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共11篇)
1.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一
由大禹治水想到煤矿安全管理
众所周知,大禹之所以治水成功,是因为他采取了“疏导”的治水理念,也就是顺其自然,规范水的`方向.而大禹的父亲在治水理念上选择了“围堵”,就是采用拦坝的方式控制水流,导致了自己的劳而无功.由此让我想起了煤矿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更应该从“疏导”的理念上下工夫,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作 者:李见文 作者单位: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 刊 名:当代矿工 英文刊名:MODERN MINER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2.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二
1 核医学科工作辐射安全与防护
1.1 核医学科工作与辐射安全
本院核医学科甲状腺疾病核素诊疗集门诊、住院为一体, 涉及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 专科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甲状腺彩超和核素显像。核医学科属于开放型工作场所, 患者服用放射性药物后成为一活动的放射源。131I属于放射性核素, 在利用其释放β射线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同时, 也释放穿透力较强的γ射线对他人造成外照射。长期接触低剂量照射的职业性人群可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形态改变[2]。显像剂99mTc物理半衰期短, 发射单一γ射线[3]。放射性物质以灰尘、固体颗粒、气溶胶或液体等存在形式沾染体表或衣物造成外污染, 它还可能通过吸入、摄入、创伤皮肤的吸收和健康皮肤的渗透进一步造成体内污染, 或引起皮肤的放射性烧伤[4]。
1.2 核医学科工作与辐射防护
甲状腺疾病诊疗过程中工作人员按照131I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在确定的时间、成本、质量、风险控制等要求下准确、优质地完成全部工作, 遵循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认真做到防护三原则:时间、距离、屏蔽, 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 防止污染扩散和内照射, 把辐射危害降低到实际做到的最低水平, 对个人防护、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健康管理模式
核医学科甲状腺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实施是多学科人员协作的结果, 其主要内容涉及评估、检验、放射性药物、影像、治疗、随访等。各专业核素诊疗相关方面展开讨论, 包括医生、护士、影像和检验技师等, 全面分析, 以患者为中心, 以辐射安全为前提, 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根据不同检查治疗阶段制定最佳方案的健康管理模式, 组织实施, 以最大化减少辐射剂量。医、护、技各专业间的协调与默契, 将健康管理的目标具体化, 让每个参与者很容易掌握要求, 最终在服务上无缝衔接。通过查阅和分析有关标准和以往的研究资料, 同时结合本科甲状腺疾病核素诊疗路径和辐射安全控制, 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制定高效、稳定、安全的健康管理模式, 见图1和表1。
3 核医学科甲状腺疾病核素诊疗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3.1 入院患者健康管理
护士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系统的个体化健康管理、认知评估, 介绍住院规则、饮食、环境、标识、检查室、电离辐射区、患者通道、科室和医生的联系方式、专科检查的时间及饮食药物影响因素, 特别是电离辐射区的划分。病区走廊和候诊大厅设有核素治疗的健康教育宣传栏, 对患者及家属的核科普和核安全知识宣教, 提高其对核放射性的认知和对辐射防范措施的控制能力。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新农合和医保手续、行专科检查外辅助检查, 尽量当天办完, 避免与专科检查交叉, 减少核素污染环境及对周围人群的照射。
3.2 甲状腺摄碘率测定患者的健康管理
对门诊和住院检查患者集体化健康管理, 登记个人信息, 服131I前先行采血甲状腺功能检测和甲状腺彩超检查, 使采血护士和医技人员免受照射。空腹服131I后不吐痰、少咳嗽、少说话, 减少周围环境污染, 告知患者服药后3、6、24 h为检查时间。摄碘率第1次测定患者的健康管理最关键, 将患者集中于候诊大厅, 由资深专家或科主任重点讲解检查方法、注意事项、甲状腺疾病相关知识、国内外研究进展、治疗方法、行为指导和安全指导。此时患者、家属、医生互动, 患者可对照自身提出疑问请专家解答, 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法, 避免检查中断或反复咨询医护人员, 减少医、护、技人员不必要的照射, 也为服药后6、24 h检查做好准备, 同时患者对讲解者比较信任, 有说服力, 患者及家属依从性高。
3.3 甲状腺显像检查患者的健康管理
对患者集体化健康管理, 为避免甲状腺显像 (SPECT) 对摄碘率测定的影响, 将其放在摄碘率24 h测定后, 根据示踪剂的代谢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由医技人员将核素99mTc O4-显像的标记方式、配合方法、显像候诊通道的出入、等待时间详细告知, 将甲状腺功能和彩超检查、吸碘率测定、显像检查结果整理, 门诊患者1份, 住院患者2份 (一份入病历, 一份给患者随诊提供信息) , 由医生诊断处理, 确定空腹服药时间。避免患者配合不当显像不理想重复检查和多次出入候诊区, 缩短时间, 增加距离, 设置屏蔽减少职业外照射和公众照射。
3.4 131I治疗患者的健康管理
由住院医生个体化管理核素治疗定量, 指导患者131I治疗的安全管理、治疗后反应和预期结果、出院计划、健康行为、信息平台互动方式、家属家庭照顾知识、定期随访。发药护士集体化指导核素治疗的服药方法、可视对讲系统的作用、核素分装仪出口污染控制配合、口杯的处理、服药后的通道, 详细宣教131I治疗后对周围人群的辐射防护和正确处置其分泌物、排泄物, 减少环境的污染。治疗用放射性药物的治疗作用是依靠射线的辐射生物学效应, 而不是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5]。因此患者经核素治疗后, 医护人员在患者周围停留时间应限制在最低限度[6]。
4 小结
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科11位工作人员个人辐射剂量仪每季度反馈信息未受到超剂量照射, 每年放射人员健康体检未发生过度照射疾病, 辐射监控中心对物体表面及环境放射性活度监测无超标现象, 未发生公众放射事故。甲状腺疾病核素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随访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通过对核医学科甲状腺疾病核素诊疗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实施, 患者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主动配合治疗, 自觉遵守国家的放射防护法规, 医、护、技密切配合, 安全防护, 定期随访,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减少了医疗资源浪费, 实现医患双赢。
参考文献
[1]徐婷, 鲍勇.基于云计算远程平台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运行新模式的思路与建议.中国全科医学, 2004, 17 (1) :81-83.
