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2025-02-1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一

年 终 总 结

一年来,客户服务中心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指导与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之处,为了2004年能在整体工作上有所提高,现就客户服务中心一年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请公司领导阅示:

一、日常管理工作:

客户服务工作贯穿物业管理过程的始终,涉及事务较多。无论事情的大小,客户中心人员始终坚持公司的质量方针理念,为业户提供优质的服务。⒈ 业户信息受理工作

客户中心本年受理业户报修2400次,各管理员自行巡查报修377次。接报后客户中心及时将维修通知相关部门,由于信息受理、处理及时因而未出现因服务不及时而引发业户的投诉。同时为加大信息受理量,方便业户办公,考虑到大厦内办公的业户不少是香港及外国公司,其作息时间与国内公司有所不同,因而管理处在原来固定值班台的基础上,又延长了晚上值班制度和周六值班制度,虽然客户中心员工辛苦,但能为业户提供方便,大家觉得累一点也值。

2、主动积极的管理费收缴措施保证了费用的收缴

每月1号,由客户管理员将收费通知及发给业户,对一些不在联合广场的业户通过发传真,挂号信,特快专递等方式及时将业户应缴费用告诉业户使其能按时缴纳管理费。

每天与收费室沟通,将本月及上月业户缴费情况进行核对,及时将收费情况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向管理员通报费用收缴率使大家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收费情形,做到心中有数。

每月中旬对未缴费业户发催费通知单,全年共发516次,对在联合广场办公的业户,客户中心管理员采取上门、电话催缴方式督促其交费。对另一些不在联合广场办公的业户则通过发传真,挂号信,特快专递等方式进行催缴。并且对业户的一些欠费原因进行分析,不因催缴欠费而影响与业户的友谊。通过以上种种努力客服中心保证了每月都能实现公司下达的指标:当月底收费率95%,下月10号前99%为公司资金运转及时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通过对业户回访、访谈拉近与业户的距离

客户中心是公司与业户之间的桥梁,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正如公司领导曾说过:70%的矛盾是因沟通不及时引起,一年来客户中心对业户进行了1417回访与访谈工作,通过这些回访与访谈工作客户中心了解业户对管理处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向管理处反映业户的意见。同时也向业户传达管理处的信息,互通有无使业户也能了解管理处避免因相互间的不了解而出现不必要的矛盾。

今年上半年管理处向业户发放了《顾客意见征询表》调查显示顾客满意率为97.8%比去年上半年的94.6%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超出了公司的服务指标:顾客满意率不低于95%。此情况表明我们对业户的服务得到了业户的认可,日趋完善。

4、业户的投诉是我们工作持续改进的动力

对业户投诉100%受理,100%处理并且业户满意率为100% 今年客户中心受理业户投诉8项,在接受业户投诉时实行首问责任制本部门能解决的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传达给相关责任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并及时跟进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如:在处理A3710业户投诉事件中,接到该司陈文明总经理投诉我处保安员服务态度恶劣本人及时与该区管理员与保安队联系,核实事件经过在得到明确答案后管理员与保安队及时上门向业户道貌岸然妥善处理了业户的投诉,得到了业户的谅解。另B座业户不了解管理费的收取,提出要求降低管理费,引起很大反映。中亚燃气公司与B座几个公司协商提出要求降低B座写字楼的管理费。客户中心管理员在与该公司工作人员交谈中得知此情况后,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立即向部门领导汇报,做好准备。并主动上门与该公司进行沟通,一方面向业户提供各种收费依据,另一方面不断配合领导向其耐心解释做工作,同时客户中心在得知B5F益田地产公司向其提供背后支持后,立即上门拜访益田地产公司领导从不同的角度耐心沟通做工作,从内部瓦解他们。经过多方面努力,终于圆满解决了此次事件。通过处理各种投诉,也极大的增强了客户中心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前期清欠工作

对前期清欠工作,客户中心与收费室核对,将所有欠费业户都作了详细的统计,列出了欠费明细。并与未入伙业户进行沟通督促其入伙,B座1201业主深圳市募捐委员会,其房产自拍卖以来一直未入伙,欠我处管理费达一百多万。为了追讨此欠费,在管理处领导带领下客户中心多次与募捐委员会联系,洽谈解决前期欠费事宜。经过多次沟通已达成基本意向同意缴交前期欠费。针对一些协商解决不了的业户,客户中心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欠费问题。如:圣德园、胜瑞通案件,在追讨欠费期间客户中心积极配合公司法律顾问,收集提供业户欠费证据:业户欠费时间、我处催费信函等,有力的支持了清欠工作。并且依照公司领导的指示对一些欠费的业户发律师函,如:招商银行、一辉公司、江山宏,保证了我司的利益。

