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2025-03-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14篇)

1.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一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高县落润中学 刘元福

内容摘要

我们在教学英语时发现,要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除了对知识的精讲精练之外,还得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阅读理解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巩固和深化语言知识,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的正迁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出适合学生的、适合语言教学的新阅读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使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阅读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

二级阅读目标为: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三级阅读目标为: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

3、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5、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四级阅读目标为: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的材料;

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4、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6、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7、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

8、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9、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阅读目标为: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国家领导人李岚清总理曾说过“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待研究改进。”根本原因在于两个缺失:

一、语用意识缺失;

二、学生阅读能力缺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如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如何通过阅读创造语言环境?如何选用语言材料?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语感?如何内化和外化学生的阅读行为等。因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虽然教师们都极力 想做好阅读课文的教学,但限于自己的语言水平有限,平时教学时间紧,缺乏这方面的研究等多种原因,不能很好地把握阅读教学,教师们普遍觉得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都仅限于词汇的讲解、重点句型的讲解、翻译等,然后做一些书上提供的阅读理解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要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除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对知识做到精讲精练之外,还得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才会有成效,教学成绩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得出以下观点:

一、转变观念。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当今社会,国际交往频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迅速加快,人们常需要用英语阅读书刊、杂志、信函、电传、电报、报告、使用说明书及广告等,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目前农村中学生接触英语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注重方法。

1、语音教学,打好基础。

语音是英语基础知识之一,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必须从语音基础知识抓起,首先突破语音知识关,强化音标学习,打好语音基础,尤其七年级的英语教师要对学生强化语音练习,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不完全爆破、意群、连 读、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掌握辨别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辨认句子中的重读、弱读、连读和语调,每天不断的反复,不断的让学生看到,听到各种音标,长此以往,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语音知识不陌生,能正确理解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意思;另外,词汇量的大小和语法知识不牢固也将会直接影响阅读理解效果。

2、大量朗读和背诵短文,注重积累。

英语成绩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短语就会越熟悉,强化学生进行大量限时阅读训练,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同时,英语阅读题材多样,内容广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知识进行积累,知识积累的最佳方法是大量的阅读和朗诵,因为阅读是外语学习中重要的输入过程,也是积累过程,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有丰富的词汇及背景知识;在阅读时,应该有目的的选择难易适中的相关读物,这样有选择性的阅读既能提高英语的分析能力,又能训练自己的思维,平时尽量做到分类阅读,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避免单一的阅读;此外,要加强朗读,即出声的阅读,优秀的英语学习者通常有朗读的习惯,对学生而言,课本就是最好的材料,朗读和阅读一样,贵在坚持,不可间断,我们还要对一些重要句型和情景对话及课文进行背诵,这样便会逐步解决语音辨别能力低,语流连贯能力弱,不同口音辨析能力差等问题。

3、做阅读理解题注重解题技巧。

初中阶段阅读理解考试题型主要有:根据短文判断正误;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和选择正确答案三种,前两种为多,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文章的主旨和大意;(2)事实和细节;(3)词义和句意;(4)确定题目;(5)推论和结论等;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要坚持“先慢后快,精泛并举”的原则,一开始要选择难度适中,可读性强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短文,让学生慢读、细嚼,明确词汇、语法、关联词语在构成语篇中的作用,进而把握文脉,熟悉其文体特点,一开始不宜让学生做那种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以引导学生面对短文,真正阅读,可以多做上下文中判断词义、把结构复杂的句子翻译成汉语,做句型转换,将原文缩写后填空,判断正误,回答问题等主观题型,逐步过渡到中考或期末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型上训练。做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时,每课时集中针对

一、两项内容进行训练,课前,老师要有针对性地精选几篇阅读短文,课堂上让学生阅 读,课堂训练最好做限时阅读;第一课时训练的短文材料是指导学生练习如何通过阅读抓文章的主旨大意;再练习如何抓事实和细节。第二课时专练猜测词义、句意的理解;第三课时专练对文章结论和推论及确定题目的归纳,教学时可先以一篇文章为例,然后做几篇用于熟练巩固,课下也要留适量的阅读练习,再用几个课时做综合性的、完整的阅读理解题,老师教给学生综合阅读方法、技巧的点拨和归纳,如怎样通过试题抓阅读要点,怎样利用文中的数字,怎样利用上下文、人物关系;如何分析句子、进行逻辑推理等。

三、重视课堂阅读课,通过精读来培养阅读能力。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有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教师在阅读前准备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有目的去读,避免漫不经心盲目思考,增强阅读的实效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阅读的重点,老师再对问题中的重点、难点提出来分析、讲解或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找出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一一解决,最后我们可以采用复述的方式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复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常阅读英语课文的方法是:

1、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发生的时间(when)和地点(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决问题(how)等。

2、掌握短文主要内容,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并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

3、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

4、课堂上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排除口腔发音错误,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为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

四、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阅读量。

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英语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顺序,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新大陆,猎取新知识,又发现新材料中有不少他们不熟悉的句型、单词和词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 地查词典则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得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递减,最后将阅读材料速之高阁,不了了之,那么难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读物的难易一方面是生词量,另一方面是句型,要求初中学生过分地扩大词汇量是不现实的,但如果能多看些句型变化较多的读物则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取材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在100左右,生词率不超过2%,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童话故事系列过渡,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多,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总之,不管哪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对初中学生来说,首先必须过好初中阶段的语音关,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拼读,认读能力,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为阅读做好准备,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空谈;其次,阅读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再现,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起到巩固作用;最后,阅读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粗读、猜测词义、句意揣摩等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二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学生能力的培养既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因素, 又是素质教育中予以强调的关键词。然而, 培育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既非一蹴而就之力, 也非短期速成之功, 而是要历经一个较长时期的厚积薄发的过程。初中学龄正处于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 恰是切实培养学习情趣和精神信念、建立系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品质的关键时期。就初中英语学科而言, 阅读教学既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 又是不易规避的难点内容。也就是说,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理念, 把培养阅读能力素养作为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发展的施教原则, 切实有效地落实在日常性课程活动之中, 从中赢得厚积薄发的良好效果。

一、简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获取各类信息, 学习语言技能, 提高思想境界, 增加丰富见识, 开阔社会视野, 抚慰快乐心灵———这就是语言学强调的“阅读功能”。外语阅读则被人喻为“弥漫着异域风情的奇异旅行”。作为培养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英语课程, 其阅读教学正日益受到校内外各方的高度重视, 有专家、学者甚至主张“把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初中学生而言, 英文阅读是英语习得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既可为学生的英文写作练习提供好的素材和范文, 又有利于学生扩大语言词汇, 理解语法应用规则, 正确构建简单句子, 不断提高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英语阅读应坚持以课堂教材为基础, 把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应用到丰富多元的课外英语阅读中, 如Exotic introduction/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Celebrity story/Wonders of the world/New humanninventions?等。通过课内外阅读的联动、互补和促进, 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达到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性构建与运用

