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2025-06-0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精选13篇)

1.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篇一

公共标志语的主要功能及其翻译策略论文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从汉语到英语的公共标志语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发现使用双语的公共标志越多, 问题就越严重。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将说明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和中国公示语的翻译状并且认为译者必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适当地选择语言, 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翻译公共标志语。

关键词:公示语; 全球化; 翻译

一、公示语的概念

公共标志语可以在购物中心、公园和景点等多地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的功能是规范人们, 引起人们注意。一些学者把这些符号定义为公示语。而其他学者更全面地定义则是在公共场所的广告, 显示、标识、指示等与我们有关的图形信息。商标和标语随处可见。用于交通, 旅游等公共场所。一个中国学者, 他定义公示语为在公共场所以指示、宣传、引导为宗旨的表达和图片, 或引人注目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 如餐饮旅行, 娱乐, 购物场所等。

二、公示语的功能

公示语的定义有很多, 但是无论如何定义它, 它都具备习惯性, 互文性以及公德性的本性特征。

1.引导功能

公示语对人们具有指引和指导的功能。而这些引导起到的作用只是提供旅行社, 高速公路等服务资料信息, 没有任何强迫和限制意义。

2.提示功能

提示公示语被广泛使用和给予公众一些信息, 作为提示功能。没有特别的意义。与指导功能相比较, 提示公示语的目的是呼吁。号召和激励人们的行动。它多用于简短而委婉的词和多形式的句子来阐述。这种类型的公示语经常使用这种结构来呼吁, 号召人们。让人们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合规的。比如“地面潮湿, 小心滑倒”, “餐具已消毒”通常会在餐馆等地出现。

3.强制功能

这种公示语符号有它自己的`功能, 它强制要求公众采取措施做某事或禁止做某事。其语言特征是直接, 有力, 甚至强硬, 通常是 “no”字。比如no smoking, no photo, 等等。这种表达式是简短的, 并进一步说明如果公众不按照公示语的要求去做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三、公示语的翻译

1.语法错误

在中日联合医院的一层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大的牌匾, 上面标有很多公示语, 其中有一个写到“Southern export”.在这里,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译者。语法知识不是很好, 翻译是根据中国的文字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南出口”这个词。而这样的翻译会让人们认为一些国家的南部有东西可以出口。附近的一个社区位于南湖附近, 命名为“南湖一号”, 但是它的翻译是“One South Lake”以上的翻译非常误导人们, 它会让人们误认为这是一个湖的名字。

2.信息扭曲和丢失

句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思维模式。作为一个工具, 语言是与思维能力的建立一起获得的。

语言的特证不可避免的反映在思考模式之中。学习和使用新的语言意味着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 译者必须克服汉语语言的固有模式, 并且尝试着用英语思维去翻译公示语。根据Leech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和可选的言语行为, 更有礼貌。而中国人倾向于使用更直接的方式, 语言的使用比英语就显得强制, 直接。因此, 以在固有语言为视角的固定思维下由母语负迁移导致的一些非标准的公示语翻译层出不穷。例如, 在沈阳的南湖公园, 我们看到这样的公示语为“Tourists, stop here!”而在有轨电车站, 一个“Take care of your head”的公示语。这些英文表述看起来很不合适, 对国际朋友很不礼貌。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已经习惯了以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们会无意识地理解一些东西。虽然如此, 但外国人却并非如此。上面的翻译会对国际友人的产生误导。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 它们的含义被扭曲了。在英语国家, 关于类似的表述, 应该是“Staff Only”“, ”Mind your head“。

母语负迁移是一种外语的应用的障碍。这会导致许多语言错误。作者认为, 翻译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以使自己更好地翻译公示语。我们知道, 任何语言具有可变性, 可协商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能够多种选择。因此, 译者必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沟通能力和文化素质, 来适应语言特点, 使翻译完美的和准确的公示语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罗选民, 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 (04)

[2]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03)

 

2.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篇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发展产业。中国地大物博, 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景点成为展示独特历史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 许多旅游景点纷纷推出双语甚至多语种标识语。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翻译得当的标识语有助于提升外国游客的游览兴趣,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然而, 很多景点的英语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许多英语标识语的翻译不尽人意, 各种误译甚至错译更是层出不穷。对外国游客而言, 这些错误翻译会成为交流的严重阻碍, 不仅无法传递景区的文化信息, 无法使他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甚至会严重地影响到景区、城市甚至国家形象。因此, 本文对双语标识语的翻译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 并对其中产生的翻译问题提出探讨。

2调查研究

标识语属于一种信息类文本, 在进行此类文本的翻译时, 译者应充分传达出其所指代的信息。翻译时应做到用词准确, 无累赘现象, 简洁明了。但是近年来, 随着翻译热潮的出现, 在标识语的翻译中, 各种各样的错误层出不穷, 闹出过不少啼笑皆非的笑话。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景点标识语的翻译现状, 笔者走访了部分旅游景区, 记录并研究了当地标识语的翻译情况, 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功能标识语的翻译

功能标识语用于指示说明, 提醒人们各种注意事项, 因此应简洁明了, 用词精准。但是, 功能标识语中也有诸多错误。

①拼写错误

在各类标识语的翻译中, 拼写错误并不少见, 例如下面几个例子:

禁止吸烟 (No Smoking) 翻译成No Smoring ;

注意危险 (Watch for danger) 翻译成Watch fo danger;

