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也是我国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一种, 主要根据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再进行改进研发出的特异、灵敏、快速的检测。免疫分析法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仅是其应用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应用到的免疫分析法主要有荧光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试法、放射免疫测定法、流动注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而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最普遍, 该方法安全可靠, 准确性高, 方便快捷。
活体检测
活体检测法在我国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较少,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大范围使用, 仅对极少数的药剂有反应, 无法分辨出食品中残留农药的种类, 且准确性较低, 随机性较大, 定量不准确, 不能用于严格的科学鉴定。但活体检测法较简单, 不需要仪器, 甚至可用家蝇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适合农户在家吃菜时对蔬菜中是否有农药残留进行简单检测。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由一种生物敏感部件和转换器紧密配合, 对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性和可逆响应的装置。生物传感器主要利用传感技术, 将农药免疫技术和传感技术科学、合理、有效地的结合在一起。生物传感器十分适合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该检测方法多样化, 测量灵敏度高, 反应时间短, 且检测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 省时省力, 适合食品现场检测, 适合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简称酶联免疫法, 利用抗体与酶复合物结合, 通过显色进行检测。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 既保留其免疫活性, 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 使受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 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好, 因此发展较好。
结语
8.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八
【关键词】抑制率;蔬菜污染指数;有机磷农药
受冠县农业局技术站的委托,2013年3月2日至7月2日对我县有机磷残留农药在蔬菜方面进行检测报告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处理
实验材料分别取自于我县不同蔬菜批发市场。设实验处理为:①蔬菜批发市场不同蔬菜种类、品种酶抑制率的比较,用随机取样。②无公害蔬菜基地不同的酶抑制率的比较,用五点取样。③蔬菜不同食用部位农药残留比较。④杀菌剂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影响,采用的杀菌剂是山东莱州市慧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杀菌消毒剂。每一处理取样 4-6个,每样品测量重复三次。
1.2测定及评价方法
本试验测定使用仪器为上海电子光学研究所生产的CL-1型残留农药测定仪,其操作方法为:取表面干净的蔬菜1克,剪成1厘米见方大小置于小烧杯中,加入5厘米提取液浸没叶片,室温放置20分钟,每3分钟晃动一下烧杯,使蔬菜中的农药能充分融入液体内。将烧杯中的提取液倒入试管内,略沉淀后用吸管吸取上清液体2.5毫升移入另一试管,制成检液,每一检液管内加0.1毫升酶液及0.1毫升显色剂混匀后室温放置30分钟,然后立刻加入0.1毫升底物混匀,此时也立刻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比色池中,按“样品”键,3分钟后显示抑制率。
评价方法:若被测样品酶的抑制率低于50%,则可认为该蔬菜是有机磷农药污染相对安全蔬菜,抑制率在 EH-20%的蔬菜为有机磷农药污染绝对安全蔬菜,大于50%的为有机磷农药含量超标,食用这种蔬菜已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1蔬菜批发市场的检测结果分析
不同种类间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差异较大:其次,同一种类蔬菜不同品种间差异也较大,八类蔬菜中,根茎类,豆类,白菜类,绿叶蔬菜和其它菜类有机磷农药残留都在允许的安全范围内,所测试的蔬菜中仅有三种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超标,分别为:西红柿、韭菜和黄瓜,其中韭菜的酶抑制率高达80.00%,超标率为34.20%;黄瓜的超标率为21.20%,西红柿的超标率为12.31%。抑制率在EH-20%为有机磷含量绝对安全蔬菜,各类蔬菜中绿叶蔬菜中的生菜为最低值33.30%,芫荽为66.70%,其余的为100%,说明了同一蔬菜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而黄瓜、韭菜、四季豆、茄子在此区间所占比例都在 40%-65%之间,有的已经超标;各种蔬菜的抑制率范围以绿叶蔬菜的变化区间较小,为EH-45.8%,而茄果类中的西红柿,葱蒜类中的韭菜,瓜果类中的黄瓜变化区间都比较大,分别为:EH-58.9%,EH-84.3%,0.3%-76.8%,因此,可以根据此数据,认为这几类蔬菜中均存在农药残留指标,且较严重。平均抑制率反映的是某种蔬菜在某一阶段农药污染水平,在全部测试的蔬菜中酶的抑制率没有大于50%的,属安全水平,数值最大的为韭菜(33.86%),其次是黄瓜(29.85%),数值最小的为菜花(12.21%)。