[2]刘丽波, 罗云霄, 王剑锋, 等.《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解读.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 (4) :204-206.
[3]陈跃, 庄红明.儿科核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25.
[4]陈红红, 白光.《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解读.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 (4) :200-203.
[5]李少林, 王荣福.核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3.
3.由“注意影响”想到“读书安全” 篇三
一
一名主动拜我为师的农村小学青年教师邀我小酌,还请来校长作陪。这位老师不甘泯然众人,非常勤奋、刻苦,读了很多书,发表了若干有一定见地的教学论文。校长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我是看着他‘长大’的。” 他向我讲述了这位青年教师的一些情况后,用一句让人倍感温馨的话作结,我分明看到他眼角深深的鱼尾纹里藏满真心的喜欢;然后,他拉着我的手,十分诚恳地说,“您是他的师傅,烦请多提醒他,既要‘识字’,更要‘识事’,比如说,他很喜欢看书,人前人后总是捧着书在读,显得与众不同,以后要注意影响……”青年教师频频颔首,满上一杯酒敬校长和我。我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心里顿觉异常暖和,不仅因为酒力,更是因为校长对教师、长辈对小辈言出肺腑的叮咛、情到深处的关爱。
回去后,半浓不淡的酒意随风散去,我对校长先前的一番话语忽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校长确实是怜爱这位青年才俊的,他的叮咛意在保护青年人,不让他因为“行高于众”而受别人和环境的伤害,好意毋庸置疑,更无可厚非;然而,往深处一点想,校长的观念并非没有可以商量的地方:其一,“既要识字,更要识事”,这有道理,但人们以及社会应该允许、宽容乃至支持一些人在“识字”和“识事”之间不太平衡,有所偏重;在读书空气甚是稀薄的当下,考量教师的价值天平更应向“识字”倾斜,而不是相反。要不然,就可能呼应乃至催化了在一些学校客观存在的诸如厚关系、薄业务或者说尚投机、轻能力等的趋势和风气。
其二,教书者自然要读书,书当然可以不择时、不择地去读,青年教师处于积累知识、积淀修养的关键时期和美好时光,“逮着空儿就读书”理应是值得在他们当中倡导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习惯,“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校长没有理由对教师“人前人后捧书读”的情形不解、讶异,进而有所否定、劝阻。
其三,校长“把没有事儿的事儿当作事儿”,不能不说迎合了一些不尚读书、没有阅读喜好的普通教师的普遍心态,这是他对自我品位的一种“降格”;而“注意影响”一说,常常是对错误行为的“警告”,说明校长在一定程度上淆乱了对与错、正和误,也表明,他非但迎合了某种消极风气,还主动站到“反阅读”的行列之中,因而,对于他能否在平日管理实践中肩负起引领师生阅读行为和学校文化建设的责任,能否把学校和师生带向前方,引向远方,我们有理由存疑。
二
在一定意义上,“好校长”的一个“定义”是,正确面对教师各种需要并在原则范围内以及情与理的适度关系中尽可能满足教师需要的人。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基于此,校长的“第一要务”便是,满足教师的心理安全需要。这未必是他能成为好校长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我们来看看,这位校长是不是满足了教师的安全需要,是不是一位“好校长”。答案似乎为一种“悖论”:他是的,因为他希望这位青年教师能合群,拥有并置身于融洽的人际关系,还为此给予亲和而又坦率的指导;他又不是的,因为他并没有甚至也无意于给这位青年教师带来或创造真正适合于他,有利于他以良好的、健康的方式或状态“诗意栖居”的心理环境,相反,他实际上否定了如此生存或生活的合理性、正当性,并给这位教师一些“仁慈专制型”的暗示:“山不过来,你就过去”——若想获得“人际安全”,就要改变自己,曲从大众……
“悖论”表明,他既不是一位值得称赏的“好校长”,也不至于沦入“坏校长”之列:在主观上,他是好的。说到底,他是一名较为庸常的学校管理者。事实上,也有部分校长,非但自己不读书,还对喜好读书的教师采取冷淡、讥讽乃至排挤、打击的态度与行为,这一是因为他习惯于以自我的志趣看人、取人与用人,二是因为他本身有着“武大郎情结”,容不得别人“石出”而显得自己“水落”。倘若前者只是给教师读书带来隐隐的阻力和不安全感,那么后者所产生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感。这两类校长都不鲜见,由此可知,在当下学校,教师读书的外在和内在环境较为普遍的是欠安全的,言重一点,是不安全的。
三
很少有人把读书和安全这两件事、两个语词联系起来,但读书与读书人确实常常要面对安全问题,常常要遭遇不安全的处境。中国古代读书人无需多言,只要约略知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指的是什么,只要曾经听过有关清代文字狱的一点故事……就足以让人为那些时代读书与读书人的安全问题倒吸一口凉气。现当代的情形其实也不容乐观,前不久,我通读岳南先生所著《南渡北归》三本厚书,它写的主要是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流亡史,也包括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坎坷遭际,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生糊涂识字始”确为不刊之论;最大的长进是,终于明白“斯文”是怎样“扫地”的。
和古人、前辈相比,当代教师可以说几无“读书安全”之虞——既不会招来杀身之祸,也不会受到政治等方面问题的牵累。但如果与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读书是其头等大事,应该赢得尊重与善待等的道理相比;与学校应该致力于建成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取向,以及“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时代命题相比;与强调合作、呼唤“文人相重”的人文精神相比……我们还是明显感觉到当下教师读书氛围的冷淡与不和谐,进而感受到读书特别是执着认真之读书行为的“不安全”。
这自然有很多表现。譬如,大多人不读书,乐得轻松与自由;就像温水煮蛙,原先想读、爱读的少数人亦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把书放下,加入逍遥一派——“读书人”是“安全”了,读书之事却折了翅。譬如,读书明理,读书人喜欢以理来待人处世,而人与世偏偏又不“讲理”,讲的是“潜规则”,结果,这理碰了壁,信理、讲理之人也遭了殃,这让我不禁想起前不久为央视报道的四川绵阳人民医院“走廊医生”兰越峰,因为拒绝给病人过度医疗而几乎被单位扫地出门。兰医生应该说就是一个“读书明理”的典型,而在一些学校,坚持遵循教育之理、拒绝“过度教育”、在性格及命运上皆有类于她的教师亦有人在。
nlc202309031529
在许多教师远离“读书人”角色形象的大气候中,喜好并坚持读书的人很可能成为“异类”,而在一个不够宽容的社会里,在一个不够宽松的环境中,“异类”的命运总难免一点悲剧性,他们很容易招致他人有形或无形的冷遇和攻击,最终成为孤家寡人,成为精神或思想上的独行客,进而失去一些本该属于他们的权利、机会与可能。人们常常讥评他们“个性有问题”,其实,只要不违背社会或公众的伦理道德,只要守住人品及师德的底线,那么,所有人的个性或者所有的个性都是“合法”的,都是“没有问题”的。退一步讲,即便这部分教师,其个性中有一些偏颇的因素甚或趋于极端的倾向,也与人们对于“异类”所投去的异样的目光、所给予的异样的对待有关:是这样的目光、这样的对待“造就”(至少是“助成”)了他们“异类”的个性,乃至“异类”本身,对此,社会以及更多的人理应引起反省,引起必要的警惕。
人大多有避害趨利、“化险为夷”的自我调节机制,我也注意到,教师中确有一些“读书人”因为感觉“不安全”而有意无意改变自己,从此懒得读书。他们或许逐步逼近、走上人际的“安全岛”,却也使得自身渐渐沦入庸常之地或平庸之境。这是有关教师读书问题的另一种“不安全”,另一重危机。由此我很自然地联想到“粮食安全”,是的,如果“读书种子”与日俱减,如果不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普遍生态,那么,教师的精神世界必然荒芜,必然出现“‘精神食粮’安全”问题;很显然,那时候,这一问题所涉及与遗患的对象绝不止于教师自身。
四
邓刚先生说,大凡优秀作家,都是“神经质”,特别敏感。我不是作家,也不优秀,但这么多年来,在读与写已成常态的生活方式中,逐渐染得一点“神经质”。“读书安全”,此前似乎未曾有人提及,或许也很少有人或明或暗、或深或浅地意识到。我提出它,自然是因了自己有点“神经质”;也是由于一些事实使然:老实讲,我时不时感觉到读书“不安全”的气息。譬如集体乘车外出,在他人“谈笑风生”之时,你若捧书而读,甚至拿出笔来,写写画画,很有可能引来一些奇特的目光,或者诡异的表情,很难说周边人们的反应都是友好和善良的;再譬如,对社会上某些事情或现象,你若偶尔从书而不从俗、从道而不从世、从庄而不从谐地说上一两句,就有可能被讥为“书呆子”,更不济的话,还会隐隐听得别人嘀咕声中一两句“神经病”之类的恶评。这样的事情一多,自己便学“乖”了,即便那时想读点什么,只拿出一本杂志,让人觉得你很休闲;即便那时有些想法,也把它焐在肚里,只作自娱自乐的精神消遣……于是那样的目光、表情或嘀咕声便消失了,一切归于“平安无事”。
也就是说,你必须改变自己,至少必须伪装自己,才能适应这个世界,并从中获得一种安全感。这难免心累,而心累的人又特别容易产生“适彼乐土”的念想。所以,几年前,我应王笑梅校长之邀,为她的个人小辑写短评,我很动情地写道:王校长提出并践行“校长是学校学习的首席执行官”,从不因行政忙碌而把学习置之脑后,在她的影响下,全校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小学成了大学”。让我特别感佩的是,对那些读书尤勤的教师,王校长赞赏有加,呵护有加,一位“一有空就读书”的教师在她热情的关心和鼓励下进步很快。她不仅给教师读书以充分的“安全感”、自足感,实际上也鲜明地表达了学校发展教师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取向……
可见,教师要赢得“读书安全”,校长则须为其创造一方“乐土”;也可以讲,好的校长本身就是这样的“乐土”。而在这些“乐土”中间或面前,不好乃至鄙薄读书的教师或许会时不时听到“注意影响”一类的提醒,我想,这样的提醒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生命拔节的……
五
当然,说到底,“读书安全”是自觉、自为、自得与自享的,一个总是“杯弓蛇影”或者容易为别人唾沫所淹的人即便置身于很好的读书环境中,也未必能拥有和感受这份安全;而一个心理足够强大、认定了某种价值和行为方式便敢于正道直行的人,即便身陷冷嘲热讽甚或横眉怒对之中,也能时时领略清风徐来的惬意,体味书香扑鼻的快感。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所谓读书“不安全”,终究是“读书人”自造的一种幻影而已。