灭火器 (Fire extinguisher) 翻译成Fire extingusher。

其实只要译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足够细心, 这些错误完全可以得到避免。

②冗余

部分标识语在中文中言简意赅, 在翻译成英文时, 也应同样避免累赘, 能使用单词时就尽量避免使用短语, 保持原文的精简性, 从而达到醒目的提示作用, 例如, 以下几个例子中, 完全可以使用更简洁的单词, 而不是短语。

禁止拍照, 翻译成No take photos, 其中take可以去掉;

请勿乱画 (No Scribbling) 翻译成Please don’t draw everywhere ;

禁止入内 (No admittance) 翻译成Please don’t come in。

③用词不当

入口 (Entrance) 、出口 (Exit) 分别被翻译成了Way in与Way out ;

售票处 (Ticket Off ice) 翻译成Sell Ticket Room。

在标识语的翻译中, 有些词汇的翻译完全没有选择最佳词汇, 例如上文提到的出口和入口。在翻译时, 应当做到选词的精准, 从而最大程度地向外国游客传达信息。

④中式英语

在翻译中, 很多情况下译者不禁陷入中式思维模式, 因而翻译时出现过多的中式英语, 翻译出的内容不禁让人匪夷所思。例如安全游览 (Safety first) 翻译成beware of tourism (小心旅游) 。当心落水 (Be careful not to fall into water) 则成为fall into water carefully (小心地落入水中) 。“欢迎下次再来”翻译成Welcome to come again, welcome表示对到来的游客表示欢迎, 而非离开的游客, 这里表示的意思是期待游客再次光临, 因此翻译成Please come again或者Looking forward your next visit比较合适。

过多的翻译错误使功能标识语早已失去原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 这些翻译不当的标识语可能会迷惑甚至误导外国游客。因此, 尽快纠正这些错误刻不容缓。

(2) 解说标识语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比较, 因此翻译必然会涉及到文化和文化的特殊性。目的论的创立者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提出, 文化就是人作为社会一份子, 为使自己与其他人相同或相异, 必须了解的一整套社会规则和习惯。而文化的特殊性就是指在进行两种文化对比时, 存在于一种文化而不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中的现象。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部分用语和表达习惯仅在中国文化中存在, 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对等词汇, 在景区中这部分词语有些直接翻译成拼音。例如, “京亭戏台”直接翻译成Jing Tai Xi Tai。这种翻译尚能令人接受, 但是应给出补充说明, 方便外国游客理解。否则, 这些翻译成拼音的标识语对外国游客毫无意义, 无助于传达景区文化。

这类词中, 也有其他标识语在翻译时给出了解释。例如, “天和堂”翻译成Tian He Hall的同时, 还给出了相应注解the place for the older to take care of the natural span for their lives。“前堂”翻译成了 “Front Hall” is the entrance hall of literati and off icialdom and for meeting guests。比起直接翻译成拼音, 这些注释明显更容易让外国游客领悟中国文化的内涵。

除了翻译成汉语拼音的音译词外, 也不少意译的词。例如, 抚琴 (plucking musical instrument) 、闺秀楼 (Maiden’s Chamber Tower) 等。对于中国游客而言, 理解这些英文并非难事。而对于缺少相关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 弄明白这些意思并非易事。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观点, 翻译应注重译文读者的观点,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形式, 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 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一样, 有着同样的心理感受。因此笔者认为, 在翻译景区中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时, 应尽可能添加英文的解释说明, 方便外国游客理解, 使他们与中国游客一样, 增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从而使信息得到更好的传递。

3原因探究

对于在翻译中出现如此多的错误, 笔者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后, 认为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人们普遍尚未完全认识到标示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各种翻译活动日益增多。直到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举办, 人们才开始重视标识语翻译的重要性, 认识标识语不仅仅是装饰, 更是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人性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标准。标识语的纠错也成为了人们热衷的活动之一。标识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英语国家的外国游客, 若是翻译者对此有着足够的重视, 秉着职业精神进行翻译, 各种拼写错误、中式英语等现象相信完全可以避免。

第二, 许多翻译标示语的负责人英语水平不够高。尽管目前市场翻译量巨大, 但合格译者并不多, 翻译市场比较供不应求, 寻找低水平人员翻译成为常事。笔者采访过10 家负责提供标识语英文翻译的打印店, 结果令人震惊。其中只有一家的负责人英语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其余的英语水平与中学生相当。他们中均未学过有关标识语翻译的课程。他们在翻译时, 通常会求助更懂英语的亲戚或朋友。更常见的做法是直接使用网络翻译器。因此, 出现把“一米线” (one-meter line) 翻译成a noodle, 甚至英文翻译部分直接出现translate server error的现象也不足为奇。

第三, 标识语的翻译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国家对标识语的翻译未有统一的界定。有学者认为, 标识语的翻译应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而旅游部门认为其属于特殊用语的翻译。由于对翻译标准的意见不同, 自然而然产生了不同的翻译方式, 从而造就了不同的翻译版本。

4结语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 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直接的交流, 语言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间的文明程度。景区标识语的内容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关系到景区的形象, 正确的标识语翻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之相对, 任何标识语的错译或误译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尽管目前标识语的翻译情况令人不尽满意, 相关法律法规也尚未完善, 但只要广大译者积极参与到标识语翻译当中, 景区标识语的翻译定会逐渐得到完善。

与此同时, 面对此翻译乱象, 相关部门应重视标识语翻译错误泛滥的情况, 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 统一翻译标准, 招募更多更合格的译者, 从而达到吸引外国游客、弘扬中国旅游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耿殿磊, 宋红波.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以武汉市为例[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7 (2) .

