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精选12篇)
1.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 篇一
航空运输地理考试重点(原来布置的练习重点也要准备!!)
绪论
地理学的显著特性(两个):地域性、综合性。(P1)
航空运输地理的特点(两个):综合性、应用性。(P195)
第一章
1、航站进近着陆引导设备(P6)
(1)PAR:精密进近雷达,提供着陆辅助引导。
(2)NDB:提供相对着陆方位引导。(07级考题)
(3)VOR/DME:提供准确方位和相对距离(航路和机场均可)。
(4)ILS:仪表着陆系统(盲降),提供进近着陆引导。(目前我国大多数机场配备)
(5)在ILS系统中,真正能实现盲降的类型是ⅢC。(P11)
2、航路导航的概念:由导航台站引导,可为飞机提供准确方位和相对距离,为飞机定位。(P6)
3、航路导航设备:VOR/DME。(P6)
4、地球上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1)在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2)在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3)在赤道上,运动物体不发生偏转。(4)在赤道向两极,偏转程度增大。(P10-11)
第二章
应用题(计算题)
时差的计算(将老师发给同学的第1-3章总练习中应用题的9道和《机场服务概论》P48例3,即校考题,全部做会)
第三章
1、天气(气候)的基本要素(4个)(P30)
2、气温水平分布的影响:夏季:高温使发动机推力减小。高原地区与低压配合,造成航班全重减载。冬季:雨雪造成不利影响。降雪造成北方机场航班延误、停航。(P31)
3、气压对飞行的影响。(P33)
4、风对飞行的影响。(P33)
5、降水的类型: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P31)
6、对流层、平流层的天气特征(P35)
7、雾、幅射雾、平流雾的概念(P42-43)
8、雾对飞行的影响(P42):浓雾严重妨碍飞机起降,是造成航班延误最主要的天气之一。(P42)
9、平流雾对飞行的影响比幅射雾严重。(P43)
10、雷暴的概念。(P43)
11、雷暴的危害及对飞行的影响。(P43)
12、飞机颠簸的概念。(P44)
13、飞机颠簸的危害及对飞行的影响。(P44)
14、台风的概念:气旋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较大尺度的强烈空气涡旋,在太平洋西部称为台风。(P46)
15、台风对飞机的危害:严重威胁飞机安全,造成航班中断,吹翻停在机坪上的飞机。(P47)
第四章
1、世界主要国际航线的分布特点(3个)。(P49-50)
2、世界主要国际航线(11组):主要是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欧亚、北美航线组成了北半球中纬地区的纬向航空圈带,是当今世界航空运输的主流。(P50-53)
3、空港城市的类型(5种)及主要代表城市(北美、欧洲、亚洲)(P55-57)
4、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要素:航线、机场、航空公司(运力分布)。(P69)
5、航线网络结构的三种类型及各自的定义。(P69-P70)
第五章
1、中国经济发展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为9.6%,增长了27倍。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实体。(P76)
2、中国七大航空区域。(P80-83)
3、中国国内航线的分布特征。(P89)
4、中国国内航线结构以城市对式为主,开始向轮辐式航线结构优化;航线客货运量以干线为主,支线网络尚未形成,运量较低。(P89)
5、中国国内主要航线。(P90-91)
6、中国主要航空公司特点:(1)三大航空集团在我国空运的地位和作用:中航、南航、东航构成我国空运市场主体,市场份额超过全国市场80%以上。(P108)(2)四大航空集团空运生产量所占比重(%):中航:28.5,南航:27.9,东航:24.1,海航:7.6。(3)三大航空集团的特点。(P112-114)
第六章
1、IATA分区及其对各区的定义:IATA一区是指南、北美洲大陆及其邻近岛屿。IATA二区是指欧洲、中东、非洲及其邻近岛屿。IATA三区是指亚洲、大洋洲及其邻近岛屿。(P119)填图题:(必须在地图上正确填出)
1、中国中南、华东、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空港城市三字代码:(1)华东:上海浦东PVG、上海虹桥SHA、杭州HGH、厦门XMN、南京NKG、青岛TAO、福州FOC、济南TNA、南昌KHN、合肥HFE、常州CZX、南通NTG。(P97)(2)中南:五大机场:广州白云CAN、深圳SZX、珠海ZUH、香港HKG、澳门MFM;海口HAK、桂林KWL、武汉WUH、长沙CSX、郑州CGO、南宁NNG。(P99)(3)华北:北京首都PEK、天津TSN。太原TYN、呼和浩特HET、石家庄SJW、秦皇岛SHP、大同DAT。(P101)(4)西南:成都CTU、昆明KMG、重庆CKG、贵阳KWE、拉萨LXA。(P104)(5)东北:沈阳SHE、哈尔滨HRB、大连DLC、长春CGQ。(P105)(6)西北:西安SIA、乌鲁木齐URC、兰州LHW、西宁XNN、银川INC。(P107)
2、世界北美、欧洲、亚太地区空港城市三字代码:(1)北美:纽约NYO、华盛顿WAS、温哥华YVR、多伦多YTO、蒙特利尔YMQ、西雅图SEA、洛杉矶LAX、旧金山SFO、安克雷奇ANC、亚特兰大ATL、迈阿密MIA、波士顿BOS、芝加哥CHI、达拉斯DAL、沃斯堡DFW(P128图紧邻DAL左侧)、休斯顿HOU、渥太华YOW、檀香山HNL(P128图未显示)、拉斯维加斯LAS、明尼阿波利斯MSP。(2)欧洲:伦敦LON、巴黎PAR、法兰克福FRA、罗马ROM、马德里MAD、里斯本LIS(P132图最左侧国家内)、阿姆斯特丹AMS、莫斯科MOW、斯德哥尔摩STO。柏林BER、维也纳VIE、日内瓦GVA、米兰MIL、雅典ATH。(3)亚太:东京TYO、大阪OSA、首尔SEL、釜山PUS、新加坡城SIN、曼谷BKK、马尼拉MNL、卡拉奇KHI、达卡DAC、德里DEL、悉尼SYD、墨尔本MEL。
民航概论考试重点(原来布置的练习重点也要准备!!)
