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6篇)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 篇一
《比较文学》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文学”这一术语源于(A)A.欧洲
2、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派形成于(A)A.19世纪70点带到20世纪初
3、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脱胎于(A)。A.影响研究
4、比较诗学的名著《中国的文学理论》的作者是(B)。B.刘若愚
5、比较文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是(C)。C、阐发研究
6、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是(C)C.开放性
7、比较文学是(C): C、一种语言艺术
8、比较文学的史前史可以追溯到(A)时代:
A、古希腊罗马
9、在比较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美两个学派的大论战发生于(A)A.20世纪50年代
10、在文学交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是(C)C.文字材料媒介
11、在发生学上与宗教关系较远的文类是(A)
A.诗歌
12、在本国无大名声,但在国外声名赫赫的那类影响联系是(A): A、超越影响
13、对西方文学影响最大的宗教是(A): A、基督教
1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宗教是(B):
B、佛教
15、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A)A.索绪尔
16、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A)A.索绪尔
17、中国两岸三地建立比较文学学科最晚的是(A)A.大陆
18、中国比较文学的萌生阶段是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的(A)时期: A、西晋
19、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和美学几乎都以(B)为主要对象: B、抒情诗 20、中国比较文学的萌生阶段是在(B)时期。B.西晋
21、将中国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的文学家是(A): A、伏尔泰
22、以下文学理论术语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是(B):
B、意境
23、法国的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建立于(C)
C.里昂大学
24、法国学派认为比较文学是(A)的一支: A、文学史
25、法国学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C):
C、巴尔登斯伯格
26、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看法,以(B)的提法最有代表性。B.基亚
27、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父是(C)C、宙斯
28、下列学者哪个不属于心理分析学派(C)
C.钟敬文
29、下列学者中属于美国学派的是(B)
B.雷马克 30、西方文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是(B)。B.弗洛伊德
31、西方最早力图对文学做出分类的学者是(C): C、亚里士多德
32、西方文学理论一开始就以(A)为主要对象: A、戏剧
33、西方文学中在发生学上和宗教关系最为密切的文类是(B): B、戏剧
34、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C)C.历史比较文艺学
35、国际比较文学第一次在亚洲召开大会是在哪个国家(A)
A.日本
37、美国的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建立于(B)。B、哥伦比亚大学
38、最早的比较文学学派是(A): A、法国学派
39、我国近代以西学研究《红楼梦》而著称的学者是(C):
C、王国维 40、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A): A、梵·第根
41、《拉奥孔》的作者是(B): B、莱辛
42、《比较文学的危机》的作者是(C):
C、韦勒克
43、《酉阳杂俎》的作者是(C):
C、段成式
44、《摩罗诗力说》的作者是(B): B、鲁迅
45、《管锥编》的作者是(C):
C、钱锺书
46、《东方主义》的作者是(A)A.赛义德
47、因作品中流露出哲学思想,而被成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剧家是(A)A.欧里庇得斯
48、以批判与否定外国文学,从反面来支持本国文学传统的影响联系是(C):C、反影响
49、接受美学最早产生于(B): B、德国 50、创造英文的thematology(汉译为“主题学”)这一术语的美国著名比较学者是(A): A、列文
51、人类最早创造的、兼有文学和宗教性质的精神产品是(A): A、神话
52、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三标准最早是由(C)提出的。C.严复
53、(B)的小说翻译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有着特殊的贡献。B.林纾
54、(B)是汉民族文学中的缺类: B、史诗
55、(B)是西方文学中的强项: B、戏剧
56、(C)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比较文学类型: C、阐发研究
57、(A)首次提出了“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A.艾田伯
58、(C)最先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一术语:
C、歌德
59、(A)国学者奠定了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基础。A.法国 60、(B)是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
B.总体文学
二、多选题
1、在佛经翻译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有(ABCD)
2、在我国高校开设过有关比较文学课程的著名学者有(CDE)
3、下列作品采用了意识流手法的有(ABCD)
4、下列属于平行研究的是(ABCD)
5、下列文章属于讨论文学和艺术的关系的有(ABCDE)
A.《绘画与文学》B.《中国诗与中国画》C.《灵的文学和佛教》D.《插图之话》E.《音乐和文学的握手》
6、以下的比较哪几项是属于比较文学的(BDE): B、杜甫与歌德
D、屈原与但丁 E、《诗经》与《圣经》
7、以下哪几种观念是错误的(ABCDE):A、作家的独创性和外界影响是互相排斥的 B、“模仿”与创新是矛盾的C、“成功”就意味着给他国文学带去影响 D、影响就是相似E、作家的成就与名气一定和他的影响成正比
9、以下哪几项是属于平行研究的(ABE):
A、《诗经》与《圣经》
B、屈原与但丁 E、《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
10、以下哪几项是属于影响研究的(ABDE):
A、歌德在英国
B、鲁迅与果戈理
D、林纾的翻译 E、唐诗与英美意象派
11、以下属于跨学科比较的是(ABDE):A、诗与画 B、诗与禅 D、诗与音乐 E、诗与哲学
12、以下哪几种观念是错误的(ADE):
A、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没有一致性
D、东西方文论比较研究是不可能的E、跨学科研究没有可行性
13、以下哪几项是属于主题学的(ABCD):
A、浮士德主题 B、唐璜主题
C、文学中的“水”意象
D、普罗米修斯主题
14、以下哪几项是属于比较诗学的(ADE)论题:
A、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D、刘勰与亚里士多德
E、东方美学对西方的影响
15、对接受研究影响最大的两个流派是(DE): D、接受美学 E、读者反应批评
16、对比较诗学贡献较大的著名学者有:(A.刘若愚B.王元化C.宗白华D.叶维廉E.钱钟书)
17、产生于西方的文类是(AD): A、流浪汉小说
D、十四行诗
18、产生于中国的文类是(BCE): B、变文
C、话本小说
E、章回小说
19、流浪汉小说产生或影响所及的国家有(ACD)20、启蒙运动时期在比较文学史前史上影响较大的三位是(BCE): B、伏尔泰 C、莱辛 E、歌德
21、斯达尔夫人的两部名著是(BD):
B、《论文学》 D、《论德国》
22、属于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是(ACD):A、韦勒克
C、雷马克
D、列文
23、钱锺书的重要比较文学论著有(ACD):A、《谈艺录》 C、《通感》
D、《管锥编》
24、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三股潮流是(ACE):A、理论大潮 C、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E、“文化研究”的热潮
25、构成比较文学两大支柱的基本类型是(AC): A、影响研究 C、平行研究
26、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艺术四要素是(A、世界(或宇宙)B、作品
C、作者 D、读者)
27、亚里士多德的文学三分法将文学分为(ABC)三类:A、史诗 B、戏剧 C、抒情诗
28、主题学包括对(ABCDE)的研究:A、题材 B、主题 C、母题 D、情节 E、人物
29、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著作有(ABCDE)A.《典论·论文》B.《昭明文选》C.《文章辨体序说》D.《文体明辨序说》E.《文章流别论》 30、四大译经家是:(A.鸠摩罗什B.真谛C.玄奘D.义净)
31、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西方文学名著有:A.《神曲》B.《失乐园》C.《复乐园》D.《力士参孙》E.《天路历程》
三、判断题(A、对,B、错)
1、比较文学等于文学比较。(B)
2、比较文学是在二战以后才繁荣起来的。(A)
3、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等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研究。(B)
4、中国的文学研究比西方发达。(B)
5、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接近于法国学派(B)
6、中国大陆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略早于台港地区。(B)
7、平行研究可以忽略作品的“文学性”。(A)
8、平行研究不包括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B)
9、现实主义原是一个哲学术语。(A)
10、法国学派的形成早于美国学派。(A)
11、最早的比较文学类型是影响研究。(A)
12、接受美学(也称作“接受理论”)是比较文学中接受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A)
13、西方所谓“诗学”就是单指关于诗的理论。(B)
14、当前我国比较诗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中西诗学比较。(A)
15、文学与自然科学不可能作跨学科研究。(B)
16、茅盾在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一篇重要文章。(B)
17、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博马舍的同名剧作改编而成的。(A)
18、“变文”是佛教传入后给中国文学带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答案:A
19、阐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最主要的两种类型答案:B 20、母题包括了主题。答案:B
21、“原型”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答案:B
四、名词解释
第26题 .可比性(参考教材第21页)第27题 .影响研究(参考教材第115页)第28题 .比较诗学(参考教材第233页)第29题. 超越影响:简单的说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言下之意就是,一些作家作品在本国得不到重视,不被认为是优秀的作家作品,但在其他国家或民族却深受追捧,声名赫赫,得到极大的赞扬。
五、论述题
第30题(15.0)分 试比较中西悲剧的异同(参考教材第190-191页)
六、问答题
第31题(5.0)分 为什么说“文学性”是平行比较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参考教材第132-133页)
第32题(5.0)分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有何关系
答: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 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文学,后来渐渐向社会学, 人类学和人种学靠拢,相互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文本解读则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尤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但后殖民研究在文学领域亦硕果累累。对于文化研究的特点,不同的理论和学科取向有不同“版本”。
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一)比较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说,而比较文化研究 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
(二)比较文学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比较文化研究 拒绝高/低文化的二分论。
(三)比较文学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比较文化研究的文化文化既是实践又是经验。
(四)二者都跨学科。
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 篇二
A.能够防止货物潮湿和具有保鲜作用 B.确保库存保管作业的安全性,防止在作业过程中损坏货物 C.能及时清楚的知道存储货物的情况 D.能保管很多种货物,货物包装随便怎么样都可以 E.节省人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准确迅速的完成出入库作业 2.为了实现仓储组织的目标,在组织仓储作业列应注意的原则是()。
A.正确确定仓储作业的路线 B.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 C.实现仓储作业过程的比例性 D.保证仓储设施的合:理布局 E.保证仓储作业过程的连续性 3.商品盘点是对库存商品进行帐、卡、货三方丽的数量核对工作,盘点的主要方法有()。
A.定期盘点 B.季度盘点 C.日常盘点 D.循环盘点 E.临时盘点 4.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有()。
A.时间 B.距离 C.配送物的数量 D.配送物的重量 E.外部成本 5.理货包括货物分拣、配货和包装等几项经济活动,其中分拣有()两种方式。
A.插葱式 B.随意式 C.摘取式 D.播种式 E。先进先出式 6.以下属于仓单内容的是()。
A.储存场所 B.储存期限 C.仓储费 D.填发日期 E.仓储物的保险金额 7.为了实现仓储组织的目标,在组织仓储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A.正确确定仓储作业的路线 B.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 C.实现仓储作业过程的比例性 D.保证仓储设施的合理布局 E.保证仓储作业过程的连续性 8.仓库选址的方法有()。
A.优缺点比较法 B.加权因素法 C.因次分析法 D.重心法 E.中心法 9.备货是指准备货物的系列活动,是配送的基础环节。,严格来说,备货应当包括两项具体活动,这两项具体活动是指()。
A.筹集货物 B.存储货物 C.运输货物 D.拣取货物 E.包装货物 10.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有()。
A.时间 B.距离 C.配送物的数量 D.配送物的重量 E.外部成本 11.订立仓储合同的原则有()。
A.经济效益的原则 B.平等的原则 C.等价有偿的原则 D.自愿与协商一致的原则 E.合法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12.以下属于叉车特点的是()。
A.专用性强 B.通用性差 C.一机多用 D.机动灵活 E.机械化程度高 13.定量订货方式的特点有()。
A.对每个品种单独订货 B.库存保管维持成本高 C.能及时掌握库存的状态 D.订单处理和运输成本较低 E.适用于需要定期采购的物品 14.关于配送的意义和作用,下列五个选项中,()是正确的。
A.有益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 B.完善和优化了物流系统 C.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D.有利于简化事务,方便客户 E.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 15.实施延迟策略的企业在产品特征、生产技术特征及市场特征等方面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有特定的外形,产品特征易于表述 B.定制后可改变产品的容积和重量 C.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定制工艺与基本工艺差别不大 D.产品生命周期短、销售波动性大、市场变化大 E.生产技术非常成熟 16.以下属于仓库设备类别的有()。
A.装卸搬运分拣设备 B.保管养护设备 C.加工机械设备 D.计量检验设备 E.消防设备 17.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库存可分为三类,即()。
A.原材料库存 B.零部件及半成品库存 C.成品库存 D.经常库存 E.储备库存 18.根据配送的不同组织者进行分类,配送可以分为()。
A.综合配送 B.配送中心配送 C.仓库配送 D.生产企业配送 E.商店配送 19.按照经济功能的角度划分,配送中心可分为()几种。
A.供应型配送中心 B.加工型配送中心 C.自用型配送中心 D.销售型配送中心 E.储存型配送中心 20.快运的基本形式包括()。
A.定点运输 B.定时运输 C.特快运输 D.联合运输 E.独立运输 21.仓储的本质是物品储藏和保管,按仓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A.企业自营仓储 B.消费式仓储 C.公共仓储 D.普通物品仓储 E.特殊物品仓储 22.以下属于仓单内容的是(). A.储存场所 B.储存期限 C.仓储费 D.填发日期 E.仓储物的保险金额 23.送货是配送活动的核心,在送货过程中常常进行以下几种选择(A.运输方式 B.运输工具 C.运输路线 D.运输成本 E.运输距离 24.按照经济功能的角度划分,配送中心可分为()几种。