[2]倪传斌, 刘治.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 1998 (2) .

3.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篇三

关键词: 旅游景点    公共标识语    跨文化交际

旅游景区标识语主要是指国内外各旅游景区内的公共设施或者宣传标牌上所印刻的或者标注的带有介绍、注释和宣传内容的公示语,可以给公众、国内外游客、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或者访问者提供有关衣、食、住、行、玩、购等需求的基本文字标示的信息,这些信息带有很强的指导功能性和警示性。标识语的主要表现形式以文字或者图形等方式表达,具有明显、清晰、生动等功能,在整个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公共标识语的语言特征和风格

公共标识语的语言特征十分明显,用词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一语中的,并带有很强烈的针对性和警示性。语言使用方面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和词组搭配,比如动宾短语、介词短语、祈使句、排比句、对仗等。国外更多的旅游景区倾向于采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进行标识语宣传,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维护景区秩序的效果。

比如:

(一)名词、名词短语

“停车场”、“卫生间”、“Speed Limit”,“Wall Street”。

(二)动词及动词短语

“让”,“PASS WITH CARE”。

(三)祈使句

“DO NO PASS”,“DO NO DRIVE ON SHOULDER”,“请勿吸烟”。

(四)图片警示

这种标识方式直观明了,避免文字繁冗。

二、国内旅游景点公共标识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跨文化交际和旅游变得日益频繁,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和刺激了国内旅游景区的宣传和发展,每年的游客数量不断攀升,更主要的是国际游客数量激增,所以我国旅游景区的英译变得越发重要,同时对我国英语教育和学习有很大的促动和提高作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很多景区的标识语英译内容错误屡见不鲜,翻译的正确率非常低,产生了许多误解和沟通障碍,是一种不和谐的因素,间接地对我国对外旅游事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拼写错误

“洗手间”本应该是“TOILET”,但在很多场合,却被译成“TOLET”或“TOLLET”等,都是不对的,这样难免给游客留下景区不规范、不正规的印象。

“请勿触摸文物”翻译成“Please do not touching cultural relics”,其中的“touching”应该成“touch”。

以上问题反映出翻译人员的语言水平有待提高,工作态度不够严谨。

2.语法错误

在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译中,常见的不仅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的出现率也极高,原因在于译者在翻译时没有进行规范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同时,没有外语的语法习惯,最终导致错误层出不穷,笑料百出。

“禁止吸烟”本应被译为“NO SMOKING”,但其在很多商场或车站等公共场所被译为“NOT SMOKING”或者“NO SMOKKING”。通过这个翻译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译者必须有全面的了解和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翻译中避免出现类似的语法错误。

3.中式英语的错误

“顾客止步”本应该是“No Visitors”,却被译为“Visitor stop your foot”,直译过来就是“旅游者停住你的脚步”,这样的译法不仅达不到提示游客的目的,反而在语气上强硬,令人无所适从。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不要吸烟”,可以译为“NO SMOKING”,但是这样的翻译就过于生硬、刻板,没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建议可以翻译成“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三、公示语翻译的对策

1.模式化翻译

在汉语的公示语表达中,往往会使用“请勿……”结构,英译的时候就需要把握这个特点,可以使用英文里常用的No+ving短语表达。在汉语的公示语表达中,表示“专用”的时候,可以使用英文里面的N+ONLY结构。

例1:请勿乱扔垃圾

No Littering

例2:请勿将饮料带入场内。

No Drinks from Outside。

例3:会员专用

Members Only

2.遵守英语语言习惯

例如:已预订

Reserved/Occupied

电梯维修,暂停使用。

Lift Out of Service.

3.逆向翻译

例如:请勿将头伸出窗外。

“Don’t put your head out of the window.”会让人感觉语气强烈,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和认同。如果从相反的角度传达同一信息:Keep head inside vehicle,就比较能让他人接受。

例如:请勿践踏草坪

“Keep Off the Grass”比翻译成“Please do not step on the grass”要更加明了、果断。

四、总结

由于中西方在公共标识语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巨大差异,要求我们在进行英译的时候,换位思考,熟知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工作态度认真,准确选词,吃透原文,尊重译文读者,融会贯通,为宣传中国的旅游城市或者整个国家形象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Gideon Toury.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Benjamins,1995.

[2]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1.

[3]Newmark,Peter.The Theory and the Craft of Translation[A].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C].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1.

[4]戴宗顯,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

4.办公室常用标识语和提示语 篇四

办公室常用标识语和提示语

现代的写字楼、办公楼中总是有很多提示语,一是为来访人员提供方便,二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办公环境。这次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提醒”和“不准”的.英文表达。

All visitors must report to the office. 来客必须到办公室登记。

All visitors please report to the gate warder. 来客请到门房登记。

Anyone caught using this lift will be removed. 发现用此电梯者将被清走。

Business office 商务办公室

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 请随手关门

Demonstration available 可以进行演示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gate 电动门

Floor cleaning in progress 正在清扫地板

Front entrance 前门入口

Head office 总部

Interview in progress 正在面试

Lift out of order 电梯发生故障

Lift out of use 电梯停止使用

Meeting in progress, quiet please. 正在开会,请保持安静。

No food is to be consumed in this area. 此处不准吃东西。

No littering 勿乱扔废弃物

No smoking in this area 此处禁止吸烟

No smoking in this lift 电梯内禁止吸烟

Office to let 办公室出租

Please 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 离开时请关门

Please ensure that both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is door are closed. 请确保此门上下关紧。

