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入门基础知识(精选11篇)
1.化妆品入门基础知识 篇一
我是如何从找不到工作的小姑娘变成月入万元的职业化妆师
最近忽然发现化妆师在网上好像火起来了。我现在在沈阳做一名职业化妆师,大专学历,我上个月的收入为9800,这个工资在沈阳算是高薪了。我从我经历出发,告诉大家姐妹我奋斗的过程,希望对和我有相同困惑的人有所帮助。看了网上很多的文章,我也希望大家在晒年薪的时候,也说说过程。过程才是有用的东西,因为你挣那么多钱也不分给别人,呵呵~~
我的现状
我现在平时在影楼做化妆 1个月基本能保证2000-3000元,周末会接几个婚纱的私活 每次1000元,一个月又能多3000~4000元,还有些夜场的活,一次就能2000多,一个月下来能保证有1万的收入。此外,还能在化妆的时候,推销些化妆品,一些演出的跟班,不过不是很稳定,就不算在固定收入里面了。
我的基础
2008年,我从沈阳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学校毕业,刚毕业的时候,我很迷茫,面对一个大城市,我一个农村来的小姑娘如何能立得住脚呢?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做过很多工作,在超市里面干过促销,在网吧里面做过收银员,但是都不理想。我想来想去,发现关键还是自己手中没有看家的本领和手艺,只能做一些低档次的活。
第一,树立一个坚定学习的信念
下定决心,确定目标,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儿;随波逐流,放任自己是不行的。要树立坚定信念,既然选择了化妆师的这条道路,就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汗水,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学习期间:要经常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自己,激励自己,看到人生良好的一面,即使失败,也是自己的奋斗经历,不失为人生的一笔财富。古语道:“知易行难”,有了积极的态度,才能付诸实践,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让你体会到奋斗的快乐。
第二,找对一个好老师
良师出高徒,做化妆师就必须有一个能手把手教你的好老师。以我个人的经历,我不推荐一些机构,他们很多为了单纯赚钱,很多都是些原来的学员回到机构当老师。他们自己本身还是年轻,处于成长期,不能给我这样的学生提供什么好的职业发展的意见,也没有什么演艺界的人脉,从他们这样的老师里学到的东西有限。我的经验是找一些专业院校老师开的个人学习班,这些老师大多数都有很好的人脉,跟他们学习,不但可以学到东西,还能积攒一些人脉。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的老师是沈阳音乐学院的林玉萍老师,认识她还是通过我的同学介绍的(这里也算给我的恩师做个广告了)。林老师很厉害,教过很多的学生。还在很多剧组里面做过,我亲眼看过她和潘虹,还有徐帆的合影的。后来问才知道那她和徐帆,张纪中合作电视剧《青衣》的时候的合影,现在都有10年了吧。不过对于很多沈阳以外的朋友来说,还需要在自己适合的地方,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有时候,一些特别大的机构,也会请一些学校的老师来讲课,不过价格都会比较高,因为学校还在中间赚钱呢。第三,一个良好的职业开端
万事开头难,做一个化妆师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初学者,入门者,需要一个引路人和一个机会,才能让你进入化妆师这个行业。
这就体现了老师的重要性。很多培训学校的老师本身就是学员出身,他们不可能有什么业内的人脉,最多就是认识几个影楼的小老板。
而作为化妆师,最有前景的地方在剧组,也就是演艺界。如果,你能有一个专业院校的老师,就不一样了。这些专业院校的老师,特别是老老师,一般都有很多很优
质的人脉资源,可以帮你介绍入行。
拿我做例子来说,我还得感谢林玉萍老师,因为她是音乐学院教授,有很多的资源,我因为学的用心,她帮我推荐了一个剧组去跟班。虽然一开始就是化妆助理,但是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化妆师职业的门。不但学习了在剧组中实战的化妆技巧,还认识了一些业内的化妆老师和导演。
第四,不要让你的电脑闲着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在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化妆的视频,而且是免费的。我就让我的男朋友在没事的时候,在网上帮我下载一些化妆课的视频。推荐毛戈平的系列。第五,考证
很多朋友姐妹问我,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化妆师资格证,考一个是不是有用呢。我的建议是,量力而行,考证这个东西在化妆界不是那么重要。
就好比,你现在大学毕业了,有人还关心你在小学拿过什么三好学生的奖状么? 有就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毕竟,大家看的是你有没有实际的能力。画的好不好,一上手便知。
2.化妆品入门基础知识 篇二
一、要以实验操作、分析来看问题
学了几何, 同学们一定会认识到几何是一门演绎性与实验性相结合的学科, 几何中的公理只能通过实践、实验的方式来描述, 大纲中指出的“初中几何将逻辑性与直观性相结合”, 不仅来自上述的数学观, 而且还基于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能力的客观分析。如从观察一根拉得很紧的绳或代数中的数轴, 得出直线的概念, 从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得出线段的大小, 对直线的进一步理解是指它向两方无限延伸, 从而把其中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射线, 把其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因而使同学们明白把线段向一方或两方延长, 可以得到射线或直线这一综合性的性质。再如, 从方砖、圆罐、足球等实物中抽象出“体”的概念, 从粉笔盒的面与面的交接处抽象出“线”的概念, 从线与线的相交处抽象出“点”的概念, 这些被抽象出来的概念都具有各自的特性, 需要加以概括。又如, 教学“七巧板”时, 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 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 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 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 通过简单的表演, 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 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这些通过实验操作分析得出的概念和性质非常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二、要从形与数的结合来看问题
几何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的一个比较生疏的学科, 它是数学的结合体, 是人类研究科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它。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它呢?其实初中几何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是数与形的结合。如在几何开始学习的线段比较中, 可通过比较学生的身高来进行, 利用刻度尺度量出两个人身高数量的大小, 进而比较两个人的高矮, 因此线段的比较可以通过数量来进行。像这样首先从图形上说明线段的比较这是几何的最大特点, 同时联系到数量, 使两者一致起来, 达到形与数的结合。再如,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既可以用圆规截取, 也可以用量出长度的方法, 对于线段的和差倍分, 也可以这样处理, 而且恰到好处。再比如, 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也可以通过研究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这一数量之间的关系来考虑, 这样便于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要从运动变换看问题
几何这门学科是离不开运动变换这一物理特性的, 这一思想方法反映了数学学科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 课本对此有充分的体现。像笔尖画线、流星说明点动成线;旋转的自行车轮辐说明线动成面;长方形绕一边旋转得圆柱说明面动成体;平角、周角还可以看成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位置所成的图形。通过平移、翻折或旋转变换还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 同时说明了运动变换可实现图形复杂与简单的相互转化。再如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后, 我们可以用运动变换的方法来设计出符合题目条件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可见运动变换的思想方法对于我们研究几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要从分类科学中看问题
几何是一种分类科学, 因为它总是与其他各门学科分不开的。分类思想在数学问题中的运用能体现出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 同时也训练了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引言中把几何的研究对象分为点、线、面、体, 把几何研究范围分为形状、大小和位置, 第一章中把直线型的线分为直线、射线、线段, 把小于平角的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 每一种分类都有一个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把几何知识划归为一般与特殊, 整体与部分的互化, 等价转化, 把复杂化为简单, 把未知化为已知。再如, 在同一个平面内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两种;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平行和相交两种, 而相交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垂直。这里也体现了分类的数学思想又如, 对于比较两条线段a, b的长短、两个角∠1, ∠2的大小可分为三种情况来考虑:a=b (∠1=∠2) 、a>b (∠1>∠2) 、a
3.全球变暖知识入门 篇三
始于200年前的西方工业革命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人类的科技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些发展造成了自然界的改变,变化的速度之快及强度之大使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无法适应,让我们看一下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之前,几千年来,地球的大气层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太阳辐射(太阳能)穿过大气层这层包围地球的薄层,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气体吸收了一些能量,这些能量使地球温暖而适宜居住。地球的大气层作为一种温室,利用一些太阳能来温暖地球,使地球上人类的存在成为可能,剩余的太阳能返回太空。因此,正如我们所知的,适量的热量能够维持生命。
然而,工业革命时,人类大量并递增地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已经破坏了这种微妙的平衡。当工厂,家庭,汽车,发电站等场所燃烧化石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些其他气体被排到大气中,吸收更多的太阳能。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到充足的二氧化碳会引起严重的全球变暖,打乱原来的平衡。
