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简笔画

2025-04-0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卡通简笔画(12篇)

1.卡通简笔画 篇一

有的蝴蝶翅膀的颜色是枯黄的,如枯叶蝶,这时起到的是伪装的作用。那么卡通蝴蝶的简笔画要怎么画呢?小编今天教大家画卡通蝴蝶,步骤很简单,一起来学习吧!

卡通蝴蝶的简笔画成品图:

卡通蝴蝶的简笔画步骤如下:

卡通蝴蝶简笔画步骤1

卡通蝴蝶简笔画步骤2

卡通蝴蝶简笔画步骤3

卡通蝴蝶简笔画步骤4

卡通蝴蝶简笔画步骤5

关于蝴蝶的作文:

关于蝴蝶的作文一: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天空湛蓝,飘着几朵薄如蝉丝的白云,呼吸着甜甜的空气,我们一家三口出去野餐。

开车沿途经过了绿色的走廊,我们找了一个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美丽动人的地方停了下来,我们打开了自制的美餐。我拿起了一个三明治吃了起来。就在我吃的正香的时候忽然飘来了一阵阵淡淡的花香,这香味是从哪里飘来的呢?

我嗅着花香味跑了过去。眼前呈现出一片我从未见过的景色,我深深地被沉迷了进去,这里真是花的海洋,各种花都在竟相绽放,玫瑰花正在盛开,仿佛是生命力最强的时候,好像把全部的生命力都在向我们展示。又好像一片片绿叶上都有一崭新的生命在颤动。

夏天的花可真香,美人蕉娇艳似火,红彤彤的像在展示它对夏天的热情和激情,还有那美丽香味十足的茉莉花,有红的,白的,黄色的,看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叫“茉莉花”,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这首歌,它的音调就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芽,又香又白人人夸,就在这个时候我被脚下的碎石绊了一下,我的动静非常大,惊吓出了许多蝴蝶来,漫天的蝴蝶开始翩翩起舞了。

我还看见许多枯叶飞了起来,咦?枯叶子为什么会往天上飞呢,难道是时间倒流了吗,我仔细地看看,哇,是一群枯叶蝶,它可真像枯黄的叶子。它们稳稳地停在了叶子上,张开着忽闪着翅膀,好漂亮,它们身体的颜色是渐变色的,翅膀的色彩由内往外越往外越深,非常非常好看。

我坐在一个石头上痴迷的看着。看到了一只翅膀是透明,上面有着蓝色花纹的蝴蝶飞到了我的手上。张开了她美丽的翅膀,好像在和我比美呢,它似乎在说看我的翅膀好看吗,是不是要比你的花裙子好看呢?

我打了一个喷嚏,把蝴蝶吓的飞走了。我还没看够呢,讨厌的喷嚏。我看了看我的花裙子一这里的花纹,怎么,这里的花纹还在动呢、我看见了两条细细的花纹,和别地地方的花纹不一样呢,我揉了揉眼睛,仔细的看了看这里的花纹儿确实还在动呢,我确定,这是一只蝴蝶。

我一动都不敢动,生怕惊扰到它,它的翅膀颜色是红的,上面还有一条弯弯地黑线绣在翅膀上。如果不认真看的话,恐怕我都不知道我的花裙子上有一只花蝴蝶呢。它可真调皮,它是在和我玩躲猫猫吗,我找到你了,你输了。

我沉浸在和蝴蝶的游戏中,“宝贝儿,宝贝儿,你在哪里?”远处传来我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他们正在找我,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真舍不得离开这美丽的花园呀!这里可真是蝴蝶的天堂啊!

关于蝴蝶的作文二:

有一次,我去乡下的奶奶家,奶奶家的后院有许多花儿风一吹小花就摇着那美丽的小脑袋。每一次到夏天和春天,一群又一群的蝴蝶,就会飞过来采蜜,这一年夏天我们又来到了乡下。我冲出了车,就跑到了后花园。眼前的一幕差一点点就闪瞎了我的眼,这里真是花的海洋呀。有红,的黄,的粉,五颜六色的。

可是我蝴蝶呢,比小花儿多了好几倍。小蝴蝶们站在各个花蕊采蜜,我仔细地看着,终于知道了,蝴蝶怎么样采蜜?的原来蝴蝶的嘴是一根可以卷曲的细管,平时都卷到了脑袋下面,怪不得以前都看不见。当然,采花蜜时把嘴巴展开,查到花心深处,把花蜜吸出来。

这时两只蝴蝶,从我的眼角边掠过,飞到了两个花朵上,我走近一看啊,好美呀,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到,一只是深蓝色和白色,浅淡蓝色混在一起的,而另外一只呢,我也说不出来的颜色。我连忙把妈妈叫了过来指着这两只蝴蝶说:妈妈,妈妈,这是什么蝴蝶呀?怎么这么耀眼?妈妈笑着说:这只蝴蝶是光明女神闪蝶也是华丽海伦娜而而另一只呢是爱神闪蝶也是闪蝶属动物。哦,我疑惑不解地回答道。原来这就是两只美丽的蝴蝶呀。今天我认识到了两只蝴蝶。他们真的好美丽呀!

好了,卡通蝴蝶的简笔画学会了吗,更多简笔画学习,可关注文库【简笔画频道】

(本文为5068儿童网(5068.com)原创作品,文库获授权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致其他平台发布!)


卡通蝴蝶简笔画彩色图片怎么画

2.卡通简笔画 篇二

一、总括式与简笔画结合的板书艺术

所谓总括式, 就是把课文中各方面的内容, 或者说把多种信息合在一起进行表达。如果总括式与简笔画辅助得当, 表达的效果就相当不错。《桂林山水》的创新板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种板书不但突出了桂林山水美在其水:真静、真清、真绿;美在其山:真奇、真秀、真险的特点, 而且还点明了文章是按先总述, 后分述, 再总括的方法写的, 蕴含的信息量较丰富, 别具一格, 既能使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落, 又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写作方法。

二、对联式与简笔画结合的板书艺术

以对联配简笔画的形式出现的板书, 富有创意, 图文并茂, 锦上添花, 能把学生带进如诗如画的境界。这种设计既突出课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又让学生体会了对联的艺术魅力, 从而使孩子们喜爱对联这块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下图的板书:

上图板书是根据《坐井观天》的寓言设计的, 用简笔画勾勒了井沿上的小鸟与井底里的青蛙在互相对话, 还把课题作为横批, 把青蛙与小鸟对话的实质作为上下联, 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三、风景式与简笔画结合的板书艺术

利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幅画反映课文中的主要风景, 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产生如临其境、如痴如醉的艺术感受。如《登鹳雀楼》的板书:

用简笔勾勒出靠近山头快要落下去的太阳, 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白日依山尽”;用波浪线当做黄河水奔腾澎湃, 向着大海流去, 更加直观生动, 揭示了“站得高, 望得远”这一哲理, 还点明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此板书有诗有画, 入景入情, 美不胜收。

四、箭式与简笔画结合的板书艺术

运用箭式与简笔画相结合能把课文中作者的文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进去, 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如《自己试一试》的板书:

此板书把课文的来龙去脉展现在读者面前:有位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盛满水的鱼缸放一条小金鱼水就不会溢出来。伊伦娜同学对这个问题有怀疑, 通过自己做实验, 得出的结论———水照样溢出来。于是, 她终于明白了那位科学家的用意———不要迷信权威, 不能轻信盲从, 更不要人云亦云, 要勇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上图用了四支箭和一个鱼缸, 还用了一个大问号, 既起到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 又能唤起学生今后遇到问题先多动脑想想为什么, 再动手实践的意识。

除了以上四种方式与简笔画辅助进行创新板书外, 还有多种方式, 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3.幼师简笔画之一 篇三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实验教材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二、课的类型

综合课,第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动物画法这一单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非常生动简练地展现了简笔画的魅力。教材和课程设计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单元主题,以洗练的程式设计和适度的夸张与变形技巧,既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简笔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动物、热爱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达到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培养目标。