Please keep this office tidy and use the bins provided. 请保持办公室整洁,使用所提供的垃圾箱。

Please wait here for enquiries. 请在此等候咨询

This is a smoke-free building. 楼内禁止吸烟

5.公共标识调查报告 篇五

摘要】 公共环境标识的功能,即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对实用性和效力性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环境空间,创造出功能性强的环境视觉识别系统,满足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需要。通过对湖北省博物馆环境标识声导向系统的调查,我们对省博内部导向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也学习了省博的环境标识系统的设计外观与意向设计,我们得出了省博公共标识有它一定的优点设计,也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优秀的公共环境标识可以为公共提供良好的信息来源,便于下一步的行动。

【关键字】公共环境标识 宏基调查 信息来源

武昌火车站附近的公交站现状

一.从公交站牌的外观设来看,比较大方,从色彩的角度来看,色彩显得单一,也没有注重色彩的环保,多一些亮色的的招贴会效查不同。公交站牌的色彩多用深蓝色,和灰色为方主色,还有旁边的公共卫生设施也是色彩比较暗,单一色彩,远处识别性比较弱,从设计角度来着,采月色彩稍亮的色彩识别性会更好一些儿。

二.公交站牌没有很好地为乘客提供等候的坐椅,这样就不够人性话。对于老人来说,就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有待忙改善。

三,交通站牌陈旧不堪,不能很清楚的识别。材质的和天气的原因,影响到公交站牌的使用模糊。这里的材质一般彩用是铁材质,经过雨水的侵蚀,会生锈,上面的公交站点以及相关的信息就会被模糊,看不清楚。如下:四,设计单一,多以字体来设计。

调查收获

通过调查,总体上得到以下几点:

一是交通标线、标志不齐全。道路标线不是很清晰,而且划线不合理、讲究,变换车道指示、导向箭头、专用车道等,在路面上显示不清楚。与标线相适应,交通标志不明显,标牌种类以绿牌指示不多,指引道路名称、里程、地名、方向等;黄牌(警告)次之,提示路权、危险地段;红牌(禁止)比较少。还有没有可变标志,主要作用是堵车时提醒车辆改变流向或变更车道行驶方向,这些标志标线对驾车人的提示作用很强,交通标线,标志不齐全。

二是路口灯光全方位、少相位,除了常见的信号灯外,为了调节流量,还设有左转、右转相位灯,车辆按灯光箭头信号通行;

三是少量运用计算机、电视监控系统的运用。在许多州际公路和大城市,均设有计算机、电视监控中心。设在重要立交路口的电视监控不断扫描路面动态。

;四空间不够。

因为在武昌火车站附近,所以对于这里的人流量比较大,空间的不够也会导致这里的坏环境标识也会没有空间的放置。比如说的宏基进口进处明显没有一个很大的标识牌,在那时显示这里车次情况,还有这里的公共洗手间,也没有一个明显的标识,要找得话南需要费力的导找。

五,对于坏境标识的设,多是文字的的说明,不够形象,对于不认识的字的人来说,有困难识别。对于这里的环境标识应多采用一些有象片征性的图案情,使人们一目了然的。同里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标牌设计,这样可以有意思点,悦怜心灵。

6.八年级英语作文带翻译中文翻译 篇六

考试前怎么样复习? How to Review Before Examination?

The result of examination i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he score of exam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usual effort, but also has business of the review before taking the exam. How to review before exam? According to my own experience, I have three suggestions. First, control your emotion well. Do not too nervous or too confident, just keep a normal mind. Secondly, try you best to review the exercise you have done before, but do not do new exercise, especially the difficult part. Third, read the knowledge in the book, because all the exams are from books. This is my suggestion.

考试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分数不仅与学生平时的努力有关,也和考前复习有关系。考前如何复习?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有三点建议。第一,控制好你的情绪。不要太紧张也不要过于自信,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可以了。其次,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复习你以前做过的练习,但是不要做新的练习了,特别是比较难的那部分。第三,看书上的知识,因为所有的考试都是来自书中的。这就是我的建议。

7.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篇七

1 调查设计

1.1 实地取样分析研究

调查首先收集全国大中小城市各类公共场所, 包括景区景点、商场、饭店、宾馆等地的含语用错误英语标识语, 并拍照作为第一手资料。之后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专家, 得出修改意见并进一步剖析导致标识语中出现语用错误的深层原因。

1.2 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分为中、英文两版, 分别命名为“中英文标识语语用问题规范及英语学习中语用问题关注度调查”“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语用问题调查”, 以问卷调查形式在北京地区进行。受试者为中国大学生和旅居或留学中国的外国友人。问卷共设15个问题, 涵盖基本信息、经历体验、观点看法、个人感受、知识运用等五个方面。各发放问卷110份, 回收问卷各100份, 有效问卷各占100份, 有效问卷率90.9%。

2 调查成果

调查成果包括两部分, 一为对英语标识语中语用问题的分析结果, 二为对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

2.1 标识语语用错误分类

2.1.1 语言生硬粗俗

言语交流的本质, 是通过信息传递, 对对方形成影响, 从而实现双方的互动。而在交际过程中为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 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社会礼貌规范。“英语语言比较强调客体意识, 表达间接委婉, 更顾及礼貌原则, 有时还不乏幽默, 而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1]。而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标识语翻译生硬粗俗的问题普遍存在。例如, 在某地铁站内发现其将“请照顾好老人和儿童”翻译为“Please take care oldster and children”。

