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2025-06-2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13篇)

1.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一

关于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表格式含教学反

课 题

11 唯一的听众

课 型

阅 读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交流。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学习重、难点

学习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并弄懂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 CAI课件

学具 课本 语文工具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一、谈话解题,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当我们的听众,(相机板书听众),是不是非常幸福?我们要不要好好表现?

曾经,有一位演奏家在最初演奏时,他只有唯一的听众。(相机板书:11唯一的)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学会倾听

读课题

质疑问难

创设自然和谐的学习气氛

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课件出示问题:

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流露出哪些心情?

3.本文唯一的听众指谁?(板书:老教授 我)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师生表演学习第一自然段:

作者开始说他十分沮丧,虽然拥有两个亲人听众,但这两个听众给了他一种什么评价?(引导学生扮演爸爸、妹妹对我进行评价)“像锯木腿”“简直是个音乐白痴”这些话像一盆凉水,浇灭了我练琴的热情。但,后来一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却温暖了我的心。是什么语言呢?

2、分组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画出老人的语言。想一想,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作者产生了什么作用?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朗读课文,独立思考,正确回答问题

师生合作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分组合作学习,勾画句子,交流感受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并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清文章层次

用表演来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3、全班交流:

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

第一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理解溜走。老人真的 “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

第二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理解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第三次对话:她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我为什么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4、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平静的眼神。

找出关键词语和语句,同桌交流感受

多媒体出示描写眼神的三句话

5、课文三次反复出现老人平静的神态描写,可见看似平静的眼神实际上是意味深长,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揣摩,品出内涵。

课件出示填空:

(1)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2)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3)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理解

她慈祥的眼神为什么像深深的潭水?

6、分角色朗读9、10自然段。

7.配乐朗读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观众?板书:真诚无私 敬佩感激

学生思考并交流,对重点语句进行个性化朗读,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

勾画重点语句,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

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发挥想象根据横线填空

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

配乐朗读,感情升华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

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发挥学生想象,填补文本空白

配乐朗读,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

1、填空:

( )的老教授 ( )的小提琴手

2、我想对老教授说 ,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 ,我更想对自己说 。

3、课外小练笔: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请选取这个人给予你帮助的事例来写一写,要着重突出你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口头填空

让学生在检测中达标,在思考中体悟。

唯一

真诚无私的

老教授

敬佩感激

观众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重点是品味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情的语句,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老教授对主人公无私的关爱和主人公对老教授的感激、敬佩之情。教学中我设趣,通过合作学习,师生表演,配乐朗读,想象填空等多种形式来让学生理解文本,体悟情感。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高效。

2.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二

关键词:新课标,能力,导学

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对教材、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 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自主创新等能力的依据。导学的教学活动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增强其知识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或者“灌注式”的教学模式, 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主导作用的“导”和主体作用“学”达到和谐统一, 促进教学活动的最大化展开。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

导学是在新课标下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能得到教学的最大化。学案是教师这一主导角色站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探究的学习方案, 它主要包括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探索过程的方法指导、学习能力尝试或测试等环节。而与此同时,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 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这种教学活动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则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完全提到一个高度, 能使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使其以高涨的学习激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互相研究与提问。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 以“导学”为切合点。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 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 因材施学, 发挥自己的特长, 从而体验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的受益是双向的:一方面, 教师能完全表现出教学活动中指导的作用, 同时还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与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 学生则能完全展现出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人翁的地位, 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 强化能力培养, 还能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 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的位置推向自主探究的位置。

二、导学案的两大动力———“导”与“学”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它不仅能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和学生无条件接受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还能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还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 它建构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 编制的主旨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要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为第一位, 以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学案。因此, 在导学案的教学中两大动力, 即“导”与“学”。

1. 导学案应注重“导”。

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与位置, 不要再像以前那种满堂灌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要受教师的干涉。在课堂上, 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要最大效率地、最充分地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完成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提出并且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 要做到与学生为主体, 要在课堂上充分使学生动起来, 使其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课堂上,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在整个课堂中。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 能更好地使学生做到自主探究与学习。情感态度目标的表述中指出:强烈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因此, 我们的学案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地说, 我们设计的题目要难易适当, 选择的语言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对学生用, 生动有趣, 富有幽默。

教师应该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编制不同的学案, 围绕学生的有效学习来展开自己的导学活动, 注意学生学习的差别和梯度, 好坏的距离等各方面的因素, 以便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 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作用很大, 所以教师这一活动者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学习教学理论相关文章或者知识, 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 这样才能写出好的导学案, 也才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 导学案应注重“学”。

“学”是导学案的另一动力项,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 探究学习, 讨论交流, 让其在自己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而在接受新的知识时能达到灵活变通, 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从而共同进步与提升。

三、导学案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导学案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其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起到一定作用, 因此, 主导角色的教师应该跟学习主体的学生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及时了解学生, 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以及学习困惑和难点,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充分了解学生, 以便能更好地编制适合学生学习和消化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案, 从而有效地促使教学活动的完成。

英语教学提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而这种教学模式中导与学为其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 一方面充分发挥和挖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其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注重和提升了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能力, 从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3.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思考 篇三

