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10篇)
1.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 篇一
八角希望小学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十一期
预防地质灾害教育主题班会
教学内容: 预防地质灾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理解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出现的不同的现像,理解它们的性质。3.预防和逃离自然地质灾害。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二、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当逼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八角希望小学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十一期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三、当你遇到泥石流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2.政府部门应立即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四、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旧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依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由冒出热气(或冷风)。8.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八角希望小学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十一期
五、怎样避免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滑坡和崩塌?
1.首先要搞好滑坡、崩塌灾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增强全民对滑坡,崩塌灾害的科学知识,从而使人们在从事工程经济活动时主动地遵循自然规律,免遭大自然的报复。
2.加强预先勘察,防患于未然。避免或禁止的斜坡上修建路坝、矿、建筑物,设堆积场等使斜坡“加载”的工程;或在斜坡下部挖沟切坡、挖洞采矿等削弱“抗滑能力”的工程;以及大量爆破等诱发滑坡的活动。在施工以前要首先请专业人员对场地进行勘察,弄清斜坡的稳定情况。若发现场地斜坡稳定条件差,或者正好碰上老滑坡体则最好避兔在这种场地上施工,若无法避开,那么在施工前必须对该斜坡进行彻底加固治理,以免留下后患。
3.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以兔破坏斜坡的稳定性。在稳定性较差的斜坡上施工,应该选择在雨季前施工和完工,以避开雨季的影响。
4.及时治理不稳定斜坡、在施工期间或工程、建筑物运营后,若发现场地斜坡有不稳定迹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整治,控制其发展。
5.要严禁无规划、不合理地向斜坡引流、排泄地表水及地下水和生产。生活废水,也要防止坡体上蓄水池、渠道等输水、蓄水设施向坡体渗漏,并严禁在稳定性差、裂隙发育的斜坡上进行农业灌溉。
6.严禁在山坡上不合理地开荒造田、乱砍滥伐、破坏山坡保护层。
六、降雨等级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地质灾害的发生除致灾点所处地质条件地貌特点外,连续降雨后的强降雨或突发性的特大暴雨是其成灾的主要原因。
1.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预报分成5级:1级为可能很小;2级为可能性小;3级为可能性较大;4级可能性大;5级为可能性很大。当预报预警等级≥3级时,在省电视台一套天气预报节目和省广播电台向社会发布。
2.≥3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降雨指标。八角希望小学
一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第十一期
① 3级预警的降雨指标:本次前期累计降雨量≥100mm,未来24小时预测降雨量≥50mm;
② 4级预警的降雨指标:本次前期累计降雨量≥100mm,未来24小时预测降雨量≥100mm;
③ 5级预警的降雨指标:本次前期累计降雨量≥150mm,未来24小时预测降雨量≥150mm。
七、不同等级预警的相应工作要求。
各级政府可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自测降雨情况,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当然重点是临灾时的人员避让工作。具体运作如下:
1.≤2级预警(日降雨量<50mm)可不作防灾布署。
2.3级预警时(日降雨量>50mm),实行防灾联系人24小时电话值班。同时要求监测点人员加密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4级预警或自测日降雨量≥100mm或过程雨量>150mm,且仍处持续强降雨状态时,应及时通知各灾情隐患威胁对象做好避让的准备,并视情要求人员转移避险。
4.5级预警或自测日降雨量>150mm,且仍处持续降雨状态时,及时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和应急处置准备。
2.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篇二
一、编制说明................................................2
(一)编制目的.............................................2
(二)编制依据.............................................2
(三)编制范围.............................................2
(四)实施实效.............................................2
(五)工作原则.............................................2
二、应急机构及职责.........................................3
(一)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小组.........................3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3
(三)领导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4
(四)统一调度、分工协作...................................6
三、应急准备................................................6
(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6
(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6
(三)应急方案和救灾培训...................................7
四、临灾应急................................................8
五、灾害应急................................................9
六、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程序与要求................11
七、培训演练...............................................11
八、应急物资...............................................12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建指、局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时,避免或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项目部全体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项目,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上级部门防地质灾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项目分部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历年的地质灾害情况编制。
(三)编制范围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第三项目经理部突发性地质灾害引发的施工人员和机械等的防灾应急撤离和处置。
(四)实施实效
2010年05月01日至2012年12月30日。
(五)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依靠科学、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快速、处置果断。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二、应急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小组