然而破坏并不会立即产生,气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但在过去的60到70年里,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在过去的20年,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甚至还在继续变快。全球变暖正以明显的速度不断加强,就要达到不能后退的地步了,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两大温室气体的含量比过去的650000年这两大气体含量更多。
迄今,地球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0.6℃。然而,地球上各部分的变暖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极地部位变暖比较严重,这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陆地和水吸收大部分到达的太阳能,而冰层把大部分太阳能反射回太空。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大气变暖,结果雪和冰越来越少,融化得越来越快,于是形成了一个循环:随着雪和冰的融化,海洋和陆地吸收越来越多的热量,使得雪和冰融化得更多。在北极,这个过程最近加快了,速度达到了过去几十年的10到15倍,大量的北极冰层被破坏,更加快了循环的过程,导致海平面上升。
此刻,让我们看另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我们发现自然界事物间存在着大量而复杂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依存性,这种相互关联性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北极,使之变暖。生活在最北部地区的人现在正遭受冰雪融化的严重后果。在一些地区,房屋和道路建造在永久冻土上,这些冻土是冷冻了几千年的土地,但现在有报道说房屋塌了,因为那些冻土融化了,一些道路在一年里的某些时段已经不能通行了。
二氧化碳是一种很普遍的人为制造的温室气体,大气中甲烷要少很多,但它引起的温室破坏却要比二氧化碳强很多——大约强20到25倍。二氧化碳和甲烷都被固定在永久冻土中,随着冻土融化,这些气体大量地被释放出来,更增加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另外,北部气候变暖导致冬天缩短,人们猎取北极熊,海豹,海象,驯鹿和北美驯鹿的时间就更少。这些动物为他们提供食物,衣服和其他生产资料,其中一些动物以及生活在北部的人赖以生存的鱼类,正迁向仍然寒冷的适于他们生存的更北的区域。一些动物甚至快要灭绝了,北极熊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将冰作为猎食的场所,随着海洋里冰数量的减少,北极熊必须挣扎着到达不断减少的冰块上。许多北极熊由于爬不到冰面上而溺水而死。因此,对于在北部生活的人们来说,北极熊之类的动物变得越来越稀罕了。
由于大量的雪和冰面的融化,海平面正在不断升高。这导致了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洪水剧烈而频繁地泛滥。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人们纷纷移居到澳大利亚等其他一些地区。根据预测,海平面大幅度地上升会使荷兰等地势低的国家和某些沿海城市如:上海、加尔各答、曼谷、雅加达、布宜诺斯艾利斯被海水所淹没。
北部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变化很多,以上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它还将改变海湾暖流的流向,这会导致欧洲大陆进入冰期。北极冰层的融化会使海洋中的盐分减少,海洋环流的模式也将因此受到影响。此外,海洋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命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北部地区发生的一切是全球变暖最生动的力证。然而气候变暖在世界其他地区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资深专家指出1,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数量远远超过其它地区,冰雪融化的速度更是惊人。喜马拉雅山脉是流入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几大主要河流的源头。世界上40%的人口依靠着这些河流的供水生存。尽管大量的雪和冰层正在飞速地融化,水量增加,然而,这些最终将带来洪水和干旱。因此,如果人类不尽快采取措施来抑制全球变暖的话,数十亿人口的生活将被严重地影响。联合国发出警告说,那些有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者易受旱涝或者荒漠化影响地区的国家更难抵御这种气候变化的反作用。2气温,蒸发作用以及降水量的变化都为洪涝灾害和荒漠化提供了条件。正如人们所预料的,近几年来,以上提到的三种灾害在世界各个地区更加频繁地发生。亚洲,特别是中国,是遭受此类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在上个世纪后半期,亚洲发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是以前的6倍。而此时,非洲正遭遇到截然相反的情形——干旱。通常来说,陆地上储存有二氧化碳,用以使土壤更加肥沃。干旱的环境会导致土壤中的细菌快速地分解成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被释放进大气层之中,从而引发无数隐患。过长时间的干旱还会导致土壤的荒漠化。世界上还有20多亿的人口生活在干旱地区,而这些地区大多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并且占据地表面积的40%以上,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变成了沙漠。
正如我们中许多人所注意到的,我们正遭受到越来越多暴风雨的侵袭。众所周知,暖洋海水会使台风变得十分强大(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被称为龙卷风或者飓风)。结果随着海水变暖,暴风雨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越来越猛烈了。在此之前,某些沿海城市由于周围环绕的海水温度较低,免于受到暴风雨的侵害。除此之外,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与气候变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冰川都是很厚而且非常重的,由此,许多地质学家认为冰川的融化会使陆地地表层以下的压力随之减少。压力减轻所导致的变化将有可能导致地震和火山爆发,而海底的地震更会引起海啸。
森林自燃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如同其他植物一样,树木生长的时候会吸收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通过树木自燃和有机物分解释放到大气之中。全球变暖会打破森利自燃原有的循环节奏,气温骤升和骤降所产生的化合物很有可能引起火灾。美洲覆盖着大片森林,20世纪后半期,那里发生的火灾是从前的25倍之多。森林火灾更频繁地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球变暖造成的,并且会反过来促进全球变暖的趋势,形成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生物都将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而那些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正是人类所制造的。许多动植物物种已经灭绝或是正在面临着灭种的危机。例如,海底的珊瑚礁——大量植物和鱼类的栖息地,由于海水温度的升高,正在渐渐消失。一些水生和陆生的物种都移居到气候环境好的地区求生。而有些生物却因为气温的升高更易繁殖,但这不一定是对我们有利的,例如:气候变暖会导致蚊子,老鼠等传播病菌的动物大量繁殖。
人类,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人们,长期以来都将自然界看成只为人类服务的游乐场,我们大动干戈地开发自然界,肆意地从自然中索取我们所需要或者想得到的资源,根本不去想这样做的后果以及人类承担有补偿和培育自然的责任。
最终我们都会被这样的巨变所影响,因为我们共享一个星球,共享一个大气层。美国排出的二氧化碳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而气体从中国排出也会使非洲跟着遭殃。北极地区的融冰将导致全世界的沿海城市受害。温室效应的问题将促使全人类史无前例地聚集在一起,假如我们逃避这个问题,它将最终危及我们的生存。
(露丝·甘伯格为加拿大Halifax大学退休教师,曾多次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担任专家, 是自然之友英文通讯的审稿者之一。)
全球变暖相关名词解释
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缩写。IPCC把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集中起来,对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排放和浓度,以及对全球的潜在影响的科学认知情况进行评估。IPCC定期(大约每5年左右)提出报告,其中对关于气候变化的认识情况(这个情况在不断改善和升华)的评价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委员会的第一份报告发表于1990年,第二份在1995年,第三份在2001年,第四份则在2007年4月出版,引起了广泛关注。
UNFCC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常常简称为“框架公约”)的缩写。这是一个全球性条约,几乎所有国家(包括美国)都签署通过了,因为它们都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行动。公约规定,富裕国家(由于被列在公约的附录一里,又称“附录一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最主要的责任,因此它们也有责任首先采取行动,并且帮助那些更脆弱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公约的签字国同意把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专称是“基准年”)的水平。
CoP
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这个会议一年一度(通常在11月或12月召开),届时所有缔约国家聚集在一起,回顾公约下面义务履行工作的进展,并且就任何必要的新行动达成协议。会议在各大洲之间轮流举行,最近的一次(CoP12)于2006年11月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召开,下一次(CoP)则将于2007年12月在印尼进行。
京都议定书
在气候变化的相关词汇中,这个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指的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达成的协议。附录一国家同意在分国别的基础上,在2012年底前(第一个承诺期)实现一定比例(与1990年的排放水平相比)的温室气体减排。当时美国也加入了条约,并且同意设置一个减排目标。但是,没过多久,随着布什政府的上台,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也紧随其后。议定书必须得到各国议会的批准,而且只有在至少55个国家批准、且这些国家的总排放量超过全球55%的情况下,它才能生效。这个生效的过程耗费了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在美国退出之后,因为单单它的排放量就占了全球了24%。但是, 2005年2月,随着俄罗斯批准了京都议定书,55%的门槛终于达到了,现在所有的签字国都开始执行京都议定书。
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4.钢琴知识入门基础知识 篇四
学习弹钢琴是具有挑战性的, 并需要花时间的,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钢琴入门基础知识吧!