2.2对我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有机磷农药检测结果与分析
通过4月5日至6月18日,对我乡孟庄和饮马庄两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机磷残留农药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是这两个无公害生产基地生产的全部蔬菜无超标现象,且蔬菜的抑制率都在EH-20%之间,平均抑制率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但同一种类、品种不同基地生产的蔬菜,在平均抑制率和抑制率范围上存在差异,茄果类的西红柿平均抑制率为1.27%,抑制率范围是EH-4.1%;而孟庄的平均抑制率为9.73%,抑制率范围是EH-20.6%,两者差异比较显著。两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其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是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波动,但都属于绝对安全蔬菜。
2.3蔬菜不同食用部位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结果与分析
四种蔬菜测定的结果可以看到,蔬菜内外层有机磷农药残留无明显差异。西葫芦内、外层有机磷农药残留无差别,西红柿、心里美、甘蓝内外层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虽不相同,但差异甚微。因此,对日常工作中食用蔬菜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农药污染角度上看,食用蔬菜时去皮是无意义的。
2.4杀菌剂处理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杀菌剂对瓜果类的黄瓜、豆类中的菜豆及茄果的西红柿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无显著作用,使用前与使用后酶抑制率降低的最大值分别是:黄瓜为 2.1%,菜豆为 5%,西红柿为 3.5%。而杀菌剂对绿色蔬菜,如苋菜影响相对较大,使用前与使用后酶抑制率降低的最大值为 11.9%,最小值为7.8%,说明杀菌剂对减少绿叶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效果显著。因此,在净菜加工和长途运输过程中,对绿叶蔬菜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1)蔬菜批发市场八类蔬菜 28 个品种有机磷农药污染较轻,仅有黄瓜、西红柿、韭菜有机磷农药污染指数超标。
(2)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不同地块间,不同蔬菜种类间,不同蔬菜品种间有机磷农药残留存在差异,但蔬菜的酶抑制率无超标现象,属绝对安全蔬菜。
(3)西葫芦、西红柿、心里美、甘蓝内外层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无明显差异。
(4)杀菌剂处理绿叶蔬菜,可以降低其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而对其它类蔬菜作用不显著。
3.2讨论
本次试验从3月2日始至7月2日止,时间跨度小,不能很好的全面的反映批发市场全年蔬菜污染状况。其次,由于所测蔬菜受到季节性的限制,其它蔬菜种类、品种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还需进一步检测。再者,这次试验测试的全部为蔬菜的可食部分,至于蔬菜的可食部分与非食用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联系和区别还需进一步地比较测试。最后,由于农药污染主要是人为施药方面的原因,所以,有关生产上施药浓度、次数与农药残留量的关系也需进一步地考察。而且,此试验仅限于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要达到无公害蔬菜的要求,还需进行硝酸盐含量的检测、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这样才能达到对生产、生活有完全的指导意义。
可以分析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对于西红柿、韭菜、黄瓜等几种农药污染较严重的蔬菜,正值其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所以施药量较多。第二,蔬菜农药残留量的多少还与农药的本性和环境条件有关。针对此情况,我们建议:①加强对高残留农药的管理,尤其是禁止甲胺磷、呋喃丹等农药的销售和使用。②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季节性蔬菜农药污染的监测力度,研究出可靠的速测仪器,以防止蔬菜农药含量超标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③划分出一部分远离污染的田进行绿色蔬菜生产,提高全民绿色革命的意识。④引导和鼓励农民采用抗病虫品种生产蔬菜,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或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科]
【参考文献】
[1]纪淑娟,赵丽丽,冯辉.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评价[J].中国蔬菜,2001(02).
