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025-01-0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10篇)(共10篇)

1.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一

天津中公教师考试网:tjjsks 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白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5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白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组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学生能够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且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二、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说学情

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是新理念所倡导的,所以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需要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之前已经学习过《落花生》此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初步具有了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对于本课来讲,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文章背景时代较远,学生可能对当时祖国边疆的环境、边疆建设者为什么要到边疆去工作、建设这对于祖国建设的贡献等不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要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三、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网址:http://tj.zgjsks.com/

天津中公教师考试网:tjjsks 在知识与能力上我设置了目标为掌握本课6个生字,以及如“清晰、插嘴、分辩、抚摸”等词语,并能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我设置目标为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为体会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说教学重难点

我结合本课及学生的一些特点,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了解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是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以及对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歌颂。

五、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说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所以我会采用多方式朗读法,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进行教学,以体会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襟。

六、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

第一环节:预习导入。我将展示关于边境建设者的图片,设置边境工作者辛苦,环境恶劣的情境。激起学生同情边境工作者的心态,然后让学生分享预习时查找的关于西部现状的网址:http://tj.zgjsks.com/

天津中公教师考试网:tjjsks 资料,最后师总结引入新课学习。预习导入既可以检查学生预习的结果,也能适时指导学生信息搜索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新授环节。课堂的核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新授第一步: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大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读后先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文章的描写,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自由发言中总结荒凉、寸草不生、贫瘠……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新授第二步: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在本步骤,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首先:采用默读式,并圈点勾画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段落,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找出描写白杨树的词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学生可以自由回答。接下来引导学生体会到白杨是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等介绍白杨树的话语。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本步骤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

其次:指导朗读,体会感情。充分利用朗读带动理解这一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之后指导学生朗读。比如说朗读需要注意重要语句的节奏、感情基调等。如 “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指导生读出赞美、骄傲的语气。最后齐读加深体会,争取背诵朗诵。

再次:对比品析,掌握重点。我将采取对比读的方式,给出具体段落,让学生默读16和14节,思考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引导学生体会树的某网址:http://tj.zgjsks.com/

天津中公教师考试网:tjjsks 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这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研究。3分钟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请组内的每一位都发挥自己的角色,勇敢的说出自己想法。注意时间的把握。最后总结出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三环节,拓展提高。我将通过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本篇文章的好词好句,然后让学生谈谈对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的理解。我将适时的指导补充。这样会更加利于学生对于本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以及把握借物喻人的手法。从而实现拔高的目的!第四环节,作业小结。最后我将会让同学们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写一段简单的文字为作业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用写的方式巩固知识,还可以完成本阶段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要求。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以白杨树和爸爸为主线,以白杨树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为辅助,贯穿本文赞颂西部无私奉献精神的思想情感,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网址:http://tj.zgjsks.com/

天津中公教师考试网:tjjsks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中公讲师解析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

网址:http://tj.zgjsks.com/

2.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二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E—Inail,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子邮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发电子邮件

B:要接收电子邮件,必须有一个放在本地计算机的电子信箱 C:一般不能将一个电子邮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

D:信箱地址由一个字符串组成,该字符串被“@”分成两部分 E:以上都不正确

2.建筑以及工业等领域的绘图软件属于。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操作系统

D:辅助设计软件 E:以上都不正确

3.十进制数123变换为等值的二进制数是。A:1110101 B:1110110 C:1111011 D:1110011 E:以上都不正确

4.在微机中的“DOS”,从软件归类来看,应属于。A:应用软件 B:编辑系统 C:工具软件 D:系统软件 E:以上都不正确

5.逻辑运算1001∪1011=。A:1001 B:1011 C:1101 D:1100 E:以上都不正确

6.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环绕方式默认为。A:嵌入型 B:四周型 C:紧密型 D:穿越型

E:以上都不正确

7.256色,则显示卡上所需的显存至少是。A:470KB B:320KB C:1MB D:2MB E:以上都不正确

8.Windows中,可以打开“开始”菜单的组合键是。A:Alt+Esc B:Ctrl+Esc C:Tab+ESC D:Shift+Esc E:以上都不正确

9.关于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创建、发送、接收和管理邮件 B:电子邮件应用程序通常使用SMTP接收邮件、POP3发送邮件 C:电子邮件由邮件头和邮件体两部分组成 D:利用电子邮件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 E:以上都不正确

10.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不具备的特点是。A:较大的地理范围 B: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C:较低的误码率

D:机器间最远距离在几公里内 E:以上都不正确

11.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联距离的不同,其类型可分为。A:局域网、广域网和万维网 B:局域网、广域网和国际互联网 C: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D:广域网、因特网和万维网 E:以上都不正确

12.在Word文档编辑过程中,为了防止突然断电等意外造成的数据丢失,应经常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或按快捷键。A:Alt+S B:Shift+S C:Ctrl+S D:Ctrl+Shift+S E:以上都不正确

13.在Windows中,如果想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可以通过拖放实现。A:窗口角 B:窗口边框 C:滚动条 D:菜单栏

E:以上都不正确

14.Windows把所有的系统环境设置功能都统一到。A:我的电脑 B:打印机 C:控制面板 D:资源管理器 E:以上都不正确

15.指定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A:指定本机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 B:指定本机的主机名 C:指定代理服务器

D: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 E:以上都不正确

16.下列类型中,能够表现一段时期内数据变化的图表类型是。A:柱形图 B:雷达图 C:饼图

D:XY散点图 E:以上都不正确

17.4两行选定,然后进行插入行操作,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在行号2和3之间插入两个空行 B:在行号3和4之间插入两个空行 C:在行号4和5之间插入两个空行 D:在行号3和4之间插入一个空行 E:以上都不正确

18.在Excel中“编辑”菜单上的“恢复”命令能够。A:重复上次操作

B:恢复对文档进行的最后一次操作前的样子 C:显示上一次操作

D:显示二次的操作内容 E:以上都不正确

19.关系规范化中的插入异常是指。A: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B: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C:应该插入的数据不能被插入 D: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E:以上都不正确

