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人教版七上名著导读试题S(2篇)
1.2023新人教版七上名著导读试题S 篇一
《西游记》 名著导读
【小说主题】
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 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 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 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内容】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主要情节】
1.大闹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2.大闹黑风山(祸起观音院):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3.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4.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5.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6.大战红孩儿: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7.车迟国斗法(降三怪):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在三清殿,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大仙。三大仙欲报受辱之仇,与唐僧斗法。先斗祈雨,再斗坐禅,三斗隔板猜物。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最后赌砍头剖心下油锅,悟空使出降妖手段,三大仙现出原形死于非命。
8.女儿国遇难:师徒途径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诱开真仙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医好了师父、师弟的奇恙。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夫。唐僧割断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悟空与八戒与妖女酣斗,却被她暗施毒针刺伤。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9.真假美猴王: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如来使他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
10.三调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将他扇到九万里外的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二借宝扇,被扇不动,变成虫子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不料却是假扇,愈扇火愈大。悟空变做牛魔王形状,三借得宝扇,不料真牛魔王得知被骗,变成八戒模样,又拿走了扇子。悟空与天将恶战牛魔王,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悟空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11.大闹五庄观: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后不老。观主镇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骂唐僧。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师徒们夜间逃走。镇元子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夜间师徒再次逃出。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悟空为医活果树,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同来,复活果树。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人物分析】
★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
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猪八戒:(本是仙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典型情节——调戏嫦娥、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淳朴憨厚。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心地善良、信仰坚定、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 拔,但有时过于迂腐,太糊涂太慈悲。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阅读练习】
一、填空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字,号,代人。
2.全书共回,第1至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至回写,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生真谛。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又唤,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5.猪八戒又叫,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6.沙僧也叫,原为天宫中的,被贬下界,在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因违逆父命被囚,后化作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8.《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9.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二、列举简述题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4.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5.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6.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什么?
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8.《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9.《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盛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哪儿得到的?这个武器原来是做什么用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
10.《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
11.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
12.写出几个《西游记》中具有神妙奇幻的想象,紧张曲折的情节?
13.《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三、识记辨别题
1.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 ;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
2.与《西游记》中“猪八戒”有关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 3.为《西游记》中的故事补全题目:
八卦炉中逃大圣。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4.《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5.孙悟空向牛魔王“借”扇表现了孙悟空的。
6.“美猴王”的称号由 石猴 而来,他作出了贡献,大家尊之为“”,“孙悟空”是为他取。
四、理解概括题:
1.从《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作介绍。
2.吴承恩的笔下,取经一事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它给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3.《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作者想像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4.“金蝉脱壳”的含义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战争经常用到的一种计谋,《西游记》中有一个妖怪与孙悟空、猪八戒打斗时就用到了这个计策,你能简要地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么?
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结合相关情节内容,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
6.《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 章回体神话 小说,是 神话小说 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 的事件。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中,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定海神针,又唤 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五行山,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斗战胜佛。
5、猪八戒又叫 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 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净坛使者。
6、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8《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9、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三、识记辨别题
1、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孙悟空
《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
太白金星
;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
太上老君。
2、与《西游记》中“猪八戒”有关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为《西游记》中的故事补全题目: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大圣一调芭蕉扇。
4、《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孙悟空向牛魔王借扇表现了孙悟空的先礼后兵。
6、“美猴王”的称号由 石猴
而来,他作出了贡献,大家尊之为“ 千岁大王 ”
“孙悟空”是菩提祖师为他取姓为“ 孙 ”,法名“ 悟空 ”
四、理解概括题:
1.从《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作介绍。
【参考】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是一位饱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猪八戒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身上的许多小毛病: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有时耍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但他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唐僧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另一方面,他相当窝囊,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
2.吴承恩的笔下,取经一事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它给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参考】为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战胜一切敌人。3.《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作者想像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参考】如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皇大帝赐予他的“弼马温”的官职,并偷取了“潘桃会”上潘桃,遭到天兵天降的捉拿,在天路可走之时,大闹天宫,与各路神仙英勇奋战。孙悟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金蝉脱壳”的含义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战争经常用到的一种计谋,《西游记》中有一个妖怪与孙悟空、猪八戒打斗时就用到了这个计策,你能简要地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么?
【参考】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唐僧师徒经过黄冈岭时,遇到一只老虎精拦路,孙悟空、猪八戒与其打斗时,它抓下自己的虎皮盖在卧虎石上,然后化阵轻风掳走了唐僧。
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参考】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6.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2.2023新人教版七上名著导读试题S 篇二
课本第66页至第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 [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