A.供应型配送中心 B.加工型配送中心 C.自用型配送中心 D.销售型配送中心 E.储存型配送中心 25.以下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资本成本分摊 B.固定员工工资 C.设备运行费 D.装卸搬运作业费 E.行政办公费 26.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功能主要有()。
A.自动收货 B.存货 C.取货 D.发货 E.信息查询 27.仓库规划的内容包括()。
A.仓库网点的配置 B.仓库的选址 C.库区的平面布局 D.仓库建筑类型及规模的确定 E.仓库设备类型及数量的确定 28.根据配送的不同组织者进行分类,配送可以分为()。
A.综合配送 B.配送中心配送 C.仓库配送 D.生产企业配送 E.商店配送 29.配送车辆调度的具体原则有()。
A.宁打乱少数计划,不打乱多数计划 B.宁打乱整体计划,不打乱局部计划 C.宁打乱主要环节,不打乱次要环节 D.宁打乱当日计划,不打乱以后计划 E.宁使企业内部工作受影响,不使客户受影响 30.实施延迟策略的企业在产品特征、生产技术特征及市场特征等方面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有特定的外形,产品特征易于表述 B.定制后可改变产品的容积和重量 C.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定制工艺与基本工艺差别不大 D.产品生命周期短、销售波动性大、市场变化大 E.生产技术非常成熟 二、判断题(√)1.现代仓库的功能已由保管型向流通型转变,即仓库由原来的存储、保管货物的中心向流通、销售的中心转变。
(√)2.在现代化立体仓库里,必须实现全托盘化作业。
(×)3.粮食的呼吸性和自热性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低,自热能力越强。
(√)4.定期订货方式中,每经过一个订货间隔期间就进行订货,每次订货数量都不同。
(√)5.配送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完全按用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
(√)6.共同配送形式不但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实载率。
(×)7.供应型配送中心担负着向多家用户供应商品(其中包括原料、材料和零配件等)的任务,因此,为了保证生产和经营活动能正常运行,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一般都建有大型的现代化仓库和存储一定数量的商品。
(×)8.往复式行驶线路是指配送车辆在由若干物流结点间组成的封闭回路上,所作的连续单向运行的行驶路线。
(×)9.表上作业法是将配送运输量任务反映在交通图上,通过对交通图初始调运方案的调整,求出最优配送车辆运行调度方法。
(×)10.采用租车运输时,使用车辆的租金将成为固定成本。
(×)11.仓库管理人员没有必要了解财务管理的知识。
(×)12.自动化仓库的信息系统无法与企业的生产信息系统集成,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因此自动化仓库是一个绝对独立的物流业务操作实体。
(√)13.“镶边”就是在大货垛的一侧留出小块货位,以备储存小批量的零星商品。
(×)14.安全库存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中为满足日常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15.定期订货方式中,每经过一个订货间隔期间就进行订货,每次订货数量都不同。
(×)16.物资仓库网点的配置,只是确定仓库设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城市,当这个问题确定之后,就要进一步确定仓库在这一地区或城市的具体位置。这项工作就是地区选择。
(√)17.共同配送是在核心组织(配送中心)的同一计划、同一调度下展开的,故协调指挥机构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18.备货是配送的基本环节,包括两项具体活动:分拣和配货活动。
(√)19.拣货作业是配送作业的中心环节。
(×)20.配送中心规划与配送中心设计是同一个意思。
(√)21.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叫仓库。
(×)22.仓储物的任何耗损和短少保管人都应该予以赔偿。
(×)23.安金库存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中为满足日常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24.散堆法在商品堆码方法中运用最广最多.(×)25.合理的仓库布局应该使货物在出入库时双向和直线运动。
(√)26.配送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完全按用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
(×)27.拣货作业是配送作业的中心环节.(×)28.配货作业既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也可采用人机作业方式,还可采用自动化作业方式,其组织方式基本相同。
(√)29.配送线路优化的意义就是节省运行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行费用.(×)30.配送中心规划与配送中心设计是同一个意思。
(×)31.仓储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32.仓库管理人员没有必要了解财务管理的知识。
(√)33.仓储技术作业过程是指以保管活动为中心,从仓库接收商品入库开始,到按需要把商品全部完好地发送出去的全部过程,主要宙入库、保管、出库三个阶段组成。
(√)34.仓库规划包含有时间因素,既要满足目前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将来发展的可能。
(√)35.JIT是一种拉动式的生产管理方式。
(×)36.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是在变革和发展运输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37.货物数量及日期的确认是订单处理的第一步。
(√)38.商务事故处理部在接到营业部处理的退货信息后。负责安排车辆回收退货商品,再集中到仓库的退货区,重新清点整理并根据事故原因妥善处理。
(×)39.实施延迟策略采用的物流延迟也称形成延迟。
(√)40.轻重搭配的原则是配送积载的原则之一。
(√)41.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42.在现代化立体仓库里,必须实现全托盘化作业。
(√)44.“镶边”就是在大货垛的一侧留出小块货位,以备储存小批量的零星商品。
(×)45.仓库的业务主系统为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完备的后台支持和保证系统正常运转的信息平台。
(√)46.分拣有摘取式和播种式两种方式。
(×)47.把每天划分为几个时点,补货人员在时段内检查动管拣货区货架上的货品存量,若不足则及时补货。这种补货是随机补货。
(×)48.为了保证货物在仓库中的完整性,配送中心不能够对货物做任何形式的加工。
(√)49.配送线路优化的意义就是节省运行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行费用。
(×)50.从日本配送运输的实践来看,配送的有效距离最好在100公里半径以内。
(×)51.仓储企业在积极竞争时期宜采用高服务、低价格且不惜增加仓储成本的服务定位策略。
(×)52.目前在仓库信息传递方面,越来越多的依赖电话和传真联系,使用库存账本记账来保证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
(√)53.入库通知单是仓库据以接收商品的主要凭证。
(√)54.仓库规划包含有时间因素,既要满足目前的带要,又要考虑到将来发展的可能。
(×)55.在发达国家对配送的懈释中,并不强调“送达”,而仅强调“配”。
(√)57.在订货或进货的时候,不同的客户对于货物的种类、规格、数量等会提出不同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有效地进行配送,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进来的货物进行拣选,按照配送计划分装和配装货物。
(×)59.原则上,客户的配送顺序安排好后,只要按货物“先送先装”的顺序装车即可。
3.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第3章) 篇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
A.劳动者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D)
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C)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4、“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
5、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B)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
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
A.地理环境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的关系问题
A.思维与存在B.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务实等等。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D)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的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的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等因素综合决定的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B)决定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思想属性D.血缘
1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D)
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B.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
C.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
D.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
1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A)
A.重要动力B.基本动力
C.直接动力D.次要动力
1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物质变换过程D.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1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C)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人口因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14、区分国家性质的根据是(D)
A.人口多少和领土大小B.政体
C.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D.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1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B)
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16、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D)
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转变B.社会主义革经济制度的根本转变
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7、“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看法是(A)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
18、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方面是(B)
A.劳动工具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形式
19、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环境中,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增长。这说明(A)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
B.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只要发生变化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不存在的斗争是(D)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2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C)
A同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24、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进步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25、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D)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激化
26、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2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属于(C)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28、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2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事社会历史的主体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3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必然和偶然的统一D有些偶然有些必然
二、双项选择题
1、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CD)
A.个人为社会作贡献,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他们是(BD)
A.历史命运的决定者B.政治斗争的组织者
C.历史规律的影响者D.时代要求和任务的体现者
3、“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两者表现的是:(AB)
A.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D.两种不成立的错误观点
4、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AC)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5、“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AB)
A.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B.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发展
C.人类社会就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D.社会科学家可以向自然科学家一样,精确的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
6、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准是(CD)
A.社会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
B.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
C.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D.协调、可持续发展
7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8、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的成就都超过了当时的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CD)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9、马克思说过:“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说明(CD)
A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力的发展B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后不会灭亡
C生产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源动力D生产力的发展是新的生产关系产生的物质条件
10、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BC)
A人们不能改变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C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的发展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11、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CD)
A可以代替生产力各个要素B 本身就是生产力
C科学技术会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巨大进步D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1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BC)