2.1.2 逐字翻译

逐字翻译, 又称机械翻译, 是外国人眼中中式英语的代表, 错误相当之多。很多翻译没有对标识语内容进行深入推敲, 而是直接套用其中文的句式、运用中文的词序, 逐字翻译;而同一含义的中英文表达往往具有不同的语言形式, 简单的形式对等只会致使英语译文语义含混不清。例如在菜单上, 夫妻肺片常被直译为“Couples lung”, 相信没有外国人愿意点这样一道菜。但是如果翻译成“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 则让外国人了解了菜的原材料, 可以放心大胆的品尝中国食物了。另外, “小心滑到”本用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而很多翻译将其译为“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 不是提醒人们小心地滑, 而是奉劝人们要慢慢地滑倒, 与中文标识语的本意大相径庭。

2.2 造成此类问题的深层原因

造成标识语中语用错误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2.2.1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西方标识语中的语言不仅仅体现文字、语法上的差异, 更体现了中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罗杰斯曾提出三大交际原则, 可以概括为: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感受事物;学会从对方的角度了解世界 (胡壮麟, 2011) 。因此, 为使交际对象正确理解标识语内容, 在翻译时要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出发。例如:中国人喜欢用委婉间接的语言在标识语中给人们以行动指导, 但西方人更喜欢直接干脆的表达。“肇东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 这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标识语类型并且经常被译为“Zhaodong is my home, its cleanness depends on all of us”, 但是西方人更偏好“Keep our city clean”这样的表达。

2.2.2 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

英国语言学家Malinowski曾说, 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现实和该民族人民的习俗之中, 语言之间的差异反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众多不同之处。语言研究离不开这一宽泛的语言行为环境。要理解语言, 归根到底要懂得说话人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此标识语中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约。如果在标识语的英文翻译中没有考虑到西方人的特定文化则会造成很大程度的误解。例如上文中提到的washroom的误用一例;同时中国的一些广告语将黑人牙膏翻译成Negro[2], 而在西方人看来Negro具有很强的歧视色彩, 这些不规范的标识语不仅会给在华外国人带去生活上的困扰, 更会影响中国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国际形象。

2.2.3 语言的负迁移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 借助于母语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同时“著名的二语习得学者Odlin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结论, 把语言迁移定义为‘由于目的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或尚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由此对其造成的影响。’” (范月红, 2008) 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负迁移指因两种语言相异, 而阻碍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迁移 (易金兰, 2003) 。因此,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讲英语倾向于套用汉语的表达法造英文句子, 同时也会发生词义扩大、缩小或者句式回避、过度等现象, 由此而产生了“Chinglish”并把其自然而然的带入到英文标识语的翻译中。

3 问卷数据分析

3.1 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的关注度

针对中国大学生的问卷中, 有文科学生54人, 理工科学生44人, 其他类2人。文科学生中有43人注意到标识语语用问题, 11人没有注意到此问题, 关注度为79.6%;理工科及其他类学生中有31人关注此问题, 15人没有关注此问题, 关注度为67.4%, 略低于文科学生的关注度, 这与文理科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有关。总体来看, 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标识语中语用问题关注度较高, 能够将学习中所学的语用相关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对比中国大学生和外国友人的数据结果, 我们发现, 中国大学生与外国友人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的关注具有相似性:1) 对标识语的关注程度和不关注程度接近。有74%的中国大学生关注标识语的存在, 包括其英汉互译和包装形象。相应地, 也有76%的外国友人关注标识语, 主要观察标识语的内容和表达。2) 关注标识语的人数比例远大于不关注标识语的。无论是中国大学生还是外国友人, 都各有接近75%的人关注标识语, 远远超过比例为25%的不关注标识语的人群。

结合访谈, 我们发现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受试者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就外国友人来说,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使用中文和拼音, 全拼音的地名表达更方便自己的出行和与中国人交流, 更方便中国人理解, 比如向当地人问路、向出租车司机说明目的地等。即使自己不明白拼音所表达的地名是什么也能接受。但是, 对中国大学生来说,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 绝大部分外国友人都熟练掌握运用, 半拼音半英文的地名表达可以让外国友人明白地名的基本信息[3]。以上中外相反的观点, 对今后政府相关部门或单位翻译地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2 英语学习中对语用问题的关注

在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中, 我们得到以下数据和结果:

1) 根据1可知, 4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了解英语语用问题, 37%的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了解, 更有21%的学生对语用问题概念模糊。这样的数据对于学习英语长达6年以上的大学生来说, 确实不容乐观。2) 根据2发现, 绝大多数学生 (78%) 肯定语言学习中语用的重要性, 只有7%的人质疑这个观点。3) 根据1、2、3得出, 在了解程度与重视程度的影响下, 受试者在英语学习中对与母语不同的表达方式的重视程度也与了解程度成相对应的比例。说明学生在学习语法、词汇和固定句式的同时, 部分人没留心思考英语汉语的不同表达方式, 这也是造成语言负迁移、中式英语泛滥的一个根本原因。正如下表显示, 学习中对语用知识的关注度不高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不多。4) 经常接触西方文化利于学生了解西方的民族知识和文化背景, 帮助学生注意到中西语言差异, 减少中式英语的使用频率, 因此阅读西方书籍、观看西方影视是学习英语语用知识的很好途径。然而由4、5可得, 在实际生活中, 经常阅读和西方文化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的学生也仅有43%, 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很多了解的学生比例更低 (26%) 。中国的升学教育致使学生过于关注课本知识和分数, 忽略课外的阅读兴趣以及英语的文化背景。这是教育亟需改进的地方, 在强调科学素养的同时, 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熏陶。5) 根据6、7看出, 参加过与中西语言表达相关的考试的学生占有一些比例 (46%) , 并且, 50%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很关注语用问题。这无疑要求学生在语言习得中不止要掌握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 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 更要探究语言在具体文本或情境中的使用。另外, 由于考试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大动力, 在考试中加入涉及英语语用的知识也会大大推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关注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