20.Word中,选定表格的一列,再按Del键,意味着。A:该列内容被删除

B:该列被删除,表格减少了一列

C:该列被删除,原表拆分成左右两个表格 D:以上说法都不对 E:以上都不正确

21.已知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EFG,中序序列为DBCAFEG,则后序序列为。A:DCBAFGE B:DCBFGEA C:DCBFEGA D:DCBGFEA E:以上都不正确

22.在Excel中,把鼠标指向被选中单元格边框,当指针变成箭头时,拖动鼠标到目标单元格时,将完成操作。A:删 B:移动 C:自动填充 D:复制

E:以上都不正确

23.关于关系的完整性约束,由DBMS自动完成的是。(1)实体完整性(2)用户定义的完整性(3)参照完整性(4)域完整性 A:(1)B:(1)(2)C:(1)(3)D:全部

E:以上都不正确

24.在Windows XP桌面左上角有一个“回收站”图标,“回收站”的作用是。A:回收并删除应用程序 B:回收编制好的应用程序 C:回收将要删除的用户程序

D:回收用户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E:以上都不正确

25.指定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A:指定本机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 B:指定本机的主机名 C:指定代理服务器

D: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 E:以上都不正确

26.在存储一个汉字内码的两个字节中,每个字节的最高位是。A:1和1 B:1和0 C:0和1 D:0和0 E:以上都不正确

27.在Windows中,Ah+Tab键的作用是。A:关闭应用程序

B:打开应用程序的控制菜单 C:应用程序之间相互切换 D:打开“开始”菜单 E:以上都不正确

28.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A: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E:以上都不正确

29.冒泡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A:O(1)B:O(1092n)C:O(n)D:O(n2)E:以上都不正确

30.5英寸软盘的移动滑块从写保护窗口上移开,此时。A:写保护 B:读保护 C:读写保护 D:驱动器定位 E:以上都不正确

31.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A:它们中的数据均可被CPU直接调用

B:其中只有外存储器中的数据可被CPU直接调用 C:它们中的数据均不能被CPU直接调用

D:其中只有内存储器中的数据可被CPU直接调用 E:以上都不正确

32.Windows中,通过“鼠标属性”对话框,不能调整鼠标器的。A:单击速度 B:双击速度 C:移动速度 D:指针轨迹 E:以上都不正确

33.Internet中URL的含义是。A:统一资源定位器 B:Internet协议

C: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D:传输控制协议 E:以上都不正确

34.虚拟存储器主要由组成。A:寄存器和软盘 B:软盘和硬盘 C:磁盘区域和主存 D:CD—ROM和主存 E:以上都不正确

35.如果文档中的内容在一页没满的情况下需要直接强制换页,则最有效的操作是。A:不可以实现该目标 B:插入分页符

C:多按几次回车键直到出现下一页 D:多按几次空格键直到出现下一页 E:以上都不正确

36.微机的诊断程序属于。A:管理软件 B:系统软件 C:编辑软件 D:应用软件 E:以上都不正确

37.Windows XP中的记事本程序可以用来编辑。A:图形文件 B:纯文本文件 C:可执行文件 D:多媒体文件 E:以上都不正确

38.在Internet中,主机的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是。A:IP地址是域名中部分信息的表示 B:域名是IP地址中部分信息的表示 C:IP地址和域名是等价的

D:IP地址和域名分别表达不同含义 E:以上都不正确

39.在“打印预览”方式下,单击按钮可返回编辑文件。A:打印预览 B:放大镜 C:关闭

D:全屏显示 E:以上都不正确

40.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A:速度 B:可靠性 C:分辨率 D:精度

E:以上都不正确

41.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E:以上都不正确

42.在Windows下,将某应用程序中所选的文本或图形复制到一个文件中可选择的命令首先是。A:剪切 B:粘贴 C:复制

D:选择性粘贴 E:以上都不正确

43.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是指。A:每一个单元格 B:每一个单元格的大小 C:单元格所在的工作表

D: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 E:以上都不正确

44.Excel中,下列是正确的区域表示法。A:A1:A4 B:A1=A4 C:A1#A4 D:A1>A4 E:以上都不正确

45.若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有15个,度为1的结点有1个,则有叶结点。A:25 B:30 C:31 D:16 E:以上都不正确

46.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是。A:按二进制位编址 B:按字节编址 C:按字长编址

D:根据微处理器型号不同而编址不同 E:以上都不正确

47.关于WWW服务,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是。A:WWW服务采用的主要传输协议是HTTP B:WWW服务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网络多媒体信息

C:用户访问Web服务器可以使用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 D:用户访问Web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服务器的URL地址 E:以上都不正确

48.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开发软件时应尽量采用。A:汇编语言 B:机器语言 C:指令系统 D:高级语言 E:以上都不正确

49.汉字的字形码存放在。A:汉字库文件中 B:键盘管理程序中 C:汉字系统启动程序中 D:显示管理程序中 E:以上都不正确

50.一个无符号非零二进制整数的左边最高两位为0,对该无符号数左移两次,形成一个新的无符号二进制数,则新的二进制数是。A:原数的2倍 B:原数的4倍 C:原数的

3.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三

在江西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中,无论是哪个学段的试卷,教案设计都是所占分数比重很大的一题,差不多要近20分左右。所以在备考时间要多花时间在教案设计上。对于高中的教案设计一般是文言文或者是诗歌,下面就文言文的设计思路进行以下的讲解。

一、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专业:教学内容的确定 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进行思考:

(一)是从文体特征进行确定。文言文包含众多文体,如序、游记、策论、小品、专辑、散文等,文体特征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是从文章内容确定。不同的文言文材料,其用词、祖居、思想、主旨等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确定受其影响巨大。

(三)是从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进行确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

二、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专业: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文言文的特殊性以及新课标有关教学要求,文言文教学基本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古代汉语字典、辞典;(二)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或判定某个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三)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或辨别某个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四)更根据上下文语境区分或辨别出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五)能根据原文的基本意思,将指定的文言语段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六)能根据要求在文中划出(标示)符合要求的字词、句段;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七)能归纳出所阅读的文言文材料的内容要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该文言文材料的中心意思。