昆枢铁路第三项目经理部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刘劲松
副组长:王保平、张伍
成员:李银川、靳宝华、李保军、李永涛、韩健中、王立、房永生、李彩娜、李春保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靳宝华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指挥现场抢险救援队伍;
2、迅速有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预测、分析、评估工作,判断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及其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
3、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扩大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具体措施。
4、负责迅速组织和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及有关设施、设备。
5、出现较大级临灾险情或发生中型以上地质灾害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并接受地方政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府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6、执行上级领导下达的其他关于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的工作任务。
(三)领导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紧急抢险、调查监测、医疗卫生、治安保卫、基本生活保障、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应急资金保障等工作组,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如下:
1、小组办公室
督促、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调查和评估,提出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根据指挥部的各项指示、命令,负责实施、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联络、接待等指挥部的各项日常工作。
2、紧急抢险组
由安质部牵头,项目其他部门和各施工作业架子队主要领导人员组成。人数由小组根据险情或灾情确定。
主要职责:调集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施设备,指导和支持现场救灾,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调查监测组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由工程部牵头,有关技术人员和信息联络员组成。主要职责:调查、核实灾害发生的时间、位置、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查明灾害类型、规模、潜在的威胁和影响范围以及灾害成因和诱发因素;组织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根据灾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现场指挥部。
4、医疗卫生组
办公室牵头,由办公室人员和当地医疗机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5、治安保卫组
由办公室牵头,门卫及后勤人员等组成。
主要职责:维护工地道路交通秩序,负责救灾物资和受灾人员、财产及重要部门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6、物质保障组
由物资部牵头,物资人员和后勤人员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协助项目部做好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做好救济物资(含药品)的供应、调配和管理,协同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和保险理赔等工作。
7、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组
由副经理牵头,施工员和作业队人员等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协助项目部抢修受损的通信、电力、供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水、驻地等设施,必要时采取架设临时通讯、供电设施,保证应急通讯联络畅通和应急供电,保证道路交通畅通,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尽快恢复破坏的基础设施。
8、应急资金保障组
由财务部牵头,项目经理和财务人员等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项目部应急救灾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款物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四)统一调度、分工协作
进入临灾应急或灾后应急状态时,指挥部各工作组以及其它担负抢险救灾任务的单位、个人,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责任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应全力参加,分工协作、积极配合,做好地质灾害发生地周围群众的防护工作。
三、应急准备
(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
1、抢险救援的人员主要由项目部各部门人员和施工作业架子队组成。
2、抢险救援人员由紧急抢险组指挥调度,在相关领导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物资保障组和应急资金保障组平时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财政部门要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款列入财政预算;物资部储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备一定数量的救济物资;架子队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保障交通的畅通;办公室负责其他生活必需品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三)应急方案和救灾培训
1、项目部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抢险救灾行动方案,内容包括监测、预防责任人、预警信号、人员财产撤离路线、临时避险安置点的安排等,并报办公室备案。
2、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必须告知所有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对有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隐患点,同时要告知可能受次生灾害威胁的人员,不得随意变换。
3、预警信号必须由专人发布,一般为灾害点的监测人或领导小组负责人,预警信号发布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4、人员财产的撤离和转移路线,必须遵循安全和迅速的原则,原转移路线遭到破坏时,要根据领导的意见重新确定路线。
5、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架子队要组织建立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应急抢险救灾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灾后应急求助手段及时到位。
应急小组各成员,要根据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方案,组织人员,根据部门职责范围和专业特点,加强岗位技术培训,组织实战演练,提高抢险救灾人员的素质。同时要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四、临灾应急
(一)应急小组接到一般级地质灾害险情报告后,应立即会同各部门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险情,采取有效应急防范措施,防止险情加剧。必要时可请求上级主管部门共同进行现场调查,并向上级部门提出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一旦启动本预案,项目部各工作组要指导、协助现场有序地组织抢险避灾工作:
1、调查险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会商,提出应急抢险避灾措施建议,确定抢险避灾方案。
2、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人员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对灾害隐患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 其发展趋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并做好灾害突发的报警工作。