1、飞行中飞机所受的四个力以及这四个力之间的关系:
升力与重力、推力与阻力,两两成对。仅当升力大于重力、推力大于阻力时,飞机才能正常飞行。飞行中,飞机的各种合力为0时(升力与重力、推力与阻力平衡),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匀速平飞。推力大于阻力,飞机加速;推力小于阻力,飞机减速。
2、飞行规则的分类:通用飞行规则、目视飞行规则、仪表飞行规则。
3、飞行规则的设置目的: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有序。
4、所有航线、航班的定义。航线、大圆航线:以通过航线两点间的大圆圈线作为航线的叫做大圆航线。等角航线:以通过航线两点间的等角线作为航线的叫做等角航线。国际航线、国内航线、地区航线、国内干线、国内支线、地方航线、航班、国际航班、国内航班、地区航班、定期航班、不定期航班。
5、航空公司离港工作的内容:旅客办理登机手续、载重平衡的计算、航班控制。具体包括:
(1)旅客办理登机手续:订座--购票--行李交付安检--办理值机手续--人与手提行李的安检--候机--登机--起飞。值机手续的停办时间规定:在飞机起飞前30分钟办完。(2)载重平衡的计算。(3)航班控制。
6、航空公司做好离港工作和一个航班的组织的目的:在起飞前,把旅客组织安排好,保证航班不延误。
7、航空公司在一个航班的组织情况:(1)维修部门:对飞机维修检查,决定飞机能否飞行。
(2)航务部门:收集气象情报,安排机组,制定飞行计划,通知空管单位。(3)销售部门:销售机票,办理货物托运。(4)供应部门:供应机上用水,配餐,加油。(5)运输部门:为旅客办理手续,旅客通过安检,登机,装载货物、行李,计算载重、平衡,送交机组随机文件。经放行,飞机起飞。
8、适航性的定义:指航空器适宜在空中飞行的性质或性能。
2.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 篇二
一、初中地理习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关于教学理念问题, 不少初中地理教师认为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以及检测自身教学效果, 把它作为加强课堂管理与节省工作量的主要方式, 这种教学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其次, 对新课标中三维教育目标认识不到位, 在初中地理习题教学中, 部分教师对一些知识点挖掘得太深, 学生难以接受;有的则只注重讲解教材内容, 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及能力的培养, 导致难以充分发挥习题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教学效果一般。再次,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其实效性有待提升, 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比较喜欢使用多媒体技术, 忽视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运用, 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形无实, 有的习题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但是教师缺乏一定的指引, 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初中地理习题教学的具体运用策略
1.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涉及大量的地理基础知识, 比如世界区域划分、地图标注、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和海拔地形等。这些基本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前提与基础, 如果仅靠纯粹的死记硬背, 学生不仅感觉记忆困难, 学习枯燥乏味、机械沉闷, 而且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际应用也不够灵活。不过通过习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教师在习题教学过程中, 不能单独讲解一道习题, 应针对同类内容, 尽量延伸、拓展和整合, 使习题具有总结和归纳的作用。例如, 在进行《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综合性习题:学生每人准备一幅中国地图, 要求他们标注出我国的主要行政区划、山脉、河流以及气候划分等, 将多个基础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加强自然规律知识的认识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 涉及众多的自然规律知识, 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规律知识, 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较为直观形象的感性学习材料, 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并自己感悟自然规律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教师开展习题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解答, 对于新课改中提出的合作探究教学理念, 教师应全面贯彻与落实, 通过习题教学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运用实践操作展示某个自然规律的形成过程, 摆脱仅靠想象与教材内容解决习题的传统模式。
3.明确地理习题方向与层次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水平和学习潜力差异性较为明显, 所以教师在习题教学中, 应注重习题的考查方向与训练层次, 尽量覆盖整体学生, 让他们都能得以学习, 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与满足感。教师在设计习题时, 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 由于不少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教师可以将其进行综合整理, 并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不一的习题, 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例如, 在进行《亚洲及欧洲》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基础类, 掌握亚洲及欧洲的地理区域划分、洲际分界;普通类, 掌握主要山脉和河流, 以及走向和主要矿产资源等;延伸类, 掌握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降雨分布、主要城市和主要产业等。
4.使地理习题贴近学生生活
在初中教育阶段,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的课程,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 教师在设计习题教学活动时, 应充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引导他们走进自然, 观察和研究地理现象, 运用所学习与掌握的地理知识发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性不仅是初中地理习题教学的主要特点, 也是地理课程的客观呈现。所以, 教师布置的地理习题作业, 可以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 在进行《中国的主要产业》教学时, 教师在习题设计中,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本地实际, 搜集当地的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资料, 并运用所学知识将其整理为图表模式, 分析当地的主要产业结构和布局, 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初中地理习题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习题教学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 通过习题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掌握自然规律, 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并注重习题的方向性与层次性, 提升整体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摘要:阐述了习题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了应用的几个策略, 并结合地理习题分析了习题教学的具体运用, 以探讨习题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初中地理教学。
3.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 篇三
关键词:初中地理;练习题;问题、原则及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一、初中地理练习题存在的问题
1. 形式单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不少教师往往把练习题的功能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认为完成练习题仅单单是为了更好地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因此,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师设置的练习题形式多以书面的习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读图题、填图题、计算题、问答题,注重考察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形式老套,使学生丧失了对做练习题的兴趣;而且练习题被视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和强化”,内容日趋封闭僵化,方法、手段单一,注重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往往是做完地理填图题而不知地理位置,做完填充题、问答题只知道答案在书中的位置。
2. 局限于课本,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目前,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应试教育还有着相当的市场。中学的部分地理教师考试考什么,就带领学生做什么,练习题的设计和布置局限于课本作业。这导致没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纳入练习题的范围。实际上,地理是和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有紧密联系的学科,地理练习题应不满足于书本上,地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应成为我们初中地理练习的广泛内容。仅仅满足于填填图、填填空、答答题的地理练习题,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也失去了地理练习题应有的教育意义。
3. 忽略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地理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练习题。做练习题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但当前大部分初中地理练习题仅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涉及较少,对学生实实在在自身能力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初中地理练习题应遵循的原则
1. 基础性原则。练习题的内容首先要紧扣基础性,要以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切记追求难、繁、偏、怪。
2. 多样性原则。为使各个学生尽可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和提高,也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应该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增添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探究性原则。地理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理念,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练习题。通过做探究性练习学生思维更灵活、深刻、开放。