6、开展丰富的多种经营创收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联合广场的空置场地,客户中心对所有空置物业进行清理,登记在册。制定相应的场地租用价,出租创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联合广场A座大堂后门空地出租创收数万元;锹形公司、高比斯公司,广东移动通信等长期租地下室空置房合同年总金额达十多万元;益生堂、中山华裕等公司租用楼层空置电梯厅合同年金额也有数万元。

另对部分未入伙欠费单元,为了能及时收回这些费用,采取了灵活的方式,代业户出租空置房,租出后以租金抵前期欠费。此方式即可为业户分忧解难,也可使我处能及时收回欠费。如:A51F业户长期以来一直空置,其欠我处管理费已达数百万之多。为了使其能尽快 出租创造效益,客户中心联系多家租户,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出租方式。虽然最后因业主产权纠纷而未能达成协议,但管理处为业户着想的办事态度得到了当事业主的认可,并且也为日后处理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案例。

7、科学、优质的平台服务 咨询台作为管理处窗口中的窗口,它最先面对业户,咨询员服务水平的高低,让业户很自然的认为此即为管理处的服务水平。因而客户中心很重视咨询台的服务,要求咨询员参加管理员的日常培训,以提高咨询台的服务水平。在公司引进了新的信息发布渠道(液晶显示屏)后及时组织咨询员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相求咨询台及时更新发布信息,并且在客户中心努力下这些工作正逐步走向正常化。

8、加强二装管理

二装管理是管理处的一个工作重点、难点。客户中心先后受理了业户整单元装修申报18户,局部装修56户,为了使二装管理符合公司管理体系的要求,客户中心首先从资料的收集上严格把关,不论是局部装修还是整体装修,都按公司要求收集、填写资料,在图纸、手续、费用缴清的情况下,审核无误后方可开工。其次,装修期间客户中心与管理处各部门联系,共同管理好二装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业户的装修在不影响别的业户正常办公的情形下顺利进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二装现场的管理,在管理处领导指示下,制定了二装管理新规定,在二装现场张贴《二装现场巡查表》要求各相关专业部门在二装现场巡查时,必须在表格上签到,共同加强对二装现场的管理工作。对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发整改通知书,要求装修业户限时进行整改。

9、发扬团队精神与相关部门搞好协调工作

客户中心是管理处的一块砖,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做好业户服务工作。作为管理处对外窗口,信息反馈的神精中枢,管理处对业户服务质量的好坏,业户对服务评价大部份都是通过客户中心得到反馈。因而注定客户中心与公司各部门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客户中心对一些本部门解决不了需相关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经常是召开部门协调会,在内部网上发工作联系单,发通知单知会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对收集了解到的业户信息、意见、建议,客户中心都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公司管理处各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共同解决问题,为业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0、信报收发工作

联合广场有近200家业户申请了信报箱的使用,信报室对以上业户都做了详细的登记及进行了电子档的归档。今年收发室共收发特种信函近6100份,由于提出了新的服务要求信函都由信报收发员于当天送至业户手中并签收。因而无形中加大了信报收发室的工作量,特别是每逢周末两天信报累计量大。为了做好信报收发工作,避免因信报发放不及时引起业户投诉,客户中心每周一都加派人手到信报收发室派发信报,保证了业户能及时收到报刊、杂志。经过客户中心细致、到位的服务,大厦今年未出现过一次因信报收发不及时而引发的业户投诉。

11、培训工作

今年客户中心人员流动较大,一些老员工因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公司,这就使得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较之以往有一定的下降,公司也招了部分新员工为了尽快使新员工适应其工作岗位,做好新老交替工作,客户中心制定了新员工培训计划,把《工作规程》《管理制度》纳入到培训中;针对客服中心上班较忙,因而我们把客户中心的培训工作尽量安排在中午或下班时间;为了让新员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业务知识客户中心还加强了培训频次和时间,在周未安排新员工进行培训。并在培训中采取灵活互动的培训方式,不仅有讲课式的经验传授还采取换位培训,让管理员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培训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大家的业务水平在培训中得了到提高。

1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由于上半年非典流行的原因,大厦的社区文化开展并不是很丰富,但非典的横行也为我们推进社区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生命在于运动。

为了搞好联合广场社区文化,在管理处领导的指导下,客户中心积极策划、实施管理处的社区文化活动。先后策划、实施了“第二届‘联合杯’象围棋业户联谊赛”、“第二届‘联合杯’乒乓球业户联谊赛”及物业管理协会举办的“首届‘联合杯’物业协会登楼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客户中心全体员工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因而这几项社区文化活动在客户中心全体员工与其它部门配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物业管理协会领导、公司领导及业户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使客户中心从活动中丰富了开展社区文化的经验。为今后社区文化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13、客户服务中心的业户档案、基础档案与运行档案管理 客户服务中心有此三大类三十三中档案,需按相应要求进行不断更新和整理归档。为保证所有记录均具有可塑性,每项档案均有“资料收集——整理编号——分类建档——统计分析”四个过程。特别是每月初,客户中心均投入人力与精力仔细进行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使各项档案运行能满足质量体系要求。