1、钢琴的基本练法
(1) 钢琴的基本练法就是慢练。
慢练尤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
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
慢练的方法之一是用节拍器。
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忽视适当得慢速练习。
(2)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练钢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钢琴曲目繁多、演奏技法多样。
初学者应制定一个远期学习目标和近期学习计划,从基础着手,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目的。
(3)以良好的心态学习钢琴:
学琴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情绪起伏不的情况。
应调节情绪,适当减轻学习难度,充分激发学琴兴趣、缓解学琴紧张感。
2、钢琴弹奏中自然重量的运用
关于自然重量的运用的要求是整只手臂的放松自如,从肩部的舒展下垂,到整个手臂的`协调下垂,通过放松灵活的手腕调节,然后由手指把手臂重量传入键盘。
(1):认识体会到手臂的自然重量
以前倾上身的坐姿,把两只手臂完全放松地垂下去。
此时手臂好像是从肩部自然垂挂下来的物体。
在空气中随意摆动,晃动,而血都涌向了手掌,通向了指尖。
体会到手臂的自然重量后,我们就要把这个自然重量用到弹琴上去。
接下来手指就要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了。
(2):手指要承受并支撑整只手臂的重量
手指的三个小关节微微凸起,尤其是处于手掌部位的指根关节(以下简称“掌关节”)必须要作为一个力量的支持点。
手臂的自然重量落下来,要求每一个手指都能支撑住。
我们用44371断奏入门的方法练习:先分别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在钢琴上站好,结合手臂的自然重量。
经过一个阶段,在每个手指都能自如地弹出饱满的声音后,再渐渐进入连奏的练习。
进一步我们就可以调节重量的轻重。
3、弹奏钢琴时身体的协调
身体的的协调牵涉到钢琴弹奏的基本坐姿和体位等方面,开始就要明确,随着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断发展和更好地运用。
(1)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
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节正确合理的坐姿。
随着程度的提高,对力度、速度、音乐情绪和色彩的变化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所以身体的参与和调节也越来越重要。
(2)坐姿的基本要求:
臀部要稳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为了便于灵活用力,不要坐满,坐一半即可。
而且为了照顾到高低音,要坐在钢琴中部,不要随意挪动,而两条腿放在踏板两旁,在强奏时左腿可后撤作为全身力量支点。
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
(3)身体的左右调节:
身体的左右调节主要依据音的高低。
以音阶为例,弱低音区时,身体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弹中音区时,身体重心两面摆平;弹到高音时,身体重心侧往右腿方面。
(4)身体的前后调节:
身体的前后调节可以根据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强弱来确定。
4、手指的能力与训练
(1)手指的能力:
手指的能力是指每个手指是否有独立活动的能力,是否灵活和有力。
5.写作基础入门知识 篇五
一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
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
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
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二照猫画虎
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摸索门道。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走了。
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公文写作上长出息、有作为的人,必须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硬功夫,千万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
三熟中取巧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为此,要注意四点:
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
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
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
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稿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四改中求精
学习公文写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出成品、出上品、出精品。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习公文写作,必须具有“一诗千改始心安”的耐性、毅力和行动。
修改,改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斟酌主题,看是否正确、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结构,看前后是否衔接,整体是否协调,层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应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三是检查素材,看是否真实、典型、新鲜、生动,是否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主题;四是推敲文字,看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是否得当。一旦发现毛病,无论大小,都要严肃对待,认真修改。
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稿从头至尾、从大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稿,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这对发现不妥当的词、不通顺的句子极其有效。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则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思考和修改。这样,即使比较成熟的文稿,也会发现毛病。
五比较鉴别
比较,是知好坏、晓优劣、见长短的有效方法。学习公文写作,也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是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后的定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编辑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为什么这样修改,修改后的高明之处在哪儿,从中体会出—些门道,以供今后借鉴。
二是拿自己的习作同别人起草的大家公认比较成熟的相同主题、相同体裁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样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主题和体裁相同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各有什么特色和长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学习借鉴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注意避免的,以博采众家之长。
四是把自己所在单位的文稿同上级单位的同类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上级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选择上、在问题的阐述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以便从中受益。
六虚心请教
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或苦苦探索而解不开的疙瘩,这时,如果有人帮助捅破这层窗户纸,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苦思苦练是重要的,虚心请教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国人历来把虚心视为美德,学习公文写作同样要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请教可以有多个层面、多种方式。
一是带着问题求解。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解决不了的矛盾,要主动向高手请教,也可以请身边的同事一起研究讨论。有的时候,高手的几句话就可以点拨清楚。在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也常会受到深刻的启发。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二是带着文章求改。就是自己写了文章以后,要多请高手帮助修改。有的时候,人家改动几句关键的话,可以使文章上一个档次;提出几条修改意见,可以使你受益匪浅,甚至受益终生。除此以外,也可以向同事们征求修改意见;如果是以基层工作情况为素材的文章,还可以再回到基层,听听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特别注意从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抓取有用的信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千万不要忽视向并非写作高手的人们求教。
三是向书本求知。书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言的老师。特别是一些有关公文写作的专业性刊物,常常发表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推介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和体会,经常读一读,会大有好处,有些文章甚至会使你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七参与其中
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时重要的文稿并不只交给一人起草,而是成立一个写作班子来集体起草。如果能够参与其中,则是学习公文写作的极好机会。所以,凡有这样的机会,就要积极主动地挤进去,即使不能成为写作班子的正式成员,也要尽可能参与(哪怕是列席或旁听也好)他们的一些集体活动。
一要参与正式起草前的集体讨论。这时的讨论一般侧重于研究写作背景、弄清领导意图、确定文章主题、理顺文章思路、搭起文章框架、选好文章角度。参加这样的讨论,对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构思文章的能力和水平极有好处。
二要参与文章的写作。一般来说,集体讨论中明确了文章的思路和框架以后,写作班子成员就要分块来写,然后由一人主笔,把分写的各部分串联在一起,组合成一篇文章。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全程、深入地参与其中。即使不是写作班子的正式成员,不承担正式的写作任务,自己也要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写一写,用以同其他人员起草的文稿相比较,看人家好在哪里,自己差在何处,以便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
三要参与集体修改。初稿写成后,往往还要集体讨论修改,有时一个稿子要讨论修改若干次。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它既有助于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丰富知识,又有助于活跃思维。千万不要轻易放过。
八勤于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无论在语言和素材的运用上,还是在整体结构和格式上,公文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不同体裁的公文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讲话与条例、通知与总结、决议与大事记、批复与调查报告,差别很大。因此,不论是公文的总体规律还是不同体裁公文的个体规律,都要努力去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写起公文来才能得心应手,至少可以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6.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入门 篇六
1、CPU:
目前常见的CPU主要是由2个厂家生产,一个是AMD公司的,高端产品是速龙系列,低端是闪龙系列,另外就是INTER公司,高端产品是奔4系列,低端是赛扬系列.这两年开始流行的双核CPU在2个公司的高端产品中都有相应的型号.CPU的知识比较多,具体的可以再网上查询,这里就不多说了.提醒一句,CPU是造不了假的,只有外盒,风扇等附加品存在假货.
2、主板:
目前的主板的主芯片都是国外制造的,芯片厂家主要有NVIDIA,ATI,INTER,AMD,VIA,SIS等等,各大主板厂家自己研发PCB板来进行主板的设计,分别来满足2个CPU厂家的CPU需要.