A它规定了自己经济基础的内容B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17、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社会形态是(AB)
A具体的、历史的B有机统一的整体C永恒不变的D超历史的13、“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句话表明(AB)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D)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马克思主义英雄史观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
A历史发展没有规律的B历史发展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历史发展的作用因素多种多样D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因
16、从产生的根源看,宗教是(BC)的产物。
A无知B自然压迫C社会压迫D恐惧
17、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其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BD)A必然性B统一性C历史选择性D多样性
三、判断题
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D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因而也是决定性因素。C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D4、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D5、宗教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C966、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D1007、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实际生产能力。C8、科学技术只有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才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D1019、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C101
10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D105
1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112
12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这个轴心展开的。C116
13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116
14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D119
15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128
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 篇四
4.N-CDMA系统采用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
B.QCELP 5.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A.Fix 6.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C.移动台MS 7.MSISDN的结构为()B.CC+NDC+MSIN 8.LA是()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
9.如果小区半径r=15km,同频复用距离D=60km,用面状服务区组网时,可用的单位无线区群的小区最少个数为()B.N=7 10.已知接收机灵敏度为0.5μv,这时接收机的输入电压电平A为()B.-6dBμv 11.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B.在切换区域MS与两个BTS连接
12.RACH()B.MS通过此信道申请SDCCH,作为对寻呼的响应或MS主叫登记时接入 13.交织技术()B.将连续多个比特误码分散,以减小干扰的影响
14.N-CDMA码分多址的特点()A.网内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频、占用相同的带宽
15.GSM系统中,为了传送MSC向VLR询问有关MS使用业务等信息,在MSC与VLR间规范()
D.B接口
16.GSM的用户记费信息()C.MSC中记录
17.以下那种不是附加业务()A.无条件前向转移 B.多方通话 C.闭锁出国际局呼叫 D.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数:1 18以下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衰耗为100 dB,当通信距离增大一倍时,则传输衰耗为()A.增加6 dB 19 NSS网络子系统所包括的网络单元有()B.多方通话 20 IMSI()B.携带有HLR的地址信息 21语音加密 C.是在BSS与MS之间进行的
24.GSM的一个物理信道为()A.一个突发脉冲 B.是BCCH、SDCCH、FACCH、TCH和SACCH C.一个TDMA帧 D.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数:1 25.在GSM系统中,鉴权是在下面哪个逻辑信道中进行的(C.SDCCH 26.GSM900系统中,BTS向外辐射的最大功率是()C.47dbm 27.GSM的普通小区最大覆盖半径是()C.35KM 28.BSIC是移动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由____组成()B.NCC+BC 29.在GSM 系统中什么因素决定了系统频率复用度? B.载干比C/I 以及基站小区分裂数 30.为了引入GPRS,原有的GSM网元哪个需要增加硬件?()C.BSC 31.与模拟系统相比,为什么GSM中可以使用较小的集群(如:TACS、AMPS)?()B.GSM可以承受更高的干扰
32.以下哪一项由BSC处理?()B.无线信道分配
33.哪个信道用于发送移动台的测量报告?()D.SAC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34.初始MS信息()B.由BSC打开用来添加CGI 35.空中接口第三层分为三个子层。这些子层名称是什么?()A.CM/MM/RR 36.以下哪种信号携带信息“位置更新请求”?()A.初始MS消息 B.BSSMAP C.DTAP D.以上都是 答案:A 分数:1 37.哪个信道传输位置区标示
B.BCCH 38.以下那种不是附加业务()C.闭锁出国际局呼叫 39.不需要单独分配PN的是()D.直放站
40.引起基站覆盖范围小的可能原因有()A.基站发射功率变低 B.基站接收灵敏度变差 C.地理环境的改变 D.以上都是 答案:D 41.下面几种CDMA射频产品中,只有()自身带有一定容量
A.微基站 42.基站接地系统采用方式是()C.联合接地
43.CDMA系统用于BTS与MS之间的接口是()A.Um 44.CDMA系统用于BSC互连的A接口是()
C.A8、A9 45.中国的国家码是86,移动国家码是()
C.460 46.CDMA系统中的接收机与发射机工作方式为()B.频分双工
47.中国的CDMA2000 1x系统,上行使用的频率是()A.825-835MHz 48.中国的CDMA2000 1x系统,下行使用的频率是()B.870-880MHz 49.中国的CDMA2000 1x系统,上行和下行的频率间隔是()D.45MHz 50.蜂窝小区的形状近似小区()C.正六边形
51.对于CDMA2000 1X/EV-DO双模手机,在发起数据呼叫时(B.优先选择EV-DO网络 52.CDMA系统的频率复用系数为
B.3 53.关于路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路测终端天线的位置对路测结果影响不大 54.以下哪种情况将肯定发生硬切换()D.不同频率之间
55.小区覆盖过大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导频功率过大 B.下倾角过小 C.天线挂高太高 D.以上都是 答案:D 56.中国电信目前使用3G的哪一种技术标准()B.CDMA2000 57.CDMA800MHZ中10MHZ的载频号()个
D.7 58.中国电信使用EV_DO的频点是()
B.201 59.根据CDMA系统的协议,移动台最大发射功率为()
D.23dBm 60.CDMA系统可以通过()实现相邻小区间负荷的动态分配()B.小区呼吸
61.对于CDMA多址技术,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D.采用CDMA多址技术具有较好的抑制远近效应能力
62.手机是通过接收()信道消息来获得长码状态.系统时间等消息 B.同步
63.CDMA空中接口系统负荷对容量和覆盖的同时都有影响,当负荷越大()B.容量越小,覆盖越大
64.以下那种CDMA系统的自由空间损耗最小()A.CDMA450 65.CDMA系统中,更软切换是指()B.同基站不同扇区间切换
66.数据业务的目标FER为比语音业务大,是因为()A.数据业务的实时性要求低,而且空口造成的误帧可以通过RLP层的重传恢复
67.CDMA系统前向使用哪种码提供信道化?()C.WALSH码 68.移动台在通话结束后会()B.进入初始化状态
69.对于移动台发起呼叫的接入行为,在按下拨号键后移动台首先要()B.发送接入消息 70.话务量的单位是
C.Erl 71.对寻呼信道容量影响最大的消息是()B.优先选择EV-DO网络
72.对于CDMA2000 1X/EV-DO双模手机,在发起数据呼叫时()C.寻呼的消息 73.CDMA信道处理过程中,经过扩频码扩频后的数据是()
C.码片 74.天线的作用是()C.电信号与电磁波互换
75.CDMA主要采用的是()多址复用方式 C.码分复用 76.CDMA网络的寻呼信道属于()信道
A.前向信道
77.移动台在初始化状态时如何获得小区的PN offset值?()B.通过同步信道的消息获取 78.CDMA系统中,反向功控可以有效克服()A.远近效应 79.CDMA2000系统使用的多址方式为()D.FDMA+CDMA 80.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A.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 B.小区负荷 C.信道环境 D.以上都是 答案:D 81.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扩频通信的优点是()A.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强 B.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能力强
C..实现多址技术.提高频率复用 D.以上都是 82.不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制式中,包括()A.RADS 83.3G三种主流技术标准为()A.TD-SCDMA B.CDMA2000 C.WCDMA D.以上都是 答案:D 84.CDMA系统特点
A.容量高 B.话音质量高 C.减少掉话 D.以上都是 答案:D 85.多导频地区会存在那些问题()A.容易掉话 B.上网速率比较慢 C.呼叫成功率低 D.以上都是 答案:D 86.下面那些()属于硬切换()B.不同载频之间的切换
87.对于CDMA2000 1X/EV-DO双模手机,在发起数据呼叫时()B.优先选择EV-DO网络 88.以下哪些技术被称为3G增强型技术()A.HSDPA B.EV-DO C.HSUPA D.以上都是 答案:D 89.扩频通信系统按扩频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直接序列扩频 B.跳频扩频 C.跳时扩频 D.以上都是 答案:D 90.下列不属于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有()C.随机选择网络
91.终端的硬件部分主要由以下哪几个单元组成()A.控制单元 B.收发信机单元 C.天线单元 D.以上都是 答案:D 92.终端可分为以下哪几类()A.车载台 B.便携台 C.手持台 D.以上都是 答案:D 93.基于移动IP的分组核心网络中,不是PDSN的主要功能有()B.为移动终端分配IP地址
94.目前CDMA室分信源的设备类型主要包括()A.微基站 B.射频拉远 C.直放站 D.以上都是 答案:D 95.CDMA20001x反向功率控制包括()A.开环功控 B.闭环功控 C.外环功控 D.以上都是 答案D 96.以下哪些不属于CDMA网络规划中必须进行项目()C.频率规划
9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C.FDMA多址方式到达的系统容量大于CDMA方式 98.从终端发往基站方向的信息通道称为()信道()C.上行
99.手机的初始化过程包括()A.寻找CDMA频点,捕获导频信道,实现短码同步 B.接收同步信道消息,获取长码状态,系统时间,寻呼速率等系统信息 C.定时改变,实现长码同步 D.以上都是 答案:D 填空
1.GPRS网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部分组成。答案: PCU| SGSN | GGSN 2.中国的国内No.7信令网采用三级的信令网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HSTP |LSTP|SP 3.从用户归属地来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地投诉|漫游投诉
4.信令网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连接它们的___________组成。答案: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信令链路
5.从用户使用的业务来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答案:基本话音投诉|新业务投诉 6.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系统BSS的智能中心,基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答案:管理无线资源
7.BSS无线子系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BTS基站|BSC基站
8.STP的告警从级别上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严重告警|主要告警|次要告警|正常告警
9.PLMN网包括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线系统|网络系统 10.GSM是___________英文缩写。答案:GLOB SYSTEM FOR MOBILE 11.N-CDMA系统的双工间隔为。答案45MHz 12.GSM系统采用 调制方式。答案:GMSK 13.蜂窝式移动通信采用 工作方式。答案: 双工 14.移动通信的主要噪声来源是。答案: 人为噪声
15.GSM系统中的业务信道,主要用于传送。答案: 语音和数据 16.在CDMA系统中采用语音激活技术可以提高。答案: 电信业务 17.GSM900的一个TDMA帧为 时隙。答案:8 18.对于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来说,复杂的地形特征一般可分为两类: 和 答案准平滑地形|不规则地形 GSM系统的广播信道分为三种、及 答案: FCCH SCH | BCCH
判断
1.Abis接口是MSC与BSC之间的接口。()答案:错误 2.天线通常是无源器件,它并不放大电磁信号。()答案:正确 3.CDMA基站不需要GPS/GLONASS同步方式运行。()答案: 错误 4.WCDMA、CDMA2000及TD-SCDMA系统的双工方式都是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答案:错误
5.在同一时刻,不同CDMA用户可以使用同一频率进行通信。()答案:错误 6.在移动传播环境中,无线信号沿着单一路径到达手机。()答案:错误 7.在相同的带宽内,CDMA系统的网络容量小于GSM系统。()答案:错误 8.因为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所以需要引入功率控制技术。()答案:正确 9.CDMA终端的平均发射功率比GSM高。()答案:错误 10.建立补充业务信道,首先要建立基本业务信道。()答案:正确 11.CDMA容量与用户数有关。()答案:正确 12.手机只能搜索收到的邻区列表消息中的导频。()答案:错误 13.位置登记是由移动台主动发起的。()答案:正确 14.PN短码在反向用于区分不同手机。()答案:错误
15.CDMA系统中,SID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代码,NID移动通信基站代码。()答案:错误 16.BSC与BTS之间采用ABIS接口。()答案:正确
17.在FDMA、TDMA和CDMA三种多址接入方式中,FDMA方式频谱效率最高。()答案:错误
18.基站信号发往终端是前向,反之是反向。()答案:正确
19.无线通讯中,因为直射波,反射波的传播路径不同, 所以会产生多径效应,从而影响接收效果。()答案:正确
20.CDMA系统中,SID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代码,NID移动通信基站代码。()答案:错误 21.RAKE接收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慢衰落效应。()答案:错误 22.直放站施主天线可以采用全向天线。()答案:错误
23.高速公路覆盖一般选用半功率点张角小,增益高的天线。()答案:正确 24.电磁波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答案:正确
25.A接口传递的信息包括移动台管理、基站管理、移动性管理和接续管理等。()答案:正确
26.耦合器是将信号均匀地分成2份的器件。()答案:错误
27.在取出UIM 卡、关机等操作后,手机会将操作中临时存入内存中的与用户有关的参数和数据删除。()答案:正确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 篇五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B)。
A.瓦窑堡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B)。
A.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D.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3.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A)。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了“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一次革命论”,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A)。