4、组织施工力量,实施必要的应急工程,减缓和排除灾害险情发展。
5、项目部各部门根据险情状况,做好相关应急工作。
(二)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险情和抢险避灾情况,得到指导,争取支援。
(三)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应当根据调查组的建议,宣布结束临灾应急期,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危险区事宜,提出下一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架子队组织实施。
(四)接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报告后,项目部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立即成立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并启动本预案,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等工作组赶赴现场,接受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统一调度、指挥。
五、灾害应急
(一)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后,项目部应及时向局指报告,同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灾区调查、核实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和失踪的人数、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灾害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对策、措施等内容,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防止灾情扩大。
(二)发生中型地质灾害后,项目部立即成立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小组并启动本预案。小组应于24小时内速报局指及公司主管部门,并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等工作组赶赴现场,接局指和当地政府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
(三)发生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后,项目部立即成立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小组并启动本预案。小组应于6小时内速报局指和公司主管部门,以后每24小时向局指和公司有关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直到调查结束。同时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等工作组赶赴现场,接受局指和当地政府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本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应急工作组,根据组长的指令和职责分工,指导、协助现场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主要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任务:
1、应急调查组应查明灾害类型、规模、潜在的威胁、影响范围及成因和诱发因素,组织灾情监测和评估,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对策措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束后,应急调查组应及时提交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
2、紧急抢险组组织紧急抢险救灾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组织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和重要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医疗卫生组组织急救队伍,可设置急救站,抢救伤员,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治安保卫组维护灾区道路交通秩序;根据调查组建议,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安排巡逻值勤人员;禁止与抢险救灾行动无关的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
5、物质保障组协助作业队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协同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和保险理赔等工作。
6、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组指导灾区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的通信、电力、供水、水利、交通、校舍等设施,保证应急通讯联络畅通、应急供电和道路交通畅通,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尽快恢复现场施工秩序。
7、应急资金保障组负责应急救灾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应急款物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8、以及小组办公室及时向局指及公司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得到指导,争取支援;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应急工作;做好新闻报道、受灾人员慰问、接待等工作。
(四)灾情、险情已经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应当根据调查组的建议,宣布结束灾害应急期,撤销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危险区事宜。项目部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统筹规划、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五)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将地质灾害损失和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局指和公司主管部门。
(六)禁止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
六、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程序与要求
(一)接到初步灾情或险情报告后,灾情达到中型以上或险情达到较大级以上的,本预案立即启动。
(二)灾情为小型或险情为一般级时,由局指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三)本预案一经启动,立即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小组,行使组织领导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职能。
七、培训演练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活动,使
新建昆明枢纽铁路东南环线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防灾深入人心,一旦遇险,有组织、有纪律,临危不乱。
八、应急物资
1、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2、防灾物资:水帐篷等。
3.横沟小学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篇三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定、发展等。为切实做好我校的防汛工作,确保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条例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防地质灾害工作的意义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一方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每一位教职员工,应时时刻刻装着防地质灾害工作,具有强烈的防地质灾害意识。树立起防地质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成立各应急小组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将防地质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防地质灾害指挥小组:
由李天祥任组长,普文华
杨婧
张若英
沐进珍为成员。负责整个防地质灾害灾害的抢险工作,并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2、抢险疏散小组:
由吴永丽任组长,张翔福
段保发
李春花
为成员。具体负责发生暴风雨等防地质灾害时的人员疏散,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等工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地为火车站前的空旷地带。
3、后勤保障小组:
由王斌组长,宋学华
林学才为成员。具体负责整个抢险工作的物资经费的准备工作,从物资和经济上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1、加强防地质灾害宣传教育,增强意识。
学校发生防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全体师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树立防地质灾害工作责任重大的意识。加强防地质灾害宣传教育。
2、定期检查。
学校应在每年的五至十月期间的每个月特别是暴风雨季节对学校内的房屋、校舍、围墙、用点设备设施、排洪通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消除防地质灾害可能带来得隐患。
3、离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
当险情发生时,由险情发生地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师生紧急撤离示意图》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
师生生命安全。
4、进行紧急撤离演练。
听到疏散信号后,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室前后门按顺序向操场疏散,各班在安全组的指挥下,就近集中到操场中央。楼梯拐角处有教师监督,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撤离途中,要做到不起哄,不打闹,不推挤,不搞恶作剧,双手护头直至到达安全区域。
5、积极抢险: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迅速赶到学校,隐的时间上的主动在抢险中,首先抢险小组应及时迅速有效的疏散有危险的人员,特别是学生。同时,在保证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禁令减少财产损失。
6、及时上报: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汇报,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总之,在防地质灾害,在防地质灾害工作中,全体教职工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要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牢固树立责任重与泰山的意识,增强防地质灾害意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4.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 篇四
今年春季我县出现持续和强降雨天气,特别是“五一”小长假临近,通过我县气象局的消息得知“五一”仍然是阴雨或雷雨。持续的阴雨天给我园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我园全体师幼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师幼平安地学习、生活、工作,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并能迅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地质灾害。切实有效降低灾害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每位教职工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极端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不忘安全、事事重视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切实做好学校防汛及预防地质灾害工作。
一、应急措施及要求
1、要充分认识防御暴雨和地质灾害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克服麻痹侥幸思想。
2、要加强巡查检测,责任到人,值班教师要做好巡查记录,及早防范可能出现的灾情。一旦发现汛灾、滑坡事故,必须立即向园长报告。重特大事故(师生死亡)发生后,学校立即报告县街道教育管理中心、街道办事处、县教育局安监办。
3、学校在安全宣传专栏里面做好防汛防地质灾害安全宣传工作,各班要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对幼儿进行防汛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把这些安全知识渗透到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去,让幼儿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各班把相关的防汛防地质灾害安全知识张贴到各班的安全主题宣传栏里去,对家长进行家访或以家长会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3、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上报,在1小时内以电话的方式上报,2小时内必须要书面按照相关规定逐级上报。
4、报告内容:汛灾、滑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伤亡程序和范围、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区采取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事故现场情况,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后,学校应及时进行补报。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防汛、地质灾害应急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田丽虹 副组长:邹英
成员:熊腾鹏 周琴 崔志刚 李慧芳 田茜 张雪莲 职
责:
1、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其它地质灾害防灾救灾任务。
2、督促、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3、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负责实施、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应急工作;负责领导小组的信息、联络、接待等日常工作。协同上级有关部门维护灾区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负责救灾物资和师生、财产和学校的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二)各班老师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处置工作需要,认真配合上级做好大、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
1、各班老师:负责及时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安定学生情绪,协助调运救灾物资、设置避险场所,组织转移、安置和救济受灾学生;核定和报告灾情,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学生救助和安置情况。
2、值周老师: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三、一旦学校出现汛灾事故,立即启动以下各职能小组,全力投入事故处理工作:
1、应急指挥小组: 组
长:田丽虹 副组长:邹英
成员:周琴 崔志刚 李慧芳 田茜 张雪莲 熊腾鹏
其职能主要有: ①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并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决定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②尽早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情况; ③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职能小组投入工作;
④密切配合医疗,公安等机构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有关指示。
⑤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责任。
2、医疗救援小组 组
长:张雪莲 成员:肖芬 张姣姣 主要职责有:
①立即组织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
②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伤情或病情动态,随时与校长保持联系;
