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与李白生活一天

2025-04-1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假如我与李白生活一天(共7篇)(共7篇)

1.假如我与李白生活一天 篇一

清晨四点半,我恋恋不舍地从暖被窝中爬出,按照先生所说的方式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清晨特有的寒风从厨房的窗户中挤进来,狠狠地拥抱了我,也许这是对我大清早起床做饭的奖励。

“中国之青年应当早起,早起方能早于他人看清世界的变化,看清变化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鲁迅先生对我的指点,让我醍醐灌顶,不仅改变了我赖床的坏习惯,还让我明白了早起的深意,使我学会了先他人一步观察大局。我望向窗外,天色尚黑,静默中只有从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在“众人皆睡”中“独醒”的还有正坐在书房看报的鲁迅先生。

先生坐在沙发上,把报纸铺在桌子上,目光缓缓扫过每一行字,先生读得入迷,手指慢慢抚过那些油墨似乎还未干透的字。他时而微笑,时而扼腕叹息,到了兴头,他甚至像寿镜吾老先生一般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我也翻开一本先生的作品,学他用手指抚过文字,突然,指尖仿佛传来一股穿透纸背的力量――对命运的呐喊!那些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阿Q、小栓、孔乙己、闰土、九斤老太……快要从书页中跳了出来!那些“铁屋”里的人们,就要觉醒了。

午饭后,整个屋子都变得暖洋洋的。先生又回到了书房,翻开一本磨得发白的笔记本,这是他第八遍重读《中国古代史》了吧,我望着先生那瘦削却挺得笔直的背,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先生孜孜不倦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规划未来的经验,用犀利的文字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跑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先生一手拿着烟斗,在氤氲的烟雾中,我感觉自己离他很远很远。

傍晚时分,先生决定出门散步。他靠在公园的长椅上,轻松自在的表情让人不禁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在享受生活的中年人罢了。我心中的英雄此刻是那样的平凡与亲切。我抬头,夕阳的光暖融融的,已经不再刺眼。我常想,人们的思想境界固然不同,但他们至少应该会有一个共同点吧?这个共同点是什么呢?“看……”先生的声音传来,不知何时他已经移步到了草丛之中,他右手捏着一只蟋蟀,正向我走来,衣服上还粘着草屑。“以前在百草园我抓到过更大的……”鲁迅先生拿手指轻点着那只蟋蟀的头,神情像孩童般快乐。

看着先生的一举一动,我想,这个共同点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吧。

2.假如我与英雄生活一天作文 篇二

我有幸穿越历史,来到范先生身旁,作其小童。我记得以前我背过此文,好像背景是滕子京和范仲淹因力图革新被贬。于是我对范仲淹说:“先生,我认为您应该好好鼓励一下滕先生。”“是啊,”范仲淹感慨万千,“我和子京兄均被贬谪,他如今刚过一年便有如此好成就,实在可喜可贺。”只见他眉间露出喜色,把他《岳阳楼记》的第一段稍作修改。

他又对我说:“我认为如子京这般被贬谪的官员,实不超出三种心境。”“我来猜猜看。”我心中默背了一遍:“这第一种自然是因被贬而郁郁寡欢的人了。”“正如你所说,”他不屑的说,“这些人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是感极而悲者也。”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十分不认同此类人,这些人只会因自己的遭遇而或喜或悲。”

“那第二种便是如滕先生这般在逆境中自得其乐吗?”“是的,这类人固是比前者好得多。他们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也。”他继续说:“不过,我仍不欣赏这些人。”“那您到底是欣赏哪些人呢?”他霎时胸中激荡无比,眉飞色舞,在屋里踱了几步,在窗前站定。

“我一直在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理,”他十分激动地说,“或许与这二者不同,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他们何时喜,何时悲呢?”“他们假如做官则会忧心天下苍生;如是草民,则会担忧其君主。”“先生,那这种人我可不赞同了,只有忧心,没有乐。”“不然,”他凝望着天空,好像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历代先贤和自己的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嗯,如果问他们何时会乐,他们定会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话语振聋发聩,那一瞬间,我感到了自己在这宽阔的胸襟面前是多么渺小!只听范先生喃喃自语道:“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该和谁志同道合?”

3.假如我与李白生活一天 篇三

“新中国成立了!”伴随着一声高呼,我醒了过来。我看了看黑暗的四周,心中迷茫着,一个声音打破了四周的沉寂:“同志们,新中国成立了,我们,我们……”,那个声音颤抖着,久久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又是一片沉寂,我听到了许多人小声哭泣的声音。“同志们,不要哭,为了庆祝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为伟大的祖国绣一面国旗吧!”说着,我们聚拢在一起。这一次,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她——江姐,她身上血迹斑斑,尽是鞭子抽打的痕迹,她伸出的手,哦,那是手?我不忍直视……江姐脸上没什么血色,头发有一些乱,但是,她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尽是激动,还有幸福的泪花,隐约,还有一丝丝不舍。

