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五章配套练习题及其答案

2025-02-1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五章配套练习题及其答案

1.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五章配套练习题及其答案 篇一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判断题

1.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一定增加。()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3.在商品过剩的情况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4.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幅度,均衡价格将下降。()5.假定供给不变,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增加。()

6.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需求曲线的斜率在数值上一定相等。()7.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8.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

10.卖者提高价格可能会增加总收益。()

11.卖者降低价格肯定会减少每单位商品的收益。()12.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价格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农场主的总收益将增加。()13.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买者收入的增加会发生变化。()

二、选择题

1.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

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A.1000单位。B.多于1000单位少与1400单位 C.1400单位。D 不确定

2.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A. 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B. 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C. 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D. 不确定

3.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D.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4.当需求的增加大于供给的时候,()

A.均衡价格将提高,均衡交易量将减少。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

C.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将增加。D.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5.均衡价格是()

A.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B.固定不变的价格。

C.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D.以上都正确 6.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 2

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7.从稳定均衡位置出发,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减少,而市场需求保持不变,则:()

A.均衡价格下降。B.均衡数量增加。C.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数量减少。

8.下列因素除哪一个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变化

C.消费者偏好变化 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9.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需求的变动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价格的变动量

10.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1.2,则这种商品是()A.低档商品 B.一般的正常商品 C.奢侈品 D.吉芬商品

11.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0.6,则这种商品是()

A.低档商品 B.一般的正常商品 C.奢侈品 D.吉芬商 3

12.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0.8,则这种商品是()

A.低档商品 B.一般的正常商品 C.奢侈品 D.必需品 13.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0.4,则这两种商品是()A.独立品 B.替代品 C.互补品 D.吉芬商品

14.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1.8,则这两种商品是()

A.独立品 B.替代品 C.互补品 D.吉芬商品

15.当汽油价格急剧上涨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16.当咖啡价格急剧上涨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17.病人对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确定

18.假如买者可以按不变的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某种商品,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等于()A.零 B.无穷 C.1 D.不确定

19.假如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卖者的总收益将()

A.保持不变。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20.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获得更多的总收益,他应该()

A.适当提高价格 B.适当降低价格 C.保持原价格不变

D.不确定

21.买者的总支出在价格变化时保持不变,这意味着需求的价格弹性()

A.小于1 B.大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22.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百分比小于价格下降百分比,则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0 D.不确定 23.当需求弹性不足时,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花费()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三、问答题

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四、计算题

1.假定在商品x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供给 5

函数均为Qs=20P。求:

(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

(2)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假定同一市场上的两个竞争厂商,他们的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5Q 和 Py=1600-4Q,这两家厂商现在的市场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求:

(1)x和y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

(2)现假定Y厂商的目标是谋求利益最大化,应该采取怎样的价格策略?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函数公式为:Qd =32-4P(1)求出当P=2,P=4,P=6时的需求弹性系数。

(2)在P1=4,Q1 =16和 P2 =6,Q2=8两点间的弧弹性系数是多少? 4.某商品价格P1=500元时,销售量Q1=100件,此时总收益是多少?如果价格下跌了10%,而该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弹性系数=2,销售量将是多少,总收益是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 如果该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 价格弹性系数=0.5,则销售量将是多少,总收益是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

二、选择题 1(B)2.(A)3.(B)4.(B)5.(C)6.(C)7.(D)8.(B)9.(A)10.(C)11.(B)12.(A)13.(C)14.(B)15.(A)16.(C)17.(C)18.(B)19.(C)20.(B)21.(C)22.(C)23.(A)

四、计算题

1、解:(1)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d=10000(12-2P)=120000-20000P 商品x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s=1000*20P=20000P 当市场均衡时,有D=S,那么有:12000-20000P=20000P 解得:P=3,Q=60000(2)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个人需求函数变为:d1=d+2=12-2P+2=14-2P 市场需求函数相应变为:D1=10000d1=10000×(14-2P)=140000-20000P 当实现新的均衡时,有D1=S,那么140000-20000P=20000P 解得:P=3.5,Q=70000 2.解:(1)设Qx=100,Qy=250,则:

Px=1000-5Qx=1000-5×100=500 Py=1600-4×250=600 于是: x的价格弹性Ed(x)=(dQx/dPx)×(Px/Qx)=-(1/5)×(500/100)=-1 y的价格弹性Ed(y)=(dQy/dPy)×(Py/Qy)=-(1/4)×(600/250)=-0.6(2)Y厂商生产的产品y在价格P=6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也就是说y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提价会使总收益增加。这下结论可以验证如下:

降价前,Y厂商的总收益为:TR=Px×Qy=600×250=150000 降价后,Y厂商的总收益为:TR=Px×Qy=400×300=120000 可见,Y厂商降低其产品的价格将使其总收益减少,故降价对Y公司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3.解:(1)∵Ed=dQ/dP·P/Q Qd =32-4P,则dQ/dP =-4 Ed = dQ/dP·P/Q=(-4)×P/(32-4P)=P/(P-8)当P=2时,Ed = 2/(2-8)=-1/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1/3)当P=4时,Ed =4/(4-8)=-1(取其绝对值即等于1)当P=6时,Ed =6/(6-8)=-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3)

解(2)Ed =(△Q/△P)·[(P1+P2)/(Q1+Q2)]=[(8-16)/(6-4)]·(4+6/16+8)=-5/3=-1.67(取其绝对值即等于1.67)

4.某商品价格P1=500元时,销售量Q1=100件,此时总收益是多少?如果价格下跌了10%,而该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弹性系数=2,销售量将是多少,总收益是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 如果该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 价格弹性系数=0.5,则销售量将是多少,总收益是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 TR= P1×Q1=500×100=50000(元)P2=500-500×10%=450 |Ed|=2,则Q2=100×(1+20%)=120件 TR2=P2×Q2=450×120=54000(元)54000-50000=4000 |Ed|=0.5,则Q2=100×(1+5%)=105件 TR2=P2×Q2=450×105=47250(元)47250-50000=-275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农行演讲稿下一篇:保险公司培训班心得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