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阅读答案

2025-01-1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阅读答案(3篇)

1.《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阅读答案 篇一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的阅读答案

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在实用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因为它的“无用性”,被人们逐渐冷落,不得不说是现代社会的悲哀。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和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与艺术互补,“有用”与“无用”合一。而“无用”正是艺术之大用。

艺术的精神,本可以对现代人偏激乖戾的心灵作一种极好的救赎。当下的艺术教育本可以通过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反思,让青年人真正了解到“平淡天真”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不是装腔作势、怪僻虚伪,而是平和平实、雅淡素朴。这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甚至借此可以突破很多技巧的抗拒和精神的屏障。然而,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却已侵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无用”的艺术,却以“用”为衡量标准。艺考的持续火爆,带给人们一种艺术繁荣的表象。很多青年人因为文化课不理想,通过突击和速成,转而报考艺术专业。艺考成了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径。同时,艺术教育也多以艺术技巧为目的,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 “心”的`培育。艺术沦为技巧的奴仆,日益偏离了“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的“根植人心”的传统。一门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为文化缺失的避难所!

艺术之“无用”为人的精神解放创造了条件。艺术在其起步的地方,实际上和游戏一样,正是从现实的“实用”观念中得到解脱的。艺术的真精神是自由和解放,而这种自由和解放,恰恰来源于由“无用”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当一个人沉浸到艺术精神境界之中时,他浑然皆忘,自然也会忘记现实事功的“有用”性,所以庄子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世人皆知用之为用,其所谓“用”,系由社会观念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人欲得之,就必须接受社会的束缚;而“无用”于社会,就是不为其所束缚,人的生命就是完整和谐的。艺术对于“用”的超越,成就了艺术和美的观照。科学缔造了“有用”的现代文明,艺术营构了“无用”的精神世界,成就了生命的和谐。艺术虽无经世之用,却有生命之用。

1。下列对艺术的“无用性’’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A.艺术因为它的“无用”性,在实用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被人们逐渐冷落。

B.艺术沦为技巧的奴仆,日益偏离了“根植人心”的传统。

C.艺术就现代社会而言,因其不被社会价值束缚,而“无用”于社会。

D.艺术自由和解放的精神,来源于由“无用”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科学和艺术相辅相成,“有用”与“无用”合一,共同构成人类文化的支柱。

B.艺考持续火爆带来繁荣的表象,说明“有用性”的价值观,已侵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

C. 从现实的“实用”观念中得以解脱,是艺术和游戏相似的地方。

D.世人皆知用之为用,其所谓“用”,是与社会观念相关联的社会价值。

3。请结合上下文,说明作者认为“无用正是艺术之大用”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①艺术之“无用”可以对现代人偏激乖戾的心灵作一种极好的救赎。②艺术之“无用”为人的精神解放创造了条件。③艺术之“无用”可以让人的生命完整和谐。

2.那些花儿阅读答案 篇二

9月2日,开学了。清晨5时,5岁的周江龙和4岁的妹妹周亮兴奋地爬下床,他们要上幼儿园了。兄妹俩家住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大新乡大西村,母亲在妹妹出生13天就离家出走,父亲两年前外出打工,音讯全无,留下兄妹俩同73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很希望孙子能上幼儿园,但对于这个每月只有微薄低保金的家庭来说,是奢望。幸运的是,湖南省惠民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基金会为两兄妹办理了入园手续,资助他们所有费用。两兄妹的梦想开花了。

(一)

周家兄妹只是邵阳地区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邵阳市是全国留守儿童大市,据统计,目前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70%,在近28万3到5岁的儿童中,上幼儿园的只有18万人,全市幼儿园仅有121所。

上午9时许,周江龙和妹妹在奶奶护送下,翻越大山,穿过吊桥,终于走到了新邵县大新乡中心幼儿园,这是全乡唯一的幼儿园。

悠悠资水穿乡而过,大新水库更是把孩子们和幼儿园阻隔开来。很多孩子只能坐轮渡,走200米的吊桥过去。安全隐患巨大,刮风下雨更加危险。无奈之下,幼儿园只能每天派老师负责接送学生。