(八)能用自己的话分析、概括出在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观点或态度;(九)能用自己的话评析阅读材料中的形象、语言风格、特色和表达技巧;(十)能有条理的恰当的用自己的话清晰的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十一)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之与教科书中对该篇课文的教学要求相结合,确定较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

下面给一篇例文作为参考: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思路。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作者发出的人生感慨,逐渐形成豁达宽广的胸襟。

二、教学重难点

品物文字的精妙、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导入话题

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可是否有过夜游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跟着苏轼夜游一番,相信在赏景之余,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快速进入文本。)(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1.初读文本,注意语音(正确、流畅),整体感知。思考: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听读文本,进入情境,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初步感受夜游之美,学生自由交流听读体验。思考:这次夜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在交流感悟的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体味情感。对关键词句则出示比较阅读的材料或用“去字法”比读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屏幕展示:

(1)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素食《记承天寺夜游》)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2)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②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通过比较发现,苏轼与怀民相知相怜相通的友情给这次夜游带来了信息,学生也由此感受到了夜游的情美。

(设计说明: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体特点和字词积累。通过听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仅品味了“言”美,而且为下面探究“文”美奠定了基础。同时,以读促思,既注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又能穿插解决“言”的理解,使“言”与“文”得到统一。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苏轼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人推见清朗空明的月色。学生不仅由此感受到了景美,而且也体会到了语言的精炼传神之美。)(三)补白文本,品悟情感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1.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思考:这次夜游给苏轼留下了怎样特别的感受?屏幕展示: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②仆以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黄州,时家在南都,独与儿子迈来郡中,无一人旧识者。(《赠别王文甫》)③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满庭芳·归去来兮》)④谪居黄州五年,今日离泗州北行……元丰八年正月四日书。(《泗岸喜题》)⑤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文本细读和对补充资料的比较,我们发现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短短的84个字中,对时间的交代就花了10个字。而类似的情形在同时期的作品中也有,但往往是苏轼离开或达到人生又一驿站的特殊日子。由此可见,这次夜游在苏轼看来,同样具有不寻常的意义。

2.那么,这次夜游对于贬居黄州的苏轼来说,究竟以为着什么呢?屏幕展示: ①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宿望湖楼再和》,熙宁五年即1072年,苏轼37岁,任杭州通判。)②花堪不语人堪哑,是恐卿空塌?流水覆流觞,既是相知,何剪巴山话?(《月夜与客饮杏花下》,宋神宗元丰元年即1078年,苏轼43岁,知徐州。)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③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欲来修竹鸣。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事,故作一绝》,元丰三年即1080年,苏轼45岁,初谪居黄州时作。)④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通过对补充资料的比较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

首先,苏轼有强烈的“夜游”情结,这有他的作品为证,既有早年写下的《夜行观星》,又有万年作的《天庆观乳泉赋》,虽然篇目所占比例不多,但几乎都是传世名篇,如《中秋见月和子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其次,“夜游”的背景不同,情感夜游差异,如《宿望湖楼再和》表现的是一位耽于玩乐的年轻诗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感叹的是岁月之飘忽,而初谪黄州的苏轼抒发的又是他对遭遇的宿命之感。

那么承天寺的这次夜游是一次单纯的消遣,还是一次积郁情感的逃离呢?从文本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夜游的动因(月色入户)、夜游的心境(欣然起行),还是夜游的方式(相与步于中庭)、夜游的赏景(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处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宁静欣悦的氛围,这源于作者宁静欣悦的心境。此时夜游已然成为苏轼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在大约作于同时的一些作品中都能得到印证。

屏幕展示:

①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②吾兄弟俱老矣,当一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与子明兄书》)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句抒情文字,说说此时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进行互文对读,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能够获得相对一致的理解,这应该是学习经典文本的基本收获。)(四)拓展延读,扩写积累

1.课后阅读《苏东坡转》(林语堂著)、《文化苦旅·东坡突围》(余秋雨著)2.扩写积累:以第一人称扩写这篇小品文。

(设计说明: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最基本的理解后,做适当的延读拓写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实现语文知识向语文素养的转化。)想要设计合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案,需要准确的把握文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当然,更需要一定篇目教案的书写练习。

更多信息请关注江西教师考试网

4.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解析〕D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曲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线)表示。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解析〕A、略。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解析〕A、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题干正好是对这一概念的举例。[page]

14、”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D根据个人身心发展常识,”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点提出来的。

15、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解析〕C、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page]

二、多选题

1、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解析〕A、BC、D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解析〕A、BC、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page]

3、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解析〕A、C、DE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解析〕BC、DE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故BC、DE选项均为共同的发展趋势。

5、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解析〕A、BC、E见大纲相关内容。[page]

6、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A、流通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空间范围 D、室内布置

〔解析〕A、BC、D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7、如何做关系图()。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一般从左向右展开,用箭头连接各步 〔解析〕A、BC、D项是流程图的要求。

8、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E、”六年制”

〔解析〕A、BC、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和初中”九年一贯制”。[page]

9、义务教育中,以下各方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A、儿童 B、国家 C、家庭 D、社会 E、企业

〔解析〕A、BC、D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10、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解析〕A、BC、D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讨论法[page]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3、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4、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

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教材分为小步子;(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4)尽量低的错误率;(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2、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答案要点〕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2)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3)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page]

3、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要点〕

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4、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强化课程的弹性,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page]

5、《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这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一般指普通中小学教育,它是一个奠定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论述教师应如何正确评价和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答案要点〕

(1)用考试分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首先,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量化评定方式,但在很多时候其客观性和准确性不一定优于其他评定方式;其次,考试分数可以大致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于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学校和家长过分强调用分数来评判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动机,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评价。[page]

(2)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首先,教师对各科分数的统计处理不应仅使用原始分数,应结合标准分数以求对学生成绩的相对位置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其次,要兼顾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运用,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名次作为评定学业成绩的唯一指标;再次,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报告要有充分的信息来源,不能仅仅以考试分数为依据;最后,教师在报告学生的学习结果时,必须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考试分数通常不具有绝对价值,只具有相对意义。