一、进行“学案教学”的目的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多年来,教师习惯了“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学案教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并有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案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学案教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2.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编写“学案”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的位置让给学生,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讨论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知识外,还应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大胆提出问题,标新立异,去探索我们的问题。哪怕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我们都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学案”的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在老师设计一个知识结构框架的同时,适当留出部分内容,由学生尝试着总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2.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找出最佳切人点

把握重点、难点并交给学生。知识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生“会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向老师质疑。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和释疑过程中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并逐渐的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人点。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而化学本身又是和人类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科学。因此,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并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英语总复习阶段,尤为重要。

4.及时反馈,加强师生问的交流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反馈。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而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老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指导。这样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又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4.《陈情表》导学案教师版 篇四

知识与能力: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2、串译文段(4),翻译文句,理解文段内容。

3、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4、背诵第四段

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鼓励拓展、教学相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背诵全文

【学习过程】

一、课前测评:(由小组自主完成)

二、情境导入:(略)

三、师生研读第四段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非独( 只有)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庶(或许可能)刘侥幸

2、知识延伸:

(1)独:

相如虽驽钝,独畏廉将军乎?(难道)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残暴无道)

(2)表示难道的词:独、顾、岂、庸、其

(3)有关成语:

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四、巩固测试:

(一)一词多义

1、见

(1)慈父见背(代指自己)

(2)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代指自己)

(3)见欺于王 (表被动 )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看见 )

2、终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与“既”配合使用,相当于“就” )

(2)无以终余年 (结束,度完 )

3、区区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之情 )

(2)感君区区怀(诚挚的)

(3)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小)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没有任何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的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这样看来,我尽忠于陛下的日子远长,而报答刘氏的日子却不多了。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生下来还是婴儿的时候,慈父就背弃了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舅逼母亲改嫁。

七、学生整理导学案,质疑反馈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

5.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五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如下研究内容:

1、英语导学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研究。导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学有兴趣。导学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尤其要注重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形成乐学和善学。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使不同学生有超常发挥,超长进步。

2、英语导学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教师应能依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复习,降低新知门槛;艺术地呈现新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解读文本,有效进行新知示范;遵循学习规律,切实落实新知学习与拓展;及时检测,有效反馈,以学定教;及时总结、科学指导、全面评价。

3、导学案教学资源和内容可操作性研究。通过可行的操作方案确保学生切实完成目标任务,并得到认可和激励。分层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写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实施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评价交流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是:1、个人拟定导学案(容许有个人特色)。2、小组评价交流(流程设计理由,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形成共识),3、课堂实践(检验流程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4、教学反思(从显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5、修正导学案(构建有效导学案模式)。6、课堂再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的能力发展)。7、再教学反思(从隐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8、再次修正导学案(构建高效导学案模式)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经验总结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包括保留有效的个人特色,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导学案模式,在实验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正面和负面),控制和优化无关变量(包括小组建设、组长培养、小组竞争、汇报交流的程序、课堂评价和习惯的养成等),观察因变量(包括分层要求,创意活动等)最后优化导学案的编制,形成论文。

八、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12月――1月)

工作内容:完成课题设计、申报、立项,交流等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二阶段(203月――年6月)

研究一:3月理论文献资料学习和收集。通过查阅关于导学案制作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书籍,逐步掌握了一些关于英语导学案制作的最新动态和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筛选,为研究做好了准备,并召集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统一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记载交流的效果,形成可行性报告,此项工作由祁彬娟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二:4月进行导学案编制实践及编制研究。通过个人编写和小组交流,写出我校英语导学案的调查报告(基本形式,优点和问题),探讨具体的改善方案,统一认识,并落实到导学案的编制行动中,并反馈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我校英语导学案模式的雏形,此项工作由魏龙娥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三:5月,深入实际观摩课堂,观察学生使用导学案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在使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显性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善计划,形成调查报告,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有效模式,此项工作由张丹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四:6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组内交流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学心得并,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校的英语导学案结构,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隐性问题,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高效模式。此项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三阶段(2014年9-10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准备工作,通过再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检验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校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并将成果在全校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1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100元(学校支付)

十、课题指导

李华(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教研主任)

汪玉桂(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6.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六

( 湖南省隆回县石门中学 徐善海 )

学习内容:

Starter Unit 1 ~ Unit 3

学习目标:

1. 掌握26个英语字母 ( 5 +21 ),为以后学习名词变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打下基础。

2. 学会使用 “ 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 Welcome to swh.”

3. 掌握疑问词 “ what/ what color/ what class”的用法。

4. 掌握冠词的基本用法。

5. 熟练运用这三个单元的单词及短语。

学习过程:

※ ※※※定向自学( 15分钟)

1. 默写26个英语字母

2. 默写英语字母中的五个元音字母

3. 自我检测单词及短语 ( 60 个 )

早上好! 在星期一的早晨 做早操

你身体好吗? 制作一张购物单姓氏

名字游戏 相同的

用英语说 一张中国地图 一个橙子

教室的钥匙夹克衫 网球球拍

三床棉被 谢谢 因。。。而感谢

多亏与。。。直尺 规则

遵守校规 违反交通规则 拼写

发音(动词) 读音(名词) 贝壳

闻起来 请你乐意做某事?

高兴的 很乐意 什么颜色

三张红色的床 把门漆上黄色 山青水秀的城市

蓝色的 深蓝色的浅蓝色的

胶水浆糊 浪费的

黑色的 后面 空

煤炭墨汁 墨水

脏的白色 穿白色的毛衣的女孩

和,又 手沙子

乐队蚂蚁 一些

在两者之间两者都 等等

4. 语言知识点

① - Good morning!/evening! /afternoon!