4. 主动性原则。《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
5. 开放性。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地理练习题要使学生思维得到延伸和开放,因此,多设计以突出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练习题,不要把学生解题的注意力仅仅引导在课本知识范围之内,局限在从课本中去寻找答案这一狭窄的途径。
6. 合作性原则。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面临的练习题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做题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这样可以采用互动协作原则,打破“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更好得培养合作能力。
三、初中地理练习题的形式
1. 展览类。如编辑地理手抄报、制作地理科普知识宣传材料,设计环境公益广告等。
2. 讨论探索类。如结合某一地理现象带来的影响进行辩论等形式。
3. 演讲、角色扮演类。如开展上课三分钟实事热点地理问题演讲等。
4. 阅读类。结合书内阅读资料或教师自己针对性地从期刊、报纸、网络等选编一些与课堂作业有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5. 实验设计类。如结合课本上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设计验证结论,这类作业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
6. 观测类。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测算当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了解其变化规律;测当地某时期内的气温,找出气温变化规律,推测天气变化。这类作业需要一定时期的观测,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7. 图表制作类。地理学习应注重地理图表的运用,在大型考试中几乎每一道地理题都配有图表,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如将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分布图等。
8. 调查类作业。如结合教材内的课题展开调查并撰写小论文小或小报告等。这类作业主要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用地理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或作业。
9. 手工制作类。结合教材自制地理教学用具等,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亲自操作或参与利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完成这类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有效地巩固提高所学知识。
4.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
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小品《三鞭子》 图片。老师讲述小品里台词,在讲述台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赵本山的表情。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第一课时
【出示板书】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指导】课件展示使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学生自读,教师总结)【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活动】结合课文和图讨论比较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运输方式 运量 运费 运速 铁路 较大 较低 较快 公路 较小 较高 较快 水路 最大 最低 最慢 航空 最小 最高 最快 【举例分析】
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公路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
5.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练习题答案1 篇五
1、ABCDE
2、ABCDE
3、ABC
4、AC
5、BDE
6、BCDE
7、ABDE
8、ABCD
9、AC
10、BD
11、ABCDE
12、AD
13、ABCD
14、ABCD
15、ABCDE 第三题:名词解释 国际运输货物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按一定的金额按投保一定的险别,并根据一定的保险费率先交纳保险费;保险人承保后,对于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的承保范围内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2 全部损失是指运输中的整批货物或不可分割的一批货物的全部损失。保险凭证也称小保单,是一种简化的保险合同。除在凭证上不印详细条款外,其他内容与保单相同,且与保险单有同样效力。国际运输货物保险是指被保险人(买方或卖方)向保险人(保险公司)按一定的金额按投保一定的险别,并根据一定的保险费率先交纳保险费;保险人承保后,对于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的承保范围内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5 外来风险是海上风险以外的其他外来原因引起的风险。保险单据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承保证明,又是规定双方各自权利和义务的契约。被保险货物遭受(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它是被保险人索赔的主要依据,也是后者进行理赔的主要依据。保险单俗称大保单,是一种正规的保险合同,除载明被保险人名称,被保险货物名称,数量或重量,运输工具,保险起止地点,承保险别,保险金额和期限等项目外,还有保险人的责任范围,以及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背书后随同物权的转移而转让。批单是在保险单出立后,因保险内容有所变更,保险人应被保险人的要求而签发的批改保险内容的凭证,它具有补充,变更原保险单内容的作用。自然灾害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变异现象的力量而造成的灾害,即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共同海损分摊是指共同海损牺牲和费用由船舶,货物和运费方按最后获救价值共同按比例分摊。第四题:简述题 1:
推定全损一般是指保险标的受损后并为全部灭失,但若进行施救,整理,修复所需的费用或者这引些费用再加上续运至目的地的费用的总和,估计要超过货物在目的地完好状态价值。构成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险标的实际全损已经无法避免,或者是为了避免实际全损,需要花费的施救等费用,将超过获救后标的价值。(2)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使被保险人失支标的所有权,而收回这一所有权所需花费的费用,将超过收回后的标准。
(3)保险标的受损后,整理和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超过货物到达目的地的价值。(4)保险标的受损后,修理费用已超过货物修复后的价值。2:
基本险的除外责任是指保险了不负责赔偿的损失或费用,既在投保基本险别的条件下,对于下列各项损失并不负责赔偿。(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2)属于发货人的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3)在保险责任开始承担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引起的损失或费用。(5)战争险条款和罢工险条款所规定的责任及其除外责任。3:
自然灾害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变异现象的力量而造成的灾害,即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根据我国现行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规定,自然灾害仅指恶劣气候,雷电,地震,海啸,洪水等。4: 实际全损一般是指被保险货物全部灭失,或全部变质不能归原货主所有等情形而言。构成货物实际全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险标的物完全灭失;(2)保险标的丧失;
(3)保险标的物质发生变质,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4)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5:
(1)致损原因不同。单独海损是由所承保的风险直接导致船,货受损;而共同海损是为了解除或减轻风险,人为地有意识地造成的损失。
(2)损失的承担者不同。单独海损的损失,有受损者自己承担;而共同海损的损失则由受益各方根据获救利益的大小按比例分摊。
(3)损失的内容不同。单独海损的损失,一般是被保险的货物;而共同海损的损失,除保险标的外,还包括支出的特殊费用。6:
(1)(A)险除对被保险人的故意不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不负责赔偿责任外,对于被保险人之外的任何个人或数人故意损害或破坏标的物或其他任何部分的损害要负责赔偿;但(B)险对此均不负赔偿责任。(2)(A)险将海盗行为列入风险范围,而(B)险对海盗行为不负保险责任。7:
航空运输的承保责任范围是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雷电,火灾,爆炸或由于飞机遭受恶劣气候或其他危险事故而被抛弃,或由于飞机遭受碰撞倾覆,坠落或失踪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8:
(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2)属于人发货所负责任或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消耗所引起的损失。(3)属于战争,工人罢工或运输延迟所造成的损失 9:
陆运险的责任范围是:被保险货物在运输中遭受碰撞,倾覆或出轨,如有驳运过程,包括驳运工具搁浅,触礁,沉没或由于遭受隧道坍塌,崖崩或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10:
保障的费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施救费用是指当被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由被保险人或其他代理人,雇佣人员和受让人等采取措施,抢救保险标的,为防止扩大损失,由于实施此种抢救行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此项费用由保险人给予补偿。(2)救助费用是指被保险标的遭遇保险责任范围以内的灾害事故时,由保险人或被保险人以外的第三者采取救助行为,对于此种救助行为,按照国际法规规定:获救方应向救助方支付相应的报酬,所支付 的该项费用被称为救助费用,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海上救助行为往往与共同海损联系在一起。构成共同海损的费用支出。
(3)运输工具遭受海难后在避难港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由于卸货,存仓,运送货物所产生费用,均为特别费用,属保险人赔付范围,特别费用的支出必须是合理的。11:
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条款》的规定,平安险的责任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损失或推定全损。(2)由于运输遭受搁浅,沉没,触礁,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3)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搁浅,沉没,触礁,焚毁等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4)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5)被保险人对遭受承保责任内危险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不超过该批被抢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6)运输工具遭遇海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7)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8)运输契约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12:
答:(1)战争险的承保风险与修订前的旧条款以及我国现行的海运战争险条款相似。惟在除外责任方面提出,保险人对由于非敌对行为所造成的灭失或损害必须负责。
(2)罢工险的承保风险范围如上述战争险一样,与修订前的旧条款以及我国现行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中的罢工险条款基本一致,但在“一般除外责任”中增加了“航程挫折”条款。目的在于限制被保险人对由于罢工而造成的额外费用(如存仓费、重新装船费等)提出赔偿的要求。13:
答:投保平安险或水泽险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非自然灾害和海上意外事故引起的损失,如偷窃,雨淋等,为使这些损失得到补偿,可另行加保一种或若干种一般附加险和特殊附加险;投保一切险的货物,也可能会发生该险别承保范围以外的损失,如战争、拒收等危险,这时,为使货物在运输途中获得更多的保障,可加保特殊附加险。14:
答:(1)火灾、爆炸;
(2)船舶或驳船触礁、搁浅、沉没或倾覆;(3)陆上运输工具倾覆或出轨;(4)在避难港卸货;(5)共同海损牺牲;(6)抛货。15: 答:基本险的除外责任,是指保险人不负责任赔偿的损失或费用,即在投保基本险别的条件下,对于下列各项损失并不负责赔偿。
(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2)属于发货人的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3)在保险责任开始承担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及市价跌运输延迟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5)战争险条款和罢工险条款所规定的责任及其除外责任。16: 答:(1)共同海损是指裁货的船舶在海上遇到灾害、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面的共同安全,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造成某些特殊损失或者支出特殊额外费用。(2)单独海损是指共同海损以外的部分损失。
(3)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就其性质而论,虽然都属部分损失,但二者却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①致损原因不同。单独海损是由所承保的风险直接导致船、货受损;而共同海损是为解除或减轻风险,人为地有意识地造成损失。②损失的承担者不同。单独海损的损失,由受损者自己承担;而共同海损的损失则由受益各方根据获救利益的大小按比例分摊。③损失的内容不同。17: 答:特殊外来风险是指由于国家的政策、法令、行政命令、军事等原因所造成的风险与损失。通常是战争、罢工、交货不到、拒收、舱面等风险所致损失。18: 答:一般附加险指由于一般外来原因引起的一般风险而造成的各种损失的险别。目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一般附加险有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湿、混杂沾污险、碰损破碎险、串味险、受潮受热险、钩损险、包装破裂险和锈损险等。这些附加险别,只能在投保一种基险的基础上加保,而不能单独投保。19: 答:ICC(B)险的承保风险为:灭失或损害合理归因于下列任何原因之一者,保险人予以赔偿。(1)火灾、爆炸;
(2)船舶驳船触礁、搁浅或倾覆;(3)陆上运输工具倾覆或出轨;
(4)船舶、驳船或运输工具同水以外的外界物体碰撞;(5)在避难港卸货
(6)地震、火山爆发、雷电;(7)共同海损牺牲;(8)抛货;(9)浪击落海;
(10)海水、湖水或河水进入船舶、驳船、运输工具、集装箱、大型海运箱或贮存处所;(11)货物在装卸是落海或摔落造成整体的全损。
20: 答:邮包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包括被保险货物在邮运途中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沉没、碰撞、倾覆、出轨、坠落、失踪,或由于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21: 答:本险别承保被保险人以外的其他人(如船长、船员)的故意破坏行为(如沉船、纵火等)所致被保险货物的灭失或损害。但是,如果恶意损害是出于政治动机的行为,则保险人免责。22:
答:意外事故是指由于偶然的非意料之中的原因造成的事故。海上保险业务中的意外事故,并不局限于发生在海上,也包括发生在陆上的意外事故。按照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规定,它仅指运输工具的搁浅、触礁、沉没、失火、爆炸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的碰撞等。
23:
答:构成共同海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i.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或者是不可避免而产生的,不是主观臆断的; ii.消除船、货共同危险而采取的措施,必须是有意的和合理的; iii.必须是属于非正常性质的损失; ⅳ 费用支出是额外的。24:
答:(1)有利于外贸企业转移货物在运输途中风险;(2)为国家积累外汇资金;(3)有助于开展防灾防损工作;(4)有助于加强企业经济核算。第五题:案例分析 1:
答:(1)保险公司不赔。因是商品本身的内在缺陷,属除外责任,保险人对此不负责。
(2)进口商应支付货款。因为CIF条件是凭单付款,本案的进口商付款后可凭检验证书向出口商提出索赔。(3)出口商对此负赔偿之责任。2:
答:(1)是因运输工具遇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直接损失,属单独海损;
6.综合自然地理 练习题一 篇六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1.《江帆楼阁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
A李思训 B 展子虔 C 黄公望 D李昭道
2.元初擅画人物、鞍马、花鸟等,且人物画被后人评为“用笔催龙眠”、“法备而神完”的画家为()。
A 任仁发 B 高克恭 C 钱远 D 赵孟頫
3.以“渔夫”来寄予隐遁避俗的思想,且是“元四家”之一的画家为()。
A 倪瓒 B 吴镇 C 王蒙 D 王维 4.庙底沟类型彩陶的代表作品是()。
A《鱼纹盆》 B《人面鱼纹盆》 C《鹳鸟石斧瓮》 D《鹿纹盆》 5.青铜器最为典型的装饰纹样中()是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
A 象纹 B 饕餮纹 C 夔龙纹 D 夔凤纹 6.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艺术家是()。
A 罗伯特·劳申伯格 B 查克·克洛斯 C 安迪·沃霍尔 D 理查·汉密尔顿 7.古斯塔夫·莫罗是()的代表。
A法国象征主义 B野兽主义 C表现主义 D立体主义 8.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大卫的作品有()。
A《大宫女》B《荷拉斯之誓》C《梅杜萨之筏》D《冲锋的骑兵军官》 9.属于表现主义代表人物蒙克的作品的有()。
A《呐喊》 B《风中的新娘》 C《亚威农的少女》 D《格尔尼卡》 10.《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安格尔 D拉斐尔 11.()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A《司母戊大方鼎》 B《人面盉》 C《颂壶》 D《毛公鼎》 12.宋人称许他“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的画家是()。A董源 B文同 C苏轼 D巨然 13.“米点山水”的首创人为()。A米友仁 B郭熙 C米芾 D王希孟
14.()自号洪谷子。他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画家。A范宽 B李成 C关同 D荆浩
15.()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关键在于眼睛的刻画。A顾恺之 B曹不兴 C孙僧繇 D谢赫
16.“桥社”和“青骑士社”是德国表现主义社团,其中()是桥社的发起人。A康定斯基B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C巴勃罗·毕加索D乔治·勃拉克 17.()是连接着现实主义向印象主义过渡的中间人物。他的作品还有:《吹笛的少年》、《奥林匹亚》、《莫奈在他的船上作画》、《费里-贝舍尔的酒店》等。A马奈 B莫奈 C翁贝托·波菊尼 D贾科莫·巴拉
18.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在意大利产生的艺术运动,()是未来主义最重要的画家。A马塞尔·杜桑 B胡安·米罗 C萨尔瓦多·达利 D翁贝托·波菊尼 19.《伏尔加纤夫》的创作者是巡回展览画派主要参加者()。A杰克逊·波洛克 B列宾 C蒙德里安 D威廉·德·库宁
20.19世纪中叶,()出现一批厌恶学院艺术的年轻人,揭起了“拉斐尔前派”的旗帜。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1.汉代的青铜造像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雕刻技艺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代表作品有()。A《长信宫灯》 B《马踏匈奴》)C《伏虎》 D《击鼓说唱俑》 22.()是霍去病墓群雕的中心作品。
A《卧马》 B《伏虎》 C《跃马》 D《马踏匈奴》
23.唐寅的()画的是一个女子执纨扇在秋风中面露悲戚之色,画上题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故佳人重感伤。
A《孟蜀宫妓图》 B《秋风纨扇图》 C《东方朔偷桃图》 D《李端端图》 24.清初“四王”中()主张“摹古逼真便是佳”。A王翚 B王鉴 C王时敏 D王原祁
25.()在徽州一带被称为“海阳四家”之首,同时还是“新安画派”的领袖。A弘仁 B髡残 C石涛 D八大山人
26.埃及雕塑的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典型的例子有()。A《王与后》 B《书吏凯伊》 C《纳菲尔提提王后像》 D《老村长像》
27.()是最具罗马精神和风格的建筑。主体建筑是圆形,上部是一个大穹顶,内部空间很大,门廊采用的是科林斯式柱式,没有浮雕装饰。
A圣索菲亚大教堂 B巴底农神庙 C雅典卫城 D万神庙 28.文艺复兴“三杰中有达芬奇、拉斐尔,另外一位是()。A乔托 B米开朗基罗 C马萨乔 D波提切利 29.卡拉瓦乔的代表作品是()。
A《农民家庭》 B《铜水箱》 C《书信》 D《多疑的多马》 30.洛可可画家安托尼·华托的代表作品是()。
A《发舟西苔岛》 B《偷吻》 C《蓬巴杜夫人》 D《秋千》
二、填空题
1.画像石作品,选择了荆轲刺秦王过程中图穷匕现的一瞬间的场景进行描绘。2.是东吴年间最有声誉的画家,也是记载中最早以佛画知名的画家。3.山水画论《笔法记》,这是 的心得体会。4.最典型的巨石建筑是位于英国南部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 石栏。5.是为了纪念希腊人打败托勒密舰队的海战而创作的。6.马格里特是现代主义流派中 的代表。7.《时髦的婚姻》是18世纪英国画家 的作品。
8.杜桑在一次展览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反艺术”作品是。9.依据打制石器的发展过程,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典型代表是。10.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的美术史论著作是。11.与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主要代表。
12.明末的时候,年画才正式独立,并初步形成苏州桃花坞、南北两大创作基地。13.南唐的宫廷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是。14.乔治·修拉是 的创始人。
15.一九五六年,理查·汉密尔顿在惠特差佩尔的画廊举办的展览中第一次展出了从画报上剪裁下来的一系列形象的拼贴作品,这件名为。
三、名词解释 1.《步辇图》 2.《匡庐图》 3.《纳米尔浮雕石板》 4.乔托 5.《呐喊》 6.《纳税钱》 7.《春》 8.巴洛克美术 9.《历代帝王图》 10.《潇湘图》 11.《伏尔加纤夫》 12.库尔贝《画室》 13.巴比松画派 14.元四家 15.《富春山居图》
四、论述题
1.分析《最后的晚餐》 2.论述《清明上河图》 3.中晚唐花鸟画兴起的原因。4.简述籍里柯的艺术成就。5.简述谢赫的“六法论”
6.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并对其中的一幅作品进行分析。
中外美术简史
练习题二
一、单选题