2、试述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特点与教育。〔答案要点〕

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儿童入学标志着由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第一,感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儿童入小学时感知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简单的观察。

第二,注意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发展中一般已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听讲、读写、计算等学习活动。但他们的注意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比重较大,注意的情绪色彩很明显。

第三,记忆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由无意记忆为主发展为以有意注意为主。

(2)由机械记忆为主向增强理解记忆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小学生的记忆优势还在机械记忆方面。

(3)由对形象事物识记为主,向增强对抽象内容识记能力的发展。[page]

第四,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

5.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五

广西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2017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信息、2017广西特岗教师、2017广西教师资格新资讯、备考资料。

1.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风景,适合解释这些现象的注意理论是()A.认知资源理论 B.衰减理论 C.双加工理论 D.过滤器理论 【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这个例子是注意的分配,可以用双加工理论进行解释。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种: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而自动进行,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但是形成之后这个过程比较难改变。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而且在经过大量练习之后会转化成自动加工。

认知资源理论是从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角度理解注意的,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过滤器模型,选择性注意的基础是对输入刺激的物理属性的粗略分析。衰减模型则认为,前注意分析更为复杂,甚至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______。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答案】D 【中公讲师解析】德育规律:①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自觉地外在道德要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体现了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3.关于学生的学习的特点归纳的不准确的一项是()A.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B.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C.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提高认知,发展智能。D.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学习;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选项C,说明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提高认知,发展智能,不够全面。

4.“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的言论。A.卢梭 B.康德 C.柏拉图 D.洛克 【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康德曾经说过,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句话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卢梭在教育学上的著作是《爱弥儿》。苏格拉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雅典的“师徒三人”。洛克的著作是《教育漫话》,“白板说”,说明了他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5.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来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百分制计分是定量的评价,等级制计分是定性的评价。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百分制较方便,所以B项错误;开卷题用等级制方便,C项错误;可以将等级制换算成分数,D项错误。更多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和模拟试题,以及广西教师招聘公告、考试信息、考试题库请访问广西教师考试网!

6.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六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英语历年真题

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Ⅰ.词汇与结构/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15分)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1.—Could you do me a favor and take the box up to the sixth floor? —.A.With pleasure B.My pleasure C.No wonder D.No comment 2.— Is here? — No, Bob is ill at home.A.anybody B.somebody C.everybody D.nobody 3.Don’t be afraid of asking for help it is needed.A.unless B.since C.although D.When 4.This skirt was made your mother her own measure.A.for;to B.for;for C.to;to D.for;by 5.Tom got very angry when the other boys played a on him.A.role B.trick C.part D.card 6.The girl likes and.官网:tj.zgjsks.com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A.tomatos, chicken B.tomatoes, chickens C.tomatoes, chicken D.tomato, chickens 7.—I thought you wouldn’t mind.—Well, as a matter of fact, I don’t, but you me first.A.should ask B.should have asked C.must ask D.must have asked 8.To our surprise, the stranger to be an old friend of my mother’s.A.turned out B.turned up C.set out D.set up 9.Look at that little boy wandering about—perhaps he his mother.A.will lose B.is losing C.had lost D.has lost 10.When I came back, I found my bicycle was.A.missed B.losing C.robbed D.Gone 11.new buildings will be built in my hometown.A.A great deals of B.A lots of C.A plenty of D.A great number of 12.— Do you mind if I the TV a bit? — Yes, I do, because I’m busy with my homework now.A.turn on B.turn up C.turn down D.turn off

官网:tj.zgjsks.com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13.Tom’s mother always told him not to smoke again, but didn’t help.A.he B.it C.which D.As 14.—How about your trip to Hainan? —It couldn’t have been.Sometimes I went swimming in the sea;sometimes I lay on the sand.A.so well B.as bad C.better D.worse 15.— I’m going on a trip to Hainan after the exam.— Really?!A.Have a nice timeB.Congratulations C.OKD.It’s nice of you Ⅱ.完形填空/Close(30分)阅读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riends.Some are always 16 you, but don?t understand you.Some say only a few words to you, but understand you.Many people will step in your life, but only 17 friends leave footprints(脚印).I shall always recall(回忆)the autumn and the girl with the 18.She will always bring back the friendship between us.I know she will always be my best friend.官网:tj.zgjsks.com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It was the golden season.I could see the yellow leaves 19 with the cool 20.In such a season, I liked walking alone on the roads covered with leaves, 21 to the sound of them.Autumn is a 22 season and life is uninteresting.The free days always get me 23.But one day, the sound of a violin 24 into my ears like a stream(小溪)flowing in the mountains.I was so surprised that I jumped to see what it was.A young girl, standing in the wind, was 25 in playing her violin.I had 26 seen her before.The music was so nice that I listened quietly.Lost in the music, I didn?t know that I had been 27 there for so long but my existence(存在)did not seem to disturb her.Leaves were still falling.Every day she played the violin at the corner of the building 28 I went downstairs to watch her performance.I was the only listener.The autumn seemed no longer lonely and life became 29.30 we didn?t know each other, I thought we were already good friends.I believe she also loved me.Autumn was nearly over.One day, when I was listening carefully, the sound suddenly 31.To my astonishment(惊讶), the girl came over to me.“You must like wusic from the violin.” she said.“Yes.And you play very well.Why did you stop?” I asked.Suddenly, a 32 expression appeared on her face and I could feel something unusual.官网:tj.zgjsks.com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I came here to see my grandmother, but now I must leave.I once played very badly.It was your listening every day that 33 me.” she said.“In fact, it was your playing 34 gave me a meaningful autumn,” I answered, “Let?s be friends.”