(一) 以情趣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托尔斯泰强调:“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非母语类阅读, 英语阅读对初中生而言, 如果缺乏“情趣”的涵养和滋润, 既很难有效推行又变相加大难度。如何变阅读为“悦读”?教师应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学生的活泼心态, 在“投其所好”的同时, 逐步地“引君入瓮”。比如,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喜闻乐见的The ugly duckling, Count of Monte, Jane Eyre, The title of Shuangcheng等童话、小说、故事等。然后定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有序推进汇报会”, 以多人学习小组等形式为单元, 开展阅读比赛活动, 不断提升和放大“以赛激趣促读”的良好效应, 以逐步营造浓厚的英语阅读活动氛围。此外, 教师还可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生动明快的幽默故事、叙事、科技、抒情、小品文等,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与探究, 促使他们在寓读于乐中逐步把情趣阅读转为意志阅读。

(二) 以能力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笔者认为, 应采取阅读技巧和阅读情感双管齐下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阅读技巧培养为例:一是整体阅读能力。首先, 根据语法结构和意义来划分意群;其次, 划分语句各意群中的意义单位;再次, 去掉各意群中的修饰词。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当学生熟练到能够条件反射般地跳跃修饰词、直击中心词进行英语阅读时, 或者能够通过以意群为单位, 甚至扩展到以句子为单位进行英语阅读时, 他们就既可加快阅读速度, 又能加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二是词义猜测能力。“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语文阅读的一项基本功。异曲同工的是, 英语教学也要求把词义猜测作为阅读活动的必备技能, 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某一单词前后出现的其他单词之意及其所处整句之意来猜测, 也可根据构词法来进行猜测 (蒋秋阳2005) 。

(三) 以灵活性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在英语阅读传统教学中, 普遍存在“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课程模式现象, 这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收益、低层次发展”状态的最根本因素。仅从阅读内容来说, 有长有短、有深有浅, 还有不同主题和不同体裁。不妨设想一下, 都采取同一种“生理解剖”式的教学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吗?阅读能力又从何而来呢?正因如此, 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与学生发展需要, 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 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元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从灵活性选择中攫取实实在在的效果。如教学Fashion Show内容时,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All kinds of clothing/All kinds of hair orna-ments/All kinds of accessories等, 让学生在大饱眼福之时产生一种无比向往的冲动。或者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和表演活动。久吃腻味、常换常新, 不是吗? (刘啸2010)

(四) 以生活化策略为指向, 积极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既可为课程教学提供极其丰富的有效涵养和滋润, 又能为阅读教学输送源源不断的活力元素。比如, 教学译林版英语7BBUnit 4 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时, 有教师在课前设计了Quick Response, 以引导学生复习east/south/west/north的英语表达,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课桌把教室布置成邮局、医院、商店和饭店, 让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 分组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 在模拟化生活情境中去学习、实践、体验和思考: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Where is post office?/Turn right or/walk straight.课堂教学中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能为学生传递轻松快乐、和谐良好的心境 (段廷婷2005) 。

综上所述,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开展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笔者认为, 只要善于坚持以“情趣化策略”“能力化策略”“灵活性策略”“生活化策略”为根本指向, 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持之以恒, 定能把学生引向英语快乐阅读的殿堂。

参考文献

段廷婷.2005.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的新理念[J].中学外语教与学, (7) .

蒋秋阳.2005.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J].中小学外语教学, (4) .

3.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三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英语阅读 提高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并让其具有用英语进行书写及交流方面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处于薄弱环节,阅读方面的薄弱,导致学生英语成绩难以提升,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教学成绩一直不理想而陷于迷茫的阶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方面,阅读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英语成绩。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强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由于在家庭中由于缺少一定的教育,以及在平时的学习中缺少一定的学习语境,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英语成绩在整体上并不理想。另外,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不高,更是降低英语的学习成绩,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比较忽视英语在口语中的应用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上阅读课的时候,仅仅将其作为一堂语言课进行讲解,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等。针对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其的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英语成绩的高低。为此,教师要首先意识到阅读能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以此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2.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2.1树立良好的阅读的意识

在实际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方面往往有很多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的时候出声,有的学生喜欢在阅读的时候借助尺子或者笔等进行阅读,有的学生不能养成很好的用眼习惯,在阅读时只能看到一个单词,阅读速度很慢。有的学生在那阅读就是边查字典边进行阅读,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在那死抠。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回看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个单词一个句子有时会回看好好几遍,这样不仅影响阅读的速度,还会影响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让他们养成在阅读中默读的习惯,加快眼睛扫视阅读内容的速度,扩大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让学生搜索到更多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要借助任何东西,尽量加快阅读的速度,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的含义。

2.2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

初中学生的词汇量毕竟有限,为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会的单词,一般学生在遇到自己不会的单词时就会选择查字典,查字典的过程必然一方面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另一方面会影响对文章意思的理解。为此,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要学会猜词,见到不认识的词时,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自己先猜这个词的意思。在英语阅读中,猜词能力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猜词直接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准确地猜出单词的意思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在阅读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猜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然后让学生阅读内容,通过阅读之后的感受和阅读之前的猜测进行对比,如果一致的话,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信心。

2.3选好阅读材料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比较深的是对读物的选择,阅读读物的选择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给学生选择好读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初中英语阅读读物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考虑到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词汇量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内容比较简单,量上比较短小,内容性质健康的材料。阅读材料在内容范围上要广泛,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健康教育。英语阅读材料的选用达到让学生阅读起来就不愿意放下的效果,难易程度的考量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不要过易也不要有一定的难度,内容要跟学习过的文章相联系,这样学习起来容易理解。

3.结语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首先要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英语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以此引起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使用多种阅读的方法等,进一步强化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进而从整体上提升英语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何鹏飞.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训练与阅读能力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0,04:121-124.

[2]李春莉.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浅析[J].校园英语,2015,20:169.

[3]曹呈玲.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策略初探[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14:58-59.

4.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四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课题本学期为七年级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即准确感知阅读材料的研究、探询多种阅读方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的研究;英语阅读评价体系的研究。

一、本学期研究成果

1、准确感知阅读材料的能力

a.初步感知短文,思考教师所布置的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b.根据标题,猜测短文内容。

c.找出文中一些关键词和句型,理清短文脉络: 学生能抓句子中的关键词,领会句子大意,以及分意群理解,明确全句大意等。即搞清楚: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d.根据上下文猜词解意。

检测效果: 呈现5-10个是非题或选择题,在限定时间内检测学生粗读效果。

2、培养多种阅读方式的能力。

a.限时细读:

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呈现理解性问题(一般5小题)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 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

b.倡导合作式阅读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课题组精心设计各项任务,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c.复述短文: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

d.开放性设问。

运用发散性思维,围绕教师布置的话题,在短文的基础上得以启发,开阔视野,发挥想象,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活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的能力

a.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b.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判断的能力;

c.培养学生阅读中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训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4、学生及时反馈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具体方法有:

a.完成课后练习,口头汇报。

b.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c.复述并表演所学故事。d.变换人称重编范文。

5、英语阅读评价体系的完善

a.自评:在评价表的自评栏,目的在于引导孩子着重从这几方面去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和改进。

b.小组互评: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取长补短。

c、教师评价:每个阶段,老师结合各小组评价和阶段测试的结果进行汇总。

二、问题与反思:

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总结出了阅读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1、学生在阅读英语短文时,已学会从标题、上下文、关键词句等大胆预测文章意义,感知阅读材料的能力有所提高;

2、在合作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自身能力的欠缺,在小组发言中总是有些被动,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这种现象在高年级教学中相当突出,如果从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加以训练,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学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5.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五

(2008-01-03 19:19:56)标签:杂分类:他山之石

新乡市长垣县樊相镇中心校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1、2002年9月,长垣县整体进入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即转变过去单

一、被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课改中出现了“不穿鞋难走路,穿错鞋走错路,穿旧鞋走小路,穿新鞋走弯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真正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如此,将直接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新一代人才的培养。

2、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初中,近年来学校不少骨干教师相继调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鉴于以上几点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在于:

转载(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2)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3)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2、实践意义在于:

(1)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的顺利实施。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所说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首要指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有效学习有先天的联系。本实验研究能较好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切实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华而不实”问题。

(2)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和自我调适,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

(4)有利于学校改变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确立语文教师的学科管理思想,从“有效”且“高效”的角度思考语文教学的系列行为,包括课前的准备:有效地计划制定、教材的研究、学情的分析、教案的设计等,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策略的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课堂教学的后续性:课后练习的布置、及时到位的辅导、准确的评价与补救等。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放到语文“教学”的系统中统筹管理,有效落实。

2.研究语文教学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度”,即相关教学活动达到怎样的程度才是最有效的,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高效的,优化环节结构。

3.细化语文教学系统各环节的教学行为,以系列教学行为的有效组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范畴,要以教育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和实验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1)了解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2)掌握学科管理的基本方法。

2、观察法。深入教学实践,跟踪观察了解语文教学三个阶段的现状,摸清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3、问卷调查和访谈。编制语文教学三个阶段的教与学的方法与效果调查表,为语文教学系统性管理把脉,以便对症下药;同时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师生对教与学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的心理需求。

4、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课题内容边研究边调整,在行动中不断推进课题进展。

5、个案研究法。选取特定的人与课题,对整个语文教学系统的逐个环节进行描述与分析,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六、课题研究步骤:

(一)研究思路:

首先进行广泛的文献资料研究,了解国内外当前对于有效(高效)教学研究的进展以及语文教学研究的动态,从中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作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现状,又确立几个子课题研究小组,以系统结构优化为中心,从不同角度研究语文教学的“高效”问题,最终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7.9.22——2007.10.22)(1)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尤其是关于有效、高效教学的理论,掌握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

(2)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方法,成立研究组织。

(4)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科研理论,并做好成员的分工安排,确立子课题方案。2.准备实施阶段(2007.11——2008.2)(1)请专家指导,进一步论证课题方案。

(2)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重点研究教学效率。(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学科管理的相关理论,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4)对本课题作初步的文献研究。3.全面实施阶段(2008.3——2009.8)

(1)采用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关系。

(2)从管理的角度确立教学三阶段(准备、施教、巩固与评价)的地位,研究其有效(高效)性所要达到的度。

(3)从实践层面上进行语文学科管理研究,把各阶段的教学行为放到系统中全盘统一管理。重点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改进。

(4)将教学准备行为分解为教师教的准备行为和学生学的准备行为,研究其高效性策略。

(5)研究总结高效课堂的管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指导教师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课堂管理思想与教学艺术。

(6)研究课堂教学的后续行为,包括学生的作业练习、教师的辅导补救、学习效果的诊断评价等,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度才是高效的。

(7)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对研究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实践的培训,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和进度。

4.总结阶段(2009.8——2009.12)

(1)总结研究成果,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论文或论著。(2)总结出语文高效教学的一般规律。(3)探索出培养高效性语文教师的途径和方法。

七、成果形式

1、论文

2、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八、课题人员分工:(略)

九、课题的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因此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学不允许出现浪费:时间的浪费、智力的浪费以及其它教育资源的浪费,任何一种浪费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都会造成教学的高耗低效。而教学系统结构的优化与否是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追求高效的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广大师生的目标,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既如此,本课题的研究就会得到全方位的支持,有利于形成研究的环境与氛围。

本课题提出之后就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全力响应,同时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的领导也鼎立支持,他们在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准备帮助开展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细致的文献资料的查阅,掌握了大量的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最新资料,找准了课题的切入点,完全有信心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主要是语文教学的县市级骨干教师。有市县名教师2名,中学一级教师4名,他们大都参与过省市级 “十五”课题的研究,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过数篇文章,完全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校一把手校长的全力支持,为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不仅添置了上网的专用电脑,而且购置了大量相关的书籍杂志,研究经费学校全额拨款,需要多少学校拿多少,同时给课题组成员提供大量外出调查研究和学习的机会;学校规定,只要是课题研究,学校提供所有的物质和时间上的保障,并将尽力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学习研究的平台。另外,本课题的研究还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就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

十、预期成果的价值: 1.实践价值:

在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利用仅有的教学资源投入,得到最大的教学产出,其实践价值就在于:

(1)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高效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优质教学的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天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体现。而高效教学所追求的就是教学效益与效率——一方面要有优质的结果,另一方面要有优质的过程,进行高效教学研究,坚决反对那种把“提高教学质量”与“加班加点”之间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效教学的本质追求。

(2)有效地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低效状态,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还学生以“血色”与活力。教学从有效性纬度上有四种形态: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高级状态)——低效教学——无效教学——负效教学。低效、无效乃至负效教学的大量存在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用于学习(特别是重复作业、机械训练等)的时间之长、负担之重、效益之低下,“日光”加“灯光”的教学,已经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严重障碍,陶行知先生曾经抨击过的那种“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生命赶掉了”的那种“杀人的”的教学,今天涛声依旧!反对低效(无效、负效)、探索高效教学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改变当前的低效状态。

(3)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是独立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二是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升;三是辅导点拨及时精当,做到要言不烦;四是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管理科学规范,能够优化教学系统的结构。把教师从繁重的低效或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升教学生活的质量,促使教师走上一条教学自由之路。

(4)改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由于语文属于母语教学范畴,学生学起来不像学其他学科那样有新鲜感以及学会之后即刻获得成就感,而且语文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所以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常常是无所谓,进行高效教学研究能够很好地改变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及学习时的精神状态。

2.理论价值:

(1)丰富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从目标上来说,课改的真正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媒体的包装报道,与高效教学的追求是完全一致的;从过程上来看,新一轮的课改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其成败与否的关键指标,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是语文高效教学策略最核心的关注。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充实语文课改理论。

6.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六

标题 通过话题语块培养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

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单位 自 贡 市 高 峰 英 杰 学 校

作者姓名 朱 红 佑 通过话题语块培养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初级阶段。英语书面表达主要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本文以《新课标》(全新版)为主要教材,以话题语块教学为主线,探讨了在立足单元话题的基础上,在“语块”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有效把语法规则与语言具体运用的教学结合起来。这一融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与语用、语篇教学为一体的整体性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地道性和流利性的关键所在,符合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笔者就此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单元话题语块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以及使用原则,以此探讨如何采用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水平。