二、客户中心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客户中心对物业管理工作又多了一些认识。在公司领导的带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取,丰富业务知识,力求服务的完美。因而在对客户服务工作中得到了以下一些工作经验。

1、加强与业户的沟通工作是我们客户中心开展其它工作的前提

通过与业户沟通,发现沟通良好的业户,提出的问题少,缴费及时而且所提问题好解决,对管理处的工作也很配合。缺少沟通的业户反而经常会因一些小事投诉。为此客户中心尽量多与业户接触,通过回访、访谈、社区文化等不同的渠道接近业户,拉近与业户的距离,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业户交朋友。

2、使我们的服务略高于业户的需求

在日常工作客户中心尽量把为业户服务的工作做到前面,做得主动。如业户办理空调加时、物资放行,在回访、访谈业户时客户中心就要求管理员就把空调加时单、物资放行顺带给业户,并把办理这些手续应注意事项告知业户。这样就避免了业户在需办理以手续时多走弯路导致对我们的服务不满。

3、做事有责任心,有始有终跟进处理尽量做到让业户满意

对未完成的事应跟进到底,不虎头蛇尾。不因事情不属本部门或本人负责为由而相互推诿,应将自已处理不了的事及时向上级汇报或传达给相关责任部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业户,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即使不能解决,业户看到我们办事认真、诚恳的态度都会理解我们的工作。

4、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

服务行业经常提到“短板理论”,即决定一个公司服务水平高低的因素不是这个公司有多少高水平服务人才,而是水平低的那个员工。因而客户中心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就必须加强全员的素质培训,做到时整体水平提高。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由于今年客户中心人员变动较大,由于人员的不稳定,新来管理员与业户建立友谊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造成服务断点,服务水平较以往有所下降。

2、工作有时精度细度不足,有时办事粗略,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将领导布置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

3、缺少创新意识,局限于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没有创意。应尽可能提出一些有特色的,符合大厦特点的服务。

4、对员工执行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有时把工作布置下去以后,没能跟进,使得有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都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5、物业管理理论及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但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指导下,在其它部门的帮助下,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客户中心将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精化细化对业户的服务工作,贯彻公司的精神,严格执行公司管理规章制度,把所知所学充分应用到工作中,努力使客户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司窗口。

四、明年的工作计划:

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不仅是对所做工作的一种肯定,更应为来年的工作有所进步提高。为了做好明年的客户服务工作,客户中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继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保质保量完成管理处的日常管理工作,处理好业户投诉。对业户的服务有总结,有分析,而不是盲目无序,想到什么做什么。

2、做精做细服务工作

服务工作不能浮于表面,要贴近业户的实际需求,在现有能力、条件下,拓宽服务项目,尽量满足业户的合理需求。

3、加强对行业信息的更新及学习的措施

建议收集政府法规、相关行业、行业内动态,整理后通过局域网发送各运行及职能部门进行通报;必要时就专门课题提请组织研究,得出结果。如针对不同物业类型管理的要点、可采取的新的管理和服务举措、单位成本计算等等。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一线工作人员较快的了解行业信息,提高认识;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也是一种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4、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好的团队也需要铁的纪律加以引导。为了提高客户中心员工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将严格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合理布置员工工作,做好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5、做好客服中心的培训工作

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员工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培养,为了提高客户中心的整体素质,客户中心明年将继续搞好培训工作,制定好培训计划,准备相应的培训素材,采取各种灵活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工作。

6、与公司各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积极参与公司的管理,以实际行动配合公司的发展,定期与不同部门举行工作协调会,促进部门之间的理解,同时向员工宣贯公司方针,为公司的发展供献客户中心的力量。

年 终 总 结

客户服务中心 二OO三年十二月

2.农业服务中心2011年工作总结 篇二

总 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共同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团结一致,积极认真开展好各项业务工作,努力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应尽的贡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上前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良种良法的推广工作

1、抓好“双杂”良种和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全年共推广水稻杂交种覆盖率达98.5%以上,其中超级稻种植面积6000亩;推广玉米良种广覆盖率达95.3%以上。

2、抓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全年共推广水稻旱育技术达6500亩;水稻抛秧面积达6000亩,其中水稻勉耕抛秧技术2850亩;推广地膜玉米3150亩。

二、狠抓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利用举办培训班、会议、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传授种桑养蚕、西瓜、良种良法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

三、做好农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指导工作。结合县测报站的情报,张贴病虫情报8期,发放防治技术资料3000多份,并进入田间地头进行防治技术指导。同时,利用街日广播、咨询等形式引导农户在使用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作物品种,配方用肥,指导他们使用各种效高、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引导他们对症下药,做到统筹统治的工作方针。全年,对玉米铁甲虫和水稻病虫害防治率均达90%。