③接待赶到医院的家长,并说明基本情况,做好安抚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
3、现场控制小组: 组
长:熊腾鹏 成员:各班教师
主要职能是:
①控制现场,维护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②排查其他受伤人员,组织力量送医院; ③接待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及思想工作;
④由当班教师管好各自的学生,不围观,不拥挤,防止学生慌乱、散失,维护学生秩序;
⑤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
4、后勤保障组 组长:田茜
成员:后勤工作人员。主要职能:
①尽力做好医疗求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工作; ②必要时配合医疗,防疫等机构进行现场消毒,取样分析等工作; ③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工作,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织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5、信息资料小组: 组长:李慧芳
主要负责汛灾、滑坡事件全过程的各种文字、图象信息资料采集、撰写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做好相关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提供各种资料,2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
四、汛期安全巡查责任片区 总负责:田丽虹 责任片区具体分工如下: 崔志刚:校舍、校产; 张姣姣 :教师宿舍及睡房
冉科、冉光权:校门周边张 波:教学楼周围及挡墙; 熊腾鹏:操场围墙等; 邹英:校园周边 教室:各班教师 食堂:周琴 办公室:李慧芳 要求:
①对责任片区及周围的场地、围墙等设施认真细致做好汛期安全巡查,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
②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排除险情; ③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投入工作。
5.《预防地震_减少灾害》主题班会 篇五
活动目的:
1、掌握地震来临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预防地震,关爱生命,减少灾害。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揭题: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七年后的今天,为了牢记这一惨痛经历,为了缅怀远离我们的亲人,为了我校师生生命安全,我们特召开此次“预防地震,减少灾害”的主题班会,旨在能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
二、根据以往的了解,你都知道地震的哪些知识呢?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a、地震象一个可怕的恶魔,摧毁了无数家园。
b、地震导致了无数个家庭的离散,相信这些家庭要永远背负着生活的阴影。c、人民子弟兵真是好样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d、大爱无言,大爱无疆。
1、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
师:是呀,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地震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关于地震,你都了解哪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呢?
a、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b、地震时先有纵波,再有横波,其中横波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c、地震的三要素是发震时刻(发生地震时间)、震级、震中。d、我知道按照震级的大小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3、关于地震的谚语: a、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b、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c、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d、阴历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三、了解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1)平时需要我们做哪些准备?
A、制订一个简单可行的家庭防震计划,包括:学习地震基本急救常识和避震方法,储备适量的食品和饮料,消除不利防震的隐患,商定震后家人的联络方式和会聚地点等。
B、每个家庭都应准备好地震急救包,主要包括:药品、食品、饮料、电筒、口罩、收音机等,把它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
C、平时应有组织地进行地震应急演习,避免地震发生时忙中出乱。(2)在户外怎样避震?
D、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E、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的烟囱、水塔、立交桥等。
F、要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G、还要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等。(3)、在家庭中应该如何避震?
H、在楼内,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或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师: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洗手间、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那么在室内避震要注意什么呢?
A、保持镇定,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B、还要注意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到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4)在学校应该如何避震?
如果发生地震时在学校,需要注意什么?
C、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到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师:如果现在地震来临,你该怎样做?(学生演练)
D、在操场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护住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E、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5)、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F、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悬挂物,保护头部。
286433152.doc
G、不要慌乱涌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H、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远离玻璃等危险物。I、在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6)遇到火灾时怎么办?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摇晃停止后弯腰逆风而行。(7)震后怎样自救?
A、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树立生存的信心,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自己。
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物体,用砖块、木棍支撑断壁残垣。
B、设法脱离险境。
如果找不到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互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控制自己情绪,如受伤想法包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C、维持生命。
如果时间较长,要节约使用并尽量寻找水和食品,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9)、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灾区群众要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方法。那么,你知道震后救人原则中的四先四后指的是什么吗?