1.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代表作品是()。
A《鹳鸟石斧瓮》B《舞蹈纹彩陶盆》C《人面鱼纹盆》D《鹿纹盆》 2.《立鹤方壶》是青铜器()时期的代表作品。A衰落期—春秋末至战国初期 B盛期—商后期至西周初期 C初期阶段—殷商前期 D转折期—西周末到春秋中期
3.五代人物画家周文矩在()作品中描绘了南唐中主李璟与兄弟三人下棋的情景。A《重屏会棋图》B《宫中图》C《琉璃堂人物》D《西园雅集图》
4.王渊的传世作品()用水墨画成,不仅具有工笔花鸟的精致,而且还有水墨写意的意韵,将院体与文人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A《竹鸡图》B《双勾竹石图》C《沐雨图》D《溪凫图》
5.上海画派中()的绘画主要以花卉为主,并且开创了清末写意花卉的新风,创造出了许多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A任颐 B虚谷 C赵之谦 D吴昌硕
6.十六世纪初,尼德兰()被称为“农民画家”。A凡·艾克兄弟B勃鲁盖尔C丢勒D贺尔拜因 7.法国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普桑的代表作品是()。
A《亚历山大和波鲁王》B《亚历山大马其顿进入巴比伦》C《阿尔卡迪的牧人们》D《伏尔泰坐像》 8.()是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肖像画家。
A雅各布·凡·雷斯达尔B迈因德特·霍贝玛C约翰内斯·维米尔D弗朗斯·哈尔斯 9.伦勃朗在铜版画上著名的作品有()。
A《吉普赛女郎》B《夜巡》C《杜尔普教授讲解剖课》D《基督向穷人说教》 10.()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A威廉·霍尔曼·亨特B透纳C威廉·勃莱克D康斯泰勃尔 11.青铜器发展盛期的经典作品当属()。
A《颂壶》 B《毛公鼎》 C《司母戊大方鼎》 D《兽面纹鼎》
12.顾恺之的()旨在规劝教育宫廷中的妇女当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列女图》 D《职贡图》 13.最具代表性的唐陵雕刻是。
A《卧马》 B《立马》 C《昭陵六骏》 D《马踏飞燕》
14.《历代帝王图》是()人物画的代表佳作,画中刻画了历史上汉昭帝至隋炀帝十三位帝王以及侍从的形象,共四十六人。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周昉 D张萱 15.《关山行旅图》是()的传世名作。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16.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中著名的是长达两米的绘画()。
A《受伤的野牛》 B《人与牛》 C《大野牛图》 D《威伦多夫的维纳斯》 17.()在摆脱了东方风格的影响后,黑绘式风格的陶器出现了
A公元前7世纪末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前8世纪 D公元前6世纪末 18.哥特式艺术是以()为主体的艺术 A建筑 B绘画 C雕塑 D摄影
19.《拉奥孔》是十六世纪下半叶样式主义艺术杰出代表()的作品
A 委拉斯贵支 B 格列柯 C 苏巴郎 D 戈雅 20.霍贝玛采用焦点透视画成的重要风景画作品是()
A德尔夫特远眺 B密德哈尼斯大道 C急流 森林中的逐猎
二、填空题
1.堪称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为完整精美的汉代绘画实物。2.吴道子 作品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
3.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并对后世文人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被奉为南宗画之祖。4.是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代表作品是《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5.保罗·塞尚被誉为。
6.旧石器时期的洞窟壁画以 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最具代表性。7.杜桑是 的代表画家。
8.是超现实主义著名画家,被称为20世纪的怪才,代表作品《永恒的记忆》。
9.苏轼的文人画观:“诗画一律”、“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及。10.巨然的传世作品中 最能体现巨然的山水画特色。
三、名词解释 1.《圣苔列莎的幻觉》 2.《草地上的午餐》 3.《掠夺里西普的女儿》 4.书画等同 5.《溪山行旅图》 6.洛可可美术 7.新古典主义 8.表现主义 9.画像石(砖)10.文人画
四、论述
1.论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2.简述罗丹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7.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 篇七
一、做好分析——把握学情———确定讲评重点
1. 认真批阅, 仔细统计。
每次讲评课之前教师都要对习题进行详细的批改和详细的统计, 如果做不到全批全改, 至少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若干学生进行批改, 批改出的结果一定要有代表性, 把学生的错题逐一记录下来, 作出认真统计, 计算出失分率, 即把握学情。
2. 分析原因, 找准症结。
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集中分析、归类。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的可以不讲;知识点不牢固, 似是而非的重点讲评;图形不会分析、能力欠缺而分析不透的重点讲解;语言表述不准确, 错答、漏答或条理不清的重点讲解。这样, 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讲评,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不仅能提高讲评效率, 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发挥讲评的作用。
二、调整讲评思路———把握教情———力求讲评有条理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的传授本领, 还在于唤醒和引导。”老师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这道题讲过几遍了, 学生怎么又错了?为什么反复讲解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什么学生理解或记忆不深?究其根源还是讲解时重点不够突出, 没有唤醒学生, 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激情, 没有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 即没有把握好教情。讲评必须切中要害地分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吸引学生。
1. 确立教情, 明确讲评方向。
笔者认为, 教师的教情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练习错误的分析, 二是考试说明的要求。错题率较高的题目, 反映学生在某一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薄弱, 而这些薄弱的环节是平时教学强调不够或不到位的地方, 在讲评时应严格依据考试说明, 结合练习或试卷实际, 讲评到位, 注意不要有所遗漏。
2. 注意条理, 理清讲评顺序。
习题讲评前, 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主动思考错误情况, 结合课本或讨论合作完成能力范围内的订正。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解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 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地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 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试题归类的方法较多, 可以根据知识点归类, 也可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类等。另外, 讲评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多变, 目的就是引起学生长时间关注, 提高讲评效率。
3. 积极拓展, 讲究讲评方法。
(1) 关注基础, 融会贯通。
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理科, 具有很强的知识联系和规律性。在复习中, 要特别强调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拘泥于课本, 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所以, 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时, 不应局限于题目本身, 要多角度进行解析, 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延伸性和扩展性, 以点带面地检测知识与能力。所以, 切忌就题论题, 供一时之助, 而应从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出发, 把面呈现给学生, 尽可能地依据考试说明, 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 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要能让学生自己从较深层次上推究出失误的原因, 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
(2) 强化能力训练, 培养做题方法。
教师的讲评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地理教学特别到高三后期, 由重视基础知识逐步转移到综合能力上来, 所以讲评时应从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考虑, 对练习中反映的学生能力结构欠缺点要重点分析和指导。地理能力主要包括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绘图能力、提取材料信息能力、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每种能力都要不断地训练强化。练习讲评前要找准学生的能力薄弱点, 然后“一题多变”、“一题多练”, 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逐步提高。同时练习讲评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阅读材料, 分析图形, 提取信息, 找准规律与方法, 结合实例缜密表述。
(3) 追求严谨, 力求完美。
地理综合题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地方, 所以如何提高综合题的答题水平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的训练上, 不仅要让学生做到我会, 更要做到我能做对的水平。平时练习中要反复强调语言表达的要点化、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语言规范, 表述准确, 注意地理术语的使用, 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少过失性失误,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 敲得狠, 如书写潦草、答非所问等, 要追求严谨, 追求完美。
三、强化反馈———提高效益———巩固讲评成果
1. 适当补充练习, 加强巩固。
辨证唯物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所以,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或讲评后一定要进行二次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和扩大讲评效果。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重点和难点预备一定量的补充练习, 借助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等, 等候课堂上的随时“召唤”。
2. 让错误留下印记, 以备查阅。