四、做好产量验收工作。`每收获季节,中心都组织人员下到各屯 认真做好各种农作物新品种的产量验收,做到实事求是,昌导求实务实的工作用风。

五、因地制宜,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1、积极指导群众种桑养蚕。2011年巩固桑园1080亩,共饲养蚕1527.5张,产量72850公斤,产值313.2万元。

2、指导群众实施“菜蓝子”工程。为满足市场蔬菜的需求,我们分别到纳乐村、拉板村、香河村、同乐村开辟蔬菜基地指导群众种植辣椒、番茄、节瓜等无公害蔬菜,面积达600亩。

3、引导群众调整耕作制度,增加农民收入,由于近两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确保“两个增收”目标,在限有的耕地面积上,指导他们采用“早玉米十中稻十晚玉米‘或’早玉米十中稻+蔬菜”一年三熟制的耕种方式,提高复种指数。

六、发动群众,做好各种冬种开发,全镇完成秋玉米、蔬菜、小麦等冬种面积达5500亩以上。

七、抓好农机技术推广和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全镇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4807千瓦,小型多功能拖拉机291台、耕整机987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3台、玉米半机械脱粒机185台。

1、抓好农机技术推广,完成机犁机耙面积569公顷、农田排灌63公顷、玉米脱粒59公顷265吨。

2、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56.12万元。

3、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确保农机下田作业和道路运输安全。农机站人员配合政府安监组田间路查121人次,检查农机277辆(台)次,报废处理10台,组织开展“安全日”活动10次,参加活动机手1000多人次,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活动2次,受训人数达2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600多份,年检拖拉机263台。

八、抓好农经经管工作

1、完成21个村378个村民小组7505份土地延包合同书整理归档。

2、认真组织村级会计做好年报统计工作,全镇工农业收入总值18701.9万元。

九、加强中心各项各业管理工作,按时按量完成各种报表统计工作。

十、积极参与政府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计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宣传等各项中心工作,做到统筹兼顾,顾全大局。

3.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三

****农业服务中心

今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委、农机局的直接指导下,围绕“土地产出三年倍增”计划、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具体目标,加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牢牢把握生产发展主题,始终突出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有序地推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围绕服务三农,强化考核,各项工作有所突破,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责任,严格考核。

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将各项指标分解到人。分别制订了《***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岗位责任制》、《***镇农灌车口值班电工岗位责任制》、《***镇村(社区)分管农业负责人岗位责任考核办法》,按月、按季考核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立足本职,做好服务。

1、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有了新思路。集中组织油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工作,确保了作物的丰产丰收;组织了春耕生产,小麦、水稻机械秸秆还田,召开了绿化造林、粮食生产、病虫防治、秸杆机械还田等8次现场会,印发科技资料26500余份,印发病虫情报2000余份。承担了稻麦、蔬菜、水产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农技人员到村到组、农户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确保了水稻、小麦、蔬菜等作物和水产品的正常生产。

2、丰产方、试验田的建设有了新进展,承担了农业部粮食增产增效整乡(镇)创建工作,全镇共建成水稻增产增效万亩示范片4个,经南通市农委、南通市统计局专家测产,示范方内亩产量达714.8公斤,达到创建要求;承担小麦、水稻“3414”试验、有机肥试验、钾肥效应试验和大白菜的氮、磷、钾试验工作,被南通市农委表彰为测土配方先进单位;参与了国家农业信息技术中心如皋试验示范基的全部试验工作。

3、成片造林、水产、能源工作有了新突破,年初我们认真抓好任务的分解,与制订了绿化造林考核办法,做到应绿尽绿,绿化造林3980亩,完成市交任务的101%,年内新增花木590亩。充分利用新长铁路和沿海高速施工后形成池塘,与各村进行沟通联系,提供技术指导,今年新增以养虾、养鱼、养蟹为主的高效渔业面积达500亩,超额完成市交任务。**、**、***等村(社区)挤进国家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工程,新建沼气池400只,中心派专人负责参与项目的实施,12月底前完成任务。

4、农产品质量控制有了新要求。中心定期派员到园区、市场对拟上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做到超标产品不上市;承担了**市大白菜和康庄果蔬全程质量控制项目,全镇8个村(居)参与实施,我中心认真做好项目所要求的各项工作,于11月高分通过**市农委及财政局的验收,****被表彰为**市农产质量安全控制先进单位,两名同志被表彰为先进个人。

5、农业园区建设有了新扩展。年内新增果蔬面积10751亩,新增设施果蔬面积2620亩,新建**、**、**、**、**、**等农业园区6 个。组织农技人员送技术到园区,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50人次,完成创业培训550人次。