3、显卡:
目前的显卡分为独立和集成显卡,生产独立的显卡芯片主要有2个厂家垄断,NVIDIA和ATI公司,生产集成显卡芯片有INTER,NVIDIA,ATI,SIS等等.各大显卡厂家利用显卡芯片提供的显卡GPU来进行显卡的设计和组装.
4、内存:
目前所有内存的颗粒都是国外制造的,主要是韩国制造.国内不过是生产PCB板和封装的过程.内存主要有3种,一种是SD内存(已淘汰),一种是DDR内存,一种是DDRII代内存.未来还有DDRIII代内存.
5、硬盘:
常见的硬盘有三星,西数和希捷,基本上是希捷一枝独秀,容量在20GB以上的基本上都是7400转的,低于20GB的一般都是5400转的,转速越高,硬盘读些数据的速度越快.提醒一句:硬盘的生产环境要求比较高,所有的硬盘都是国外生产.
6、机箱+电源:
这两样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都是国内制造.
7、光驱:
常见的有CD-ROM(类似VCD机),CD刻录机(兼容VCD,可以刻录VCD),DVD光驱(类似DVD机,兼容VCD),康宝(相当于DVD光驱多了个刻录VCD光盘的功能),DVD刻录机(VCD,DVD播放和VCD,DVD刻录功能)
8、显示器: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CRT和LCD,一种是普通显示器,一种是液晶显示器,普通显示器常见的发展过程和电视机相似,尺寸从1415171921,屏幕从球面超平视觉纯平物理纯平.液晶显示器尺寸从14151719寸,目前流行的宽屏有17192021寸等等.LCD显示器的液晶面板都是国外制造的.
9、声卡:
常见的有集成声卡和独立声卡,绝大多数的主板都集成的有集成声卡,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是使用.独立声卡一般应用于高端,这里就不多说了.
10、网卡:
常见的有独立和集成网卡,绝大多数的主板都集成有集成网卡,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使用,独立网卡主要应用于特殊要求的用户.这里不多说了.
11、键盘+鼠标:
相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属于损耗品.跟个人喜好有关系
12、音箱+耳麦:
相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属于损耗品.跟个人喜好有关系.
13、软驱:
7.化妆品入门基础知识 篇七
把厚书读薄———由“二”而“一”的专项训练, 落实材料
古人说, 可以把厚书读薄, 对于我们的习作教材来讲同样适用。貌似篇篇不同的习作, 有时实质上是同类的专项训练, 这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识别, 并且据此加以反复的训练, 以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学生的基础。
比如, 苏教版第六册习作5要求选用材料, 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 习作6要求学生针对周围发生的事发表看法, 同时还提供了一幅拓展思路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写文抨击买卖益虫青蛙的现象。
这两篇文章从话题上看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 但是前一篇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选择、处理材料, 后一篇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根据需要搜集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两篇文章的训练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两篇习作训练中, 一以贯之的是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的能力训练。从长远看, 这是学生形成选材意识的初步训练, 可以为避免将来出现较大面积的学生习作中心模糊、选材散乱这一根源性问题服务。
此外, 习作5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来说, 侧重于过渡段的训练。这样, 一方面有效避免学生把文章组织成由所提供的一段段孤立的材料抄写成的支离破碎的“材料袋”;另一方面也为习作刚入门的孩子们树立了一种段落之间必须连贯的意识, 培养了他们连贯段落的能力。习作6从写作方法上来说, 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有力证明青蛙对人类的贡献。无疑, 学生将在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提升自己论点的可信度, 并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运用———而这恰恰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把薄书读厚———化“一”为“四”的系列训练, 写实对话
书能够“读薄”, 自然也是能够“读厚”的。当然, 这样的“厚度”需要老师们有明确的习作训练目标, 把握好每一篇习作训练的尺度,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让学生在每一篇习作中都能有所得。
比如, 苏教版第六册习作4是一篇看图作文:写一段对话。习作提供了三幅图, 要求从中选择一幅展开想象。老实说, 这三幅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极为明显的难度差异, 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别为: 买文具—采蘑菇—污染。老师们纷纷反映:这篇习作不好教, 选择“买文具”吧, 实在是没话可说;选择“污染”吧, 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 画面还很复杂, 孩子们很难说得清;就只剩一个“采蘑菇”, 又容易“千人一面, 众口一词”。
事实上, 从对话训练的角度, 把“买文具”训练的侧重点放在对话内容上, 能够围绕一个中心———购买合适的文具, 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乃至最终总结全篇。该篇训练的目的是对处于习作入门阶段的小学生, 从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 学会以对话的形式、描述性的语言展开情节, 构思文章。因此, 指导时可启发学生从文具的品牌、质量、效果及性价比上入手, 重点关注情节的完整性和对话分段写的要求, 解决小学生习作入门过程中时常出现的没有分段写作的意识和叙述缺乏完整性的问题。所以, 本篇习作指导的重点在讲评课, 即针对学生的草稿中不会分段写对话及情节不够完整的问题进行评讲、讨论和练习。
“采蘑菇”训练的侧重点放在提示语出现的四种位置, 以及对话内容对于推进情节发展的合理性的推敲上。提示语出现的不同方式牵涉到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以及对人物当时的心境、说话语气和客观环境的理解。 训练得法, 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阅读理解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 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 也是个学习难点。因此, 本篇课堂指导的重点就落在这样的坡度训练上:
(1) 例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对话? (第2~7自然段)
出现了几种提示语的不同方式?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 来看这两段, 思考:这样写好在哪里? (显示) 教师范读, 引导比较体会。
(提示语的不同方式取决于对话人当时的心情、语气以及性格、年龄)
再来看 (第3自然段) , 比较:去掉提示语好吗? 指名读。
(表现了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 语气) (板书:恰当运用提示语)
(2) 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 从哪里知道? (通过对话, 文章第7自然段)
对话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 也能够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分段描述使得层次清楚。
(3) 仔细观察 :这毒蘑菇什么颜色? 像什么? 妈妈篮子里的蘑菇什么样子?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 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它会怎么想? 兔妈妈会怎么说? 怎么做? 小白兔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 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指名说前两行。自由练说。指名说全段。 (不一定要按照提示填空, 要准确运用提示语, 揣摩人物语言, 适当关注人物动作、神态及说话时的语气。 )
(5) 写下他们之间的对话 , 注意灵活运用提示语,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可以分段描述使层次更清楚。
“污染”由于话题的沉重、画面的复杂, 分为两次习作训练:第一次命名为“回家”, 第二次为“回家”续写。“回家”首先以听写形式解决文章的开头, 在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 创设语境, 为下文展开对话服务。正文部分对话形式的训练重点在提示语中人物的动作、 神态的描写上, 并且再次强调对话推进情节的逻辑性。实际操作中, 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于人物的神态、细微动作的观察很难到位, 但是通过本文的训练, 学生逐渐意识到这种观察的重要性。要知道, 这不仅是对本篇习作, 更是对将来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 乃至记叙文的写作起到基础性的建设作用, 进而意识到悲剧对于所揭示主题的不可替代的震撼性作用。第二篇续写提供“现 代公冶长”这个人物, 成全学生乃至国人“大团圆”的阅读完美心理, 提供正面树立环保意识的教育渠道。本篇习作对这一对话系列的习作训练的几个侧重点加以回顾和综合运用, 努力落实训练目标。
把书合起来读———“俯瞰全局”的递进训练, 重新发现
“胸中有沟壑”对于习作教材来说, 就是对于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习作教材有“纵横格局”的认识。什么是“纵横格局”? “横”即为能够横向联系, 深入理解本册教材各个习作之间的编排意图;“纵”即为能够纵向联系, 深入理解各册教材之间编排的递进意图。无论是把书读厚还是读薄, 都是针对同册教材中各篇习作训练之间, 乃至同一个习作训练的横向联系的理解、运用, 而“把书合起来读”则是针对各册教材之间纵向联系的把握与运用。