一、引言

书面表达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对话,课文及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展开。正因如此,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更应把书面表达教学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并不断去改进一些教学中的策略,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展开英语思维的翅膀,真正掌握英语书面表达的策略和技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因此,如何有效地改进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如何结合每个单元话题语块来训练且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二、目前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从中考书面表达分析看

从每年中考书面表达分析来看,存在以下不足:学生高频词拼写错误多;表述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易犯chinglish的错误;审题不够严谨;低分零分卷子偏多等。英语书面表达是多数学生比较畏惧的一个题型,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也形成听到写就心烦的现象。

(二)从教师和学生的学情看

1.从教师的方面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 教师对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的指导积极性不高,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教学方法,没有采取适当的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缺少任务的真实性;⑵过多的对单词的用法和句型结构进行讲解和训练,很少让学生展开英语思维的翅膀;⑶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反馈不及时,评改方式陈旧。评改的重点在词汇,语法,拼写等句 子水平上的正误,而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克服困难了。(4)教学没太不注重素材的长期积累,也没很好地介入具体写作过程。这样的背景下,纵然教师把作文批改地密密麻麻、评讲时煞费苦心,学生的错误却依然如故,造成了一种低效的教学行为。

2.从学生学情看,许多初中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一个话题时因为没有前期语言的有效输入,困难重重,不知如何入手,表达时也使人感觉不知所云,学生缺乏恰当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难以写出高水平的好作文。

怎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书面表达水平的提高呢?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通过话题语块培养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问题提出的依据和价值

(一)以“语块教学”为理论依据指导学生书面表达

语言专家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语块教学比起词汇、语法教学确实有其优势性,是语言教学中新的发展动向。Newell(1990)把语块定义为:语块是一个记忆组织的单位,它由记忆中已经形成的组块组成并链接成更大的单位。依据 Lewis(1993)对语块的分类,把英语中的语块分为:

1、单词/多词语块。如:Well done!/ All right!Good Job!在表达中可以作为整体来对待。

2、习惯搭配/短语限制语。如:thanks for inviting/helping me。这些通常是一些可填空的不太长的语块。

3、惯用语句型/惯用表达式。如: tour of Tokyo, 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等, 主要是一些可以整体储存的语块,包括警句、套语等。

4、句子框架/句型框架。如:Modal + you + VP(for me)?(e.g.would you help me? Could/Will you...?)(二)利用单元话题语块,积累书面表达的素材

《新课标》(全新版)GO FOR IT初中英语每个单元都以一个话题为牵引,围绕这些话题产生的相关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或句式构成话题模块,也就是话题语块或词块。这些话题语块集语义、语境、语法于一体,以整体形式储存在记忆里,可以直接提取使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各单元话题为主线开展话题语块教学既符合此教材的编排意图,也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尤其符合我国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的学生受传统影响,较习惯通过背诵内化所学知识为自己所用。单元话题语块教学正是提倡先大量地识记、背诵语块和语篇,然后达到熟练使用和创造的阶段。当学生对某个话题掌握一定量的语块,表达也可以更自信、自 如,避免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各单元话题为主线开展语块教学,既能满足特定的语用表达需要,又可以流利顺畅的完成交际或书面表达任务。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初中英语单元话题语块教学过程的策略探讨

(一)立足教材的话题模块,帮助学生树立话题语块意识,让学生从话题中感悟发现语块。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把话题中的语块作为词汇、会话和语篇教学的重要内容,训练学生认识语块、发现、辨别语块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区分语块结构中的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我们通过具体真实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该话题语块,逐步提高对语块的敏感性,这样语块本身的惯例性和约定俗成性也会提高学生对语言搭配的敏感性和选词能力。

(二)在认识、发现语块的同时,按话题不断积累,让学生坚持归纳所学语块。因为抓住了一个话题的几个主要语块,也就抓住了一个话题的主要信息。可以训练语块在话题(听力、阅读材料)中的语用功能,让学生熟练使用相关的语块,为再创造语境打下必要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意积极参与,养成主动整理并储存所学话题语块的习惯

单元话题语块教学法遵循英语词汇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块教学中来。具体要求:课前预习, 通过文章上下文和相关背景知识, 获取话题信息, 初步整理出该单元的语块;每节新授课后,及时小结本节课出现的语块;一个单元的课结束后,借助话题总结该单元课本及练习中相关的语块,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并以word map 的形式归类,围绕话题所涉及到的词汇,短语习语等充分运用联想,发散思维,把同一话题下的相互关联词块链接起来,形成词块网。如:像话题个人情况(1)(Personal information)(1Individual data(name, age, date of birth, place of birth, telephone number, address, postal code, e-mail address, ID number, etc.(2)Family data(name, age, relationship, etc.)(3)School data(school, grade, class, teacher)(4)Data uses(filling out forms and applications, etc.)(5)Jobs and career(office worker, worker, teacher, doctor, farmer, driver, official, etc.)把涉及到的相关语块以maps or trees 的形式整理、呈现。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扩充相应的话题语块

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可以按照语用功能,适时帮助学生归纳并扩充相应的语块。围绕话题对功能句子归纳梳理,提炼能准确表达核心内容的经典句子;梳理基本语法,根据此话题所涉及到的语法现象,以题代讲的方式,来训练语法。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通过对词汇 的归纳,经典句子的整理,基本语法的梳理,可以轻松自如地调用相关信息,聚焦写作内容,也能就此话题出口成章,准确表达。这样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信心和成就感,为以后顺利就此话题的书面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理解和消化话题语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记忆单元话题语块更不可缺。方法很多,其一是让学生大声朗读语块或语篇,直到学生产生语感。主要的还是教师应该结合课文提供的语境,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词块复现的过程中,强化对词块的有意记忆和无意习得,促进学生理解。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活动:

1、课前预习并划出语块。

2、课内及时操练语块。教师在呈现新词块语块后,要及时操练以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督促学生去记忆语块和重点语篇,背诵结果公开。便于教师随时了解情况,也有利于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四)内化运用话题语块达到升华,穿透话题,从理解上升到产出、扩大产出达成训练该话题书面表达的目的。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可采取鼓励学生用所学的语块造句、作文、讲故事等,也可按照话题或语用功能训练,还要训练学生的连续表述能力。具体就是在遵循外语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分为低层次和高层次的话题语块运用。

1、低层次话题语块运用的具体形式包括:

(1)句子翻译。例如,八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 with...? What’s the matter with...?与What’s wrong with...?同义,意为“„„怎么了?”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她没有去上学因为她咳嗽。She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she _________.(2)主动造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块说(写)出符合语法规则且句意通顺的句子。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说:Jenny is free at the moment, but there is a lot of housework to do.What would you say to her? 借此引导学生运用Could you please...?/Would you mind...? 以及许多表示家务活的语块。

(3)同义句转换。此类练习可以帮助熟练运用意义相近或具有相同语用功能的语块。教师可以说出一个句子,鼓励学生快速说出同(近)义句。例如:①Jim is from England./ Jim comes from England.② He often helps me to study English./ He often helps me with my English.等。