[2]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研究进展(上)[J].长江蔬菜,2000(04).
9.中国的粮食都有农药残留 篇九
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8月22日-2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本届夏峰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在舌尖上的安全分论坛中,云南红酒业集团董事长武克钢表示,我们讲农残的问题,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都有农残,这就是科研的基础,到底是多少标准对人的生命是安全的,多少是超标的,这是很模糊的。
以下为云南红酒业集团董事长武克钢在舌尖上的安全分论坛发言实录:
武克纲:我长期生活在湖北,到河南我有35年没有来了,我们是农业大省、食品大省,湖北人认为河南是很穷的。今天我讲到了仰慕已久的人,好几个大的食品恰恰又出在河南,但另一面河南似乎前不久有一个我们河南人惹了谁呢?作假做得最狠的还是河南人。我到了河南,第一我看到了郑州的新面貌,和我30年前来的郑州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同时,湖北人一般觉得河南比较穷,原先是缺吃少穿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包括食品工业在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主持人讲到了舌尖上的安全,已经尖锐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一天要吃40亿吨饭,没有一个政府有这样的粮食的保障。一个十几亿的国家,我认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今天的中国某种意义来讲,经学有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概念,把钱的铜含量最高可以最快地推出市场。越好的钱越逼着你。也就是一个经济环境,今天我在中国也是搞食品也搞了20多年了,除了酒还有很多的食品厂,我们都在云南。那么是良币驱逐劣币还是劣币驱逐良币。我们都应该帮助食品企业,原来是只要是个人,盖一个红戳,什么局都可以到这边来,但监管上长期以来,我觉得有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企业家的良知,我相信大多数、绝大多数的企业家在做自己的企业的时候原是做成一个有诚信的企业,有品牌的企业,说不好听的,留份家业给自己的儿女,但我们讲的是一个绝大多数的,我相信绝不是说现在社会上说的商人的良心大大地坏了,为什么会出现一个良币驱逐劣币呢?今天的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如果都是寻租似的执法,捞钱似的管理,你想想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总在说,但是满大街地看,有问题的香肠和小食品也暴露出来很多,最后的结果是到底是我们大食品厂被监督,还是要处理一些乱七八糟的地下黑加工厂呢?其是什么?我看盯那个更多的政府愿意盯万老而不愿意到大街小巷打黑窝点呢?我们起来的那天就很清楚,我们敢说我们的设备是很好的,但我们的厂是要重点监督,我们讲上个礼拜最近又合并了,几十个人我们都习惯了,来了就全部查了一遍,在我们工厂里找到了过期的酵母,第二天一张罚单20万就到了。你得看那是成品过期的问题,最后的结果还就是为了20万的罚单。我们农民都是彪悍得很,我这里成本、管理、设备都是很贵的,他们的酒抓一把酵母哪管什么过期不过期的就敢用。这样他的利润就很高,我的就很低,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上你的工厂来一趟,正规工厂一跑了一张罚单20万,如果是这样的监督模式,真正做好的心已经搞凉了,不知道河南怎么样,云南就是这样我们每次开会都提,但大环境就是这样的。我们作为企业家要有企业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相信一个真正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家,心里这种愿望是存在的,这种背景下,这不是推卸责任,我们是欢迎得到来监督,我相信我们万老师是欢迎消费者监督的。但如果你是一种寻租性的执法,是一种挑选性的执法,甚至于不是解决现在最大问题的执法,而且把好的企业弄倒,那么想一想我们的舌尖上还能安全吗?