6、农资市场监管有了新制度。根据市政府关于规范农资市场管理的要求,我中心在工商部门的支持下,制订了?**镇农药经营单位服务规范,对全镇56家农资经营企业逐一进行了检查,规范了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保证了农资质量,保护了群众利益。

7、新型农机具推广有了新进程。积极开展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大力实施平安农机工程,全年共检审拖拉机273台,占市交任务的109%,新增大中型秸秆还田机41台,推广插秧机26台,高效喷雾机264台,全镇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下半年,全镇共建秸秆机械还田示范方16个,总面积7867亩,位居全市前列。扎实做好农灌工作,农灌服务面积11000亩,农灌车口运行正常,全年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8、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有了新进展。积极培育“五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5亩,在**村开展育中育秧,提供商品秧3560亩,秧苗素质好,受到了省、市、县(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市农委在我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植保专业合作社实施水稻全程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群众欢迎,服务面积达5500亩。

4.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一、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技推广工作:全镇种植大春粮食作物45000亩;其中种植水稻3950亩、玉米15000亩。蔬菜 22000亩。稻草覆盖大蒜517亩;实用技术培训,全镇共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5次,培训农户970人次。

(二)特色农业发展

1、茶叶产业:一是新栽面积500亩。二是流转茶园面积438亩,由绿豪茶叶合作社集中管理,投入管理资金11.75万元。三是督促冠恒改造老茶叶基地面积300亩,四是新发展茶叶面积达1500亩。

2、金科糯: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板桥示范片种植金科糯1500亩。二荆条辣椒1200亩。灵山稻草覆盖大蒜500亩。

3、莲藕:示范片种植40亩。

(三)农业能源项目建设工作

1、完成2013年国债沼气池200口。

2、验收2012年沼气池建设工作,已验收灵山、三溪、沙台、鱼光、东升5个村,共验收沼气池1015口,合格941口、不合格74口,其中不产气沼气池18口。

3、申报世行贷款项目沼气池377口,国补资金80.9万元。

4、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建设:完成太阳能安装100台,太阳能杀虫灯50台,国家补贴到户资金16.6万元。

(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工作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堰渠整治维修11.2公里。

2、完成人饮水池4口1430m³,安装管网82100米。

3、在建项目:沙台山坪塘在建1口。天尺人饮水池1口。

(五)农业机械推广及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1、农业机械推广:截止6月25日止,共办理农机购置补贴190台套,申请国家补贴资金22.238万元。

2、农业安全生产:一是信息宣传工作,悬挂农业安全横幅标语6福、警示标牌4个、举办街道咨询活动2期,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农业安全简报12期。二是协同县农业执法大队查处毒鱼事件1起。检查农资市场、渔政、农电安全18人次;三是同镇安监办出动农机安检查26人次,授检单位14个,查处非法违法行为6起。并采取多种举措,重点查处拖拉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载人、超速超载、伪造、变造等,对违章车主进行了说服教育,确保我镇上半年农机安全事故为0起。

3、申报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2个(铁佛、沙台)

(六)蛆果防除工作

全镇实蝇监测点11个,挂罐防除26个,防除面积58

5亩。每周一收集实蝇标本,更换药剂,上报准确率达100%。

(七)农保工作

玉米保险工作,涉及农户1823户,投保面积4932亩,上交保险金额22194元,完成任务的37.9%。

(八)农业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板桥、豹岩、车盘3个村农综项目储备,申报资金2203万元。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重点在灵山、豹岩、2个村,抓好水稻200亩示范片的统防统治工作。

(二)茶叶秋栽工作。一是长坪未栽植茶叶地块的丈量;二是天尺公路沿线砍出4.5-5米的茶叶栽植带;三是农户林荒茶的管护;四是核心茶园的冬管及盖膜工作。

(三)抓好晚秋粮食作物生产。充分利用冬闲地,重点以板桥为核心,抓好2000亩甘蓝的秋栽;以灵山、鱼光等村为重点的榨菜2000亩;以东升、车盘、杨柳为重点的秋荞、以沙台、三溪、铁佛为重点的秋洋芋等为主的农作物生产,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四)抢抓有利气候时机,推进下半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鱼光、沙台、豹岩、板桥、杨柳等水利项目的实施。

(五)蔬菜抽样送检50个。

(六)启动天尺农业服务体系项目建设,确保在10月

5.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加强单位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工作执行力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树立农技干部长期以来的优秀形象。

二、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2012年全镇烤烟生产计划,保证烤烟生产各个环节措施落实,确保2012年烟叶产量1.6万担,产值1600万元。力争烟叶产量2万担,产值2000万元。