2、高层次的话题语块运用

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真实的交际中运用所学语块,此为高层次的语块运用。主要包括:(1)在教授新的对话内容以后,我们经常开展Pairwork 或Groupwork,来强化运用要求掌握的语块。例如,七(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句型: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How much...? I’ll take it/them.学生可以就已经学过的school things, food, fruit and clothes等多类物品,以对话的形式来操练这些语块。

(2)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中有不少Make a survey的活动安排,我们也经常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类似的调查任务。四人小组充分活动后,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做总结汇报。小组活动和组长汇报给了学生自由运用所学语块的极大空间。

(3)书面表达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型语言活动,也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块的好时机。英语书面表达是多种心智活动互动的过程,是一种最适合小组共同探讨、最终由个体用语言分别完成的任务。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利用与挖掘英语教材提供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素材,以话题语块为主,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语块运用,精心优化设计各单元话题的书面表达任务,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系统的书面表达训练,掌握系列的书面表达策略和技巧。

另外,高层次的语块运用还包括:短剧表演,记者采访,复述课文,给图片配音等。

五、话题语块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中的效果分析

(一)以话题语块教学为主线,有利于记忆和储存,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可解决记忆的负担。

语块是较大的词汇结构,有时甚至是整个句子,使一次性记住的单词量大大增加。因为语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有其内部结构和意义的制约性,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回忆起另一部分,比脱离语境的单词更容易被记住,而且能够直接提取运用。如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把大量语块储存在记忆中,在使用时作为整体提取出来,方便、快捷、准确,比全部由单词组句所需要的时间和努力要小得多。

(二)话题语块教学有利于提高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可确保正确的语用。

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英语过程中能够注意记忆和积累语块,在需要时就可直接取用或稍微加工后取用。语块在英语的产出中不需临时组合,不但避免了搭配不当的错误,而且提高了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同时减轻了英语生成前的压力,减少了准备时间,保证了英语表达的流畅和即时交际的流利性。因此,掌握了足够的语块,可以使英语学习者所说的句子更地道,能够使说话者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说适当的话。也有利于提高读和听的输入和理解效 率。在阅读过程中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识别语块中各单词并对其词义进行语义匹配,而是把整个语块的语义提取出来,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和效果。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块并充分地学以致用,表达准确地道。每一个学生都用心构思,积极开启记忆的大门,敢于创新,用尽可能丰富的语块表达自己的个性想法。选词、造句、成篇、点题,综合能力的运用轻松驾驭,真正的“美文”会不时呈现。

六、结语

实践证明:语块量比单词量对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影响更大。然而任何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长处和弊端,就像各种外语教学法一样不可能尽善尽美。本文所介绍的单元话题语块教学法也是如此。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更多实践去验证它的功效;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去不断完善它。不过通过话题语块培养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法确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新路子,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七、主要参考文献及索引

1、章霞.渗透词块教学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8)。

2、苏烨.词块学习策略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英语教师,2010(8)。

3、王佩娜.运用词块学习策略 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

4、李太志.词块在外贸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及产出性训练法[J].外语界,2006。

5、吴静,王瑞东.词块——英语教学有待开发的资源[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7.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刍议 篇七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无论学习哪一门语言, 阅读都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是人类灵魂的伴侣, 人们通过阅读, 可以学习到很多前人的智慧, 可以积累知识, 可以拓展视野, 还可以陶冶情操。总而言之, 阅读对每个人来讲, 都是极为重要的。初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 是祖国的希望。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更应当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可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同时, 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短语, 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使得英语成为了一门国际化的语言,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更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应试教育制度培养了很多能考试、会考试的人, 而21世纪, 能考试的人已经不再是“香饽饽”, 取而代之的是有创造力、有素质的人。因此,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运用水平。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 阅读教学应试化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往往都是停留在培养学生如何做阅读理解题的层面上。例如, 很多教师在上阅读理解课时, 喜欢采用一种办法, 那就是让学生先读题目, 然后再快速阅读文章内容, 找到问题的答案, 而不是关注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文章的大意, 拓展了知识面, 增加了词汇。这样的教学方式, 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诚然, 阅读分为快速阅读和精读,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教师一般都不会建议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采用精读, 因为如果学生精读文章, 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做题。正因为如此, 才会出现大部分教师教学生阅读技巧以提高做题准确度的现象。

(二) 学生缺乏阅读素材

目前, 在农村地区, 很多学生缺乏相应的英语阅读素材。因此,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阅读教学材料仅仅局限于课本。而课本又由于篇幅的限制, 阅读材料不够多, 这就直接限制了农村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阅读素材的匮乏, 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 增加英语阅读的趣味性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都是带着应试的目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 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要想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喜欢上阅读, 并完成阅读。

(二)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来讲是终身受益的。因此,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上阅读, 更重要的培养了他们的课后阅读习惯。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 可以不断拓展视野、扩大词汇量, 并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素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认识到英语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其次, 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初期, 教师可以采用半强制的方式, 例如, 规定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 并加深对文章含义的理解。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要进行监督。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不再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指导, 会自觉地阅读。

(三) 快速阅读与精读并存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快速阅读, 因为快速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诚然, 快速阅读也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因为, 学生只有通过精读, 方能详细了解文章的大意, 学习一些优美的词句, 学习一些知识典故以及词语, 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总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应当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以素质教育为背景, 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但是,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 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还应当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国安, 姜晶.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教育教学: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0 (6) .

[2]蔡晓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英语天地, 2010 (12) .

8.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篇八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效地展开阅读教学也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初中 英语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21

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缺乏创新,对于传统的乃至一些并不太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沿用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成效,也会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造成阻碍。因此,教师要善于对阅读教学展开创新,要多开发一些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并且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与进步。

一、拓宽阅读教学的范畴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宽阅读教学的范畴,要让阅读教学的维度能够有所延伸,这一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容易照本宣科,教学的内容与模式都很少发生改变,教学的效率也十分低下。教师首先要转变这些低效的教学模式,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让阅读教学的范畴得以拓宽。这首先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同时,对于一些趣味性的或者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题材的引入,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这些都会极大地为阅读教学的效率带来提升。

二、优化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

在阅读教学的展开中,教师的教学提问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优化自身的提问方式,要借助有针对性、指向明确且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积极与投入。想要创设好的教学提问,这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这些都是问题创设的重要参照依据。教师要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前提下设置那些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这才能够真正体现提问的价值,并且让提问过程辅助阅读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在创设问题时教师应当把握一些相应的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提出衔接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的问题。比如,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一定要对以下四个问题予以明确4W(When-Who-Where-What):一是When did it happen?二是Who is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passage?三是Where did the event take place?四是What is the event about?这样就可以理顺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文章内容和学到相关的知识。提问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推进阅读过程高效有序地展开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提问,要透过高质量的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能够有更多收获。

三、加强阅读教学中的交流互动

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要让学生有更多相互探讨与交流感受的机会。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教学过程更加投入,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并且能够让学生从其他同学的想法与思路中受到启示。这些都会帮助学生对阅读文本形成更为深入的认知,对于深化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受将会很有帮助。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多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交流的环节,要充分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够打造质量更高的阅读教学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全面发挥其主导作用,要有意识地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如通过Free talk,Discussion,Interview等环节,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上有效的交流互动将能够极大的为知识教学带来促进,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很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

结语: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着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模式,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转变过去那些陈旧且低效的教学方法,并且不断对课堂教学做出有效更新。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宽阅读教学的维度,要丰富学生的知识范畴。合理的提问也能够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并且能够很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多创设一些课堂上的交流互动环节,这将会很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仇圣云.关注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 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10).