四、学情分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的设计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使学生接触多种动物的简单表现形式,拓宽程式处理方法,注重对基本技法的把握。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知识,追求课堂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审美情感、知识、能力的同步发展。

五、教学方法

从美术学科切入,联系多学科相关知识教学。

六、基本模式

激趣感知(赏)-深入感知(识)-体验探究(画)-发展评价(展)

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其感悟简笔画作为形象化教学手段在幼师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使其能较好地表现。

2.方法与过程:学生学会程式化处理的多种艺术形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掌握适度的夸张与变形以提高简笔画的表现力和趣味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愉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和提高视觉感受的欣赏能力,学生感悟健康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价值观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

八、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动物简笔画的绘画技巧,达到一定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难点

程式化处理的举一反三。

十、教具及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笔、A4纸等。

十一、教学过程

(一)激趣感知(赏)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教师通过音乐引入课堂,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绘画的直观手段是一种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由于视觉、听觉、感觉同时进行,在儿童的意识里就形成了一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记忆的东西。)为切入点,结合一真实的故事并配以现场图示,让学生在故事中真正做到视觉、听觉、感觉同时进行,从而产生美好的情绪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堂儿童文学课上,只见老师边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画。山呀,树呀,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和小兔子,只消几笔,瞬间就勾勒出来了,很快就把学生引入到故事情节中,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四十年后由那些当年的学生讲述的故事。当我们设法找到这位教师时,她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说明来意,她激动不已,万万没有想到,时隔四十年,自己的一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个未来的教师,你能理解这位教师的心情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解,可充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学生欣赏简笔画作品。教师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找出简笔画作品的特点或共性。很自然地引出简笔画的简单方法——程式化处理。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简笔画在教学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增强对简笔画的认识、感受,为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掌握技法打开了一扇窗。)

(二)深入感知(识)——程式化处理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利用分类、看图等直观教学法,选择有特点的图片,通过集体探寻的方法,学习新知。

在动物简笔画中,程式化的处理减少了绘画难度,由于图形间的造型模式比较接近,只要抓住物象的特征再加上足够的生活经验,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那么,程式化处理有哪些要领呢?

1.程式化的处理实质上是把符号语言进一步升华

教师以红脸-忠臣、白脸-奸臣、花脸-莽汉等图为例,引导学生自由作答,引出汽车标志等符号语言。

2.一般鸟禽类的身体多概括为椭圆或半圆形,主要特征分别在脖子、嘴、腿等这些部位

教师以图为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特征。

3.四肢类动物在行走时,同侧的前后肢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教师以图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特征。

4.四肢类动物中,食草类动物四足多为蹄,食肉类动物四足多为爪

教师同样以图引导学生观察。

5.灵活运用符号语言的简笔画作品

教师让学生总结所欣赏图片的特征及共性,学生自由作答。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相同的符号可以表现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符号也可以表现相同的形象。

互动环节,请同学们运用相同的符号——圆形,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程式化处理技巧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简笔画的兴趣和绘画欲望。)

(三)体验探究(画)——适度的夸张与变形

这一环节以总结、提高、应用为主,充分展现学生的绘画能力。

1.体验与表现

在符号化、程式化的基础上适度地对动物形体进行夸张与变形,可提高简笔画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同时也是一项发散思维的训练。夸张与变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形态的转换

借助不同的形与线的情感作用来改变对一般物象的认识。

(2)强化特征

把物象特征突出来,可以超出正常的视觉经验,使人一目了然。

(3)适应儿童的心理

可以吸收儿童画的特点,如夸大头部和眼睛或拟人化的处理。整个过程以图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更易吸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适度夸张与变形后动物形象对幼儿的吸引力。)

2.讨论与表现

我们了解了程式化处理的技巧和适度夸张与变形带来的意外收获后,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基本程式,请大家在基本程式的基础上抓住动物的基本特征,运用适度夸张与变形的方法,画出至少六种以上的动物形象。

请先看老师表达一种动物形象。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表现物象。(教师示范、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示范中教师有意减少示范作品,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绘画欲望和成就感。)

(四)发展与评价(展)

1.展示与交流彼此设计的动物形象

学生采用自评与互评的形式。教师评价:作品都能抓住动物特征,有趣味性地表现。

2.感悟:动物形象千变万化,只要同学们能充分运用程式化的处理技巧,用童心去发现动物的可爱,一定能成功地激发幼儿的视觉、听觉、感觉,从而挖掘幼儿心灵深处的美。

(设计意图:在交流和相互评价中了解更多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十二、作业布置

1.临摹下发资料中提供的图例

2.以兔子或自选一种动物,画出趾高气扬、垂头丧气、落荒而逃三种不同的形态

3.画出温柔的刺猬和凶狠的刺猬。

十三、教学反思

简笔画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能够达到灵活运用、信用拈来、随意涂鸦的状态一直是我们追求但有难度的目标。为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并产生排斥情绪,我特意对简笔画的程式化画法进行了总结,同时配以生动活泼的图例吸引学生的眼球,一步步地进行基础能力和技法的学习,从而达到能适度创作的能力。

本节课亮点有:首先,通过边讲故事边放绘画视频让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同时进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我对程式化处理的表现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让学生也能学习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学得简单,画得到位。再次,本堂课虽为新课,教师教授内容较多,但学生的参与性还是很强,师生互动好。‘

不过,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第一课时里不可能出现较好的创作作品,这个问题可在第二课时中去解决。

4.简笔画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按简笔画的要求画简单的简笔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意线条在简笔画中的合理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用简笔画反应一定的生活情趣或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学过程:

一、引领准备阶段

展示简笔画作品,带领学生欣赏并作简要特点说明

二、示范讲解阶段

教师范画提出画简笔画的要求。

(要求:

1、线条流畅自然(作画过程中一般不允许重复)

2、形象生动、表现出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

3、具有一定的生活情趣)

三、学生练习阶段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提高阶段

对学生作品进行作品进行总体及个别评价,提出优点和不足。作业布置:

按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简笔画

(附图例)略

浅谈搞好农村美术教育的几点做法

(2010-05-23 23:22:10)转载▼ 标签: 分类: 作品

教育 美术老师 国画 地方课程

(纳雍县水东中学 陈波 2010.6.24)

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和推进,新的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升华,作为一名普通山村的美术老师,我也不敢懈怠,我深知教育体制的改革下,美术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才能在新的时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如何才能真正的搞好农村美术的教育教学?通过近五年的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首先,改进思想,建立新的课程观。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程的内容、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界定了美术教学活动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技能训练课,也不再是狭隘的绘画课,而应该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完善学生的美学修养和综合素质以及对美术的运用和表现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理念也应实事求是的反馈到教学中,在实践中去指导正确的美术教学活动,反之美术教学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美术老师,要利用各种学习机会,不断的揣摩和学习别人的优秀成果,通过学习、完善和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更不能墨守成规、僵硬不化。教学当随时代,观念领先成熟。

其次,结合地方性质,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新课程提出:教学应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美术课本上的知识丰富多彩,不管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无可非议的。对于一个农村的美术老师来说,我们不能被大纲牵着鼻子走,更不能死板的模拟和运用大纲。比如,对边远的农村中学来说,一节国画课,没有宣纸、毛毡、颜料、毛笔;一节美术欣赏课,没有挂图;一堂手工设计课,没有彩色纸、颜色;至于美术文化的考查,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因为本乡没有相应的美术文化,学校更不具备带学生外出考查的能力,况且缺的这些材料在边远的农村中学有钱也是无法买到的,加之美术历来不受重视,在学校成了可有可无的科目,甚至成了其它科目补课的时间课、业余课。