三、认真抓好常规农业生产,实现种植水稻7000亩,产量350万公斤。玉米4000亩,产量168万公斤,种植洋芋6000亩,产量1050万公斤,种植红苕5000亩,产量750万公斤。杂粮2000亩,产量24万公斤,种植有机红粮4000亩,产值1200万公斤,种植有机小麦12000亩,产量210万公斤,种植油菜2000亩,产量30万公斤,种植蔬菜10000亩,产值1000万元。

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巩固发展基地建设,实施好2000亩花椒,1000亩金银花,800亩冰雪莲基地建设。

五、实施好各种高产示范工程,试验示范项目,适用技术推广:

(一)向阳250亩,和平200亩,水稻创高产示范工程;

(二)九龙200亩玉米创高产示范工程;

(三)居委会马铃薯测土配方34141施肥示范;

(四)玉米多品种对比示范;

(五)全国高粱新品 1 种对比示范;

(六)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推广;

(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

(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九)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推广;

(十)农村能源建设;

(十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应用推广。

六、促进畜牧产业发展,提升畜牧大镇位次,实现生猪年出栏42000头,存栏21000头,黔北麻羊年出栏14000只,存栏14000只,牛年出栏8500头,存栏1000头,家畜年出栏14万羽,存栏12万羽。

七、认真抓好春秋两防工作,确保猪、牛、羊、禽,防疫普及率达100%,实现重大畜疫情零发生。

八、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畜牧发展资金,力争实施畜牧业发展“四个十”工程(年出栏500头生猪大户10户,年出栏150头黔北麻羊10户,年出栏100头肉牛大户10户,年实现产值50万元特色大户10户)。

九、加大农业机械购机补贴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让农民群众得实惠。

十、做好不同季节排灌抗灾工作,确保农业丰收。

十一、做好双抢季节收获,秸杆还田,机械耕作技术推广,减轻农民生产劳动强度。

十二、加强肉食市场、生猪市场、饲料市场、农资市场、建 2 筑市场、农机市场、农机操作、农用车道路安全、农用船泊、渔船水域安全规范管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实现农业安全事故零发生目标。

十三、加大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管理,确保扶贫项目质量资金安全。

十四、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巩固发展。

十五、加大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壮大发展。今天的承诺,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请党委、人大、政府及人大代表为我们当裁判。

6.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六

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今年以来,按照农业局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xx届四中全会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在进一步完善学习、考勤、工作岗位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强化了单位内部工作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强化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农民素质不高的状况,今年以来强化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站结合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深入各乡(镇)、村委会举办培训17次,培训农户0.56万人,发放项目科技宣传材料(明白纸)0.8万份。植保站完成ipm培训学校2个,共培训24期,培训学员67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培训2次,培训农户900人。土肥站结合农业部和昆明市水源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85期,培训1.5万人次。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时深入村、社举办水稻高产栽培、玉米节水栽培、菜豌豆高产栽培、病虫防治等进行现场培训30期,培训农户近2.1万人。在玉米高产创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项目实施中,11名科技人员驻村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3个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三、重点项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广

1、水稻良种推广5.5万亩,其中:合系良种推广4万亩,优质稻推广1.5万亩。

2、水稻旱秧剂推广0.15万亩,移栽大田3万亩。

3、水稻壮秧剂2号推广0.2万亩。

4、玉米高产创建设完成2.2万亩,其中百亩核心区248亩,千亩展示片0.2万亩,万亩示范区2万亩,经省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委托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实地验收: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809千克,千亩展示片达719.2千克,万亩展示范区达671千克,圆满完成高产创建指标任务。

5、粮食作物间套种完成12万亩,其中果园套小麦4万亩,果园套豆类1万亩,果园套玉米2.5万亩,玉米套豆类3.5万亩,其它粮食作物间套种1万亩。经市农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验收,果园套小麦增产粮食40万千克,果园套玉米增产粮食500万千克,果园套豆类增产粮食40万千克,玉米套豆类增产粮食14万千克,总增产粮974万千克,增产幅度达10.1,达到省农业厅粮食作物间套种增产粮食10的目标任务。

6、完成XX年秋冬种农作物播种面积9.5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93万亩,占83.2,其中优质小麦2.5万亩,占粮播面积的31.5,蚕豆3.8万亩,占47.9,大麦播种0.6万亩,薯类0.4万亩,豌豆0.57万亩。油菜播种1.6万亩,占16.8。推广花油3号、花油6号等油菜高产品种1.6万亩,同时进行了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系)展示,秋播种植材料3000份,收获单株材料7000份。夏播育种材料种植2份。目前正在加紧小春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和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抗旱,为实现小春总产13600吨目标打下基础。