有的家长选择在幼儿园附近租房,黄永秀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子在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家住在山坳里,出山就要近两个小时,儿子媳妇都出去打工了,没人护送,租房也是实在没办法,说什么也不能耽误孩子啊。”黄永秀感慨。

提起邵阳市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困境,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汤策程显得很无奈:“邵阳市大多数地区是山区,基础教育薄弱,学前教育更是最薄弱的一环。财政投入少,按国家规定,一乡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但是全市公办的幼儿园不到5%,其余的`都是民办幼儿园,而这些民办幼儿园80%以上都不符合国家的建园标准。如果我们把它们都取缔,孩子们就没有幼儿园可上了。”

邵阳市副市长李兰君告诉记者:“邵阳地区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区域发展失衡以及办学条件简陋的问题。县城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少数财政状况稍好的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70%,而大部分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到40%。农村地区90%以上的孩童上一学年的学前班就直接上小学。”

(二)

绥宁县拱桥村幼儿园伍长妹园长告诉记者:“农村的家长都存在一个观点,很关注孩子在幼儿园今天学到了什么,认识几个字,会算几道题。”走进教室,放在墙角的小黑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写满了彩色粉笔书写的汉字:终、钟、铃……,仔细看,黑板上还隐约可见没有擦拭干净的数学算式。

绥宁县拱桥村幼儿园的陈旧教学观念只是冰山一角,邵阳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

谈起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足,隆回县麻塘山乡松竹村东新小学校长刘其辉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一来,这么小的孩子未必能够完全接受,而且这种教学进度跟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是重合的;二来,由于留守,爷爷奶奶给不了较好的家庭教育,但3到5岁阶段恰恰是良好习惯的培养阶段,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除了教学观念落后,学前教育还面临着师资匮乏的严峻挑战。

隆回县荷田乡,九下、禾力、雷塘、姚家是全乡最偏僻的四个小山村,但这里仅有一所幼儿园和一位坚守30年的女老师。欧阳前秀老师深情地说:“我很喜欢小孩子,不忍心看着他们跑那么远的路去上幼儿园,我就在这里办了一所幼儿园。”

隆回县教育局副局长欧阳晓明分析了邵阳农村地区幼师缺乏的原因:一,专职幼师培养有限。今年的教师培训中,隆回的幼师培训中只有两名幼师指标。二,财政投入不够,幼师待遇差。公办幼儿园幼师工资只有一千元左右,比在外面打工少很多。

据统计,邵阳地区幼师缺口达3000多人,而且每年都会有近百名幼师往小学教师、公务员、公司文员等行业流转,其中在岗幼师有近70%是非专业幼师。

(三)

邵阳县黄荆乡是全国著名的“无妈乡”,对这里的很多孩子来说,“妈妈”是他们心里不可触及的伤痛。由于海拔高,土壤贫瘠,农业不发达,村民经济收入很低,这里的妇女要么出走,要么改嫁。据统计邵阳县黄荆乡有132名失母儿童,在黄荆乡中心幼儿园就有12名。

“我们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每天放学他们都抱着我们不肯回家。”黄荆乡幼儿园伍云园长流着泪向记者讲着一个故事,今年初她和几名老师下乡走访,到了黎叶涛的家里,4岁的他见伍云进了家门就抱住她的腿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伍云的心被割了一刀,当即决定不收学费带他进幼儿园。

今年8月,邵阳籍民营企业家姜斌带领全国首家专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基金会——湖南惠民农村学前教育基金会在邵阳挂牌成立,基金会成立的第一期项目就是在黄荆乡捐资500万元建一所省级幼儿园建园标准的示范性幼儿园。今年8月25日掘土奠基,预计建筑面积达2122.6平方米,可容纳300名幼儿。在这里,活动室、教室、寝室、舞蹈室将一应俱全。

为号召更多的慈善爱心人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8月28日晚,邵阳市政府联合基金会在邵阳市体育馆举办了一场爱心慈善晚会。知名作家捐出爱心书画作品,胡兵、那英等演艺界明星捐出自己的物品现场拍卖,一共筹得资金1500余万元,为改善邵阳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添砖加瓦。

此外基金会还一次性向邵阳地区捐赠校车35辆,基金会拟在五年内新改扩建150所农村幼儿园,捐赠校车150辆,资助培训600名农村幼师,并资助7500名特困儿童入园学费,总投入将达1.5亿元。