一针,又一针,我们就这样绣着红旗,我鼻子酸酸的,听说过一些她的事,靠近她更觉有一股力量……这面红旗,是献给那些死去的同志的,这面红旗是我们对新中国的期望……

忽然,一滴滚烫的泪水,落在了我的手上,我敢又不敢地看了看流泪的她,四目相对时,悲伤将我吞没!旁边的姐妹对她摇了摇头,眼中也是泪花闪闪。她,放下了针,紧紧的握住了姐妹们的手:“好姐妹,不要哭!”她转过了头,眼里尽是不舍和坚定,她俯身,抱起一个婴儿,慈爱的看着他,亲了亲他,又摸了摸额头,对着一个年长点的女人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照顾好他。”说罢,声音梗咽了。

我控制不住自己了,面前的这本书,这本《红岩》,烈士们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现,这一次,我才觉得我真正读懂了这么本书,读懂了他们!

有很多的话想要对她说,我想说,“若干年后,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们生活在北京,我们可以用手机联络,我们吃得好住得好,一切都是崭新的模样,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还有,最重要的,我们时常想念您,在清明节,我们会举办诗会怀念您……还有……”她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我,又轻轻的挥了挥手,望向我的眼中尽是叮嘱,之后就只看到她走向死亡的背影,而我,终究没能说出一句话。

临走前,她高声呐喊道:“为了新中国的未来,我们的牺牲都不算什么!”我奋力的想要拉住她,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随着一声枪响,那一声声呐喊,我仿佛听不到了……

4.假如我与李白生活一天 篇四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如璀璨的星星一般,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人们心中的英雄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不变的是流传千古的英雄精神。

我心中也有一位英雄——他一身黑色长衫,有力的.手紧握毛笔,仿佛要写尽天下的不平事;瘦瘦的身体,微黄的皮肤,但眼神却像一把尖刀,随时准备刺穿迷雾,找到光明;那黑色的胡须浓密极了,就像隶体中的“一”字。没错,他就是鲁迅先生。

假如我与鲁迅生活一天,我会随他一起去看看曾留给他无数快乐时光的百草园,看看曾记录他读书趣事的三味书屋,也看看《孔乙己》里象征着旧中国的那家酒馆……

假如我与鲁迅生活一天,我会学习他追寻光明、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鲁迅因父亲的去世而决定学医,可当他在日本看到中国人要被日军砍头,而一群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竟拍手叫好时,他被深深震撼了。他明白医术只能救治人民的肉体,而拯救一个民族则必须拯救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为了唤起国人的民族自尊心,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自此笃定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生信念。

假如我与鲁迅生活一天,我将和他一起拿起笔杆子来战斗,做一个文化先锋。我将与他一同以笔代枪,去抨击那封建的制度,去批判那吃人的、黑暗的社会,去唤醒国民的爱国精神,让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人摆脱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让他们到光明而又进步的地方去。我将和他奔走在拯救国家和人民的道路上,不断呐喊,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决心,一同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不断前进,永不停息。

假如能我与鲁迅生活一天——虽然这只是我的设想,但在这样的设想中,鲁迅先生的精神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5.我与李白作文 篇五

记得当年你“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用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哀苦。或许,正是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是你承受的住,身为一介平民的凡,的君王召见的喜,又被无情流放的悲吧……或许正是因为这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你才能把情思聚成笔下的华彩,把真我抒发的淋漓尽致,写出像岑参一样大气磅礴的边塞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又写出像王维恬静优美的山水诗“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你写出独绝古今的《将进酒》,等等。这就是你,时代造就出的超然物外的李白。

你又是一个狂放不羁的诗人,你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昂首阔步挺进皇宫。在梦里,你随心所欲,狂狷霸气,可是当梦醒时分,一切不在,留下的只有惆怅与失望。

“老兄啊,或许你在呐喊出‘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内心或许一直都不明白为何只有诗人屈从于政治家,而政治家不屈从于诗人吧?”

“老兄啊,你是否累了,倦了,你看透了一切,政坛的失意造就了你诗坛的得意,你明白了‘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明白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披荆斩棘,从残忍的现实奔向无边的草原,你狂放,在没有人心的.阻碍下诠释着自己的完美人格,这才是真正的你,那个狂放不羁的你。

6.假如遇见李白 篇六

早就遇见过你,在每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我知道,对影已不止三人了。

看不清你的模样,你遥远得看不清面容,只依稀听见你,把酒吐毫言。我说,你是一个时代,是一个瑰丽璀璨的时代。你的头顶上笼罩着耀眼的光环,那是盛唐的缩影,在你之上,五光十色,绚丽有加。你没有言语,我想,你当然不会相信,也不会明白,自己如此不得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再怎样,到底还是行路难,行路难啊。你摇摇头,举起酒杯,醋畅淋漓地饮掉一壶愁绪,但明月知道,你总有万古哀愁。但又有多少人想告诉你,光照千古的你赐予了他们多少力量,只因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信着那个怀才不遇的酒鬼李白,可爱又可敬地,活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