___ Good morning!/evening! /afternoon!

② A: Welcome to …….

B: Thank you.

③ A: How do you do?

B: How do you do?

④ A: What’s this / that ( called ) in English ?

B: It’s a / an ….

⑤ A: What color + 系动词 / 助动词 + 主语 ?

B: ……

⑥ 口语交际

A: Excuse me. May I have your name ?

B: My name is ….

A: Glad to meet you.

B: Glad to meet you, too.

A: What is this ?

B: A ruler.

A: What color is it?

B: Green.

A: What is it used for?

B: It’s used for measuring length.

A: That’s all. Thank you.

B: You’re welcome.

※ ※※※合作探究

1. 小组训练:定向学习( 4⑥ )

2. 加入“翻译吧”

① 欢迎来到隆回县石门中学137班。

② 请用英语说说这是什么?

③ 他的背包里有一把红色的直尺。

④ 在单词“ruler”中有一个字母“l”。

⑤ 请拼写“quilt”。

⑥ 在最后的60天,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学习。

※ ※※※展示点评教师点拨

1. 每组将合作交流部分在各自黑板上展示。

2. 学生互相点评。

3. 教师点拨

① say, speak, tell , talk 的 区别

② 冠词的基本用法。

③ How are you? How’s it going with you?

How do you spell it?

④ 导入由“what, what color”引导的宾语从句。

※ ※※※快乐抢答(PK)

1. 英语有多少个元音字母和多少个元音音素?(2分)

2. 翻译:每天上午上课时当任课教师来到讲台时,我们理应对老师说“ 老师,早上好!”(4分)

3. 单项选择题抢答(共6小题,每题1分)

()⑴ Fan Haibin ____ a key to the bike .

A. is B. has C. belong to

( )⑵ Good evening ____ you.

A. forB. to C. with

( )⑶ There is ___ key,____ orange beside ___ quilt.

A. a; an; theB: a; a; / C. a; /; the

( )⑷ A: What is this _____ in English ?

B: Milk.

A. called B. calling C. calls

( )⑸ A: What color is water which we drink ?

B: _____.

A. red B. colorless C. white

() ⑹ _____ the CPC, we can live a happy life now.

A. Thanks B. Thanks to C. With

☆☆☆参考答案:

1 A 2 B 3 A 4 A 5 B 6 B

※※※※巩固提高

()1. The girl ____ a white blouse has ___ orange in her left hand.

A. in; an B. wears; aC. / ; an

( ) 2. The guilt should ____ once a month.

A. wash B. buy C. be washed

( ) 3. ____ pen you gave me at my twelfth birthday writes smoothly.

A. an B. / C. The

( ) 4. She has a _____ cat.

A. white black B. white and black

C. white or black

( ) 5.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 ?

A. where did she buy a map of China

B. what color does she like

C. what will happen to they if they drive quickly

()6. His eighteen-year-old sister has ___ good finger (身材 ).

A. an B. a C. the

( ) 7.They take a walk outside the school every ___ afternoon.

A. anB. a C. /

( ) 8. The girl who is from ____ speaks English ____ of us five.

A. English; wellB: England; best

C. English; better

( ) 9.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failed to English. You’d better not ____.

A. lose your confidence. B. lose your face

C. have a rest

() 10. We should practice ____ conversations with our classmates in free time.

A. make B. making C. made

☆☆☆参考答案:

1 A 2 C 3 C 4 B 5 C

7.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价值,因为它完善了传统授课模式中一些较为落后的方面,换之以新的生命力,预习对于初中英语学习,尤其对八年级的英语来说仍是必不可少的,预习为接下来的课堂埋下伏笔,预习导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学习。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意义就在于此,它对于初中英语课堂的价值远远大于我们所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我们高度重视并应广为推崇的教学模式。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现状分析

纵观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情况,主要研究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我们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对预习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也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很好地进行预习。探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层面。

在很多老师看来,“教学”就是“教”和“学”,老师的主要责任就在于“教”,而这个“教”指的就是课堂上的授课,所以他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课堂教学上,认为它才是最重要的。老师们认为只要自己讲课讲得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愈多,过分重视课堂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相应地忽视了前期的预习。虽然也会告诉学生要提前预习,但是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对预习的要求不是很明确,或者就是对预习的监控度不够。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不会太重视预习,因为毕竟老师也没有严抓预习这方面。

2. 学生层面。

可能是因为老师对待预习的力度不够,没有强烈要求学生做好哪些预习工作,所以部分学生就受此影响,忽视了预习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在很多学生看来,预习作用不大,毕竟上课时老师还会再讲一遍,那么前期预习就相当于在做“无用功”,不过是浪费时间之举罢了。他们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知,内心深处就对预习有一种抵触心理,就不愿意去预习,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这样就会使得课堂学习导入慢,学生反应慢,学习状态不够好,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不佳。