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是(ACE)(5分)

A.向记者介绍邵阳地区的学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时,邵阳市有关领导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了县城之间以及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巨大差距。

B.虽然是调查报告,但本文的语言充满了感情色彩,寄寓了作者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的关切之情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奈之情。

C.本文善于用数字说明观点,如“全市幼儿园仅有121所”“邵阳地区幼师缺口超过3000人”“捐赠校车150辆”等,数字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欧阳前秀老师、黄荆乡幼儿园伍云园长等材料非常典型,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观点,如伍云园长这一材料就主要说明了幼儿教师非常富有爱心。

E.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湖南省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等多种调查方法。

2.从全文看,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面临哪些困境?请分条概括。(6分)

答案:①财政投入少,公办幼儿园匮乏;②区域发展失衡;③办学条件简陋;4幼儿园教学观念陈旧;5师资匮乏。(1点1分,答全6分)

3.文中写周家兄妹的事例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a.事例典型,增强调查报告的真实性,使调查报告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b.写周家兄妹的事例时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使调查报告更具有感染力。

c.用周家兄妹的事例引出调查对象,并照应题目。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8分)

答案:a.千方百计发展当地经济,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

b.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c.提高幼师待遇,建设能满足学前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d.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育质量。

3.《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阅读答案 篇三

②那时的我们真是单纯任性,十五六岁吧,总抓住一切可以不穿校服的机会,放任自己妖娆地绽放。老师站在讲台上,看见谁故意将校服穿得凌乱不堪,就会板起面孔说教一通。而我们,则会在课下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讲这个老师的“坏话”,一直讲到心满意足,才又回复到嬉笑打闹、爱臭美的一群。

③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将一盆茉莉花摆在桌子上让我们描摹。邻桌叫茉的女孩,却偷偷地在自己校服的`内侧画上了一朵花瓣柔软芬芳的茉莉。画完了,她转过头来,欣喜地要我与她分享。我刚刚瞥了一眼那朵呼之欲出的茉莉,还没来得及惊讶于茉的大胆笔法,老师便一脸威严地走了过来,然后不容分说地让我和茉站到讲台上去。

④惊恐中,我与茉肩并肩地站着。老师让茉给大家“展示”一下她的艺术作品。明知道这是故意的嘲弄,但茉却骄傲地朝老师微微一笑,而后打开校服的一侧,又像鸟儿打开翅膀一样,铺展开另一侧。我小心地顺着老师恼怒的视线朝茉看去,这才吃惊地发现,她校服内侧的右边竟然开满了大朵大朵绚烂的山茶花。当她背过身去,将衣领内侧也翻开来,竟又是一条长长的青藤!

⑤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这场由茉引起的手绘风潮,在我们的校园犹如一道雨后的彩虹,张扬炫目地挂在天边,让每一个人都渴望走近它,采摘一片,放入背后的行囊。

⑥从那时起,我们手绘自己喜欢的花草、飞鸟、童话、歌曲、明星、格言;我们还自创抽象唯美又神秘莫测的图案,而其中蕴涵的爱恨,除了校服的主人,无人能解……这股手绘的潮流,缤纷了原本单调的校服。

⑦昔日总强迫我们穿校服的体育老师喜上眉梢,因为我们终于不用他耳提面命才勉强穿着校服绕操场跑步了。我们满怀激情地在青春的岁月里迎风奔跑,那些绘满青春符号的校服,像是猎猎彩旗,张扬地舞动,鲜亮的青春符号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1、根据文意,你认为文题中“手绘的花朵”包括哪些含义?

2、本文第④段末尾省略了“茉”展示手绘作品后班级同学的反应,请展开合理想象,补上这段描写性文字。(60字以内)

3、本文生动地刻画了“茉”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茉”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4、对于在校服上手绘图案这种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①满怀激情张扬的青春个性。②活力四射的叛逆个性和独立自我。

2、示例:哇,那是多么美丽娇艳而又姿态万千的一朵朵山茶花。同学们都为之欣羡。

3、具体语句略。印象示例:青春活力,有个性,聪明有才气,心灵手巧。(符合文意即可)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小班乌鸦喝水教学反思下一篇: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