武克纲:接韩总的话讲历史阶段,我们企业应该说政府与监督制度,其实政府还有很大一块是所谓的基础科研的工作,这对都是企业解决不料的。比如说转基因到底是转到什么程度?到底有害无害,将来一说不是我们企业能解决得了的,一定是国家团队的安全,每天他们对食品安全有多少这种投入,这种责任真的完全不是企业家的,再有一个历史阶段,我们讲农残的问题,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都有农残,这就是科研的基础,到底是多少标准对人的生命是安全的,多少是超标的,这是很模糊的。比如说我在云南有一个很大的葡萄酒厂,我们自己能控制自己种的葡萄保证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
10.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十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危害;检测
中图分类号: S481.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07
农产品作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其食用的安全性不容忽视。近期由于农药残留超标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其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针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性,要采取相应的检测技术进行监测,才能确保食品安全。
1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及危害
1.1 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
一是一些农药生产厂家只关心农药的药效,而忽视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性,致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二是由于农民滥用农药,由于农民对农药性质及使用标准等相关常识缺乏了解,在给果蔬等直接施用农药后,会在作物的表面或是内部残留药剂,或在储藏期使用农药,也可导致农药残留;三是在农药用量过多、滥用高毒和剧毒农药等情况下也会致使农药的直接残留;四是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不高,由于文化程度等原因,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很难掌握,因此很难种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
1.2 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只摄入少量或是污染较轻的带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是不会有比较明显中毒症状的,不过也有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头晕、恶心、乏力及精神欠佳等情况。但要是摄取大量或是污染较为严重的高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不适感,表现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心慌等。更为严重者会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除此之外,如果长时间食用带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使之在人体内日益的积蓄,一旦超量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例如男性不育、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并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农用的杀虫剂如果残留在食物当中,也能够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消化黏膜有炎症以及形态病变等。
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针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也在日益的发展和完善。很多国家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有了新的调整,进一步加强了相关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在很多领域开展了针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其主要检测技术大致可分为化学检测法、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
2.1 化学检测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有机磷农药的氧化还原的特点。有机磷农药所含的磷酸酯、二硫代酸脂、磷酰胺等能够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为磷酸和醇,而其产生的水解产物与检测液发生反应后,检测液由原来的紫红色变成无色。此方法的优势是解决了使用酶的不稳定性和保存困难的问题,弊端是只能检测有机磷农药,灵敏度低,还容易被某些还原性物质干扰。
2.2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的应用原理是利用乙酰胆碱酯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所产生的生化反应为依据,从而对农药残留的微量和痕量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近年来很多国家花费大量的精力在选用酶的种类、底物和检测方法的研究上,例如使用植物酯酶水解2,6-二氯乙酰锭酚,观察溶液反应前后颜色的改变来断定酶的活性。酶在催化2,6-二氯乙酰锭酚后会分解出蓝色靛酚,当有机磷农药抑制了酶的活性时,会导致样品溶液变成浅蓝色或是保持橙色不变,然后与对照溶液相互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有机磷农药成分。
酶抑制技術的好处在于其具体操作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但是其缺点是不能定性定量,对某些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等的检测容易被干扰,因此只适合用于初步筛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酶抑制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除了原有的比色卡法、分光光度计法以外,很多国家新研究出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化学能向可测物理量的转化,为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2.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技术有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免疫分析(EIA)两种应用在农药残留的检测方面。其中酶免疫技术分析是建立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的基础上的分析方法,而且在酶免疫分析技术中酶联免疫分析(ELLSA)的研究应用在国外已经日趋成熟,并被普遍应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
2.4 固相萃取技术(SPE)和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当前,这两项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应用的已经相当广泛了,它的优势在于不仅克服了液—液分配和一般柱层析的弊端,还具备高效、简单方便、快速、安全和方便前处理自动化等多个优点。
总之,为了更快更好地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这一突出问题,就要不断提高相关检测技术水平和完善检测规范建设,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检测技术,从而实现农药残留检测更加快速高效的目的,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玲,祁玉峰,控制农药残留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 河南农业科学,2002,(10).