讲评结束后, 一定要要求学生建立错题登记本, 至少应当把错题在练习上用红色的笔更正。这项工作教师一定要回收查看, 并在下一次测验时有所体现,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 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后, 大考之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查阅错题订正。这是在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的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综上所述, 讲评课应以学生为本, 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和考试说明, 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注重思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强化信息的反馈和处理, 以寻求最佳的讲评方式和讲评效果, 相信这样的讲评课一定是成功的。
摘要:地理练习讲评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类重要课型, 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复习课, 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和深化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8.分析地理课堂练习的分层方法 篇八
关键词:地理课堂;分层方法;分析
分层教学不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分层教学不仅注重理论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对实践能力比较重视,分层教学在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将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社会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使得理论能够更加符合实际。另外,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将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落实到实处。在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层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而且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展示出来。
一、地理课堂练习的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自身的学习效果制订的相对应的预期目标,教学活动大多数都是以教学目标来进行相对控制的,而科学合理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根据教学目标才能够顺利展开。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进行相对应的分层。对地理教学来说,地理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由国家教育政策来制定的,对实际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都有相对应的规定和内容,所以地理教师在对学生分层制定目标的时候,除了要将国家的教育政策考虑进去之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的内容。比如,第一层学生,教师需要对其自信心进行着重培养,特别是一些比较顽皮的学生,要逐渐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将学生的态度摆正;对第二层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特别是对于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及其自身的思维发散都是很重要的;对第三层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一些学习特点和潜力来进行教学,在保证学生能够形成相对严谨的学习品质的同
时,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思路被无限地扩展和放大,这样才能够实现分层教学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二、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分层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地理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所以在教材内容的制定上都是统一的,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将教材的统一内容向全体学生进行对应的教学和讲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学大纲内的内容可以说是基础性的教学目标。而另外,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同时,需要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开展有区别的教学活动,包括在难易程度、语言方面、情感态度上等都有一定的区别,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层次投其所好,这样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地理知识。做好分层次教学,不仅要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分层,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分层计划,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融合度有所提高,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整个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将地理课堂练习的分层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应用,发挥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
三、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分层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它不仅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是一个评价基本,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相应的改善,在实际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比如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理解程度等等,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反思评价,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以及回答的流畅程度,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本节课实际掌握的内容以及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抽查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课时达标测试,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测验,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层次的测验,如果没有通过的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共同找到问题的所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分层次教学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并且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利用分层教学展开地理课堂,在保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推动地理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9.高一地理上册课堂跟踪练习题7 篇九
第一节
1.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解析:按四种物质组成与被组成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岩石是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因此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答案:C 2.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A.元素
B.矿物 C.矿产
D.岩石 答案:B 3.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是()A.矿产
B.矿石
C.矿体
D.矿床 解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有用矿物在自然界中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
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岩石。
答案:A 4.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方解石
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我们吃的盐、糖都是矿物 C.地壳中的矿物大多是单独存在的
D.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能在所有物体上划出痕迹 答案:D 5.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解析: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但各类岩石均可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而成为新的岩浆。各类岩石都可能受外力作用最后固结成为沉积岩。已生成的各类岩石都可能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为变质岩。
答案:A 6.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能
B.风能
C.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D.地球运动产生的机械能
解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
答案:C 读图,回答7~9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 ②石灰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大理岩
B.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高压,使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C.长石、方解石组成了大理岩 D.在石灰岩中能够找到化石
9.下列岩石中,与图示岩石类型无关的是()A.花岗石
B.砂岩 C.煤
D.板岩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和常见岩石的种类。石灰岩是沉积岩,沉积岩的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而大理岩是变质岩,变质岩一般不含有化石,所以在石灰岩中能够找到化石无疑是正确的。
答案:7.C 8.D 9.A 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岗岩、大理岩等名贵建材已用于普通家庭装潢。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中A、B、C表示花岗岩、玄武岩和石灰岩。则图中A可能是____________,B可能是____________,C可能是____________。
(2)B、C两种岩石中哪一种岩石适合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哪一种不太适合?为什么?(3)石灰岩经过什么地质作用变成大理岩?为什么用大理岩作装饰材料的建筑物容易被酸雨侵蚀?