二、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导学案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案,是通过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内心深处喜爱它,愿意主动去学。这种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要的,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处于中间位置,没有了七年级时的新鲜感,也没有九年级面临着的巨大压力,他们就更加需要这种兴趣了。预习导学就是导学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后期教学工作的先导,若是没有预习,学生对后面的内容可能就不会掌握的太好,难以跟上进度。英语老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这点,知道预习导学的价值所在,在课堂上大力推崇这种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英语成绩好的初中生,必然有在上课之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所以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轻轻松松跟上老师的步调,对所学知识能够轻易理解。导学案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拥有主动意识,真正地将学习看作自己的事业,预习导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通过这种预习导学,学生不仅对接下来的正式学习有了良好的基础,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所以,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都有无比重要的价值。

三、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策略

1. 巧设预习导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预习导学对于这节课来的授课说意义非凡,因为一开始的预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堂课的初步掌握情况,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态度。要怎样在最初就让学生愿意预习呢?首先肯定要给他们设置好的预习导学情境,有那样吸引人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内心深处迸发出那种对预习的渴望。所以老师应该要在最开始巧设预习导学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会学到《Food Festival》,如果是中文的话,这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所以老师就要利用这点,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给大家渲染一种浓浓的食物文化氛围,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出各种食品,带领大家进入那样的情境中,一下子就让学生走进书本,愿意去预习。有了这样的预习想法,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就能进行预习工作了。巧设预习导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2. 开展预习导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导学活动对于初中英语预习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一项,因为英语的语言性,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不能太枯燥无味,否则是埋没了这门学科的优势。既如此,老师在预习导学中就要根据此特色,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立足于书本却脱离它,不能照本宣科,囿于传统,而要鼓励学生自主预习。例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有一课是《Our Clothes》,在进行这课的预习时,老师可以很好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让大家说说自己身上的衣服,还有就是谈谈一些设计灵感,再进一步谈论他们喜欢的服装颜色啊、款式啊,总之就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先让学生接触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侧面的预习导学,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说你要去预习,而是借助于这些小活动,达到预习导学的效果,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这种预习导学活动,创设了非常好的预习铺垫工作,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他们对预习就不再是反感或者存在错误的认知了。开展预习导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实现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3. 设置问题进行预习导学,激发学生全面思考。

问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若是没有问题的引导,学生就不会积极思考,去找寻问题的答案,那样对于知识的理解也难以进入更深层次。英语虽然不用像数学那样做很多的题,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问号要去解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就可以不依靠问题了。反之,在初中英语预习中,老师还是要多向学生提问,设置问题进行预习导学,借此激发学生全面思考。例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会学到《Feeling Excited》,这是对情绪的一种学习,老师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完全可以设置很多问题,对预习导学进行辅助,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预习。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多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有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被这些问号羁绊住,就想要去知道答案,就会主动地去探索、预习,积极思考,想得更多、更全面。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知欲以及求知心都会上升,对预习就更有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设置问题进行预习导学,激发学生全面思考,促进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4. 检查预习导学效果,客观评价学生的预习。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所谓预习,不是说看过一遍课本就可以了,也不是只要知道了它大体讲的内容是什么就够了,还要懂得更多,以一点扩散到线、面,从多个角度感悟,这样才是充分发挥预习的最大作用。很多学生在预习英语时,总是会囿于“主题”这两个字,以为只要掌握好它的大体内容就足矣,其实不然,还要多读、多悟,要进行深入的预习。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老师就要对他们的预习进行检查,客观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后期预习准备。例如,仁爱版八年级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一单元是《Our World》,这样一看我们也就知道它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世界的,所以有些学生在预习时就只是简单看一下其中的文章,不会仔细去探索更多。所以老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知道他们在预习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工作,检查预习的效果如何,客观评价他们的预习,对他们通过预习的所学所知,要有公平全面的点评。只有做到了这点,学生以后才会真的用心预习,不会仅仅走马观花地过一遍,而是带有目的、真正去进行预习。检查预习导学效果,客观评价学生的预习,提升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很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帮助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现状,探索学生不爱预习的原因,思索后知道了导学案中预习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所以老师们应该相应地采取一些策略,从而充分发挥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兴趣成为前进路上的推动力,让主动成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通过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突破,最终实现课堂最佳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宫丽艳,王忠莉.谈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1(12):40-40.

[2]韩利彩.浅谈初中英语导学案在预习中发挥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c版,2014(5):120-121.

8.初中英语学案导学教学应用浅析 篇八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案导学 应用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一些英语教师逐渐熟悉、认可并接受了这些新理念,但是将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真正应用在实践中的还不太多,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将这些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微乎其微;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教学发展需要时,学案导学对于改变这种现状就十分必要了,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学案预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主要环节;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学案在课堂中非常重要,学生学习知识按照老师的方案进行的学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载体,它是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改变课堂有老师操控的好方法。

一、 学案导学的作用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实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由老师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让师生互动,让学生脱离题海,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同时,通过在教学时运用“学案”,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培养自我学习的好习惯,能够在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课程内容提前预热,让学生感受自己当教师的氛围,能让他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更加投入和配合,同时也改变了老师包揽式的做法,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

二、 学案导学在各课程模式中的运用

1. 在听说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进行听力练习前,让学生对听力材料中的图画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大家思考。同时老师带领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经过对图片的分析和猜测后,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在听录音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完成听力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重点,按照听力内容把本课的基本句式或重点词汇等作为漏词的内容设计一个漏词填空或对话排序的任务,加强学生的记忆。当学生反复听听力材料,对材料相当熟悉之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跟读,这样,既可以使有限的听力材料得到反复听、反复用,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听、说的技能,也能帮助学生熟悉背诵语言材料。在练习说的能力的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任务,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核心对话,进行模仿练习。同时教师要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指向真实的任务,结合以前学过的相关语言,在自我创设的情景中进行综合语言运用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2. 在读说课教学上的运用