20年前,我在一所中学教语文,有一次让学生看漫画,写作文。漫画上,一群脸上有污的人对一个脸上洁净的人群起而攻,使他非常惶恐,竟把自己的脸也涂污,然后相容于众,相安无事。漫画旨在批评那些围攻者,我却提示学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批评的矛头指向那个不敢坚持而改变自己的人。现在想来,如此命意的文章同样值得今天的我好好地写一写。
编辑 王 慧
4.由“地沟油”事件看食品安全问题 篇四
关键词:地沟油,食品安全
2011年9月13日, 中国公安部发布消息, 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 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 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窝点”6个, 抓获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同时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这一事件在电视、网络等媒介公布后, 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
地沟油, 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 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而此次事件中所说的“地沟油”是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 (通称泔水) 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有淘者专门对其进行加工, 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 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 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 最终通过低价销售, 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 主要成分仍然是食用油中的甘油三酯, 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有人形象的称其为“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此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甚至胃癌、肠癌, 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除了近期多次报道的地沟油外, “绝育”黄瓜、爆炸西瓜、染色馒头、瘦肉精……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一系“毒药”被端上我们的餐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
一、公民的社会责任缺失
所谓公民的社会责任就是公民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工作、爱心奉献,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然而, 部分开发商社会责任缺失, 大抵认为生产者为谋取私利而践踏法律和道德, 缺乏自我约束, 一味朝钱看, 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非法经营, 自行将社会责任底线降低, 致使社会风气日下。以地沟油生产为例, 其生产成本小, 可以说是零原料成本, 有下水道就有生产原料, 只需简单的过滤蒸煮工具就可以生产;其次, 生产过程操作简单, 只要不怕脏肯去掏就可以赚到钱。生产商宁愿挣“肮脏”的钱, 也不愿高尚的生活。
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要想查处违法生产商, 必须要有法可依, 然而目前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健全。以地沟油为例, 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2716—2005) 中, 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等9项指标, 分别对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进行不同的标准检测。但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沟油。而标准里这9项基本的食用油检测指标, 即使是地沟油炼出来的油也都可能合格, 根本无法针对地沟油去进行辨别性检测。由此看来, 法制、法规的不健全, 使得生产商大可以放心的进行“产品生产”, 如此恶劣的一系列黑心“产业”在暗中愈演愈烈。
三、社会价值分配不公正
所谓公正, 就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通过对社会角色的公平合理分配使每一个成员得其所应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倡导了30多年。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应该影响到很重要的价值理念塑造, 即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上说, 经济发展追求效率, 容易忽视公平, 但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还是要保证社会价值分配的公正性。现代市场体系中, 人们不能再亲手制作自己食用的东西, 再加上监督、检查的缺失, 直接导致黑心生产商获利。在法律法规的漏洞中, 他们将“事业”越做越大, 而普通百姓就只能蒙着眼食用他们创造出来的食品。
如今“食品安全”已经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问题产品侵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让人们感到不安。那么对于类似“地沟油”等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恶劣行为, 我们应该怎样制止呢?
一、要加强相关法律规章的制定
要想查处黑心作坊就要有检查的依据, 应该制定相关规定, 具体定义、标明什么样产品是问题产品, 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据了解, 目前卫生部已表示, 按照国务院食安办的统一部署, 卫生部组织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 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制定了“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 并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 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检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另外, 2010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也已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 对餐厨废弃物管理提出了意见, 对餐厨废弃物的排放、回收、运输等内容提出了要求。2011年10月5日国家也修订了“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将食品安全事故分四级, 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可以看出, 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二、要加强监督检查机制
没有政府机关的执行, 那法律法规的出台也只能纸上谈兵。所以各级政府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 逐级开展督导检查, 对各餐馆、食品加工点等相关场所进行不定期抽检。同时, 建立表扬制度, 对表现优秀的场所发放“安全认定”予以鼓励。此外, 还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商务部门要加强餐饮业行业管理, 引导餐饮企业诚信经营;质检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 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单位使用问题食品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督, 严厉打击经营非正规来源食品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生产加工单位的监管, 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执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 严厉打击购买、使用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食品风险监测, 完善相关检测方法。
三、要加强舆论监督与宣传教育
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受害者是人民本身, 人们有权利对自身利益进行保护, 所以各地方应该制定相关的举报制度, 调动全民的积极性, 让大家参与到保护自身权利的活动中。对于被检举, 查明有问题的企业, 地方媒体应及时介入, 对其恶劣行为进行曝光。此外, 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一方面让大家了解相关食品安全的一系列科普知识, 让其用知识保护自我;另一方面, 让企业知晓进行黑心加工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对其起到警戒作用。
四、要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借鉴
食品安全方面, 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国家都做的都比较到位。还是以地沟油为例, 日本采取了三个有力措施。首先, 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日本的地沟油现在都由专业公司进行回收, 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垃圾车的燃料。其次, 回收来的废油中立刻加入蓖麻油以防重新被食用。蓖麻油是完全无法食用的, 这样, 不仅方便了日后提纯时使用, 还从根本上防止了地沟油重新流向餐桌。再次, 日本有着对食品卫生非常苛刻的社会舆论监督。日本社会对食品卫生有着极其敏感的神经。在日本, 一旦发生类似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的事件, 除了受到法律严惩之外, 肇事企业肯定会因失去顾客而倒闭。