为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教学中笔者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来弥补其中的不足,本乡是本县的落后和后起乡镇,但是它保持了最优秀的民间美术——刺绣和蜡染,对此,我充分利用这点,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自己的乡土美术,让有能力制作的少部分同学将自己的力作展现给其他同学,加强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没有教学挂图,我就从网上下载,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再呈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间接的接受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没有国画的工具,我就把它改成书法和国画欣赏课、示范课,再下载一些关于国画的教学视频和国画欣赏录像,让学生去感悟、理解、评价、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泥塑课,让学生每人带一个萝卜或洋芋,进行雕塑和手工组合课„„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美术素养不但有所提高,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辐射到其它的内容。

再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可想而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多么的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教学的内容深入人心,才能养成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渴求性,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接受教学的内容。比如说在漫画一节的教学中,我不但让学生理解和创作漫画,在理解其幽默性时,我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小品表演、演讲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美术不专门是画画,它也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锻炼我们自身能力的一门好学科;在简笔画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老师画、学生跟着画”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往常的简笔画教学一样,我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这时我只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把它记下来,在此同时,阐明画简笔画的要求,然后给每一个学生都有评价和表现的机会。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前一组先上黑板默画,后一组进行评价和总结,接着后一组又上,依次类推,最后我再进行最后的总结和评价,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疲倦和无趣。因为我知道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都想表现自己,都想得到别人的好的评价。把学习的“主角”让给他们,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亲近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来接受老师,作为教师也可以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得到改进自己教学的实践经验,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尝到学习的趣味。

最后,认真反思每一课的教学。

我们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细心体会,对自已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已的教学进程、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各方面及时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例如,我每次下课回来都对自已讲过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是否得当、学生的反应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方面来考虑?及时的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自己,争取同一个错误决不出现两次。总之,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美术老师的我们,只有紧跟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学识修养,在备好课程内容的同时,还得备学生、备社会、备学校、备思想、备理念。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潮流中不断的用新的观念去解决新的问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修养水平。我想:农村中学明天的美术教育,定会看到可喜的一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笔画写生

(一)一、组织教学:

导出本单元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简笔画(板书)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画出几个简笔画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2、简笔画写生的方法(板书)

简笔画写生是观察、分析、概括客观形象的重要手段。A:选择角度、显示结构特点:

形体结构是绘画最基本的要素,各种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成因素,结构形势及比例关系,平面化的简笔划,表现2维的平面结构比较简便。但要表现立体结构的物体形象,因主要只表现一个面的图形,写生时应选择能充分显示对象结构特点的角度和视向,使这些特点能突出地呈献于平面图形之中。a、正视图:

电视机的荧光屏、收录机的录放音座和按键、照相机的镜头、书橱、冰箱的门框。这些体现结构特点的构成因素都安置在物体的正面。房屋除屋顶外,体现不同建筑风格的柱、廊、门窗及其它饰物也大都在正面。这些物体的正视图能显示它的不同观点的结构特点。b、侧视图:

脊椎动物由一要脊连接头尾,横贯胸廓和骨盆、四肢分别与肩带和骨盆衔接支撑全身,各种动物因不同的生存方式和运动方式而形成的结构比例与形态的差异。从侧面看十分明显,同样,各种车辆的外部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车头、车厢和车轮,画出其横式侧视图,能全面显示各部分的结构特点。c、俯视图:

炉灶、餐具、书本、田径场等物体的结构特点所在的面朝上,画出它们的俯视图易于辨识。d、周视图:

球体的外轮廓在任何角度都呈圆形,圆柱体和圆椎体在轴线垂直于地面的状态中,各种角度也会呈现出大抵一致的视觉形态。灯笼、笔筒、手电筒、杯、碗、盆等物,也分别由球体、圆柱体和圆椎体构成,画这些物体一般不必选择角度。如果它们被横置或斜置,即轴线不垂直于地面,则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透视变化,应取轴线平行于画面的角度。

(几种角度和视向的图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示范图,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B:抓住细节,突出个性特点:

同类或类似物体的形象差异,一般主要体现在局部的细节上。如:驴与马、羊与鹿、猪与象、鹅与鸭等类似动物,整体结构无大差异。主要区别在于耳、颈、头、尾等细节的大小,粗细与长短的不同,写生时要注意发现并强化差异,以突出各自的个性特点。物体的细节特点,表现不一,有的明显,有的则不大明显,写生应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并运用夸张的方法把各种物体的细节特点表现得鲜明突出。如画不同的树,在树冠和枝干相似的情况下,可突出树叶或花果的不同特点,画人物,既可通过五官、须发表现年龄和性别特点,也可利用“穿衣戴帽”表现在民族和职业特点。也可借助于头、驱干和上下肢的基本形及其它比例的变化表现高矮胖瘦年龄的个性特点。C:运用骨线,把握动态特点:

人物和动物经常处在活动中,各种动态,瞬息变异。简笔动态写生,虽可通过敏锐的观察,直接捕捉各种动态,但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在分析、理解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关节点和运动线,运用记忆。如我们人,人体由头、胸廓、骨盆和四肢构成。上肢分上臂、前臂和手,下肢有大腿、小腿和脚,每一部分的骨骼既各自独立又上下连接,每个连接点形成一个关节,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做着屈伸、内收外展和回旋等运动。各种运动并不改变头、胸廓、骨盆和四肢的局部结构,变化的只是它们之间以关节为转折点的转折关系及其整体状态。因此,以变化的关节为点,以不变的骨骼为线,以点带线、以线连点,是表现各种动态简便可行的方法。运用骨线表现人物动态,要掌握重心的变化规律,重心垂直于支撑面;人体能保持平衡,走跑时重心超出支撑面,跳跃时的重心倾向人体运动的前方。

动物的运动规律与人物基本相似。兽类的四肢在走、跑、跳运动中交替活动,互相配合,头和驱干同时因颈、腰、尾的扭动发生相应变化。一般禽鸟的主要运动形成是飞翔,飞翔时双翅张开,上下扇动,鸟的脚活动相对少些,颈部的灵活性却很大,作禽鸟简笔画写生,可先用画蛋法画出体腔和头部,再用骨线画颈和脚,最后添上主要细节。

三、课堂练习:

用简笔画写生画出课桌、板凳、闹钟、侧面站立稍息状女同学、侧面男同学弯腰拾东西状。写生要求:

1、用最简练的线条画出物体的骨架、动态、性别区分,从最佳角度画出形象特征。

2、所画形象能体现简笔画的特征。

学生练习时,老师给予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造型上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1、简单回顾本课的内容。

2、指出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克服。

浅谈艺考生如何画好素描头像

查阅近几年各大美术院校、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素描试卷,不外乎考头像或者带手的半身像,也有初试考石膏像的。考生理所当然地将注意力放在主攻素描头像上。我觉得考生在头像素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一、人物的基本形不准确。包括头部动势,头部的外轮廓以及脸部轮廓,五官位置,人像与脖子和肩的关系等等。

二、对头部结构的不理解。缺乏解剖知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紧紧地抓住骨骼和主要肌肉来表现,使得形体松散,线条、明暗不能落在实处。

三、立体观念不强。由于几何石膏立体清晰易辨,而头部形体比较复杂,往往陷入局部的描摹之中而忽略立体地观察与表现,缺乏应有的深度。

四、整体感不强。不厌其烦地抠眼、鼻、嘴。头发、耳朵草草了事,脖子与肩的关系不予重视,画面凌乱而不协调。

五、不注意顶骨的位置。因头发覆盖住头颅,往往将额骨与顶骨之间缩短,看上去极不舒服。

凡此种种,说明有些考生尚不能宏观上把握整体感,掌握基本形,深入中讲究完整的处理画面,常常被细枝末节所缠。必须提高艺术修养,在观察方法、作画步骤方面亟待提高。

下面,我结合头像素描概要谈谈作画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构思、构图。考生在作画前要养成观察对象的特征、酝酿自己情绪的习惯。根据对象的职业、年龄、气质、爱好等考虑该如何表现,最后欲达到怎样的效果。成竹在胸,下笔就大胆潇洒。不要仓促作画,构图时注意人物位置是否合适以及人物前方的空间要大些。虽然这是老生常谈,却是决定整幅画是否完整舒服的关键。

第二步,狠抓轮廓。这点非常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墙基不堪设想。轮廓即墙基,要抓准,就要抓住头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头与肩的关系。

要画准轮廓,就必须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多运用辅助线帮助确定位置。在抓外形时要狠抓特征,要画得像。外形初见端倪,形象呼之欲出。就如公园门口的艺人用剪子剪影,轻而易举地将人物形象显现出来,尽管看不清过细的内部结构,我们照样能够认出他来。有些同学不注意这一步,形还非常含糊,便匆匆忙忙去画五官了。这样画出来的画怎么能逼近对象呢!