The girl smiled, and so did I.I never heard her play again in my life.I no longer went downstairs to listen to her.Only thick leaves were left behind.But I will always remember the fine figure(身影)of the girl.She is like a 35 —so short, so bright, like a shooting star giving off so much light that makes the autumn beautiful.16.A.with B.for C.against D.to 17.A.good B.true C.new D.old 18.A.sound B.song C.play D.violin 19.A.shaking B.hanging C.falling D.floating 20.A.wind B.snow C.air D.Rain 21.A.watching B.listening C.seeing D.hearing 22.A.lively B.lovely

官网:tj.zgjsks.com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C.harvest D.lonely 23.A.up B.off C.down D.over 24.A.flowed B.grew C.entered D.ran 25.A.lost B.active C.busy D.Interested 26.A.once B.never C.often D.usually 27.A.waiting B.stopping C.standing D.hearing 28.A.because B.so C.while D.if 29.A.interesting B.moving C.encouraging D.exciting 30.A.But B.However C.Even D.Though 31.A.stopped B.began C.gone D.Changed 32.A.happy B.Sad C.strange D.surprised 33.A.surprised B.excited

官网:tj.zgjsks.com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C.encouraged D.interested 34.A.that B.which C.it D.who 35.A.song B.dream C.fire D.sister Ⅳ.英汉翻译/Translation(以下5句均来自阅读理解材料B、E中的原句)(10分)61....two men batter each other to pulp in the boxing ring.62.A world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match is front?page news.63.Advertisers tend to think big and perhaps this is why they’re always coming in for criticism.64.No other item in a newspaper provides such entertaining reading or offer such deep insight into human nature.65.It’s the best advertisement for advertising there is.Ⅴ.书面表达/Writing(10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因腿伤退出比赛,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议。下面是新浪网站的一项调查:运动员受伤后,应该坚持还是应该退出?选项名称投票数百分比趋势应该退出,健康比金钱重要22229234.77%上升运动场就是战场,刘翔应该坚持12375219.36%上升请你结合上表,写一篇英语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词数100左右。Ⅵ.教学设计/Teaching plan(10分)请设计一个教案,达到以下目的: 1.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一段旅行。

官网:tj.zgjsks.com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2.能够听说读 “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 I’m going to...”,用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7.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七

一、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二、考试内容:

(一)选择题(56分)

包括幼儿教育相关知识的细节,例如幼儿健康的两大主要因素是,婴幼儿最先发展的脑区是,其次是5道数理逻辑题目、5道言语理解和表达题、5道时事政治题和基本的政治思想题。选择题包括70多道题目,其中多选题有10道。

(二)简答题(20分)1 小班幼儿游戏的特点 影响幼儿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幼儿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4 幼儿的多动症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题(24分)

1.强强在幼儿园是一个让老师非常头痛的孩子,上课总是乱动,下课欺负同学,午睡的时候还总吵吵闹闹,不让其他孩子好好休息。一天中午他还故意将菜汤倒到红红的脚上。强强的班主任刘老师感到非常生气,将强强关在了自己的办公室,不让他自由活动。第二天,强强的妈妈告诉刘老师,强强现在不愿意上幼儿园了(1)你对刘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何看法?

(2)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恰巧遇到强强这样的孩子,你该怎么处理呢?

2.某幼儿园园长反映,遇到一个让他棘手的情况。幼儿园家长前些日子反映孩子在幼儿园整日玩游戏,没有学到一点知识,到时候升小学的时候肯定一点优势都没有。随后幼儿园调整教学计划,减少了幼儿游戏生活的时间,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并每天布置大量的加减法、拼音、汉字的作业,这样家长又反映孩子每天非常的累,而且不开心。

(1)你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这种做法?

8.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八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1-15岁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杯弓蛇影”反应是一种什么现象?()

A.条件作用获得 B.条件作用消退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4、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5、归因研究者分析行为原因时,不包括的维度是()

A.内-外 B.强--弱 C.稳定--不稳定 D.可控--不可控

6、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A.心理官能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已有经验的概括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7、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8、学生能轻快演奏《二泉映月》,这说明其演奏技能已达到()阶段。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9、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学习就进入到了()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0、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A.谐音联想法 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 D.画出系统结构图

11、某学生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有结构良好的问题的是()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3、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4、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5、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就是()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

16、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策略是()A.发现学习B.掌握学习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7、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人际关系

18、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班级特点,建立一些常规,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自我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9、以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结果的评价是()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20、下列不属于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的是()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 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填空题

1、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 ________,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学习是对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形成一种 ________。

2、桑代克从他的实验归纳并解释了正迁移作用的原因,根据他的理论,一种学习之所以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

3、操作技能具有对象的________,执行的________和结构的展开性的特点,与之相对,心智技能具有对象的_________,执行的_________和结构的_________的特点

4、心理学家马杰认为,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________、________以及行为标准。

5、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5、简答: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四、论述题

1、试论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与教学,即学与教。

2、【育萃专家解析】D。

3、【育萃专家解析】C。

4、【育萃专家解析】A。表扬是一种正强化。

5、【育萃专家解析】B。维纳归因有三个维度,没有强弱维度。

6、【育萃专家解析】D。

7、【育萃专家解析】B。

8、【育萃专家解析】D。动作具有轻快感。

9、【育萃专家解析】D。

10、【育萃专家解析】A。谐音联想法是一种记忆术,属精细加工策略。B和C是复述策略,D是组织策略。

11、【育萃专家解析】A。精细加工策略。关键词法是一种记忆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2、【育萃专家解析】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其它的属于创造发明之类,是结构不良的问题或无结构的问题。

13、【育萃专家解析】C。

14、【育萃专家解析】C。

15、【育萃专家解析】C。

16、【育萃专家解析】C。

17、【育萃专家解析】B。

18、【育萃专家解析】A。

19、【育萃专家解析】A。常模参照。用在团体所在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20、【育萃专家解析】A。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不考虑细节。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顿悟、完形。

2、【育萃专家解析】成分(要素)解析:即共同要素说。

3、【育萃专家解析】客观性、外显性;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4、【育萃专家解析】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5、【育萃专家解析】区分度。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着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按几个顺序不变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只有儿童发展到相应阶段,才能进行相应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他并未考虑专门教学的影响。

2、【育萃专家解析】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

3、【育萃专家解析】

(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

①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老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否则,若不能正确完成,学生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③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相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和爱好。