法律制度的缺失, 经济利益的驱使,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问题食品生产,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让人揪心。要想改变这种问题产品当道的现象, 是需要时间的, 法规建立需要时间;相关部门落实到位需要时间;人类金钱价值观的改变需要时间……因此, 我们要有信心, 只要时间足够, 问题就会被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国警方全环节破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案。
[2]刘洪波:《重建信用才是食品安全的真问题》, 《新京报》, 2011年。
5.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 篇五
关键词: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206-01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人们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意外事件。也有事故发生时不伴有损失的情况,这种事故被称为险肇事故。险肇事故是很危险的,如果再次发生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危险。所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普遍存在。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危险各不相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存在着差异。对大量的事故调查、统计、分析表明,事故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掌握和研究这些特性,对于指导人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和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1 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 事故分析
事故大多属于事先没有预料的偶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因此,事故致因研究,不能在直接观察下进行,而是要在事故发生之后,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确定事故原因是事故调查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正确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才能吸取教训,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预防、控制事故的重要复发。但是,事故发生的机理往往很复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时一起事故往往有多种原因,而各种原因之间又有着复杂的关联。因此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时,应先从直接原因入手,再分析找出事故的全部原因,从全部原因中分晳找出起主导作用的事故原因,即事故的主要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2)事故间接原因,是间接导致事故的原因。即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技术和投计上的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3)事故主要原因,指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属于下列情况者为主要原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生产(施工)环境不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有错误;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不懂操作技术知识;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2]。
3 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追究责任。
4 事故处理
4.1 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对事故的调查处理不仅要揭示事故发生的内外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预防重复发生事故的措施,作出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法依责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而且也是为政府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重特大事故、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切都源于事故调查的结论。事故的结论正确与否,对后续工作的影响非常重大。因此,事故调查处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地对待,不得有丝毫的疏漏。
(2)“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公正、公开的原则。公正,就是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不准包庇事故责任人,也不得借机对事故责任人打击报复,更不得冤枉无辜。公开,就是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结果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自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能使较大范围的干部群众吸取事故的教训;挽回事故的影响。
4.2 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区分
调查处理职工伤亡事故,要分清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主要调查处理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是指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或在技术改造、发明创造、科学试验活动中,因科学技术条件限制无法预测而发生的事故。
4.3 事故处理程序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內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4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参考文献
[1] 谈明华.浅谈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管理[J].青海电力,2003(4).
6.浅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六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量不断增长,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转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因此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最好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本文主要是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减少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企业的有序运转。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变得非常重要。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責任不会减弱。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对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下文将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电力安全生产总体来讲是比较好的,比较规范,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要认真对待。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
1.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低。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
2.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主要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3.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些电力企业中注重大型作业的管理,而忽视日常管理,因此,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大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由于某些原因,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安全有效的运行,因此,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二)完善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同时,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2.加强现场作业的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
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量化操作参数,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3.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各级领导要树立安全意识,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并且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此外,还需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电力作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要做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促进电力企业的有序开展。