第五册习作4要求写自己对一处景色的“发现”, 当然关于这一发现的描写要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而第六册习作3“发现”的视野要求宽泛了, 当然对于所发现的事物描写也具体了。这样的训练貌似雷同, 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把书“合”起来读, 以动态的眼光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 从俯视的角度把握每一次习作训练的标准, 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于是, 就有了这样的《秋天的翡翠谷》, 更有了后来的《蜜蜂的发现》:
秋天的翡翠谷美在它的溪水。谷里那清澈见底的小溪, 像一条透明的绿绸子, 欢快地流淌着, “叮咚叮咚”地演奏着它的乐器。秋天的翡翠谷美在它的落叶。徐徐秋风, 吹拂着花草树木。抬头望去, 树叶黄了, 挂在树上, 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不时有片片落叶飘落下来, 仿佛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崔钰璇)
我们按捺住紧张的心情, 被它吸引住了, 只见它不停地抖动着头上两根长长的触角, 最终, 选中了一朵迎春花。接下来的一幕我们都惊呆了: 它竟然从下颚上伸出了一条又红又长的“吸管”直接插进了花蕊中间, 啊! 它开始吸花蜜啦! 它的身体一缩一缩的, 好像在用力地吸又用力地吞咽。哇! 太神奇了! 我们瞪大眼睛, 不敢出声。小蜜蜂享受完迎春花口味的蜜汁, 又抖了抖触角, 转向了一朵桃花, 看来这只小蜜蜂不挑食哦!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们激动不已! (陈昱如)
同样的, 第五册第一篇习作例文《好阿姨》讲的是买牙膏的经过, 而第六册习作4中的插图则是《买文具》。两者从内容上看是一致的, 但是从习作要求上看, 前者侧重于叙事的完整性, 后者侧重于人物对话及分段写对话的形式。显然, 后者是在前一篇基础之上的递进。
单册的习作2《自我介绍》与双册的《我的同学/家人》在同样写人这一题材的限定下, 如何进行递进训练? 前一篇侧重于外貌这一片段描写的训练;后一篇则一方面要求有初步的记人的篇章结构, 另一方面侧重于举例描写人物的性格、爱好的训练。
8.化妆品入门基础知识 篇八
就小提琴来说,乐器本身轻便易带,投资又少,且富有最美的歌唱性,尽管学习难度较大,但只要经过努力,将来无论是表演还是自娱,都不受年龄影响,有着较长的生命力。
当前,在各地成千上万琴童的学琴热潮中,真正能走上专业的仍是极少数,部分学生幸运地成为了各中高学校的特长生,而更多家长给孩子的选择,仍是为了提高素质、培养情趣以及改变家庭生活的品位。但面对这种可喜的社会现象,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往往也会带来许多事与愿违的不愉快,比较多的是对孩子学琴进步慢而感到束手无策,对学琴中必将遇到的许多问题处于盲目而不能自解的状态。为此,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小提琴学习的入门起步与基础训练,希望能给家长和琴童在学琴理念和学琴方法上有所帮助。
学琴条件
有人说,是孩子都可以学琴,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说没有错,但作为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从优选择却未必恰当。艺术的门类和课外的活动内容很多,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某些方面的优势条件去选择十分重要。不讲条件,不正视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实际上就是盲目和不讲科学。
学习小提琴的条件和学习其他乐器一样,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
主观条件
△手指是否过短,四个手指是否匀称。
△音准的听觉是否灵敏。
△个人是否爱好,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否有较快的接受能力。
△是否能刻苦用功,坚持学习。
客观条件
△家庭氛围——是否能积极配合,认真投入。
△社会影响——是否能争取多听、多看、多交流。
△师资水平——是否有健康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学能力,合理的教学方法,负责的教学态度。
每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都在于才能、勤奋和机遇,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又都离不开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对于成千上万的琴童来说,绝不可能都具备全面完善的主客观条件,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也无须过于苛求,而关键在于如何对各自不同的不利因素进行调整,比如:手小臂短,但白己十分喜欢和热爱,能够刻苦学习,调整手形,克服困难,同样可以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又如:地区环境差,教学能力弱,但老师对学生懂得关爱,自身又努力好学,能够多听、多看、多想、多问,不断积累丰富经验,同样能使学生受益。
总之,教学水平的提升,人才的培养,总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无论学生、家长和老师,要懂得和学会调理好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从而使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能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学琴理念
学习音乐知识,普及音乐教育,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学识、提高素养。从社会全局来看,则能广泛提升国民素质,改变习俗,促进文明和谐。
具有传统音乐文化的奥地利与德国,人们也许不知道总统是谁,可有谁不知道莫扎特与贝多芬呢!人们从小在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中,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热爱社会的高尚品质。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人们把学习音乐、热爱音乐作为生活的必需,这和急功近利、实用需求的学习音乐,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前者是快乐的、幸福的,后者是被动的、负重的。
我们现在的确有不少孩子在学琴的理念上不很清楚,为考级通过,为比赛获奖,为特长加分……于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畸形怪事,诸如不讲科学方法,不能循序渐进,盲目跳高,拔苗助长等。理念上的不正确,导致走上一条违背科学、不实事求是的学琴之路,尽管这不是全部的社会现象,但确确实实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音乐普及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有一次在音乐厅听一场外围小提琴家的独奏音乐会,有位年轻记者在散场时问我:“今天的演出你印象如何?演奏家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不足……”我坦诚谈了些看法,两天后,记者的评论文章刊登了,仔细一看,全是我的观点,甚至有些言辞一字未变。试想,这些不懂音乐、形容词千篇一律的文稿不也就是不踏实求知、不实事求是的产物吗?这种浮躁的社会现象怎能营造出一种具有高品位素养的音乐氛围呢?
由此我想,在培养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从“要他学”变成“他想学”“他爱学”。正确的理念必将使家长和孩子都能从学琴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姿势规范
在无数小提琴起步训练的教材中,无一例外谈到的是姿势的规范。能否有好的姿势关系到左右手能否准确自如地运动和练习,能否步步深入,姿势的规范实际上一切都在人体自然运动的规律中,任何违背人体生理自然运动的姿势和动作都是错误的。
立姿
△身体直立,双脚略分,与肩宽相等,重心略向左倾。
△琴身抬平,略向外倾,依靠左下巴与肩锁骨轻夹腮托,即使琴身稳定,又不影响左手自如运动。
左手
△大指和食指相对,轻握琴颈,手心微圆,虎口留空,切忌大指后仰,虎口紧捏。
△手形斜向,指距宽松,切忌手指紧贴,粘连无缝。
△手指起落,指根灵活,切忌落指平直,抬指无力。
△内外换弦,舵式动作,切忌手臂僵直,手腕扭动。
△上下换把,自如放松,上行提拉,下行推抑,切忌顶撞,媒介音重。
右手
△握弓姿势:手形微圆,斜向落指,大指和中指相对于弓把和弓杆交接处,成为握弓和运弓的中心立点;食指在前,帮助运弓力度变化的调控;无名指在后,帮助运弓方向的调控;小指轻放弓尾,帮助运弓两头转换时平衡的调控。正确的握弓姿势和明确四个手指相互关联的功能作用,保证了运弓的自如和右手各种演奏技法的不断提升。
△运弓动作:大臂掌握平面,注意换弦时的先行起落;小臂掌握运弓,起步练习可用三个一样的要求(一样的长度、一样的速度、一样的力度)力求做到平、直、均、匀,从而练就良好的运弓发音;手腕辅助,手指微调,注意上下换弓时的横向转换动作,做到连接自如,不生硬,不笨拙。,
右手的握弓姿势和运弓方法,直接关系到演奏的发音和音乐的表现,作为学琴起步,尤其值得重视。
9.化妆品入门基础知识 篇九
Go语言是一个开源的,为创建简单的,快速的,可靠的软件而设计的语言,
Go语言实(示)例教程,通过过实例加注释的方式来介绍Go语言的用法。
Hello World
第一个程序会输出“hello world”消息。源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通过go run来运行Go程序
$ go run hello-world.go
hello world
//它会花一段时间将源代码编绎成二进制文件,可以通过go build实现这一过程。
$ go build hello-world.go
$ ls
hello-world hello-world.go
//然后直接运行二进制文件
$ ./hello-world
hello world
Values:值类型
Go有许多值类型包括:strings, integers, floats, booleans, 等。下面是一些基础的示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字符串可以使用 + 来连接
fmt.Println(“go” + “lang”)
//整型和浮点数
fmt.Println(“1+1 =”, 1+1)
fmt.Println(“7.0/3.0 =”, 7.0/3.0)
//布尔类型,你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
fmt.Println(true && false)
fmt.Println(true || false)
fmt.Println(!true)
}
$ go run values.go
golang
1+1 = 2
7.0/3.0 = 2.3333333333333335
false
true
false
Variables:变量
在Go语言中,变量是显式声明的;编辑器可以在函数调用检查类型的正确性。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用var声明一个或多个变量
var a string = “initial”
fmt.Println(a)
//你可以声明多个变量
var b, c int = 1, 2
fmt.Println(b, c)
//GO会通过默认值来确定变量类型
var d = true
fmt.Println(d)
//有类型但没有值的变量会被赋zero值zero-valued. int类型的零值是0.