解析:第(1)题首先明确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由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的。玄武岩是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石灰岩是沉积岩。在此基础上根据侵入岩和喷出岩形成的不同位置及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的特点,确定A、B、C表示的岩石名称。第(2)题根据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不同特点得出答案。第(3)题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来的,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容易与酸性物质反应。
答案:(1)石灰岩 花岗岩 玄武岩(2)B种岩石适合作建筑装饰材料,因为B属于侵入岩,在地下冷却较慢,物质有充足的时间结晶,岩石致密、坚硬。而C种岩石是喷出岩,常有气孔构造,故不太适合作建筑装饰材料。(3)变质作用;大理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容易与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A.石灰岩分布地区
B.花岗岩分布地区 C.玄武岩分布地区
D.片麻岩分布地区 2.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解析:由图可知,该景观为溶洞,是石灰岩广布地区遭流水溶蚀冲刷而形成的,多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
答案:1.A 2.B 3.如图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为()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解析:从图中可见,甲处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因而可判断其为沉积岩;乙处岩石的层理结构被破坏,且有岩浆通道,可推断这里曾经发生过岩浆上升的情况,因此乙处应为岩浆岩。
答案:C 4.下面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①喷出岩
②岩浆
③侵入岩
④变质岩
⑤岩浆岩 ⑥沉积岩 B.①岩浆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沉积物 ⑥喷出岩 C.①喷出岩
②沉积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岩浆 ⑥侵入岩 D.①喷出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岩浆
⑤沉积岩 ⑥沉积物
解析:本题图是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的变式,它说明从地球内部喷出的岩浆(如①)一部分直接喷出地表冷凝成喷出岩(如⑥),另一部分未上升到地面,便冷凝成侵入岩(如②),先形成的喷出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在较低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沉积物(如⑤)。这些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④)。喷出岩、侵入岩和沉积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如③)。各类先前形成的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答案:B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
B.④⑤⑧ C.②④
D.③⑥⑦⑨ 解析:煤炭是地质史上有机质被掩埋在地壳中并经过长期石化过程而形成的,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
答案:A 6.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②
B.③
C.⑦
D.⑨
解析:大理岩是石灰岩(沉积岩)受热(与岩浆接触)变质而成的。答案:B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判断7~9题。
7.图中岩层,形成较晚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 答案:A 8.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答案:C 9.在地表形成的①岩石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 B.具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由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集合而成 答案:B 10.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回答问题。
(1)请把图中空格内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填出: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2)各个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是: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3)裸露岩石是外力作用的____________。
(4)风化作用形成____________,为侵蚀作用提供了____________。
(5)风化、侵蚀的产物是____________作用的对象,侵蚀作用又为新的风化作用提供了____________。
(6)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是固结成岩作用的前提,由此形成的新的岩石在____________下又重新风化、侵蚀。
答案:(1)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2)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上涌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3)物质基础(4)风化壳 物质基础(5)搬运 空间条件
10.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 篇十
关键字:四川藏区;地理环境;维稳运输保障;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D03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42-01
一、四川藏区地理环境特点对武警部队维稳运输保障的影响分析
一是道路险峻,易造成交通不畅险情频发。高原地区的公路路面质量差,数量少,坡陡山高,转弯半径较小,沿线多依山傍水,顺河而修,维护条件差,公路沿线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运输线的顺畅。同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路面易受到侵蚀,造成路况差,车辆的通行能力降低。险要路段较为集中,运输行车困难,易形成交通阻塞。同时,险段多处在悬崖峭壁和河谷间,山上的石块易风化,从山上滚落,给过往车辆、人员造成损失和伤害。
二是高寒缺氧,人体机能下降。四川藏区地处西南高寒地区,海拔较高,光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空气干燥,含氧量仅为低海拔的平原地区的60%至70%。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较低,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造成人员出现高原反应和诱发高原疾病,从而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在运输途中如遇突发事件,难以有效稳妥地处置。在高原运输过程中,往往距离较远,如若长时间不进行休息,容易造成驾驶员和乘车人员的疲劳,增大了不安全的因素,影响维稳的运输效率的提高。
三是车辆性能降低,影响维稳机动的速度。高原地区寒冷的气候使车辆的性能降低了 20%至30%,大幅降低了有效载荷。车辆在高原上行驶过程中,受到地理的制约,发动机所吸入的含氧量降低,油料燃烧不充分,造成油耗增加动力下降,车辆冒黑烟。气压过低造成冷却液的沸点过低,车辆行驶中常出现发动机过热和水箱沸腾的现象,从而造成车辆的性能下降。
四是通信不畅,后勤补给困难。高原高寒地区的道路多沿高山和峡谷建造,通信网络无法覆盖,造成许多地段通信网络时断时续,这给遂行维稳运输的部队通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通信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运输沿途经济落后,人烟稀少,车辆油料补给困难,如遇车辆故障不易修复,也会造成后续车队的阻塞。车辆伴随保障能力有限,资源匮乏,无任何依托,如不及时排除故障,将影响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二、组织四川藏区武警部队维稳运输保障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是加强模拟训练,提高驾驶员的能力素质。
在遂行任务前期,针对藏区复杂的路况 ,展开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增强驾驶员对于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开展山地驾驶、冰雪道路驾驶和夜色条件下的技能训练,以及循序渐进加强体能素质的训练,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专业技能和体能基础,适应高原的环境。同时,广泛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增强驾驶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官兵进入高原的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使官兵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加强卫生常识的教育,针对任务区自然环境的特点,适时进行高原卫生常识教育,了解预防高原疾病的常识,学会自我保护,适应高原的艰苦环境。
二是根据地区的特点,搞好装备的保养维修。
事先预设维修保障小组伴随部队行动进行伴随保障,突出重点,合理配置,并制定科学的预案,确保在车辆出现故障时,邻车能够相互支援,迅速排除故障。在进行任务前期,如果条件允许,有目的地选择机动性能好、越野性能强的车辆进行保障,并组织人员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并根据情况在进入高原前更换相应用油,使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行车过程中,注视各类仪表盘的状态,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休息,确保车辆车况良好。