4.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
电力企业为更好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5.严把安全工器具的质量关
严把安全工器具的质量关,第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第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第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需求量的日益增大,电力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电力企业不断壮大。然而,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不断出现,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因此要针对安全问题采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电网安全和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维廉:《电力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知识问答》,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版。
[2]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06年第5期。
[3]田雨平、周凤鸣:《电力企业现代安全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版。
7.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七
一、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在供电企业内部, 尽管经常强调安全第一,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员工的安全意识还是非常淡薄。有的员工图省事和侥幸, 以为“就一次, 应该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 我以前也这么干过”, 不按照安全规定工作, 特别是临近吃饭或者下班时, 想快速结束工作, 草草行事, 留下安全隐患。有的人责任心差, 工作偷懒少干, 种下了安全隐患;有的人自私, 发现别人违章时, 认为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不纠正, 不检举, 徒增了安全风险;有的人自我表现欲强, 害怕丢面子, 不懂装懂, 或莽撞行事, 盲目去干, 或不负责任的瞎指挥, 乱下结论;有的人好奇心强, 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时, 新鲜感陡增, 胡乱动手动脚, 更容易造成人为事故;有的员工有逆反心理, 当与其他同志发生矛盾时, 容易赌气, 工作时, 越是不允许做的, 他越要做, 这种冒险作业, 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人都有从众心理, 如果以上种种不安全的行为未受到及时制止时, 下次工作肯定会有人效仿, 长此以往, 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 安全管理工作不健全。
部分供电企业管理粗放, 存在着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标准不规范、安全规程执行不严格、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的现象。抓安全时紧时松, 平时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 现场检查和隐患治理力度不够, 对工作现场检查不彻底, 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部署、轻落实的情况, 致使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现象时有发生, 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有的安全生产管理者不爱学习, 平常学习专业知识不够, 造成对工作情况不清楚, 检查督促不到位, 去抓也抓不住重点;有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充当老好人, 怕得罪人, 碍于情面, 平常根本不敢大胆抓, 往往都是出了事故后才抓, 且对事故处理不严, 存在着姑息迁就的现象, 特别是在事故不大的情况下, 为了减小影响范围, 往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不但不利于事故原因的调查, 而且容易使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还有的安全生产管理者不愿意承担责任, 事故发生后, 怕再次发生事故, 该派的工作不派, 该做的事情不做, 造成缺陷或者故障隐患发现不了。
3. 设备维护不到位。
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 缺陷由普通逐步累积到严重,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对细节问题视而不见, 不重视缺陷的快速处理, 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缺陷, 会累积成严重的缺陷, 影响设备安全、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部分员工的危险意识不够, 工作敷衍了事, 认为设备在正常运行就不需要检查, 等出现故障时再检修不晚, 使许多小问题慢慢转化成大问题。有的单位人员安排不合理, 有的部门人员富余, 一线部门结构性缺员严重, 造成设备维护力度不够, 维护不及时, 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有的单位对安装质量把关不严, 质量管理不到位, 验收不标准, 造成遗留的缺陷较多, 给设备安全运行留下隐患;有的单位为了省钱, 对那些运行年限较长的电力设备, 改造和更新不及时, 埋下了安全隐患;有的单位在生产任务紧张的情况下, 往往急躁蛮干, 从生产一线临时大量调人, 导致设备维护人员严重不足。
4. 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
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会对电网设备构成严重的威胁, 特别是沿海台风、山区的泥石流等, 可能会对局部电网造成毁灭性打击, 如果灾害处理不及时, 没有健全的应急预案, 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和非常大的社会负面影响。目前, 部分供电企业应急技术力量薄弱, 尚未建立完善的应急平台, 还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 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有的单位应急管理还处于被动式阶段, 在灾害预警、应急响应等环节存在很多漏洞, 事故应急时还是依靠经验, 应急处理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除此之外, 部分供电企业应急处置方案差, 可操作性不强, 应急救援队伍缺乏必要的培训和装备, 应急方多方协调不健全, 部分大客户自备电源配置不满足应急要求。
二、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 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
人在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状态欠佳的时候, 很容易引发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失误等问题。管理者平常要积极与员工沟通, 要做到随时掌握员工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 促使员工树立做好安全工作的情绪, 让职工在情感上接受安全生产的理念, 在行动上自觉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还要鼓励他们排除不良信息的刺激, 让员工业余时间多参加娱乐活动, 多和朋友沟通交流, 释放压力, 忘却烦恼。在制定政策时, 还要不断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 尽量减少员工的怨气。在安排工作时, 要与员工多沟通, 要发扬每个员工的长处, 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还要避免让员工超时疲劳工作, 争取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加强安全培训。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如何, 会直接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水平, 所以要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在培训时, 要丰富培训内容, 创新培训方式, 切实提高员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故案例是血的教训, 培训时可以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事故案例, 要做到举一反三, 杜绝类似的事故在本单位发生;职工轮流讲解, 让他们积极从自身上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 杜绝类似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以比促学, 促进安全水平的提高;培训员工撰写技术报告, 提高他们的技术分析能力, 减少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那些转岗的员工, 更要积极加强安全培训, 培训完后要进行考试, 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 积累洞悉事故隐患的经验。深入作业现场进行认真检查, 不仅要检查安全设施布置情况、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要检查员工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在检查中, 要敢于同违章行为作斗争,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要严厉制止, 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加大考核力度, 充分发挥奖惩工作的激励作用, 要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挂钩, 达到以奖惩促进学习、促进整改、促进安全教育的目的。奖惩要做到快速及时, 要重奖为安全管理做出贡献的员工, 处罚违章人员时, 除了严肃批评教育外, 要以宽为主, 要明白处罚只是手段,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是目的, 不然就会本末倒置。