A.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B.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C.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D.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6.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C)。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7.在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陈云提出的思想是(C)。
A.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9.邓小平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A)。
A.1992年南方谈话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10.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D)。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C.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首先使用“对外开放”表述的是(D)。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13.下列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C)。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属于(D)。
A.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意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16.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A)。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承包制 D.合作制
1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18.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B)。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B)。
A.坚持马克思主义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B)。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B)。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D)。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
23.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在(C
A.“叶九条” B.“邓六条”
C.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D.《告台湾同胞书》
2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D.反对任何国家的干涉
25.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D)。
A.两点论 B.两个中间地带的观点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D.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2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必须是(C)。
A.世界和平与安宁 B.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D.建设和谐世界
27.“四个尊重”方针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A)。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28.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C)。
A.坚持依法治国 B.实现共产主义
C.密切联系群众 D.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30.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A)。
A.健全民主集中制 B.完善多党合作制
C.任用干部票决制 D.落实党建责任制
二、多项选择题
3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要前提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客观基础
3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BCD)。
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3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喻为“一体两翼”,其中,“两翼”是指(BCD)。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ABCD)。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C.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D.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统一
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BD)。
A.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C.是资本主义补课阶段
D.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37.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CD)。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基本思路,其中“两个坚持”是指(BC)。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C.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D.坚持改革开放
3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所拥有的权力主要有(ABCD)。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40.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包括(ABC)。
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工业发展,一手抓农业发展
41.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社会和谐思想的观点有(ABD)。
A.和为贵 B.兼相爱、爱无差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系列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包括钓鱼岛属于中国,必须归还中国,这些条约是(AC)。
A.《开罗宣言》 B.《华沙条约》
C.《波茨坦公告》 D.《日内瓦协定》
43.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BCD)。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44.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围绕的主题是(CD)。
A.监督 B.政治协商
C.团结 D.民主
4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AB)。
A.执政能力建设 B.先进性建设
C.纯洁性建设 D.制度建设
三、判断题
4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党的先进性。(B执政为民)
47.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A)
4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和中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A)
49.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用和平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赎买的具体方式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B)
5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A)
51.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毛泽东。(B列宁)
52.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A)
53.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共同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B)
54.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B)
5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是抓公益性文化事业。(B体制机制创新)
5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应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民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慈善事业为重点,以商业保险为补充。(B)
57.台湾问题形成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一直没有变。(B)
58.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A)
59.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不受行政干预和领导。(B)
60.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A)
四、论述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请联系实际,谈一谈在当前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材料2:11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当选后的首次亮相中,就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表露反腐决心。两天之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又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说警示官员,并强调“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11月21日,新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在卸任天津市委书记时表示,如果有人打其亲友旗号办事,不要接待,不要给情面,决不允许给办事。
材料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11月30日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民意倒逼”的被动式反腐不该成为常态,反腐斗争要“惩防结合”,在“防”字上大做文章,实现从被动反腐到主动防腐的转变。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指出,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是防范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应制定相关法律明确相关制度,避免流于形式,并进一步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应考虑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信息公开法”、“行政组织和编制法”等,以实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材料4:内地反腐进入新阶段,十八大后,重庆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吕英明、广东英德副市长郑北泉、广东揭阳原市委书记陈弘平、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四川省委副书记、中共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李春城、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李亚力等官员遭查处,各地掀起了反腐热潮,中共反腐之决心清晰可见。
请根据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充分认识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6.机械设计基础期末 选择判断题 篇六
一、判断题(共252小题)
1、(A)凡是机器都是由机构组成的。
2、(B)凡是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的零件组成的。
3、(A)构件与构件之间是由运动副连接的。
4、(B)机械设计中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保证产品质量。
5、(A)机械设计不一定是开发创造新机械。
6、(B)强度和刚度是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7、(A)零件工作可靠并且成本低廉是设计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8、(A)机器的可靠度取决于零件的可靠度。
9、(A)设计计算准则主要包括:强度准则、刚度准则、耐磨性准则、散热性准则和可靠性准则。
10、(A)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能实现预定功能、满足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及造型美观、减少污染。
11、(A)零部件的设计工作能力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寿命的要求
12、(B)在进行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设计时,是按照永不失效的条件进行的
13、(A)设计计算所依据的条件称为设计准则
14、(B)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零件所受的应力都是静应力
15、(A)常用的机械传动形式中,齿轮的传动功率比带轮大
16、(B)在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里,其中没有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17、(B)常用的机械传动形式中,齿轮的传动效率没有蜗杆传动大
18、(A)机械零件的强度是其抵抗外载荷的能力
19、(B)机械零件的强度与零件材料的性质无关 20、(B)疲劳失效和静应力失效有一样的特征
21、(A)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
22、(B)润滑油的粘度随压强的升高而降低。
23、(A)接触疲劳磨损是由于接触应力超过强度极限。
24、(A)提高耐磨性的主要工艺措施有提高表面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改善润滑条件。
25、(A)轮齿的整体失效一般是指轮齿疲劳断裂
26、(A)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转动副并联在一处所构成的铰链称为复合铰链。
27、(A)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位置,决定于从动件是否与连杆共线。
28、(B)虚约束影响机构的运动。
29、(A)轴和滑动轴承组成低副。
30、(B)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31、(B)键与滑移齿轮组成移动副。
32、(A)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将减少一个自由度。
33、(B)机构中只有一个主动件。
34、(A)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组成的运动副即为复合铰链。
35、(A)平面低副机构中,每个转动副和移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是相同的。
36、(A)局部自由度不一定存在于滚子从动件的凸轮机构中。
37、(B)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其自由度大于零。
38、(B)根据铰链四杆机构各杆的长度即可判断其类型。
39、(A)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40、(A)曲柄为原动件的摆动导杆机构一定具有急回特性。
41、(B)一个铰链四杆机构通过机架变换一定可以得到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共 21 页 第 1 页
42、(B)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即为该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43、(B)曲柄摇杆机构运动时一定有急回特性。
44、(A)摆动导杆机构的压力角始终为0°。
45、(A)曲柄为原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中,曲柄与导路中线垂直的两位置之一即为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46、(B)四杆机构有无死点位置与何构件为原动件无关。
47、(B)极位夹角就是从动件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夹角。
48、(B)根据曲柄存在的条件已判定铰接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则此机构是不会成为双摇杆机构的。
49、(A)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不一定是曲柄。