[2] 杨金娥.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4).

[3] 赫忠敏.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答题技巧[J]. 中学英语之友(下旬), 2010(3).

9.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篇九

摘 要:针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分享了如何在课堂内进行有效阅读教学,课下如何让学生自我激发阅读兴趣和主动进行阅读实践,就教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阅读;阅读教学;有效阅读策略

目前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情况如何呢?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生词是阅读最大的障碍。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词汇量少、阅读习惯差等问题。

学生对阅读缺乏激情,创造性学习英语阅读受到限制。这样,当学生遇到较为复杂的语篇理解和深层理解的问题就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再者,高中教师主要是利用课本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学生的词汇量不够,阅读量也不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更谈不上对文章篇章结构、主旨大意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老师要把“有效教育”贯彻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确立学生在整个阅读中的“主动”地位。教师要坚持贯彻“有效”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创设能激发他们主观能动性的阅读教学。依据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所用的几条有效阅读策略。

一、Pre-reading 预测文章的主旨大意策略

利用课文的标题、插图和warming-up部分对课文进行预测。也可以用warming-up的问题去预测课文的主旨大意。例如,在Unit 3,book 6

1.What’s a healthy life?

A healthy person is someone who is healthy in both body and mind.2.Looking at the following pictures.What are they doing? Which are healthy activities while which are unhealthy activities?

3.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Or what can you predict based on the title and illustrations?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去预测课文大意,也可以在课文开始就陈述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text about health problem.紧接着板书What health issues interests you most?去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和讨论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What health issues do you think concern young people the most?

Cigarette smoking Drinking alcohol

Drug abuse Diet Physical fitness

Sexual health Stress Obesity

这样做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去猜测、去讨论,去激发学生想去读课文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得出丰富多彩的答案。

二、after-reading 课文结尾策略

在每次课文阅读上完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讨论、想象,大胆预测或续编课文的结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在上Unit 2 book 3后,提出假设话题:

Without computer,what would our world be like?Or without computer,what would happen to our life?在学生分组讨论后,让他们当堂演讲,给他们充分的推理和想象空间。

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将他们的想象和猜测充分用英语进行表达。

事实上,每个课型或同一课型的不同环节都可以充分利用课文资源,深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革课堂教学的教学技能策略

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措施。

(1)在“精”字上做文章。精心准备阅读材料,精讲多练。

(2)改革作业形式,保证阅读量,在促进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3)在“点”字上求突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对不同的文体分类教学,指出他们的特点。例如,在进行说明文的教学阅读训练时,突出topic句子。

实践证明,兴趣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兴趣而忽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的培养,就可能使学生难以形成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

教无定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陶行知先生1919年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写道:“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会受用一辈子。”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这些都是强调教学策略的重要。要提高阅读能力不仅要学生“肯学”,而且要“善学”,所以我们教师就要讲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如果我们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重视课堂效率,进行有效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就会更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阅读教学活动会更趋和谐,效果更为显著,阅读能力就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0.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交流愈来愈密切,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英语仍是主要的科目之一,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英语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英语阅读教学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下面,笔者将对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就是学生根据之前英语学习的相关知识,包括词汇、语法知识等,对一些阅读材料进行学习的过程。加强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通过英语阅读训练,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多进行课内外阅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分析及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提取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陶冶自己的情操。另外,多进行英语阅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概括与判断能力等,对于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1.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十一

一、科学理解有效教学,自觉遵循教学规律

教师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必须科学认识并自觉遵循课堂教学规律,这是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有效教学力求揭示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广大英语教师认真借鉴。这种理论主张,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衡量教师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这位教师的教学是否认真,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可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评判指标。

这样,教师就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教师的“教”只是实现“学”的途径和手段,而学生的“学”才是“教”的目的。换句话说,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展示教师,只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因此,英语教学的课堂,不能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如何引导、如何尽情地表演。

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尽可能把课堂的时间与空间让给学生,引导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便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尊重学生特点,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农村初中学生的“亲师性”较强,学生如果对老师产生了好感,便会对老师的课感兴趣,学生上课时就容易集中注意力,课堂上就能主动与教师配合,训练时也就愿意不厌其烦,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如果学生不喜欢那一位老师,就会对这位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上课时学生就不愿与教师配合,学生不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自然是低效的。初中英语教师高度尊重学生,采取有效方法,主动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教师能否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主动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没有学生参与,教学就会徒劳无功。尤其是英语,由于初中学生对这一学科比较生疏,学起来难度也大。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甚至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时时处处关心学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老师的爱,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在学生眼中,你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学生才会与教师和谐相处。

其次,教师还应该高度尊重学生人格,真心关爱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又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期,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有不少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有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缺失正常的关爱甚至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不高。当教师发现部分学生有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心态,恰当处理,绝对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遇到这种情况,笔者经常以谈心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耐心地帮助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赞美,对学生正确的方面采用肯定和鼓励的方法进行激励,同时对学生的不足进行纠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宽容和关爱。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既没有产生逆反心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课堂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之间关系和谐了,感情融洽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习起来也就兴趣盎然了。

三、关注学生主体,创设愉快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至关重要,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创建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运用收录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之外,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在动中享受参与的快乐,并从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12.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十二

一、重视学生的预习指导

预习是教学的前提, 也是基础;预习是初步的实践、自学的演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是一项重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一条途径, 也是有效教学管理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要求学生预习时, 要重视学生自我预习能力的知识储备, 设置有效的监控和促进手段, 使学生明确目的, 具备学习动力, 落实预习目标, 并自觉坚持预习。在培养学生预习的过程中, 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重视思想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才会对英语的问题全部放给学生, 为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走好以下四步。

第一步, 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 过好生词关。课前熟悉了生词, 就不会有在课堂上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地查找单词、查找参考书的窘态;也不会因头昏脑胀而影响掌握该课重难点的情况。它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每课难点, 举一反三, 成功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第二步, 借助磁带和收录机, 听课文录音, 过好听力关。预习时听懂课文是提高听力、熟悉课文内容的很重要的途径。听课文的次数, 速度和快慢因人而异、因境而变, 但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起点不要太高, 否则会丧失信心, 但上了轨道后要求不宜过低, 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要以练好听力, 听懂课文为目的。

第三步, 通过诵读课文, 过好语音关。朗读课文的目的是要准确地读出语音语调、要注意文中的意群及停顿、要把课文后面的阶梯性练习和教师所布置的习题与朗读训练结合起来, 带着问题去朗读, 并使出现的问题立刻得以解决。