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少,后救老;先救易,后救难;先救生,后救人。
四、班主任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不仅掌握了防震减灾的有关知识,而且学会了在灾难面前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帮助别人,提高了我们冷静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相信我们以后一定能够自觉学习有关地震方面的防灾自救知识,在关注建筑安全的前提下,远离地震灾害,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不要让祖**亲伤痛,不要华夏儿女伤痛。
6.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 篇六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爱尼山国土所认真贯彻县、乡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精神,在县主管局的指导下,认真分析研究,紧紧围绕县局“坚持一个重点,狠抓二个落实,搞好三级培训,实现四个提高”的目标。全面抓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坚持预防这一个重点,抓好《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重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编制的《方案》和《预案》注重从政府统筹安排工作的角度出发,突出地质灾害隐患预防为主,考虑周全,内容完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可行。
二是落实监测预报和乡党政领导班子挂点联系制度,保障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人监测预报员和挂点联系领导。每年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地质环境保护责任书》,国土资源所与各监测员和矿山业主签订《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责任书》。
三是搞好乡、村、组三级宣传培训工作,乡政府组织各村委会三职干部培训25人次,国土资源所分点巡查抓好村民小组成员和监测员培训56人次,监测员负责抓好监测点受 威胁群众的宣传培训工作。发放《避险明白卡》292份,同时建立发放签收台帐,发放《工作明白卡》和《监测记录本》25份。结合“地球日”和“土地日”,采用广播电视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滑坡泥石流避险常识》2期5场次,在双柏县送戏下乡期间,配合双柏县民族艺术团开展滑坡泥石流避险知识小品宣传1场次,在县、乡地质灾害巡查和校舍安全排查期间,召开户长会宣传讲解13场次,进入厂矿学校宣传讲解12场次。实地宣传占地质灾害监测点的100%,校区宣传占全乡中小学校的100%。
7.防踩踏主题班会 篇七
班会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认真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班会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踩踏事件的资料
班会时间:2010年12月8日
班会地点:四一班教室
参加人员:四一班全体学生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通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
主持人讲话:同学们,2010年11月29日19时,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还有1人因脏器严重受损病危。此次踩踏事故中共有123名学生入院检查。
看着这些鲜花般生命受到威胁,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为这些无辜生命的逝去感到无比的惋惜,为何拥挤踩踏事件在校园频频发生?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今日的主题班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二、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踩踏事件
主持人:同学们,教训是惨重的,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的资料。1、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2、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3、2006年11月20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4、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三、交流讨论
主持人:这么多的事故简直触目惊心,到底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拥挤踩踏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交流要讨论一下。
1、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学校楼道、超市活动现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
2、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遇到拥挤踩踏的情况怎么办
面对踩踏事故时候应该做到以下10点:(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四、游戏竞赛
下面我们进入班会的第四阶段:竞赛抢答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主持人提问,小组抢答,答对加100分,答错不得分。小组一个同学答得如果不全面,本组内其他同学可继续补充。
①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时间
②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③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群体
④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设备设施因素
⑤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管理因素
五、辅导员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危险时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拥挤踩踏事故只是众多安全事故中的一种,我们只有时时做到心中有安全,安全在我心,才能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不测的,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希望同学们把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提高安全意识,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快乐健康的生活学习。篇二: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
三(4)班
一、活动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二、活动过程:
(一)踩踏事件悲剧回放 2005年10月25日 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2005年11月26日 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2006年11月20日 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2007年8月28日 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2010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上百名学生受伤被送往医院。目前41名住院学生中有1人病危,有6人重伤,另有34人轻伤。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知识,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讨论: 1.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2.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怎样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二.预防对策大家谈
主持人:同学们下面进入我们主题班会的第二阶段:
预防对策大家谈
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如何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
在校学生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要做到以下10点:(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篇三:预防踩踏安全事故主题班会
八(5)班预防踩踏安全事故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4认真面对学校踩踏事件。议程:
一 踩踏事件悲剧回放 2005年10月25日 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2005年11月26日 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2006年11月20日 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2007年8月28日 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知识,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讨论:
1、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怎样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学生发言,同学指正补充。
二.预防对策大家谈
主持人:同学们踊跃发言,反映大家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丰富的安全知识,这是我们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必备因素,希望大家不但要牢记心中,更要应用在实际行动中。同学们,与其为逝者叹息,不如未生者祈祷;与其在事故发生后吸取教训,不如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防。有道是:“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下面进入我们主题班会的第二阶段:
预防对策大家谈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这次主题班会的准备过程中,我们班的班长专门采访了校长,了解了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下面我们请班长把他的采访结果向大家做以汇报。
班长发言:
我校从内部管理角度做到了以下几点: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第一: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第二: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灯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第三: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极可能将班额达、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层教室。
主持人: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安全工作归属政教处管理,下面我们有请采访政
教主任的副班长回报他的采访结果。
副班长发言:
为配合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政教处做到以下几点: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所中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圆晕的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形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主持人: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往往与设施设备因素有关,而学校设施设备的建设是总务处的职责。下面我们有请采访总务主任的财产管理委员回报他的采访结果。
财产管理委员发言:
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我校总务处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进行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保持通畅:学校应在通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最后教师明确如下内容:
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预防踩踏发生
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
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志愿者有权利和义务组织安排在场人员有序疏散。
志愿者在指挥过程中,应尽量及时联系外援求助。
安全脱险
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遇到伤者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篇四:《珍爱生命,防止踩踏》主题班会
《珍爱生命,防止踩踏》主题班会
侯镇岔河小学 五年级二班 2011.3.29 一.班会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学习一些在公共场所发现危险,避免危险的方法和知识。3.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 1.新疆阿克苏第五小学“踩踏事故”(2010.11.29)资料。2.安全知识竞赛题目。
3.提前拟订好一份安全倡议书。
三.班会过程:
(一)主题导入
老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多么珍贵!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关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讲述有关于安全的实际案例 1.2005年10月下旬,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一所小学晚上八时许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45人受伤; 2.2006年11月18日晚,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镇沉浸在悲痛中。18日晚8时30分许,土塘镇中学发生集体踩踏事件,6名学生在下楼时被挤倒后踩死,39人受伤,其中11名重伤者至今仍在医院抢救。据多名目击学生称,当晚8时30分左右,该校初一年级6个班学生下晚自习,有学生下至二楼与一楼拐弯处被后面学生挤倒,后面下楼的学生见状惊恐万状、蜂拥下楼欲逃,导致学生挤在狭窄的楼梯拐弯处,互相挤踏,致有5男1女6名学生死亡,另有11名重伤。3.2010年11月29日12时许,位于新疆阿克苏市杭州大道的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已造成6人重伤,1人病危。事发后,新疆阿克苏地委书记黄三平第一时间赶至地区人民医院看望受伤人员,要求全力救治,近百名孩子受伤被送往医院。
当时正是课间操时间,学生从楼上蜂拥而下,前面的学生摔倒后引起踩踏,楼梯扶手被挤歪,造成孩子被挤伤或摔伤,近百名孩子已被送往医院。
(三)抢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
常见安全知识试题
竞赛抢答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主持人提问,小组抢答,答对加100分,答错不得分。小组一个同学答得如果不全面,本组内其他同学可继续补充。
①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时间
②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地
③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学生群体
④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设备设施因素
⑤ 学校中拥挤踩踏事故易发生的管理因素
(四)讨论,师生共同查找本校、本班内容易出现的拥挤现象,踩踏事故的隐患。(同学踊跃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以生活中的现象展开讨论)
(五)班长向全班发出倡议书:
(六)制定预防踩踏措施
(1)安全行为的培养:养成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
(2)发现有同学行为具有危险情形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向老师汇报。同时,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3)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老师组织疏导,与别的班级错开时间,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4)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圆晕的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七)预防踩踏预案
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加强内部管理
集队集会时,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下楼排队,散操时值日老师要站在楼梯口和楼梯拐弯处维护楼道秩序,保证学生安全。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1)要收集各地发生此类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注重安全行为的培养。要教育学生养成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禁止在人流高峰时段在楼梯和过道停留或逆向行走,不得滑楼梯扶手。
(3)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不搞恶作剧,不故意堵塞通道,不人为制造恐慌气氛。
(4)教育高年级同学保护礼让低年级同学。
(5)教育学生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保持心理镇静,放慢移动速度,如有同学跌倒要大声制止后面同学前进,扶起跌倒的同学,后面的同学要立即停止前进,不得故意往前挤,不得探头观看,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6)严禁学生在楼梯平台上玩打弹子等游戏篇五:防踩踏防拥挤主题班会
活动内容: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
2.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3.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出示收集的近年来部分校园踩踏事故:
▲ 2013年 2月27日上午6时15分左右,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1名学生受伤,4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
▲ 2010年11月29日12时,距乌鲁木齐千余公里的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病危1人。
▲ 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 2008年4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第一楼楼梯间内,数名学生因为拥挤倒在人群中,6名小学生在事故中受伤。▲ 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通过以上的例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许多安全隐患就隐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 的危险性。
三、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
(一)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发生在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放学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二)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楼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三)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四)易发生事故的设施设备因素:一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三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也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
(五)易发生事故的管理因素:一是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梯时,没有老师组织和维持秩序;二是学生上晚自习时没有老师值班,下课时无人疏导;三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四是没有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事故防范教育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四、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一)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三)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8.防溺水主题班会 篇八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 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 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 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过程:
青少儿童年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今的社会里,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重了。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
一、引入
大家看一看这幅照片,你认识他吗? 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
1、谈体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08年的一组溺水事故数据。
2008年5月1日(假期),安徽省铜陵县小学生张回、舒毫在水塘游泳,溺水死亡。
2008年5月17日(周六)下午,安徽省宣城市十二中八年级学生凤元彬、李建平等6人私自结伴到水阳江游泳,凤元彬、李建平溺水身亡。
2008年5月25日(周日)中午,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涂荣刚和第二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学生程毅峰2人私自在村旁小河边游玩时,涂荣刚的钥匙不慎掉落水中,徐下河去捞取钥匙被淹,程毅峰又去救他,结果造成2人溺水身亡。
2008年5月25日(周日),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郑佳松、何耀,四年级学生级李攀,三年级学生何千等4名同学私自结伴于当日下午去长江游泳,因江水湍急,郑佳松、何耀和李攀等3名同学不幸溺水身亡。
2008年5月30日(周五)下午,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镇陶村小学2名五年级学生和其中1名学生的胞弟(5岁,未上学)外出玩耍,一直未归,直至第二天早晨被发现溺水身亡。
讨论:(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讨论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2、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3、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①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②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③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④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⑤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⑥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4、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A、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B、简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C、溺水者往往张皇失措,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包括拯救者。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将溺水者拉到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在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施救者下水之前应该有思想准备,此时的溺水者的本能反应,可能使施救力不从心,最终救人不成反而赔上性命。
D、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9.防踩踏主题班会教案 篇九
健康成长
----防踩踏主题班会
西坪小学五(2)班
班会背景
近年来,无论是社会中,还是校园里,都出现了很让人痛心的踩踏事件,死的死,伤的伤。特别是在我校的地震、消防安全演练中出现的拥挤现象,让我校师生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进一步增强我班安全工作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的常规教育和防范措施,开展了此次以“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防踩踏主题班会的活动,教育学生在校注重安全防范、远离危害。班会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班会准备
1、确定2名主持人,并进行训练。
2、收集有关安全方面防踩踏的资料,制成课件。
3、组织相关的表演及演示。班会过程
一、辅导员讲话,介绍两位主持人
二、活动过程
1、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近年来的重大踩踏事件,特别介绍校园内的踩踏事件。以课件辅助了解。
2、学生说说亲身经历的拥挤情况。
3、讨论:发生这样的事故在原因是什么?
4、学会在拥挤的人群中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应对踩踏事故,发生了踩踏事故怎么办?跟着同学做动作。
5、总结活动
(1)组织同学们针对发生的拥挤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2)学生学习防踩踏安全七字诀。(3)播放《祝你平安》,朗诵诗歌《安全》
三、辅导员总结讲话
10.自然灾害的主题班会 篇十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然,科学应对灾害。
(二讲解各种自然灾害
1、洪水灾害
2、干旱灾害
3、气象灾害
4、地震灾害
(三自救常识
1、洪水突来如何应对——冷静观察迅速转移
2、防冰雹如何避险——防雹勿忘防雷电
3、地震来临——送你防震自救口诀
4、火灾如何逃生——浸湿衣物披裹身体
5、避免雷击灾害——远离天线、电线杆、避雷针
三、活动总结
【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推荐阅读:
防汛防地质灾害预案05-07
防地质灾害工作总结03-24
地质灾害09-10
地质灾害业务培训09-10
地质灾害防治11-16
地质灾害自查报告03-03
地质灾害治理方案05-17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7-31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09-01
煤矿地质灾害防范措施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