在画准外形的基础上,五官位置也需狠下功夫。在画五官时要注意中轴线的运用,除绝对正面外,中轴线根据头的动态呈孤线,很多同学不理解这一点,画稍侧的角度,头总是转不过去,当然感觉就很差。五官位置可以根据三停五眼的基本规律,在共性中找出人与人的形象特征,画出人与人的千差万别。在打轮廓时要注意眉、眼、鼻、耳的长和宽以及厚度的位置。如果这一步画不准千万不要深入,更不能上明暗。画眉毛要注意眼窝上下凹处的骨点和通过颞骨处凸的转折所呈现的眉深眉淡。画眼则要将四个眼角处于一条平行线上,否则眼睛就有高低,感觉不舒服。画眼很重要,上眼皮和下眼睑有区别,一般上眼皮较重,原因是有厚度,且眼睫毛较深,阴影投射在眼球上,往往这里是整幅画的最深处,很有神,也易将眼球包在眼皮之中。下眼睑受光,要亮,不然就如戏妆了。嘴的刻划也关系到人的表情。首先要确定上下嘴唇的厚薄,还要注意嘴唇不能用线勾得过死,嘴的上翘下垂,非常微妙。画耳要与眼鼻嘴联系起来看,有些考生不愿多画耳朵,甚至将耳朵当作负担。要么虚不过去,影响空间,要么跳得厉害,破坏整体。

明暗交界线是决定头部深度、体积的关键,颧骨处在交界线最突出部位,有高有低,有突出也有柔和,可视特征而定。尽管受光处颧骨不那么明显,但必须与暗部对称地画。顺便说一下,人物写生非常重要的是对称,诸如两眼、两耳、两个鼻孔等都要同时考虑。

头发固有色是黑色。只要仔细分析,绝不是漆黑一片,也同样有明暗对比。头发是在颅骨上形成的,发型、明暗都必须考虑结构。头发力争画得蓬松,富有质感

第三步,深入刻划。此时要好好审视一番,看看哪些部位最深、最强烈,就从这些地方着手,一般先从眉、眼、鼻、颞骨处开始,一下子即可抓住特征,画出大的关系,但是一定要避免抓住一点反反复复盯着画,使局部画得过分而关系失调。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可根据对象特征来考虑,如角度有些偏,颧骨比较突出,有的剑眉浓重而富个性,有的眼睛炯炯有神,那就由此展开。

在深入中要始终保持整体关系,明白一幅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幅画面的整体感,完整感,如果只是将笔墨停留在五官上,以为是画龙点睛,而忽视其它方面,整个画面就不会好。我们在看画展时,总是站在较远处端详整幅画,对某些部分感兴趣,再走近细观,没有人看画展时直冲到画前死盯着局部看,如果那样岂不滑稽可笑?

在深入中首先着眼于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我将它比作为主要矛盾。然后是暗的与暗的比,亮的与亮的比,我将它比作为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抓住了大的关系,又注意了微妙的关系,整个画面就有主有次,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深入。每深入一层,即从最凸处开始,带动次明部。画眼注意整个眼轮匝肌周围的关系,画嘴考虑口轮匝肌的块面,画鼻注意鼻骨、鼻翼与脸颊的联系。同时,还要考虑这一局部在整个脸部中的比例关系。总之,在深入中时时考虑整体,主次各得其所。

第四步,调整。一般考生画画时总喜欢一个劲地往下画,直至结束,感到气都喘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琢磨一下,留出15-20分钟的时间调整大的关系。其实这样的想法很要不得。调整既是深入也是概括,使画面的总体效果更趋完整,要做减法,将琐碎的细节综合起来,加强大关系。调整还是考生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究竟以怎样的画面效果呈现在主考官面前,以怎样的画面效果在众多的考生中出类拔萃,这点值得深思。

要画好人像,特别要画得像。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地将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机械式的描摹,好像人物形象是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总是那么呆板、没有生气。人物要画得像,首先是形神兼备,注重人物内在性格和情绪的刻划。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留意眉、眼、嘴的情绪变化的表现,在神情最为自然、生动的时刻来画,就能使画面有生气。我觉得形神兼备是人像写生的最高要求,绝不是在技巧提高之后才去追求。

5.简笔画 篇五

简笔画:万圣节笑脸南瓜(pumpkin)画法,是用铅笔画简笔画图片的方法,画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涂上漂亮的颜色。

工具/原料

 铅笔、橡皮、纸、色笔

方法/步骤

给笑脸南瓜先画一个小椭圆。给笑脸南瓜画上上面的花托。

给笑脸南瓜画一个圆圆的“大肚瓜”。给笑脸南瓜画出一瓣一瓣的痕迹。给笑脸南瓜画出两个可爱的眼睛。

给笑脸南瓜画上一个可爱的“大嘴巴”,并注意擦掉多余的线条。给笑脸南瓜画上两颗可爱的牙齿。

给笑脸南瓜画上可爱的舌头,并可以适当的调整嘴巴的大小。简笔画笑脸南瓜画好了,知道吗,南瓜的英文单词是pumpkin。

6.简笔画教案 篇六

简笔画是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表示各种事物的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它的特点是图形简单、形象鲜明、幽默风趣。在公共场所,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简笔画。例如:

如果给英语字母稍加上几笔,就可以变成各种东西和动物,多么简单多么有趣。

二、简笔画的原则

简笔画英语中叫做stick figures或match pictures,也就是说是火柴棍搭成的画。因此,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画简笔画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能少勿多 也就是作画的笔画一定要少。能用两笔表示的不用三笔。

例如画电话机,左图用了25笔,中图用了10笔,右图只有3笔。又如画打篮球的人,左图用了13笔。其实头部可以只画一个圆圈,身子可以只用一根线来表示,手脚也可以不画。这样可以减到6笔(中图)。右图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画的打篮球的人,更为简单,只有三笔。

下面这些画,都突出了一个“简”字:

2.能直不弯 也就是说,能用直线不用曲线。简笔画求的是简单易画,而不是逼真好看。例如左边的鸭子和牛,全是曲线,比较难画。如果代之以直线和几何图形,画成右边的样子,就简单易画多了。

3.能简不繁 也就是说,作画时只要能用简单图形,就不用复杂图形。例如画桌子和椅子,用立体图形分别要用10笔和13笔。但如果改用平面图形,只需4笔。又例如乘公共汽车,如果用立体图来表示车内的情况,会使画面非常复杂。但如果用平面图,就简单易画多了。

五、怎样画简笔画

1.练好基本图形,打下学画基础

绝大多数的简笔画都是由下面20种线条和几何图形构成的。因此学习简笔画的第一步,就是要练好这些基本图形。要做到下笔有力,横平竖直,线条均匀,棱角分明,图形鲜明。要徒手画,不许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

2.简笔画的秘诀:几何图形加特征

我们要画某一种事物,首先要看一看它与哪一种几何图形接近。任何事物的轮廓,都可以用几何图形来概括,这就使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易画,做到人人都能学会,这就是简笔画的秘诀。