4. 加强设备维护力度。
设备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许多事故的发生都与设备的缺陷有关,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必须加强设备安全管理。首先, 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 严格落实设备定期巡视制度, 根据电网特殊时期供电需要, 有针对性地加强设备维护, 做到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对维护中发现的设备安全隐患, 要制定整改措施。在月度电网运行分析上, 要把设备日常维护好的做法加以推广, 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其次, 要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 特别是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安措布置、标准化工作票和标准化操作票, 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 可以指明安全防范的重点, 明确排查措施, 界定操作步骤, 强化过程控制, 规范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再其次, 要严格落实设备缺陷闭环管理制度, 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保持设备的健康水平, 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 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要采取果断措施, 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 并加强监测和跟踪。
5.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制定风险评估和事故防范措施, 建立“看得见、调得出”的各类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 一定要简单实用。还要组织预案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 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 要细化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当设备技术改造后, 以及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 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8.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八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公司组织安全生产的永恒主题。怎样开展安全生产, 如何将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是生产过程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经营层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特别是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性方面, 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学习, 与现有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要求安全主管部门联合设备管理、作业环境管理等部门组成推进小组, 由分管安全的经营层担当组长, 分工合作, 明确各部门责任, 制定出一整套的可靠、可信、可行的实施方案, 人力资源和财务、采购等职能部门, 提供充足的人、财、物等资源予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和内容丰富的标准宣贯活动, 全员参与
全体员工是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他们安全素质的参吃不齐, 认识辨别事故隐患的水平和意识如何, 自我保护意识怎样以及应急措施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生产标准化实施, 因此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 必须搞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努力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文化氛围, 共同构筑安全大堤。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由专业咨询结构的贯标培训, 以班组为单位展开学习,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知识普及到每位员工。为了让每位员工深刻感触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公司还专门设置了安全培训道场, 通过安全管理看板、播放视频影像等设施进行循环培训。通过专业咨询机构对公司推进实施小组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利用分层培训、分类培训、区别对待的培训方式, 有的放矢的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
三、组织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活动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要求,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对制造现场划分后的各工序或单元进行充分危险源辨识, 推进小组成员分基础管理、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项目, 进行摸底排查, 与已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识别的危险源相结合, 形成最终辨识汇总清单。使用LEC等相关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清单进行分类, 明确清单中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此项工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的基础, 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的实际效果, 通过P (Plan) 计划;D (Do) 执行;C (Check) 检查;A (Action) 处理四步骤循环性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由高到低顺序的整改, 降低安全风险较大的危险源, 维持管理好低风险的危险源, 使得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处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给全体作业人员提供一个清洁、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四、细化文控管理, 控制风险危害
在实际工作中, 现场很多工序或活动都没有相应的作业标准和规定, 作业人员基本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操作, 或则在标准中很难找到明确的操作要领, 包括更换工装夹具等活动, 特别是异常处置方面, 不规范的作业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安全环境主管部门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修订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的18个程序文件, 补充制定了3个新的程序文件。 (如:《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制度》、《劳动合同安全监督制度》等) 我们在对作业活动过程中的观察, 辨识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不能通过隔离或替代等技术措施, 完全消除活动中的风险的情况下, 通过文件对其进行管控, 使作业人员按照标准进行作业, 利用“写我所做, 做我所写”的模式实现作业安全标准化, 将相关作业活动文字化、标准化, 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规章制度中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应的降低作业活动的安全风险。根据不同的工序或活动、不同的状态 (正常、异常、维修保全等) 制定出可行的作业流程, 让作业人员有章可循的进行安全作业、标准作业。
五、深化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
定期实施自评, 不断改进安全绩效通过日常的检查, 是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公司坚持开展月度定期检查、阶段性检查、临时抽查等多种检查方式相结合。其中周期性的点检公司经营层亲自参加, 受检部门“一把手”全程陪同, 并介绍部门近期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隐患汇总后, 按照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等“五定”原则实施整改。对于重要危险源或工程较大的项目整改, EHS部门组织多部门联合, 适时召开专题整改讨论会, 积极的推进隐患整治工作。每月安全环境改善会上通报各部门隐患整改的完成情况, 并对没有落实整改的部门进行考核, 直接与经济挂钩。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要求每年定期实施自评, 保障了整个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