[2] 杨京,赵会薇,许素娟.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方法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4,(08).
[3] 杨波,邓斯聪,陈竹峰.蔬菜中农药残留的GC快速检测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09).
11.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十一
一、食品农药污染现状
近年来,我国为了确保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产量并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对田地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就算相关机构制定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规章制度,但这些准则并没有切实有效地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
另外,在生产农药的方面,生产的随意性、销售的方法及管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就致使农药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甚至市场上仍在销售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一些农药。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在农业部门组织的采样检测中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更有甚者竟超过了50%,由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急性中毒乃至死亡等事件屡见不鲜。不难看出,胡乱使用农药的行为导致食物中农药残留超标,这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提高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的重视迫在眉睫,要让未通过检测的食品不能顺利进入市场,从根本上杜绝其危害,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二、农药残留化学物质检测技术现状
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提升,人们对农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关注和重视,这也极大的推进了检测残留化学物质的方法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当前,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分析、亲和层析、酶和蛋白质组分析等方法是检测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手段。
以上方法各有所长,在实践的运用操作中,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检测技术的快捷及易用性是人们更注重的方面。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前期准备比较繁杂,仪器设备比较昂贵,对技术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也较高,时间跨度长,仅对单个样本的检测较为适用。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快捷便利的检测技术。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实际的操作使用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检测技术的快速及易用性。气相色谱、薄层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前处理较复杂,需要配备昂贵的仪器设备和较高熟练程度的技术人员,时间跨度长,仅适用于单个样本的检测。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简单快速的检测技术更为人们所青睐。
三、加强农药残留化学物质检测
“把化学有害物质监测作为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手段,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控体系,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环节。”庞国芳说,“现在,我们已将这项检测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开发建立了农药—产品—产地可视化溯源软件,只要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输入,即可形成农药残留溯源智慧一张图,为残留预警、产品召回、问题溯源等食品安全监督提供现场视频溯源服务。
目前,相关数据库和软件系统已经研究完成,京、沪、鲁、皖、赣等地的检验检疫系统正在试用,取得了不错的实验结果。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细节,安全都是一句空话。食品安全的第一个环节在田间地头。国家应该逐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同时,国家要把种子行业作为工业行业进行管理,如果种子本身有瑕疵,长出的东西就有问题。第二个环节就是要加强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我国需要提高对粮食农药残留物的检测技术。第三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同一种物质,它可能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也可能是从粮食中提取的,虽然分子式相同,但是添加到食品中、吃进肚子里,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物质。
因此,不要使用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应该使用生物提取的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第四个环节就是容器的科学使用。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流通环节。国家不仅要处罚已经造成危害的行为,还要处罚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并修改相关法律规定。
四、总结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切身利益,食品是否安全、优质已成为关注焦点。无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标志,而农药则成为食品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制定相关规范及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变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牛文琪王鸿梅李建权韩海燕沈成银周士康.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45-148.
12.长春市主要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 篇十二
长春市主要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
采用速测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长春市市场销售的主要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秋季对长春市的9个蔬菜批发市场的16种蔬菜进行抽样检测,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11.05%,残留的主要农药种类是甲胺磷、氧化乐果和敌敌畏.检测16种蔬菜中有9 种超标.春季同样对9个蔬菜市场的17种蔬菜进行抽样检测,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为11.0%,残留的农药主要种类是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甲拌磷、敌敌畏、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检测的17种蔬菜中有3种严重超标.由此可见蔬菜中农药残留还是很严重的问题,政府与有关部门仍需加强管理.