var e int
fmt.Println(e)
//:=语言是声明和初始化变量的简写, 例如
//与:var f string = “short” 等价
f := “short”
fmt.Println(f)
}
$ go run variables.go
initial
1 2
true
0
short
Constants:常量
Go支持的常量有character, string, boolean, 和numeric 类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math”
//常量用const声明
const s string = “constant”
func main() {
fmt.Println(s)
//const声明可以像var一样在任何地方使用
const n = 500000000
//常量可以表示任意精度
const d = 3e20 / n
fmt.Println(d)
//数字常量没有类型直到被赋与,如通过下面的显示指定
fmt.Println(int64(d))
//数字可以在上下文指定需要的类型,例如math.Sin需要一个float64的类型
fmt.Println(math.Sin(n))
}
$ go run constant.go
constant
6e+11
600000000000
-0.28470407323754404
For:循环
for是Go语言中唯一的循环结构,
下面是基本的三类循环类型。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最基本的类型,一个单一的循环
i := 1
for i <= 3 {
fmt.Println(i)
i = i + 1
}
//一个精典的类型:带初始化/条件的循环
for j := 7; j <= 9; j++ {
fmt.Println(j)
}
//通过条件的for循环会一直执行,直到你中断或在闭包中返回。
for {
fmt.Println(“loop”)
break
}
}
$ go run for.go
1
2
3
7
8
9
loop
在range语法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种for的用法。
If/Else:条件语句
Go通过if和else来实现条件分支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一个基本用法
if 7%2 == 0 {
fmt.Println(“7 is even”)
} else {
fmt.Println(“7 is odd”)
}
//只有if的情况
if 8%4 == 0 {
fmt.Println(“8 is divisible by 4”)
}
//你可以在条件中声明变量;任何声明可以在所有的条件代码段中使用
if num := 9; num < 0 {
fmt.Println(num, “is negative”)
} else if num < 10 {
fmt.Println(num, “has 1 digit”)
} else {
fmt.Println(num, “has multiple digits”)
}
}
Go语言中没有三目(ternary if)运算符,你需要用if来实现
代码如下:
$ go run if-else.go
7 is odd
8 is divisible by 4
9 has 1 digit
Switch:条件枚举
Switch语法可以实现多种条件分支。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time”
func main() {
//这里是一个基础的Switch
i := 2
fmt.Print(“write ”, i, “ as ”)
switch i {
case 1:
fmt.Println(“one”)
case 2:
fmt.Println(“two”)
case 3:
fmt.Println(“three”)
}
//你可以使用多种条件匹配,同样你可以使用默认匹配
switch time.Now().Weekday() {
case time.Saturday, time.Sunday:
fmt.Println(“it‘s the weekend”)
default:
fmt.Println(“it‘s a weekday”)
}
//无条件的switch可以实现if/else类型的效果
t := time.Now()
switch {
case t.Hour() < 12:
fmt.Println(“it‘s before noon”)
default:
fmt.Println(“it‘s after noon”)
}
}
$ go run switch.go
write 2 as two
it‘s the weekend
10.桥牌入门知识 篇十
发牌、叫牌、打牌都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
牌
桥牌所使用的52张扑克牌,共分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个花色,从低到高。四种花色有高低之分,按照英文各自开头一个字母的顺序排列而成,即梅花(Club)为C,方块(Diamond)为D,红心(Hearts)为H,黑桃(Spade)为S。其中梅花和方块为低级花色,基本分每墩20分;红心和黑桃为高级花色,基本分每墩30分。每一种花色有十三张牌,顺序如下: A(最大)、K、Q、J、10、9、8、7、6、5、4、3、2(最小)。
52张牌平均分配,每人13张(墩);其中6墩为本底墩数,6张以上的牌方可算作赢墩。如果用户做4H定约,就是红心为将牌,取到10墩牌。桥牌规则规定,定约基本分达100分以上者方算成局,否则为未成局。成局分别奖300分和500分,未成局只奖50分。也就是说,要想成局,梅花和方块必须定约到5以上,即拿足11墩牌;红心和黑桃只需定约到4,即拿到10墩就行了。除了有将定约以外,桥牌中还有无将定约(No Trump),即打无主牌,这种定约第一墩为40分,第二墩以后均为30分,也就是说,无将定约达3级时,即拿到9墩牌时便成局了。大牌点力
A=4点,K=3点,Q=2点,J=1点 叫牌
发牌之后出牌之前要进行叫牌。叫牌要用特定的符号和用语来进行。按规定由发牌者首先叫牌(通常是北,以后轮换),根据牌点的高低,发牌者可叫也可不叫,此后,再由他的下家(左方)叫牌,依次顺时针轮流进行。如果四家全都不叫,这副牌就宣告作废,由下家重新发牌。
当一家开叫后,任何一家可以根据花色类别的次序在更高水平上争叫,只要在前一家同类墩数上叫更高一个数或在更高一类(花色或无将)上叫同一墩数均可。类别的排列如下,无将(最高)、黑桃、红心、方块、梅花(最低)所以叫一个黑桃比叫一个红心高,叫二个梅花比叫一个无将高。直到三家不叫表示承认为止。叫得最高的那个花色就是将牌花色(或无将),而该级别的数字就是定约的水平,两者合称定约。叫牌的目的是使同伴之间互通牌情,以便找到最佳定约,或者干扰对方选择出最有利的定约,以此达到战胜敌方的目的。
在叫牌过程中,后一位叫牌者所叫的内容必须在花色或数量上超过前一位叫牌者所叫的内容。例如北开叫1NT,东争叫2H,南持梅花套,必须应3C;西支持同伴,叫3H即可。? 局况:为了给游戏的双方创造较为复杂的形势,从而让牌手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桥牌活动特意设置了“局况”这一关目。有局的一方胜则多得分,败则多输分,而无局的一方则又可以利用败了输分少这一条件与对方竞争。有局方和无局方的不同奖分和罚分将在下面论述。桥牌的有局和无局是人为规定的,不可变更。通常,人们用EW代表东西有局,NS代表南北有局,B代表双方有局,“-”代表双方无局。定约
所谓定约,是指经过叫牌最后由一方确定经另一方同意的一个叫牌级数协定。确定定约的一方称定约方,其宗旨是要完成定约;同意的一方称防守方,其目标是击垮敌方的定约。
定约分有将定约和无将定约两种。有将定约是确定某一花色为将牌。将牌除可以在本花色中赢墩外,还可以将吃其他三门花色(假如没有这个花色的话)。
无将定约就是没有将牌的定约,其输赢只根据同一花色中的每一张牌的大小来大家假如用户没有这个花色,只好出其他花色,这称为垫牌,不论大小,都不能赢墩)。
定约又分成局定约和不成局定约,定约分数满100分的,叫做成局定约,定约分数不足100分的,叫做不成局定约。两者的奖分和罚分都不一样。加倍