公司在导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之后, 坚持安全生产“八到位”。即:安全生产认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到位、安全生产职责到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到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位、安全生产资金到位、安全生产检查、整改、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安全好不好, 关键在领导。为落实“谁施工、谁负责”的责任机制, 扭转一些部门领导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不务实现象, 就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变结果考核为全过程考核, 形成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并在公司内部信息平台网络上进行发布, 及时更新相应的考核指标和数据, 对于隐患治理不及时的部门负责人, 经营层亲自进行约谈。从上而下的严控, 使全员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人人讲安全, 事事为安全, 时时想安全, 处处要安全, 我们才能有安全。“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让我们借着安全生产标准化这股强劲的东风, 从我做起, 从你做起, 落实安全责任, 为实现公司持续安全发展而努力, 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而奋斗!
摘要:本文阐述了机械加工型企业在导入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 开展一系列“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识别、评估、整改的相关活动, 为企业建立健全长效安全管理机制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9.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九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联系区别
一、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被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中安全文化占有着重要地位,企业安全文化生产对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落实最根本与基础的途径,安全管理在企业来中着重要位置,在企业的生产发展经营过程中,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安全管理。但是在企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又总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安全问题如果没有落实,会对企业的财产安全、员工的生命问题带来危害,并且对国家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损失。在我国企业安全问题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安全事故问题,尤其是在石油企业、采矿企业等出现的安全事故多数是因为安全观念、安全管理落实的不够到位引起的,所以在石油、矿产等企业中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落实更加重要。因此,安全管理落实实现需要依靠企业中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共同完成,这就要求企业在建设管理企业安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观念的形成与安全文化环境氛围的塑造,对企业内的工作人员实施安全管理条例,实现安全生产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基础。
二、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联系
企业的安全文化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问题、企业安全实现目标、企业员工安全素养培养、企业安全习惯的形成、企业安全科技发展、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综合,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了保障人的安全健康,珍惜生命并且实现人的价值,因此其核心目的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以人为本。企业安全体现了一个企业群体对待安全问题的观念、态度与实施程度,在企业事故安全发生的经验中可以知道,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问题占绝大多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企业的安全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管理生产中的人与环境、事物间的状态与安全控制,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另外,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以项目形式开展,然而不同的项目有着不同的安全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针对不同项目实施的安全管理问题,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更是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企业安全文化的表现是通过企业的安全管理来实现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断形成累积的经验等的优化,也是通过企业安全文化体现出来的。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可以积极调动领导层与广大员工层对企业安全管理落实的主动性,形成企业良好的安全管理模式,因此在企业中,企业的领导人员与执行人员自身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识与形成的企业安全文化意识都是企业安全管理实施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着密切联系,二者是互不可缺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实施需要实事求是,针对不同的项目安全问题采取不同的管理条例,但其安全文化的根本性质,以人为本的观念并没有改变。只是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项目制定适合的、侧重性强的安全管理办法等。
三、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区别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管理实施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二者又有着根本的区别,不能把企业安全文化简单的认为是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也不能把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全都归咎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过程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则是一个企业所要追求与实现的理念精神。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首先是二者针对的对象,企业安全文化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人,范围广,而企业安全管理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的员工等,范围限定;其次是二者实现的方式,企业安全文化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宣传等方面实现人对安全文化的共识,而企业安全管理则是通过规章制度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安全管理;再次是二者实现的场所,企业安全文化实现的场所没有限制,只要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都追求安全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安全管理则是针对某个企业所在区域的管理;最后,是二者对人的影响方面,企业安全文化对人是一个长期且影响深远的内容,而企业安全管理对人的影响主要是在与企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针对项目实施的安全管理则更为明显。
四、总结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管理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充分利用二者的关系,实现企业健康、安全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是企业工作建设的基础,也是落实国家“三个代表”,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的具体落实,企业安全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以及人民大众生命财产的保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推动经济健康安全发展。企业安全是生产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是质量安全的保证,是效益逐渐增高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明利.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效能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8-15.
[2]杨燕.企业安全文化及其建设的理论评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9,4-6.