三是提前准备,搞好保障工作。
提前准备好通讯器材,充分利用好对讲机、车载电台以及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通讯工具进行联络,在行车过程中,加强车辆间及车队与部队间的联系,保障途中通讯畅通、指挥顺畅,保证在部队发生突发情况时能迅速处置。加强车辆器材的保障,加大常用件和易损件的携带量,同时,为每辆车配置防寒物资和防滑链等工具,保证运输途中的自我保障。制定多种应急预案,针对性进行提前准备,进行适应性训练,提高处置能力。一种方案多重准备,确保处变不惊。搞好油料、食宿等后勤保障,配备加油车随队展开保障,并搞好与途中兵站沟通协调,解决好休息点的安排统筹,针对部队实际情况规定休息的时间。
三、结论
四川藏区的地理环境对于武警部队开展维稳运输保障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藏区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找到了制约部队行动的关键因素,为部队有效开展机动运输任务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此促进部队任务的圆满完成。
11.旅客运输复习题 篇十一
一、填空题:
1、根据现代营销学理论,旅客运输产品概念具有核心产品、形式展品、附加产品 三个层次。
2、旅客运输产品的质量特征是 安全、准确、迅速、经济、便捷、舒适
3、旅客按照需要选用一定的运输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位移,便形成了客流。组成客流的要素有 流向、流量、流时、流程和旅行目的4、铁路按旅客的乘车行程是否跨越铁路局管辖范围为界限对客流分类,将客流分为 直通客流、管内客流、市郊客流
5、为办理铁路旅客运输,铁路应具备相应的客运技术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包括客车整备所、(动车段、)客运机车、客运车辆
6、客运站的技术设备主要由 站房、站场、站前广场
7、车站站房的平面布置应按旅客在站内流水式通行的顺序来安排,应使旅客流线、行包流线、车辆流线三种流线畅通,尽量减少交叉干扰。
8、按作业方式的不同,可将客车整备所布置图分为 按定位作业方式布置的和按位移作业方式布置得布置图
9、旅客站台按高度分可分为低站台、一般站台、高站台
10、车站的客流调查范围可分为 直接吸引范围、间接吸引范围
11、铁路旅客运输计划按时间可划分为 长期计划、计划、日常计划
12、客运站的生产管理主要包括 售票、旅客乘降、客运服务和行包运输工作组织
13、???三大方面是我国铁路旅客票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14、客流调查一般分为 综合调查、节假日调查、日常调查,?(第四个找不到)
15、旅客列车乘务组中客运乘务组、检车乘务组、乘警合称“三乘”。
16、为保证旅客列车安全,旅客列车乘务组实行固定班组制。旅客列车的乘务组织形式,按照既有利保养车辆又合理使用劳力的原则,一般有包乘制、轮乘制 两种乘务组织形式。
17、旅客列车乘务组的工作制度有 出退制度、趟计划、验票制、统一作业制
18、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及详图分为阶段
19、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和行车量,基本上是决定于客流计划,确定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和行车量的基本原则是“按流开车”
20、客车整备所的设备一般有 车底转向设备
二、名词解释:
1、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确定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列车种类、经路、开行对数及车底担当局的计划,直通旅客列车的开行方案由铁道部研究有关铁路局的建议后确定,管内旅客列车的开行方案由各铁路局自行确定,报铁道部批准备案。
*是为满足旅客的旅行要求方便旅客出行,铁路客运部门要在编制客流计划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旅客列车开行数量、种类、运行区段,适合的列车始发、终到河通过沿途各主要站的时间,并考虑列车合理的停车站和较快的直通速度。
2、旅客周转量
指在一定的时间(日、旬、月、年)内全路、铁路局计划或完成的旅客人公里数。旅客周转量应分别按直通、管内、市郊三种客流统计计算,然后相加。
3、旅客运输密度
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区段、铁路局或全路平均每公里线路所承担的旅客周转量
4、旅客列车技术速度
指旅客列车在运行区段的各区段内,每小时平均运行的公里数(分别对直通、管内、市郊列车进行计算)
三、简答题:
1、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的编制原则有哪些?
1.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
2.列车运行时刻应方便旅客旅行、3.合理安排车密度
4.合理编组
5.合理停站
6.合理使用机车车辆、优化运输组织
2、客运站咽喉区道岔分组方法是什么?
1.不能被两项作业同时分别占用的相邻道岔均应并为一组
2.可以被两条作业进路同时分别占用的相邻道岔,不能并入一组
3.可以并入相邻两道岔组中任何一组的道岔,必须并入其中一组
4.有个别道岔即不可并入这一组,也不可并入另一组,则单独成一组
3、简述客运杂费的种类有哪些?
1.付出劳务所核收的费用
2.违反运输规定所核收的费用
3.使用有关单据及其他用品所核收的物耗费用
4.为加强资金与物资管理所核收的费用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局今年市郊运输的发送人数,其平均运程,已知管内运输,其平均运程,已知直通运输发送人数,在管内的平均运程,已知直通运输到达人数,在管内的平均运程,直通运输通过该局的人数,在管内的平均运程。求该局全年的旅客周转量和旅客平均运程。
12.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 篇十二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工厂宜集聚在一起布局的是( )
①纺织厂、印染厂 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 ③造纸厂、化纤厂 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产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B.产业集聚现象目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业集聚一般发生在工业化初期
D.我国目前不宜提倡产业集聚
3.产业集聚的作用有( )
①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②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③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④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纺织厂、钢铁厂的产品分别为印染厂、重型机械厂的原料投入,宜集聚在一起布局。第2题,产业集聚一般发生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目前产业集聚在发展中国家比较明显。第3题,产业集聚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强竞争等,提升整个集聚区的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
答案:1.A 2.A 3.D
4.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这一工业集聚现象的出发点是( )
A.可以满足各厂家降低成本的需要
B.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利用
C.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D.可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解析:选C。我国许多地方建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联系。
工业地域的形成有多种情形。据此完成5~6题。
5.在事先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主要是为了( )
A.降低生产成本
B.先占领一定的地域空间
C.吸引那些将共同利用该种基础设施的工厂前来建厂,降低建厂者的投入成本www.
D.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
答案:C
6.我国一些食品加工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
A.市场狭小
B.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C.生产过程简单
D.自然条件不好
答案: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戚向东表示,全球钢铁产能释放增量主要来自中国,但中国的新增钢产量将大幅减少。
材料2:20,中国钢铁生产的产量为50048.80万吨,同比增长了1.13%。钢铁产业从占GDP总量的51.9%增长到57.7%。
(1)从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方面分析,下列工厂应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有(双选) ( )
A.焦化厂 B.重型机械制造厂
C.玩具厂 D.纺纱厂
(2)钢铁工业区从形成上看,一般属于 的工业地域;从性质上看,属于 的工业地域,这类工业地域的一般特点是: 。
(3)和钢铁生产相关的工厂在一定地域集聚的优势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联系及工业地域的形成。从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方面看,和钢铁厂布局在一起的工厂应是给钢铁厂提供原料和以钢铁为原料的工厂。工业地域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钢铁企业集聚在一起布局,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航空运输地理练习题】推荐阅读:
航空运输地理试卷08-22
航空运输职责职能11-06
航空货物运输管理06-16
低成本航空运输研究04-25
民用航空运输管理体系06-21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协议08-26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的现状及对策10-23
规避危险品航空运输事故发生的探析07-23
国际快递:航空货物运输名词中英对照06-25
竞聘航空运输检疫监督科副科长职位演讲稿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