4、【育萃专家解析】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5、【育萃专家解析】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

四、论述题

9.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九

和2016年一样,闭卷。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题结构

2016年大纲包含8个版块。2017年大纲包含教师职业道德8%、教育学45%、教育心理学35%、文化素养4%、时事政治与教育法律法规8%等五个版块。

解析:虽然看似2017年版块减少,但实际上是把2016年的某些版块放到了一起,增减内容在后续会作说明。

三、试题难度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4:3:3

四、题型说明

1.客观题60题。1-20每题0.5分,21-60题每题1分。共50分 2.主观题包含四道大题,共50分 ①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②判断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③论述题:1题,13分 ④案例分析题:1题,15分

五、大纲详解

2017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辅导用书(高校版)马上出版,但是考试辅导用书也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且考试大纲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所以现将2017年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与2016年考试辅导用书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红色字体表示2017考试大纲增加或改动的内容):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新增加的模块,以前放在德育里面)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3.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第四章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2.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3.教师职业行为需要处理的几种人际关系。附件:《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教育部(教师[2014]1号)

第二部分

教育学

(整个教育学整合了知识点,把以前的大教育学归纳了起来,大的知识点没有变化,里面只是做了细小的删减)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

2.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删除: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3.教师与教育学(删,其中教育学的价值放2里面)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的内涵

(2)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3)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4)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2)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3)教育具有文化功能

(4)教育具有优化人口的功能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明确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体系

(3)教育目的的功能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文化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全面发展理论、教育目的辩证统一理论)

(2)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需要)

3.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及理论基础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4.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1)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2)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教育内容

(3)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学生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学生的社会性地位

(3)学生的义务

(4)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2.教师及教师职业素养

(1)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2)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3)教师的职业素养

(4)教师专业发展

3.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

(2)师生关系的构成(3)师生关系的模式

(4)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述

2.学制的类型与发展

3.义务教育

4.终身教育

第七章 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 1.课程论基础(1)课程的内涵与类型

(2)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3)课程理论流派(删)2.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的内涵

(2)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

(4)课程组织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4.课程设计(删)4.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实施的内涵

(2)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3)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

(4)课程评价方式

(5)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

1.教学概述

2.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本质)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课的类型(单一课、综合课)4.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

(2)个别教学

(3)分组教学 5.教学评价

6.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3)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7.学校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

(1)课外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2)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3)课外活动组织与指导

(4)综合实践活动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2)德育的内容

(3)德育的目标(删)

2.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手段)

(2)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3.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1)德育原则

(2)德育途径

(3)德育方法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

1.班级和班级管理

(1)班级及班级管理概述(班级概念、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

(2)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与教育价值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3.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的角色

(2)班主任的职责

(3)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4)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4.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班级活动类型

(2)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新大纲中关于教育心理学这部分内容虽然从十一章缩减为六章,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只是在品德心理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心理这两部分增加了较多内容,对其它部分内容则进行了完善和整合。总体上是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内在学科逻辑体系进行编排的,与全国各个省市的教师招聘考试以及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常见内容模式进行了对接。因此,考生只需要在原来复习的基础上,按照新大纲重新梳理知识点,对新增部分知识内容进一步强化复习即可!

目前2017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辅导用书还未出版,但是考试辅导用书也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且考试大纲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所以现将2017年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部分的主要内容与2016年考试辅导用书的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点进行对比(红色字体表示2017考试大纲增加或改动的内容,每章结尾附该章节变化说明):

第一章教师心理与专业成长

本章变化说明:教师的心理部分新增了教师职业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期望、教师威信这四个大的考点。教师心理健康原有考点不变,只是补充了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和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两个考点。教师的专业成长部分则是先新增了它的含义,然后把原有教育学部分的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论及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两大考点加入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中。促进教师从新手型到专家型成长中增加了专家型教师特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两块内容,仅保留以往的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这部分。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则是从基本途径的角度重新整合了相关考点,将教师成长与发展整合为五个部分。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

一、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1.教师的智力。2.教师的学科知识。3.教师在学术方面的准备。4.教师的其他能力和知识。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的责任心。2.教师的自信心。3.教师的宽容心。4.教师的合群心。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1.明确性。2.多样性。3.启发性。4.参与性。5.任务取向性。6.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

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一)教学效能感的含义

(二)教学效能感的分类

1.个人教学效能感。

2.一般教学效能感。

(三)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影响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工作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工作中的情绪)。

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四)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社会文化背景、某些传统教育观念、学校所处的环境、教师群体的学生观、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2.教师的主观因素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自我概念)。

(五)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

1.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出发。2.从教师自身出发。

三、教师期望

(一)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的构成1.人格威信。

2.学识威信。

3.情感威信。

(二)教师威信对学生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三)教师威信的形成与维护

1.教师威信的形成

(1)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意识和心理结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2)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径。

(3)加强老师的仪表、言语、表情、举止、生活作风和习惯的整饰。

(4)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捷径。

(5)严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精神动力。

2.教师威信的维护

(1)具有坦荡和求真务实的态度。(2)能够正确评价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我。(4)始终做学生的榜样。

五、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1.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2.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认知正常、情绪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2)人际关系和谐。(3)认同教师职业。(4)教育过程中情绪和谐。(5)具有教育的独创性。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社会因素。2.职业因素。3.个人因素。

(三)教师心理常见问题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1.教师心理常见问题。(1)躯体化。(2)抑郁。(3)偏执。(4)人际敏感。(5)敌意。(6)强迫症状。(7)焦虑。(8)恐怖。(9)职业行为问题。(10)教师职业倦怠。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1)教师的自我调适。(2)学校的管理改革。(3)社会的协调支持。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一)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论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成长五阶段论

1.新手水平。2.高级新手水平。3.胜任水平。4.熟练水平。5.专家水平。

(三)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1.入职期。2.稳定期。3.实验和歧变期。4.平静和保守期。5.退出教职期。