4 结束语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可发现, 首先, 由于中西方思维差异、民族文化特色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风格和特色, 为做好语用翻译我们需要着重考虑民族文化差异, 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语用等效角度对汉语标识语进行翻译;同时研究发现不同专业 (文理工科) 的中国大学生在语用知识把握、对标识语中各个相关因素的关注程度、在判断标识语准确与否的问题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在语用学习方面可以看出, 通过研究公共场所中英文标识语中的语用问题, 我们希望可以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启示发性思考。比如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识水平;对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做必要的调整;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等。

摘要:当前由于翻译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行业规范和参照标准的不统一甚至缺乏, 各地公共场合英语标识语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英文语用问题。本研究针对此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访谈等方法, 在纠正常见语用问题、提出避免语用问题出现的注意事项的同时, 剖析出产生公共标识语中语用问题的深层原因;同时把调查结果延伸到教育领域, 发现英语语用在教育中的欠缺之处, 并给英语学习者提供更地道的英语学习方法, 指出教师应在英语教育中增强英语语用指导, 为从根本上解决标识语中英语语用问题打下基础。

关键词:英语标识语,语用问题,中西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王琼.中英标识语的翻译:文本类型理论与语用翻译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6) :132-133.

[2]吴巧格.英语标识语翻译中的错误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4) :147.

8.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篇八

【关键词】旅游标识语 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一、旅游标识语翻译研究概述

旅游标识语作为旨为大众服务的语言形式,是在景区内公开面对游客的文字以及图标标志信息,其包含路标、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标示、游览须知和告示、门票及游乐服务价格目录以及为了保证游客能够在一个整洁、安全、有序的良好环境中游览所有设置的各种提示、警示标牌。因此,旅游景区的标识语应具有警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等功能。

二、三亚旅游景区标识语汉英翻译实例剖析

标识语错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关注。三亚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主要旅游景点,为了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个景区都有大量多语种翻译的标识语。然而不规范、不标准的英译标识语在每个景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经过归纳,整理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存在的标识语错译现象:

1.警示牌的标识语。在三亚各景点的警示牌标识语中经常出现以下几种翻译错误,例如,逐字翻译现象,用词不当,中式翻译等现象。如三亚某一景区内的一块警示牌上写着“当心地滑 Carefully, slide”,标识语只采取逐字翻译,却忽视了语言的语用功能。根据景区内实际情况,为使得译文更接近原语含义,其正确的英译建议改为Caution Slippery。此外,警示牌的标识语中也出现了一些译文,语法、句法均无错误,但是翻译的较为中式,容易引起歧义。

2.宣传和教育的标识语。在三亚景区的许多教育性和宣传性的标识语原文主要功能不够突出,造成译文不简洁,主题不鲜明等现象。如“踏入想一想小草也成长 Thinking before setting that the grass is growing.”这条标识语的英译带有明显的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使得游客无法理解标识语的真正意图,无法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建议修改为:Keep Off the Grass。

3.指示性标识语。在旅游景点中,游客需要指示语的指引进行游玩。然而,在三亚的景点中的译文却给游客造成许多困扰。其中包括词性理解错误等现象的误译。如:“义务讲解处 Voluntary Guide”这里的义务并不是指是志愿讲解还是非志愿讲解,主要强调的导游讲解的接待处,表明此集结点可以找到导游帮助讲解。建议修改为:Tour Guide Service。此外,“直走100米 Go on for about 100 meters”这类的翻译属于画蛇添足,本应通过图标或箭头进行指示,却一一与原语进行对译,没有言简意赅的表达其含义。建议改成图标:100M加箭头表示。这样才能更为简单、直观的表明含义。

三、标识语翻译标准规范

由于标识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及强制性等应用示意功能。同时汉英标识语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渠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三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域风情就更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帮助提高海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等。因此需要有更为标准的语言环境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统一三亚旅游景点的各标识语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1.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标识语翻译。切斯曼特翻译理论中提到了模因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单位。翻译模因论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靠模仿,特别是“借用、仿译和创译”来规范翻译。如标识语中的前台、问讯处可直接借用目标语中的“Reception”或“Information”等,避免中式英语的“Front Desk”、“Inquiry Office”等低级错误。此外,源语和目标语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语义相同或相近时,采取仿译。如小心碰头,小心烫伤(开水)等可直接找到目标语语义上对等的表达方式“Watch Your Head”和“Caution:Hot Water”。再比如,收费性场所中的“Charging Toilet”、“Telephone For Fee”等,建议修改为“Pay Toilet”、“Pay Telephone”。最后在无对等目标语中要使用意译、节译和略译等方式来创作。

2.目的论指导下的标识语翻译。目的论是上世纪70年代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主要观点是,翻译过程是由目标文本的功能决定的,而不是由源文本的读者角度来决定。它包含三个主要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应包含四个层面即:语用、文化、语言以及特定文本。语用上要避免无用信息的赘言;文化元素上要对加强对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语言上重视源语、目标语的选词、搭配、造句、结构、风格、语言意识;特定文本上要遵循译文要从读者心理角度出发。

参考文献:

[1]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8.

[2]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于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2).