第四步, 通过分析、揣摩、联想, 过好理解关。读完课文以后, 认真地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 对课后练习进行思考、揣摩、联想, 最后以能理解答问题为目的。

(三) 要重视检查督促

美国著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 才能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 对学生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 明确在老师讲授时看书应特别注意的地方。教师了解预习结果,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课前检查方式:自评-互评-抽检。要求每个学生自备一本预习本, 每天从态度、时间、效果等方面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自评, 再由各组组长互相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 注明检查日期、检查人、成绩 (好、中、差) , 登记课堂小组竞赛表, 给预习完成好的同学加1分, 中等的加0.5分。最后教师课前随机抽查, 对于预习特别认真的学生额外加分。通过检查与加分来促使学生的预习。

课堂检查方式:运用-比赛-加分。在进行单词教学, 用词造句时, 对能应用本课句型的学生给予加分。在进行新课导入时, 让学生听音模仿语言或根据录音判断正误。模仿正确的给予加2分, 判断正误回答正确的给予加1分。在讲解新课时, 先让学生对新课中的已学重要知识点互相问答, 新知识点也由学生提出并自行解说, 只要问答或解说正确的, 都给予加分。

二、重视值日生报告工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可创设的交际环境是比较多的。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就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多年的实践证明, 短短5分钟的值日报告,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种作用。

(一) 值日生报告是一个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

每次上课前要做报告的同学都会认真地把所有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写出自己要做的报告。学生做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巩固知识的过程。每次上课我都要求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后, 把他们学过的都尽可能地写进去。这样, 他们在做报告的时候, 我就可以轻松地看出该学生对前阶段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

(二) 值日生报告是一个拓展学生视野的窗口。

通过这种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

(三) 值日生报告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有些单词和句子很简单, 但是要一张口就说出来却不容易;有的同学害羞, 虽然知道说英语不是丑事, 却偏偏不肯说;有些同学英语书面成绩好, 却说不出几句流利的英语。学生值日报告, 先从英语科代表、英语小组长做起。起个带头作用, 然后按组轮流值日, 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由于值日生报告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我平时坚持值日生报告, 并采用以下形式。

1. 定向型:

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际需要, 练习刚学过的对话, 或要求学生把刚学的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表演, 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此外, 要求学生多练大纲规定的日常交际用语。

2. 思想教育型:

有“怎样学英语”、“英语的重要性”“我的祖国”、“介绍伟人”等, 在练习学英语的同时, 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3. 知识能力型:

有句型练习, 常用交际用语。如:谈天气、打电话、看医生、问路、购物等。

4. 兴趣爱好型:

有英语歌曲、猜谜语、朗诵小诗、讲故事等。

三、重视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相信我们很多农村老师都为学生的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严重抄袭现象等烦恼过或正在烦恼中。确实, 我们的学生做课外作业的兴趣不高, 作业质量可信度不高, 作业的效果不令人满意。如何让学生有效地作业,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 作业布置注重层次性

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情况,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让学生“跳一跳, 摘果子”, 让他们有创造性的自由发挥, 让学得好的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劲头, 而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树立自信。我在布置作业时从不采取拿来主义, 而总是将多种作业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处理, 然后在布置时把作业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作业, 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置的, 人人必做。这类作业, 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 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 学生做这些作业也不会感到多大困难, 要求全班同学都必须独立完成。如在每节课结束前五分钟设置的当堂练。这种作业一般为答案唯一的机械性练习。

第二个层次的作业, 对学生要求较高,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要求也比较高, 要求大多数能做。这种作业我着重注意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如造句、作文、改写、多样性补全翻译, 还有绘画及其说明等。这种作业我一般在布置作业前先给予必要的指导, 以便让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

第三个层次的作业, 是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作业。其难度大, 比如鼓励学生课外看英语读物、把阅读文章改写成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练习等。

(二) 作业批改注重育人性

英语作业和语文作业一样, 训练语言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批改作业时, 我尽量摒弃固定的模式, 避免简单的勾叉加上一个随意的分数的做法, 而是认真批阅, 巧用批语。我一般采用多种记号、多种表扬方式、多种鼓励辞令。如:波浪线表示好句子, 双波浪线表示有创意。我还从因特网上下载了99种鼓励语供口头、笔头表扬之用。如:Super!TERRIFIC!You’re improving.Congratulations!I’m proud of the way you work today.You’re doing that much better today.通过采用这些富有育人意义的、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作业评价的办法, 学生作业的态度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用教师每天强调作业的质量, 都自觉地养成了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让我们都从每一件小事情做起, 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入手, 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英语教学有效管理,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 从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入手, 介绍了农村英语教学管理中各环节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比较晚, 条件相对比较差,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 要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必须加强有效的英语教学环节管理, 重视学生的英语课前预习、值日生的英语报告、学生作业的有效性三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环节,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3]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篇十三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能够阅读英语原著,查阅外文材料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共同愿望,因此,阅读教学一直受到相当的重视。那么,什么是阅读策略?如何形成初中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下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策略,初中英语教学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能够阅读英语原著,查阅外文材料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共同愿望,因此,阅读教学一直受到相当的重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观点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阅读教学有效展开和调节正是策略运用的结果。那么,什么是阅读策略?如何形成初中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下探讨。

一、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

二、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促进或影响阅读的各种因素,从而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的阅读因素有:

1、背景知识

初中学生背景知识(包括目的语文化背景、相关阅读材料的理论知识)的缺乏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词汇

词汇一直是影响二语学习者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的大小就直接预示着他们阅读水平的高低。

3、句法结构

英语的句式结构与中文的句式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

4、兴趣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反之,则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三、阅读教学策略的分类

1、方法型教学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具体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其中包括:1)览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2)捕捉具体信息;3)将信息图表化;4)记录文章的要点或具体信息;5)勾画文章的结构;6)回答事实性的问题;7)回答推理性问题;8)将事件排序;9)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10)理解文中的复指现象。

2、合作型阅读策略

合作型阅读策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实验证明被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词汇量增加,合作技巧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内容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同伴读前准备

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2)同伴指导

该策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知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操作中可将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起,其中一位学生充当教师,就其阅读进行方法上和理解上的指导,回答阅读者的各种问题,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3)同伴阅读

同伴阅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训练阅读技巧的教学手段,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可得到应有的锻炼。具体操作如下:

a)选择两篇难度适中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材料。

b)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的几个小组。

c)给不具有应有的提问能力的学生事前准备好问题,以便学生进行问答。

d)学生进行同伴阅读:一个问,另一个读,读后回答问题,提问的同学根据对方的回答进一步发问,由此一直进行到无问题可问为止。注意,只有在听到对方的问题时才可以开始阅读,根据对方问题的种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或览读,或跳读,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对阅读技巧的运用。

e)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估。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只有提问问题的同学才能回答,以检测学生通过提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3、内容型教学策略

1)阅读材料的选择

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历史传说、民间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等,还有身边唾手可得的、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