在进行读说课堂的教学时,主要训练学生跳读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能够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当学生进行默读时,教师就要将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不能在一边不停地说教。当学生结束后,教师可以将阅读策略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如何提取有用信息,学生通过自读,小组交流问题等形式,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教师进行点拨,小组交流展示。还要让学生学会深层次的阅读,注意文中的细节问题。这时,老师就要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层层递进,要让学生感受到由易到难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有效的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量。

3. 在阅读课教学上的运用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课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文化和语言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阅读规律,促进英语教学和发展。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来获取新的知识。相互之间还要交流沟通,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阅读也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提高,学生通过速读、细读对文章结构,句子语法结构有了相关了解,在写作之前,给学生布置好活动任务,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选出不同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以便使交流成果当堂共享,出现的问题当堂解决。然后,再根据合作交流展示的成果进行构思、写作及修改,提高对英语文体的敏感度,增强英语写作的文体感和语体感,将语言操练落实到笔头上,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 结语

实践证明,实行英语学案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减轻老师的负担。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发展,初中英语学案导学的优化实施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对于初中英语学案导学及其优化提高,在坚持新课程理念和标准的同时,也要根据初中英语及其学案导学本身的特点、规律,坚持目的明确,客观科学和具有指导性及可操作性。教师应理解并依据新课标中的要求,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心里和生理方面的不同差异,认真设计好该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其它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显示出学案导学的极大优势。

9.让导学案为初中英语教学添光彩 篇九

一、导学案的含义与重要性

“导学案”即“导学方案”, 它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它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英语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所重视的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更关注学生如何学。 以“学案”教学为依托, 给学生提供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都是课堂的小主人、小老师,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实、有成就感,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渐进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由浅入深。预习导学环节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逐渐养成良好的主动预习的习惯。

2.针对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预习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点所在。

3.趣味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在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要有一定的启迪性,尤其是问题的设置不能死板,要多设置一些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预习题型可以是连线、猜意、填空、纵横字谜游戏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这样预习效果会更好。

4.实践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检查。预习题目的设计最好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得以检测, 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也才会重视,预习才会更有效。

5.减负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不能太繁冗拖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减轻教师、学生负担,而不是给学生加一本习题集。

三、导学案的课型设计与要求

每个单元根据教材内容分成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写作课、练习课及测试课。

听说课: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一)通过对话材料为阅读课提供背景素材。(二)通过对话材料训练学生听懂各种场合下英美人士的交谈。(三)通过对话材料,训练学生在与对话相同场合下怎么与英美人士交流。基于以上目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求学生能听懂与本课对话相同或相近的录音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模仿表演,也可以根据对话给出同样的场景,让学生进行交流。

阅读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编写导学案时, 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背景资料,对如何导入课文,如何把握主题思想,理解文章细节等都提出了一定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再在课堂上交流,对某些主题和观点性问题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等小文章。

语法课:主要讲解本单元重点词及句型的用法,掌握专项语法,如被动语态专项及宾语从句专项等等,使学生有较强的语言基础知识功底。

写作课:主要是教授学生写作技巧与方法。导学案的设计要多采取图标式或流程图,也可根据每个单元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写作特点与风格,采取读写结合的微格技能训练方式,提供写作主题。

练习课:主要是在指导学生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增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加一些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使用导学案的课堂组织形式

如果要使“导学案”模式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我认为重点是抓好课堂组织形式。

1.预习引导,明确任务

教师提前把编制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 要提出具体要求,明確指出要完成的任务:教学目标、预习重难点及自我检测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自主探究,排解疑难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预习目标和重难点,将个人获得的相关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排解疑难问题。如果还有不能理解的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再次讨论并解决。

3.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同时,对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予适时引导点拨,各学生根据学习讨论的情况得出最后结论,然后再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难点、疑点和易错点等知识。

4.成果展示,分层精练

每个小组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练习题答案,教师要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 并对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做适当的讲解和补充,然后再展示难易不同的提高题,教学生如何举一反三。

5.交流点评,总结促能

对于典型易错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讲解,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要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最后由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五、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自主学习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课前学生就要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大胆解答难题。如我们在学习译林版第二单元的Reading部分时, 让学生完成导学案的【Preview】部分的字词练习。而【Notes】部分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双语练习,对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了解, 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把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写下来,以便课堂上讨论解决。 【Practice】【Production】这两个环节让学生把他们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2.课堂讨论合作

课堂上可采取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等方案。 导学案内容也是分层次的。有些问题一个人无法解决时, 让同学们围绕导学案上的某个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因为教师是依据导学案进行备课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使用导学案时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堂上师生的对话合作, 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

因为教师是依据导学案进行备课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使用导学案时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堂上师生的对话合作,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

六、导学案的现实意义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导学案的作用便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导学案”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中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中,如果充分利用“学案导学”来进行教学,一定会为英语课堂添光彩。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教育部

[2]曾葡初.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10.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十

关键词:英语,导学案,编制,误区,对策

导学案是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南针、路线图、方向盘。“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关系到我校初中英语 “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成败。因此, 加强导学案的编写指导和使用的管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误区一: 课前预习等同于浏览英语课本。