7、大、小春病虫测报工作

今年主要对粮食、蔬菜、花卉三大作物进行监测。测报结果每十天一次及时上报市植保植检站和农业局,为领导决策,指导大面积防治当好参谋。

(三)立足现实搞示范

一是完成水稻精准栽培18000亩、鲜销蚕豆推广示范10000亩,其中云早7号500亩、完成冬早马铃薯示范推广5000亩。推广高钙细米200亩。二是完成杂交稻试验示范50亩,确立1-2适宜我县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三是完成ipm科技示范村建设2个。(四)因地制宜推技术

7.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七

乡农业综合服务站2015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站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培育和扶持种粮大户为载体,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粮食安全生产方面

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9万亩,其中中稻面积1.71万亩(包括:推广超级稻0.9万亩,发展优质稻0.3万亩,打造连片的特色优质稻生产基地示范面积532亩);红薯面积0.35万亩;玉米、大豆、花生、马铃薯等其他旱土作物0.34万亩(包括**村1组、上**村1组的旱土作物示范片135亩);其他粮播面积0.5万亩。粮食总产1.2万吨。

1、积极创建高产示范片,推广新技术

按照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我站在下**村创建优质稻高产示范基地532亩。在**村、上**村创办了旱土作物示范点53亩。推广了平衡施肥12000亩,病虫害专业防治面积4300亩,软盘抛秧4320亩。

2、着力培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

培养了以**为理事长的**红薯专业合作社,以**为理事长的**乡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各一个,培养了以**、**为代表的种植中稻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3户。

3、加强农产品安全监测

一年来,我站开展了以蔬菜生产违规使用高毒农药问题为重点农产品安全监测,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有编制,有人员,有记录,加强了对区域内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建立了生产基地监管工作台账。按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规定批次送检了抽样检测样本,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内本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率为0。

4、严厉制止耕地抛荒

为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现象,我站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竭力争取上级土地平整项目,改善**村农业生产的耕作环境。

②对占用耕地建房和抛荒的农户,采取坚决取消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予以警示。

③着力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

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种粮水平

我站今年树立了18个基层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每户带动周边20户以上的农户,通过技术培训,发放资料,举办田间培训班,现场观摩等方式,提高了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种粮水平。

二、农机安全生产方面

一年来,我站在农机安全监理及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我站农机监理工作紧紧抓住农机安全生产这个中心,围绕全年农机监理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措施,层层鉴定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切实加强田检路查,排查事故隐患,共督促农机年检5台,纠正违章操作2人次。

2、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年我站已补贴农机28台/套,补贴资金28500元。

8.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八

(2012年12月30日)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省、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农民自愿”的原则,确保粮食安全。推广中心2013年的主要工作如下:

二、目标任务

1、粮食作物:完成播种面积62万亩(水稻23万亩、玉米17万亩、两薯20万亩、其它杂粮2万亩),总产20万吨。

2、油料作物:完成播种面积20万亩(油菜18万亩、花生2万亩)。

三、重点工作

必须依托我县现有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优质稻、脱毒马铃薯和玉米三大基地;着力培育小杂粮和龙山百合两大特色产业;强化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强基层农技站条件建设、科技培训三大支撑;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1、抓好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

(1)抓好茅坪乡、茨岩塘镇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项目,面积10306.8亩,亩产2500公斤。

(2)抓好靛房镇、苗儿滩镇万亩油菜高产创建项目,面积11308.9亩,亩产160公斤。

(3)在茨岩塘镇和大安乡创建一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面积10210亩;在红岩溪镇创建一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面积10114亩;

(4)在召市镇、桂塘镇、贾坝乡创建一个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面积10015亩;在石羔镇、三元乡创建一个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面积10006亩。

2、开展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

(1)实施好石羔镇中南村超级杂交稻“攻千”,面积101.3亩,目标亩产1000公斤。

(2)实施好“三分地养活一个人”项目。面积101.3亩,亩产稻谷700公斤,亩产马铃薯500公斤(折主粮)。

(3)在水稻主产区实施好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面积10万亩,亩产515公斤。

(4)实施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面积20万亩,实现“双增100”的目标。万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千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百亩示范片亩产900公斤。

3、狠抓现代农业优质稻项目。面积12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6万亩。

4、办好茨岩塘镇凉水村“五谷杂粮”基地,搞好“沁湘”系列产品开发。

5、抓好基层农技推广站条件建设项目。

6、狠抓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7、实施好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

8、搞好良种补贴工作。

四、强化措施

(一)优化组合,责任到人。

根据“优化组合,人尽其才”的原则,我们按“旱粮”、“水稻”、“市场开发”、“后勤”四个组进行人员到岗到位的优化组合,组组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严明纪律,制度考核。

9.2003年九月工作小结 篇九

为迎接公司领导检查指导工作,我们仓储部开展自查工作,发现不足尽快解决,并进行了一次仓内外卫生大扫除。仓内墙壁、管道基本达到“仓内面面光”,仓外除施工工地外,仓周围5米全部打扫干净,做到了“仓外三不留”。