有的事物本身就是几何图形,如玻璃杯、脸盆和书。还有的事物只要在几何图形上补充几笔便可画成,如水桶、茶杯、热水瓶、旗子、雨伞、气球、酒杯和帽子等。

即使是比较复杂的事物,分解开来,仍然是由许多基本线条和基本几何图形构成的。如卡车、自行车、螃蟹和公共汽车等。

3.注意观察归纳,抓住事物特征

许多事物的基本形状是同一种几何图形,这是它们的共性。但他们又有不同的特征,这是它们的个性。抓住这些不同的特征,就可以在同一几何图形的基础上画出许多不同的事物来。例如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照相机、钟、信封、明信片和相框等都是以长方形为基础的,但电视机有屏幕,照相机有镜头,钟有指针,只要我们抓住这些特点,就可以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

下面这些东西的共同特点是以圆为基础的,但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征,钟有指针,风扇有叶子,西瓜和球有不同的条纹,镜子和地球仪有架子,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

一些水果和食品外形大体上也是圆,如苹果、橘子、梨、桃、西红柿、土豆等。但梨略尖,西红柿略扁,橘子有麻点,桃有沟,土豆有芽,同样可以区别开来。

下面这些简笔画,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半圆、椭圆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人物的动作

脸部表情和上半身的动作 动物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物(画人时要注意人的头部约占全身长的七分之一)衣着鞋帽

交通工具

植物水果蔬菜

树木花草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东西、动植物、各种各样的人以及人的各种动作,都可以用简笔画来表示。通过学画下面10类百余幅简笔画,我们就可以掌握简笔画的绘画技巧了。

1.学习文体用品

7.巧用简笔画助力小语教学 篇七

教学简笔画是简笔画的应用类型之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迅速地用简单的几笔线条描绘出最形象 最直观的反映教学内容的图形,是一种服务于教学的直观绘画。这种绘画形式图形简单、幽默风趣,寥寥数笔就能传递出丰富的语言内涵,它与挂图、图片、 实物等传统媒体及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媒体相辅相成,共同担负着传递教学信息,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使命。教师用简洁的线描勾画出事物的形象,学生能直观感知事物特点,因为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备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

一、简笔画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成功者取得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激发兴趣有很多方式,而不用花费多少力气的简笔画则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如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在导入课题时,我先在黑板中画出扁担,同学们都被吸引住了。我问: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呢?在农村生活的学生很容易回答,不懂的同学也无关系,相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老师板书后再激疑: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用这扁担干什么的呢 ? 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对朱总司令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埋下了伏笔。

在教学《莫高窟》时我画出几种面部表情和气质迥异的佛像, 他们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怒目圆睁威风凛凛,有的身强力壮……学生们一下子就领略了佛像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生兴趣高涨,对了解这个艺术宝库到底有哪些艺术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堂课中,学生的无意注意始终不能保持持久的,而长期的有意注意则显得很疲劳,尤其是面对重复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40分钟内根据具体情况于课前、课中、课后要交替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如在教《美丽的丹顶鹤》时, 二年级学生对丹顶鹤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这两个姿势不容易理解, 我就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姿势的丹顶鹤,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他们从丹顶鹤红红的头顶洁白的羽毛,黑黑的脖子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在头脑中也对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简笔画有助于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上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掌握字形, 常常用简笔画来帮助同学记字,许多汉字是象形字,我在教“山” 字时画出山的外形,让学生把它和山字进行比较,学生能很快记住山字的写法和读音,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渔网、蜘蛛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这个“网”字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三、简笔画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设计板书,更直观地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教育家艾米尔曾经说过:“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有经验的教师,有时即使不提问、不出题, 而采取其他方式,如一组幻灯片、一句生动的语言、一个形象的比喻或一幅几笔的简笔画,都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联想而领悟出其中的道理。如教《蚕姑娘》这课,学生对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不易理解,我画出了蚕卵﹑蚕﹑蛹﹑蛾这四种形象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课时,学生在背诵第三小节时往往将一些句子颠倒或遗漏,我让学生画出迷人的南沙群岛,画出天和海,再画出龙虾﹑燕鱼和海龟,再画出一团团、一簇簇洁白的浪花。学生更容易理清作者写作脉络。背诵这一段也变得轻而易举了。

如在教学《青松》一课,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很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我便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大的松树,茂密的松枝上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但仍然高高直立着,学生便一下子感受到青松不畏风雪傲然屹立的精神气质。

四﹑简笔画有助于理解古诗词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和画意是融在一起的。我们中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经久不衰,习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看望北师大师生,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古诗词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份非常好的教材。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古诗教学是个难题,怎样拉近古诗词与学生的距离呢?运用简笔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古诗词常常“诗中有画”。

如在教学《小池》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的“尖尖角”是指还没有舒展开的荷叶卷起来的角,我就边读边在黑板上画出荷叶卷起来的尖尖角,然后一只蜻蜓飞来落在这个尖尖角上。学生看到老师黑板上栩栩如生的画面,马上明白了这句诗的意思。

如教《宿建德江》时,一部分学生不理解为什么“野旷天低树”, 这时用一幅简笔画,学生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天比树还低。

五﹑简笔画有助于巩固所学

在对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时,我常常出一些图画题,如让学生选择连线,这类题目学生爱做,能够测试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记忆力。例如二年级测试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我就采用这种方法,学生把成语和画面联系在一起,我让学生在考试时有画画的机会,这不仅改变了训练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英语课堂简笔画的妙用 篇八

一、运用简笔画教学生词

识记单词比较枯燥,且费时多,遗忘快,历来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拦路虎。运用简笔画教学单词形象、有趣,能帮助学生快速高效识记单词。如我在教cloud, cloudy, sun, sunny, rain, rainy 等词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云并说:There are some clouds in the sky. It’s cloudy now. 让学生看图猜出cloud, cloudy 的意思。再画出太阳和雨等图,以同样的方式教学sun, sunny, rain,rainy等词。又如我画了一个有头发的小人(Mr Zhang)和一个秃头的小人(Mr Wang), 说:“Is there any hair on Mr Zhang’s head?” “Yes, there is.” “Is there any hair on Mr Wang’s head?” 导出生词“none”。教师稍加解释学生很快就领会了none 的意思,且印象非常深。在讲解 one after another 和 one after the other的区别时,我寥寥数笔给学生呈现了三幅简笔画,学生看后兴致勃勃,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看图识义,遣词造句。

1. one after another = one by one

作“(三个以上的人或物)一个接一个”或是“逐个地”解。如:

(1)When the bell rang, the students went into the classroom one after another.

(2) I saw the passengers get on the bus one after another.

2. one after the other = in turn; in proper order

作“(两个人或物)依次”或“挨个地”解。如:

The manager and his secretary stepped into the meeting room one after the other.

二、运用简笔画教学时态

在教学时态时,可以运用简笔画给学生设置模拟的情景。如我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时,画了两个人划船,问: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回答:They are boating. 又画了一个人正在爬树, 问:What is he doing? 学生回答:He is climbing the tree. 又如在对比复习现在进行时和be going to 结构时,我边画一个人正放风筝,一个人穿着泳衣带着游泳圈正往海边走,边问:What is he doing? He is flying a kite. What is he going to do? He is going to swim. 学生边看边听,很轻松地就把两种结构区分开了。又如在教学have gone to 和 have been to 时,我用了两幅简笔画,使学生对have been to 和 have gone to 的用法区别一目了然。这种简笔画情景教学,无声胜有声,易于理解,学生乐于接受。

三、运用简笔画教学课文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运用简笔画能比较形象地说明课文内容及故事发生的顺序,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Traffic Accident 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泛读一遍课文,再精读一遍后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基本了解了。然后我根据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转移,边复述边在黑板上画出四幅简笔画,学生可以根据画中的情景及顺序复述课文。这样,故事配以简笔画,边画边讲,不但可以结合实际,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还可以把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四、运用简笔画教学句型

用简笔画教句型,可以变难为易,显得生动,学生又易于理解。如在教neither...nor... 和 both...and...句型时,我画了两个正在微笑的小孩,并说:Neither Meimei nor Li Lei is sad. Both Meimei and Li Lei are happy. 又画了两个都在哭泣的小孩子,说:Neither Meimei nor Li Lei is happy. Both Meimei and Li Lei are unhappy. 又如教 though 的用法时,我画了一个玩得正高兴的小男孩、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女孩,说:Though Li Mei is crying, Li Lei is smiling. Li Mei is crying, but Li Lei is smiling.