[3]王素华,吕文澎.基于目的论的丝路景点名称英译误差研究[J].社会纵横,2009(4).

9.英文简历中文翻译 篇九

Male, 21 years old

Expected salary: 2000 yuan

Working area: hebei - shijiazhuang - xinhua xinhua rd

Working experience:

Job seekers had not fill in working experience.

Educationexperience:

Job seekers had not complete education experience.

Introduce myself:

Job seekers had not fill in to introduce myself.

Give me a call, please make sure that in the xx nets see, thank you!

翻译

yjbys

男,21岁

期望工资:2000元以下

工作区域:河北 - 石家庄 - 新华 - 新华路

工作经历:

求职者暂时没有填写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求职者暂时没有填写教育经历。

自我介绍:

求职者暂时没有填写自我介绍。

打电话给我时,请一定说明在xx网看到的,谢谢!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英文简历范文中文翻译

★ 英文自我介绍范文加中文翻译

★ 英语自我介绍带中文翻译

★ countryside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signal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spoil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absorb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price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学校面试自我介绍

★ 学校新教师自我介绍

10.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篇十

关键词: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外语软环境;翻译错译;建议

一、研究背景

公共场所标识语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现如今,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进入中国,融入中国的经济,文化与生活。人们生活中标识语,对于不同国家的人们跨国交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威海身为人类宜居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海岛海岸、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十多种类型。这也要求威海文化软实力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显而易见,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规范研究能推动这两方面的发展。

二、威海市公共标识语英译常见错误案例及其分类

(一)死译、硬译等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中式英语

死译或硬译是指译者直接按原文词句、结构、内容或顺序译出,对号入座。这样做可能导致译文不符合英语标志语的特点和行文习惯,使其难以理解,达不到交流的目的。例1:国际海水浴场的“公厕”标牌被译为“Public Toilet”

误译:Public Toilet

改译:Restroom

例2:威海幸福公园的部分标志语有些不找边际,把“出口”(exit)译为“Export”。

例3:定远舰的“小心碰头”译为“Carefully hits to the forehead”实在可笑,意思正好相反,为小心地撞头,其实简单的“Mind your head”就好了。

例4:“请勿向海里扔垃圾”译为“Please do not throw trash to the sea”太冗长,应改为“No littering”。

(二)缺乏人文关怀

英译标识语不仅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方式,还是感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译文中应遵循礼貌的原则,体现人文关怀。但是由于国情,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令人不很舒服的标识语。

例5:禁止践踏草坪(国际海水浴场)

误译:No stepping on the grass

改译:Take care of the lawn

(三)单词拼写错误

在公共标牌和标识的英译中,不规范的另一原因是单词拼写错误百出。制作者疏忽大意、不懂英语等都是双语标识牌错误百出的原因。拼写错误。这种拼写错误很明显,又广泛存在且极易改正。

例6:成山头的始皇庙介绍牌:“Emperor Qin was a tyrant and was not north remembering.”

分析:原译中“worth”被拼写为“north”, 显而易见是因为标牌制作者不懂英文或制作时马虎大意造成的。

例7:成山头的天后宫标牌:“But the local people prefer to call the goddess lady of sea good”

分析:原译中“god”被拼写为“good”。

(四)语法错误

这種错误主要是翻译标识语的人员对英语不是很了解,无视英语语法规则,机械地翻译。再就是翻译时不注意语境的分析,不了解原文的出发点和意义而盲目地直译造成的。所以翻译时一定要考虑中英文语言习惯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和选择适当的词汇。

例8:“小心落水”(CAUTION! WATER)却被翻译成了“BE CAREFUL, FALLING WATER”。

例9:成山头的始皇庙介绍牌:“People worshiped the Qin emperor in Huiji and made a piece of wood into statue just as they did Xia Yu.”很明显did后面少了一个to。

例10:威海动物园的河马介绍牌:“Hippo is the larges freshwater species of bears are mammals.”本句中出现两个谓语动词,比较级也出现错误,应改为“Hippo is the largest freshwater mammal species.”。

三、改善威海市公共标识语的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翻译人员素养。笔者认为威海可由市外办、市地名办、市语委办、质监局等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一个“威海市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专家委员会”,或组织民间翻译团队,或由外籍人士、英语教授等组成的英语志愿者团队, 审核全市公共场所标识语译文。

第二,制定公示语撰写规范。目前公示语制作没有统一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没有政府的监管,加上译者良莠不齐,迫切需要出台有关公示语撰写和翻译的统一规范。如果全市有了统一标准,供管理者和翻译者遵循,并借此标准对相关人员进行公示语撰写及翻译培训,公示语应用现状必将大有改观。

第三,加强监管与监督。加强对公示牌制作单位的监管。公示牌最终要在制作单位手中完成,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它们的监管。建议政府指定专门部门制作公示牌。制作单位要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译者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加强检查工作,从而减少和避免在公示牌制作过程中产生不应有的错误。

四、结语

路名、站名、公共标志名等城市标识语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英语标识语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从小反面讲,影响了外国人在该地的生活,从大方面讲,影响了该城市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此我们要认真探讨英语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和语体色彩,这样才能准确地发挥它们在扩大开放以及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卞正东. 论标示语的翻译[J]. 上海翻译,2005,(01).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黄德先,杜小军. 公示语翻译的规范[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4).

[4]蒋琴芳. 公示语语用失误分析[J]. 外语教育教学,2010,(06).