课题组成员编制 “导学案”时, “课前预习”部分个别课题组成员采取阅读第几页或者把从英语课本上的一些内容以填空的形式简单地摘抄到 “导学案” 上。这样学生就会在英语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 从而使学生缺失深度思考的过程。

对策一: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就可以明确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重难点和教学结构, 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因此在编制 “课前预习” 部分时, 要把课堂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变取为找, 变取为思。这些问题的设置应呈阶梯性, 由易到难, 由浅到深, 问题层次化, 可分为基础、中等、较难三个层次, 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学英语时, 能够根据“导学案”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误区二: 学习目标设置不明确, 过大、过于笼统, 操作性不强。

对策二: 设置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置要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本的特点、课时容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明确、具体、合理、可操作性强。使每一节英语课都有清晰明确的教学方向, 这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使每一节英语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误区三: “导学案”编制得太难, 没有层次性。现在有些课题组成员经常抄一些中考英语复习题或中考英语试题。他们总是认为这些题是英语专家反复筛选的好题, 值得一用。

对策三: 因为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不仅要有层次性和梯度, 而且要能引导学生低起点、小台阶地认识英语课本, 理解英语课本, 能引领学生的英语思维活动不断深入。可以先填空再选择再完成句子, 先易后难, 使优秀生从 “导学案”中感到挑战, 一般学生受到激励, 后进生也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误区四: 总结反思缺乏引领。

许多 “导学案”都有 “总结反思”部分, 但是在 “导学案”中都是留下空白, 让学生自己填写。由于学生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所以 “导学案”使用后 “总结反思”部分仍然是空白的, 效果不佳。

对策四: 好的总结反思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生成、重组、整合, 建构英语知识网络, 完善英语认知结构,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总结反思部分, 英语教师应该提出具体的要求, 明确总结反思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误区五: 课后作业缺乏选择和梯度。

较多的 “导学案”中课后作业部分多为英语练习题的堆积, 编制人不注意练习题的典型性、代表性和整体性, 不注意学生个体智力的差异, 很难发挥课后作业的功能与作用。

对策五: 教师在编制 “课后作业”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1) 题型要多样, 题量要适中, 不能太多, 以30 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 2) 课后作业的布置必须与英语课堂教学同步, 兼顾整个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 3) 紧扣重点、难点、考点, 具有针对性及典型性。 ( 4) 难度要适中, 既面向全体, 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 促进优秀生成长。 ( 5) 规定完成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英语课外作业,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六: “导学案”编制过程中, 没有充分发挥英语备课组集体的智慧, 而是将编制 “导学案” 的任务平均分派, 个别课题组成员为完成编制任务, 没有认真地研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本, 不分学科特点, 不区分英语教学内容不同, 千遍一律。再者, 课题组成员一人编制, 大家共享, 既编制 “导学案”又撰写教案, 时间、精力都无法保证, 因而 “导学案”的质量也不是很高。

对策六: “导学案”的编制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提前确定 “导学案” 的编制人, 开始编制 “导学案”, 所编 “导学案”在前两周的集体备课时, 编制人要先说明自己编制的思路, 对 “导学案” 的内容、使用中的处理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可能的生成性问题进行说明。然后每位教师都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大家共同讨论, 定出最终意见, “导学案”的编制人负责记录及修改完善。编制人将定稿后的 “导学案”先交给备课组组长初审, 备课组组长要从 “导学案”的内容到形式认真把关, 确定没有问题后签字, 然后交给课题主持人。课题主持人要按照 “导学案” 的内容要求、格式要求等最后审定, 认真把关。

只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 就一定能够解决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就一定能够在实施初中英语 “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做出自己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何尧.当前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写误区及矫正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3) .

[2]刘安汉.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 (6) .

[3]侯国伟, 葛玉宏, 邹庆松.高中化学导学案编制的误区分析及其对策[J].化学教与学, 2012, (6) .

11.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十一

对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很多学者和教师都针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总结以往的研究结论, 笔者认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实际上是一种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 运用导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案的教学载体, 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现象, 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堂上,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学案, 对相关的教学材料进行品读, 通过对于整体教学内容的了解和熟悉, 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好准备。

二、学案导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先行, 教师主导,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英语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活动性原则。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创设丰富的、有内涵的背景, 开展多样有创意的活动, 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勤于动脑、动手, 也可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答问题。

2. 创新性原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勇敢求知, 勇攀高峰, 求新求异, 学案问题设计要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

3. 民主性原则。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法,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而是学习活动的经纪人,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引路人, 讨论问题的平等参与者, 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 教学相长过程的直接受益人。

4. 层次性原则。要从学生、班级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 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要设计出既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 又尽可能满足有余力同学的需要, 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课堂活动前, 教师应确定教学内容, 对教学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编写学案。学案设计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当堂反馈和课后反思5个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各个方面:

1.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新英语课程标准、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合理处理教材, 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 正确高效的课前预习。将编好的英语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第二,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3. 精讲答疑的课堂探究。精讲答疑是以学生课堂上的相互讨论, 独立自学为前提, 需要教师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依据,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答疑。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对于进行精讲的课堂内容和语言要做到精。第二,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 不要一味地强调面面俱到, 应该以学习讨论和自学的结果为依据, 对问题疑问进行答疑和解答。第三, 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答疑。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点拨, 基本能自己解决的, 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 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自学讨论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同时, 教师要经常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讨论的现象进行表扬, 以鼓励学生的课堂活跃和积极性。