三、促进教师从新手型到专家型成长

(一)专家型教师特点

1.学科知识专长。2.教授专长。3.诊断专长。4.课堂管理专长。

(二)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

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

(三)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系统的理论学习。2.完善的技能训练。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3.科学的教学反思。4.科学的教育研究。

掌握教育研究的过程,了解教育研究的特点与类型,运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5.有效的校本教研。

了解校本教研的三条重要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新增了认知发展的含义、布鲁纳的认知阶段划分以及重新整合过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意义这三个考点。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部分新增了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和划分中小学的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这两大考点。新增最多的就是品德部分的内容,从品德心理、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的培养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柯尔伯格和埃里克森的品德发展心理相关考点不变。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含义

1.定义。2.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认知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发生认识论,知识的主动建构,基本概念(认知结构、图式、认知机能、组织、适应、同化、顺应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生物因素、行动平衡因素、个体间相互协调的社会因素、教育和文化观念的传递因素)。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7岁)。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2.布鲁纳的认知阶段划分。(1)动作式。(2)映象式。(3)符号式。

3.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心理发展的实质、社会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最近发展期。

(2)维果斯基的理论与教育:学习与发展,教学与发展,语言与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意义

(一)认知发展与学习准备

(二)教学要适应认知发展的水平

(三)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 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2.情绪和情感的种类。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二)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三)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与教育。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二、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意志的概念

(二)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1.准备阶段:动机斗争、确定目标、选择行动方案。2.执行决定阶段:克服困难。

(四)意志品质的培养

1.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与教育。2.中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与教育。

第三节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

一、品德心理

(一)品德概述

1.品德的定义。2.品德的实质。3.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

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二)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理论观点: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儿童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2)道德教育启示。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理论观点:道德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模式。(2)道德教育启示。3.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1)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观。人格的发展5阶段。(2)道德教育启示。

4.艾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

(1)理论观点:人格发展的八阶段,三个伦理发展时期。(2)道德教育启示。

二、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

(一)心理准备

(二)道德信念的形成

1.教育者的言行一致。2.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的能力。

(三)道德意志力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1.强化。2.榜样。3.实践。

三、品德的培养

(一)通过道德概念与道德评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1.在道德概念方面。

(1)抽象道理与具体事例相结合。

(2)通过提供榜样的形式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3)正确运用强化手段。(4)教师以身作则。2.在道德评价方面。

(1)加强主体教育,促进自我决策能力的发展。(2)开展有导向的教育,注重方式的多样化。(3)采用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教育途径。

(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1.道德情感的培养

(1)通过教学艺术将儿童的道德观念与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2)利用艺术作品、文学形象与具体生动的优秀榜样,引起儿童情感的共鸣。(3)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具体情感上升为道德情感。(4)培养学生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5)通过移情训练的方式促进道德情感体验。2.道德行为的塑造

(1)了解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使学生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2)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的多种方法。(3)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训练措施。(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三)通过锻炼道德意志,塑造良好性格

1.使儿童了解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锻炼道德意志的主观愿望。2.通过实践有意识地锻炼道德意志。3.培养儿童抵抗诱惑的能力。

4.根据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教育措施。

四、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

(一)品德不良的概念

(二)品德不良的成因

1.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1)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结构不良,家庭教育功能不良。(2)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的不良影响。(3)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2.学生不良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1)错误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绪表现。(3)明显的意志薄弱。(4)不良的行为习惯。(5)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三)改变品德不良行为的过程

1.三个阶段:醒悟、转变和自新。2.矫正与教育策略。

(1)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培养个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2)从自我观察学习人手,培养人的自律行为。

(3)提高道德认识法。

(4)改过迁善法。(5)防范协约法。

第三章 学生心理差异与教育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首先新增了学习风格的概述、定义和构成要素等考点,然后把学习风格的差异扩充了很多,由以往的三种类型的学习风格差异,补充为六种认知要素差异,五种情感要素差异和三种意动要素差异。新增了经过整合的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学实践部分考点。在智力概述中补充了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技能的关系的考点,新增了智力差异与学业成就这一大考点,该考点由智力差异与学习、教学实践构成。

第一节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

一、学习风格概述

(一)学习风格的定义

(二)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1.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2.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3.学习风格的社会要素。

二、学习风格差异表现

(一)认知要素差异

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4.表层认知与深层认知。5.继时加工与同时加工。6.分析与综合。

(二)情感要素差异

1.理性水平的高低。2.学习兴趣或好奇心的高低。3.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4.内控与外控。

5.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

(三)意动要素差异

1.学习坚持性高低。2.言语表达力的差异。3.冒险与谨慎。

三、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学实践

(一)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差异与教学

1.场独立性者与场依存性者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2.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

(二)学习风格的情感、意动要素差异与教学

1.内控性与外控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2.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3.学习的高坚持性与低坚持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特点。

第二节 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一、智力概述

(一)智力的定义

(二)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技能的关系

(三)智力测验与智力的个别差异

1.智力测量。2.智力的差异表现。(1)量的差异。(2)质的差异。

二、智力差异与学业成就

(一)智力差异与学习

1.IQ分数与学业成绩。2.智力结构差异与学业成绩。

(二)智力差异与教学实践

1.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措施。(1)改革教学组织。(2)改革教学方法。

2.促进智力发展的教学措施。

(1)培育学生的认知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2)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3)促进学生三种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大部分都是以往的考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部分新增了负强化思想与惩罚教育和正强化思想与赏识教育两个考点。知识的类型增加了策略性知识概念。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则补充了知识的提取这个考点。在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与条件中新增了影响概念与规则学习的六个条件。学习迁移部分仅补充了学习迁移的作用这个考点。学习策略部分则是新增了学习策略的定义和特征,同时还强调了元认知策略的概念和元认知策略与教学这些新增的内容。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生的学习

(一)学生学习的概念

1.学习的定义。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2)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

(1)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理论。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程序教学与电脑辅助教学。(2)掌握学习。

(3)负强化思想与惩罚教育。(4)正强化思想与赏识教育。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格式塔、托尔曼、布鲁纳、奥苏伯尔的理论及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2)意义—同化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实践。(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4)典型教育模式。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知识观。(2)学习观。(3)教学观。(4)学生观。(5)教师观。(6)教学模式。