作 者:孙胜龙 李雪飞 刘歆瑜 SUN Sheng-long LI Xue-fei LIU Xin-yu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刊 名:生态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COLOGY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14(2)分类号:X592关键词:蔬菜 农药残留 长春
13.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十三
包头市蔬菜作物中农药残留状况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包头市近郊大田蔬菜作物中28种农药的残留状况,调查了农药的使用情况,研究了有机磷、有机氯和部分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检测方法,建立了蔬菜作物液液萃取加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的前处理方法.给出了蔬菜作物的农药残留水平,对蔬菜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作 者:王炜 蔡珂 赵耀 WAGN Wei CAI Ke ZHAO Yao 作者单位:包头市环境监测站,内蒙古,014030刊 名:内蒙古环境科学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21(6)分类号:X592关键词:包头 蔬菜 农药 残留分析
14.有机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检测探析 篇十四
1 乙酰胆碱酯酶(Ach E)
1.1 简介及性质
乙酰胆碱酯酶简称Ach E,具有氨肽酶和羧肽酶的活性。乙酰胆碱酯酶能促进神经元发育和神经再生,从而作用于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在昆虫中主要存在于中央神经系统的突触膜上,而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其存在于红细胞及神经组织中,包括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节、神经板及发电器官中,是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水解酶,能够维持体内正常神经功能。Ach E具有氨肽酶和羧肽酶的活性。在体外,Ach E能水解P物质(SP)和脑啡肽(Enk),但对血管加压素(VSP)和生长抑素(Som)等却无能为力。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证明,Ach E作为肽酶,其水解肽的活性部位和作为酯酶的活性部位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神经系统许多非胆碱能的部位含有大量Ach E的神经元,同时也含有各种神经肽类物质。如脊髓背根节的SP细胞即呈现Ach E强阳性。
1.2 检测原理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化合产物能够通过与活性位点的丝氨酸(Ser200)残基产生共价键,有效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先选择合适的底物,再根据有机磷对该酶的抑制程度的差异影响不同的产物量,通过比色法可以有效地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当前,一些沿海城市,比如珠海、惠州、广东等地已经开始把有机磷快测卡片列为了常规的检测方法,原理就来源于显色试剂制成的酶试纸和农药高度敏感的胆碱酯酶。由于技术限制,国内在制备乙酰胆碱酯酶纯品方面还有一定困难。为检测罗非鱼酶活性及对不同浓度农药的抑制率,从其头部(来源丰富)提取乙酰胆碱酯酶粗酶液,通过与标准方法的比较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此粗酶液可以快速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物质,可作为一个实用、便捷的检测手段用于基层单位。除罗非鱼之外,果蝇的头部也可以提取乙酰胆碱酯酶。我国农业部对敏感家蝇头乙酰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进行了敏感度的试验,对酶抑制快速检测法的几个关键步骤进行反复研究。
2 丁酰胆碱酯酶
2.1 简介及性质
催化丁酰胆碱酯水解的酶。存在于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组织中。脊椎动物的毒扁豆碱敏感性酯酶,水解胆碱酯的速度高于其他酯酶。作为一类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并存在于血清中,称为假性胆碱酯酶或丁酰胆碱酯酶,其主要存在于脑、肝、血及胆碱能神经末稍的突触间隙中[4]。
2.2 检测原理
有机磷农药(包括杀虫剂)能与丁酰胆碱酯酶相结合,能对多种酰胺类化合物、酯类、肽类等进行水解,起到防治化合物中毒的效果。协助诊断有机磷中毒和评估实质细胞损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对人血清或其他体液中胆碱酯酶的活力进行体外定量测定,有机磷破坏酯酶的活性主要是通过与活性位点的丝氨酸(Ser200)残基形成共价键作用。
3 植物胆碱酯酶
3.1 简介
通常称为丝氨酸水解酶、非特异性酯酶或脂族酯酶,多存在于植物体内,随着植物种类和生长期的不同,其含量也有所不同。虽然植物中的胆碱酯酶活性比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略低,但鉴于其来源丰富、成本低的优势,渐渐地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3.2 检测原理