作者简介:李嘉,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本科生在读。

常晓梅,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院长。

11.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篇十一

城市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 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城市是人们进行互相交往的重要场所, 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提供更加广阔的公共空间和交往机会。城市的文化建设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城市硬环境的重视程度和用于硬环境建设的投入, 往往远大于软环境建设的投入。事实上,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 由于城市主体素质不高而引发的一系列不文明现象会极大地影响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有时, 由于语言环境不畅通而导致的的国内外人士交流窘境也常常发生。如何改善和创造城市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 我们的城市师也应该把软环境建设纳入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公共场所标识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

公共场所的建设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形象, 关系到城市的建设程度和市民的道德素养。警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公交行业标志等服务用语也会潜移默化地表现出该城市的文明程度, 能够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城市内涵。公共场所的标识语 (public signs) 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在全球化的今天,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越来越普遍地使用在各种场合, 公共场所英文标识标牌是全球一体化的产物。近年来, 各大城不断推动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中英文双语的标识语处处可见, 公交车站点及报站、街道名称、店铺名称等公共场所都出现了英文的标识语。走在街头, 我们会经常看到许许多多翻译不规范的双语标识语, 这些标识语没有起到预期的服务目的, 而是有损我们的城市形象。

有些标识语的拼写和语法都正确, 但其说法不符合本族语使用者的的语言习惯, 这就犯了语用方面的错误。例如“请爱护水源”被译成“Please don’t pollute the water”。这样讲不太符合英语的使用习惯, 建议改为“Please protect the water”。在某个景点参观时发现“生活区, 游客止步”译为“Please keep out employee residence”。这种说法虽然也符合语法规则。但会给外宾造成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印象, 因此不如改成“Staff Only, Thanks!”。

避免这类错误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注重跨文化意识, 多为读者着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民族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社会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表现在语言方面也各有不同。标识语的翻译就是要很好地将源语转换成译语, 在这过程中既要保持源语中的信息又要顾及文化差异, 使译语读者能正确地领会信息, 同时又使源语不失原来应有的功能, 更不能因文化差异导致意义上的误解。

导致用词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对原文不太理解或对所翻译的物体不太清楚, 都会犯用词不当的错误;有时, 译者对翻译目标的语境不明确也会导致这样的错误发生。因为翻译者没有深层次地理解某些表达的内涵, 只是肤浅地照其字面意思翻译, 造成在翻译过程中的用词错误。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 由于一些译者无视汉英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差异, 而将某些标志牌死译、误译, 忽略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造成了不必要的错误。例如在某公园, 爱护花草树木的汉语标识语“花草有情爱之有道”, 将其翻译为“everyone has duty to protect the flowers in this garden”。英文标识语没有着力讲求对应汉语的工整和用词讲究, 所以不如“Keep off the grass”来得简洁明了, 也比较常见。中英文双语中的文化差异值得我们注意, 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一定不要死译。

结语

对秦皇岛市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后, 我们发现, 加强标识语翻译的研究和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是未来工作中亟待加强的任务。首先, 翻译应该符合英语文化。由于标识语的翻译基本上都是为英语读者服务的, 因此, 翻译者和决策者应当站在英语文化的角度, 以英语的习惯和思维来进行思考和翻译, 否则译文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再者, 我们应当进一步地提高译者的素质, 协调译者和标识制作机构的沟通。在标识语翻译中, 某些低级错误是由于译者自身水平造成。另外, 相关部门应当统一标识语的翻译标准并设立专门机构, 让专家把关。众所周知, 标识语的翻译标准需要统一, 不能按照译者个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翻译。只有改善标识语翻译的质量才能营造出规范的标识语环境, 从而为提升城市形象加分。

摘要:城市中的英文标识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也在中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某些标识语的英语翻译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搜集了秦皇岛市公共场所的英语及双语标识, 从汉英翻译及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某些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规范化建议。

关键词:软环境,标识语,翻译规范

参考文献

[1]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2) .

[2]牛新生.公示语文本类型与翻译探析[J].外语教学, 2008 (3) .

[3]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2) .

[4]魏亚男.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调查研究—以兰州市区为例[J].语文学刊, 2013 (9) .

[5]宋国双, 郭旭羊, 何洁.中小城市英文标识语的错误现象、成因与对策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 2011 (2) .

12.签证收入证明中文及翻译 篇十二

Dear Sir or Madam:

We certify that Mr.XXXX(Passport No.XXXXXXXX)has been employed by XXXXXXXX as a XXXXXXXX since December XXXX.We also certify that his current monthly salary is RMB XXXX(Before tax).This letter has been only issued to assist Mr.XXXX for his application of a tourist visa.Yours sincerely,XXXXXX

Signed by

March XXth,XXXX

收入证明

致领事馆签证官阁下:

兹证明XX先生(护照号码为XXXXXXXXX)自XXXX年XX月受雇于XXXX公司,担任XXXX人员,其当前月收入为人民币XXXX元(税前)。此证明只作XXXX先生申请旅游签证之用。

XXXX公司

证明人:

13.drivemode中文翻译 篇十三

步进驱动方式在电动执行器控制中的应用。

Research on drive mode about hydraulic servo system of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传动方式研究。

Straight guide drive mode increase the embroidery precision.

直线导轨的驱动方式使刺绣品精度更高。

Research on the Lock Compatible Mechanism with Different Bolt Drive Mode in Intelligent Entrance Guard System.

智能门禁中不同锁舌驱动方式的锁具兼容机制研究。

DC micro motor and tendon are adopted as the drive mode and transmission mode respectively.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如何廉政教育宣传工作下一篇:关于《活着》心得体会1000字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