加倍是叫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它的原意为防守方的一家认为定约方的定约 肯定会被己方击败,他就叫“加倍”以示惩罚。
现在在加倍的含义已经被引伸为各种意义,不再单独作为惩罚而用。如定约方对防守方所叫的“加倍”不以为然,相信己方仍有把握完成定约时,可叫“再加倍”来惩罚加倍方。再加倍定约,定约方的得失分均按四倍(基本分乘以4)计算。加倍的符号用“x”表示,再加倍的符号用“xx”表示。
综上所述,加倍和再加倍与定约人的定约得失分密切相关,尤其是本来不够成局(基本分不足100分)的定约,加倍或再加倍后而达到成局时,得分相差会超过500分,失分相差一倍。因此使用加倍及再加倍都要特别慎重。打牌
一个定约(无将或有将)在叫牌时被确定之后,防守方位于庄家左手的一家称为首攻人,也就是由他打出第一张牌。首攻人的下家在首攻实现后将自己的牌全部摊开,按同花色摆成四列,此家称为明手。明手的对家是庄家(又称定约人、暗手),他负责打明、暗两手的牌。明手出牌后,就轮到首攻人的同伴出牌,最后轮到定约人出牌。至此,桌上共有四张出过的牌,每家一张,称为一墩牌。每家必须随出牌者出同花色的牌,如手中已无这用花色,则可用将牌(任何一张将牌都大于大于种花色的牌)将吃或垫掉一张闲牌。在一墩牌里,如果有将牌,则最大的将牌是赢牌。第二轮的出牌由赢得第一墩的那家先出,其它仍依顺时钟方向出牌,直至十三张牌全部出完。
作庄
定约方谁最先叫出定约花色谁就是庄家,庄家的搭档就是明手,另一方就是防守方,庄家的目的是完成定约,防守方的目的就是击败定约。桥牌游戏积分说明(得分、加分、扣分、清零)
桥牌比赛的计分方法分为定约方的得分和防守方的得分两种。定约方的得分=基本分+奖分。
基本分便是某一定约的墩分与定约数字相乘的结果。各种定约的墩分如下:低级花色梅花或方块每墩20分,高级花色红心和黑桃每墩30分,无将定约第一墩40分,从第二墩起均为30分。定约方如果完成加倍定约,墩分要乘以2,如果完成再加倍定约,则乘以4。如:完成6S再加倍定约得分等于6 x 30 x 4 = 720。
奖分分为完成定约和超额完成定约两大类:
超额完成定约每一墩奖分
局况
未加倍
加倍 再加倍 无局
方块、梅花=20红心、黑桃、无将=30
200 有局
方块、梅花=20红心、黑桃、无将=30
200
400 完成定约奖分表
局况
未成局定约
成局定约
小满贯
大满贯 无局
300
500
1000 有局
500
750
1500
如果完成加倍定约,还要再加50分,完成再加倍定约再加100分。防守方的得分,实际上就是定约方的罚分。定约方完不成定约,要视局况和是否加倍给予不同程度的罚分。具体如下:如果无局每墩罚50分,有局时每墩罚100分,加倍定约还要乘2,再加倍定约还要乘4。
打成定约的估计:
1.按两家的总牌点计算:
两家总牌点合计 通常可以打成 20~22点 1NT或2花色 23~24点 2NT或3花色 25~26点 3NT或4花色 28~29点 5花色 32~33点 小满贯 36~37点 大满贯 2.按两家的大牌点计算:
⑴无将定约:满贯定约要具有足够的控制 牌型 3NT 6NT 7NT 4-3-3-3 26 33 37 4-4-3-2 25 32 36 5-3-3-2 23 30 34 6-3-2-2 22 28 32
⑵有将定约:满贯定约要具有足够的控制力。牌型 将牌配合 4阶 5阶 6阶 7阶平均牌型 4-
4、5-3 25 28 30 34 不均牌型 4-
4、5-3 23 26 28 32 不均牌型 5-
4、6-3 20 23 26 29 畸牌型 5-
4、6-4 18 20 23 26 怪牌型 5-
11.dreamweaver入门基础 篇十一
本节介绍如何应用Dreamweaver MX 2004创建自己的网页。
从头创建自己的页面,可以使用 Dreamweaver MX 2004起始页创建新页,或者可以选择“文件” >“新建”,弹出如下对话框:
从各种预先设计的页面布局中选择一种。比如:选择“基本页”HTML,点击创建按钮。Dreamweaver MX 2004即展开工作区界面(一个空白页):
您可以在这个空白页添加表格和输入文本进行编辑。如果您要向页面添加图片或其它元素,应先保存这个空白页。选择“文件”>“另存为”,在“另存为”对话框中,浏览到站点本地根文件夹下。填入文件名,保存退出。
dreamweaver基础教程:页面的总体设置:
我们已经描绘了小屋的蓝图,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小屋添砖加瓦吧。打开01.html,制作一个图文混排的简单页面。
一、页面的总体设置
1、设置页面的头内容
头内容再浏览器中是不可见的,但是却携带着网页的重要信息,如关键字、描述文字等,还可以实现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如自动刷新功能。
鼠标左键单击插入工具栏最左边按钮旁的下拉小三角,在弹出菜单中选择“HTML”项,出现“文件头”按钮,点开下拉菜单,就可以进行头内容的设置了。
设置标题,网页标题可以是中文、英文或符号,显示在浏览器的标题栏中。我们直接在设计窗口上方的标题栏内输入或更改,就可以完成网页标题的编辑了。
插入关键字,关键字用来协助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寻找网页。要想让更多的人看见你的网站,这项要好好填哦^_^单击上图所示的“关键字”项,弹出“关键字”对话框,填入关键字即可。
插入META,META标记用于记录当前网页的相关信息,如编码,作者,版权等,也可以用来给服务器提供信息。单击上图所示的“META”项,弹出“META”对话框,在“属性”栏选择“名称”属性,在“值”文本框中输入相应的值,可以定义相应的信息。
author―作者信息,copyright―版权声明,generator―网页编辑器。
2、设置页面属性
单击“属性栏”中的“页面属性”按钮,打开的“页面属性”对话框。
设置外观,“外观”是设置页面的一些基本属性。我们可以定义页面中的默认文本字体、文本字号、文本颜色、背景颜色和背景图像等。我们设置页面的所有边距为0。
设置链接,“链接”选项内是一些与页面的链接效果有关的设置。“链接颜色”定义超链接文本默认状态下的字体颜色,“变换图像链接”定义鼠标放在链接上 时文本的颜色,“已访问链接”定义访问过的链接的颜色,“活动链接”定义活动链接的颜色。“下划线样式”可以定义链接的下划线样式。
设置标题,“标题”用来设置标题字体的一些属性。如下图所示,在左侧“分类”列表中选择“标题”,这里的标题指的并不是页面的标题内容,而是可以应用 在具体文章中各级不同标题上的一种标题字体样式。我们可以定义“标题字体”及6种预定义的标题字体样式,包括粗体、斜体、大小和颜色。按自己的喜欢的风格 设置吧。
dreamweaver入门(2004版本):超级链接:
超级链接
作为网站肯定有很多的页面,如果页面之间彼此是独立的,那么网页就好比是孤岛,这样的网站是无法运行的。为了建立起网页之间的联系我们必须使用超级链接。称“超级链接”,是因为它什么都能链接,如:网页、下载文件、网站地址、邮件地址……等等。下边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在网页中创建超级链接。
【页面之间的超级连接】
在网页中,单击了某些图片、有下划线或有明示链接的文字就会跳转到相应的网页中去。
1、在网页中选中要做超级链接的文字或者图片。
2、在属性面板中单击黄色文件夹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中相应的网页文件就完成了。做好超级链接属性面板出现链接文件显示。(如下图)
3、按F12预览网页。在浏览器里光标移到超级链接的地方就会变成手型。
〖提示〗你也可以手工在链接输入框中输入地址。给图片加上超级链接的方法和文字完全相同。
如果超级链接指向的不是一个网页文件。而是其他文件例如zip、exe文件等等,单击链接的时候就会下载文件。
超级链接也可以直接指向地址而不是一个文件,那么单击链接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地址。例如,在链接框里写上www.xxx.net那么,单击链接就可以跳转到读书屋网站。
【邮件地址的超级连接】
在网页制作中,还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超级链接。单击了以后,会弹出邮件发送程序,联系人的地址也已经填写好了。这也是一种超级链接。制作方法是:在编辑状态下,先选定要链接的图片或文字(比如:欢迎您来信赐教!),在插入栏点或点插入菜单选“电子邮件链接”弹出如下对话框,填入E-Mail地址即可。