10.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十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有规律可寻的,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技术,通过持续、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操作规范、设备完好有效、环境舒适友好,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必要性
通过统计,中国兵器行业1999年7月-2009年6月,共发生的165起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死亡事故58起,死亡94人,重伤事故107起,重伤150人,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分析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和管理的缺陷造成了事故隐患到事故的转变。总之,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化程度,刻不容缓。
三、相关术语
1.安全源头,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工艺设计、环境和管理制度等。
2.本质安全型企业,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技术,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最终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六大基本途径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可遵循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基础条件建设,提高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严把物资采购,确保物资符合要求;完善工艺技术设计,源头控制安全风险;持续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降低职业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安全培训是基础。毫无培训就上岗,刚刚上岗就出事,这样的悲剧就像死循环,重复上演。唯有培训到位才能打破这个怪圈。开展安全培训,首先是一个理念的输出。就是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时时处处灌输给每个员工,决策时最先考虑安全问题,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只有每个员工都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他要打交道的设备或者物品有什么危险,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2.加强基础项目建设,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在项目建设前期,要对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进行方案的充分论证,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的工艺设备,对影响安全的环节提出解决措施;施工阶段,要严格执行初步设计等文件要求,落实各项防护设施,且保证设施的质量;验收阶段,确保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试运行存在的问题全部解决,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实现安全隐患不遗留。
3.严把物资采购,实现物资符合标准
企业生产经营采购的危险化学品、电气设备、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劳动防护用品等,企业采购部门要对供货商的安全资质和执行标准严格审查,符合工厂使用要求,对进厂的材料、设备做好进厂验收。在日常设备使用中,要对危险性大的特种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定期排查设备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和重视员工提出的各项合理化建议,积极对设备进行合理改造,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
4.加强工艺设计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
在科研试验的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工程设计等阶段,都应当将安全管理要求纳入其方案当中,组织专门安全评估或评审,分析论证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明确安全保障措施。对科研试验相关重大危险源设施、设备制订有针对性地专项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落实应急救援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在设计工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艺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估事故风险,编制可行、合理的工艺规程和技安守则,从源头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避免事故;工艺技术资料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实现工艺的本质安全。
5.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员工生产工作所处的场所,其对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现场的通风、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是否超标,工作环境的照明、安全标识等是否齐全。工作环境保持安全、整洁,会使员工在工作时心情舒畅、精力集中,降低工作中发生误操作的可能,同时也避免了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软环境”是指通过强化安全理念灌输,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增强,降低职业危害程度。
6.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自上而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三级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健全完善考核体系,严管重罚,加大对“三违”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从管理上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五、前景展望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的过程,企业要从抓“本质安全”六大要素入手,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按照“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监督考核,严肃责任追究,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思维和方式推行本质安全管理,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参考文献
[1]王默.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11.简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1.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人员素质的问题
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这主要表现在员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下而进行的违章操作和指挥等方面。员工在电力安全生产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在进行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时,并不知晓或者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而只是习惯性的进行习以为常的违章操作和违规指挥,因而导致~些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人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和电网的安全。
(1)生产一线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电网企业存在结构性缺员现象,特别是变电运行、检修、试验等工种,后备力量不足。一方面是近几年电网企业在减人增效方面,采取员工内退的办法,使一些基层骨干提前离岗;另一方面是电网设备档次提高而人员技能素质跟进不及时。
(2)由于存在结构性缺员情况,在主业生产岗位存在部分农电工混岗的现象。目前,农电工的政治待遇、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带来农电工的不稳定,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对电网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
(3)生产现场仍然存在违章作业的现象。虽然电力企业用"三铁"反"三违"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事故问责制的要求一年比一年严,但生产现场违章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杜绝。
(4)其它方面的因素。存在领导干部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未形成闭环、农电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配网安全用电管理不严,安全用电宣传不够,农网涉外伤害等个别现象。
1.2注意权力控制因素的影响
因为任何组织都由各种利益集团所组成,权力控制集团中的各成员都在不同程度地代表着某一集团的利益。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必然反映出最强利益集团的利益,或是多个较强利益集团之间的妥协。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的首要任务是对权力的重新分配。另外,企业的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而且各有利弊。如果过度集权就会产生:不利于合理决策;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阻碍信息交流:助长企业中的官僚主义。而分权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决策的统一性较差,需要进行统一协调,而协调也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容易失去控制,形成分权单位权利控制的各方割据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3建设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人来完成。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加强安全获救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榜样,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忧患意识和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不仅要通过企业内外事故的剖析,而且要建立电力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室,展示恶性事故发生现场及当事人的照片,用血的教训来唤起员工地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同时,要及时对安全生产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分析、总结并推广他们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
2.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2.1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管理领导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管理制度,企业经营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管理制度等。
2.2企业管理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目前多数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缺乏激励机制,突出表现是安全奖吃大锅饭,或有罚无奖。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有罚无奖,常常使受罚人只认倒霉不认错,其他人袖手旁观,觉得事不关己。因此,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应当克服上述两项缺点,重奖预防事故的有功人员,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使有功者成为企业英雄,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在企业每年的各项先进评比活动中,要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突出安全生产奖励优先,奖励额度也应体现优先,促使员工自觉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3.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3.1.1注重全员安全知识培训
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设备基础知识,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讲解电网新技术、新设备知识,确保在岗员工对新设备的产品结构、技术性能、运行特点有全面掌握,对设备存在的缺陷能及时发现,出现故障能及时消除。
3.1.2注重技能培训和评选
加强首席师、技术能手评选和技术比武工作,在变电运行、电力营销、送电线路、变电检修等14个专业中大力实施"导师带徒"活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生产人员对设备的掌控能力。
3.2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
3.2.1以缺陷管理为中心加强设备管理
要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3.2.2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3.2.3改善设备性能
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3.2.4加强监测与跟踪
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3.2.5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
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转变电力安全的管理过程,树立电力安全的管理思想,加强电力安全的现场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改变电力安全的详细方法,夯实电力安全的行动行为,增强电力安全的线路监督,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构建和谐的电力安全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张蕊.提高安全意识推进电力安全生产[J].安全与健康,2006,(03).
【由安全月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推荐阅读: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08-27
企业安全管理架构08-21
企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07-15
环卫企业安全管理机构07-20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浅析07-23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目录08-04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论文08-30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06-10
企业交通安全管理规定07-11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管理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