50、(B)把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作为机架,就可以得到双曲柄机构。
51、(A)铰链四杆机构都有连杆和机架。
52、(B)铰链四杆机构形式的改变,只能通过选择不同构件作机架来实现。
53、(B)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所夹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54、(A)摆动导杆机构若以曲柄为主动件,导杆一定具有急回特性。
55、(A)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没有急回特性。
56、(B)双曲柄机构没有死点位置。
57、(A)偏心轮机构工作原理与曲柄滑块机构相同。
58、(A)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控制。
59、(A)平底从动件不能用于具有内凹槽曲线的凸轮机构中。
60、(B)凸轮某点的压力角,为该点上凸轮轮廓的受力方向和其运动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61、(A)凸轮机构可通过选择适当凸轮类型,使从动件得到预定要求的各种运动规律。62、(A)凸轮与从动件在高副接触处,难以保持良好的润滑而易磨损。63、(A)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形状取决于凸轮向径的变化。64、(A)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就是凸轮机构的工作目的。
65、(B)当基圆半径一定时,盘形凸轮的压力角与行程的大小成正比。66、(B)压力角的大小影响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7、(A)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大,推动从动件的有效分力也越大。68、(B)能实现间歇机构要求的机构,一定都是间歇运动机构。69、(A)间歇运动机构的主动件,在任何时侯也不能变成从动件。70、(A)棘轮机构,必须具有止回棘爪。71、(A)槽轮机构必须有锁止圆弧。
72、(A)双向式棘轮机构,棘轮的齿形是对称形的。73、(A)止回棘爪和锁止圆弧的作用是相同的。
74、(A)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主要用于在两轴交错垂直时,把连续运动变成间歇运动。75、(B)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一样,可方便的调节槽轮转角的大小。
76、(A)对于单圆销外槽轮机构,一个运动循环内从动件的静止时间总是大于运动时间。77、(B)不完全齿轮机构的从动轮一般为单齿或几个齿。
78、(B)凸轮是高副机构,所以凸轮与机架、从动件与机架之间至少有一个组成平面高副。79、(B)凸轮机构的特点是可以得到预期的任意运动规律,并且传递动力大。80、(A)盘状凸轮与机架组成转动副。
81、(A)在移动凸轮中凸轮与从动件组成移动副。82、(B)尖顶从动件可使凸轮与从动件传动状态最好。83、(A)滚子从动件承载较大,耐磨损。84、(A)平底从动件易形成油膜,可用于高速。85、(A)棘轮机构可以把往复摆动变成间歇性的转动。86、(A)槽轮机构可以把整周转动变成间歇性的转动。87、(A)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就越差。
共 21 页 第 2 页
88、(B)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会引起刚性冲击。89、(A)滚子从动杆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最小回转半径。90、(B)凸轮机构工作时,从动杆的运动规律与凸轮的转向无关。91、(A)平底从动杆盘型凸轮压力角始终为常数。
92、(A)棘轮机构传动时,驱动爪的作用是推动棘轮按预定方向转到。93、(B)螺纹轴线铅垂放置,若螺旋线左高右低,可判断为右旋螺纹。94、(A)细牙螺纹M20³2与M20³1相比,后者中径较大。
95、(B)直径和螺距都相等的单头螺纹和双头螺纹相比,前者较易松脱。96、(A)拆卸双头螺柱联接,不必卸下螺柱。97、(A)螺纹联接属机械静联接。
98、(B)螺旋传动中,螺杆一定是主动件。99、(B)弹簧垫圈和对顶螺母都属于机械防松。
100、(B)双头螺柱在装配时,要把螺纹较长的一端,旋紧在被联接件的螺孔内。101、(B)机床上的丝杠及螺旋千斤顶等螺纹都是矩形的。
102、(A)在螺纹联接中,为了增加联接处的刚性和自锁性能,需要拧紧螺母。103、(A)外螺纹大径指最大直径,内螺纹大径指最小直径。104、(B)牙型角越大则螺纹的导程越大。
105、(B)螺纹的导程S、螺距P和头数n应满足:P=S²n。106、(A)普通螺纹牙根强度高。
107、(B)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可以是内螺纹,也可以是外螺纹。108、(A)矩形螺纹传动效率最高。
109、(A)受拉螺栓联接是靠静摩擦力来联接的。
110、(A)受剪螺栓联接是靠螺栓受剪切和挤压来联接的。111、(A)管螺纹的密封性能比普通螺纹的要好。112、(B)弹簧垫圈是为了增大支承面积减小挤压应力。
113、(B)螺钉联接适用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受力较大的场合。114、(B)螺纹联接中预紧力越大越好。
115、(A)限制V带传动最小直径的主要目的为增大带轮包角。116、(B)V带传动的计算直径为带轮外径。117、(B)配对的大小带轮的轮槽角必须相等。
118、(A)传动带松边、紧边拉力不同,弹性变形有差异,引起带与轮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119、(A)松边置于上方的水平安装平带传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伸长而下垂,包角增大可使传动能力提高。120、(A)V带型号的确定,是根据计算功率和主动轮的转速来选定的。121、(B)V带轮的材料选用,与带轮传动的圆周速度无关。122、(A)带轮转速越高,带截面上的拉应力也相应增大。123、(B)V带传动一般要求包角α≤120°。
124、(B)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准确不变的原因是易发生打滑。125、(A)带传动是通过带与带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126、(A)V带的工作表面是两侧面。
127、(A)带传动能够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音。128、(B)带传动传动比准确、具有保护作用,但传动效率较低。129、(A)没有初拉力的带就不能传递功率。130、(A)小带轮包角越大,带的工作能力就越大。
131、(A)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带会产生伸长变形,从而降低了初拉力。132、(B)带传动的张紧,可用增大中心距的方法。133、(B)带轮直径减少,轮槽角增大。
共 21 页 第 3 页
134、(A)带速越高,带的离心力越大,不利于传动。
135、(B)在设计V带传动时,如果计算出的皮带根数是小数,不用圆整。136、(A)为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带传动必须有张紧力套在带轮上。137、(B)当传动带静止时,带两边承受的拉力并不相等。
138、(B)带两边的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它与带与带之间的摩擦力的总和大小无关。139、(B)链传动在布置时,链条应使紧边在下,松边在上。140、(B)齿轮齿根圆以外的齿廓曲线一定为渐开线。141、(A)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不等。
142、(B)不同齿数和模数的各种标准渐开线齿轮分度圆上的压力角不等。143、(B)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保证了渐开线齿轮传动比恒定。144、(B)一对外啮合斜齿轮,轮齿的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同。
145、(B)用仿形法加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当Zmin<17时产生根切。146、(B)和标准齿轮相比,正变位齿轮轮齿齿根厚度减小。
147、(A)适当提高齿面硬度,可以有效防止或减缓齿面点蚀、磨损、胶合等失效形式。148、(A)采用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齿轮不一定是标准齿轮。
149、(B)齿轮的模数越大,其齿形系数就越小,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就越高。150、(B)齿轮传动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但传动效率低。151、(A)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152、(A)同一基圆上的渐开线形状完全相同。153、(A)齿条是直线齿廓。
154、(A)在直齿圆柱齿轮中m、α、ha*、c*均为标准值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155、(B)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是:m、α、d、z、h。156、(A)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m1= m2=m,α1=α2=α。157、(B)只要两渐开线齿轮满足m1=m2=m,α1=α2=α两齿轮就能保证连续啮合。158、(A)变位齿轮可凑配所需中心距。
159、(A)斜齿轮传动的特点由螺旋角β来决定。160、(B)斜齿圆柱齿轮分度圆直径d=mn²z。
161、(B)一对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mn1= mn2=mn,αn1=αn2 =αn。162、(A)变位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都与标准齿轮相同。163、(B)变位齿轮的齿厚与标准齿轮相同。164、(B)变位齿轮的齿顶圆与标准齿轮相同。165、(B)变位齿轮的齿根圆与标准齿轮相同。
166、(B)变位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基圆直径和齿距与标准齿轮不同。167、(A)正变位齿轮的齿根部分的齿厚增大。168、(B)负变位齿轮的齿根部分的齿厚增大。169、(B)正变位齿轮的齿顶部分的齿厚增大。170、(A)负变位齿轮的齿顶部分的齿厚增大。
171、(A)一对标准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根厚度小而啮合次数又较多,故小齿轮的强度较低。172、(A)一对标准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根厚度小而啮合次数又较多,故小齿轮的齿根磨损较严重。173、(A)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大,而且准确。
174、(A)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所以蜗轮永远是从动件。175、(B)蜗杆的旋向与蜗轮的旋向相反。176、(A)多头蜗杆传动效率高。
177、(A)因为蜗杆实际上是一个螺杆,所以蜗杆传动平稳而且无噪音。178、(B)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n1/n2=z1/z2。
179、(B)蜗杆的端面模数和蜗轮的端面模数相等且为标准值。
共 21 页 第 4 页
180、(A)蜗轮轮齿和斜齿轮相似,也是把齿的旋向与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螺旋角。181、(B)中心距可分性,齿轮传动有蜗杆传动也有。182、(B)开式蜗杆传动必须作热平衡计算。183、(B)蜗杆的标准参数面为端面。184、(A)蜗轮分度圆直径d2=mq。
185、(B)定轴轮系就是所有齿轮的轴都是固定的轮系。186、(B)所谓的惰轮就是在轮系中不起作用的轮系。187、(A)使用行星轮系可获得大传动比。
188、(B)将行星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后,其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189、(A)惰轮对轮系的传动比无影响。
190、(B)行星轮系中,iH和i表示的意义相同。
1.31.3191、(B)混合轮系就是既有定轴轮系又有行星轮系的轮系。192、(A)轮系的功用之一是用于运动的合成或分解。
193、(A)在定轴轮系中,如包含有圆锥齿轮或蜗轮蜗杆时,则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其转向。194、(A)具有一个自由度的行星轮系称为单行星轮系。195、(A)具有两个自由度的行星轮系称为差动轮系。196、(B)确定轴系的传动比就是计算其传动比的大小。
197、(B)行星轮系中,iH表示的是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传动比。
13198、(B)带传动只适宜远距离传动。
199、(A)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恒定,功率及速度范围广。200、(A)蜗轮蜗杆传动是交错垂直轴传动。201、(B)单头蜗杆较多头蜗杆传动效率高。202、(B)蜗杆传动都具有自锁性能。203、(A)螺旋传动增力效果好。204、(B)平面连杆机构都有急回特性。205、(B)凸轮机构只能实现回转--移动。
206、(A)凸轮机构是高副接触,不适宜于高速重载场合。207、(B)槽轮机构中槽轮的转角是可以调整的。208、(B)棘轮机构中,棘轮的摆角是不能控制的。
209、(B)要实现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转向相同,选择两外圆柱齿轮传动。
210、(A)采用差动轮系可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11、(B)汽车爬坡时,转速低可获得较大的功率。
212、(A)在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所允许的圆周力范围大,传递的转矩T的范围也是最大的。
213、(A)机械传动中,齿轮的最大转速为最高。
214、(A)在一级啮合传动中,蜗杆传动可达到的传动比最大。
215、(A)机械传动装置的外廓尺寸及重量的大小,通常以单位传递功率所占的体积及重量来衡量。
216、(A)机械传动中,传递的功率较大时,宜采用齿轮传动。
217、(A)带传动和摩擦传动噪声较小。
218、(B)带传动宜布置于低速轴传动。
219、(A)闭式齿轮传动宜布置在高速级以减小外形尺寸。
220、(A)机械传动系统中,若有改变运动形式的机构,一般将其布置在传动系统的最后一级传动。
221、(B)在多级传动中,总的传动比i应等于各级传动比之和。222、(B)满足强度要求的轴,其刚度一定足够。223、(A)自行车的前后轮的轴都是心轴。
共 21 页 第 5 页
224、(A)同一轴上各键槽、退刀槽、圆角半径、倒角和中心孔等,重复出现时尺寸尽量相同。225、(A)轴的表面强化处理,可以避免产生疲劳裂纹,提高轴的疲劳强度。226、(B)设置轴颈处的砂轮越程槽,主要是为了减少应力集中。227、(A)既承受转矩又要承受弯矩的轴称为转轴。228、(A)传动轴主要承受转矩。
229、(A)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心轴。230、(A)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
231、(A)为了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常将轴做成阶梯形。
232、(A)轴的结构设计就是使轴的各部分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233、(A)轴的结构设计要求之一,轴应便于加工,具有良好的工艺性。234、(B)轴的结构设计,就是考虑轴上零件位置合理并易于装拆和调整。
235、(A)利用轴肩进行零件轴向定位,其结构简单、可靠,并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236、(A)轴转速很低或仅为防止零件偶然沿轴向滑动时,可采用紧定螺钉固定。
237、(A)为了传递运动和转矩,防止轴上零件与轴作相对运动,轴和轴上零件必须可靠沿周向固定。238、(A)当轮毂需在轴上沿轴向移动时可采用导向平键和滑键动连接。239、(A)平键其剖面尺寸按轴径d从有关标准中选定。240、(B)平键连接工作时主要失效形式为断裂。
241、(A)半圆键连接其缺点键槽较深,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242、(A)花键连接比平键连接承载能力大,且定心性和导向性较好。243、(A)一般中、小型电动机可选用深沟球轴承。
244、(B)一批在同样载荷和同样工作条件下运转的同型号滚动轴承,其寿命相同。245、(B)滚动轴承尺寸系列代号表示轴承内径尺寸和外径尺寸。
246、(A)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载荷是指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一百万转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247、(B)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是指轴承所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代数和。248、(B)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箱体的配合采用基孔制。249、(A)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常成对使用。
250、(A)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为提高轴承的刚度和旋转精度。251、(B)滚动轴承润滑的目的是减少摩擦和磨损。252、(B)滚动轴承密封的目的是防止润滑油外泄。
二、多项选择题(共25小题)
1、(ABC)常用的设计准则有()A、强度准则,B、刚度准则,C、寿命准则,D、经济性准则
2、(BCD)轮面失效一般是指()A、轮齿疲劳断裂 B、点蚀 C、胶合 D、磨损
3、(ABC)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以上都不对
4、(ABC)以下哪些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A、急回特性 B、死点位置 C、传力特性 D、以上都是
5、(ABC)下列机构中具有死点特性的有()。
A、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 B、曲柄滑块机构中滑快为主动件 C、摆动导杆机构中导杆为主动件
6、(ABCD)凸轮机构主要由()部分组成。A、凸轮 B、从动件 C、机架 D、以上都是
7、(ABCD)按从动件端部形状,凸轮机构可分为()。A、尖顶 B、平底 C、滚子 D、以上都是
8、(AB)凸轮机构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磨损 B、疲劳点蚀 C、从动件折断 D、打滑
第 6 页
共 21 页 D、平行双曲柄机构
9、(ABD)棘轮机构转角的调节可采用()方法。
A、调整摇杆摆角大小 B、调整遮板位置 C、不可调节 D、AB均可
10、(ABC)不完全齿轮机构与其它间歇运动机构相比,优点是()。