提示:还可以选中图片或者文字,直接在属性面板链接框中填写“mailto:邮件地址”。(如下图)
创建完成后,保存页面,按F12预览网页效果。
【制作图片上的超级链接】
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图片上的超级链接是指在一张图片上实现多个局部区域指向不同的网页链接。比如一张中国地图的图片,单击了不同的省跳转到不同的网页。可点的区域就是热区。为了演示制作效果下面的中国地图我加了一些链接,你可以用鼠标测试。鼠标移动到省份的热区,会显示提示,如果有预先设置的网站,点击会进入对方的网站。
【制作方法】
1、首先插入图片。单击图片,用展开的属性面板上的绘图工具在画面上绘制热区。
2、属性面板改换为热点面板如图:链接输入框:填入相应的链接。替代框:填入你的提示文字说明。目标框:不作选择则默认在新浏览器窗口打开。
3、保存页面, 按F12预览,用鼠标在设置的热区检验效果。
提示:对于复杂的热区图形我们可以直接选择多边形工具来进行描画。替代框填写了说明文字以后,光标移上热区就会显示出相应的说明文字。
超级链接属性面板中的目标选项。
“目标”我们称它为目标区。也就是超级链接指向的页面出现在什么目标区域。默认的情况下域中总有四个选项。
①_blank :单击链接以后,指向页面出现在新窗口中。
②_parent:用指向页面替换他外面所在的框架结构。
③_self: 将连接页面显示在当前框架中。
④_top: 跳出所有框架,页面直接出现在浏览器中。
【小结】本节教程主要探讨创建页面的链接。
1、内部链接:链接到本站点的其他文档。
2、外部链接:链接到本站点以外的其他文档。
3、E-Mail链接:单击该链接,可以打开浏览者的邮件系统。
4、图片热区链接:使你的链接更灵活更有个性。
dreamweaver入门(2004版本):表格设计:
表格设计
表格是现代网页制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表格可以实现网页的精确排版和定位。本节教程我们分为两步来进行。首先看表格操作的一个实例。然后来看一些表格操作的基本方法。在开始制作表格之前,我们首先对表格的各部分的名称做一个介绍。
一张表格横向叫行,纵向叫列。行列交叉部分就叫做单元格。
单元格中的内容和边框之间的距离叫边距。单元格和单元格之间的距离叫间距。整张表格的边缘叫做边框。
下面看看我们使用表格制作的页面的实例
这幅页面的排版格式,如果用以前我们所讲的对齐方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需要用到表格来做。实际上是用两行两列的表格来制作。
1、 在插入栏中选择按钮或“插入”菜单>选“表格”。系统弹出表格对话框。这些参数我们都已经认识了。行:2。列:2。其余的参数都保留其默认值。。
2、 在编辑视图界面中生成了一个表格。表格右、下及右下角的黑色点是调整表格的高和宽的调整柄。当光标移到点上就可以分别调整表格的高和宽。移到表格的边框线上也可以调整。
3、 在表格的第一格按住左键不放,向下拖拽选中二格单元格。
然后在展开的属性面板中选择合并单元格按钮。将表格的单元格合并。如果要分割单元格,则可以用合并单元格按钮右边的按钮。
4、 用鼠标拖拽表格的边框调整到适当的大小。
5、 单击左边的单元格,然后输入“摄影作品赏析”文字,并调整大小,因是竖排应每个字回车一次。如果需要调整格子的大小。只需要鼠标的光标移动到边框上拖拽即可。
6、 在右边上下单元格内分别插入图片和文本。页面的基本样子有了。
7、 光标移动到表格的边框上单击。表格周围出现调整框,表示选中整张表格。然后,在属性面板中将“边框”值设置适合的值,如果为0,边框在编辑状态,为虚线显示,浏览时就看不见了。
一个符合要求的页面在表格的帮助下做好了。
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对于表格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还要提示一点,对整幅表格操作和对一个单元格操作的时候,相应的属性面板是不同的。
表格颜色设置,选择整幅表格后,利用属性面板的颜色选择器设置背景色。单元格也可单独设置。鼠标在需要设置的单元格点一下,其余操作同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属性面板的区别。
表格的属性面板,要出现这个面板必须先选中整幅表格,方法上面已经提到过了。您可以在众多选项中填入需要的参数。
选中了单元格之后属性面板就发生如下变化了。选择行或者列都属于选中单元格。
对表格操作的几种常用方式:
合并:将选中的连续单元格合并成为一个单元格。
分割:将一个单元格分割成若干单元格。
水平对齐方式:分为(左)(中)(右)三种。
垂直对齐方式:分为(顶)(居中)(居底)(基线对齐)
表格还可以增加或者删除行或者列。在一个单元格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表格选项>>选择“插入行或列”。系统会弹出对话框如下。
在对话框里填入数据即可。最后要说的是选中表格中的各种元素的方法:
选中一行,把光标移到该行的最左边单元格的左面,光标会变成箭头状。单击就可以选中一行。
选中一列,把光标移到该列的最上边单元格的上面,光标会变成箭头状,然后单击可以选中一列。
选中整张表格,把光标移到表格的左上角或右边框或下边框线上。单击即可选中整幅表格。选中的表格会在周围出现一个黑框表示整张表格选中了。
选中单元格。单元格可以同时选中多个。选择连续的单元格,光标先选中的一个单元格,按shift键不放,选取最后一个单元格。选不连续的单元格。按住Ctrl键,点取所需要的单元格即可。
我们对于表格的使用就讲到这里,表格是网页制作的基本技术,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充分掌握。
dreamweaver入门(2004版本):框架技术:
框架技术
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导航结构。就是超级连接做在左边单击以后链接的目标出现在右面。或者在上边单击链接指向的目标页面出现在下面。要做出这样的效果,必须使用框架。为了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框架。我们画一张示意图来进行讨论。
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框架。事实上这样的一个结构是由三个网页文件组成的。首先外部的框架是一个文件,图中我们用index.htm命名。框架中左边命名为A,指向的是一个网页A.htm。右边命名为B,指向的是一个网页B.htm。
下面我们就来从头开始制作一个框架。(以左右框架结构为例)
1、点“文件”菜单>新建,弹出“新建文档”
或在插入栏>布局>选“框架:左框架”
Dreamweaver MX 2004生成一个空白的框架页面,
2、选择「窗口」菜单>“框架”,弹出“框架”面板。从框架面板可知,系统对左右框架生成命名。左框架名为:leftFrame,右框架名为:mainFrame,当然您可以通过框架属性面板对框架重新命名,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创建超级链接时,要依据它正确控制指向的页面。
3、保存框架。选择“文件”菜单点击“保存全部”。系统弹出对话框。这时,保存的是一个框架结构文件。我们按照惯例都命名为index.htm。
保存的时候如果虚线框笼罩的是周围一圈就是保存框架结构。
虚线笼罩在右边就是保存框架中右边网页。
虚线笼罩在左边就是保存框架中左边的网页:
三个页面保存完毕。
4、下面我们要实现按左边的超级链接,对应的页面出现在右边。在左边的页面中做上超级链接。指向一个已经存在的页面。注意做好链接以后,要在目标栏中设置为mainFrame。
6、设置完毕,保存全部,按F12预览网页。链接指向的页面出现在右边框架中。
7、重复以上步骤,把左框架所有的链接做完,一个简单的网站导航结构创建完成。
【化妆品入门基础知识】推荐阅读:
化妆知识大全化妆技巧04-24
化妆品基础知识讲演稿07-08
化妆品广告11-02
化妆品营销04-07
化妆品甄别04-23
化妆品培训05-27
化妆品论文题目07-11
化妆品销售表格06-15
化妆品企业文化06-17
化妆品学习心得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