第二节 知识的分类与学习

一、知识的分类

(一)知识的定义

(二)知识的类型

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3.策略性知识。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1.命题。2.命题网络。3.图式。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

1.知识获得。2.知识保持。3.知识的提取。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一)程序性知识类别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

3.动作技能。(特点,形成过程,影响因素)

(二)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与条件

1.智慧技能的定义。

2.智慧技能的类型:安德森的分类,加涅的分类。3.各种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

(1)辨别技能的学习: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2)概念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概念转变(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条件,概念转变的促进)。

(3)规则学习: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4.影响概念与规则学习的条件。(1)知识结构的特征。(2)认知策略。

(3)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的数量与强度。(4)变式与比较。(5)正例与反例。(6)知识的系统化。

四、知识学习的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1.定义。2.理论。3.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

(5)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4.学习迁移的作用。

(二)迁移与教学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1.主动性。2.有效性。3.过程性。4.程序性。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

二、认知策略与教学

(一)精加工策略与教学

1.定义。2.常用策略。

(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

(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6)联系实际。

(二)组织策略与教学

1.组织策略的定义。2.组织策略常用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3)利用表格。

(三)复述策略与教学

1.复述策略的定义。2.复述策略常用的几种方法。(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三、元认知策略与教学

(一)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的概念(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体验。(3)元认知监控。2.元认知策略分类。

(1)计划策略。

(2)监视策略。

(3)调节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与教学 1.元认知培养的可能性。

2.国外元认知培养的主要方式。

(1)自由放任式。

(2)直接传授式。

(3)元认知获得程序模式。

(4)波利亚的启发式自我提问法。

(5)计算机程序教学模式。

3.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1)途径:不断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增强元认知体验,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2)方法: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出声思维法。

四、资源管理策略与教学

(一)资源管理策略 1.概念。2.分类。

(二)资源管理策略的教学 1.时间管理策略与教学。(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管理策略与教学。3.努力管理策略与教学。(1)归因于努力。(2)调整心境。(3)自我谈话。(4)坚持不懈。

4.社会资源利用策略与教学。(1)寻求教师帮助。(2)伙伴帮助。(3)使用小组学习。(4)获得个别指导。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在问题解决部分主要是新增了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模式和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这两大考点。而在创造力的培养上则对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从环境、个体和教育三方面对如何进行创造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知识整合。

第一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概念的界定

1.问题。2.问题解决。3.问题解决的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1.问题解决的通用模式(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2.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模式(1)理解并表征阶段。(2)寻求解答阶段。

(3)执行策略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4)评价结果。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

1.有意义的知觉模式的差异。2.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差异。3.技能执行速度的差异。4.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差异。5.表征的深度差异。6.自我监控技能的差异。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与表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5.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5.提供多种练习、活学活用的机会。6.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7.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第二节 学生的创造力与培养

一、创造力

(一)创造力的定义

(二)创造力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1.知识与创造。2.智力与创造。3.直觉与创造。4.人格与创造。5.自由与创造。

(二)创造力的培养

1.环境: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2.个体: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主体。(1)动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

(2)心理素质:培养高创造力所需要的心理素质。(3)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技法。(4)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3.教育:加强教学的创造性。

(1)运用适合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3)发挥直觉在教学中的作用。

(4)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5)加强教学的艺术性。

第六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本章变化说明:本章大部分与以往相同,仅新增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含义与意义和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应注意的问题两大考点,其它基本不变。

第一节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3.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二)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1.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方向。2.学习动机能够增强学习努力的程度。3.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1.主要观点。2.评价。

(二)成就动机理论

1.主要观点。2.教育意义。

(三)归因理论

1.主要观点。2.评价。

(四)自我实现理论

1.主要观点。2.教育意义。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1.主要观点。2.教育意义。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含义与意义

1.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含义。2.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意义。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2.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3.成熟与年龄特点。4.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5.学生的焦虑程度。

(二)外部因素 l.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2.教师的榜样作用。

三、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对待各种学习动机。2.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作用。3.创设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3.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4.设置榜样。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有效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1)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2)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5.适当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2)积极归因训练。第四部分

文化素养

(新增加的模块,国考教师资格证的内容)第一章 历史素养

1.中国历史

2.世界历史

第二章 文学素养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中国文学

3.世界文学

第三章 科学素养

1.科学常识与科普读物

2.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3.世界科技发展成就

第四章 艺术素养

1.音乐常识

2.美术常识

第五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与时事政治

(法规抽象的理论部分删除)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解读

6.《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解读 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主要内容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10.《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11《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第二章时事政治

10.2017天津教师招聘考试:《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篇十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3.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4.认为儿童身心发展蕴藏着极大的可能性,这体现了儿童具有()特点。A.个体差异性 B.发展性 C.整体性 D.独特性 5.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A.六一—十一岁 B.七——十二岁

C.十一二岁——十四五岁 D.十一二岁——十六七岁 6.“客体永久性”观念出现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A.象征性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7.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检验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环境包括()。

A.基础条件 B.师生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物质环境 E.社会环境

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作用。A.描述 B.验证 C.解释 D.预测 E.控制 3.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生理自我 B.虚拟自我 C.社会自我 D.精神自我 E.心理自我

三、判断题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2.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高。()3.认知风格有优劣之分,一般认为场独立型思考问题细致缜密,优于场依从型。()4.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还是应该把中学生当作“孩子”看待。()5.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典型特征。

2.【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指个体在成人帮助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生长高峰期指个体发展的某一时期身高、体重等飞速发展的状况。关键期是劳伦兹提出的,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题中所述为发展关键期。

3.【答案】A。4.【答案】B。5.【答案】C。6.【答案】B。

7.【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DE。中公讲师解析: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

2.【答案】ACDE。中公讲师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3.【答案】ACE。

三、判断题

1.【答案】√。

2.【答案】×。中公讲师解析: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高低。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猴年吉祥语下一篇:四年级上三单元鄂教版作文:中秋节吃月饼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