A、机构简单B、制造方便C、从动轮的运动时间和静止时间的比例不受机构结构的限制 D、常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11、(ABCD)螺纹按牙型可分为()。
A、三角形螺纹 B、矩形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12、(ABC)螺纹按用途可分为()。
A、连接螺纹 B、传动螺纹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不是
13、(ABCD)螺纹连接预紧的目的是()。
A、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B、增强连接的紧密性 C、防松 D、以上答案都正确
14、(ABCD)螺纹连接防松的方法有很多,按工作原理可分为()。A、摩擦防松 B、机械防松 C、不可拆卸连接 D、以上答案都正确
15、(ABC)齿轮传动与摩擦轮和带轮传动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A、传递动力大、效率高 B、寿命长,工作平稳,可靠性高 C、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D、宜作轴间距离较大的传动
16、(AB)按工作条件的不同,齿轮传动可分为()。
A、开式齿轮传动 B、闭式齿轮传动 C、交叉传动 D、半交叉传动
17、(ABCD)以下哪些为渐开线的性质()。
A、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B、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C、离基圆越远,渐开线越平坦 D、基圆内无渐开线
18、(ABCD)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有()。
A、四线合一 B、中心距可分性 C、啮合角不变 D、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
19、(AB)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A、两齿轮的模数相等 B、两齿轮的压力角相等 C、两齿轮的啮合角相等 D、两齿轮基圆半径相等 20、(CD)切削渐开线齿轮的方法分为()两类。
A、车削 B、磨削 C、仿形法 D、展成法
21、(ABCD)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22、(ABC)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有()。
A、蜗杆头数 B、蜗轮齿数 C、传动比 D、螺旋线升角
23、(ABCD)蜗杆传动的特点有()。
A、结构紧凑、传动比大 B、传动平稳、噪声小 C、效率较低 D、蜗轮的造价较高
24、(ABCD)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有()。A、齿数 B、模数 C、压力角 D、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25、(ABC)一个简单行星轮系是由()组
三、单项选择题(共274小题)
1、(C)括号内所列实物(①汽车②游标卡尺③车床④齿轮减速器⑤电动机)中,()是机器。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B)括号内所列实物(①起重吊钩②风扇叶片③汽车变速箱中的齿轮④内燃机中的曲轴⑤机床上的V带⑥自行车的链条)中,()属于专用零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③④⑤
3、(B)机械设计课程的任务是()。
A、研究所有机器的设计问题 B、研究机器中的通用零、部件和常用机构的设计问题 C、研究机器的设计和机器的加工 D、研究零件的加工问题
4、(B)一把普通的剪刀是由()个构件组成的。
共 21 页 第 7 页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B)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
6、(D)机械中制造的单元体是()。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
7、(D)在机械中不可拆的单元体是()。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
8、(D)机器与机构相比不具备下面()特征。
A、人为的实物组合 B、各部分形成运动单元,各单元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D、设计过程复杂
9、(B)单缸内燃机属于机器,在工作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A、机械能转变为热能 B、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C、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D、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10、(C)构件与零件的关系是()。
A、构件只可以是单一零件B、构件都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C、构件可以是单一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D)机器中各运动单元称为()A、零件 B、部件 C、机件 D、构件
12、(B)零件的工作能力是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的能力。A、破坏 B、失效 C、变形 D、断裂
13、(A)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是()、表面失效、过量变形和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A、断裂 B、磨损 C、点蚀 D、胶合
14、(A)强度可分为整体强度和()强度 A、表面 B、接触 C、挤压 D、局部
15、(C)()是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A、强度和刚度 B、强度 C、工作可靠并且成本低廉 D、可靠性
16、(C)机械系统的零、部件越多,其可靠度就越()。A、与零件无关 B、高 C、低 D、不一定
17、(D)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能实现预定功能、满足可靠性和()性要求、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及造型美观、减少污染。
A、不失效 B、可用 C、通用 D、经济
18、(C)工作温度为-20~120℃的重型机械设备的齿轮和轴承应采用()润滑脂润滑。A、钙基润滑脂 B、钠基润滑脂 C、锂基润滑脂 D、工业用凡士林
19、(C)重载、高速、精密程度要求高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润滑方式。A、油杯润滑 B、飞溅润滑 C、喷油润滑 D、手工给油
20、(D)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场合工作的零件应采用()润滑方式。A、油杯润滑 B、飞溅润滑 C、喷油润滑 D、手工给油
21、(C)粘着磨损中的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A、点蚀 B、烧蚀 C、胶合 D、疲劳
22、(C)在两物体接触区产生阻碍运动并消耗能量的现象称为()。A、粘着 B、疲劳 C、摩擦 D、磨损
23、(D)由于接触应力作用而产生的磨损称为()磨损。A、疲劳 B、磨粒 C、腐蚀 D、粘着
24、(D)()磨损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的场合。A、疲劳 B、磨粒 C、腐蚀 D、粘着
25、(A)为保证能通过摩擦力传递一定的功率,在工作前,V带需要一定的()
A、初拉力 B、径向力 C、轴向力 D、切向力
共 21 页 第 8 页
26、(A)轮齿的整体失效一般是指()A、轮齿疲劳断裂 B、点蚀 C、胶合 D、磨损
27、(A)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A、0 B、1 C、2 D、4
28、(B)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A、-1 B、+1 C、0 D、4
29、(B)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两者没有联系
30、(B)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确定
31、(C)构件运动确定的条件是()。
A、自由度大于1 B、自由度大于零 C、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D、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32、(C)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A、0 个约束 B、1 个约束 C、2 个约束 D、3 个约束
33、(B)图示机构中有()个虚约束。
A、0
B、1C、2
D、3
34、(B)图示机构要有确定运动,需要有()个原动件。
A、0 B、1 C、2
D、3
35、(B)图示机构的自由度为()。
A、0
B、1C、2
D、3
36、(C)若机构由n个活动构件组成,则机构自由度为()。A、>3n B、=3n C、<3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7、(B)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增大惯性。A、齿轮 B、飞轮 C、凸轮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8、(C)当曲柄为原动件时,下述哪种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共 21 页 第 9 页
A、平行双曲柄机构 B、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C、摆动导杆机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9、(C)图示机构的自由度为()。
A、0
B、1C、2
D、3
40、(B)图示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A、无确定的运动 B、有确定的运动 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1、(B)平面内自由运动的构件有几个自由度()。A、1个 B、3个 C、无数个 D、4个
42、(B)()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A、低副 B、高副 C、转动副 D、移动副
43、(A)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为()时,运动链无相对运动。A、0 B、1 C、2 D、3
44、(B)若复合铰链处有4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个转动副。A、4 B、3 C、2 D、1
45、(D)在自行车前轮的下列几处联接中,属于运动副的是()。A、前叉与轴 B、辐条与钢圈 C、轮胎与钢圈 D、轴与车轮
46、(A)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虚约束应该()。A、除去不计 B、考虑在内 C、除不除去都行 D、固定
47、(B)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有()个低副。A、5 B、4 C、3 D、2
48、(C)机构运动简图与()无关。
A、构件数目B、运动副的数目、类型 C、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 D、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49、(C)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联接是()副。A、转动 B、移动 C、高 D、低
50、(D)齿轮轮齿啮合处的运动副,限制两构件的()。
A、相对移动 B、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 C、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相对移动 D、沿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移动
51、(B)在比例尺μL=0.02m/mm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是(mm。
A、20 B、200 C、50 D、500
52、(C)平面机构中,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A、转动副 B、移动副 C、高副 D、低副
53、(B)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曲柄为原动件且作等速转动时其从动件作()运动。
第 10 页
共 21 页)
A、往复摆动 B、往复变速摆动 C、往复等速摆动 D、以上都不对
54、(A)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γ为()。A、0° B、90° C、0°≤γ≤90° D、45°
55、(B)曲柄滑块机构有死点存在时,其主动件为()。A、曲柄 B、滑快 C、曲柄与滑快均可 D、曲柄与滑快均不可
56、(C)曲柄为原动件的对心曲柄滑快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为()。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以上都不行
57、(B)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角度等于零度的是()
A、压力角 B、传动角 C、极位夹角 D、摆角
58、(B)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A、最短杆 B、最短杆的相邻杆 C、最短杆的相对杆 D、任何一杆
59、(B)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40、b=60、c=60、d=70。当以a为机架,则此四杆机构为()。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无法确定
60、(C)在双曲柄机构中,已知三杆长度为a=80,b=150,c=120,则d杆长度为()。A、d<110 B、110≤d≤190 C、d<190 D、无法计算
61、(D)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则机构有()。A、一个曲柄 B、两个曲柄 C、没有曲柄 D、一个或两个曲柄 62、(B)曲柄滑块机构由()机构演化而成。A、双曲柄 B、曲柄摇杆 C、导杆机构 D、摇块机构
63、(C)以滑块为主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有()个死点位置。A、0 B、1 C、2 D、3 64、(C)机械工程中,通常利用()的惯性储蓄能量,以越过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A、主动构件 B、连接构件 C、从动构件 D、辅助机构 65、(A)下列平面连杆机构中,具有急回特性的是()。
A、曲柄摇杆机构 B、平行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66、(C)不出现死点位置的机构是()。
A、平行双曲柄机构 B、转动导杆机构 C、曲柄摇杆机构 D、曲柄滑块机构 67、(A)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只有当()为主动件时,才会出现死点位置。A、摇杆 B、连杆 C、机架 D、曲柄
68、(B)当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带动曲柄运动时,曲柄在死点位置的瞬间运动方向是()。A、确定的 B、不确定的 C、原运动方向 D、反方向
69、(B)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这个机构叫()机构。
A、曲柄摇杆 B、双曲柄 C、双摇杆 D、摆动导杆
70、(B)下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是双曲柄机构。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共 21 页 第 11 页
71、(B)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A、压力角 B、传动角 C、极位夹角 D、A和B 72、(A)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从动曲柄与()
A、连杆两次共线 B、机架两次共线 C、连杆两次垂直 D、机架两次垂直 73、(D)当行程速比系数K为()时,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A、K<1 B、K=1 C、K =0 D、K >1 74、(C)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和压力角α的关系是()。A、γ=180°-α B、γ=90°+α C、γ=90°-α D、γ=α 75、(D)下面()不是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点
A、运动副是面接触故压强小耐磨损B、运动副制造简单容易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C、容易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D、容易精确地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76、(C)四杆长度不等的双曲柄机构若主动曲柄作连续匀速转动则从动曲柄将()。A、匀速转动 B、间歇转动 C、周期变速转动 D、往复摆动
77、(A)平行双曲柄机构当主动曲柄作匀速转动则从动曲柄将()。A、匀速转动 B、间歇转动 C、周期变速转动 D、往复摆动 78、(B)欲改变摆动导杆机构导杆摆角的有效方法是()。
A、改变导杆长度 B、改变曲柄长度 C、改变机架长度 D、改变曲柄转速 79、(D)杆长不等的铰链四杆机构若以最短杆为机架则是()机构。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双曲柄机构或双摇杆机构 80、(A)当曲柄摇杆机构的原动件曲柄位于()时机构的传动角最小。
A、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之一 B、曲柄与机架相垂直的位置C、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个位置之一D、摇杆与机架相垂直时对应的曲柄位置
81、(B)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的速度间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
82、(C)有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为100mm,则滑块的行程是()。A、50mm B、100mm C、200mm D、400mm 83、(C)摆动导杆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2 则该机构的摆角为()。A、90 B、45 C、60 D、30 84、(B)下列机构中(1对心曲柄滑块机构,2偏置曲柄滑块机构,3平行双曲柄机构,4摆动导杆机构)当原动件均为曲柄时上述()机构有急回运动特性。