这样分层次引入新句型,就会使学生对所授句型的用法有更形象、清晰的认识。

要注意的是,简笔画要用得适时、恰当,不能过泛,要画得形象、生动。否则,不但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9.简笔画培训讲义 篇九

简笔画 培训 讲义稿

主讲人:张 勇

在学校推行的教师基本功,简笔画是教师非常实用的,为什么要学习简笔画,首先我们了解现在的教学资源,虽然多媒体已经入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但相当多的学校还没有这个资源,就是有条件的学校,教师也不可能每一节课都用,设计,制作一节课要花费很多时间。而简笔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用,只要准备彩色粉笔,就针对我们课堂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图形展示,寥寥几笔,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笔画是教师的基本功,练好了,可在教学中得心应手的用。为我们的课堂服务。他用笔简约而内蕴丰富,作画快速而表现力强,是一种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绘画形式。简笔画用途广,但并不难学,只要了解他的特点,掌握他的基本技法,学、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简笔画用于课堂教学,可增添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诱发,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一、简笔画都可以归纳为几种简单的基本形,用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线形表现形象,具有可行性和简便性。简笔画就是运用这一形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创造出平面化,几何化,概括化,简略化的一切形象。

(一)方形:家具、房屋、车辆等都可以

(二)三角形:有三条主要边线构成外框轮廓的物体,应根据其外形特点分别用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简略地画出他们形象。(范画举例)

(三)圆形:圆有正圆、半圆等不同形态,太阳,球类应画成正圆,禽兽、瓜果可以用椭圆形概括,月亮,拱桥等物体形象则可以画成半圆形。

(四)线形:凡是能感知为线形的物体都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如树枝,须发等,动物,人物也可以依据其骨骼结构,用单线画出不同的动态。

(五)组合型:结构复杂的物体,需根据各主要部分的形象特点,分别用三角形,方形,和线形组合成完整形象。(范画举例)自行车、盆花、拖拉机、人等。

二、简笔画的基本训练

为了练好简笔画,平时要有意识的对周围的物象,特别是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物,静物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掌握他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凭借自己的直觉、记忆,把它们画下来。举例(范画:鸭子,鸡、蝴蝶、汽车),所以,平时就要注意培养眼、脑、手综合运用的能力(眼到手到),在此基础上,可找一些美术老师学学,要想学好简笔画,其主要途径就是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这样才能熟能生巧。

三、简笔画的图例

(一)、人物简笔画

【1】人体结构分四大部分:头、颈、身躯、四肢。画简笔画时,将复杂地人体简化成骨架式。把头简化为圆形,颈连头与身躯,简化为短线,身躯包括胸、腰、胯,简化为长线,四肢简化为不同长短的直线。

【2】人体比例 人体的比例,通常以人地头部长度为“参照数”而与人的全身高度相比较。一般成年人身高是七个头长,标准是“立七,坐五,盘三半”,成人躯干约为两个半头,两笔左右伸直时,两手距离等于全身高度。人物简笔画是简笔画学习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对人的形体、结构、动态特征等进行学习和了解,同时学会用简笔画的概括方式对其进行简练概括的描绘,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3】人物服饰 服饰用装反映着一个人的仪表,身份职业性别性格气质和审美观念。我们在学简笔画时,都可把复杂度、的形态概括简化成简单的基本,这样就构成了人物基本形态及其变化。一般男性人体主要夸张其肩部的厚度,女人体主要是夸张其胸、腰、臀部的曲线,以及颈部,手与脚的一定姿态等,显示其优美、浪漫。

1.人物头部的画法要点。(1)简笔画人物头部一般可用椭圆形来概括,但由于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脸型也有不同的特点,如:田字形、由字形、甲字形,申字形、国字形、目字形,风字形、用字形等。从这些形状中已大体概括了我们前人出的不同人物的脸形特征,要掌握“三停五眼”的比例关系。成人眼在头部二分之一处,儿童眉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2)由于简笔画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我们还可以将以上不同的脸形进一步的夸张、变形、强化,还可以把头部脸型根据需要画成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就能使人的头部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并具有幽默感。(3)五官特征及画法。简笔画的五官与写实性的素描速写是不同的,因为简笔画必须快捷,因此细致的描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它只有采取概括的形式才能与上述脸部的概括形象相协调。因此将五官符号化是一个必要的手段。教师例举五官符号,介绍不同的眼、鼻、耳嘴的画法。(4)面部表情的变化主要关键是在眉、眼、嘴【1】眉眼的变化与表情关系,假定嘴不动。眉眼在变化,【2】嘴的变化与表情的关系,假定眉眼不动。嘴在变化(5)不同表情画法。(喜、怒、哀、乐)(6)不同发型的画法。(7)不同发饰、帽饰的画法。(含l-2种少数民族头饰)(8)头部的角度变化练习。(侧面、半侧面、仰视、俯视等

四、画法与步骤

(一)在画简笔人物画时,先学练骨架式单线人物画法。用一个圆表示头部,用直线 表示身躯和四肢,然后进一步使用线、形体结合的画法,即用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表示人的躯干或衣服等,在躯干上画出单线的四肢,练习作画时先画一些简笔静止状态的人像,然后画运动状态的人像,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二)动物简笔画

观察分析动物特点

在掌握动物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要强调对动物的头部和足部的概括与简化,以及动物的动姿变化规律等方面的训练。动物包括家禽、鸟类、兽类等。每种动物都有其不同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才能画出不同特征的动物。(1)禽鸟类动物的特征:禽鸟的外形一般为椭圆形(蛋形),这与鸟出自于蛋有关,在大的椭圆形上根据动态的需要加上不同方位的小圆形就可产生不同的鸟的动态。此外根据不同的鸟类的特征,如嘴、尾的不同,颈的长短、脚的长短等又可画出丰富生动的特征。(2)分析动物特征:动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头、身、四肢、尾巴、脖子、耳朵、毛色斑纹上,为了突出动物的特征,可采用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处理。如猪较胖,可画成圆形,牛头,画成倒梯形,老鼠,头身相连成半圆形,耳朵成半圆形。马、熊猫、鹿、猫、狗、猴都有其特征,有的同样可用几何体概括其形体来表现其动态特点。(3)要进行默写练习10种动物(含禽鸟)。(三)鱼、虫、动物简笔画

1.鱼、虫类简笔画(1)鱼类:包含江湖河海中的一切鱼类,品种繁多,千变万化,多姿多彩。(2)虫类:主要指可以入画的虫类,如蝴蝶、蜜蜂、蜻蜒、螳螂等。(3)练习要求:要求会画5种以上鱼,4种以上虫类。

画法与步骤

1、用基本型定位。在熟悉动物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动物的头、颈、躯干、四肢的基本形体,并且在画纸上进行上、下、左、右位置的安排。

2、定动态 确定动物的姿式,根据动态规律,画出动物头、颈、躯体之间的关联的动态线。

3、勾画具体形象。在以确定的位置上画出头、嘴、眼、脚。必要时,补充动物头、四肢、关节处不可缺少的部件。

(四)植物简笔画

主要列举有关花,叶,蔬果及树木

(五)简笔静物画,以家用器皿、花草、瓜果、蔬菜、标本、小型工具等为描绘对象,几何形为基础的静物练习

1.单独静物简笔画练习,非组合的单独的静物练习,即一个静物就构成一个画面。

2.组合静物的练习,即一组静物包含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物体。如:一个篮球二个苹果、一个西瓜两个桃子、—个南瓜两只黄瓜等。