2)初中低年级指导学生阅读

初中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敏感期,课堂上如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来“教”语言,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通过卡通人物(唐老鸭、米老鼠等)讲述内容,学生也愿意跟着卡通人物一遍一遍地重复,从而理解语句的意思。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高参与意识:通过表演、猜谜游戏、让学生有切身感受,既能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也能使学生感受英美文化气息。

由于阅读的材料信手拿来,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文化的敏感度。让他们觉得学英语不是难事,而且可以和别人交流,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3)初中高年级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a)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也很重要。

b)增加词汇量

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c)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

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不要为你的孩子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作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

4)提高阅读速度

a)扩大知识面

增加一些题材广泛的泛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的,即便是增加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泛读教学,要选定一种内容广泛、话题时兴、难度适当的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如New Concept English,Oxford English等)作为泛读课本,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刊、杂志,切勿将英语教学局限在有限的课文教学之内,否则,想要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就是不现实的。b)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坚持意群阅读

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指读、声读和回视。

意群阅读是以意群而不是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句子的整体理解,而不是死抠字眼,逐词理解。

c)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先文后题。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读懂全文的同时,容易降低读速。另外,由于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记住的细节内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内容未必记住。答题时仍需到短文中去寻找,实际上等于降低了读速,降低了效率。

先题后文。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明确,在阅读时有所侧重,能节省时间。缺点在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分布情况,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类似广告性质的阅读理解题。

文——题——文阅读。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然后读问题,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最后回答问题,这个过程列表如下:

顺 序:通读阅读材料 速度(快速/略读/览读)掌握主旨大意

内容:粗读思考题 速度 明确考查重点,以便排除干扰项

阅读方法:复读阅读材料 通篇跳读(寻读)局部精读理解全篇,初选答案

目的:解答思考题 精读(细读)确定答案

该种方法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使同学们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全文的题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在跳读时,一目十行,目光自上而下寻视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无关的内容掠过,使回答有关who,what,when,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时,能很快找到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因此,文——题——文阅读理解方法是多数人采用的,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

d)加强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事实上,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加强听说、写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总之,通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培养流畅的英语阅读者。

参考文献:

14.农村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教学及其策略 篇十四

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这样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 足见广泛阅读与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尽可能多地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逐渐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的话则更为明晰的揭示了这一语文学习的真谛。

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们的阅读状况又如何呢?他们又日日在怎样的一种阅读课堂中学习呢?如果我们还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的话,我们一定会用“堪忧”来回答。从文本的选择上看,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仍在一如既往的一篇一篇的教课文,而一篇课文常常要花几个课时来进行研读雕琢。所谓课外阅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已,在实际教学中既没有时间保障也没有资源保障更遑论有效指导了。初中语文六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2000字计算,阅读总量也只有36万字左右,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不少于260万字的阅读总量还有多远?。从教学过程看,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的统一,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陷入被切割被肢解的尴尬境地。从阅读方法上看,教师更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往往把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什么个别读小组读,教读赛读,接力读轮换 读,似乎只要课堂上书声琅琅便是扎实有序的进行语文教学了。至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其他读书方法: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很少予以关注与训练。从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满堂讲,满堂灌的现象固然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在不停的问,学生在不停地答,本应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变成了在老师先入为主的设计中问答的游戏,直接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却根本没去践行。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

“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语)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恰恰在认真的做着压抑孩子阅读欲望的事,真是让人汗颜。所以,我们认为,唯有突破陈旧教学思想的束缚,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倡导大量阅读,教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群文阅读把精心选择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内,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可能。因此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无疑是我们革新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最佳选择。有鉴于此我们确立了《农村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群文: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

2.群文阅读: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

3.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4.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二是这些方法技术的操作;三是操作中的要求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程序。在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上,它是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既包括教师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生学的策略。群文阅读分广义和狭义,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课题研究目标

总目标: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语文特色课程,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的改变,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学生的终身、自主、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基础。

具体目标:

1.探索群文阅读议题确立的策略与方法。2.建成优质多元的“群文阅读”学生读本资料库。

3.建构符合本校师资状况、生源现状,基于课内文本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课题研究内容

1.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了解本校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

2.群文阅读相关理论探析

学习群文阅读的相关理论,丰富教师群文阅读理论素养。3.群文阅读议题的确立,学生读本的开发

基于本校现有教学资源,确立合适的议题,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业水平的课外阅读素材。

4.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的建构

将“群文阅读”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基于本校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提炼群文阅读教学范式(含教学目标定位、议题的确立、教材选择与组织、策略指导等)。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法。课题组小组将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阅读教学现状,学生阅读心 理的异同,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的异同等问题进行调查,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供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将吸收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工作。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学校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语文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3.文献法。通过学习吴敏而《多文本阅读的教学》、邹姗姗《中小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卞国湘《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帮助参研教师了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丰富其理论素养,建立科学的群文阅读教学理念,为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4.经验总结法。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搜集到的教案、课堂实录、教学随笔、学生成绩等进行分析归类,提炼总结,筛选好的经验与做法,探索教育规律,总结出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并为后期结成文集准备素材。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邵华(县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吴占宪(郭店乡中心校业务主任)张文杰(郭店一中校长)组长:陈义军

成员:杨范昌 崔玉东 何金芝 2.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分工

顾问:邵华(县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吴占宪(郭店乡中心校业务主任)组长:崔玉东

全面主持课题申报、实验、总结起草工作。成员: 吴娜

课题成员的管理协调工作,收集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资料,八年级实践研究。何金芝

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学反思、听评课记录的收集整理,九年级实践研究。杨侠 陈春丽 陈大猜

有关群文阅读资料的寻找下载汇编、活动(会议)记录打印汇编、参演教师理论学习笔记整理;议题的确立、教学视频录制;七年级实践研究。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本课题拟定研究周期为2年(2015年5月——2017年5月),具体如下: 1.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书,申报课题;

做好研究前的理论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方面的书籍及文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对本实验课题的共识;

选择实验班、对照班进行实验前测:包括学生课外阅读量、语文成绩跟踪、非智力因素的调查;

做好实验前期的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及其他准备; 搜集整理实验老师的学习笔记。

阶段成果:《课题申请书》、《本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分析》、《课题开题报告》

2.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7年2月):

继续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有关课题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培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课题组成员根据本人工作实际和研究专长确定重点研究专题并开展有关研究;

制定本阶段课题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做好活动记录;

在校内常规教研活动中安排实验经验交流,进行示范公开课的研讨,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组织本阶段实验论文、案例评选活动及优秀成果展示等;

提炼并打造比较成熟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

阶段成果:《“群文阅读”理论学习笔记》、《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确立策略》、《“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范式建构》

3.课题总结阶段(2017年3月——2017年5月): 召开结题预备会;

对实验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后期的调研测试、分析研究;

整理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课题组完善课题实验报告、课题组实验记录册、课题组实验大事记等; 形成最终成果——基于课内文本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经费预算

1.书籍、资料购置费 500元 2.外出观摩学习费用 500元 3.专家指导和会议费用 300元 4.资料打印费 200元 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奉献的快乐诗歌下一篇:2024年上半年池州事业单位招考公告:备考常识冲刺题十九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