A、2个 B、3个 C、4个 D、1 个
85、(B)凸轮机构直动式从动件能实现()的直线运动。
A、简单 B、各种复杂形式 C、匀速平稳 D、高速 86、(C)()决定从动件预定的运动规律。
A、凸轮形状 B、凸轮转速 C、凸轮轮廓曲线 D、凸轮基圆半径 87、(C)()的外凸式凸轮机构,宜使用平底从动件。
A、需传动灵敏、准确 B、运动规律复杂 C、转速较高 D、传力较大
88、(D)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一定,凸轮基圆半径rb与压力角α的关系为()。A、正比 B、反比 C、不相互影响 D、有影响 89、(A)()是影响凸轮机构结构尺寸大小的主要参数。A、基圆半径 B、轮廓曲率半径 C、滚子半径 D、压力角 90、(B)在减小凸轮机构结构尺寸时,应首先考虑()。
A、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B、压力角不超过许用值 C、凸轮制造材料的强度 D、基圆半径 91、(A)反映凸轮机构从动件行程大小变化的基础是()。A、轮廓曲线 B、转角 C、滚子半径 D、基圆
共 21 页 第 12 页
92、(B)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个。A、2 B、3 C、4 D、5 93、(A)反映凸轮机构从动件行程大小变化的是()。A、轮廓曲线 B、转角 C、滚子半径 D、基圆 94、(B)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个。A、2 B、3 C、4 D、5 95、(C)利用()可以防止棘轮的反转。A、锁止圆弧 B、棘爪 C、止回棘爪 D、圆销 96、(A)棘轮机构的主动件,是作()运动的。A、等速旋转 B、等速摆动 C、往复摆动 D、直线往复
97、(A)曲柄每转一周,槽轮反向并完成两次间歇转动,此机构是()槽轮机构。A、双圆销外啮合 B、单圆销外啮合 C、双圆销内啮合 D、单圆销内啮合 98、(D)四槽双圆销槽轮机构,曲柄每转一周,槽轮转过()。A、45° B、60° C、90° D、180° 99、(B)调整棘轮转角的方法是()。
A、调整摇杆的长度 B、调整摇杆的摆角 C、去掉遮板 D、增加棘轮齿数 100、(D)从动件的预期运动规律是由()来决定的。
A、从动件的形状 B、凸轮的大小 C、凸轮材料 D、凸轮的曲线轮廓形状 101、(A)凸轮机构的特点是()。
A、结构简单 B、不易磨损 C、传递动力大 D、加工容易 102、(A)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与机架可以组成()。
A、转动副或移动副 B、转动副或平面高副 C、移动副或平面高副 D、上述都不对 103、(C)凸轮机构是由机架、从动杆和()三个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A、曲柄 B、摇杆 C、凸轮 D、连杆 104、(B)槽轮机构的槽轮转角()。
A、可调节 B、不可调节 C、可无级调节 D、可有级调节 105、(C)槽轮机构的槽轮槽数至少应取。A、1 B、2 C、3 D、4 106、(A)下列棘轮机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传递的动力大 B、结构简单 C、运动可靠 D、棘轮转角在很大范围内可调 107、(A)自行车后轴上俗称的“飞轮”是()机构。A、棘轮 B、槽轮 C、不完全齿轮 D、凸轮式间歇
108、(D)主动摇杆往复摆动时,都能使棘轮沿单一方向间歇转动的是()棘轮机构。A、可变向 B、内啮合 C、可动式 D、双动式 109、(A)棘轮机构中,一般棘爪为主动件,作()。
A、往复摆动 B、往复移动 C、整周转动 D、上述都不对
110、(C)槽轮机构的主动件作()运动。
A、往复摆动 B、往复移动 C、整周转动 D、上述都不对 111、(C)螺纹按用途可分为()螺纹两大类。
A、左旋和右旋 B、外和内 C、联接和传动 D、三角形和梯形 112、(B)标准管螺纹的牙型角为()。A、60° B、55° C、33° D、30°
113、(A)多线螺纹导程s、螺距p和线数n的关系为()。A、s=n²p B、s=p/n C、s=n/p D、p=s²n 114、(A)()螺纹用于联接。
A、三角形 B、梯形 C、矩形 D、锯齿形
共 21 页 第 13 页
115、(C)联接螺纹要求自锁性好,传动螺纹要求()。A、平稳性好 B、刚性好 C、效率高 D、螺距大
116、(A)当被联接件之一很厚,联接需常拆装时,采用()联接。A、双头螺柱 B、螺钉 C、紧定螺钉 D、螺栓
117、(B)重要联接的螺栓直径不宜小于M12,这是由于()。
A、结构要求 B、防止拧紧时过载折断 C、便于加工和装配 D、要求精度高 118、(A)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工作载荷 B、预紧力 C、工作载荷+预紧力 D、工作载荷+螺纹力矩 119、(C)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工作载荷 B、预紧力 C、工作载荷+预紧力 D、工作载荷+螺纹力矩
120、(C)同一螺栓组的螺栓即使受力不同,一般应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尺寸,其原因是()。A、使结合面受力均匀 B、为了外形美观 C、便于购买零件 D、便于装配 121、(A)带传动的传动能力与()的包角有关。A、小带轮 B、大带轮 C、张紧轮 D、大小带轮 122、(C)V带轮的轮槽夹角()40°。A、= B、> C、< D、≤ 123、(D)普通V带的公称长度为()长度。A、内周 B、外周 C、中间层 D、基准 124、(B)若带速超过允许值,带传动能力()。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25、(B)无张紧轮的水平或倾斜安装的平带传动,松边宜置于()。A、下方 B、上方 C、任意一方 D、外方 126、(D)V带型号的选用根据()。
A、传递的额定功率并考虑工作情况 B、带速和小轮直径 C、额定功率和带速 D、计算功率和主动轮转速 127、(C)一组V带中,有一根不能使用了,应()。
A、将不能用的更换掉 B、更换掉快要不能用的 C、全组更换 D、继续使用 128、(B)带在传动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A、带是弹性体 B、带的松边和紧边拉力不等 C、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 D、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129、(A)带传动工作时,主动轮圆周速度v1、从动轮圆周速度v2、带速v之间的关系是()。A、v1 > v > v2 B、v1 = v2 = v C、v > v1 > v2 D、v2 > v > v1 130、(A)用于联接的螺纹头数一般是()。A、单头 B、双头 C、四头 D、四头以上 131、(D)螺纹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A、外螺纹和内螺纹 B、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 C、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D、联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132、(A)常见联接螺纹的螺旋线线数和绕行方向是()。A.单线右旋 B.双线右旋 C.三线右旋 D.单线左旋 133、(A)主要用于联接的牙型是()。
A、三角螺纹 B、梯形螺纹 C、矩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134、(A)受拉螺栓联接的特点是()。
A、靠螺栓强度来联接 B、螺栓与螺栓孔公称直径相等 C、与螺栓相配的螺栓必须拧紧 D、螺栓可有定位作用 135、(B)承受弯矩或扭矩的紧螺栓组联接,应尽量将螺栓布置在()处,以减少螺栓的载荷。A、靠近形心 B、远离形心 C、与形心无关 D、在形心上 136、(B)螺钉联接一般应用在()的场合。
A、需经常装拆的联接
B、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且不经常装拆 C、被联接件不太厚并能从被联接件两边进行装配
D、受结构限制或希望结构紧凑且需要经常装拆
137、(C)箱体与箱盖用螺纹联接,箱体被联接处厚度较大,要求联接结构紧凑,且需经常拆卸箱盖进行修理,共 21 页 第 14 页
一般采用()。
A、螺钉联接 B、螺栓联接 C、双头螺柱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 138、(B)矩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它的主要优点是()。A、不会自锁 B、传动效率高 C、制造方便 D、强度较高 139、(B)一般动力机械中,主要采用()带传动。A、平带 B、V带 C、圆带 D、多楔带 140、(A)带传动的特点是()。
A、缓和冲击、吸收振动
B、传动比准确,但是传动效率高
C、结构复杂 D、外廓尺寸小,可应用于两轴中心距大的场合 141、(D)V带的楔角是()。
A、34° B、36° C、38° D、40° 142、(A)带传动的打滑现象首先从()开始。
A、小带轮上 B、大带轮上 C、大、小带轮上同时开始 D、可能在大带轮,也可能在小带轮上
143、(D)某机床的带传动中有四根V带,工作较长时间后,有一根产生疲劳撕裂而不能继续使用,则应()。A、更换已撕裂的一根 B、更换2根 C、更换3根 D、全部更换 144、(D)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的原因是()。
A、带能弯曲变形 B、带易磨损 C、带在带轮上打滑 D、带的弹性滑动 145、(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传动弹性滑动不可避免 B、弹性滑动可以避免 C、打滑不可避免 D、弹性滑动和打滑均可以避免 146、(B)V带截面角为40°,而带轮的轮槽角却有32°、34°、36°、()等四个值。A、40° B、38° C、42° D、44°
147、(A)选取普通V带型号,是根据()来进行的。
A、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计算功率和工作系数 C、小带轮转速和工作系数 D、小带轮转速和额定功率 148、(B)从动论的转速误差率的允许值在()以内。A、±1﹪ B、±5﹪ C、±10﹪ D、±15﹪
149、(A)选取普通V带型号,是根据()来进行的。
A、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计算功率和工作情况系数 C、小带轮转速和工作系数D、小带轮转速和额定功率 150、(B)对于带传动,一般α1=120°,特殊情况下允许()。A、大于等于110° B、大于等于90°C、大于等于70°D、大于等于50° 151、(D)链传动属于()。
A、两零件直接接触的啮合传动
B、两零件直接接触的摩擦传动
C、带有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
D、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
152、(A)链轮材料通常采用()。
A、经淬火处理的中碳钢和合金钢 B、未经热处理的中碳钢 C、HT100 D、铜合金 153、(A)链磨损后将会导致()。
A、脱链 B、销轴的破坏 C、套筒的破坏 D、链板的破坏 154、(A)滚子链链条的主要参数是()。
A、链节距 B、链板的厚度 C、销轴的直径 D、销轴的长度 155、(B)链轮的齿数一般取()。
A、偶数 B、奇数 C、能整除链节数的数 D、不能整除链节数的数 156、(C)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必与基圆()。
A、相交 B、相离 C、相切 D、相贯 157、(D)标准规定的压力角在()上。
A、基圆 B、齿顶圆 C、齿根圆 D、分度圆
158、(D)当一对渐开线齿轮的中心距略有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
A、变小 B、变大 C、为变数 D、为常数
共 21 页 第 15 页
159、(D)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条件为:重合度ε()。
A、<0 B、>0 C、<1 D、>1
160、(C)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规定在()分度圆上。
A、法面 B、端面 C、大端 D、小端
161、(A)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A、齿面磨损和齿根折断 B、齿面磨损和齿面点蚀 C、齿面点蚀 D、齿根折断 162、(A)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A、齿面胶合 B、齿面磨损和齿面点蚀 C、齿面点蚀 D、齿根折断 163、(C)为了提高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应()。
A、增大分度圆直径 B、增加齿数 C、增大模数 D、减小齿宽 164、(C)一对啮合的齿轮,若材料不同,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
A、σH1 > σH2 B、σH1 〈 σH2 C、σH1=σH2 D、不确定 165、(B)()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无直接影响。
A、中心距 B、模数 C、齿宽 D、传动比 166、(A)齿轮传动的特点是()。
A、传动效率高 B、使用寿命短 C、噪音大 D、制造和安装精度低 167、(B)能够实现两轴转向相同的齿轮机构是()。
A、外啮合圆柱齿轮机构 B、内啮合圆柱齿轮机构 C、圆锥齿轮机构 D168、(C)目前最常用的齿廓曲线是()。
A、摆线 B、变态摆线 C、渐开线 D、圆弧线 169、(A)渐开线齿廓上压力角为零的点在齿轮的()上。A、基圆 B、齿根圆 C、齿顶圆 D、分度圆
170、(D)直齿圆柱齿轮中,具有标准模数和压力角的圆是()。A、基圆 B、齿根圆 C、齿顶圆 D、分度圆 171、(D)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
A、模数 B、模数和齿数 C、模数和压力角 D、模数、齿数和压力角 172、(B)下列斜齿圆柱齿轮螺旋角中,()是实际中常用的。A、2°~8° B、8°~20° C、20°~30° D、30°~45° 173、(C)斜齿圆柱齿轮法面模数mn与端面模数mt的关系是()。A、mt=mncosβ B、mt=mn C、mt=mn/cosβ D、mt=mn/sinβ 174、(D)圆锥齿轮机构中应用最多的是()轴交角的传动。A、45° B、60° C、75° D、90°
175、(B)润滑良好的闭式传动的软齿面齿轮,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A、轮齿折断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 D176、(A)加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A、17 B、20 C、23 D、16 177、(C)标准齿轮的变位系数X=()。A、1 B、2 C、0 D、3 178、(A)变位系数X>O的齿轮称为()。A、正变位 B、负变位 C、零变位 D、标准齿轮 179、(B)变位系数X<0的齿轮称为()。A、正变位 B、负变位 C、零变位 D、标准齿轮
180、(B)对于闭式软齿面的齿轮传动,()是主要的失效形式?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181、(A)对于闭式硬齿面的齿轮传动,()是主要的失效形式?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第 16 页
共 21 页、蜗杆蜗轮机构、齿面胶合
182、(C)对于开式齿轮传动,()是主要的失效形式?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183、(A)为防止轮齿根部的疲劳折断,在进行齿轮设计时要计算()。A、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B、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C、两者都不是 D、两者都是 184、(A)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时,齿面的接触线均()于齿轮轴线。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交叉
185、(D)下列哪项不是斜齿轮的基本参数()? A、螺旋角 B、模数 C、压力角 D、齿数 186、(D)斜齿轮的重合度比直齿轮的()。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87、(B)直齿轮的重合度比端面齿廓相同的斜齿轮的重合度()。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88、(C)直齿锥齿轮的轴交角是()度。A、30 B、60 C、90 D、0 189、(A)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12m/s时,闭式齿轮传动可采用()润滑方式。A、油润滑 B、喷油润滑 C、人工润滑 D、以上都不是
190、(B)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12m/s时,闭式齿轮传动可采用()润滑方式。A、浸油润滑 B、喷油润滑 C、人工润滑 D、以上都不是
191、(C)对开式齿轮传动,由于其传动速度较低,通常采用()方式润滑。A、浸油润滑 B、喷油润滑 C、人工润滑 D、以上都不是 192、(A)当传动比i<8时,可采用()齿轮传动。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93、(B)当传动比40>i>8时,可采用()齿轮传动。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94、(C)当传动比i>40时,可采用()齿轮传动。A、一级 B、二级 C、三级或三级以上
D、任意级
195、(A)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齿轮的弯曲强度总是足够的,因此齿数可取()些。A、多 B、少 C、任意齿数 D、不一定
196、(B)在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中,齿根折断为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可适当()齿数以保证模数取值的合理。A、增加 B、减少 C、无法确定 D、随便
197、(B)模数的大小影响轮齿的弯曲强度。设计时应在保证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取()模数。A、较多 B、较少 C、相等 D、不定
198、(C)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规定了()级。A、10 B、11 C、12 D、13 199、(A)一般情况下高速、大功率传动的场合,斜齿轮的螺旋角宜取得()些。A、大
B、小
C、无关
D、无法确定
200、(B)一般情况下低速、小功率传动的场合,斜齿轮的螺旋角宜取得()些。A、大
B、小
C、无关
D、无法确定
201、(A)在一般精度的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为补偿加工和装配的误差,应使小齿轮的齿宽比大齿轮()一些。A、宽 B、窄 C、相等 D、无法确定
202、(A)对于周期性变化的载荷,为避免最大载荷总是作用在某一对或某几对轮齿上而使磨损过于集中,配对齿轮的齿数应()。
A、互为质数 B、互为偶数 C、相等 D、无所谓
203、(D)在设计齿轮传动时,以下哪项不是选择齿轮精度等级应考虑的内容()。A、齿轮的用途 B、使用条件 C、传递的圆周速度和功率大小 D、齿数 204、(D)以下哪项不是润滑的作用()?