10.简笔画教案 篇十

1、什么是简笔画

简笔画是一种利用简单的点、线、形等符号来表现物象的基本特征。它的绘画形式简约而直观、形象而生动。

2、简笔画与教学简笔画的区别与联系

从教学的角度分析:简笔画多用于美术教学;而教学简笔画是辅助各学科教学(每位老师都需要掌握),它是一种快捷演示,它的画面要与教学语言融合一体。举例(现场演示)

二、简笔画的作用(部分图片分析)

三、简笔画的造型方法和规律

简笔画是采用概括性的造型方法,在造型过程中运用点、线、形的组合。

1、点:点是最小的造型要素,在视觉上有大小、方圆、三角和不规则等形状。

2、线:线是最富有表现力和最活跃的语言,是画的筋骨、画的精髓。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觉。(讲解演示)

3、形:各种线与线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形,运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简笔画解剖、分析)

四、如何学好简笔画

简笔画是一项技能训练课,要多看、多想、多练、多用。要想快速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请牢记以下四点:

1、观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比较、积累,收集各种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如:鞋子、苹果、刺猬、熊猫等特征。

2、联想:首先要有图形的概念,再将具体的图形进行联想。例如:以苹果、鞋子的形状为主进行联想,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3、记忆:通过观察、联想、记忆,注意积累。建议各位老师熟记几种画法。如: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交通工具;建筑物;水果蔬菜草木等。

4、实践:绘画没有捷径可走,学了方法就要练习,方可熟能生巧。

1.能少勿多 也就是作画的笔画一定要少。能用两笔表示的不用三笔。

例如画电话机,左图用了25笔,中图用了10笔,右图只有3笔。又如画打篮球的人,左图用了13笔。其实头部可以只画一个圆圈,身子可以只用一根线来表示,手脚也可以不画。这样可以减到6笔(中图)。右图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画的打篮球的人,更为简单,只有三笔。

下面这些画,都突出了一个“简”字:

2.能直不弯 也就是说,能用直线不用曲线。简笔画求的是简单易画,而不是逼真好看。例如左边的鸭子和牛,全是曲线,比较难画。如果代之以直线和几何图形,画成右边的样子,就简单易画多了。

3.能简不繁 也就是说,作画时只要能用简单图形,就不用复杂图形。例如画桌子和椅子,用立体图形分别要用10笔和13笔。但如果改用平面图形,只需4笔。又例如乘公共汽车,如果用立体图来表示车内的情况,会使画面非常复杂。但如果用平面图,就简单易画多了。

怎样画简笔画

1.练好基本图形,打下学画基础

绝大多数的简笔画都是由下面20种线条和几何图形构成的。因此学习简笔画的第一步,就是要练好这些基本图形。要做到下笔有力,横平竖直,线条均匀,棱角分明,图形鲜明。要徒手画,不许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

2.简笔画的秘诀:几何图形加特征

我们要画某一种事物,首先要看一看它与哪一种几何图形接近。任何事物的轮廓,都可以用几何图形来概括,这就使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易画,做到人人都能学会,这就是简笔画的秘诀。

有的事物本身就是几何图形,如玻璃杯、脸盆和书。还有的事物只要在几何图形上补充几笔便可画成,如水桶、茶杯、热水瓶、旗子、雨伞、气球、酒杯和帽子等。

即使是比较复杂的事物,分解开来,仍然是由许多基本线条和基本几何图形构成的。如卡车、自行车、螃蟹和公共汽车等。

3.注意观察归纳,抓住事物特征

许多事物的基本形状是同一种几何图形,这是它们的共性。但他们又有不同的特征,这是它们的个性。抓住这些不同的特征,就可以在同一几何图形的基础上画出许多不同的事物来。例如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照相机、钟、信封、明信片和相框等都是以长方形为基础的,但电视机有屏幕,照相机有镜头,钟有指针,只要我们抓住这些特点,就可以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

下面这些东西的共同特点是以圆为基础的,但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征,钟有指针,风扇有叶子,西瓜和球有不同的条纹,镜子和地球仪有架子,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

一些水果和食品外形大体上也是圆,如苹果、橘子、梨、桃、西红柿、土豆等。但梨略尖,西红柿略扁,橘子有麻点,桃有沟,土豆有芽,同样可以区别开来。

下面这些简笔画,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半圆、椭圆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学画十类简笔画,掌握作画技巧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东西、动植物、各种各样的人以及人的各种动作,都可以用简笔画来表示。通过学画下面10类百余幅简笔画,我们就可以掌握简笔画的绘画技巧了。

1.学习文体用品

2.家具和日常用品

3.植物水果蔬菜

4.树木花草

5.衣着鞋帽

6.交通工具

7.动物

8.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物(画人时要注意人的头部约占全身长的七分之一)

9.人物的动作

11.利用简笔画促进语文情景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简笔画 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 审美教学

语文教学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提出来,强调教学活动要以人为本,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是情境教学的出色设计师、有力执行者、成功迁移者,教学中应运用情境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中对作品产生共鸣。简笔画是情景教学的重要手段,因为教学中讲究“情随境生”,一定的情境会有效激发学生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一、由画入境 画境交汇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着优美的意境,欣赏此类作品,能增加学生对美的感悟和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中,利用简笔画,做到由画入境、画境交汇,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成绩,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古诗词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改革探讨的重点,笔者认为,抓好诗词教学,可以结合简笔画,从抓好意境教学入手,实现教学突破。

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因为本词主要表达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针对本词出现的意象,课堂上可以做一幅“望月怀人图”,教师应先放手让学生体会词的意境,自圆其说;然后让学生结合简笔画从咏月入手,去理解词人旷达、豪迈的情怀。如此,学生就能做到由画入境进而入情,最终体悟作者深沉的内心感受!

二、由画入情 景情交融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其意思是指作品中的一切描写景色的句子,读者都能从其中每一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面上读的是景色,其实读的却是作者的感情。 由此观之,文学作品中,情景是交融的,是一体的。语文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由景变画,由画入情,景情交融,能很好抓好情感教学。

记得上初中时,曾学过《孤独之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走不出的感觉”。 对于这一段,我记得老师利用多媒体作了一幅简笔画:一望无垠的芦苇荡,毫无生机活力,再加上阴沉沉的天空背景。然后要求我们参照画面,反复读文章,反复体会,体会杜小康 “第一回出门”的感觉,并结合个人经历、体验谈个人对孤独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景色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生理解难度降低很多。课后,老师结合本部分的教学,给我们布置了作文《孤独·理解》,学生们写的都很好,而且都提到了简笔画上的内容,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还成功使用了出色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正是因为简笔画的使用,使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因此,语文教学中,抓住关键课文,体会文中画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三、巧设画境 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是作者特定情感的表达。而法国启蒙思想家迪得罗也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良好的意境,巧设画境,让学生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

在古诗词当中,有些诗词写得非常的凄婉、缠绵,特别是一些爱情诗词,比如温庭筠《望江南》。其词曰:“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词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为爱情苦苦挣扎的女子形象。苦苦一天的等待,等来的只是无奈和绝望,其情何以堪!在这篇课文讲解中,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简笔画,结合历史传说中爱情故事,如:讲孟姜女的故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等等。这样能丰富学生对这种情感的体验,有利于课文讲解的推进。语文教学中,利用简笔画,巧设画境,把情感教学贯彻到底,多想方法,多设情境,一定会获得语文教学的大豐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被形象美所吸引,审美注意力高度集中,形象思维就会随之活跃而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架设了桥梁,放缓了坡度,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建军.如何在语文课堂进行审美教育[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3).

[2]范冬岩.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7).