植物胆碱酯酶可以使α-乙酸萘酯水解为乙酸和萘酚,萘酚与显色剂固蓝β盐相互作用可形成偶氮化合物,颜色呈现紫红色。这个原理被用来测定这种物质的吸光度值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判断出酶的活性大小。可以从荞麦面粉中提取植物胆碱酯酶,用硫酸铵将所含的粗酶分级沉淀,再经过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后,酶活提纯可提高到16.814倍,经Sephadex G-200层析和HPLC分析可得出纯酶液为单一物质。同样,这种物质也可以从小麦中提取,进而可对其进行基于动力学特性的催化反应以及抑制有机磷农药的定量研究、定性检测。由于酶特性及抑制作用需要特殊的环境,因此任何外部环境的干扰都有可能影响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有机农药与酶的抑制关系时,检测的灵敏度就有可能会下降,出现抑制曲线的线性范围较窄、检出下限较高的弊端,但植物胆碱酯酶检测便捷、快速、廉价,单从出口农药残留检测需求量较大的问题出发其优点,可作为热点开发的依据。
4 结语
作为蔬菜出口大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是当前蔬菜产业的重要的环节,需要尽快建立和推广农产品(多为蔬菜)的市场准入机制。对酯酶用于有机磷类农药检测进行研究,是进行现场、实时、大批次高效监测的重要手段。这将为更深入研究有机磷农药的免疫分析技术、该酶与生物传感器技术、催化机制以及植物酯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桂芝.百种新农药使用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徐爱平,王富华,杜应琼,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和粮食中的烯虫酯[J].化学分析计量,2009(1):33-35.
[3]王建,林秋萍,雷郑莉,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杀虫剂和克百威的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02(2):27-30.
15.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十五
在这篇短论里面,我们结合平时的工作重点,主要讨论以气相色谱的方法检测小麦粉中农药残留问题,我们主要检测六氯环已烷和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关键词:农药 六六六 滴滴涕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2-0049-02
1 农药残留中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六氯环己烷,又被称为六六六、六氯化苯,英文名简写做HCH。六六六有八种同分异构体,包括α-、β-、γ-、δ-、ε-异构体等,其结构式见图1所示。
六六六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对防治农作物虫害,消除蝗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六六六不容易被降解,在环境和生物体内造成残留累积,并且使得害虫产生抗药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六六六开始被停止使用。六六六具有很高的毒性,吸入受会导致人类头晕头痛、引起血液系统疾病,造成荷尔蒙分泌浓度的改变。误食会引起癫痫,甚至导致死亡。长期摄入α-、β-、γ-六六六的实验鼠会产生肝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均将六六六归为可能的致癌物。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化学式为(ClC6H4)2CH(CCl3),即滴滴涕,英文简写DDT。其结构式见图二。商品化的DDT主要成分是p,p'-DDT异构体(75%),o,p'-DDT含量大约为15%,剩下主要由二氯二苯二氯乙烯(p,p'-DDE)和二氯二苯二氯乙烷(p,p'-DDD)构成。
DDT曾是最著名的杀虫剂和合成农药,被广泛用于蚊蝇防治和农作物害虫毒杀。然而DDT异常难以分解,很容易通过食物链在储蓄在动物体内。七十年代起,很多国家开始禁止使用DDT。DDT对人类的危害有:神经毒性;致癌效应;影响肝脏和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肝脏肿大坏死;诱发基因突变。由于DDT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在很多国家被禁止使用。
2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六六六和DDT的残留
气相色谱法,对易挥发但难以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和分析的色谱技术。主要原理是被分析的化合物不同的极性、沸点和吸附性能,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对样本的各个组分进行分离。气相色谱仪的主要成分包括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色谱柱)、控温系统和检测记录系统。气相色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目前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六六六和DDT的测定方法为气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检测小麦粉的原理和方法如下详细描述:
2.1 气相色谱所需要的试剂的准备
苯,丙酮,95%乙醇,乙醚,沸程30~60℃的石油醚,硫酸,草酸钾,无水硫酸钠,2%硫酸钠溶液和1:1的冰乙酸-过氯酸混合液。六六六和DDT标准溶液:10%的α-、β-、γ-、δ-六六六溶于苯中,以及10%的p,p'-DDT,o,p'-DDT,p,p'-DDD,p,p'-DDE溶于苯中。