共 21 页 第 17 页
A、冷却 B、减少摩擦 C、减轻磨损 D、提高转速 205、(D)以下哪项不是齿轮常用的材料()? A、钢 B、铸铁 C、非金属材料 D、玻璃
206、(A)轮齿齿廓上某点的受力方向与该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称()。A、压力角 B、传动角 C、啮合角 D、极位夹角 207、(B)两外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转向()。A、相同 B、相反 C、无法确定 D、以上都不对 208、(A)两内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转向()。A、相同 B、相反 C、无法确定 D、以上都不对
209、(C)蜗杆蜗轮啮合时,以下哪项与蜗轮转向无关()? A、蜗杆旋向 B、蜗杆转向 C、蜗轮齿数 D、蜗杆旋向与转向
210、(A)用展成法切制齿数少于最少齿数的齿轮时,为避免根切须采用()齿轮。A、正变位 B、负变位 C、零变位 D、无所谓
211、(D)在中间平面内具有直线齿廓的是()蜗杆。
A、法向直廓 B、阿基米德 C、渐开线 D、摆线齿廓
212、(B)对普通蜗杆传动,主要应当计算()内的各几何尺寸。
A、法平面 B、端面 C、轴向平面 D、中间平面
213、(A)当传动的功率较大,为了提高效率,蜗杆的头数Z1可以取()。
A、4 B、3 C、2 D、1
214、(D)蜗杆传动中,蜗杆的轴向分力与蜗轮的()分力是作用与反作用力。
A、轴向 B、径向 C、法向 D、周向
215、(D)两轴线()时,可采用蜗杆传动。
A、平行 B、相交成某一角度 C、相交成直角 D、交错
216、(C)当润滑条件差及散热不良时,闭式传动极易出现()。
A、齿面点蚀 B、磨损 C、胶合 D、轮齿断裂
217、(C)上置式蜗杆传动的浸油深度约为蜗轮外径的()。
A、1/2 B、1/4 C、1/3 D、2/3
218、(A)多头、大升角的蜗杆,通常应用在()设备的蜗杆传动装置中。
A、传递动力 B、手动起重 C、需要自锁 D、转速高
219、(A)对蜗杆进行现场测绘时,其模数通过测量蜗杆()来确定。
A、轴向齿距 B、顶圆直径 C、分度圆直径 D、根圆直径
220、(C)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主要是针对()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来进行的。
A、蜗轮和蜗杆 B、蜗轮轴和蜗杆 C、蜗轮 D、蜗杆 221、(A)在圆柱蜗杆传动中,最常用的是()蜗杆传动。
A、阿基米德蜗杆传动 B、渐开线蜗杆传动
C、圆弧圆柱蜗杆传动 D、法向直廓圆柱蜗杆传动
222、(D)与齿轮传动比较,下述()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传动平稳,噪声小 B、传动比可以很大 C、在一定条件下能自锁 D、传动效率高 223、(C)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上,()应符合标准数值。
A、端面模数 B、法向模数 C、轴向模数 D、齿顶圆模数 224、(B)定轴轮系就是其()是固定的。
A、所有齿轮轴 B、所有齿轮轴几何中心线 C、个别齿轮 D、所有齿轮中心距 225、(C)行星轮系就是()是不固定的。
A、所有齿轮的轴 B、所有齿轮轴几何中心线 C、只有一个齿轮轴的几何中心线 D、所有齿轮的中心距 226、(A)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在什么情况下冠以正负号?()
A、所有齿轮轴线都平行 B、首末两轮轴线平行 C、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 D、所有齿轮轴线都不平行
共 21 页 第 18 页
227、(B)惰轮对轮系的从动轮()有影响?
A、转速大小
B、转向 C、转速大小和转向 D、不一定 228、(A)行星轮系具有()自由度。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不一定 229、(B)差动轮系具有()自由度。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不一定 230、(B)传动比的符号i13H表示()。
A、轮系中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传动比
B、转化轮系中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传动比
C、H轮和第一、第三齿轮的传动比 D、不清楚
231、(A)将行星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其相对运动关系()。A、不变 B、变化 C、有时变有时不变 D、加附加条件不变 232、(B)行星轮系是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固定不动的轮系。A、轴 B、轴心线 C、轮毂 D、辐板 233、(B)摩擦传动机构噪声()。
A、大
B、小
C、较齿轮传动大 D、不清楚 234、(B)带传动安装精度()。
A、高
B、低
C、较蜗杆偏高
D、不清楚 235、(A)螺旋传动增力效果()。
A、高
B、低 C、较带传动低 D、不清楚 236、(D)要求机构有急回特性的,应选择()。
A、带传动
B、蜗杆传动
C、齿轮传动
D、平面连杆机构 237、(C)要求传动比较准确的,应选择()。
A、带传动
B、摩擦传动
C、齿轮传动 D、其它机构 238、(C)机械传动机构传递功率与转矩,转速的关系应为()。A、P=FV/1000 B、V=∏ND/60X1000 C、T=9550P/N D、都不是 239、(B)下面机构属于高副接触的()。
A、平面连杆机构 B、凸轮机构 C、带传动 D、都不是 240、(C)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包括()。
A、位移和速度 B、几何尺寸 C、动力和效率 D、传动比和速度 241、(A)工作中只受弯矩不受转矩的轴,称()。A、心轴 B、传动轴 C、转轴 D、阶梯轴
242、(C)为便于零件的装拆、定位,一般机械中的轴多设计成()形状。A、光轴 B、曲轴 C、阶梯轴 D、锥形轴 243、(C)自行车的前、中、后轴是()。
A、都是心轴 B、都是转轴 C、分别是固定心轴、转轴和固定心轴 D、分别是转轴、转动心轴和固定心轴 244、(A)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来进行轴向固定,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A、螺母 B、紧定螺钉 C、弹性挡圈 D、都不行 245、(B)增加轴在截面变化处的过渡圆角半径,可以()。
A、使轴上零件轴向固定比较可靠 B、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C、便于加工 D、便于装配 246、(B)设置在轴颈处的砂轮越程槽主要是为了()。A、减少应力集中 B、便于加工 C、便于装配 D、美观 247、(A)齿轮轮毂宽度()与之相配合的轴段长度。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248、(C)要求轴的机械性能较高,可淬火性也较好可选择()。A、Q234A B、35碳钢 C、40Cr D、铸铁 249、(D)当轮毂需在轴上沿轴向移动时,可采用()。
共 21 页 第 19 页
A、普通平键 B、半圆键 C、切向键 D、导向平键和滑键 250、(D)平键的剖面尺寸按()选择。
A、传递扭矩大小 B、速度 C、功率大小 D、轴颈 251、(C)平键连接工作时主要失效形式为()。A、点蚀 B、折断 C、压溃 D、弯曲
252、(D)键连接中()承载能力大,定心性和导向性好。A、普通平键 B、半圆键 C、切向键 D、花键 253、(C)齿轮减速箱中,低速轴较高速轴直径()。A、小 B、相等 C、大 D、不一定
254、(D)在正常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A、断裂 B、塑性变形 C、磨损 D、疲劳点蚀 255、(D)下面哪种条件下不是选择轴承的条件()。A、载荷条件 B、转速条件 C、装配条件 D、美观
256、(D)下面哪种失效形式不是滑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A、疲劳点蚀 B、塑性变形 C、磨损 D、断裂 257、(B)滚动轴承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选择()。A、基孔制 B、基轴制 C、混合配合 D、不一定
258、(D)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等于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A、代数和 B、乘积 C、之差 D、分别乘以一个系数后再相加
259、(C)滚动轴承的寿命是指轴承中任一元件出现疲劳点蚀前轴承所经历的总()。A、总载荷 B、最大径向载荷 C、转数 D、最大轴向载荷
260、(A)大量试验证明滚动轴承所承受的载荷P与寿命L的关系,可表示为PεL10=常数,此结论()。A、对 B、不对 C、说不清 D、再加上一定条件
261、(A)对()滚动轴承,应按轴承的静载荷选择轴承尺寸。
A、缓慢摆动或极低速运转 B、高速转动 C、一般运转轴承 D、转速较高同时又承受冲击载荷 262、(B)为保证滚动轴承定位可靠,轴肩圆角半径必须()轴承圆角半径。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所谓
263、(C)若滚动轴承在外载荷、转速均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内圈转动和外圈转动两种形式,哪种形式先失效()。
A、内圈转动 B、外圈转动 C、一样 D、不定
264、(D)滚动轴承的等级按公差可分为0、6、5、4、2级,其中()级精度最高。A、0 B、6 C、4 D、2 265、(D)滚动轴承代号61710/P6中P6代表()。A、内径 B、宽度系列 C、直径系列 D、公差等级 266、(D)滚动轴承代号6203/P5中03代表()。A、直径系列 B、宽度系列 C、公差系列 D、内径为15 267、(A)滚动轴承代号61710中前面的“1”代表()。A、宽度系列 B、直径系列 C、内径 D、公差等级 268、(B)滚动轴承代号61710中的“7”代表()。A、宽度系列 B、直径系列 C、内径 D、公差等级 269、(C)滚动轴承代号61710中的“6”代表()。A、宽度系列 B、直径系列 C、类代号 D、内径 270、(D)选择滚动轴承应不考虑()。
A、载荷条件 B、转速条件 C、装调性能 D、轴的尺寸大小 271、(B)滚动轴承一般不发生()失效。A、疲劳点蚀 B、压溃 C、塑性变形 D、磨损
共 21 页 第 20 页
272、(D)下面哪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滚动轴承间隙的调整()。A、调整垫片 B、可调压盖 C、调整环 D、应用轴承端盖 273、(A)滚动轴承的预紧的目的()。
A、提高轴承的刚度和旋转精度 B、提高轴承安装的可靠性 C、防松 D、防尘 274、(C)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按()确定。A、载荷性质 B、载荷大小 C、转速大小 D、工作条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推荐阅读:
小结--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03-2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作业要求01-31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07-01
混凝土结构论文09-02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01-16
混凝土结构裂缝机理有哪些?07-11
钢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05-14
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多少?03-14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学习有感02-03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和预防措施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