本月初按照中储粮公司每半年检测一次粮油品质的规定,我们进行了仓内取样工作。严格按照粮油管理规程操作,全仓均匀布点,分为上、中、下三层取样,表层30公分以下,中层3米到4米,下层5米到6米。检验结果从总体看水分有所下降,粘度、吸水率变化很小。

本月进行了粮情普查工作,18、19号仓发现害虫活动,18号仓害虫为玉米象,19号仓为拟谷盗,已做了熏蒸处理,熏蒸工作本月上旬熏蒸完毕。24、25、26、27、28、29号垛由于其处于外面,受外界温度影响大,况且又进入了秋季,白天和晚上温度差别大,底层出现了结露现象,目前已对结露作出处理,把密封膜撤掉,底层塑膜剪开并压盖帆布。20、21号仓目前仓温24℃,仓湿60%,平均粮温19℃,上层平均粮温24℃,中上层平均粮温20℃,中下层平均粮温16℃,底层平均粮温17℃,粮温正常,储粮稳定。

24----29号垛熏蒸密闭的时间将近一个多月,于本月上旬揭膜散气,散气后对粮垛表层的药剂残渣进行了处理。重新拔插了测温杆,由原来的粮中央竖插改为两边斜插,避免了测温时经常踩踏粮面,不利于小麦通风散气的缺点,同时有利于压盖帆布。对粮垛周围的大量沙子、杂物清除处理,以免影响库区卫生,由于熏蒸时采用沙子加砖密闭,残留了大量沙子、杂物。并把粮道板、塑膜放回器材库,为利于通风散气,把所有密闭材料撤掉,仅留粮垛西面和24号垛北面宽度4米塑膜,防备雨淋,同时为了防止帆布被风刮掉,利用绳子对帆布进行了加固处理。

为了彻底杀灭害虫,18、19号仓仓门、排风扇、电缆通道所有的通道全部密闭。18号仓采用发热点探管投药加地笼口投药,配合环流熏蒸系统熏蒸。19号仓采用地笼口投药加环流风机熏蒸。熏蒸后,每天检测一次磷化氢浓度,从检测的数据看18、19两仓的密闭性能都不理想。18号仓浓度达到500ppm以上后,仅保持了5天,之后每天平均下降56ppm。19号仓磷化氢浓度在达到500ppm后,第二天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天下降25 ppm。

本月主要工作是粮情普查和粮垛散气通风,尤其是对粮垛的管理积累了一点经验,为以后的粮垛管理打下了基础。

刘通

10.农业服务中心2003年工作总结 篇十

2011年来,我局窗口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贯彻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工作部署。努力以“比作风,比贡献,比服务,争创人民满意窗口”的服务宗旨为准则,以优化服务环境、树立良好浦口形象为已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中,认真、仔细、及时、快捷的办理每一笔业务,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努力打造“法制型、服务型、效能型、诚信型、责任型”行政服务新形象。

规范办件程序,简化办事手续,增加透明度,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截止2011年12月30日为止,共受理许可、服务事项48件,办结率为100%。窗口获得红旗窗口 2 次,窗口工作人员获得先进个人 3 次。

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开展工作开展情况汇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自从我局在浦口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窗口以来,局领导就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保证入住窗口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局领导从人员调配、入驻项目的筛选、收费标准、运行程序、责任监督等工作召开党委会研究制定进以驻窗口的相关事宜,明确由农业局副局长张爱庭具体负责窗口工作。局领导先后数次到窗口调研指导工作,听取行政中心领导对农业局窗口的建议,并到窗口看望工作人员,要求尽早进入工作状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展示农业局的良好形象。

二、礼貌待客,热情服务。

为了使前来中心办事的群众有宾至如归到家的感觉,我局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中心的要求着装并佩戴标志,做到着装整齐统一,受理业务说话和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微笑服务,让办事的群众感到亲切和温暖,使之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多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三、强化监督机制,规范化服务。

设立群众监督举报电话(58287836)、窗口咨询电话(58287267)、和便民服务热线(12345),以便群众咨询与监督,并制作了行政许可流程图,让前来办事的人员一目了然。

提高全员素质,树农业新形象。局领导要求我们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履行窗口服务承诺,牢记服务宗旨,在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电脑知识等方面过得硬,树立全新的形象。

四、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我窗口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更新,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水平,创一流窗口单位。

1、按行政服务中心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各项管理制度,认真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窗口制度和行风建设,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环节,规范工作程序,便民高效。

2、在工作中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虚心向兄弟先进窗口单位学习,认真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取长补短。增强主动为人民服务意识,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窗口人员的法制、业务、服务意识。

3、接待办件人员时,宣传农业局发展方针政策,使窗口充分体现农业局新形象、新面貌。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下一篇:教育随笔——再给孩子五分钟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