也许,我能在长江中的小舟里遇见你。偶然想起一句话—“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不过,恐怕连泰戈尔都无法洞悉你内心的欢愉——遇赦东归,放舟江陵,两岸的猿声都在止不住的为你送行而歌唱。你的一叶轻舟,穿过千山万岭,又哪有那般简单?今人游三峡,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石礁而来。可想而知,那真是雷霆万钧,舟如离弦之箭,稍不留意,便被撞个粉身碎骨。但那一天你突然得到命运的恩惠,连生死关头都悄然过去了,人生必定将再创辉煌!原本汹涌的波涛,凄厉的猿声,已不再令人心紧,反而如一支轻快婉转的棹歌,那彩云间的白帝城,那遥远的江陵,成了你赠予后人的礼物——生命的航船经过万般劫难后,总会驶出困顿,给你一路光明去歌颂。

也许,我能在洛阳城的笛声中遇见你。夜色苍茫,星辰昏暗,烛光下,你倚窗望月。在外漂泊,这也不知是第几个年头了,旅居孤寂,你怎能入眠?万家灯火都熄了,但此时窗外一缕悠扬悦耳的笛声,却轻悄悄地飘进了诗人的心里,爬上了洒满月色的窗台。珠圆玉润,清亮婉转的笛声,在你看来美妙无比。全洛阳,都听见了吧?一定是的。夜深人静,也不知道多少游子魂牵故里?本身就拥有丰盈情感的你,在笛声中,是否已让心绪,飞回到蜀地皎白的月下,而自己身在洛阳,独自品尝“断肠人在天涯”的苦涩,你的心,总是孤独的,不知是否残存着一丝傲气,在我看来,没有人真正靠近过。记得琼瑶曾写给三毛一句话——“说是了解你的,了解有多深?说是你的知交,相知有多少?说你不快乐,到底快乐是什么?”你就是这样吧。永远是一个孤寂独僻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对故乡有怀念,我想,也有着对幸福的追求与向往吧。

也许,我能在金樽美酒的倒影里见到你。你向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得穿红尘万丈。饮酒放歌,好像太张牙舞爪,只有你知道,那是内心的疲倦与彷徨。早就累了,早已不是青丝而是双鬃斑白了,时光早就不打招呼地随着奔腾的水去了。你满怀的抱负早都腐朽在心中,又怎奈何得了?也许在某一天,你会同风一起逝去,所以你高歌一曲,人生易老,及时行乐!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一刻,感谢没有人真正为你倾耳听,歌舞升平的权贵们此时正在寻欢作乐,你再怎样他们也拿你当风,视你为空气,没有用的。曾经希望将自己腐烂在唐王朝的根茎上浇灌她的开放,现在你只想痛痛快快地当回饮者,不停杯,只愿沉醉,沉醉,只愿畅饮,畅饮,就是不愿醒来,独自面对冷酷的世界。又是一个尽兴的酒鬼,在美酒中迷失,何必再故作旷达?不羁潇洒之人,就要不羁潇洒地屹立世界!放纵,沉沦,享乐,但或许只有这样能使你更轻松吧。你过一生,抵得上别人过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你更喜欢这样来诠释。

也许,我还能在心中,遇见你。盛唐的骄傲,惟有你,李白。我不相信,你已远去。你是一个善于自我放逐的人,只是那一天放逐得有些远。你依然活在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心中,一遍又一遍,成为人们精神之支柱,回忆之食粮。当我们感到身心俱乏,陷于黑暗之时,你便摇摆着而来,或提一壶酒,高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7.假如和鲁迅生活一天作文 篇七

我生在日本,刚刚到店便被鲁迅抓走了,他大步回家后,提起我开始添改笔记,三两笔划了划便收了起来。我躺在他的书桌上,见他点了支烟,看了看医学书,又看了看我,眉头微皱之下,他似乎发生了改变。

晌午,门外寄来了匿名信,开篇便是:“你改悔吧!”我问他:“你做错什么了吗?为什么要改悔?”“我只是取得了中等的成绩,他们便这般嘴脸。”鲁迅抿了抿嘴,苦苦地笑了笑,并未将信撕去,反而是将其收藏起来,说道:“这般善良的劝告,我可承受不起。”他又点了支烟,并摇了摇头。

黄昏,白霞渐渐被黑色吞没,鲁迅便踏着那一点点余光冲进了家门,他用力地将背包摔向座位,我还没来得及问,他已抓起我,写道:“今日看了部电影,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当间谍,被发现后,当众被处死,围观的却是他的同胞!中国人!他们嘲笑着,讥讽着,可殊不知自己的灵魂早已像那个人一样,被杀死了!”我小心地问:“你……你们人类怎么了?为何这样?”鲁迅大喊道:“他们生病了!生了一种怪病!我曾想过在身体上医治他们,但到现在我便断定:国民的病不止是在躯体上的,更是在精神上的!踏漫山遍野寻一记良方,不若笔落重文根治本源。”我愣住了,感到了鲁迅的手握的紧紧的,转眼间字已印下十余行,烟灰缸中的烟头数不胜数,在烟气弥漫下,仍见他紧缩眉头,好像内心早已坚定似地,写着那些“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章。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学生个人军训心得收获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