2.2 小麦粉样品的处理和准备
称取小麦粉约200g,加入适量的水混匀,取匀浆2~5g放于50ml三角瓶中,加入10~15ml丙酮,振荡30min,100ml分页漏斗过滤,残渣使用丙酮洗涤四次,再加入20ml石油醚,摇晃几次放出气体,再振动摇晃1min,加入20ml 2%的硫酸钠溶溶液(20g/L),振动摇晃1min,液体静置分层,丢弃下层的水溶液,缓缓将石油醚液倒入乘有10g无水硫酸钠的漏斗中过滤,石油醚液经过浓缩后移入10ml试管中,定容至5ml或10ml。5ml提取液中加入0.5ml的浓硫酸,塞上试管盖,摇晃几次,打开试管盖放气,再摇晃半分钟,1600转每分钟离心15min,取出上层清液,供气相色谱分析测定使用。
2.3 气象色谱仪测定
使用氚源电子捕获检测器,色谱柱内径3~4mm,内装涂以1.5%OV-17和2%QF-1混合固定液的80-100目硅藻土。载气为>99.999%的高纯氮,载气流速90ml/min。色谱柱温度160℃,气化室温度190℃,检测器温度165℃。
2.4 六六六和DDT的测量与计算
根据样品中的六六六和DDT的各异构体或代谢物,制备相应各个组分的标准曲线,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得以计算出。六六六和DDT各个组分的含量按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其中:X1是样品中六六六和DDT,各个异构体或代谢物的单一含量,单位mg/ml;A1是被测定用样液中六六六和DDT,各个异构体或代谢物的单一含量,单位ng;V1是样品净化液体积,单位ml;V2:进样体积,单位μl;m1是样品质量,单位g。
3 结语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用作物,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粉中残留农药的含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使用面粉的同胞。因此检测小麦粉中农药残留的工作非常重要。关于气相色谱法是检测小麦粉农药残留比较简单方便的一种方法,并且比较灵敏方便。其他的检测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薄层色谱法。
参考文献
[1]武杰,庞增义.气相色谱仪器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19-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53.
16.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十六
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
以网格法在农田土壤中均匀布点,采集土壤样品75个,对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表明广州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存在.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75μg/kg、52.76μg/kg,含量范围分别在1.35~803.72和2.73~1 036.90μg/kg.与国内不同区域的同类研究相比,广州地区土壤的有机氯残留水平较高.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状况有所差异,六六六在水稻土中残留量最高,而滴滴涕在菜园土中含量最高.
作 者:陈向红 胡迪琴 廖义军 朱大明 陈呖 周志洪 李锦林 Chen Xianghong Hu Diqin Liao Yijun Zhu Darning Chen Yang Zhou Zhihong Li JinlinLi Jinlin 作者单位: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广州,510030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4(6)分类号:X833关键词:农田土壤 有机氯农药 残留
17.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 篇十七
怎么去除蔬菜上的农药?去除蔬菜农药残留的方法
怎么去除蔬菜上的农药?
1、去皮法
蔬菜瓜果的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
2、储存法
在存放过程中,农药可随时间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此方法适用于南瓜、冬瓜等不易腐烂的品种。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果菜。
3、加热法
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
先用清水将这些作物的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即可下锅炒或烧。
4、碱水浸泡法
【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推荐阅读:
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06-27
怎么检测蔬菜农药残留09-20
传感器技术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11-10
农药残留管理制度论文参考文献06-30
黄瓜番茄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01-18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培训04-12
兽药残留医学论文参考文献07-07
残留了一夜的碎梦情感美文07-28
农药买卖合同03-12
农药化肥销售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