4. 重点突出的练习巩固。设计课后练习应该注意针对本节课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进行, 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让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不知不觉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还要注意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设置时要有所区别。较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较高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课堂完成的练习题不应课后完成, 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又能给教师以直接的反馈, 让教师可以直接针对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需要注意和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 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有可操作性, 讲求课堂的时效性, 切勿流于形式。

2. 英语“导学案”的运用要与教学管理挂钩。

3. 英语“导学案”应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有三点: 用好、填好、留好。英语“导学案”作为课上的学习材料, 学习的依据和指导, 要高效完成, 做到“个个动脑, 人人动手, 全员参与”。学生要认真填写, 并且要保存好, 作为复习材料。对教师的要求: 要恰到好处地用好, 不做无用功, 再忙再累也要及时检查, 并记录在案。每节下课时收回, 有时内容没完成, 下次完成时收回, 这样不给“懒”学生留有偷懒的空间。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改革, 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要组编整套导学案工作量大, 困难多。学生要借助导学案自学, 也可能不适应。但导学案教学法导入了各种有效的方法, 容易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 激发求知欲。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体会学习的基本程序, 知识的把握技巧, 由“观察模仿阶段”进入“自我控制阶段”, 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学会高度概括技巧, 简化学习内容, 优化知识能力结构, 为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所以, 只要我们放开思想,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进一步优化导学案教学的质量, 导学案教学法就能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散发出闪亮的光芒。

摘要: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教学方法正由传统的“教”为中心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方向转变, “学案导学”正是适应这一改革的具体体现。该模式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进行的探究, 体现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案的利用,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从“学案导学”模式的涵义、基本原则、环节等方面, 探讨“学案导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可应用性。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12.浅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有效设计 篇十二

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生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体作用。导学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集中、重点突出、简化点难、现学现用”。这样有利于教师引领指导,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得以幸福从教,学生也乐于探索,科学有效的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教学目标趣味性全面性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42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以注入式教学为主,教师惯用自备的传统教案进行教学。教师单纯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课,学生之间没有交流,其思维无法扩展,能力也就不能得到体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国家也在近几年大下工夫,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我们作为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总结和吸取各种得与失的经验,最终认为,进行有效的学案导学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突破口。

“导学案”也可以说是传统教案的精华提升版,是由原来教师自备、自用的“教案”转化成师生共用的、具有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学案”。它主要是由“预习导学、课堂探究、延伸扩展”三大板块构成,尤其是在 “预习导学” 这一环节上,作用显得更重要和突出。在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导学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和科学,对于促进学生整个学习环节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校英语组教师也一直将如何科学地设计出高效合理的导学案作为一个共同研究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摸索探究和实践,在设计原则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设计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能够对整个学习内容做到心里有数,明白本次学习的重心所在。设计学习目标要适度且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便于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他们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要求,个人或小组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发现并整理出疑难问题,得以顺利完成自学任务。为帮助学生轻松上阵,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如在教授外研社七年级上册Module 6 A trip to the zoo(Unit 2 The tiger lives in Asia)这一章节时,学习目标是了解和学习各种动物的所处区域和饮食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预设问题帮助学生简化难点。可提问如下:Where does the tiger live? What does it like to eat? What kind of animal lives in Africa?等等。这样便于学生操作,也便于教师检测预习效果。

二、设计导学案时要考虑到一定的趣味性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及合作。导学案设计除了要求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外,还要有知识储备点、能力训练点、重难点,当然更不能少了情感体验点。设计的题型形式多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单词或重点词组的预习方面,除了传统的看英文写翻译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出其他形式,如连线、猜意、改错、填空或字谜游戏等。如在新词组pay attention to的预习环节中,我们可有以下几种设计方案。

1.pay attention to (英译汉)[CD#4]

2.Xiao Ming speaks very good English, Because he always pays attention to his pronunciation.小明说了一口好英语,因为他很[CD#4]自己的发音。

3.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改错题)。

形式多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单调枯燥,激发了合作探究的兴趣,预习效果会更好。

三、导学案的设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面向全体学生

设计的题目太难,中等生和后进生容易丧失继续探究的信心和动力。但设计得太容易,一是不易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二是学生缺少经过动脑之后所获得的喜悦和成功体验。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合作探究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思索、交流,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学习兴趣也跟着激发出来,在自主性学习方面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外研社八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1“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bout 1.37 billion”的导学案设计中,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单位数字的正确读法和写法,我们可以分几步走。

1.归纳one到ninetynine的单词记忆技巧。

2.总结各种单位名称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的语法规则。

3.要求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读出并写出不同长度的数字单位。

4.出几道与单位数字有关的选择题,其中包含着“millions of /thousands of/ two hundred” 等较难和容易出错的语法知识。

在这些设计题中,任务1是基本所有学生都能解决的;任务2多数学生能解决,因为在七年级也曾出现过类似语法;而任务3则可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读出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表达。如:8,742 (eight thousand,seven hundred and fortytwo),1,370,000,000(one billion,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 million),2,000,030,000(two billion and thirty thousand),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取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会随之大增。而任务4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发现问题,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二次备课,更高效地解决重难点。