12.卡通简笔画 篇十二

一、创作意识:指导画法, 提供形象资料, 降低难度, 修改形象

学生为什么怕画简笔画, 不知道怎么画、画什么?是因为“手”不听使唤。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 不轻下笔, 终是眼高手低, 鲜能入彀。”从理解其意来看是指做人眼界要开阔, 目标要远大, 做事情则要低下手来, 脚踏实地, 踏踏实实的做工作。也是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学习简笔画, 不能总是固守陈规, 就识一形象, 毫无变化时总画某一形象。教师要多样式的提供形象资料, 帮助学生眼界打开。提供归纳后的形象特征几何图式。为学生能从不同的客体中找到适用的几何图式来表达, 也就是重组方法;为了降低描绘形象的难度, 老师可用举例子、分析图例等方式来指导描绘方法。还可以提供“一定量”的形象素材或资料, 让学生有东西可依据, 让学生有东西视觉感受。例如, 让学生单独完成默画同一个熟悉的客观物体, 再让几个画有代表性的学生通过展示讲解描绘过程。通过例画来体会描绘的方法。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形象修改来培养创作意识:1修改自己和同学的简笔画形象, 使形象更简洁;2修改原有的简笔画形象, 使形象变为另一种类似形象。如猫和虎等形象。

二、创作构思:选形有据、童话心情、造型夸张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到并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 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所以, 我在教学中始终都用发散性思维来引导学生的创作构思。如主题性的构思向推引式的寻找相关的关系“物”是主体也可是背景。从多角度的寻找并选择较有表现主题的表达物。学生就不再感到没形象可选, 进而寻到最与主题确切的创作原料;师范院校学生的简笔画创作学习主要是为了在今后教学实践中给予应用的。丰富教学手段, 可以激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波动, 使学生易为接受教学内容。“蹲下来”与学生等同视点来看观察生活、感受周围。我们要有童话心情就要先有一颗童心, 教育家李镇西曾这样说过“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 是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 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 一起流泪;这颗童心, 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情弦……”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心来描绘简笔画作品, 让作品示意表现更接近学生的童趣,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 体现教学主题, 引人入胜。造型的夸张也同时存在着幽默因素, 我认为, 在这的简笔画构思中的幽默不是“无厘头”的表现, 而是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意味的、让人反响的构成图象。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形象和故事情节, 妇孺皆知, 名扬海外, 这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三、创作表达:抓住细节、突出形象个性, 把握骨线、展示姿态表意, 形象组合、为教学服务

通过对一些学生作品的剖析, 我发现存在这样一个紧迫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临摹简笔画形象的水平很高, 默画也不错, 但创作却不尽人意。分析其原因, 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强调临摹形象与模本的形似过程, 而忽略了形象塑造的能力培养。临摹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影响到创作水平的高低, 但它是创作的基础。创作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元的过程。在边解决临摹形似的过程中就应同时边来解决如何进行表现创作意图的训练了。从最大程度上学生通过长期的临摹, 许多简笔画形象已成了学生表现的符号, 就如文字应用一样得心应手, 但要有组合成句成文就要费一番苦心了。

1. 抓住细节, 突出形象个性

对学生从临摹逾越到创作表现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加强观察“细节”的训练, 因为缺乏观察力、审美力的授课教师, 我们很难想像能创作出优秀的简笔画作品来;塞尚说过, 每一笔触都能改变一幅画。简笔画就几笔更不用说了。在描绘形象过程中, 细节上仍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 因为在创作表现阶段中我们主要要求以钢笔为表现工具, 下笔不再重改。学生无法也无需要调整和修正。涂抹修改的形象留下的斑驳痕迹也就失去了简笔画的特性了。比如, 人物的面部表情:喜、怒、哀、乐, 我们在创作表现时就应该懂得它们的用线走向和组织位置。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就细节的重要性作了详细的分析和应用阐述。我们简笔画也一样, 因为细节可以表现和确定一个人的神态表情、身份、行为意图等, 在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表现主题紧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军人与警察之间的形象区别细节就在于徽章的不同。

2. 把握骨线, 展示姿态表意

在简笔画中, 除了人和动物之外, 我们也经常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物体。使其更为生动。为了创作主题, 可能我们无法从有限的简笔画形象资料中找到原形, 这就要求我们自己来创造。物体的骨线可让我们更好地找到表现物体的方法。骨线成为我们了解物体的基本骨架和姿势。如:人物的坐、站、蹲、走、跑等姿势, 我们只要抓住了脊骨、大小腿的“火柴梗”位置结构, 这就迎刃而解了。更深层次地说, 骨线已不再是单独地表现动态或静态简笔画创作的最终目的, 而是借其展示出姿势所要表示的意义。如:高昂的跑势、快跑、慢跑和累垮的跑等不相同的姿态表现。我认为姿态表意就是指物体在简笔画创作的作品中以游动的线条表达内在意思所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要通过简笔画形象所表现的姿态变化和情景的正负参照了解肢体语言。因为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 从而代替声音语言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肢体表达情绪时, 我们自然会依生活经验对动作的含义做出判断。诸如鼓掌表示赞成或高兴, 抖脚表示紧张, 搓手表示焦虑, 垂头代表沮丧, 向前倾代表注意或感兴趣, 捶胸代表痛苦。

3. 形象组合, 为教学服务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每对黑板上书写一字或画一图形无不是板书的构成部分。好的部局能使学生对学习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简笔画更为甚者。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认为:“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画下来的图画, 比起现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 都有很大的优点。”形象组合可分为:个体部位组合和情景表达组合。

个体部位组合是就单个物体为了教学需要重新对其必要的重组, 使形象更为教学需求目标的形象组合。比如:小学语文课《蜗牛的奖杯》中的蜗牛长着一对翅膀, 我们现实中没有, 而我们赋以它一个新的形象。简笔画寥寥几笔为它添加了翅膀使形象就更为生动有趣了。

情景表达组合是根据课堂教学的板书需要和为了能够很好地反应课堂内容, 把相关的简笔画形象描绘在一起的组合。这种简笔画之间有着转达表意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看组合画就可以读懂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应用中也不乏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情景, 比如:在某镇中心小学教师简笔画基本功考核中有这样一应用题:某一家农场一年可生产1000只鸡和2500只鸭, 请问该农场的鸡和鸭一年一共可生产多少只?这样一道小学数学题可把某一数学教师可为难了。她把考试的草稿纸也用上了, 还没把最后的500只鸭画完, 并要求再次发给她一张草稿纸。当时我下去一看“蒙”了——全张草稿上都画满了鸭。又是儿童故事“为什么姓万”的翻版。所以说, 情景组合是最有检验创作水平的一种表现形式。好的简笔画创作就如一篇优秀的连环画, 每个图象都有各自的形象表达, 使画面连贯富有意义。如《小猴下山》, 在故事中所发生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一个需要创作的单独画面, 并画面与画面之间是一个个相互紧扣的环链。

我认为, 简画教学中, 首先应加强在形象临摹中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其次是临摹形象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再者是简笔画形象的个性描绘, 让人、物更有特征, 最后才是应用创作。临摹形象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我一向上课来最中心的环节, 它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缺其不可以。不然功亏一篑, 达不到灵活运用。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但加强培养学生的模仿力与表现力、领悟力、创造力来开发学生的简笔画创作, 在今后的学生课堂教学实践中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摘要:简笔画的教学应用已有在我上幼儿园时的三十几年就有, 但在做为教师基本功考核也是近些年所来而已。它在教学过程中,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离“童心”较近的表现形式。课堂教学的简笔画创作作品更是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直观感受和理解的较好途径。简笔画是以“简”、“易”、“快”的特点为教学服务的, 但在简笔画应用教学上, 我还是想探讨它的“慢”教学——创作。

关键词:创作意识,创作构思,创作表达,细节,夸张

参考文献

[1]《简笔画技法与运用》涂永录[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2]《儿童书籍插图》陈敏.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教育新视野丛书》孔起英.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4]《国标本 (苏教版) 语文》二年级下册.200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全部下一篇: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带作者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