四、学案的设计符合对学生及时进行肯定性评价的心理特征

肯定性评价,是对导学案设计的一个检测和有效补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所布置的预习作业要加以检查。例如,小组长组织各组成员进行预习准备后,教师可以抽学生朗读生词,或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在全班面前示范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对发言者及时表扬和鼓励;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让大家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得以在课堂上体现,学生才会重视,预习才会更有效。设计的题型不要太繁冗拖沓,那样学生会反感预习作业,也不便于进行检测。因此在设计预习题时要注意设计出有利于检测的题型。

在明确了导学案的四大设计原则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原则,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的各种导学环节如词汇、语法、阅读等题目类型。

(一)词汇的设计

1.中译英,英译中。该题型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借助词典或词汇表完成任务,适用于每个Module 的Unit 1新授课程。

2.填空题。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同时可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3.连线。该题型比较具有趣味性,内容可以是反义词、词义配对、单词与图片等等,图文并茂,学生容易理解。

4.首字母填写。我们给出生词首字母的目的就是降低题目难度,使更多的学生达到预习的预期效果。

5.字谜游戏。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题型,但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设计。方法是把生词设计在一张字谜表格中,旁边写上一些提示字母,或有新单词的中英文解释,学生可根据提示在字谜表中填入生词。

(二)语法的设计

1.找规律,得结论。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法,也是语法预习中常用的题型。以形容词比较级为例,可设计如下:①Shanghai is busier than Hongkong. ②London is bigger than Cambridge. ③Tom is older than my son. 总结:形容词比较级的句子结构是[CD#4]。 学生在经过观察和讨论之后,很容易得出结论。

2.改错。

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题型,要求从句中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它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语法的记忆能力。在归纳总结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后,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句子中英互译。

在预习获取了某个语法知识点之后,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检测学生对语法了解的程度。但如果涉及较复杂的复合句,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可以视情况而用。

(三)阅读能力的设计

1.判断True or False。初读课文,判断句子对错,也可以要求学生改正错题。设计的题目有能直接从文中获取答案的,也有通过上下文推理才能判断的句子。

2.找主题句和支撑句。

这类题型适用于科普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对学生理清全文的思路很有帮助。

3.从 Yes/No questions到WHquestions。

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呈递进式上升。如在外研社九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 2 A book review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阅读课中,我们先设计几个低难度的问题,①Does Tom have many exciting adventures? ②Did Mark Twain write it in 1876?然后是几个较开放性的问题,①What kind of story is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②When and where is the story set?这就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更高了一步。

4.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完形填空,相对难度较高。

总之,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一定要注意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要,遵循以上所说的四大设计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任务,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探索中提升学习潜能,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授之以渔,享用一生。”教师只有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师生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13.初中英语表格式导学案 篇十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导学案 牛津英语教材

一、导学案在初中英语中应用的背景及意义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其主要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导学案在初中英语中应用的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人们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最终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而学生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教的质量高低。因此,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入手,这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现在的教学中,部分老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注重课堂气氛去,反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最后拿不出实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导学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运而生。

(三)导学案在初中英语中应用的意义。

导学案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造有效教学环境,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导学案。最重要的是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的课堂角色及工作方式发生变化,激发老师的热情及积极性,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英语教师队伍。

二、初中英语导学案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应用

(一)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导学案。

初中英语导学案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导学案,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班级上课时候的整体氛围及牛津英语教材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的特性,编写出适合学生的英语导学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学习的“导学活动案”,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提前发放给学生,及时收回。

在导学案编好之后,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及时地填写或者是阅读,解决一些问题,剩下不会的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听老师解读。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与目标,就能够有针对性地上课,从而达到初中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把导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导学活动案”和课本,进行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词汇、短语及本课时的知识点,可以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导学活动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自主完成可以掌握的内容,并在“导学活动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其余的未掌握的或有难度在课堂教学中解决。之后,老师应该及时收回,方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让老师掌握学生到底是英语词汇方面出现了问题,还是说学生在应用方面欠缺,在下次英语教学活动中,老师就能够更好地指导,并且加以解决。同时老师应该对学案进行精心批改,准确统计,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教学、考试的要求进行备课,形成一套实用性、高效性的解决方案,备以后使用。

(三)将多媒体与导学案有效结合。

导学案在初中英语牛津教材中的应用,还表现在将多媒体与导学案有效结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逐渐在英语等各个学科领域应用,这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导学案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导学案上为学生提供的内容,再加上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的良好图片和影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有效活跃起来,且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点。通过课堂教学,借助于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进行整理、总结、反思、运用,使学生完善知识、形成方法、促进反思纠错,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老师借助多媒体音乐,根据导学案给学生提供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快乐之中,更好地记忆词汇,既不枯燥又不易忘记,印象更深刻。因此,英语导学案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果的。

三、结语

初中英语导学案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应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英语导学案教学,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逐渐在很多的教学中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那种状态,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节奏及老师的引导,准确地把握自己,把握课堂。文章通过研究导学案在初中英语牛津教材中的应用与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意义,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凌茜,胡远鹄.导学案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兰州市榆中县某中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1.20.

[2]周钰.以学案导学为依托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J].苏州大学,2013.10.01.

[3]蒋秀娟.对高中英语学案导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4.05.3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国税函2006年526号下一篇:信托业商业同业公会组织章则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